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 推新软件架构,助车企塑造独一无二的「灵魂」

· Oct 08, 2021 333

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 自 2021 年中以来,凡车企、Tier 1 供应商、初创技术厂商的媒体活动,都能看到同行们最喜欢向厂家高管提出的问题,已经从数据隐私和信息安全,转移到了对于行业「 缺芯」 的应对。 比起车企和 Tier 1 们在半导体供给危机中的挣扎,半导体厂商们也在通过自己擅长的方式,开辟新的战场。 不久前,Arm 举办了一场线上媒体分享会,宣布推出新的软件架构和参考实现——面向嵌入式边缘的可扩展开放架构 SOAFEE(Scalable Open Architecture for Embedded Edge),以及两款新的参考硬件平台,旨在加速实现汽车产业软件定义的未来。 这个软件架构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是 SOAFEE——Scalable Open Architecture for Embedded Edge,面向嵌入式边缘的可扩展开放架构,它是一套新的软件架构和开源参考实现,既可满足汽车的实时和安全需求,又能充分利用基于云原生开发的优势。 第二,是一个能够执行 SOAFEE,以及开发各式功能及服务的硬件参考平台。 第三,Arm 将成立一个产业合作的组织,来持续完善 SOAFEE 的设计。 Arm 推出 SOAFEE 及一系列计划的动机并非打算后发制人。实际上,这家半导体 IP 提供商自 1996 年就与汽车行业建立了联系。从最早的刹车控制芯片,到现在车载网联技术、信息娱乐系统、ADAS 以及动力系统等方面,Arm 都有所涉猎。 也就是说,这家总被提起却不怎么站在潮头的企业,已经在汽车行业的深处活跃多年,有着属于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Arm 汽车和物联网事业部、亚太区合作伙伴关系高级总监邓志伟向与会媒体介绍了从 Arm 的角度来看软件定义(Software-Defined)的重要性: 对车厂及 Tier 1 来说,软件开发的成本会大幅降低 。同时,通过售后不断地推出创新的服务,可以为车厂创造新的营收来源。报告显示,软件定义的实现可为车厂创造每台车多达 2600-7500 美金的额外利润 ; 对 IC 设计及软件供应商而言,他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产品的差异化,同时软件定义也会让更多的云端应用开发者加入汽车创新的行列 ; 之于市场, 消费者也会更满意定制化的汽车功能及使用体验。 Arm 汽车和物联网事业部、亚太区合作伙伴关系高级总监邓志伟 为了满足当今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一个标准化的框架必不可少,该框架能够增强经过验证的云原生技术,这些技术可以与汽车应用中必需的实时和安全功能一起大规模协作。此外,这个框架也能让其他实时和安全关键型的应用受益,例如机器人和工业自动化。 邓志伟表示,SOAFEE 是以云原生(cloud-native)的概念为基础来满足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   SOAFEE 的第一个版本,在北京时间 9 月 16 日发布之时就已经开放下载。据了解,该版本包含了启动云原生(cloud-native)的所有基本模块,所有相关的信息都可以在 GitLab(一个由 GitLabInc. 开发,使用 MIT 许可证的基于网络的 Git 仓库管理工具)的连结中找到。 同时,Arm 也已经与行业中的厂商们成立了 SOAFEE 的专家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作为产业合作的组织。 邓志伟表示,SOAFEE 计划已经得到许多回应及参与,其中有车厂、Tier 1 厂商、硬件及软件生态系统的合作者。   在被问及 Arm 如何平衡作为通用标准化开发软件的 SOAFEE,会否被车厂忌惮其技术垄断,以至于产生像上汽董事长陈虹所指「 丢掉灵魂」 的担心时,邓志伟对此做出了回应: 从 Arm 一开始提出 SOAFEE 构想的时候,就想要去避免类似的问题。 第一, Arm 非常强调 SOAFEE 的开放,它的架构是开放的 。 所谓的开放架构,就是它必须要去涵盖和容纳各种不同的技术,包括不同的车厂及软硬件厂商的技术,这样就可以避免产生垄断。 第二,SOAFEE 是开源的 。 所谓的开源就是说不会被任何一个人去掌控所有,因为它把整个标准都放到这里,如果是开源就必须要共享,所以用开源的方式去避免整个软件的设计被垄断。 第三, Arm 认为,车厂所谓的核心技术不应该构建在没有办法区隔化、差异化的领域 ,比如说操作系统或者是像容器(container)机制。对车厂来讲,他们的差异化是在应用层和服务上。Arm 乐于见到车厂的应用程序和服务不需要开源,这本来就应该是车厂创造差异化的地方,在其中各自圈地做差异化。如果车厂把软件技术集中在应用上或者服务上,比如说自动驾驶或辅助驾驶的系统设计和服务的设计上,这样就可以避免车厂跟整个开源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 写在最后 将近两年前的 CES 2020 上,GeekCar 曾对 Arm 汽车和物联网事业部副总裁 Chet Babla 进行过采访。彼时,Chet Babla 曾表示,中国市场在售的车型有 7%都是电动车与混动车;而当时的全球水平只有 2-3%。 中国会是汽车电气化非常领先的市场,中国也会是 … 继续阅读

