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5 万的国产新车上使用 L2 级自动驾驶,是怎样的体验?
2018 年,你能明显感受到一个汽车智能化方面的趋势:高级驾驶辅助的落地车型越来越多,而且已经不仅仅是诸如车道偏离预警这样的功能,而是——L2 级别自动驾驶。 另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是,在中国品牌十多万价位的新车上,就能买到这样的功能,这一下子就拉低了大家使用它的门槛,毕竟之前类似的功能只在一些注重智能驾驶的高端豪华品牌上搭载,比如特斯拉的 Autopilot。 不过,L2 级自动驾驶到底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实很多人是没有概念的。而当你真正去使用 L2 自动驾驶功能时,对功能和体验的这种未知,又很有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所以,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实测了一套 L2 级自动驾驶系统,看看它究竟能有怎样的体验。 我们选择的车型是 WEY 品牌最新推出的 VV6,这辆车主打的就是智能化,其中 L2 自动驾驶又是其产品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VV6 上,这套自动驾驶系统的硬件传感器和算法都由供应商博世提供,而这套系统也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新车上落地,比如吉利缤瑞、缤越、长安新 CS55、上汽荣威 Marvel X, 在使用体验上应该和 VV6 上的类似。 L2 级自动驾驶都包括哪些配置? VV6 的 L2 级别自动驾驶都包括哪些具体功能?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有过介绍,这里再回顾一下。 VV6 提供 20 项辅助驾驶配置,主要传感器是一个前置摄像头+一个前置中距毫米波雷达,然后进行传感器融合。(关于这一块的介绍,详情见我司大尧老师的 文章)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有 4 项功能: AEB(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主动式紧急制动系统:一般产品上的基础 AEB 只支持车辆识别,好一点的则还会支持行人识别。而 VV6 这套系统在支持前两者的基础之上还加入了对自行车的识别。 ICA(Intelligent Cruise Assist)智能巡航辅助:此功能相当于 ACC 自适应巡航以及车道居中保持功能的整合。可控制车辆保持在当前车道中间跟随前车或保持定速行驶,从而降低驾驶员工作量。其所支持的车速为 60 -120km/h,工况为高速公路和较好的城市快速路高架路(无十字路口,行人,电瓶车等的简单路况)。 TJA(Traffic Jam Assist)交通拥堵辅助:在交通拥堵时的低速行驶状态下(0 – 60km/h),此功能可以根据前雷达和前置摄像头所捕捉的数据,来分别对车辆进行纵向、横向控制,从而缓解驾驶员的手脚控制压力。可支持的工况为高速公路和较好的城市快速路高架路 (无十字路口,行人,电瓶车等的简单路况)。 TSR(Traffic Sign Recognition)交通标志识别:基于前置摄像头来识别交通标志,为驾驶员提供速度限制、限速接触等多种交通标志信息,从而避免驾驶员无意间违反交通法规。 VV6 的辅助驾驶功能可以在中控大屏上进行一些设置,而对系统进行控制,则是通过方向盘多功能按键。 辅助驾驶功能激活后的界面是这样的: 体验如何? 我们在高速、城市高架路多种场景都进行过不同体验。 开启功能后,车子可以在车道线内居中行驶,对于新手司机以及方向控制能力不太好的人来说是个福音。 在直线路段以及较小的弯道,辅助驾驶表现都还不错;遇到加塞的情况,车子也会很快反应自动减速然后继续跟上。 在这个过程中,双脚基本上被解放了,油门和刹车都由系统接管,驾驶操作很大一部分转移到车子本身,我需要做的就是把控好方向盘,准备随时接管。 VV6 有自己的驾驶员监测系统,方向盘上会内置传感器,当用户的双手长时间离开方向盘(约 10 秒钟),系统就会发出提示警报,如果长时间不做反应,车子就会慢慢减速,直至停车。 在行进过程中开启 TSR 交通标志信息识别系统后,摄像头会自动捕捉经过路段的交通标识,然后把这些捕捉到的信息投射至车内仪表屏上,提醒我不要超速,这个功能还是比较实用。 