造车公司开始集体对城市下手啦,他们怎么想的?

· Jan 15, 2020 333

在 CES 2020 上,「索尼造车」的新闻攫取了太多的关注,但让我觉得更酷的却是丰田的未来城市计划——他们将在位于富士山脚下的丰田汽车东富士工厂的土地上,建造一个名为「Woven City」、占地超过 1000 亩的「未来城市原型」。这个城市的运转将由丰田氢燃料电池技术驱动,在那里,能够进行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创新街道设计、智能家居技术、机器人以及新型移动产品的研发与测试。而和全球其他测试场地不同的是,丰田造的这座城,真的会有人在里面生活。 在我看来,这是在 CES2020 的舞台上,汽车厂商最有突破性的一刻。 当然,因此我们也难把这样的丰田再定义为「汽车厂商」了。「Woven City」看起来是一个性感且大胆的想法,但在它背后,却是如人工智能这样的前沿技术做支撑。 前沿技术如何帮助出行领域?我们可以分别举几个例子。 如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这样的技术,一个重要的落地场景就是自动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佳平台。比如英伟达推出的一代又一代自动驾驶大脑,就离不开深度学习技术的帮助。而走视觉融合路线的特斯拉 Autopilot,则又需要强大的图像识别和处理技术。 而在谷歌 Waymo 的无人车研发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则是模拟仿真和大数据。谷歌的无人车已经在真实场景里行驶了 2000 万英里,但这样的实测所积累的数据量,还远远不足以保证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和安全,所以 Waymo 需要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无人车虚拟测试,这种测试所积累的里程数数以百亿计,它所形成的数据量足够大,有了如此丰富的大数据,再加以深度学习,才会让 Waymo 的无人驾驶技术变得更完善。 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前沿技术做支撑,我们设想中的未来出行场景完全就是空中楼阁。 而「Woven City」在技术层面对丰田又意味着什么呢?用丰田章男的话说,「从头开始建设一个完整的城市,即使是像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城市,也是发展未来技术的独特机会。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系统,随着人、建筑物和车辆都通过数据和传感器相互连接和通信,我们将能够在虚拟和物理领域测试人工智能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这样的理念极为前瞻。 而来自中国的华人运通,某种意义上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他们的「三智」战略(智慧城市、智捷交通、智能汽车),其想法和「Woven City」不谋而合,都是对未来出行系统化思考的结果。「Woven City」是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其想法极具前瞻性,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其实也是如此。 在国内众多新势力里,华人运通一直是「不走寻常路」的一家:在别人都造车的时候,他们既造智能汽车又布局智慧城市,因此,相较于「造车新势力」,「出行领域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可能更适合用来定义华人运通。 在这样的基调下,他们做出什么看似「不务正业」的事儿,都是可以被理解的。 我们关注到一条最新的消息:日前,华人运通宣布将与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开展合作,就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智能识别分析领域的底层算法和海量实验数据分析开展联合研究。同时,世界类脑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的三位顶尖科学家也宣布加盟华人运通国际科学技术委员会。 这里提到的「国际科学技术委员会」是怎么回事? 它实际上是华人运通在 2018 年成立的一个战略咨询和研究小组,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资深学者和智库,相当于是华人运通的「外脑」,而它所研究的领域,又包括了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等。华人运通的愿景是「持续汇聚全球智慧,共同实现以技术改变人类出行」,这个「委员会」,应该就是这种愿景驱动下的产物。 这次吸纳的三位专家分别是复旦大学原常务副校长、上海数学中心特聘教授陈晓漫教授,上海数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大数据学院及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薛向阳教授。 看起来,这又跟「造车」没什么关系。 那华人运通想干什么? 仔细看看这三位专家的研究领域会发现一些端倪。类脑智能、大数据? 答案还是「自动驾驶」。冯建峰教授给出了更具体、更技术流的解释:他们和华人运通的联合研究主要围绕车路协同的人工智能算法领域,包括多目标快速识别、交通参与者行为预测、云端调度决策优化,视觉目标快速提取等细分项目。 在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这三部分中,车路协同都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基石性技术,所以可以看出,华人运通和复旦的产研联合,是想针对性地攻克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这一技术。 如果研究进展顺利,对于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落地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甚至有可能惠及整个行业。 当然,想建「Woven City」的丰田,也不能放弃「造车」的主业;华人运通的「三智」战略里面,也仍然有「智能汽车」这重要一环。高合 HiPhi 1,就是消费者感受华人运通各种前瞻技术的最重要窗口。除了 5G+V2X、搭载 6 个计算平台的 HOA 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超过 500 个传感器等新科技,高合 HiPhi 1 还会有什么特性?恐怕离答案揭晓的时候也不远了。

