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运通发布高合 HiPhi 1,能重新定义智能汽车么?

· Aug 05, 2019 333

7 月 31 日,华人运通在上海发布了全新品牌「 高合」 以及英文名「HiPhi」。同时,首款量产定型车高合 HiPhi 1 也正式亮相。 作为华人运通的首款量产定型车,高合 HiPhi 1 也承担着整个品牌的愿景。 2017 年,丁磊创立华人运通。在去年首次对外亮相时,华人运通提出了「改变人类未来出行」核心愿景以及「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的三智战略。 而在智能汽车业务板块的推进过程中,华人运通提出了 H.U.A(华)三个维度,其中 H 代表整车开发、U 代表车路协同,A 代表互联共享。因此从高合 HiPhi 1 产品本身,我们能够看出华人运通是如何推进自身的战略布局的。 重新定义智能汽车 总结一下高合 HiPhi 1 的关键信息:定位智能纯电超跑 SUV,6 座布局,长 5.2 米,宽 2 米,前后 200 千瓦电机,0-100km/h 加速时间 3.9 秒,续航里程 600+公里,风阻系数 0.28cd。 丁磊认为,智能汽车需要有以下三点能力: 1. 能成为城市的节点,连接更广阔的世界; 2. 能提供开放的平台,创造更丰富的场景; 3. 可持续学习,进化成更高阶的智慧。 而在高合 HiPhi 1 上,华人运通也确实在这三个层面都有对应的产品和功能规划。 例如标配兼容 5G 技术的 OBU(On-Board-Unit)车载通讯终端,能够实现 V2X 功能。再结合全车装配的超过 500 个的不同传感器,车就能够更好的连接车内乘客、车辆、道路环境以及城市基建等。 高合 HiPhi 1 搭载的 HOA(Human Oriented Architecture)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以及全车的 6 个 MPU 计算平台(MicroProcessing Unit),配合 1Gbps 高速以太网,则使得车辆能够准确理解用户行为,生成专属用户场景并且持续改进升级能力。开发者也能通过 HOA 架构的开放性,为车辆增加更多功能和场景,来满足用户需求。 而通过对用户习惯的全面感知、多维思考,高合 HiPhi 1 能够实现远程系统标定,续航里程管理等功能。相比现在很多车辆主打的千人千面(集中在娱乐系统和部分车辆设定),高合 HiPhi 1 能实现整车级个性化标定,使人、车、环境更加匹配,更可以通过云端数据共享,实现车辆所有 IP 化功能设定无缝移植到另一台新车上。通过这样的架构,高合 HiPhi 1 不仅具有可扩充能力,并且可以学习用户习惯,实现主动交互。 接下来聊聊发布会上,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功能点。 NT 门系统:在对开门的基础上后排增加了顶翼门,能够让用户直立进出后排增加舒适性。再加上车门的 18 个传感器,能够有效实现防夹以及恶劣天气的车内保护。 可编程智能交互投影大灯可支持用户自定义,除了实现大灯的智能照明之外,还能够投射出例如斑马线等图案,和外界行人、车辆实现更具象的信息加护,更可以增强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ISD(Intelligent Signal Display)智能交互显示系统:利用了前后超过一千个 LED 单元组合显示多元化信息,能够增强车辆提示功能、表达情感变化以及增强车辆整体造型感,支持用户自定义。 双冗余的 L3 级别自动驾驶:高合 HiPhi 1 标配了 L3 级别自动驾驶,并且在硬件上有支持更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的能力。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高合 HiPhi 1 配备了互为备份 5 套独立双冗余系统硬件实现了包括感知冗余、通讯冗余、制动冗余、电源冗余和转向冗余在内的 5 大安全冗余。 9 屏联动的交互系统:除了 19.9 寸副驾大屏、16.9 寸中控屏、14.6 寸仪表屏之外,还配备了 HUD、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后视镜显示屏、前后门板控制屏在内的 9 块显示区域。能够分别保证不同区域用户对驾驶信息、安全、娱乐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当我们把高合 HiPhi 1 的功能、架构放到整个「 三智战略」 中来看,很容易就能发现这辆车在各个层面都是为了满足这个理念而打造,能够更好的和城市、道路进行融合。从这个层面来看,高合 HiPhi1 无疑是一辆非常「 华人运通」 的智能汽车。 更现实的量产和竞争问题 当然,从发布会当晚朋友圈以及微信群里的各种讨论来看,很多人都对量产表示担忧。 … 继续阅读

滴滴拆分自动驾驶业务,拥挤的赛道又多了一个劲敌?

