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智能座舱,可能会比汽车更早问世

· Jun 08, 2021 333

距离雷老板信誓旦旦地发布他「 赌上全部荣誉,人生的最后一次创业」 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 跟行业里的朋友们聊起小米造车这事,有个共同的观点总会被提到。我觉得有点儿意思,于是进行了一番思考和分析,这也是今天这篇文章成文的原因。 我们认为, 小米造车的 众多 优势中, 最有可能 大放异彩的必定是智能座舱。 那么,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究竟会有什么不同? 思考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之前,我们先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智能座舱? 看完今天的文字,大家可以告诉我们,你们是否同意我们的观点,或是更多更有意思的想法也可以一起交流。 座舱里面有什么? 对智能网联汽车的释义,我们这里引用一下中国工程院孙逢春院士主编的《电动汽车工程手册》中的一段描述:「智能网联汽车是指在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 X(人、车、路、云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 安全、高效、舒适、节能」 行驶,并最终可实现代替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这段释义里,我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 信息交换」。设想,如果环境信息和人的驾驶意图可以充分和车辆完成信息交换,那就意味着真正的实现了无人驾驶。而智能座舱作为智能网联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交换」 同样是重点。 无论是功能手机升级为智能手机,亦或是传统座舱升级为智能座舱。本质上都是「 信息交换效率」 的大幅度提升。   多模交互,多屏联动等交互方式的改进,让人与车的信息交换更加便捷准确。 从 3G(音视频、移动互联网)到 4G(高清视频、游戏服务),再到 5G,提升的不只有网络传输速度,多端信息交互的方式也越发多元。 例如: 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组合式指令等,让用户省去多层级,多步骤的交互操作,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了便捷性, 多屏带来的信息多元展示,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各自在不同场景下获取所需的信息,将让驾驶和乘车体验变得更有乐趣。 这里我们给智能座舱的定义是「以电子化、智能化为前提,通过大幅度提升信息交换效率,打造舒适、便捷、安全的驾驶空间」。 小米到底有什么? 我们认为 ,小米造车的核心优势 有 三点: 第一、 小米经营智能手机和生态业务多年 ,具备成熟的 营销获客能力 ,以及成熟的渠道掌控能力 ; 第二、强大的资金储备,使之具备研发上持续投入的能力; 第三、 小米经营 AIoT 生态 多年,对用户需求有着相对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第三点,便是我们认为小米汽车在智能座舱上的区别于其他车厂智能座舱的重要护城河。 我们可以看到,打开小米电商 App,商品种类之齐全,几乎覆盖了生活的所有场景: 从随身携带的手机、手表、手环、耳机等,到放置在家中的电视、电脑办公、厨卫电器等等大小家电。更有智能安防、智能控制等等品类。 而这些设备中绝大多数都已经接入了小米生态网络,加之小米的 AI 能力,意味着这些设备之间可以实现高度的智慧互联,在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的「 信息交换」 上效率极大提升。 放到我们自己身上,这些又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让我们拿一两个简单的场景举个例子。 