玛奇朵的何等能力敢让长城拿出十年免费油卡当奖品?

· Oct 08, 2021 333

在一个新旧能源交替的时代,每一家传统汽车品牌在讲的一件事就是新能源布局,而在前段时间长城发布的规划中,他们提到,到 2025 年他们售出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将达到 80%。当然,如此之高的渗透率中的很大一部分会来自混动车型。 近两年长城汽车在混动技术上可谓「 大搞特搞」,这不,在全新玛奇朵上,长城拿出了「 十年免费油卡」 作为奖品,面向所有用户,只要登上魏牌官方公布的油耗榜单,最高可获得 10 年爱车燃油费用。如此操作其实向外界传递出了一个非常强的信号,在即将到来的混合能源时代,长城有足够的信心和足够强的产品力迎接挑战。 玛奇朵正式上市,售价为原萃版 14.58 万元、特调版 14.98 万元、大师版 15.98 万元。 「 全球能源变革加速,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刻不容缓,大浪潮下,格局重塑,魏牌是参与者,是贡献者,更是清洁化、低碳化方向的引领者。」 魏牌 CMO 乔心昱表示,玛奇朵凭借智能混动 DHT,改写全球混动技术固有格局,以己之力,成就中国第一混动品牌,引领自主研发向上而生,向前而行。 免费赢 10 年油卡  首届 DHT 节油擂台赛启动 作为上市发布会的一大亮点,首届伯乐赛「 玛」 会——玛奇朵 4L 油巅峰挑战赛正式开启,邀请全民用户参与,加入 4L 油俱乐部,争夺「 新一代省油王」 荣耀称号。倘若登上魏牌官方公布的油耗榜单,最高可获得 10 年爱车燃油费用。敢想敢为,不惧挑战,让「 新一代智能混动 SUV」——玛奇朵为你开辟低碳出行新境。 其实,在开启此次 DHT 节油擂台赛之前,玛奇朵已邀请全民众测,跨越祖国南北,通过城市道路、高架路段、高速公路等多元场景,进行全方位测试。其中就有体验者开出了 3.4L/100km 的超低油耗,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夏季综合路段,车辆乘坐 3 人,全程开空调的情况下,测出的真实油耗。此外,在用户与媒体共同参与的玛奇朵 1100 公里长测中,玛奇朵还以「 一箱油」 穿越五城,历时五天的详尽体验,得到了低于工信部数据的 4.5L/100km 平均油耗与 1111 公里累计行驶里程的成绩。 玛奇朵凭借纯电驱动场景覆盖率高,燃油经济性高等优势,具备同级领先的节油能力与续航能力,让用户出行省油更省心。在上下班拥堵路况下,玛奇朵智能混动 DHT 会采用电驱串联驱动模式,较传统燃油车节油率至高可达 50%;在高速公路行驶时,发动机会由经济挡直驱,保证车辆动力响应的同时,油耗较串联模式至高降低 15%;而在全油门加速、爬坡等高负荷工况下,发动机瞬时切换动力挡直驱,同时配合大功率电机,此时油耗较串联模式可至高降低 25%。   快顺静省四大优势集结 畅享出行不焦虑 玛奇朵敢于接受全民挑战,不单是智能混动 DHT 的强大节油属性,还有高效混合发动机和双电机混联相互配合后实现的「 全速域& 全场景」 效能最优,为用户带来快、顺、静、省的驾驶体验,是名副其实的「 千里玛」。 