· Aug 05, 2019 333

8 月 5 日,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宣布将旗下自动驾驶部门进行拆分升级为独立公司。新公司将会专注于自动驾驶研发、产品应用及相关业务拓展。 新公司的 CEO 由滴滴出行 CTO 张博兼任,原顺为基金执行董事孟醒出任 COO,贾兆寅和郑建强分别担任美国研发团队和中国研发团队的负责人,三人均向张博汇报。看的出来,虽然业务独立出来了,但是滴滴依然拥有最大的掌控权。 不过滴滴尚未公布进一步的信息,比如新公司的品牌、战略规划或者更多细节上的东西。 通过拆分,滴滴在出行领域又落一子,但实际上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究竟做了哪些工作?究竟已经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我们其实了解的不多,目前已知的只有这么几条: 1、新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将整合滴滴出行平台资源和原有技术优势,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深入拓展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同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探讨推动自动驾驶落地,通过创新技术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2、滴滴从 2016 年组建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团队,已全面构建高精地图、感知、行为预测、规划与控制、基础设施与仿真、数据标注、问题诊断、车辆改装、云控与车联网、车路协同、信息安全等多个专业团队。目前团队在中美多地开展研发、测试,规模超 200 人。 3、滴滴也将把在做网约车上所积累的对安全运营的理解和经验,逐步应用到无人驾驶运营中,同时与政府以及相关方共同探索自动驾驶运营的安全实践准则。 相信接下来,滴滴将会披露更多信息出来。 拆分对于滴滴的好处 对滴滴 自动驾驶是一个长周期,耗时费力的事情。Waymo CEO John Krafcik 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 在未来几十年无人驾驶并不会普遍存在,仍需要驾驶员从旁辅助。 同时表示这项技术「 非常非常难」,Waymo 用了 7 年时间才将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投入使用,又通过数年才重新编排出一支小的车队,再过一年才做到 100 台无人驾驶测试车上路。即使过了这么久,Waymo 目前也只是在小范围内开展自动驾驶服务,而且车上仍需要安全员。 而在此前,Waymo 砸重金从 FCA 购买 6.2 万 Pacifica PHEV、从捷豹路虎购买 2 万台 I-PACE 欲投入自动驾驶运营,但是如今这些车辆落地情况如何,我们却很少听到。 不只是 Waymo,其他公司也表达了类似的想法。今年 4 月,福特 CEO Jim Hackett 表示:「We overestimated the arrival of autonomous vehicles(我们对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到来过于乐观了)」。今年 7 月,通用旗下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CEO Ammann 宣布,原计划在 2019 年底在旧金山部署 RoboTaxi 的计划已经推迟,同时将会增加测试规模。 这些都为自动驾驶的落地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 除此之外,自动驾驶就是一个「 黑洞」,资金需求庞大。根据 Uber 递交的 IPO 招股书显示,Uber 今年在自动驾驶部门的研发支出为 4.57 亿美元,高于 2017 年的 3.84 亿美元和 2016 年的 2.3 亿美元;在去年,Cruise Automation 宣布投资了 7.28 亿美元进行技术研发,并表示 2019 年将超过 10 亿美元。回看滴滴,一直以来滴滴也在为旗下自动驾驶业务输血,但是与此同时,滴滴自己的状况也没有那么好。 此前,有消息称滴滴在 2018 年的亏损高达 109 亿元,对司机的补贴投入达到了 113 亿元,仅 2018 年上半年的亏损就达到了 40 多亿元。 2019 年 2 月,月度全员大会上,滴滴 CEO 程维宣布公司将做好过冬准备,对非主业进行「 关停并转」,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 15%,涉及 2000 人左右。 此外,去年多起顺风车事故对于滴滴出行带来的打击也不小,导致滴滴顺风车业务下线整改,何时上线还未可知。今年滴滴将会将在安全技术、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 除了这些内忧,还有外患。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是估值向出行行业转移。经济下行,车市低迷的情况下,车厂们也要在这个调整期寻找新的增长点,出行成为了他们新的选择。于是我们看到了众多车厂纷纷推出自家的出行业务:上汽有享道出行、长城有欧拉出行、吉利有曹操专车、广汽有如祺出行、威马早就发布了「即客行」出行品牌、小鹏推出「有鹏出行」,甚至美团也进入到出行领域……很显然,滴滴腹背受敌。(上汽的享道出行)这是滴滴面临的现状。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下,滴滴又能分出多少精力和资源在自动驾驶业务上?这样看来,拆分自动驾驶可能是滴滴当下最合适的选择。 对自动驾驶业务 再回顾一下滴滴自动驾驶新公司要做什么?「 新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将整合滴滴出行平台资源和原有技术优势,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研发投入,深入拓展与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同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积极探讨推动自动驾驶落地,通过创新技术让未来出行更加安全、高效。」 也就是说未来这个公司将会更多的与车厂以及整个行业进行接触,拆分之后的滴滴自动驾驶业务将会拥有更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可以相对独立的开展自动驾驶业务,可以更快的进行决策应对需求,甚至于之后的投融资。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分拆之后的自动驾驶业务的更大的可能性。自动驾驶与出行拥有「 天然结合」 的属性,根据国际咨询管理公司罗兰贝格的数据:「 到 2030 年,全自动驾驶出租车将占据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车出行市场。五年内,利润可观的商业服务模式或将成为现实。」 而滴滴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平台资源,自动驾驶将为滴滴带来更大的想象力。 很明显的一点是,滴滴是在学先行者 Uber。在上市前的一个月,Uber 剥离了自动驾驶业务,顺利将这个一直亏损的项目独立出来,新成立的自动驾驶公司获得来自软银、丰田等的 … 继续阅读

