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Daily」9.6:Uber 也要当快递小哥了

· Sep 06, 2015 333

1.Uber 将公布电商快递项目 Uber 似乎并不满足于运送人,还把目光转向了货物,但主要是时尚奢侈品。有消息人士称,Uber 的「 快递业务」 将在纽约率先开展,并且正与数十家大型零售商和时尚品牌建立合作关系。Uber 最早将于 9 月末或 10 月初公布这份合作计划,但具体是哪些品牌,我们还不知道。 看来,Uber 也要当快递小哥了。 2. 乐视汽车首款样车已完成 乐视汽车的样车已经完成了,但可能不是之前曝光的效果图那辆。这款车是由众泰代工的,将于 2016 年 4 月亮相。在未来,乐视将与众泰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在车载智能终端、互联网应用及服务方面进行合作。 同时,还有一种说法:奇瑞也是乐视的代工渠道。这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还是很大的。 3. 丰田进军自动驾驶 丰田宣布在未来 5 年内投资 5000 万美元建立自动驾驶研究中心。当然这不会是单独完成的,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作为研究无人驾驶的「老前辈」,也会参与其中共同研究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 其实在一年前,丰田曾宣布不会研究无人驾驶汽车。丰田,你变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Uber 将推电商快递服务 第一站为纽约

· Sep 06, 2015 333

北京时间 9 月 5 日早间消息,美国打车服务 Uber 近期已提供了食品外卖服务。《财富》杂志网络版报道称,Uber 的快递服务很可能即将覆盖大型零售商和时尚品牌。 消息人士表示,Uber 将于今年秋季,很可能是 9 月至 10 月初,发布这一新服务。该服务最初将从纽约市起步。而与旧金山零售商的合作将同步,或是稍晚宣布。 通过该服务,如果消费者从 Uber 的零售商合作伙伴处购物,那么将可以通过 Uber 申请当日送达快递服务。不过,这一服务不会通过 Uber 应用来提供,至少在起步阶段不会。美国科技博客 TechCrunch 今年 4 月报道称,关于这一项目,Uber 正在与超过 400 家零售商接触。 有消息称,Uber 也在与 Shopify 和 Bigcommerce 等电商工具的卖家进行接触,确保其服务可以提供给商户客户。此前,Uber 已允许第三方公司将 Uber 的打车预订引擎集成至它们的网站和应用。 Uber 开拓快递市场的决心已经显而易见。不过,该公司将面临激烈竞争。类似 Postmates 和 Deliv 的公司也在发力这一市场。而 苹果 已拒绝通过 Uber 去快递商品,并选择了 Postmates 的服务。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滴滴大战 Uber:竞争、监管和反欺诈