早晨: 森林的晨曦从小爱音箱中缓缓传出,窗帘慢慢拉开,屋内便迎来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咖啡机传出的香气已经充满了整个房间,提醒你一天的开始要有一顿像样的早餐。当家中最后一个离开的人顺手拉上装有智能门锁的防盗门,空调自动关闭,扫地机器人缓缓驶出充电站开始清洁地面。 晚上: 在你推开家门的一刻,玄关的灯自动亮起,家中的窗帘缓缓拉上,室内的温湿度早已是舒适的状态。你坐在沙发上,电视是你喜欢的频道,灯光是舒适的色温。不管外面的世界多喧嚣,走进室内便置身于舒适之中。 这些都可以是成熟的物联网生态所能带给用户的。 小米的优势如何应用到座舱中? 「 车家互联」 已经是前几年提出的概念了。在车上开启家里的空调,在车上和家人视频通话,通过家里的设备,查看汽车的状态,等等。 但很可惜的是,截至目前,「 车家互联」 并没有哪个车厂真正的落地。主要有两个较为大的阻碍: 第一 ,车与家居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换障碍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车企需要对接不同的智能家居平台,例如京东家居、百度家居、小米家居等。而多平台的加入,必定造成在功能层面、交互体验上的取舍,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可用性。 第 二 ,家居平台与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障碍 用户的家中的家电大多数品牌不一致,多数设备也无法联网,即使是可以联网的设备,可接入的平台也不同。 小米几年前就宣称,小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物联网平台之一。依此推算,小米汽车可以完美解决这两个问题: 一方面,车对于用户来说,是仅次于房子的大额商品。相对于一台车,千百元的家电并不昂贵。为了生态闭环体验,在购车后购买相应的家居设备,用户的消费心理门槛会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小米汽车的车主,很可能在购车之前就已经是小米智能产品的用户。这样人—车—家之间的无缝衔接会很容易实现。 我们认为, 小米汽车 是最有潜力率先将 「 车家互联 」 落地的 品牌 。 除了「 车家互联」 外,小米汽车的座舱,也可实现智能设备上车。例如: 小米的蓝牙耳机,小米的 K 歌麦克风、小米的摄像机、小米手表、小米摄像头等交互的出入口。 拿小米的 K 歌麦克风举例,传统车厂、新势力车厂要实现该功能,需要寻找麦克风厂商和 K 歌软件供应商合作,麦克风本身价格昂贵,向 K 歌软件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小米汽车还未制造,就提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小米的手持摄像机,用作车载 Vlog 拍摄器;小米的手表,用作驾驶员健康状态监测器;小米摄像头,用作远距离车辆监控。 另外,我们注意到,小米有一个神奇的小米碰碰贴,已经出到了第二代。产品的商详页是这么介绍的:「将小爱音箱相关信息写入小米碰碰贴,只要用手机碰一下,就可以将手机正在播放的音乐转到小爱音箱上,再次触碰可以接力回到手机播放。」「将小米电视相关信息写入小米碰碰贴,只要用手机碰一下,就可以将手机正在播放的视频投到电视上继续播放。」另外还有碰一下,启动起床模式、离家模式、回家模式、观影模式、晚安模式等。 如果小米碰碰贴的技术移植到车上,碰一下手机上规划好的导航路线传递到车机,碰一下手机上的音乐用整车扬声器播放,碰一下手机上的视频在车内屏幕续播…… 总之,具备智慧互联的小米生态,在「 信息交换」 便捷和高效的前提下,可以在智能座舱里幻化出各种前所未有玩法和体验。 以上都是我们对小米汽车的一些猜想,壮士断腕般悲壮的雷老板会给年轻人带来什么样的汽车呢?我们拭目以待。 当小米汽车在市场上成功完成「 惊险一跃」 之后,意味着小米的 AIoT 生态又下一城。彼时,我会觉得一句 slogan 特别适合小米汽车: 「 小米生态网,捕捉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宝马 iX/i4 要将「A 与 B」按在地上摩擦了?