玛奇朵搭载「1.5L+DHT」 动力总成,系统总功率 140kW,总扭矩 370N•m,0-60km/h 加速时间仅需 4.1 秒,动力性能媲美 2.0T 发动机。当车辆起步、低速巡航时,电动机占据主导地位,响应迅速。当车辆中高速行驶时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车辆加速超车时,发动机经济挡直驱瞬时切换动力挡直驱,同时发动机、电动机等动力单元全负荷输出,解决传统混动产品高速超车乏力痛点,另外,由于采用了完善且复杂精密的两挡 DHT 技术,玛奇朵的换挡操作也是干净利落,快速顺滑,带来了丝滑平顺的驾驶体验,满足了用户对混动车型的高阶需求。 玛奇朵静音性能亦十分突出,其中原因除了纯电应用场景覆盖广,还源于超强静音技术的应用,如发动机高精度配气机构、静音链条、进排气高消声结构设计等 10 余项优化;精度优于 ISO6 级的齿轮几何微观修形设计;电机定子采用先进 hairpin 低谐波组技术,转子采用非等气隙设计并进行斜极优化;以及驾驶室隔音吸声密封设计等,满足用户对车厢静谧、舒适的驾乘需求。 车规旗舰 8155 芯片+27 项智能驾驶 智趣与安全并行 在汽车工业「 新四化」 背景下,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汽车发展趋势。玛奇朵在魏牌「 新一代智能汽车」 全新使命的赋能下,也尽数搭载了基于咖啡智能打造的智能驾驶辅助与智能座舱技术。 玛奇朵通过加持全球领先的最强算力高通 8155 芯片,以高于市面车型车机运算能力 3 倍、AI 运算性能 7-8 倍的优势,打造第三代汽车数字座舱旗舰级平台。基于此,玛奇朵实现了 14.6 英寸全彩悬浮式智控大屏、9.2 英寸全彩数字虚拟仪表、W-HUD 抬头显示等多屏联动,以及 AI 智能面部识别、可成长智能语音系统、G 挡智能空间的主动交互,通过贴合新生代追求极致科技的体验需求,令车辆不再是简单代步工具,而是移动生活的智能空间。 另外,玛奇朵还加持了融合泊车、循迹倒车、遥控泊车、透明底盘、ACC 全速自适应巡航、LCK 车道居中保持等 27 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以多项配置同级首搭、越级领先的全能表现,实现了全场景的安全覆盖,从根源上降低了驾车出行的潜在风险,为用户的创趣出行一路保驾护航。 在颜值当道的时代,敢想敢为、乐活进取的新生代生活态度造就了锋芒与自由。玛奇朵通过与年轻人趣玩无界精神态度的高度融合,充分运用年轻元素,在家族全新先锋张力美学概念的指引下,建立起先锋仿生美学设计,凸显创新有趣与自由奔放的生命力。叠羽式格栅、立爪式矩阵前大灯、翱翔俯冲腰线、尾羽式竖型尾灯等设计,均以动感、灵巧、奔放的视觉呈现,凸显青春灵敏、创新有趣与自由奔放的生命力。 内饰秉承「 先锋张力」 美学,通过简约的前沿科技美学,以软包材质座舱+智能科技配置的双加持,呈现出简洁、科技的环翼智慧座舱,让新生代锋芒毕露。 结语 玛奇朵上反映出来的汽车发展趋势就是 普惠。 未来,新兴技术一定不是构造高端汽车城池的基石,而是打破传统市场格局,助力自主品牌拓展市场占有率的攻城锤。在智能混动 DHT 与咖啡智能的加持下,玛奇朵将为中国汽车用户带来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与洞悉人心的智能科技。

