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媒体老师们在底特律聊聊北美车展

· Jan 18, 2015 333

这周 GeekCar 的小伙伴们远赴美利坚,为大家带来了许多有关底特律北美车展的一线报道。但除了文章以外,我们认为还应该通过声音的形式,为大家呈现出不一样的底特律北美车展。 所以在离开这座「 破产城市」 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我们在机场的候机大厅召集了此次参与车展的各大汽车媒体老师们,一起聊聊他们眼中的北美车展,包括此次车展和以往的不同点、展会中的亮点、以及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等。 由于录制时间仓促,我们在登机前最后一刻用录音笔记录下了这次播客,音质骨感,但内容丰满,相信我们能从汽车媒体人的角度理解不一样的底特律车展。 本期嘉宾: 汽车之家:王寅 北京青年报:吴毓 网通社:金超 爱卡汽车:常帅 新浪汽车:白雅君

「CES2015」冷眼看展——被神化的「CES 车展」

· Jan 10, 2015 333

随着朋友圈连续三四天的刷屏、吃不完的 cheese burger 和鸡肉三明治、一天坐 5 趟的摆渡车、三天 10 小时的睡眠,我经历的 2015 CES 就这么结束了,「 热闹」 过后,回头再看看 CES,问题来了。 让人「 手舞足蹈」 的黑科技 大众的手势控制、宝马的「 智能手表泊车」、奥迪的车载平板和智能手表,再加上奔驰那个概念车……有些东西很酷很有用,有些很酷没有用,有些不酷也没用。这次 CES 的一大特点就是,「 黑科技」 和「 炫技」 齐飞。 目前来看,这是拦也拦不住了,未来什么指纹啊、虹膜啊、表情啊、声纹啊什么的,能上的都给我上了,就一个字儿:全!再一问,这个技术什么时候能放在量产车上?答曰,2020 年……这让那些钱都准备好了的土豪们多么伤心。 做加法容易,但是做减法,难!车厂什么时候能玩儿得转这个产品哲学? 真正为人服务的科技才是真性感。「 黑科技」 也好,「 炫技」 也好,或者你认为这些只不过是「 雕虫小技」,那不如看看那些真正有实际意义的新技术。 争来争去的「 那块屏」 自从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一出世,开发者们和汽车厂商们就都坐不住了。大家好像同一时间意识到了移动设备与汽车互联的重要性,但是有人选择拥抱谷歌苹果,有人选择坚守自己的阵地。CES 上看出的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车厂「 谁也不得罪」,同时支持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比如大众和现代,反观福特这样的公司,却选择自己玩,搞出的第三代 SYNC 在使用体验上确实比原来更好了,而且他们的手机车机互联方案 SDL 也实现了完全的开源。 在这背后,是趋同化和差异化的反差。你能接受未来所有品牌的所有车上的屏幕都一样了?或许用惯了智能手机的你回答可以,但有些车厂可能没这么快就接受,这也是福特 SDL 和博世 mySPIN 等等解决方案的机会所在。 CES 上那一块块显示着 Android Auto 和 CarPlay 界面的屏幕,毫无疑问代表着汽车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决心,但是我也不希望它成为汽车品牌失去自己「 个性」 的开始。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无人驾驶 还有谁?!还有谁没发布自动驾驶汽车吗?在这个年代,你不出个自动驾驶车你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汽车厂商、互联网公司、零配件供应商都在开发和展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以至于现在能做出一辆自动驾驶车已经不足够证明自己牛逼了,只能说:哦,你跟上爷的步伐了。 此次 CES 上的自动驾驶大致可以分成几类:1. 「 自娱自乐型」,代表:奔驰 F 015 概念车,完全颠覆汽车的概念;2. 