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any  大公司

丰田跨向大数据出行公司:宣布将投资 Grab 10 亿美元

· Jun 19, 2018 333

软银 22 亿美元入股通用旗下子公司 Cruise,Waymo 向 FCA 采购 6.2 万台车用于组建自动驾驶——这可能会进一步激发传统整车厂的「求生欲」。 据最新报道,丰田正式宣布将对新加坡网约车公司 Grab 投资 10 亿美元(约合 1100 亿日元),并表示双方将在东南亚 MaaS(物联网即服务)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为了让合作的决策过程更加迅速,丰田将派出一人就任 Grab 董事会成员,另外还会派出一人担任 Grab 高管,作为人才交流。 Grab 方面称 ,这是汽车制造商对东南亚打车行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投资,将帮助 Grab 扩张他们 O2O 业务的覆盖范围,包括外卖业务 GrabFood 和电子支付业务 GrabPay。 今年 3 月,Grab 在收购 Uber 东南亚业务的同时,接手了该地区的 UberEats 生意,并在关闭 Uber 服务前将其商家和客户群都转移到了 GrabFood 旗下。 另外, 丰田这次直接投资 Grab,会进一步提高 Grab 出租车在东南亚地区的网联化;深度合作也会帮丰田加速收集东南亚汽车驾驶数据,把他们的新调度系统等服务更快带到东南亚。 实际上去年 8 月,丰田旗下的贸易部门丰田通商(Toyota Tsusho)已经对 Grab 进行过投资。 丰田通过一个试点项目,将丰田通商的数据传输行车记录仪 TransLog 安装在 Grab 公司运营的 100 辆汽车里,来分析驾驶模式,以更好地提供人工智能调度等汽车网联服务。从去年开始,丰田也在 500 辆东京地区的出租车上安装了这种行车记录仪。 作为阶段性研发成果,今年 2 月,丰田开始在东京测试新的出租车调度系统。它利用智能手机、出租车位置、天气模式等因素的数据来确定东京出租车车队的最有效分布。 出租车预订初创公司 Japan Taxi、电信营运商 KDDI 和全球技术服务商埃森哲((Accenture)也参与了这个项目,他们在 3 月发表声明称该项目的准确率达到 94%。 「 在这个试点项目里,使用该调度系统的司机能将单量提高约 20%,远高于 9%的平均水平。」 丰田这样表示。 除了提高调车效率、增加利润,丰田也将充分利用其汽车服务平台「MSPF」 上收集到的车辆数据,在全东南亚完善、扩张它的驾驶数据联动型汽车保险,还有面向 Grab 司机的金融产品、预测性维护等服务。 同时, 实时的驾驶数据和视频也有利于丰田在东南亚构建动态地图,加快自动驾驶研发进度。 在此介绍一下丰田的汽车服务平台 MSPF——Mobility Service Platform。 它是丰田在 2016 年推出的一个概念,旨在为拼车、租车、共享车、网约车等公司提供一套丰田自己研发的系统,来为他们进行一体化的服务,其中包括汽车的管理、利用、分析等定制功能。除了上述汽车服务外,MSPF 中也包含和汽车远程信息处理保险公司、身份识别公司、CRM 管理公司等各种基于数据的服务公司的合作。 例如,今年 1 月,丰田汽车和保险公司 Aioi Nissay Dowa 推出了日本首个和驾驶行为相关的汽车远程信息处理保险。 它的原理是:在车辆上搭载 DCM 后,DCM 可以和云进行频繁通讯,将司机的驾驶技术、车辆情况、交通路况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集成的大数据将被放入云系统トヨタスマートセンター(Toyota Smart Center,丰田智能中心)被管理、分析,而第三方企业接入的话,则可以利用这些信息提供服务。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方便于地图的实时更新、苹果公司 OS 系统等车载软件 OTA 的实时更新,还能基于联网汽车的行驶数据判断汽车每月的行驶里程、驾驶特点,然后针对它们提供定制的保险优惠策略。 东南亚市场潜力大,早已是巨头资本角逐的地带。目前,新加坡企业 Grab 的业务分布于东南亚 8 个国家的 217 个城市,除了针对个人用户的拼车和网约车业务,他们还有按需运输服务,以及面向司机的租车服务等。从今年 3 月收购了竞争对手 Uber 的东南亚业务后,Grab 可以说在东南亚市场上占据压倒性优势。 丰田虽然是传统车厂,但一直是重视数据、生态的公司,2018 年 CES 上他们还成立了「e-Palette Alliance」。在这个联盟里,首批合作伙伴包括滴滴出行、马自达、亚马逊、必胜客、Uber,整车厂、出行平台、电商、餐饮,涵盖了车辆供应方、运营平台、商户等多方面力量。 斥巨资投资 Grab,丰田投的不只是一家网约车公司,可以看作他们投的是东南亚出行生态。 原创声明: 本文为 … 继续阅读

特斯拉 Autopilot 事故频发,但他们好像并不准备完善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