· Jun 08, 2021 333

「BBA 的电动化转型」 一直是个让人掩面流泪的话题,在它们三家的电动化产品上有两个共同的痛处:续航和价格,目前国产的宝马 iX3 的价格回落到与同级别燃油版车型相仿的价格,而奔驰 EQC 和奥迪 e-tron 的价格还是偏高。同时,工信部给出的以上三款 BBA 的牌面级电动 SUV 的最高续航数据也只不过 500 公里。相比之下,中国崛起的新势力造车品牌和特斯拉的产品更受国内市场消费者欢迎,在如此高压的环境下,我们很难不为 BBA 的电动车产品捏一把汗。 当然,我们依然能看到购买 BBA 电动车产品的用户,因为在强大的品牌实力下,依然有非常庞大的一群消费者在关注着它们的电动化产品,但在过去两年的时间中,观望者仍是大多数,中国新能源市场仍处在大幅增长阶段,此时发力对于传统豪华品牌来说并不晚,所以今早,宝马带来了全新的 i4 与 iX。 什么是宝马 i4 的核心竞争力? 全新宝马 i4 搭载第五代 eDrive 电驱技术,i4 eDrive40 版本的峰值功率 335 马力,零到百公里加速 5.7 秒,配备 80.7KWh 电池,支持 200KW 快充,在 WLTP 标准下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590 公里。 宝马 i4 M50i 车型配置前后双电机,最高可产出 400 千瓦 / 544 马力的最大输出功率,峰值扭矩高达 795 牛 米,零到百公里加速仅需 3.9 秒,在 WLTP 标准下续航里程最高可达 510 公里。 目前来看,宝马 i4 是 BBA 三家传统豪华品牌中推出最早的一款传统意义上的四门轿车,并且 590 公里的 WLTP 续航成绩,让它的底层实力来到了中国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平均续航水平之上。为了实现优异的续航成绩,宝马的设计团队将 i4 的风阻系数做到了 0.24,优异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使得续航里程增加了约 10 公里(WLTP 测试标准下)。同时,专为提升空气动力学表现设计的铝质轮毂也是成就优秀续航数据的重要部分。 在智能化层面上我们能够看出,i4 绝不单纯是一台纯电版的四门 4 系,它配备了与 iX 相同的 iDrive 8 车机操作系统,和一块悬浮式曲面联屏。车机方面,全新宝马 iDrive 8 上面囊括了更多应用生态,例如微信车载版、腾讯小场景与 Apple CarPlay。借助 BMW 操作系统 8.0,用户可以通过远程软件升级对车辆功能进行扩展和更新,最快只需 20 分钟即可完成升级。   宝马 i4 究竟是重塑豪华品牌市场还是重蹈覆辙?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售价上找答案。根据已知的信息宝马会在 2021 年底在中国市场上开放订车,目前宝马 i4 eDrive 40 在美国的售价是 5.4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348020.43 元),宝马 i4 M50i 的价格是 6.59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420817.37 元)。如果走进口渠道,宝马 i4 eDrive40 的裸车价加上关税的总价大概不到 50 万。这个价格在国内其实可以买到一台顶配的 4 系。 虽然我们从美国市场换算来的价格并不美丽,但我们能感觉到的一点是,宝马希望将 i4 打造为一款走量的电动轿车。首先 590 公里的 WLTP 续航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其次宝马 … 继续阅读

RIVIAN 冲击 IPO,会否成为下一个特斯拉?