CES 2020 | AR HUD 的时代到了?先看看这家公司的产品

· Jan 15, 2020 333

熟悉 GeekCar 的朋友应该都了解,我们对 HUD 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情。 HUD(抬头显示器)的优势已经不需要赘述,单从提升驾驶安全性和提升科技感这两个角度来看,有成为智能汽车标准配件的潜力。 但是从最早的后装硬件开始,HUD 的发展就不那么顺利。即便有大量的资本进入,GeekCar 之前关注的很多创业公司都没能活下来,活得很好的则更少了。目前为止,HUD 的供应链,基本还掌握在传统的 Tier 1 之中,产品体验也普遍没那么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和技术有很大关系。HUD 是集光学设计、结构设计以及软件算法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部件,技术门槛不低。而对于很多创业公司来说,即便在技术层面解决了这些问题,还需要在量产、盈利能力等层面搞定主机厂这一核心客户。 当然,在我们持续关注 HUD 行业的这些年里,也有一些企业有着不错的发展。在今年 CES 展台上,我们再次见到了「 未来黑科技」。在过去几年,他们是 CES 的常客,并且几乎每年都能获得 CES 官方颁发的各种奖项。 从去年开始,HUD 领域出现了 AR HUD 的身影。并且在一些车型上,已经通过仪表或者后视镜等方式,变相实现了部分功能。 而在未来黑科技(FUTURUS)的展台上,GeekCar 也见到了他们的光场 AR HUD。关于这个「 黑科技」 以及未来规划,我们和未来黑科技创始人徐俊峰聊了聊。 根据徐俊峰介绍,目前 AR HUD 主要还存在一些难点,影响着产品的体验和量产。 首先是阳光辐射问题,光源汇聚会导致屏幕发热,甚至有烧毁的可能。本质上,这是由于 AR HUD 投射距离远,所以接受阳光辐射会比较强。对此,未来黑科技的解决方案是通过一些主被动的方式,调整屏幕的算法、结构等方式解决。徐俊峰也告诉 GeekCar,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在光学设计这个层面就非常复杂。 另外,如何保证用户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来看,一些 HUD 的投射距离只有 10 米以内,对于传统的 HUD 来说,这个距离够用。但是对 AR HUD 来说,由于需要实时和路面进行匹配,所以投射距离必须要远,否则双眼会有视差,影响视觉效果。未来黑科技的算法目前能做到 50 米的投射距离,并且通过算法合成画面,使显示内容与驾驶视线重合,避免驾驶者的眼睛来回切换焦点,还能降低视觉辐辏调节冲突,消除人眼视差,减轻视觉疲劳。 另外,由于 AR HUD 需要实时匹配路面以及 LBS 位置来显示画面,因此需要和车辆的地图数据进行融合,还需要和各种传感器的 ADAS 数据进行融合。对于 AR HUD 供应商来说,得拿到这些数据,然后进行融合,最后输出到画面中。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搞定技术层面的问题,也需要和主机厂以及其余供应商联合进行开发。 徐俊峰介绍说,未来黑科技的光场 AR HUD,是未来黑科技 Futurus 的第三代抬头显示产品。 与普通的 HUD 不同,它通过自主研发的环境感知、光场显示、动态补偿、虚实景融合等技术,达到了车道级导航、高精度定位、相对坐标实时校正等自动驾驶所必备的高环境感知力,使透过挡风玻璃显示的 AR 导航与真实道路无缝融合,减少驾驶者认知转换过程,提升驾驶安全。 当车辆行驶时,AR HUD 中车道的标识、车道偏离提示及前车距离的提示图标,都可以与真实世界无缝融合,给予驾驶者更直观的提示。当使用导航时,无论直行、变道或拐弯,AR 导航始终会贴合真实道路,并结合实际路况提供车道级的导航提示。 目前,这项技术已经与国内外车企展开了合作。根据徐俊峰的预测,在 3~5 年内,HUD 市场还是以目前的 HUD 形式为主,真正意义上的 AR HUD 大概会从 2022 年开始实现量产普及。在这段时间内,除了技术层面的研发之外,徐俊峰也希望能和国内外更多的主机厂进行量产层面的合作。 另外,徐俊峰也透露,未来黑科技正在研发以中控以及 HUD 为核心显示介质的车机系统,希望以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搞定车内交互。对于这样的产品,GeekCar 也会持续保持关注。