· May 16, 2018 333

对特斯拉来说,今年真的是举步维艰的一年,比如频频发生的特斯拉事故,让人不禁质疑特斯拉汽车到底是否安全可靠。 今年 1 月初,在加州洛杉矶卡尔弗城,一辆 Model S 撞上了停在路边的消防车;3 月中旬,在旧金山,一辆 Model X 撞上了高速公路隔离带后起火燃烧,司机当场死亡。经调查,两起事故的车辆都处于 Autopilot 模式。 最近,在美国盐湖城郊区,又发生了一起疑似与特斯拉 Autopilot 有关的事故。一辆 Model S 以 60 英里/时(96 公里/时)的速度撞向了一辆正在等红灯的消防车。虽然这起事故仍在调查中,但又一次的把 Autopilot 送上了风口浪尖。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电话会议上,有分析师就提出了关于 Autopilot 安全性的问题。Elon Musk 是这样说的:「 这些严重事故大部分都发生在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身上,这种盲目自信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他还重申了自己的观点:「Autopilot 比任何传统汽车更加安全。」 其实,有关 Autopilot 安全性的讨论,在特斯拉内部一直存在。最近,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关于特斯拉的文章,其中说到:Autopilot 团队曾经考虑过在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中加入眼球追踪和方向盘压感传感器,来保证驾驶员在途中始终保持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时刻关注路面的状态,但是这一方案因为成本问题被 Elon Musk 否决。 随后,Elon Musk 就在推特上回复了这篇文章。 「 他们说的根本不对。特斯拉没有采用完全是因为这些技术对驾驶员来说没有用。而且华尔街日报没有提到特斯拉是道路上最安全的汽车,所以这篇文章完全是在胡说。」 他还说:「 我们接受批评和建议,不过我们做的所有决定都是处于为客户最佳体验的考虑,而不是出于任何其他原因。 确保驾驶员在使用 Autopilot 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很重要,所以我们也在不断的研发设计,来升级车辆对驾驶员的警告,提醒他们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比如,如果驾驶员忽略了车辆的重复警告,车辆就会禁止驾驶员重新连接 Autopilot。 我们已经探索了很多技术,并从中选择了方向盘压感传感器和视频音频警报相结合的方案。当然,我们还会不断的评估新技术。 特斯拉 Autopilot 不可能防止所有事故的发生。但是,配备 Autopilot 的车辆发生致命事故的可能性会降低 3.7 倍。」 从 Elon Musk 的回复简单概括来说就是:Autopilot 会让车辆更安全,我们否定眼球追踪和方向盘压感传感器技术是我觉得他们压根没用。 虽然 Elon Musk 避开了成本方面的讨论,不过,想要加入这些技术的确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精力,而 Elon Musk 现在的注意力还在 Model 3 的产能上。 抛开特斯拉为什么不采用这些技术的真正原因不说,单说眼球追踪和方向盘压感传感器技术,尽管这种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确实有点「 烦人」,但事实上还是很有效的。 打个比方,通用去年发布的凯迪拉克 CT6 车型上搭载的「Super Cruise」,其中的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就是采用了眼球追踪技术和方向盘压感传感器技术相结合的方案。新款 CT6 上面多出了方向盘警示灯带,和两个分别拍摄驾驶员眼部和面部的摄像头。通过分梯度的警示,来达到提醒驾驶员时刻注意前方道路的作用。 从 2016 年,特斯拉 Autopilot 致死事故开始,到今年 5 个月之内发生 3 起事故,Autopilot 给特斯拉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现在,特斯拉就像是一个有着不少短板的木桶,因为短板效应,Elon Musk 自然是要从最短的一块板——Model 3 的产能问题先入手解决。Autopilot 的问题很有可能会往后拖拖。 当初在命名时,一向激进的特斯拉觉得这个系统最终能实现自动驾驶,于是直接命名为 Autopilot。尽管特斯拉在 Autopilot 的说明书中,说明了这个系统是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仍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时刻关注道路,但毕竟不是人人会看说明书。 前段时间,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也开始对特斯拉 Autopilot 性能展开了调查。 现在,对于特斯拉 Autopilot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入更多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来升级系统(面临车辆成本提高问题),或者干脆改掉这个系统的名字,直接命名为辅助驾驶系统,避免大家对系统功能的误解(Elon Musk 这么傲娇,应该不会改)。 总之,特斯拉 Autopilot 事故频发,再不采取措施升级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不光消费者不买账,NTSB 也不会买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消费者不信任线上购车?那东风雷诺为什么还要和天猫合作?