极客飞行 | 用这个视角,和星越 L 一起穿越丛林

· Oct 08, 2021 333

如果将无人机与自动驾驶相对标,普通无人机像是具有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汽车,FPV 穿越机更像是蒙扎赛道中风驰电掩的 F1。与普通无人机相比,穿越机的飞行方式更加动感,能带来更「炸裂」的视觉挑战。 作为汽车媒体,我们曾想过无数种方式来展现汽车的性能与美感,从静态到动态,从地平线到天际线。虽然拍摄视角、质量一直在进步,但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所以极客飞行是 GeekCar 的新栏目,我们意在突破传统图文和视频的视觉效果,用最先进的 FPV 穿越机以空中高速移动视角为大家带来全新的视觉感官享受。 随着自主造车企业的探索、发展和进步,吉利在乘用车市场的竞争力不容小觑,如果要评选出 20 万元以内最火热的 SUV,那其中必然有星越 L 的名字。 还记着第一次看到星越 L 的时候,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大」,车身大,空间也大。虽然吉利给星越 L 定义为紧凑级 SUV,但长度 4770mm、轴距 2845mm 的尺寸已经堪比中型 SUV,在 20 万元以内完全是没有对手的存在。 除了大,消费者更在意的是「颜值」有没有吸引力,星越 L 保证了自身尺寸后,也将外观的协调性高度统一,舒展的线条透着沉稳的气场,星河涌动的前脸配合穿梭腰线,突出力量感的同时更凸显出星越 L 独有的韵律。 那,星越 L 只是花瓶吗? 我们见到过太多外形炫酷,实则行驶质感松散、车身内部偷工减料的车型。因此在三大件上,星越 L 便做足了功课,平台架构传承于 CMA 超级母体,安全性、兼容性、前瞻性都是无可挑剔的,例如 CMA 的电子电气架构,拥有向未来延展十几年的自我进化能力,CMA 架构下的高强度安全车身,最高抗压强度达到 87.3kN,有效的保护了车内安全。动力总成全系标配 Drive-E 2.0TD 匹配 7DCT 和 8AT 两种变速箱,这组黄金搭档不用过多解释,强劲的动力性、平顺性以及燃油经济性是领跑于 20 万以内的任何竞品的。除了三大件,搭载国内首发的博格华纳第六代电液式四驱系统也是强有力的证明,扭矩输出更加精准、四驱介入速度更快、前后扭矩分配实现 50:50 等等优点,所以任何一款产品都没有无缘无故的高销量,只有真正了解过,才知道性比价确实很高。 家庭 SUV 能越野吗? 虽说越野能力对于 SUV 不是一项必修课,但星越 L 却将这项爱好作为必需品送给消费者,为验证这点我们也在广州亲自体验了丛林秘境穿越。考验越野能力可以简单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是通过性,最直观的体现在离地间隙,没有足够离地间隙的车型,会因为障碍物高低不同顶住底盘,造成车轮打滑导致被困。