这里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当你开启 ACC 功能,并把行驶速度设定超过道路限速之后,车子依然会按你设定的速度行驶,并不会把速度降到限速区间内,毕竟这只是一个辅助功能,只能起到提醒作用。 在走走停停的拥堵路段,辅助驾驶的表现依然不错,车子会自行判断行驶状态,同样双脚不用做任何操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驾驶疲劳。 当车速归 0 后,辅助驾驶系统给出的等待时间是 3 秒,如果 3 秒内前车移动,那 VV6 也会跟着前车移动;如果超过 3 秒,辅助驾驶系统就会默认退出,需要人工接管重新开启辅助驾驶功能。(识别的自行车以汽车的形象作为标识)而在 AEB 主动紧急制动这一块,系统给出的说明是「 可以识别汽车、行人,而且可以识别自行车」,为此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小测试:我司逍遥老师在前面骑车,车子逐渐逼近。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与自行车的距离越来越近,仪表屏上仪表盘给出了相应提示,而且反应比较灵敏。 但是,这套系统也有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某段路我们进行测试的过程中,路况、天气都很合适,而且车道线清晰,但是会出现辅助驾驶无法开启的现象。 在弯道较大的弯道或匝道这套系统也会失效,直接开出车道线。(这里是因为传感器本身识别角度有限,自然性能就会受限)总的来说,这套 L2 辅助驾驶体验不错,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两个字:保守(我司逍遥老师的说法是,这套系统没有特斯拉 Autopilot 那么激进)。传感器设置很灵敏,在距离前车还有一段距离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始预警刹车,而且系统对于刹车的处理不会很急,比较平稳(特殊情况除外)。 在我们高速驾驶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开启了辅助驾驶功能,开车确实变得轻松了很多,而且缓解了长时间驾车的疲劳,一天下来并不会觉得特别累。 可以这么说, 辅助驾驶将会是一个你用了就再也回不去的功能。 小结一下 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高级驾驶辅助的落地车型会越来越多,那么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同质化,到了 2019 年这个现象将更加明显。 也就是说车企不能光靠堆叠硬件配置,更多的需要做本土化的适配研发,这样才能做出用户体验更好的辅助驾驶,于用户而言,则可以提前体验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性。 那么问题来了,在买车时你会不会选择一辆带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型?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众测 | 「自行车路怒症患者」的一周——「超悦」骑行体验(一)
本周产品体验者:万叔,一名典型的「 自行车路怒症患者」,离了自行车活不了;死飞、公路、山地全能选手,唯独没骑过电动助力自行车。 「 上周,看到 GeekCar 发文说他们正在众测一款智能电助力自行车,而且坐标北京。对于我这种拿骑车当命的人来说,诱惑力简直太大,而且一直想带着批判精神试试最近大热的所谓「 智能助力电单车」 骑起来到底怎么样,所以毫不犹豫地申请到了一台。」 一见钟情的外观和「 童车」 尺寸: 第一眼看见 GeekCar 的朋友推着超悦向我走过来的的时候,我心想:你确定这不是童车?好吧,我承认骑惯了标准尺寸公路车的我,对于超悦的车架尺寸一开始是有些偏见的,不过这也为它在城市里的骑行带来了不少便利,这个我们稍后再聊。而且当我得知超悦之后马上要推出 26 寸专业骑行版产品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抛开尺寸说外观。当然,关于设计见仁见智,我不想拿它和传统自行车相比较,因为并没有可比性:超悦的车架设计完全颠覆了传统自行车架设计模式,采用了「 悬浮式」 的座垫设计,取消了中管,突破式的几何结构外加碳纤维材料加持,显得还挺 Geek 的;外加隐藏的电池和电机设计,让人第一眼很难辨别出它是一台电动助力车,这个设计要点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天跟 GeekCar 的朋友们学习使用方法时,就很多路人围过来询问车的购买方式和价格,这样说来算不算超悦有着令人一见钟情的颜值? 