· Mar 16, 2018 333

上周,在雷诺品牌 120 周年的「 庆生会」 上,雷诺集团和东风雷诺分别宣布和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 这次雷诺集团和阿里巴巴的合作,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阿里巴巴将成为雷诺 F1 车队的全球赞助商,和营销服务商。 目前,天猫已经和雷诺 F1 车队签署了「F1 全球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天猫超级品牌日等各种推广活动。 第二,东风雷诺将和高德地图进行技术上的联合开发、合作。 东风雷诺方面透露,合作的新产品将很快上市。 第三,基于东风雷诺天猫旗舰店,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的汽车金融平台大搜车,在电商领域合作。 双方将进行东风雷诺产品和互联服务的开发,建立新的东风雷诺销售、营销渠道。 到 2022 年,东风雷诺的目标是每年推出 2 款新车,经销商的数量提升 2 倍,年销量增长超过 5 倍,2022 年实现年销量 40 万辆。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销量目标。 东风雷诺市场销售部部长罗朗告诉我们,完成目标的信心来自公司的市场战略: 一方面,聚焦 SUV 这一在中国增长迅速的细分市场,将基于现有 SUV 车型和小型车型推出经济型零排放电动车。 另一方面,将雷诺集团的最新技术同步引入中国电动车市场,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按照计划,到 2022 年,东风雷诺将导入 9 款新车型,其中包括 3 款电动车产品。 此外,探索新的销售、营销渠道也将帮助东风雷诺完成 40 万辆这个年销售目标。 在这一点上,东风雷诺天猫旗舰店已经在 2018 年 2 月上线。不过,东风雷诺表示并不认为纯线上是一个合适的销售渠道。「 汽车是一种技术相对密集、对线下服务要求很高的品类,目前消费者普遍对线上购车的行为还不放心,所以在创新的过程中,单纯靠线上不一定适合市场。」东风雷诺常务副总裁翁运忠这样指出。 东风雷诺常务副总裁翁运忠 同时翁运忠也表示,传统销售模式在信息的传播和整合方面存在缺陷。因此,东风雷诺更看重的是和阿里巴巴在「 新零售」 的合作,也就是利用数据,以及新的技术,对线上、线下结合的销售模式的探索。 「 天猫汽车事业部目前拥有 12 亿条车主数据,其中超过 5000 万条车主数据来自用户的自助填写,我们从中可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用车情况。此外,我们也知道 8000 多万的潜在用户在哪里,这些潜在用户将对传统的主机厂和经销商集团有很大帮助。」 天猫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俞巍说。可以说,阿里巴巴的大数据可以为雷诺做到线上精准导流。 天猫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俞巍(少龙)车主数据外,天猫可提供的用户数据还包括中国 7、8 亿消费者真实消费水平的分析。汽车是高消费品类,汽车消费者的决策需要更加理性、全面的思考,所以他们的消费水平数据对汽车品牌的长远发展也将有一定价值。「 我们认为和雷诺的合作,是一个从品牌营销,到用户的挖掘、分析,最终延伸到销售的一个立体合作。」 天猫营销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刘博说。 天猫营销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刘博(家洛)在采访中,天猫方面一直在强调天猫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而是 O2O 的全领域运营平台,未来希望和雷诺在从体验、试驾、购买到售后的全领域合作服务消费者。 目前,2018 款科雷傲、科雷嘉等车型已经被放入天猫旗舰店,消费者可以在天猫申请试驾、线上付订金(东风雷诺官网也可以申请试驾、订车)。不过要想体验或购车的话,还是得去雷诺在全国的 200 多家销售门店完成。 东风雷诺和阿里巴巴的合作除了天猫旗舰店,还将包括融资租赁、二手车等新模式。「 未来基于线上、线下的配合,我们希望销量的提升能有所突破。」 东风雷诺市场销售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陈曦说。 东风雷诺市场销售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陈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谷歌的无人驾驶车「正式」上路,这次真的是「无人驾驶」

· Nov 08, 2017 333

自从第一辆谷歌无人车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 8 年,如今他们又有了重大突破。 Alphabet 今天宣布,Waymo 终于可以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状态下的乘客运输。从今年 10 月中旬开始,这些自主运行的 Pacifica 测试车就将开始向公众提供交通出行服务,运营地点位于凤凰城 Chandler 小镇部分人烟稀少的道路上。 这次的无人车什么样? 目前,这种完全无人驾驶模式只适用于 100 平方英里内的城市道路区域。根据 The Verge 提供的消息来看,Waymo 仍然会在车内安排一名员工,只不过这名员工坐在后排而不是驾驶席。 乘客进入车内系好安全带后,可以按下「Start ride」 按钮启动车辆。在启动按钮旁还配备了三个按钮,分别是用来控制车辆靠边停车的「Pull over」 按钮、上锁/解锁车辆的按钮、用来与 Waymo 客服中心联系的帮助按钮。Waymo 产品经理 Juliet Rothenberg 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乘客可以能控制车辆,即使他们手中没有方向盘。 另外,布置在车辆后排上的液晶屏可以显示预计到达时间、车辆行驶状态、路线规划以及周围区域地图。其中深蓝色为整体道路区域,绿色线条为车辆行驶区域。至于自动驾驶汽车周围区域视角画面,则直接开启了「 上帝视角」,用户可以在道路上空直接俯视乘坐车型的行驶路线,获取自己的行驶位置。 与 2014 年谷歌发布的那辆「 萤火虫」 无人驾驶车相比,无论是智能驾驶水平还是功能逻辑布置方面,如今的 Pacifica 测试车都有了十足的进步。而这也或许意味着我们距离无人驾驶汽车终极形态可能真的不远了,车内空间的重新定义工作未来也将成为大家重点思考的问题。 为何转向完全无人驾驶模式? 5 年前,为了让自己的产品率先进入市场,Waymo 选择开发半智能驾驶车辆。不过在危险状况下,人类驾驶员必须随时进行接管,这也就意味着用户在车内无法完全脱离驾驶。这一点直接导致了 Waymo 半智能车型战略必须告一段落,随后他们宣布转向开发完全无人驾驶汽车。 去年 12 月的时候,Waymo 宣布将会选用克莱斯勒 Pacifica 插电混动车型进行无人驾驶测试,两家公司还合作打造了一款测试车型。Waymo 和 FCA 的工程师将 Pacifica 的车身、底盘、动力系统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内置传感器、激光雷达和 360 度摄像头,这些设备可以测算周围物体的距离并且制作高清 3D 地图。随后,他们使用一批原型测试车在美国加州、亚利桑那州以及密歇根州完成了测试。 除了 FCA 之外,Waymo 去年年末时还与本田达成了合作共同进行自动驾驶测试。不久之后,本田位于日本以及硅谷的工程师还与 Waymo 的工程师进行了合作,双方共同研发了自动驾驶传感器、软件以及车载电脑。 时间拉回到 2017 年,Waymo 开始在凤凰城测试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他们在 Pacifica 测试车上布置了麦克风,能让无人驾驶汽车听到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而这项技术能听到比以前传感器两倍远的声音,他们还使用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甚至是没有标记的警车来回行驶,让 Waymo 无人车时时刻刻的记录这些声音。传感器上记录到的所有数据都用来创建一个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包含了所有急救车辆的声音。今后一旦以上这些车型出现,Waymo 无人车就会自动做出决策,采取靠边停车或者减速让行动作。 未来几个月,Waymo 将会扩大他们的无人驾驶车队规模,向公众提供出行服务的同时也要与 Uber、Lyft 展开竞争。Waymo 出行项目组早期成员将负责乘坐完全无人驾驶汽车为公司收集更多数据,而他们接下来还打算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区域,争取超过伦敦的总面积。 单纯从无人驾驶行业的战略眼光来看,Waymo 开发完全无人驾驶汽车是迟早的事情。不过,我们也不能由此否定他们之前的努力。过去 8 年,研发、路测所积累的大量数据直接奠定了今天 Waymo 无人车的地位。接下来,最有趣的就是他们何时会让无人驾驶出行服务正式落地,而这才是 Waymo 所有努力的终极意义。不出意外的话,我们距离那一天应该真的不远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这辆刚上市的国产车只卖 10 万,加速和思域一样快……