第二方面是爬坡能力,体现在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面对陡坡或是深坑,接近角直接决定了会不会撞到车头保险杠,离去角影响会不会拖到车尾,而通过角是决定会不会顶到底盘中间。第三个考验的低时速下的四驱系统扭矩分配能力与响应速度,这也决定了将车辆脱困的能力。 为了验证越野性能,星越 L 与竞品选择了六大科目进行脱困测试。天然石阶考验出了星越 L 的离地表现,空载最小离地间隙 210mm、满载最小离地间隙 168mm,再加上 500mm 的涉水深度,通过性足以面对轻度越野需求。从数据看,空载接近角 20°、满载接近角 19°,空载离去角 22°、满载离去角 19°,空载通过角 16.9°、满载通过角 14.5°,星越 L 的接近角较大,上坡时车头不易剐蹭,离去角较大,说明车尾碰到地面的可能性越低,下坡时通过性好。 炮弹坑是越野场地中比较难通过的一项,竞品表现都差强人意,新奇骏前轮一直处于「阻力接近零」并且无法锁定的状态,低扭矩的表现也较弱,脱困性比较差。而星越 L 搭载的博格华纳第六代四驱系统仅用 0.02s 便急速响应,疯狂空转的前轮很快就被动力限制,通过扭矩分配将动力转输到后轮上,同时低扭矩爆发出的动力也轻松将星越 L 推出坑位,不夸张的说这套四驱系统完全可媲美奥迪「Quattro」高端四驱体验。 体验碎石穿越与 V 型枕木项目时,星越 L 依靠强大的四驱系统和稳健的底盘,车身姿态平稳地通过了这两项测试。同时 540°全景影像也发挥着重要的使命,4 颗 100W 像素高清广角摄像头,时时刻刻辅助驾驶者看清车辆周围、底部所处的情况,保证了通过的安全性。一圈越野测试下来,大部分人都认为星越 L 绝对是物有所值的一款家用级 SUV,但是我隐约能感受到它就像一位热爱运动的大男孩,在场地内尽情释放本性,温暖而坚定。 科技吉利 如今我们评价一款车,已经不能再局限于机械层面,还要加入智能座舱、智能科技、辅助驾驶等。 吉利银河 OS 系统完全自主开发,采用最强车规级骁龙 8155 多核异构芯片,了解车规级芯片的朋友都知道,骁龙 8155 采用了 7nm 制作工艺、8 核 CPU、运行内存达到 12G,运算性能量产最强,能够驱动中控屏与副驾屏同时畅快运行。多屏联动已经是智能汽车的标配,星越 L 也不例外。横跨中控台的 IMAX 三联屏,由 3 块 12.3 寸大屏组成,1920×720 的分辨率细腻且流畅,在加上 AR-HUD 便可与仪表屏、中控屏、副驾屏构成独特的四屏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多指滑动的方式开启分屏,一根手指操作可以快速切换各个功能,双指横向滑动可以在中控屏上分屏显示导航和多媒体 2 个应用,三指横向滑动可以实现跨屏互动,比如把导航划到仪表上,把中控屏视频划到副驾屏上。 高速行驶中打开 HWA 辅助驾驶功能,星越 L 依靠 … 继续阅读