CES 2020| 腾讯发布 TAI3.0 生态车联网,两个新产品让「生态」更快上车

· Jan 15, 2020 333

腾讯作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之一,一直在深耕生态车联网。目前已经和 28 家车企达成合作,有超过 45 款车型落地。在本次 CES 上,腾讯发布了 TAI3.0 生态车联网 ,其中包括两个车载应用:腾讯随行和腾讯爱趣听。 有了这两个集成化的产品,TAI3.0 最大的特点就是开箱即用、配置灵活,可快速上车。可以跨平台、跨终端,支持 Android、Linux 多系统,支持车企、开发者共建车载轻应用生态。 在产品正式发布之前,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重申了腾讯为什么要做生态车联网。 他说: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生代车主用户,养成了全时在线的习惯,似乎还会有「离线焦虑」,所以开车的时候,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想看手机。腾讯 TAI3.0 生态车联网,则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我们来仔细聊聊腾讯 AI3.0 生态车联网中的这两个产品(腾讯随行和腾讯爱趣听)。 一个新版本,两个新产品「腾讯随行」是一套车载出行生活助手。它可以让用户在车上更安全,更方便的使用网联服务。腾讯将根据用户的个人偏好,在开车过程中主动弹出服务;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快速调出这些应用。 在我看来,这个产品可以简单概括为:腾讯开发的车载交互框架+基于腾讯云小微的全双工语音技术+腾讯超级 ID+无感支付+微信车载版+基于 LBS 主动提供的服务。这么说太笼统,还是要多解释几句。 在现场的 demo 座舱中,我体验了一下腾讯开发的车载交互框架。主要的交互逻辑是左边罗列卡片+右边功能界面。交互逻辑比较清晰,也很稳定。能看出腾讯在 HMI 方面有一定的思考。 基于腾讯云小微的全双工语音技术,我在去年的重庆智博会上体验过。它支持打断,支持连续对话,支持边听边说。最近 3 个月我体验过的车机产品在语音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即使这样,腾讯叮当的语音表现依然能在平均值以上。 超级 ID 和无感支付可以让手机和车机的体验更连贯。比如在手机上用微信读书上听了一半的有声书,到车上自动续播。开车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位置信息,可以通过微信车载版查看,并在车机上立刻发起导航。 另外,腾讯还会针对车载场景,基于 LBS 主动向用户提供一些功能。