· Nov 04, 2017 333

这两年上汽自主品牌的产品造型逐渐变得「 潮」 了起来,荣威 RX5 和 i6 都是很好的案例,起码看上去有足够高的辨识度。不过,请别忘了上汽旗下还有一个品牌叫做「 名爵」。 名爵是一个诞生于 1924 年的英国汽车品牌,在上世纪经常活跃于各种赛事,推出了很多经典跑车。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查尔斯王储到贝克汉姆,都曾经是名爵车主。 不过,那只是过去的名爵。 要想了解现在的名爵,还得看今天刚上市的名爵 6,价格已公布: 注意,上面这个价格是实际成交价,因为 12 月 31 日前提车购置税减半。实际的厂商指导价如下: 看到名爵 6 的造型,让我想起了今年上海车展名爵展台的那辆 E-motion 概念车,它主要是为了展示名爵最新的设计语言。这次名爵 6 上市,上汽又把 E-motion 概念车拉来了… 如今,E-motion 元素已经在名爵 6 上显现,特别是「 满天星」 中网: 今晚的发布会现场,还有非常多的英伦元素,毕竟名爵曾经是个英国品牌: 对了,上汽还请来了一群维密超模为名爵 6 站台: 有点跑题,我们继续聊车… 先说设计,和荣威相比,名爵的造型就显得激进多了,更加年轻、更有激情。这两个子品牌的定位差异,我们可以参考上汽的纯电动车设计策略: 荣威的 Vision-E 被定位成「全面兼顾型」,适合内心想要一个不一样的造型,但会顾忌别人想法的人群。而 E-motion 则定位为「肆无忌惮型」,是追求帅酷外形的人用来自我鼓励的消费品。 名爵 6 的设计介绍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大灯设计灵感来源于英国泰晤士河中伦敦眼的倒影。这是名爵 6 的 LED 大灯: 这是泰晤士河上的伦敦眼(特地找了一张和大灯比较像的…): 当然,有个「 唬人」 的外观还不行,参数得跟得上。了解上汽其他产品的话,上汽最近喜欢给一辆车找出非常炸裂的参数来,比如荣威 i6 的风阻系数是 0.25。 到了名爵 6 这台车上,就成了:「6 秒级动力总成、36 米级制动系统」,听着就非常「 赛道」。 你没看错,这辆十几万的家用车,6 秒多破百,之后仅需 36 米多就能从 100km/h 刹停。当然,这只是「 文案」 里的成绩… 汽车之家曾用自动挡名爵 6 进行了实测,成绩分别为:7.1 秒;39.88 米。加速成绩和 1.5T 思域不相上下,刹车成绩一般。 另外,名爵 6 还有一款「Trophy 手动版」,相当于「 性能版」,有媒体实测出了「6.61 秒」 和「38.5 米」 的成绩。加速成绩和同级别同排量的车型相比,已经够快了。从加速成绩来看,这才是那辆货真价实的 6 秒神车。不过遗憾的是,这辆性能版名爵 6 并未出现在今天公布的价格表中。 需要提出的是,加速、刹车成绩和环境温度、轮胎有非常大的关系,而轮胎又影响到油耗、噪音水平。 参数的背后,再来看看动力总成部分,名爵 6 使用了上汽自主研发的「 蓝芯」 高效动力技术。 1.5T 车型最大马力为 169hp(5500rpm),峰值扭矩 250Nm(1700-4300rpm),搭配 7 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Trophy 手动版」 同样搭载 1.5T 发动机,但调教较为激进,达到了 190 马力,所以直线加速成绩很炸裂。 既然是追求运动的产品,必定得配个大轮子,名爵 6(顶配)采用的是 18 寸轮毂,参考下图: 名爵作为上汽旗下子品牌,新车型必然有斑马智行操作系统。目前,斑马智行 2.0 已经引入了接入了一系列互联网服务,包括支付宝、高德地图、虾米音乐、蜻蜓 FM 等 App。 其中支付宝的全面接入,可以通过后台支付系统与维保相关的车享服务、美食服务、加油站交易等的全面打通。 另外,斑马智行 2.0 还有车内 K 歌、双盲导航、超级车队等一系列「 小程序」,还引入了无人机、运动相机等智能设备功能。 不过具体体验如何,是不是鸡肋,只能等我们深入体验了。 有了全新设计语言加持的名爵 6,从宣传上看来势汹汹,可见上汽对它寄予的厚望。对于这款车,实际体验我们不好评价,不过至少它和荣威一样,在大街上有了辨识度。 下次你在路上看到它时,内心 OS 可能是:「 这就是传说中的 6 秒破百神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作为一家汽车供应商,采埃孚也玩起了「生态」