在保定,长城 WEY 给我们讲了一节「科目四」

· Aug 05, 2019 333

7 月 22 日,在保定的长城汽车技术中心,长城举办了新车 2020 款 WEY VV6 的上市发布会。 与以往的新车上市发布会不同的是,这一次长城 WEY 品牌先给观众上了一堂汽车安全「 讲座」,推出了自己在智能安全系统上面的品牌— Collie 牧羊犬全维智能安全系统。所谓的「 全维」 就是 Collie 系统将会从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和环境安全,四个方面对我们日常用车进行防护。 展开来说,在生命安全方面,Collie 除了我们在智能安全领域经常提到的 ADAS 高级驾驶辅助功能之外,还加入了健康监测系统,通过面部监测预防驾驶员疲劳驾驶,同时防止婴幼儿被遗忘在车内。 在财产安全方面,Collie 系统将通过电子围栏、远程车辆定位/监控、车门异常打开报警与 APP 控制摄像头等功能,在车主离开车辆之后,对于车本身及车上财务进行保护。 而 Collie 系统最值得关注的是它对于信息安全的防护。随着互联网生态逐渐接入汽车领域,信息安全是需要所有消费者足够引起注意的点, 而与此同时,智能车机系统由于发展之间尚浅,也成了高风险的领域。这次 Collie 系统提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在国内传统车企里面来说算是走在前列了。它提出通过云端,数据传输端和客户端三个方面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并且选择了与 360,百度,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等互联网机构进行合作。 最后 Collie 系统还将通过空气质量检测,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功能,对于用车环境进行改善。 从 Collie 这个系统的发布我们不难看出,全面的智能化投入不在单纯是新造车团队的吸引用户的独门手段,现在同样也受到了传统车企的重视。这一点对于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利好。 如果说 Collie 是 WEY 品牌带我们上的一节科目四讲座,那接下来发布的 2020 款 VV6 就是 WEY 给我们在科目三上带来的教具了。这次上市 2020 款 VV6 一共分为 5 款车型,售价在 14.8-17.5 万的区间。竞争对手还是领克 01,奇瑞星途等国内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 我个人始终觉得选择 VV6 作为 Collie 系统的第一个载体是很合适的。因为 WEY 旗下的车型里面,VV6 始终是智能化,科技化的担当。从前代产品率先投入 L2 级别自动驾驶,以及各种互联网应用就能看出来。 而这全新的 2020 款 WEY VV6 上面,除了 Collie 之外,它还可以选装在这个级别上所有品牌里的第一款激光大灯。不用带任何引号和修饰词,就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激光大灯。照射距离能够达到 600 米,亮度为 320LX。从数据上来看,和宝马、奥迪这些玩灯行家已经不相上下了。仅凭这一点,其实就能让很多人愿意给 VV6 买单的理由了。 当然,光选配一个激光大灯是不够的。智能担当要是没有 ADAS 高级驾驶辅助和车联网,你怎么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所以 2020 款 VV6 自然少不了 ADAS 和智能互联。它的智能驾驶功能支持全速 ACC 自适应巡航,60-120km/h 时速下的自动跟车、车道保持、智能转弯,以及全自动泊车等 L2+级别的自动驾驶。 在智能互联方面,新款 VV6 支出智能家居和车辆的双向互联、支持车辆个性化设置的个人账号,以及美团和爱奇艺等互联网应用。 其它智能化配置还包括,讯飞飞鱼 2.0 和高德 3.0 导航地图,为不选激光大灯准备的带投影功能的智能 LED 大灯,以及搭载了 Collie 系统之后,实现的 AI 面部识别,用来监测驾驶员的情绪和疲劳状态。 在动力方面,2020 款 VV6 搭载的 2.0T 发动机搭配 7DCT 变速箱,最大功率为 167kW,峰值扭矩 387N·m。四驱版本选用的是来自博格华纳的智能四驱系统,支持多种地形模式。 总的来说,VV6 作为家族的智能化担当,在智能化上的投入始终是很大手笔的。这次全新技术再加上 Collie 系统的加持,让 VV6 的产品力在同级竞品中又走到了前列。想必随后,又会掀起国内自主品牌高端产品的一场科技装备竞赛,让我们拭目以待。