陆领科技邢舟:智慧城市赋能开辟自动驾驶普及新路径

· Oct 08, 2021 333

9 月 29 日,美国移动出行(Mobility)行业盛会 MOVE America 在奥斯汀落下帷幕。大会以「MOBILITY RE-IMAGINED(移动重构想象)」 为主题,聚集全球超过 500 家包括车企巨头、移动出行服务商、物流企业、新兴企业等公司的高管、分析师和技术专家,共话移动出行产业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与应用,及其为社会经济带来的新一轮变革、机遇和深远影响。 随着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不断壮大,华人创新企业在全球舞台上也开始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届 MOVE America 上,除了通用、日产、戴姆勒、福特、奥迪、沃尔沃、Uber 等全球知名企业,一些新型创业科技企业也受到邀请,ROMAN ROADS(陆领科技)、图森未来和禾赛科技也应邀出席。ROMAN ROADS(陆领科技)创始人,CEO 邢舟博士受邀进行了分享,与交通出行的各行代表展开了跨行业的创新思想碰撞,共同为全球移动出行、智能交通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邢舟博士在大会中发表了《利用智慧城市构建协同、高效的智能学习系统》主题演讲。他通过分析人类和 AI 在驾驶行为上的差异,介绍了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普及面临的瓶颈和挑战,并提出以智慧城市赋能自动驾驶的全新路径。作为专注解决 AI 逻辑推理能力的初创科技公司,ROMAN ROADS(陆领科技)拥有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领域丰富经验的科学家、工程师专家团队,专注于让人工智能、机器人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打造以「 机器模仿人类学习」 为核心的城市端智能解决方案。 得益于 AI 感知技术的突破,L2 级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商用落地,但对于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仍面临经济成本高、效率低下、安全性不足等问题,很难解决实际道路中很多复杂和极端场景挑战。对此邢舟博士表示,人类的决策能力和 AI 在驾驶行为上的差异,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他介绍,ROMAN ROADS(陆领科技)通过对海量驾驶行为的统计发现,在同样的行驶速度下,自动驾驶或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自主做出超车、并线、刹停等决策,往往需要比人类驾驶员多花费 2~3 秒甚至更长时间。而当车辆遇到转弯处会车等交互问题时,人类驾驶员往往可以通过眼神、手势交流形成默契,但自动驾驶系统之间并不具备这样的交互能力,做出合理判断同样需要更多时间。 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能力还达不到人类智能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的 AI 尚未能完全学习和掌握人类的驾驶经验和习惯,从而导致了决策时间的增加;另一方面也存在因视觉、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感知信息产生冲突,进而导致决策延迟或决策错误。邢舟博士指出,这不仅是当前单车智能最难解决的棘手问题,往往也是当前很多自动驾驶车辆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法律规定、不同的道路地形,都会导致在平均车速、跟车距离、超车变道和礼让的习惯和规范上,产生巨大差别。这种人类驾驶行为的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了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难度。 ROMAN ROADS(陆领科技)创始人,CEO 邢舟博士 邢舟博士强调,AI 与人类在驾驶行为上的巨大差异,可能会阻碍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普及。对此,ROMAN ROADS(陆领科技)提出了通过智慧城市赋能自动驾驶的新主张。通过综合城市端、路端、场端的大规模数据,利用模仿学习(Imitation Learning)技术识别、学习大量的人类行为和策略,以覆盖率为导向,全面掌握人类的驾驶习惯、车辆行人的运动轨迹,进而建立驾驶行为和决策模型,实现城市端、路端、场端的「 共享」 智能。 相较于单车智能因人类行为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决策能力瓶颈问题,ROMAN ROADS(陆领科技)的驾驶行为和决策模型将综合动态环境、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不同车辆等多种维度信息智能分析,通过协同智能均摊「 决策」 成本,降低单车「 决策」 的难度。这将从根本上降低单车智能各类感知硬件的部署成本,降维式推动自动驾驶的普及。 邢舟博士总结,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共存需要更好的理解人类行为,更好地协调多智能、多行为,最终才能够让车真做到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让自动驾驶更安全、更高效、低成本地规模化落地。 ROMAN ROADS(陆领科技)源于硅谷、立足中国、展望全球,其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知名高校,拥有深厚的科研基因。自 2019 年年底在中国落地以来,ROMAN ROADS(陆领科技)专注核心技术研发,在短短不到 2 年时间中连续取得来自地方和全国的多项优异成绩,不仅入选江苏科技型中小企业、斩获南京创业大赛前三名,还在上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财政部主办的第六届「 创客中国」 人工智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闯入决赛,创新能力得到了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自动驾驶的实现需要长期耕耘,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多个产业之间的协同协作,以及政府、车企、技术创新企业等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目前,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并行发展,共同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的模式已成为行业共识,而通过智能城市赋能自动驾驶,也为这一发展模式的落实提出了可行方案。这将有利于推动城市端、路端、车端全产业链企业走向融合,集众家之所长,共建产业生态。ROMAN ROADS(陆领科技)也将积极携手行业伙伴,共同为通往自动驾驶这一人类共同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