· Sep 21, 2017 333

在中国互联网圈,「 生态」 这个名词可以说已经被用烂了。但是在远在德国的法兰克福车展上,「 生态」 又再次出现在了汽车供应商采埃孚(Z&F)的发布会上,和它一起发布的还有采埃孚的新愿景。 「 零」 事故与「 零」 排放 采埃孚的主要业务是传动与底盘技术以及主动和被动安全技术。他们做的变速箱产品可谓是享誉整个汽车圈。不过这样的业务布局也刚好处在了汽车电动化与自动驾驶发展趋势的变革中心:电动化会影响传动与底盘结构,而自动驾驶则会影响主动与被动安全。 为了拥抱这两个趋势,采埃孚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了它们的「 零」 愿景,也就是「 零」 事故(对应自动驾驶)与「 零」 排放(对应电动化)。用来展示这个愿景的是一辆名叫 Vision Zero 的概念车: 这辆车上搭载了几项采埃孚的最新技术,包括: Driver Distraction Assist:通过汽车座舱内的激光摄像头监视驾驶员的头部位置,这项技术能够识别驾驶员是否在驾驶过程当中分了神,并通过中控显示屏、声音以及安全带拉紧来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在必要时,系统还可以接管汽车转向的控制权,确保车辆的行驶安全。 Wrong-way Inhibit: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车辆避免驶入错误的车道。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一旦有迹象表明驾驶员打开转向灯并转动方向盘从而行驶入错误道路时,系统就会介入。除了与上面的技术一样,向驾驶员发出警告外,系统还会通过大幅增加方向盘阻力来提醒驾驶者。如果驾驶者仍然驶入了错误道路,则系统会主动行驶至车道外侧,并通过制动让车辆刹停。 mSTARS:中文名叫做「 半拖拽臂式后悬架」。它其实是一个模块化的电驱动车辆后桥系统,其中集成了电机、两级单速正齿轮传动、差速器以及功率电子设备。这样的模块化设计能够方便车厂将一个量产车的平台更快速的电动化。并且它可以适配混动,燃料电池和纯电动车。mSTARS 可以提供 150kW 的动力输出,可以用在后轮来单独驱动车辆,也可以与四驱系统搭配,作为后驱提供动力。 具体演示,请看下面的视频:   一家汽车供应商的「 生态」 采埃孚的 CEO Dr. Stefan Sommer 表示:「 零事故和零排放只有在所有车辆都实现电子化、自动化和互联化的时候才能实现」。但是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采埃孚更侧重展示了整车架构中偏硬件的领域,而软件服务方面没有太多的提及。其实这才是采埃孚搭建生态的原因。 作为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在整车硬件上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而在其它方面采埃孚则希望能够与生态内的合作伙伴一起补全自己的业务应用板块。 上面这张图是就是采埃孚公布的生态合作企业,这其中重点要介绍一下百度: 采埃孚在法兰克福车展最新公布了与百度的合作。不过这个合作并不意外:早在 7 月份的百度 Create AI 开发者大会上,百度就已经展示过由采埃孚提供的 BCU-MLOP2 参考硬件。(下图右)据说是由 NVIDIA 从中牵线促成了双方的合作。百度将提供自己的高精度地图、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相关的软件服务、NVIDIA 提供人工智能所需要的计算芯片、而采埃孚则提供具体汽车零部件的整合与生产落地。 在之后的专访中,Dr. Stefan Sommer 说:「 我们与百度这样的科技公司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加快我们的行动速度。所以虽然百度在相关领域还有很多其它的合作伙伴,但是我们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一种良性竞争的方式,让自己能够比他们行动得更快更好。包括我们与 NVIDIA 的合作,我们也有这样的考虑。」 「 此外,我们与百度的分工很明确,我们更关注的整车领域是百度无法自己做的,百度所关注的人工智能、云以及高精度地图业务也是我们不想去涉及的。双方互相补充,也就有更充足的合作动力。」 在被问及未来科技公司与汽车供应商谁将会做整合的问题时,Dr. Stefan Sommer 说到:「 我们对将来谁做整合持开放态度,对于采埃孚来说,我们重点还是关注在机械领域。比如未来自动驾驶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会对车辆的硬件以及机械架构提出怎样的新要求。我们也很乐意于提供单独的模块,比如说电驱动模块或者是 Pro AI 盒子等一切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 除了百度之外,采埃孚生态中的其它企业定位也十分细分: Faurecia(弗吉亚):专注车内座舱的汽车供应商,与采埃孚合作共同研发未来智能座舱技术。 Hella(海拉): 专注于车灯以及传感器的汽车供应商,采埃孚与其合作重点关注摄像头和雷达系统。 ibeo:专注于激光雷达的公司,采埃孚买下了其 40%的股份,双方将共同研发激光雷达技术。 IBM 与 UBS:以 IBM 的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共同研发汽车电子钱包技术(Car eWallet)。 ASTYX:专注通讯与传感器的公司,采埃孚收购了其 45%的股份,双方将共同研发超高频雷达传感器。 double Slash:一家德国的车联网公司,采埃孚收购了其 40%的股份。 e.GO Mobile:一家德国的电动出行工具厂商,采埃孚与其成立了合资公司,共同研发针对运输货物及人流的自动驾驶车。   生态背后是对汽车工业的专注 采埃孚的合作企业当中覆盖了传感器,车联网,电子技术,出行服务商等各个环节。但是就像 Dr. Stefan Sommer 所说,未来采埃孚还是会专注于他们最擅长的也是德国汽车工业最出名的机械领域。搭建生态的作用是为了能够扩展采埃孚的解决方案在各个汽车发展趋势下的应用。 在众多汽车供应商中,能够覆盖整车架构技术,同时还能自己搭建人工智能和云服务的巨头屈指可数。大部分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关注在特定领域的解决方案上。对于这些供应商来说,面对汽车变革的来临,他们考虑的更多是如何能够持续稳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借机争夺更高的地位。 到最后不管哪个供应商提供了哪样的技术,都还是需要有车厂来买单的。能够将自己的解决方案做到足够优质、足够稳定,并能灵活地适应不同客户与不同行业趋势的需要,才是供应商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或许也正是这种专注,才使得德国的汽车工业能够一直繁荣到今天。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除了奔驰、宝马、大众外,你也应该看看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这些中国品牌