盖世汽车研究院发布《BAT 车联网竞争力分析专题报告》(全文)

· Aug 05, 2019 333

本文转载自盖世汽车,原文链接:http://auto.gasgoo.com/News/2019/08/050811371137I70119512C701.shtml 核心提示: 近期,盖世汽车研究院通过案头研究,调研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对 BAT 车联网发展与各项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BAT 车联网竞争力分析专题报告》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引领下,中国车联网产业发展已步入「 快车道」,逐渐从手机互联阶段过渡至车端联网阶段,并形成了以车载操作系统为核心的产业链结构。各方参与主体中,BAT 以核心技术和用户基础两大优势脱颖而出,将成为产业链核心玩家。 近期,盖世汽车研究院通过案头研究,调研走访、专家访谈等方式,从不同维度对 BAT 车联网发展与各项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撰写了《BAT 车联网竞争力分析专题报告》,以下为本报告的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车载操作系统产品层面: 阿里起步最早,但近两年功能迭代减缓;百度产品实现快速迭代升级;腾讯未深入底层系统开发,以接入车联网生态服务为主。 BAT 与车企合作层面: ① 单项或多项能力合作 车企较为开放,阿里以车家互联领域合作为主;百度围绕 AI 语音与车家互联合作实现大量车型搭载落地;腾讯虽合作车企较多,但实际落地车型较少; ② 基于车载操作系统的深度合作 车企较为谨慎,斑马智行主要在上汽体系内开展合作;百度生态开放,广泛与车企建立合作,加速产品落地;腾讯资本绑定长安和广汽,合作发展受限; 2020 年,阿里可实现 50 万以上搭载量,腾讯搭载量为 25 万以上,而百度将实现 100 万以上搭载量,有后来者居上之势。 BAT 车联网发展能力评估: 1、车载操作系统基础,阿里和百度各方面表现较为接近,腾讯与较前两者尚存在一定差距; 2、地图导航,阿里路网数据覆盖最多,百度在地图导航引擎和地图语音领域更为领先; 3、车载 AI,百度凭借先发优势和技术积累领先于阿里和腾讯; 4、云端,BAT 综合能力均衡,基于不同数据源的大数据价值挖掘,各有千秋; 5、车联网生态,腾讯以社交和娱乐为主的车联网生态内容最为丰富;阿里依托电商生态,更加侧重消费层面;百度基于搜索应用,以接入第三方内容为主;其中,车家互联领域,百度和阿里并驾齐驱,腾讯相对布局较弱。 车联网与自动驾驶高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车联网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基础;目前,BAT 均率先实现车联网商业化落地,然而未来车载操作系统与自动驾驶系统的连接度将成为 BAT 能否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从当前布局来看,百度和阿里发展前景较为明朗。 以下为报告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如需获取本报告的 PDF 文档,可参考文末的获取要求!)  报告共 41 页,如需获取本报告的 PDF 文档,请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并截图发送到【盖世汽车社区】公众号的对话框并附上邮箱地址,一个工作日内将报告发送到您的邮箱!

雪佛兰 Corvette 如何续写宇航员座驾的神话?