· Sep 04, 2015 333

《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刊文称,中国打车应用的大战正在升温。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监管和反欺诈成为了焦点问题。以下为文章全文:当 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 (Travis Kalanick) 计划全面进军中国市场时,他于 2014 年 7 月拜访了中国领先的打车应用公司滴滴打车。时任滴滴打车 CEO 的程维表示,卡兰尼克曾提议 Uber 投资该公司。程维表示:「 他的意思是,Uber 已经征服了全世界,也将征服中国。」 在几小时的谈判之后,程维拒绝了卡兰尼克的提议。他对卡兰尼克表示,从全球来看,Uber 比滴滴打车启动得更早,「 但未来某天我们将超过你」。不过 Uber 一名发言人表示,当时会面的情况并非如此。这名发言人表示:「 会面非常友好,程维对卡兰尼克表示:『 你给了我灵感。』」 然而,随着卡兰尼克和程维在中国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即便他们曾经友好,这也已经不值一提。今年 2 月,滴滴打车与国内竞争对手快的打车完成了合并,而程维出任了新公司滴滴快的的 CEO。随后 Uber 发现,自己正面对着一家获得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支持的公司。 Uber 和滴滴快的正在融资,以开拓市场。与此同时,它们正在吸引司机加入自己的平台,并研究如何应对中国的监管环境。 庞大的市场 Uber 和滴滴快的争夺的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城市通勤市场。一些研究指出,中国的城市通勤者群体达到 7.5 亿人,是美国总人口的两倍,其中有 25 座城市的人口总数要大于洛杉矶。未来 10 年内,预计中国将会有数亿人进入中产阶级,因此打车服务的前景非常诱人。 卡兰尼克表示:「 在其他任何国家,你都不可能找到超过 80 座人口大于 500 万的城市。中国市场的巨大机会是其他市场所无法比拟的。」 卡兰尼克正努力使 Uber 的业绩配得上 510 亿美元的估值。他表示,今年 Uber 将在中国投资 10 亿美元,而中国也将是 Uber 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以打车订单量来看,Uber 的前 10 大城市中有 5 个位于中国。Uber 的中国子公司 Uber 中国已经与中国搜索和地图服务的领先者百度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卡兰尼克今年 6 月对投资者表示,他正在亲自负责中国业务的日常运营。 滴滴快的来自中国两大出租车打车应用的合并。在规模 60 亿美元的合并之后,该公司正在迅速打入 Uber 赖以为生的分享出行市场。 目前,滴滴快的的估值已达 150 亿美元,成为中国估值排名第二的创业公司,仅次于小米。由于选择了与出租车行业合作,滴滴快的自称为「 比 Uber 更友好的市场竞争者」。 滴滴快的在中国市场领先于 Uber。该公司的员工人数约为 4000,而 Uber 在中国仅有 200 人。根据投资顾问公司 RedTech Advisors 的数据,今年 6 月,在智能手机平台的出租车打车市场,滴滴快的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而在中国专车市场也有着超过 80%的份额。 滴滴快的表示,目前已在 80 多座中国城市提供了专车服务,而 Uber 只覆盖了 16 座城市。Uber 表示,计划到明年再开拓 45 座城市。滴滴快的还表示,目前专车司机人数已约为 100 万。Uber 拒绝透露中国市场专车司机的总人数,不过卡兰尼克 6 月份时曾表示,Uber 中国每月创造了超过 10 万个相当于全职的工作岗位。 一些司机表示,Uber 的技术处于领先。由于与百度的合作,Uber 的地图更准确。滴滴快的发言人表示,该公司的地图来自阿里巴巴和腾讯,并覆盖了与百度同样的地区。 北京居民蕾切尔·张 (Rachel Zhang) 现年 30 岁,她使用过两家公司的服务。她表示:「 有一段时间,Uber 更方便,因为对司机更高的补贴意味着你可能很快打到车。近期,我更多地使用滴滴,因为该公司提供了更多类型的打车服务,而 Uber 则出现了涨价。」 为了推动在中国市场的扩张,两家公司正在储备「 弹药」。Uber 正在为 Uber 中国融资 10 亿美元。消息人士表示,近期高瓴资本还参与了 Uber 全球的可转债投资。高瓴资本同时也是滴滴快的的投资方。 消息人士表示,今年 7 月,滴滴快的完成了 20 亿美元融资,这一数额超出了该公司最初的需求。6 月份时,两家公司都在为融资而联系潜在投资人,而滴滴快的首先完成了融资,其投资方包括纽约对冲基金 … 继续阅读

Uber 的无人驾驶项目 又多了一位「小伙伴」

· Aug 28, 2015

Uber 周二宣布,将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起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同时,Uber 捐赠了 25000 美元给学校的光学科学学院。 「 我们将和学校里的专家一起,研究如何增强摄像头捕获到的图像质量,并以此提高自动驾驶的安全性。」Uber 的技术负责人 Brian McClendon 在采访中说:「 亚利桑那大学的光学科学学院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我们要研发的地图构建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需要强大的研发团队,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McClendon 还表示这将是一项长期的合作,不过他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这项合作的具体参与人数。 亚利桑那州州长 Doug Ducey 非常支持 Uber 与亚大的这次合作,他在周二的发布会上说:「 我们要重视新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能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有些州的政府要求每一位 Uber 司机都要有商业保险,并且需要办理营运执照。对此,Ducey 表示:「 这样做是行不通的,政府的这些规定会影响就业率。」 州长支持通过一项新的法案,法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 Uber 这样的公司减少不必要的负担。 今年六月,Uber 在凤凰城建了一家可以雇佣数百名员工的客户服务中心。Ducey 州长对 Uber 公司的这项行为非常满意,并表示为这也要支持 Uber 公司的发展。原因嘛,还是经济发展和就业率这两方面。 显然 Uber 是下决心要研发无人驾驶了。在二月份与卡内基梅隆大学合作,一起研发无人驾驶汽车项目之后,三月份又收购了曾为通用的 OnStar 提供数字地图的公司 deCarta。这次又把亚利桑那大学也拉了进来。Uber 公司一定领悟到了那句名言,就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8.27 关于 Uber 的好消息和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 Aug 27, 2015 333