比如,在等红绿灯时,推送目的地附近用户常去餐厅的实时优惠信息。在驾车听音乐时,主动提示用户常听的乐队在附近 Livehouse 的演出信息。 当然,这些功能需要大量的生态做支撑。所以腾讯随行也是一个生态开放平台。「腾讯小场景」是腾讯开发的一套跨 OS、云端轻量化、易开发、易适配的车载轻应用框架。生态开发者可以更简单地接入到车载场景中来,车企也可以自主开发属于自己的私域小场景生态。 在整个的生态服务方面,腾讯目前联合了 300 多家服务商共建车载应用生态,同时和美团、猫眼娱乐、车主邦、36 氪、贝瓦儿歌、阿哈路书、飞常准,梧桐车联等公司开发了腾讯小场景的轻应用。「腾讯爱趣听」是一款聚合有声内容的车载应用。它聚合了腾讯及第三方丰富内容生态,用户通过腾讯系账号可以让车机、手机端的内容收听进程同步。这些音频生态包括 QQ 音乐、喜马拉雅、微信读书及腾讯新闻等等。 在这次产品发布的现场,腾讯展示了一个和哈曼联合打造的 demo 座舱,里面可以体验「腾讯随行」和「腾讯爱趣听」两个产品。其实在这之前,GeekCar 已经近距离接触了它们。 GeekCar 有一个专注车机交互的专栏叫《奇妙车机情报局》,在上一期的内容当中评测了长城哈弗最新的车机系统 Fun-life。这套系统是由长城和腾讯联合开发,集成了上面的两个产品。包括腾讯的账号体系、腾讯叮当的语音、腾讯开发的交互框架、微信车载版以及爱趣听等等。想看具体的评测,这里是 文章直通车 。 当然除了产品发布,腾讯在 CES 上还有自己的展台。 展台上展示了由伟世通、腾讯和广汽研究院三方合作打造量产座舱域控制器 SmartCore。它使用了用第三代高通骁龙汽车座舱平台的座舱域控制器,搭载了腾讯车联 TAI 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和能力,并计划在广汽全新纯电平台首款车型 Aion LX 上实现量产。 总结 腾讯车联的发展路径是这样的:在 2017 年发布 AI in Car 生态系统,在 2018 年发布 TAI 汽车智能系统,2019 年将其升级为 TAI 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到今天发布 TAI 3.0 生态车联网。 在这个过程中,腾讯结识了一些车厂伙伴,落地了不少具体车型,想必也积累了很多与车厂打交道的经验。 腾讯车联之前发布的产品都是很具体、碎片化的功能,或者是一些联网的方式,比如语音系统、小场景、QQ 音乐、微信支付、微信车载版等等。这次发布的两个产品,在我看来,应该是腾讯总结与车企合作的经验教训后,推出的更有针对性的打包解决方案。 此「打包」非彼「大包」,它不是大包大揽定义整个系统,而是根据车厂的需求提供一套必要功能/生态的通用产品,同时并不妨碍车厂自主对系统的定义权。 过于碎片化的功能,会让车厂也很头疼。腾讯提供一个让车厂不感到危险的通用产品,既能降低成本,同时也能加快产品的开发周期。这次腾讯发布 TAI 3.0 生态车联网,也许标志着开始部署快速落地的可能。