· Jun 08, 2021 333

作为美国纯电动皮卡品牌,RIVIAN 正在准备上市,预计估值将达到 700 亿美元。而这将超过福特汽车以及由克莱斯勒与 PSA 集团合并后的 Stellantis。 从市值角度,RIVIAN 将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美国第三大车企。今年 7 月,RIVIAN 旗下的首款纯电动中型皮卡 R1T 即将上市,这也是促成 RIVIAN 估值较今年一月份最近一次融资再度大幅攀升的最大动力。 那随着 R1T 的上市,RIVIAN 的市值能否持续升高,成为美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下一个特斯拉,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RIVIAN 背后的亚马逊和福特的算盘 当前 RIVIAN 旗下的股东,较为知名的有亚马逊和福特。 对于亚马逊来说,本身业务的迅速扩张意味着大量物流车辆的需求。当前美国政府在纯电动车方面有着比较大的政策支持,趁着这个机会投资一家纯电动皮卡,拓展自己的业务上下游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此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就是,亚马逊之前还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 ZOOX 收入旗下。日后,将 ZOOX 的自动驾驶平台和 RIVIAN 皮卡进行嫁接也并非没有可能。 根据相关报道可以发现,2020 年第一季度在仓储物流费用上的支出高达 115 亿美元,占据一季度营业成本的 26%以上。如果亚马逊可以实现物流端的车型自造并普及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亚马逊整体的利润率的提升将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至于福特,旗下也缺少一个高端皮卡品牌。通过投资 RIVIAN,不仅让福特保有未来和 RIVIAN 进一步深化合作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看,也弥补了 F-150 Lightning 的市场空白。从福特角度来说,面对在纯电动皮卡领域动作不断的特斯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遏制特斯拉的野蛮增长,是福特最优先的战略选项。 热闹的美国电动皮卡市场 最近电动皮卡在美国无比热闹。RIVIAN 此前已经推出首款车型 R1T 将在今年 7 月正式交付之外,无论是福特的 F150-Lightning,还是通用之前的推出的悍马以及特斯拉的 Cybertruck,估计会让很多消费者异常兴奋。 皮卡和 SUV 是美国汽车市场的中流砥柱,为了打响品牌,RIVIAN 选择了从高端皮卡开始发布。随着品牌力的建立,未来再不断下沉产品线。 从策略上来看,福特皮卡定位较为大众,毕竟 F 系列皮卡是福特的销售和利润的支柱,确保销量的稳定对于福特来说至关重要。对于通用来说,复活悍马品牌,将其打造为一个纯电动皮卡,一方面也可以追求更大的利润,提升整个通用的品牌形象;另外一方面,如果悍马在纯电动皮卡方面业绩不差,将其单列上市也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至于特斯拉,则显得最为贪心,Cybertruck 车型售价区间较广,通过高端车型提升品牌形象,同时通过拉低入门级车型售价来扩张销量。 经略中国和欧洲市场,RIVIAN 路漫漫其修远兮 对于 RIVIAN 来说,除了需要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之外,欧洲和中国两个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市场同样也是其需要大力拓展和经营的战略性市场。 在产品层面,除了纯电动皮卡 R1T 之外,RIVIAN 也布局有 SUV 车型 R1S SUV。对于 RIVIAN 来说,在皮卡文化并不盛行的欧洲和中国市场,要凭一己之力改变当地的消费文化几乎是天方夜谭,因此通过纯电动 SUV 去撬开这两个市场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但仅仅从造型来看,R1S 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竞争力:中规中矩的设计,让人看不出有什么亮点可循。而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在自动驾驶、换电技术、客户运维、车联网生态方面所构建起的体系能力,也是 RIVIAN 所不具备。至于在保守的欧洲市场,大众的 MEB 都将特斯拉掀翻马下,RIVIAN 不知道是不是要靠贝佐斯的光环来打开海外市场,提升知名度? 所以说,RIVIAN 急于 IPO 的背后否有对股东和投资人的承诺,我们不得而知,但比较肯定的是,以 RIVIAN 目前的状态,几乎很难在欧洲和中国市场开疆拓土。 RIVIAN 的前景看好吗? 对于 RIVIAN 来说,目前最大的利好在于其大股东亚马逊释出的一张 10 万辆电动皮卡的订单。所谓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家初创企业来说,这笔订单能够帮助企业在初期站稳脚跟有比较重要的意义。而这笔订单,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也有提振信心的作用。 如今风光无限的特斯拉,在诞生之初也曾数度游离在破产的边缘,彼时各方对这家新势力企业都不看好。但随着特斯拉逐步站稳脚跟,并登顶全球最大市值的汽车公司,让人们对电动车初创公司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从最近公布的产品亮点来看,R1T 每个车轮都由独立的 147kW(200PS)电机驱动应该是一个会让人有血脉喷张的感觉。透过四个电机,整车的综合最大功率可以达到 588kW(800PS),百公里加速可以轻松步入 3 秒俱乐部,由此带来超跑版的极致驾乘体验。至于 R1T 的内外饰设计,尤其是外观造型方面,和较为科技感的 Cybertruck 相比,就没有那么让人激动人心了,风格上和福特的 F-150 Lightning 较为接近。 我们目前还不得知 R1T 在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方面会否给我们带来比较大的惊喜,但以目前可供查询到的信息来看,其在自动驾驶方面还难以和特斯拉来抗衡。所以未来 RIVIAN 的市值要进一步增加,还是需要和特斯拉一样在底层技术方面寻求更大的突破。否则即使有了可观的销量,只要投资人用一家车企的估值来看待 RIVIAN,市值的可持续增长就不那么乐观。