1.Uber 在巴西里约州被禁 巴西里约热内卢市议会 25 日通过法令,禁止通过「Uber」 等手机应用软件提供载客交通服务,法案最终还需要里约市长帕埃斯在 15 天内批准方能正式生效。在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Uber 已经被禁止了。 好玩的是,Uber 在巴西的公司并不具备法人资质。 2.Uber 和亚利桑那大学合作无人驾驶 Uber 被曝出将要和美国的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开始一个无人驾驶汽车项目。项目的主要内容聚焦在无人驾驶汽车地图和光学系统的研发上。 我就问问,Uber 你们什么时候把无人驾驶车用在接客上? 3. 特斯拉 Model S 续航里程新纪录诞生 Model S 单次充电最远能跑多少距离?答案是 728 公里。在北欧,一名来自奥斯陆大学的程序员跑出了这个成绩。728 公里要比官方所宣称的续航里程多得多。 不知道这位同学是如何做到的这个数字,但是问题来了:程序员真的能改变世界? 4. 起亚无线充电研发接近完成 在起亚 Soul 电动版里,将会使用到无线充电技术,目前,技术的研发已经接近完成。在最后的测试阶段,起亚将会使用五辆 Soul 电动版来验证无线充电在实际使用场景中的表现。 不知道那辆叫「 秀尔」 的起亚车,这个月在国内卖出了多少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Weekly」限行第一周,出行软件操碎了心