「 一步一步似魔鬼的脚步型」,代表:宝马、奥迪、博世、德尔福,从辅助驾驶开始逐步实现自动驾驶。 说白了,现在就在实际生活上实现第一种自动驾驶,扯淡。第二种,就是利用辅助驾驶功能的叠加,从车辆雷达探测器的信号采集和处理功能上,还有和地图数据的结合上,实现全自动驾驶。车厂的一级供应商通过 show off 这种辅助驾驶叠加功能,满足汽车厂商客户的不同需求。但要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还需要更高精度的地图、更统一和准确的交通数据,以及新交通法规的制定等等,这仅仅靠车厂是解决不来的。大家能做到的是,在最快的时间,做好全自动驾驶的准备,最终何时才能实现,这个不能一拍大腿就决定。 但是,这些厂商的动作,肯定会加速实现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客观条件的完善和健全。 CES 变车展?呵呵 作为一枚汽车科技媒体从业者,除了在 CES 出差的最后一天下午,我几乎没怎么逛那些酷炫的智能家具、可穿戴设备、还有家用电器什么的展厅,一直坚守在与「 汽车」 相关的展厅。情况和之前想象的差不多,传统汽车厂商的展厅前人满为患,比如奔驰、奥迪、宝马、福特等等。从这一点上来说,某些同行所说的「CES 电子消费品展以后就叫 CES 车展得了」 是没错的,汽车作为人们能买到的几乎最贵的消费品, 正一步步地往「 电子化」 方面靠近,人们或许也不免更多地「 外貌协会」 起来, 以至于想在奔驰展台拍一张奔驰 F 015 Luxury in Motion 概念车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我看来,CES 有向「 车展」 发展的趋势是没错的,但「 汽车」 早就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 汽车」 了,汽车厂商之间的竞争也已经从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等机械技术层面的竞争,转变到了智能、电子化程度、以及数据层面的竞争。比如,福特公司 CEO Mark Fields 这次的演讲令我印象深刻,1 个小时的发布会里,他用了 40 分钟在说大数据和 Apps。当全球汽车销量饱和的时候,汽车厂商吃什么?福特在尝试,其他厂商也在尝试。 我相信之后的 CES 上,概念车、新技术会持续涌现,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在无人驾驶时代到来之前,谁能来做这个「 次时代的交通规则制定者」,这包括一系列的竞争和合作,例如车辆大数据、地图大数据、数据的整合能力、开发者生态系等等,当然,也别忘了那些芯片厂商在汽车电子化道路上的默默努力。 每个人对 CES 都会有自己的解读,在那些更有实际意义的新技术不断产生的背后,一定是有一些东西在推动和促进的,而所谓的「 炫技」 也只不过是一个个的微观呈现。汽车电子化、智能化,还需要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去考量。智能汽车时代,「 车」 本身的智能是远远不够的。 PS:那些不让拍照的「 深圳展位」 在去 CES 展之前,我听说这次会有四百多家深圳企业参与这次展会,我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让我「 大深圳硬件旅游团」 去灭一灭美国佬的威风。可是当我走到第一个深圳展位的面前,我就吃了闭门羹,这是一家做行车记录仪的深圳公司,当我试图要拍摄他们的产品时,却得到了「 不好意思不能拍照」 的答复。 当然,我所说的不是所有深圳企业,只是我看到了太多统一展台装修、并且位于角落的深圳展商,他们做着同质化的产品,我特别想问问忙着的他们,难道参加 CES 只是给公司多一个跟人吹牛逼的理由?或是用低成本吸引全世界的买手? 在深圳我们也曾接触过无数脚踏实地、从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角度出发做产品的创业公司,我非常信任中国南方城市的供应链效率,我也非常期待能在国际的舞台上看到更多充满自信的中国创业公司,那个时候,我会把照片拍的好看一点。  