CES 2020|无音箱的音响系统?裸眼 3D 中控屏?看大陆如何玩转汽车科技

· Jan 15, 2020 333

在今年的 CES 中,汽车相关的产品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汽车智能化发展到今天,不仅是整车厂自己努力,背后更多是需要一众 Tier 1 作支撑。 大陆在 CES 上除了召开发布会,还在展馆附近的万丽酒店设置了一个私人展台,里面的展品还没向公众开放,只有客户和少量媒体能近距离接触。GeekCar 有幸参观了它们,其中确实有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黑科技,比如没有音箱的音响系统,不用带眼镜就有 3D 效果的裸眼 3D 中控屏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聊聊这些产品。 Ac2ated Sound 无音箱音响系统 大陆展示的这套音响系统是没有配合音箱的。 它由大陆和音响专家森海塞尔联合研发,将森海塞尔的专利 AMBEO 3D 音频技术与大陆集团的 Ac2ated Sound 音响系统整合到了一起,原理是利用车内表面的振动来发出声音。 和传统的车载音响系统相比,这个产品在重量和空间占比上有巨大的优势,几乎是传统音响系统的十分之一。在成本方面,据大陆表示,相同成本下,Ac2ated Sound 具有更好的声效体验;相同体验下,Ac2ated Sound 成本会更低。 在现场我坐进车内体验了这套音响系统,这辆车上分别在 A 柱饰板、门饰板、车顶衬板等地方内置了 15 个激励装置。音乐响起的时候,触摸这些地方,会有一定的震感。音效的确非常卓越,声音很立体,有很浓厚的包围感,绝对不输高端音箱的效果。 不过其实我对它的稳定性有些质疑,毕竟内饰表面上经常会遭遇不测,比如洒水、温度变化、表面压重物等等。对于这个问题,大陆表示这些正常的车辆使用和环境变化对音效影响不大,而且大陆对车规级的标准,一直都有严格的把控。 如果这个产品真如大陆描述的这样,Ac2ated Sound 的鲁棒性、稳定性和成本都是极具竞争力的。期待日后在大量量产车上进行验证。 3D 光场显示技术中控台 液晶屏自面世以来,就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一个 2D 平面下,显示重点不突出。所以我们已经听说过类似 3D 仪表盘的产品。 不限于仪表盘,这次大陆带来的是具有裸眼 3D 效果的中控台。它基于下一代 3D 光场显示技术,通过三维高亮显示、图像增强及复杂的照明效果,可以让信息显示更有层次感。 目前,大陆集团及其合作伙伴 Leia 公司正致力于把这项技术融合到中控台显示器中,并有望实现 4K 分辨率版本。 从我现场的体验来看,3D 的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如果边走边看会有点眩晕。如果头部固定,眼神的角度不要太飘,体验还是很稳定的,毕竟驾驶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大幅移动。 另外,它还支持隔空交互,就是手不需要真实触摸到屏幕就能操控,重点是,技术原理并不是手势识别。 在我看来,这个产品确实够炫,但是目前还没办法最大化发挥它的实际价值,因为我们还没找到最优的交互方式。毕竟看了这么多大屏交互,还是有很多用户怀念物理按键的那些日子。 新型接触传感器系统 CoSSy 这套传感器系统的作用,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监测是否有熊孩子划你的车,同时也能提升自动泊车等功能的安全性。 它的原理是通过所记录的声音信号探测低速碰撞,比如探测恶意破坏(刮擦)、探测低速停车碰撞、识别路况、通过语音识别驾驶员或探测接近的紧急车辆。 有了这个传感器,相信很多汽车都能很快搭载类似特斯拉哨兵模式那样的功能了。 其他的展品 除了这三个我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产品,大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黑科技。 比如透明引擎盖技术,这个我们在测路虎揽胜极光时就已经体验过了;更安全便捷的超宽带汽车无钥匙进入技术,它可以更准确地探测车主的位置;另外还有为了保护网络安全的汽车安全运营中心,可以实现软件开发和集成自动化和标准化的在线平台等信息安全的产品。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大陆展示了无人驾驶小巴 CUbE 的人机交互,其中包括我们如何用手机预定小巴的座位,它如何引导你上车,车内大屏显示了哪些周围环境信息,你可以查到哪些信息,车外的行人如何识别车辆的运行状态等等。总之,在共享出行方面,大陆也有自己的思考。 总结 如何通过数字科技更好的服务车主的用车生活,已经成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核心话题。所以大陆集团在今年的 CES 上,展示的产品更多是在汽车智能化方面。 Ac2ated Sound 音响系统效果足够惊艳,3D 光场显示技术中控台让大陆秀了一把肌肉,新型接触传感器系统 CoSSy 让更多车辆更快拥有防熊孩子恶作剧的功能。 这些展品让我们感觉到,大陆一边在让现有的功能呈现更好的效果,一边在让未来更快到来。

2019 年在中国卖出 155 万台车的本田,接下来想做什么?