大概 get 到了「 新技能」 之后,作为一只专业骑行狗自然要调整一下我的新座驾。 不得不说可调式把立还是很人性化的,但当开始调整座包高度时,我发现这个车的设计对身高 175 以上的朋友有些不友好… 作为身高 180cm 并且适应了专业公路自行车骑行姿势的我,这个座垫高度并不能完全满足我的需求, 当时心头就是一声「 哔~」,真希望座管是根金箍棒,毕竟男人总是需要再长一点。 调整后,通过蓝牙连接手机上的 app 来记录骑行,值得称赞的是超悦的前车灯可以通过 app 操作,不过需要批评也是这点,自行车本体上并没有明显的车灯开关,起初我以为每次开关前车灯都需要打开 app 点一下,后来询问才得知,长按左手助力控制器的「+」 就可以控制。好吧,这么隐蔽的设计,超悦你赢了… 当助力系统遇到暴力骑行: 这是我第一次试骑带有助力系统的自行车。猛地踩下脚踏,在电机助力给上劲儿的瞬间,感觉就像是被人推了一把,从起步到 25km/h 的速度提升很快,超悦的助力系统很聪明,好像带有矢量控制器的中置电机能读懂你的肌肉,当你需要助力时,恰好它就会出现。 但是当速度提升到 30km/h 后,助力系统就只能起到类似「 辅助巡航」 的功能,想要继续提升速度就只能靠提升自己的踏频和力量了,作为专业骑行狗的我,在此速度下就并不能感受到 1、2、3 档助力的差别了。当天的极速我冲到 36km/h,这个速度对于专业骑行爱好者来说并不是很高,但是也超过了官方给出的电力最高速时速 20km/h 的理论值。当然,平时通勤骑行,并不需要骑到这么快。 在发力过程中,我发现大腿内侧车架设计的很宽,或许是内藏电池的原因,在骑行时会偶尔摩擦到大腿内侧。另外电机也有发热现象,骑行到 8 公里时,如果用手摸电机位置可以明显感觉到发热,当然这可能是由于我的「 暴力」 骑行所导致的个案,并不影响骑行。 个人骑行感受: 骑行过程中我首先测试了作为自行车本身的基础性能:变速系统相对流畅,前后盘刹也足够灵敏,有很好的制动性。不过作为「 土豪全碳版」 的车,重量依旧有 14.4kg,在无助力的情况下略显沉重,但中置电机的设计使得整车重心很稳,即使不开助力骑行,除了重量上有些吃亏,其他骑行感受和传统自行车相比也没有太大明显差别。不过话说回来,这毕竟是一辆有 Buff 的特殊自行车! 通过第一次短途试骑,我个人给这辆车的定位是:城市通勤无敌小车!强力推荐需要一辆通勤车的小伙伴们考虑这辆车,当然你要做好相当完善的防盗措施… 下面来简单说一下理由: 第一:便携,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它的重量,而是体积。超悦的体积适中,能够轻易的进入办公楼以及居民楼电梯,适合对自行车友好的办公环境。 第二:灵活,良好的加速助力和灵敏的制动系统让超悦在城市路况有着良好的表现,启动快,制动快,适合路况复杂的城市交通,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优势相当明显。 第三:省力,助力系统让你在维持 25km/h 左右的巡航时体力几乎零消耗,遇到一些城市路面爬升的时候也能让你如履平地。 但是这个定位同时也说明了超悦并不适合参加常规的长途骑行活动,理由如下: 第一:续航能力,官方给出的电机续航里程为 55-65km,而常规骑行活动单日里程往返一般不低于 80km,在没有电补给的情况下,以超悦本身的骑行体验来说,完成余下的部分并不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在我体验超悦的一周内,好几次想骑到山里体验一下极致的爬坡,但最终都放弃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担心电助力续航不够。 第二:速度劣势,在骑行过程中,如果解决了座包长度等客观因素,我认为超悦的极速应该可以达到 40km/h 的速度,但是这个速度相比同价位的公路车并没有优势。所以同时和那些专业的公路选手一起出游骑行时,或许有些尴尬。个人认为超悦的使用场景之一,是开车把它拉到目的地,然后搬下来优哉游哉的看看景,同时还能骑行锻炼一下,还是很不错的。 总之,通过一周的骑行体验,我逐渐适应了有超悦陪伴的通勤骑行。但说实话,作为一名骑行爱好者,它不会成为我的「 主力骑行工具」,而更像是一个通勤助手,或者给家人的一个既能锻炼,又能享受骑行乐趣的礼物。 这台「 超悦智能助力电单车」 正在京东众筹,如果你对它感兴趣,可以点击原文进入众筹页面购买或支持。当然也可以给我们发邮件(mark@geekcar.net)或给我们的微信号留言,成为 GeekCar 众测产品体验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福特 SYNC 3 终于进入中国:脱胎换骨之后,体验究竟如何?