· Sep 18, 2017 333

如果说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哪些汽车品牌表现最强势,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奔驰、宝马、大众等德国本土车企。不过,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在展会现场看到了一些中国品牌的身影。而这也让我感到好奇,这些中国车企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来到法兰克福车展,而他们在现场又透露了哪些战略细节? WEY:为国际化战略预热 既然谈到了法兰克福车展上的中国品牌,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 「WEY」。即便与丰田、雷诺、现代等车企同处 8 号馆, WEY 展台的热闹程度也丝毫不落下风。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两款常规车型(VV5、VV7)、两款混动车型(VV5s、VV7s)、一款插电混动车型 P8 以及一款纯电动概念车 XEV。 在与 WEY 品牌项目副总监沟通之后,他告诉我, WEY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他们想要让更多外国人认识到 WEY 品牌,新品牌在去年才刚刚成立,尤其是在国外的知名度还有很大上升空间。另外,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非常有信心, WEY 品牌想要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车企一样有能力打造出优秀的产品。 第二,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还可以提升品牌在国内用户心目当中的形象,魏建军认为,德国是全球汽车工业最发达的国家,敢于把自己的产品带到这里一定有很大的信心。 其实,关于此次 WEY 品牌参加法兰克福车展,杨红雷还向我透露了一些细节:包括丰田、雷克萨斯以及达契亚等车企的负责人以及一些经销商也来到了 WEY 展台亲自体验产品。实际观察之后我也发现, WEY 展台的参观人群数量的确不少,仅凭外观来看,相当一部分国外潜在用户对于他们的产品都表现出了很大兴趣。 至于 WEY 品牌的未来发展战略,魏建军在现场透露, 明年他们 还将推出两款纯电动车型。 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 WEY 品牌也会逐渐走向国际化,首个国外登陆地点就是北美市场,随后陆续向欧洲市场推出。之所以这么做,在长城董事长魏建军看来,北美是全球汽车行业当中状况最复杂的市场,攻下了这片市场,其余地区就会轻松一些。目前,他们已经筹建了北美的销售团队, 2021 年就将计划登陆北美市场。无论是从用户认知层面还是产品定位层面都能看出, WEY 的野心远远不止国内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实现国际化战略才是他们现在思考的重点。 奇瑞: EXEED TX 全球首发 除了刚才提到的 WEY 之外,奇瑞也参加今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不过与略显强势的 WEY 相比,奇瑞的声量似乎小了一些。他们这一次一共带来了 EXEED TX、瑞虎 7、瑞虎 5X 以及今年上海车展上展示过的瑞虎轿跑概念车。当然,重点产品一定是 EXEED TX。单纯从产品定位来看,EXEED TX 要高于艾瑞泽以及瑞虎系列。新车基于奇瑞的 M3X 平台打造,兼容轿车和 SUV 车型,同时还可以开发插电混动车型以及传统动力车型。 今年的广州车展, EXEED TX 将会正式在国内亮相,明年 10 月在国内上市。未来,奇瑞还打算将这款车型销售到欧洲、中东以及南美市场。 而在谈到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出于什么目的时,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基本与 WEY 相同。不过实际对比下来,奇瑞展台对于参观人群的吸引力的确有限。 有意思的是,在 EXEED TX 身上,我们还能看到另一个大公司的元素——百度。这辆车搭载了基于百度 Apollo 开放平台的 DuerOS 智能车联解决方案。奇瑞一直是百度在汽车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这辆车将来量产,不出意外的话也会搭载 Apollo 计划的解决方案。 恒源汽车:将重心放至欧洲物流车市场 与前两家乘用车品牌相比,恒源汽车可能有一些人还不是特别了解。其实早在今年 3 月份的时候,GeekCar 就报道过他们的发布会。而这一次在法兰克福车展,他们则带来了「街坊」( Neibor)、「迈乔」(Metro)两款产品。恒源汽车由原 UT 斯达康创始人王祖光创立,针对这个品牌的运营战略以及参加法兰克福车展的目的,我也与他进行了交流。「街坊」Neibor 王祖光告诉我,扩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恒源汽车还准备通过「 街坊」、「 迈乔」 两款产品打通欧洲物流车市场。他认为,在「 场景重要性」 前所未有的今天,物流车市场要比乘用车市场更值得深耕,而恒源汽车看中的就是欧洲市场对于物流车的需求空缺。现阶段在法国,「 街坊」 的售价不到 1 万欧元,而「 迈乔」 的售价则为 1.8 万欧元。他们还打算与德国一家物流公司合作,未来在慕尼黑建立工厂投产物流车。「迈乔」(Metro)除了制造环节之外,恒源汽车还准备在德国以及法国推出物流车租赁服务,具体租赁价格为 35 欧元每小时。考虑到物流车的应用场景,未来他们同样准备研发自动驾驶平台。只不过,恒源汽车只负责搭建平台本身,至于自动驾驶系统所需要的具体软硬件则交给服务商来做。王祖光告诉我,这有点类似于苹果 App Store 的商业模式。 选择参加法兰克福车展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恒源汽车在欧洲的影响力,在与王祖光交流的短短半个小时内,展台上已经陆陆续续来了好几批感兴趣的人群。在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乘用车市场上时,恒源汽车却以场景作为突破口选择物流车市场作为发力点,另辟蹊径的做法是否能够收到成效也让很多人开始期待。 其实除了刚才提到这几家企业之外,宝沃这一次也参加了法兰克福车展,他们还发布了一款 ISABELLA 概念车,看起来还颇有美感。 无论如何,这场在德国举办的高规格车展当中,能够出现几家中国车企的面孔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不仅说明了中国造车力量正在崛起,同时也意味着全球市场正在给予中国车企更大的关注度。如果肯把眼光放得更远些,说不定今后中国造车力量可以占据更有利的市场地位,相信大家也都在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别猜了,Facebook 根本不会造车