· Aug 05, 2019 333

出行行业的人,无一不向往宇宙。 提到汽车和宇宙,可能很多人会想到特斯拉或者马斯克。但其实早在上个世纪,就有一家百年车企(准确的说是一款车型),开始尝试将宇宙的奥秘赋予到自己品牌身上。 它就是雪佛兰的 Corvette(科尔维特)。 时至今日,雪佛兰依然在品牌生命力里延续着这个标签。正值人类登月 50 周年,雪佛兰与 DISCOVERY 探索频道共同拍摄了一部纪录片——《THE MOON AND BEYOND 跨月飞行》,讲述了人类探索月球和宇宙的众多重要时刻和背后的故事。 纪录片很好看,在这就不剧透了,我们来说说这款车。 Corvette 是雪佛兰家族打造的经典跑车。在当时,它绝对称得上美国人的「梦想之车」。这个称号不是空穴来风,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就是它的铁粉车主,也是 Corvette 高性能版本的特邀试驾员。几年前,他的一辆 1967 年 Corvette 在 ebay 上拍出了 25 万美金的天价。 在阿姆斯特朗之后,阿波罗 12 号、15 号航天飞机的宇航员,也都毫无例外地选择了科尔维特作为自己的座驾。其中,阿波罗 12 号飞船上的三位宇航员前往发射场时,驾驶的就是雪佛兰科尔维特 C3。 宇航员和 Corvette 的渊源颇深,故事要从上个世纪说起。 上个世纪 60 年代,为了将宇航员追求速度与极限的正面形象与 Corvette 紧密相连,通用汽车推出了「水星计划」,具体来说是宇航员雪佛兰租赁计划: 宇航员们仅需 1 美元的年租金便可租用任意一款雪佛兰车型 。 这个计划一经推出,几乎所有宇航员都选择了 Corvette,只有居家好男人约翰·格伦 (首位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宇航员) 选了一台雪佛兰旅行车。 除了低价租赁的福利,宇航员们还可以定制专属版 Corvette。 阿波罗 12 号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月任务。宇航员皮特·康拉德、理查德·戈尔登、艾伦·宾各有一辆金身黑翼的定制版 1969 款 Corvette C3。这个配色宇航员艾伦·宾(第四位踏足月球的人类)设计的。 阿波罗 15 号任务的三位宇航员分别为詹姆斯·艾尔文、阿尔弗莱德·沃尔登、大卫·斯科特。他们的科尔维特配色更鲜明。指令长大卫·斯科特选择了布里奇汉普顿蓝配红/白条纹;登月舱驾驶员詹姆斯·艾尔文选择了一千英里红配蓝/白条纹,指令舱驾驶员阿尔弗雷德·沃尔登则选择了经典白配红/蓝条纹。 在电影的首映活动上,经典白色 C3 的主人指令舱驾驶员 Alfred Worden 也来到了现场。老爷爷依然非常精神,讲述了他与 NASA,与 Corvette 曾经的故事。 总之,水星计划贯穿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后一次载人登月任务。在这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Corvette 一直是美国宇航员们的陆地飞船。 除了水星计划,雪弗兰和太空的羁绊还延续到了月球上。 早在 1961 年,通用汽车便已主导开发了 Electrovan 氢燃料电池车,其输出功率仅 5kW、约 6.7 马力的电池组,可持续使用长达 1000 小时,并创造出 101-113km/h 的极速表现,而且续航能力约为 193km 左右。 美国登月计划提出后,通用汽车和 NASA 开始共同联手开发氢能源月球车,并正式运用 Electrovan 氢燃料电池车上的技术,1971 年,这款月球车首度活跃在了月球表面。基于跟月球车同样的动力技术,雪佛兰在 2017 年研发推出了搭载全新氢燃料电池的库罗德 Colorado ZH2。 今年,雪佛兰发布了全新的 Corvette C8,在这代车型上它放弃了沿用半个多世纪的前置后驱布局,改用中置后驱。在 Corvette 之父 Zora Arkus Duntov 去世 23 年后,C8 终于成为了中置引擎跑车。 整个首映活动现场的气氛很热烈,宇航员 Alfred Worden 亲自来到现场很让人激动,宇航员座驾这个品牌联想让雪佛兰更加有调性。 但我还是有一个疑问: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以宇宙梦想为 highlight,是否还会足够吸引年轻人吗?它可能没办法一时间产生轰动的效果,但长期来看,对品牌肯定是有积极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