· Jan 15, 2020 333

  2020 年 1 月 9 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Honda 中国)、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汽 Honda)、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 Honda)在海南共同举办了以「ENJOY FUNTEC WORLD」 为主题的 2020 年 Honda 中国媒体大会。此次大会,Honda 宣布将加速 FUNTEC 技术升级、新产品投放,以及在中国的产能升级等事业规划,2020 年 Honda 中国将挑战超过去年的汽车销量目标。 2019 年事业回顾 本次大会上,Honda 常务执行董事兼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广汽 Honda 执行副总经理郑衡、东风 Honda 执行副总经理郑纯楷共同回顾了 2019 年所取得的事业成果。 2019 年,Honda 致力于将自身优势与中国资源相结合,积极推进各项举措,快速且高质量地为顾客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2019 年,Honda 中国汽车终端销量创下了 155 万辆的历史最高记录,ACCORD(雅阁)、CRIDER(凌派)、VEZEL(缤智)、FIT(飞度)、CIVIC(思域)、CR-V 和 XR-V 七款车型年销量超过 10 万辆,其中 ACCORD(雅阁)、CIVIC(思域)、CR-V 三款车型年销量均突破 20 万辆,ACCORD(雅阁)锐·混动、ODYSSEY(奥德赛)锐·混动、INSPIRE 锐·混动、CR-V 锐·混动、ELYSION(艾力绅)锐·混动等五款混合动力车型全年总销量也首次突破 10 万辆。 在摩托车领域,2019 年 Honda 投放了设计酷炫、性能优异的 Neo Sports Café系列「CB650R」 车型,以及运动款车型「CBR650R」 等新产品。中型车「PCX」 的导入,丰富了中国顾客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此外充分发挥中国资源优势打造的电动踏板车「BENLY e:」 去年开始在五羊 Honda 投产,今后计划出口到日本等海外市场,这些举措标志着 Honda 中国开始以高价值贡献于 Honda 全球事业。 2019 年,Honda 通过投放众多满足中国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技术,收获了超越市场整体表现的成绩。2020 年,Honda 将继续通过 FUNTEC 技术升级和服务创新,为中国顾客带来更高价值、更多乐趣的移动产品及体验。 FUNTEC 技术持续升级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兼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长谷川祐介在此次大会上介绍了 Honda 为实现「FUNTEC WORLD」 的宏大愿景,将要在 2020 年推进的技术升级规划及多项独具特色的重要举措。 2020 年,Honda 中国将进一步强化纯电动、混合动力等电动化产品阵容。在纯电动车方面,Honda 将最大化发挥在 VE-1、X-NV 等纯电动车研发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充分利用中国市场优秀资源,全力推进 Honda 品牌纯电动车的研发,具体进展情况将于今年北京车展正式公布。 混合动力方面,Honda 将持续强化 SPORT HYBRID 产品阵容。2020 年 Honda 将推出 i-MMD+1.5L 发动机动力组合,该动力组合将率先搭载在广汽 Honda 的 CRIDER(凌派)上,未来将扩大至其它中级车型。 同时,Honda 还将在今年把独创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SPORT HYBRID e+导入中国市场。SPORT HYBRID e+以高效双电机 i-MMD 混合动力系统为基础,充分应用 Honda 迄今为止所积累的高度电动化技术,具备与电动车一样的高扭矩输出、静谧性行驶的特点,实现了「 无限接近 EV」 的性能。同时通过增大电池容量等方法,大幅提升了续航里程,几乎在所有的日常场景中都可以实现全电动行驶。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SPORT HYBRID e+将于今年率先搭载在 CR-V 车型上,开启 Honda 中国电动化进程的新时代。 ICV 领域同样将加快进化步伐。Honda 正在与 Neusoft、Alibaba AI Labs、iFLYTEK 等优秀的中国 IT … 继续阅读