人民的名义?我只是想做个爆款

· Jun 08, 2021 333

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旅游业成为了复苏最快速的行业之一,疫情在家时自驾游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在此大背景下,以「 最适合中国的休旅车」 著称的新宝骏 Valli,带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彩云之南。 造「 人民的需要」,成为市场的爆款 以「 人民的名义」 造车,似乎成为了当今汽车制造商的热点话题,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世界知名家用车制造商,都在将自己对于消费者需求的理解转化为产品点,最终以满足国人需求为产品宣传点,成功抓住国内消费者胃口从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当疫情褪去,新宝骏以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出一款名为 Valli(向往)的休旅车,从车辆命名就能直接看出,这是一辆为心怀自由,向往远方的消费者打造的休闲旅行车款。那么如何将 Valli 打造成像 MINI EV 那样的爆款车型是新宝骏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从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给出的数据统计中可以看出,A 级车的销量早已占据整个轿车市场半壁江山,其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很简单,低廉的使用成本却拥有超高的性价比,让它成为了最接地气的车型。 Valli 直指细分市场中最诱人的这块蛋糕,定位于紧凑型轿车的 Valli 在这广阔的市场中不过是冰山一角般的存在,但 8.28 至 10.88 万元的售价和旅行车的加持使得拥有「 红蓝双 BUFF」,当今国内汽车市场消费主力逐渐年轻化,作为旅行车 的新宝骏 Valli 正是能够满足年轻群体对于个性化的产品,由此可见新宝骏 Valli 产品定位和用户画像上已经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质。 十万块的旅行车,真香 依靠拥有 D 柱的独特造型,旅行车能够给人留下足够深刻的记忆点,在欧洲各国旅行车是深受车迷追捧的车型,但到了其他国家地区,旅行车似乎显得有些「 水土不服」。在国内,被统称为瓦罐的旅行车一直是小众的存在 ,但这并不妨碍瓦罐迷们对它的热爱,在他们的眼中,这样一辆逼格满满的车型无论从实用性还是外观上来讲都足够诱人。 但在国内旅行车领域并没有太多车型可供选择,过高的门槛让许多向往「 风和自由」 的消费者不得不放弃足够「 拿范儿」 的小众车型,选择了市场覆盖面更广的 SUV。但新宝骏 Valli 的出现让瓦罐迷们有了一个「 好吃不贵」 的选择。 外观上较为方正的造型和硬朗的线条将旅行范儿展现得淋漓尽致,得益于旅行车后备箱扩展形成 D 柱的特点,使得新宝骏 Valli 拥有更大的后备箱空间,能够装载更多物品的同时装下消费者对于「 诗与远方」 的向往。 作为一款旅行车,新宝骏 Valli 精准定位于向往远方充满个性的年轻用户群体,那么如何吸引消费者眼球呢?新宝骏给出的答案是:将年轻人喜欢的个性化发展到底。 Valli 发布后,新宝骏立即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改装盛宴。旅行车优美的姿态是最适合改装的一类车型,新宝骏充分放大这个优点,为 Valli 打造了众多不同种类,不同风格的改装案例。对于年轻的改装爱好者而言,能够在一款价格亲民的旅行车上展现自己的个性,Valli 绝对是令人「 垂涎欲滴」 般的存在。 作为一辆休旅车,Valli 以「 复式」 大平层设计解决了在旅途中在车内休闲时的需求。Valli 平层般的车顶设计使其装配行李架后可装载行李箱,解决了出行时行李对于车内空间的占用。 没有了行李的约束,将 Valli 第二排座椅放倒与后备箱形成纯平空间,1620 升的容积使得后排空间成为了一张 1.8 米大床,宽敞的车内大平层让驾乘人员拥有了后排空间 DIY 的权力。 两个大平层的合理运用使得新宝骏 Valli 在保证储物空间的同时后排空间可以得到多样化的利用。 「 复式」 大平层加旅行车身足以满足消费者出发远行的需求,但只谈理想不谈钱似乎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年轻用户群体需要面对的更多是现实生活中的压力,绝大多数轿车的使用场景都是家用通勤。 来到了高配车型 1.5T 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可模拟 8 速的 CVT 变速箱足以让 Valli 自由自在地穿梭于城市之中,偏舒适的转向调教非常适合日常驾驶。作为一款国产家用车来说,除了油门响应略微迟钝以外,Valli 舒适的驾驶感受在十万级车型中很难找到对手。 新宝骏 Valli 紧跟时代步伐,在车内使用了全液晶仪表盘加 10.25 英寸中控屏。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辅助等功能的开启和调节被整合在方向按键上,空调出风口出贯穿式设计配合中控屏下方的钢琴样式的机械按键,使得整车内饰简约又不失前卫。 不知何时「 人民的名义」 成为汽车制造商的热点话题,以人民为题来抓住消费者的胃口从而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这件事在汽车市场中已经见怪不怪了。但在我看来有史以来最符合人民需求和我国国情的车型正是那个帮助无数家庭发家致富的以五菱宏光为首的「 国产小面滴」 系列。 疫情时刻国难当头,五菱喊出了「 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的口号,五菱深知,以人民需求为准则研发出的产品才具有成为爆款车型的潜质。冲锋陷阵的五菱发现,可怕的飞沫传播限制了人们实现向往的旅行,在此背景下肩负着品牌年轻化向上发展使命的新宝骏带来了旅行车作品 Valli。 结语: 作为一款价格亲民且适合家用的 A 级轿车,Valli 拥有出色的产品力,但这并不能成为其将会成为爆款的直接原因。对于消费者而言,新宝骏 Valli 的旅行车特性和「 复式」 大平层设计能让其在日常生活和休闲旅行两种用车场景之间任意切换。对于旅行车爱好者、充满个性或向往诗与远方的年轻消费者而言,十万块的旅行车绝对是真香的选择,新宝骏 Valli 的到来仿佛就是真命天子出现。 旅行车造型、触手可及的售价、清晰的用户画像并且能够满足多场景使用需求…… 这样集众多卖点为一身的新宝骏 Valli 怎能不成为爆款呢?