「CES2015」德尔福自动驾驶技术初体验

· Jan 06, 2015

到目前为止,内华达州给无人驾驶测试车一共发放了 50 张车牌照,其中的 40 张都给了谷歌。而今天我乘坐着这辆挂有「048」 牌照的奥迪 SQ5,在拉斯维加斯的开放道路上「 招摇过市」。一番体验过后,我能给出的评价是:挺屌的。 不要误会,这并不是奥迪的活动,而是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的自动驾驶原型车体验项目。 司机把这辆 SQ5 从展览场地开到外面的开放式街道上,然后拔起了档把附近的一个特殊按钮,接下来,它就开启了自动驾驶模式。 拉斯维加斯的道路不像北京那样有白色的标线,而是用一个个圆形的钉子代替车道线,而且,路口很大很复杂。在这种城市路况下,德尔福的这辆原型车速度被限制在 50 英里/时(80km/h)以内,行驶的过程非常顺畅。如果是高速路段,它也可以跑到 75 英里/时。 我快被各种雷达弄蒙圈了 从外观上观察这辆 SQ5,除了德尔福的车身拉花以外,和普通车子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它被各种雷达武装了起来。我必须吐槽一句,它们太复杂了,我几乎蒙圈。 让我来描述一下:这辆车上有 10 个不同种类的电子雷达,除此之外还有 6 个激光雷达。 这 10 个电子雷达又分为长距离雷达和短距离雷达,它们分布在车子前端的两侧以及尾部 C 柱之后的位置。长距离雷达的探测距离可以达到 200 米,短距离雷达为 80 米左右。像照相机镜头一样,前者的探测视野会比后者窄很多。 至于激光雷达,它们被安装在车子的四角上。德尔福用这些雷达,代替了谷歌无人车上那个难看的犄角。 然后让我们来看看摄像头。在前挡风玻璃上,德尔福放置了两个摄像头。德尔福的自动驾驶系统工程师 Nathan 说,其中一个是单色的 Mono Camera,用来侦测地面上的车道线,第二个是 Color Camera,它可以识别颜色,用来分辨信号灯等。另外,还有第三个摄像头,它用来实现夜视等功能,可以侦测路面上的一些情况。 进入车里,可以很容易被中控台和前座头枕上的显示屏所吸引,它上面显示的是花花绿绿的图形,有车、有车道线、人行横道、行人、红绿灯等各种元素。Nathan 告诉 GeekCar,这个画面上的每一个颜色,实际上都代表了一种传感器,它们将对道路侦测的结果表现在这个屏幕上。 我们试乘体验的是工程样车,所以才会有这些画面,通过它,我们基本能够看清周围有什么,雷达探测到了什么。而最终装到量产车上之后,用户是看不到它们的。另外,这辆车其实是内置了导航系统的, 但是试乘的时并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更多的是因为这次体验的是固定路线。 另外,普通车子打开后备箱,掀开备胎隔板之后,会有一些储物空间,但是这辆 SQ5 的这个区域被电脑和线缆占据了。我们想拍照,但是被德尔福制止。 那么,是否可以把这些设备移植到其他车型上呢?Nathan 说,完全没问题。选择 SQ5 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只是它空间足够大,动力足够强,而且属于高端品牌。 德尔福自动驾驶的幕后英雄:Ottomatika 值得注意的是车尾的那一行英文:Ottomatika。它在德尔福这套自动驾驶技术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Ottomatika 是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投资的一家公司,它和德尔福共同开发了这套自动驾驶技术。 我在现场遇到了两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学生,他们帮我把对于这个学校的认知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档次。他俩本科的时候在清华大学学的是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之后来到卡耐基梅隆,做的也是恰好是无人车方面的研究。我们在现场聊到了对于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看法,感觉它们的理念比国内做这些的人先进很多,而且从今天的体验来看,做的东西也确实很牛,要知道,Ottomatika 仅仅成立六个月,然后就做出了这套东西。他俩说,德尔福的这个原型车已经在洛杉矶、匹兹堡和拉斯维加斯做了某些路段的测试,「 如果把地图数据补全的话,在理论上它完全可以实现自动驾驶。」 我的推测,这个自动驾驶项目里,Ottomatika 可能更多的是提供算法等软的内容,而德尔福提供实现它的必要硬件,并且发挥强大的整合能力。 哦对了,这俩同学的导师是 Chris Urmson。熟悉谷歌无人驾驶汽车的同学们一定知道他,他就是谷歌无人车团队的总监。 技术不是问题 Nathan 说,德尔福的自动驾驶会分好几个级别,比如,最基本的可能是自动泊车,再往上是辅助驾驶,功能上一层一层累积,给整车厂提供多种解决方案让他们选择。德尔福想用无人驾驶来证明它们的 Highly Automative 技术,而这辆 SQ5 就是把所有技术整合到一起的结果。 德尔福这次非常高调,但是,这样会不会抢了客户的风头呢? 我问德尔福的工作人员,你们的无人驾驶车与谷歌是否有竞争关系?他说没有,甚至谷歌也可以是德尔福的客户,因为谷歌也可以采用他们的软硬件结合的技术。 从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原型车可以看出来,技术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在实现自动驾驶的道路上,技术方面的阻碍越来越小。只要传感器够多,雷达够多,然后把什么自动泊车、拥堵辅助、行车辅助、车道保持等等技术都整合到一起,就可以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驾驶。 但是,理想状态中的自动驾驶,在技术之外,可能更多的是要解决标准化高精度地图,以及法律和道德上的问题。

当我们谈论「CES 车展」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 Jan 05, 2015 333