· Aug 23, 2015 333

这周刷爆朋友圈的肯定是「 阅兵蓝」 以及今天各种阅兵预演的照片,这些都离不开单双号限行的实行。当然,单双号限行对我们最直接的影响还是上班打车更困难了。 两个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滴滴快的和 Uber 都出台了各种鼓励接单的政策。 滴滴宣布对于对能够完成每日规定任务单数的出租车司机发放接近 200 元的奖励,同时每抢到一单都有机会抽取彩蛋,最高奖励 118 元。Uber 北京则宣布将在部分地区(三里屯、国贸、北三环至中关村区域)测试「人民优步+」双人拼车出行。用户在下单时选择非空驶车辆合乘可分担费用,司机可以一次顺路接载两名乘客。 虽然采取了这样的鼓励措施,但从用户的直接感受来说,打车难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各种「 不合理」 加价还是让消费者有些难以接受。 当然,他们的竞争战场已经逐渐从天朝转移到了全球范围。 东南亚的打车应用 Grabtaxi 宣布完成 3.5 亿美元融资,滴滴也参与其中。Uber 则宣布获得印度塔塔集团 1 亿美元的投资。为了喜迎这个合作,Uber 宣布印度乘客可以在打车(三蹦子?)的时候使用免费 WiFi(如果没记错的话国内早就有人这么干过了)。 当他们在全球范围「 激战」 的时候,政府偷偷上线了正规打车软件——飞嘀打车。当然,无论是选择的切入节点(晚了 3 年),还是选择出租车这个「 过气」 领域,抑或是不合理的体验以及不能市场调节的定价机制,这些都决定了飞嘀打车「 注定」 失败的命运。 苹果造车又有新消息了。 国外媒体机智地发现,特斯拉高级工程师杰米·卡尔森在 LinkedIn 上的资料显示,他已从特斯拉汽车转投苹果。在这之前,他在特斯拉主要负责无人驾驶项目中,为总部位于墨西哥的供应商 Gentex 开发汽车视觉系统的部分。 同时,至少还有 6 名具有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和系统的工程师也已经被苹果「 挖角」。今年一月份,前大众汽车工程师梅根·麦克莱恩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 Vinay Palakkode 加入苹果。就在 8 月,苹果公司还聘用了英伟达的驾驶员辅助系统计算机视觉软件开发工程师 Xianqiao Tong。 苹果研发无人驾驶车的事情肯定是没跑了,剩下的就是具体细节,是自己造车还是只研发无人驾驶技术?我们还是搬好小板凳坐等吧~ 又有人要说做中国的苹果了,这次是博泰的 CEO 应宜伦。 这周六,博泰在一个微信群里「 低调」 的发布了智能后装车机——I.P.D.A。从硬件上来看,I.P.D.A. 的配置还是挺有诚意的,飞思卡尔整体解决方案、iMX6Q 四核 CPU、2G 内存、16G 存储空间、8 寸屏幕(康宁第三代黑猩猩,全球首款防反光屏幕)。 这样的硬件配置以及软件优化使得 I.P.D.A 的体验至少看起来流畅度很高,但是实际用户体验还需要经过大量的用户使用。不过在这之前,6000 元价位的后装车机,我觉得首先还是得先思考怎样能让用户买单比较合适。 最后说说比亚迪。 在这周的 360「Hack Pwn2015」 安全极客狂欢节上,原本计划破解的比亚迪秦计划搁浅了。导致计划搁浅的原因是比亚迪检测到车辆被拆解或完整性被破坏,紧急关闭了云服务系统。 这件事最早起源于今年 6 月份,当时 360 安全团队就发现了比亚迪 App 的高危漏洞并主动向比亚迪「 示好」,但比亚迪对此没有作出回应。或许这是导致这次大会上 360 想要公开破解比亚迪的直接原因。 当然,汽车安全的问题我们最近一直在关注。如果只靠汽车厂商,很多问题都很难被发现,所以白帽子团队是有存在必要的。但对于车厂来说,关乎车辆安全的问题如果贸然让第三方团队参与进来,其实是存在安全隐患的。所以这次关闭云服务,对比亚迪来说是一个谨慎的选择,可以理解。 发现问题其实并不可怕,想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才是关键。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8.21: 限行第一天,专车软件是怎么做的?

· Aug 21, 2015 333

1. 限行第一天,滴滴开始补贴,Uber 推出了拼车 为了鼓励出租车在限行的时间多接单,滴滴宣布对能够完成每日规定任务单数的司机,将发放接近 200 元的奖励。司机完成每单任务之后还能抽奖,每抢到一单都有机会抽取彩蛋,最高奖励 118 元。 Uber 北京则宣布将在部分地区(三里屯、国贸、北三环至中关村区域)测试「 人民优步+」,也就是双人拼车出行。「 人民优步+」 作为「 人民优步」 的绿色升级版,用户可以选择非空驶车辆合乘,从而分担费用。对于司机来说,可以一次顺路接载两名叫车乘客,收入也会增加一些。 限行之后,这些打车软件可真是操碎了心。 2. 5 分钟快充技术就要到来了 一家来自以色列的公司 StoreDot 之前就宣称,他们使用纳米技术开发的新型有机材料,制成电池可以实现比传统锂电池更快的充放电速度,举例来说可以将特斯拉快充半小时的时间压缩到 5 分钟。本周三,该公司宣布接受三星和俄罗斯投资者 Roman Abramovich 共计 1800 万美元的投资,正式将这项技术的量产提上了日程,这个日期大约会是在 5 年以后… 3. 电动汽车电池市场 80%的份额属于日韩 电动车、新能源作为未来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电池技术则是其发展的最核心部分。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大量份额都被松下、LG 化学和三星 SDI 三大亚洲厂商占据,目前来看他们仨已经初步成为了这个行业的领头羊。 一家波士顿的新兴科技研究公司 Lux Research 预计,电动汽车电池市场规模有望从今年的 50 亿美元增长到 5 年后的 300 亿美元,而这三家公司将会瓜分大约 80% 的份额。 不过我还是觉得,我们国家的电池企业应该也还有机会吧(你肯定知道我在说谁)。 4. 三星研发可终身使用的固态电池  据悉,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基本电池组件的新材料——固态电解质。这种固态电池不仅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还能增加电池容量,提高安全性(低温下也能正常工作)。而且,固态电解质电池几乎不会退化,如果应用到电动车上,也就可以解决目前最主要的电池损耗问题。 如果这种电池真的研发出来,电池企业应该会不开心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8.20:特斯拉推出新版自动驾驶软件