国服哈弗赤兔,12 万带飞

· Jun 08, 2021 333

你认为年轻化的审美是什么? 有些人的审美是一万多一部的设计款手机; 有些人的审美是百元一件的联名款 T 恤; 有些人的审美是 66 号公路尽头、Santa Monica 海滩的纪念品商店买到的开瓶器和冰箱贴; 但审美量化的标准绝不是价格,而是喜不喜欢。 如果不是这样,腾讯的国民级游戏里,赵云的联名款皮肤「 引擎之心」 也不会创下上线首日 1.3 亿、停售前 4.3 亿的夸张销售额。 还别取笑人家是智商税。买理财才讨论值不值,真喜欢的都是你敢出我就敢买。 年轻市场的诉求,往往更加多元 在洞察用户需求这方面,长城汽车就玩了一票猛的。 看看哈弗赤兔各种配色的命名方式——暴走蓝、开黑、Buff 红、冷却灰、闪现白,HEV 车型甚至还有专属配色「 能量蓝」。 起这样的名字,绝不是因为这些是从游戏和二次元文化中走出来的流行词,长城汽车的目标直指能够听得懂这些「 黑话」 的群体。 这个群体约占我国总人口的 19%,却贡献了 40%的整体消费。随着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升,他们正逐渐成为带动消费增长的主力军。 哈弗赤兔瞄准的是新生一代的消费群体——Z 世代,也就是 1995 至 2009 年间出生的年轻人们。Z 世代是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互联网、即时通讯、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影响巨大的一代人。 他们不盲信权威、追求社交认同与自我实现、愿意为喜欢的一切付费。 潮牌、球鞋、盲盒、文创周边……Z 世代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消费活力。有行业人士认为,体验式消费取代传统消费是大势所趋。相比上一代主力消费人群 70 后与 80 后,Z 世代更加注重追求体验和新奇玩法。 也别急着否认,谁又能保证自己没买过几个心仪的手机壳或钥匙链呢。 对于自己的第一部车,很多年轻的准车主也将注重体验和颜值的消费逻辑延续到了购车决策中:设计风格是否入眼、油耗是否相对低、动力表现如何、智能化程度如何等等。 年轻且气盛:哈弗赤兔的动力语言 费尽心思把自己的 QQ 秀形象打扮得与众不同,已经是上一个十年初年轻人们的社交语言。年轻消费群体对务实的追求绝不亚于对颜值的崇尚,车企也在尝试与日趋多元化的消费诉求进行沟通。 作为重视体验的紧凑型 SUV,哈弗给赤兔配置了弹射起步功能。变速箱将发动机扭矩压缩到极限然后爆发,眨眼间完成一次爆发式的加速。这种常见于竞速类游戏中赛车起跑式的开局,在赤兔上的实现并不需要以烧胎为代价。 通过中控大屏将驾驶模式设置为「 运动模式」,关掉 ESP,刹车和油门一同踩到底,此时仪表盘出现「 弹射模式」 已开启字样,待转速攀升至最佳起步转速的瞬间猛抬刹车,准备好迎接动力和加速度带来的超跑般推背感。很难说,那一刻坐在主驾驶位上的人,脑中浮现的场景会是专业赛道的蓄势待发,还是航母甲板上战机的弹射起飞。 随着各领域厂商对体验这一概念的理解逐渐提升,许多以往被认为代表硬核的技术指标和功能,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消费级产品上。 全新 GW4B15C 高功率发动机作为动力核心,使得哈弗赤兔的面板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显得令人无法忽视。