从去年年初的 CES,到 CES Asia,我们对福特 SYNC® 3 已经非常熟悉并且体验过多次,但直到这次北京车展,福特才宣布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 SYNC® 3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之前相比,做了汉化,并增加了很多本土化功能及应用。总体来说,全面升级的 SYNC® 3 系统反应更迅速、界面更直观、操作更便捷,语音指令更接近对话。 我们在车展现场的一辆全新福特金牛座限量版中,短暂体验了中文版 SYNC® 3 系统,并且和福特汽车有限公司亚太区连接服务总监马俊哲 Julius Marchwicki 聊了聊。 从整体的 UI 设计上来说,新款 SYNC® 3 系统的「Home」 界面和上一代不同,没有被划分为四个相同的区域块,而是把最常用的「 导航地图」 放到左侧,占据了最大的主屏幕面积,右侧则显示手机蓝牙多媒体或 FM 调频信息、蓝牙电话或 CarPlay 首选项信息,以及座椅加热或通风调解按钮。这种布局,基本符合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几个最常用的基本需求设定。而图标设计和上一代相比有所改进,加上良好的汉化,用户的学习成本并不算非常高。 硬件表现:屏幕大了,反应快了,更「 听话」 了 这是 SYNC® 3 给我的第一直观感受。由于硬件的升级,屏幕虽然不及现在市面流行的车内 pad 超大触屏,但大小适度,搭配实体按键操作,对于驾驶安全的威胁程度降低。前两代福特 SYNC 1 和 MyFord Touch 所使用的微软底层操作系统的反应速度饱受消费者诟病,于是这一代 SYNC® 3 换成了黑莓 QNX 底层操作系统,加上硬件升级,整体触屏体验和反应速度明显快了不少,可以用非常顺畅来形容,在主页面操作几乎感受不到延迟。但是在导航地图界面进行两指放大及缩放操作,以及在左侧可选项过多的情况下,上下拖拽选项或右侧滑条时,延迟就会变的明显,总的来说,虽然不及 iPad 或 iPhone 的操作顺畅度,但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从完全关闭车机到主界面开始有显示,整个开机大概为 17 秒的时间,个人认为因为系统功能的升级,这个时间还是偏长,但如果不长按开关键完全关闭系统,只是暂时关闭屏幕和声音,再次按开关键则可以瞬间开启。 显示屏亮度可调节,由于是室内体验,所以暂时不清楚在强光下的反光,但背景明亮,再加上高对比度的字体,目测能够降低光照对屏幕的影响。另外,还可以选择白天/夜晚模式,系统也会根据光亮自动调节,有效减少屏幕光反射到车窗的情况。期待在实际驾驶中体验屏幕的光亮及反光程度。 关于硬件,此次 SYNC® 3 的另一大亮点是有了更强大的语音识别功能:例如用户在使用导航时,只需要说出目的地的简称即可,再有使用包括音乐在内等常用应用时,也可直接说名字即可打开。语音几乎可以操作 SYNC® 3 里面所有的功能,再例如:「 把温度调节到 19 度」、或者在 QQ 音乐界面说「 随便听听」 等等。在我们的视频中,你可以看到 Julius 用并不是很流利的中文说:「 天气通」,SYNC® 3 也能识别并且打开相应的 App。 但这里要强调的是,虽然 SYNC® 3 的语音识别功能变得更加强大,但还并不能实现「 自然语义理解」,也就是说,你需要提前「 学习」 一下如何跟 SYNC® 3 对话。当然,如果你使用的是 iPhone 手机,你也可以长按方向盘按钮使用 Siri Eyes-free 功能,直接和 Siri 对话。 导航表现:更接近手机的导航体验 使用 SYNC® 3 进行导航,你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输入目的地:1. 点击导航界面「 目的地」 选项、2. 点击「 搜索」、3. 手写或拼音或英文字母搜索目的地、4. 在搜索结果中选择目的地、5. 点击「 开始」 进行导航。 虽然和手机导航比起来步骤偏多,但有几点体验进步必须要表扬:首先是手写目的地输入功能的体验。中文手写输入支持连续输入多字同时识别。同时也可以识别数字。具体的手写输入功能也有待之后详细的系统性评测。 导航界面在左上角会显示导航点信息,并且可以左右分屏显示,在右侧显示转弯或者导航信息;右上角可以显示距离目的地公里数、预计到达时间和所需时间;在上方可以显示所在道路名称,并且可以选择 3D 地图。POI 筛选较为全面,在选择例如一个餐厅之后,在导航开始之前,可以通过系统预存的饭店电话信息给饭店打电话预定饭馆。 互联功能:本土化 AppLink+CarPlay 用 USB 线连接带有 CarPlay 功能的 iPhone 手机可以自动显示 CarPlay 界面,连接速度大概只需要 1-2 秒左右。但链接 CarPlay 时只能使用苹果自带的地图,如果想用车机导航,就必须选择禁用 CarPlay 的连接。 福特 AppLink 平台现在已经兼容的 App 有:蜻蜓 FM、喜马拉雅 FM、QQ 音乐、考拉 FM、中国广播,以及新浪天气通(福特订制版),用户直接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应用程序市场下载即可使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苹果手机用户必须通过 USB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