· Aug 20, 2015 333

1. 特斯拉测自动驾驶 特斯拉推出了新版自动驾驶软件,已经开始在部分 Model S 上开始测试,但并非是实现了所有的自动驾驶功能。这次推出的 Autopilot 7.0 可以让车辆实现车道保持、自动跟车、自动停车功能。 Elon Musk 表示,随着这项技术的演进,各个车型都会互相学习,从而演变出更多的功能来。 Autopilot 7.0 并没有让人太惊喜,但 Musk 的一句话还挺让人期待的。 2.Uber 在广州设立 UberSTATION Uber 宣布联合万科地产、正佳广场等房地产和物业公司,在广州 50 多个社区设立 Uber 乘客上下车站点,名为 UberSTATION。广州也是中国第一个设立 UberSTATION 的城市。至于停车问题,不用担心,这些站点的地盘都是房地产或者物业公司的。 那些路痴再也不用担心自己说不清自己的位置了。 3. 奔驰和宝马也被黑了 还记得 Samy Kamkar 吗,就是前段时间黑了安吉星的那位黑客。最近他又宣布,用自己制造的 OwnStar 小设备,又攻破了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克莱斯勒等其他汽车厂商的车型,甚至还包括了一家名为 Viper 的汽车安全与控制公司产品。 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车处于危险之中,虽然没那么严重,但希望厂家也能拿出解决方案。 4. 长安汽车的混动车计划 LG 化学近日与长安汽车签订协议,将为后者的插电式混动车供应电动车电池。搭载 LG 电池的车型将于 2016 年上市,其实早在 2009 年长安就已经与 LG 化学开始合作研发电池了。 新能源风潮下,促使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研发自己的新能源车型,最先高兴的应该是那些电池厂商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 8.18: 国家约谈四大专车平台

· Aug 18, 2015 333

1. 四大专车平台遭约谈 交由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这 5 个部门把滴滴打车、Uber 中国、神州专车、易到用车这 4 家企业约到一起喝了杯茶,顺便对他们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4 家专车平台企业当即「 愉快」 的表示,一定会依法经营,规范自身行为。国家终于出面开始谈这件事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代什么时候才能来临? 2. 为抵御黑客攻击,Uber 扩张安全团队 Uber 表示,为了加强数据隐私保护、防止被黑客攻击(保护其办事处和雇员免遭不法分子攻击),Uber 计划到今年年底之前,将安全团队的规模由目前的大约 25 人扩编制超过 100 人。在这之前,Uber 还挖来了 Facebook 的首席安全官 乔·沙利文(Joe Sullivan)。当然,我感觉相比于网络安全,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合法性这个问题解决,毕竟警方突袭  Uber 办公室的新闻也不少见了。 3.Uber 中国融资门槛降低 之前我们谈到 Uber 中国计划独立上市,但目前看来,这个计划进行的并不顺利。Uber CEO 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表示希望公司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私营状态。同时,有投资机构表示 Uber 新一轮的投资起点为 300 万,这个数字甚至低于新三板的 500 万投资起点。都说要上市,真有那么容易吗? 4. 乐视与名爵合作玩「 跑步」 乐视又和一家车厂合作了,不过,这次办事的不是乐视汽车,而是刚刚发布了超级自行车的乐视体育。他们最近宣布和 MG 合作,打造一项名为「Shake Run」 的跑步比赛。MG 看来是要在「 运动」 这条路上走到底了,而乐视的跨界合作,也总是乐此不疲。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