发动机采用了米勒循环技术,CVVL 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技术使得同样做工行程下的进气量更容易得到控制。官方数据显示燃油版哈弗赤兔百公里综合油耗水平控制在了 6.2L 左右,DHT 混动版的油耗更是低至 4.6L。考虑到年轻人的驾乘习惯,赤兔在节能方面的表现值得期待。 相比之前的 1.5T 发动机提升了 11kW 的功率,1.5T 动力峰值扭矩达到 275 牛·米,官方数据中高达 38%的热效率,11:1 的高压缩比,匹配 7 速双离合变速器,为哈弗赤兔带来了零百加速数据 7.7 秒的动力水平。 这样的动力表现出现在一款 10~12 万水平的紧凑型 SUV 车型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哈弗品牌正在对年轻消费群体的诉求进行理解。 绝对年轻化的设计语言 电音音流光式前进气格栅、贯穿式尾灯、机甲刀锋腰线……不得不说,哈弗品牌为赤兔的诸多设计元素起了很多很酷的名字。 如果说 5D 档把、时空交互触感屏、强调科幻感的座舱设计是视觉层面的设计语言,那换挡拨片这种多见于赛车座舱的硬件,显然是为了将哈弗赤兔在硬件层面的操控体验,向更加先锋和科幻的方向引导。 这样的话,也更容易理解哈弗赤兔的设计语言为什么那么像是电玩风格,以及 HUD 抬头显示在座舱中的出现也并不突兀。 在上世纪 80 年代人们想象的未来座舱,是布满了机械按键和数字仪表,还有大量数值显示在黑底绿字的屏幕上;今天的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全世界的汽车交互设计师们花了大量时间,来思考如何为驾驶者们考虑和实现更多。 得益于长城汽车柠檬平台的日趋成熟,更多更细分的功能配置与人工智能应用,都能够通过 FOTA 整车全域远程升级来实现体验的迭代进化。 如果说偏离预警、并线辅助、自动紧急制动、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算是 L2 级自动驾驶的基本素养,全自动泊车、身份识别系统、远程车内监控则代表了对更多场景和需求的思考。 也许是考虑到国内相对复杂的道路交通环境,长城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们将行人安全辅助、自行车安全辅助甚至开门预警也都加入了哈弗赤兔的智能全家桶。我们能够看到,最大限度保证车上的人不会和驾驶风格比较「 自我」 的外卖小哥产生亲密「 接触」,往往需要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内外兼修的另一面,是将智能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的实际应用。 写在最后 与其专注地讨论车本身,通过哈弗赤兔,我们看到了长城在产品背后的心思。 营销大师斯科特·罗比内特(Scott Robinette)有句至理名言:「 一个企业只有不断为顾客生产真正需要的产品,才能获得顾客的好评。」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年轻化的设计语言,绝不仅仅是为新车型换几个鲜亮的涂装配色这么简单。 现在的消费市场之中品牌饱和、设计趋同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理解「 真正的需要」 这方面,长城正在与更加多元的消费群体进行沟通,不过是以产品落地的方式。 整个商业环境都在通过营销讨好年轻人,长城则已经在尝试制造年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