谁是汽车创新推动者?首届「GeekCar Awards」获奖榜单揭晓

· Jan 15, 2020 333

是的,我们也做颁奖了,还是线下的。 在 2020 年年初,我们觉得有必要对过去一年做个总结,以我们的标准选出那些在 2019 年值得被记住的产品、技术和厂商。 我们把它叫做「GeekCar Awards」,这是我们第一次用最严肃的态度来做「年终总结」。 这也是独立的评奖,所以,所有奖项的设立和评选,在我们团队内部都经过了不断的讨论和斟酌,大家以客观的心态选出各个奖项最实至名归的得主。 第一届的「GeekCar Awards」,我们一共设立了 15 个奖项,奖项及获奖名单请看: 为什么是 Ta 们获奖?我们有必要逐一进行解读。 2019 年度极客超跑:法拉利 SF90 Stradale 世界上有很多跑车品牌,但是法拉利的魅力却是独一无二的。面对汽车行业的变革,法拉利的超级跑车如何应对?答案是 SF90 Stradale。 3.9 升涡轮增压 V8 发动机和三颗电动机的组合,可以输出惊人的 1000 马力,0-200km/h 加速仅需 6.7 秒。从 SF90 Stradale 身上我们看到了超级跑车的未来,看到了内燃机和电动机的「珠联璧合」。 汽车之友主编陈浩为法拉利大中华区副总经理韩淼颁奖 2019 年度极客新势力电动车:小鹏 P7 造车新势力从来不拒绝新技术,小鹏 P7 也是如此。 作为小鹏汽车向高端化迈进的产品,小鹏 P7 搭载了业内最强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最丰富且完备的传感器硬件,这让我们对它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抱有极大期待。 极客公园汽车板块负责人王训魁为小鹏汽车公关经理孙晓达颁奖 2019 年度极客 SUV:蔚来 ES6 虽然比 ES8 定位略低,但蔚来 ES6 仍然试图追求极致,而它的销量表现也让我们看到中国品牌争夺中高端市场的可能性。综合售价、性能、体验来看,ES6 在它所处的级别毫无疑问是标杆级产品。 极客汽车主编刘时笑为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颁奖 2019 年度极客突破车型:特斯拉 Cybertruck 特斯拉 Cybertruck 的发布,让我们仿佛回到了有乔布斯的苹果发布会时代。它足够具有突破性、足够让我们震惊、足够引领我们对未来汽车形态的想象。 2019 年度极客造车新模式:理想汽车 通常来说,汽车行业的新车研发基本都是由车企完全掌控的,但在理想汽车理想 ONE 的诞生过程中,用户却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他们参与了产品部分功能的定义和迭代,在汽车行业这是相当不寻常的变化,其中的得失,值得行业思考。 2019 年度中国品牌极客创新车型:吉利几何 A 作为一个新品牌下的第一款产品,几何 A 的重要性毫无疑问。事实上这台车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元素,尤其是在人机交互和车内座舱设计层面。我们很高兴在一家传统车企身上看到这样的转变。 2019 年度车载应用:微信车载版 它的当选应该不会有人有异议,2019 年,官方微信终于「上车」,这是汽车行业的标志性事件:移动互联网和汽车的融合,终于进一步加深。而在功能层面,微信车载版所展现出的克制,也让我们印象深刻。 2019 年度车载系统方案商:博泰擎 Mobile 随身车联网 身为车联网行业的老兵,博泰很乐于探索车联网创新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他们在 2019 年推出的「随身车联网」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套系统有利于帮助整车厂节省车机软硬件开发成本,同时能让用户在不牺牲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在车内使用手机生态,可以说是近几年不多见的车联网创新模式。 ThoughtWorks IoT director 朱晨为博泰新出行业务总监孙洋颁奖 2019 年度极客交互创新车型:拜腾 M-Byte 拜腾的车内大屏可以说引发了全行业的讨论,有赞美也有质疑。而对于拜腾团队来说,这几年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尽可能把这一设计实现量产,同时保证安全、稳定以及用户体验。 2019 年,拜腾 M-Byte 量产版发布,48 英寸 BYTON Stage 全面屏被完整保留,这也正式向外界证明,这套交互在工程上是可以实现的。 虎嗅汽车板块负责人张博文为拜腾企业传播与媒体关系总监王博颁奖 2019 年度汽车创新供应商: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供应商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创新。而对于全球最大汽车供应商博世来说,创新意味着持续的生命力。2019 年,我们看到这家供应商巨头在车载硬件和车载软件两个领域的同时发力,这家百年老店对汽车变革趋势的迅速应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汽车要闻主编邢磊为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总监于鑫颁奖 2019 年度汽车创新技术:采埃孚 Flying Carpet 2.0「Flying Carpet 2.0」预测性底盘技术采用全面的传感器和智能算法来控制悬架、制动和转向系统。这一创新技术,有助于减少由于路面坑洼、颠簸或弯道会引起的车身晃动。擅长车身底盘控制的采埃孚,如何借助智能化、软件化实现技术创新?「Flying Carpet 2.0」告诉了我们答案。 盖世汽车副总裁崔志强为采埃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亚太区市场传讯总监郑云清颁奖 2019 年度最具创新力豪华品牌:宝马中国 2019 年,宝马在中国共交付 723680 辆 BMW 和 MINI 汽车,同比增长 13.1%,超过奥迪和奔驰。而在销量之外,宝马在中国的新四化转型也在加速。在自动驾驶、车载互联等创新领域,他们交出了让很多本土车企都难以企及的答卷。 2019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