· Sep 15, 2017 333

法兰克福车展作为世界级车展,对德国本土车企来说尤为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呢?我想在聊 Facebook 之前,先来分享一下我昨天的见闻。 昨天是公众日第一天,场馆人满为患,正当我坐在宝马展台蹭 Wi-Fi 时,发现旁边坐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坐满了舞台的观众席。 再过了一会,一个经常在 CCTV 新闻频道见到的人出现了: 这经典的红外套,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无疑了。当天除了宝马展台,默克尔还出现了奔驰、 奥迪、大众、欧宝和福特展台,和高管们谈笑风生。有意思的是,10 天后德国新一轮大选就开始了… 默克尔在讲话时,特地嘱咐大家要「 重建信任」(由于之前的排放门丑闻)。 可以这样说,德国汽车工业已经和政治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那么在国家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和文化高度发达的德国,美国创业典范 Facebook 不远万里跑到法兰克福车展,都说了点什么?还得从法兰克福车展 3.1 馆说起。 这次法兰克福车展的 3.1 馆的主题是「New Mobility World」(全新出行世界),从名字就可以看出,简直和 GeekCar 所倡导的理念高度一致。New Mobility World 中又分为五个话题:互联汽车、自动驾驶、电气化出行、城市交通和出行服务,参展公司不少是创业公司。 不过,展馆外巨幅海报上,居然出现了 Facebook 的字样?说简单点,就是 Facebook 参加了个世界级车展。 未来出行+Facebook,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苹果秘密研发自动驾驶,谷歌无人车满大街跑,接下来 Facebook 不搞个汽车事业部,似乎快跟不上硅谷速度了。 所以 Facebook 是要造车,还是搞自动驾驶?好吧,其实都不是。 这次 Facebook 参加 New Mobility World 的高管是首席运营官 Sheryl Sandberg,在做演讲时,为了稳定一下大家情绪,她说了一句这样的话:「 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Facebook 是硅谷唯一一家不会造车的公司…」(台下哄笑+掌声)相较于奔驰、宝马和奥迪,Sandberg 把 Facebook 比喻为「teenager」(青少年),并正式向车企表态:「 我们有很多向你们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并没有你们悠久的历史,也没有你们的毅力,尽管我们也想成为一家百年公司。」 其实,不用 Facebook 官宣,从「 利益」 的角度考虑一下,你就会发现 Facebook 根本不会造车: 1.Facebook 的核心是全球 20 亿用户,以及非常高的用户活跃度,有益于形成精准的用户画像。汽车公司是 Facebook 潜在的广告投放客户,选择造车就把「 客户爸爸」 变成了竞争对手。 2. 跑到德国总理站台的法兰克福车展宣布造车,可能是疯了。 那么,Facebook 到底想在未来出行领域搞点什么?至少,搞点自动驾驶吧? 目前已知消息是这样的:Facebook 正在和位于慕尼黑的 Digital Hub Mobility 合作,Facebook 为工程师赞助办公桌、活动和培训。(拉拢开发者群体)Digital Hub Mobility 是一家最早由戴姆勒、宝马和德国软件巨头 SAP SE 投资的创新平台。汽车公司、出行服务提供商、供应商和高校将在此合作,为未来城市出行概念打造「 试验田」,以及研究出适用于智能互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其中,Facebook 也将会提供自己的 AI 技术等。(不知道 AI 会用在哪个细分领域,可能是唯一能和自动驾驶沾点边的信息点)对了,到底为什么 Facebook 的大名会出现在全法兰克福车展最显眼的海报上?可能只是因为 Facebook 是主赞助商… 有意思的是,就在 Facebook 亮相法兰克福车展之前的 6 月份,德国通过了一项法律,规定如果社交媒体网站处置仇恨言论不到位,最高罚款 5000 万欧元(约 3.9 亿元人民币)。 一定程度上,Facebook 也是想在总理面前露个脸,表决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除了以纯电动的方式复活 E-Type,捷豹路虎在电动化领域还想做得更多

· Sep 13, 2017 333

前几天,捷豹路虎在伦敦举办了他们的首届「 科技节」。说实话,起初听到「 科技节」 三字时,心中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不过事实证明经验主义在某种情况下真的会犯错误,捷豹路虎这一次的表现有些出乎意料。 他们的 CEO Dr Ralf Speth 说,从 2020 年开始,捷豹路虎所有新发布的车型都将实现电动化。未来,他们还会推出更多纯电动、插电混动以及轻度混动车型。空说无凭,捷豹路虎在科技节现场展示了 E-Type Zero、FUTURE-TYPE 概念车等产品。另外,他们还宣布捷豹首款纯电动车型 I-Pace 也将在明年上市。 用纯电动的方式复活 E-Type 时间回到 1961 年,捷豹在日内瓦车展上第一次展出 E-Type,惊艳的造型让恩佐法拉利直言这是他认为最美的车型。3.8 L 直列 6 缸发动机峰值功率 265 马力,而 E-Type 的百公里加速则为 7.1 秒,极速 240km/h。考虑到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性能数据已经非常恐怖了。 而这一次,捷豹则在 E-Type 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款纯电动复刻车型「E-Type Zero」。动力方面,他们使用了一组 40kWh 容量的锂电池组,峰值功率为 220kW,百公里加速 5.5 秒。至于续航里程,捷豹给出的数据是 220km。另外,与 1961 年的那款车型相比,E-Type Zero 的整车重量还减轻了 46 公斤。 仅从车身来看,E-Type Zero 基本保留 E-Type 的经典造型,充电口直接放在了原来油箱盖的位置。想要区分这两款车型还是要看内饰,E-Type Zero 在原有内饰的基础上,加装了一套液晶屏,档把也被电子旋钮所取代。电子设备提升了车内科技感,但也意味着大家看不到原有 E-Type 上的一些经典设计。不过,好消息就是此前经典的方向盘造型得到了保留。 配备了 Sayer 方向盘的 FUTURE-TYPE 概念车 仅有复古远远不够,捷豹在科技节上还发布了一款叫作「FUTURE-TYPE」 的自动驾驶概念车。他们将这款车型定位于 2040 年以后的未来交通出行方案,主要用来打造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平台。从外形来看,FUTURE-TYPE 采用了单厢设计,四个车轮的独立造型非常夸张,前后灯组则与轮拱结合在了一起。另外,两侧车门的打开方式为翻折+滑动,开启姿势很有辨识度。 FUTURE-TYPE 概念车上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内部使用了一个叫做「Sayer」 的概念方向盘,之所以这样命名是为了纪念捷豹 E-Type 的设计师 Malcolm Sayer。根据捷豹的介绍,Sayer 方向盘可以提供包括问题解答、行程规划以及娱乐推荐等功能。制定出行计划时,「Sayer」 可以自行设定用户的起床时间以及自动驾驶汽车的到达时间。另外,根据实时路况,这款概念方向盘还可以计算出最佳行驶路线。 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功能之外,Sayer 还可以识别用户身份。至于这一点可以如何发挥,相信一些人已经猜到了,那就是「 共享用车」。当大批量车辆全部用于共享时,如何保持车辆个性化也就成为了重点,通过 Sayer 方向盘,车辆可以迅速识别出用户随后完成个性化用车设定。 人车交互只是其中一方面,捷豹还打算使用这款方向盘完成用户与居家场景的交互。Sayer 可以实时监测家中状态同时提醒用户,另外,用户也可以在家中使用 Sayer 方向盘提前完成车内功能设定。这样看来,捷豹不仅想要使用 Sayer 提升车内使用体验,他们还想把居家场景和出行场景进行连接。而这款概念方向盘恰恰是一种非常合适的载体,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用户在工作、生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需求。 首款纯电动车 I-Pace 明年上市 去年 11 月,捷豹发布了 I-Pace 概念车,这款纯电动车使用了一套容量为 90kWh 的锂电池组,双电机的最大功率为 395 马力,最大扭矩为 700Nm。捷豹还透露,NEDC 工况下 I-PACE 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百公里加速时间为 4 秒。至于充电方面,I-PACE 可以采用 50kW 的直流快充,在 90 分钟内充满 80%的电量。 从外形设计角度分析,捷豹的这款车型更像是电动化时代的产物。前机舱面积很小,大部分空间全部留给了乘客车厢,同时整车风阻系数只有 0.29。至于内饰设计,捷豹则希望 I-Pace 可以在豪华感与科技感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全液晶仪表、中控大屏以及 5 寸空调控制界面的设计直接将「 科技感」 三字营造了出来。但相比于特斯拉,捷豹又并没有过于激进地强调极简化,或许就是这种折中主义的设计风格最终促使捷豹将 I-Pace 量产。 其实今年 6 月份时,供应商麦格纳斯太尔就透露,捷豹 I-PACE 的第一批车已经开始在麦格纳位于奥地利的工厂生产了。因此当听到这款车型将在明年上市时,大家似乎并不意外。更多人的期待则是在电动车时代,捷豹能否借助 I-PACE 重塑产品形象。 说实话,捷豹在这一次科技节的表现超越了很多人的想像,抛开产品层面来说,他们投身于电动车市场的决心这一次应该是有目共睹了。至于结果如何,明年大家可以开始陆续关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