说起拉斯维加斯,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任性土豪们挥金如土的赌场?还是纸醉金迷的脱衣舞表演?或者是垂涎欲滴的牛排大餐?对于那群「 纯种 Geek」 来说,这些都不能够吸引他们来到这个位于美国内华达沙漠之中的「 罪恶之城」,而他们齐聚拉斯维加斯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每年的 CES 消费电子展。 从美国时间 4 号开始,拉斯维加斯已经开始有了 CES 的气氛,在各大赌场酒店里,也能看到戴着 CES 胸牌的人在走动。他们不是来赌博的,而是来参加 CES 的。这几天里,这个赌城会涌入 16 万人。 而从前年开始,CES 越来越像「 车展」。不管是「 车联网」,「 智能汽车」,还是「 车载互联系统」,一个又一个新鲜的概念在 CES 上被汽车大佬们首次提出,汽车厂商以及和汽车产业相关的行业先锋们不断刷新参展记录,他们想向全世界表明自己的「 极客精神」。今年,他们又能带来什么新东西呢? 我们的 Sid 同学已经到达拉斯维加斯,他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慢慢回答这个问题。 「 自动驾驶」 会是今年最关键的关键词 从现在得出的情况来看,不只是 ABB 三大巨头拼了,供应商也拼了。 其中最令我们期待的是,著名汽车零配件商德尔福(Delphi)将在美国时间 5 号下午 1:30 在展会外区域展示他们的无人驾驶技术。GeekCar 作为为数不多的国内媒体,有机会在现场体验并试乘这辆配备 Delphi 最新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 而在 Delphi 的展位旁边,它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德国博世(Bosch)也布置好了自己的展位,从 Sid 发回的照片里可以看出,似乎博世也是要做一些室外的车辆驾乘体验。据我们所知,博世此次在 CES 除了传统的技术创新,更有 mySPIN 全新车载互联系统的全球 App 发布。我们将在现场对博世软件技术公司负责人 Torsten 进行专访,期待他对 mySPIN 的未来发展和博世的创新做出最新的规划和解答。 博世会不会也有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我们十分期待。不管怎么说,两大汽车零部件提供商这回是要「 火拼」 了。 而关于无人驾驶或者说自动驾驶,ABB 三巨头也是这次 CES 上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前有媒体剧透奔驰此次会发布自己最新的无人驾驶概念车,而相对保守和严谨的德国人是否真的是在默默地开发着自己的无人驾驶技术?美国时间 5 号晚 8 点,梅赛德斯奔驰的发布会会揭晓答案。 就在同一时间,宝马也会在 SLS 酒店举行内部的新闻发布会,此前的消息说宝马会发布其自动泊车技术,包括「 可远程代客泊车」 的智能手表。 奥迪的发布会则定在美国时间 6 号中午 11 点,将展示集成了谷歌地图的车载导航系统等多项新技术以及两款概念车,极有可能会涉及自动驾驶系统。希望三大汽车厂商这次的火拼能来的更猛烈些! 我们更关心的是,今年的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相比于去年在 CES 出现的那些,又有什么进化? 「 无人驾驶面向未来,而车上那块屏幕的争夺战已经进入白热化。」 另外,此次 CES 我们特别关注的公司还有福特,关键词是「SYNC 3.0」。相对于已经在量产车上搭载的 SYNC 2.0,此次福特发布的 3.0 会有哪些改进?我们得到的情报是此次最大的区别是在 UI 上,因为这次是在 8 寸车机屏幕上进行适配,所以 UI 要做出很大改变。而除了 UI,此次 SYNC3.0 最大的亮点在于福特完全用了 AppLink 自己的开源代码,展现出了福特开源的决心。 从此次福特来参加 CES 的大佬也能看出福特对于这次 SYNC 3.0 发布的重视程度:福特 CEO Mark Fields 将于美国时间 6 号早 8:30 发表主题演讲;在中午,我们 GeekCar 也会有机会采访福特汽车公司车联网与服务执行董事 Don Butler;另外,Sid 还争取到了和福特亚非欧连接服务总监 Joe Beiser 共进晚餐的机会。我们将从上到下了解福特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对 SYNC 3.0 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包括福特对于 SDL 的前景和布局、生态系的建立、如何在车厂推广等等。敬请关注我们的专题文章。 和福特一样,对于车内的「 那块屏」,还有很多厂商都虎视眈眈,在此次 CES 上,韩国现代将成为首家同时展示苹果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 的公司;同时,克莱斯勒也会展示其在北美颇受好评的 UConnect 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再加上博世的 mySPIN。智能车载互联到底哪家强?我们帮你一探究竟。 在接下来这几天,每小时一架降落在拉斯维加斯麦克卡兰机场的飞机上的乘客,大多数不再是赌徒,而更多的是来参加 CES 的 … 继续阅读

一场关于赛车的梦——北京理工大学方程式车队

· Jan 04, 2015 333

也许对你来说这只是一场比赛,而对他们来说,这是大学时期一个关于赛车的梦。关于大学生方程式这个话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也关注过,但我始终认为,对于这些热爱赛车的大学生们来说,有更多的故事无法用文字表达,所以我们这次就邀请来了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汽车方程式车队的两届队长董路宁、刘旭泽光临 GeekCar fm,和我们聊一聊那些关于赛事、关于车队、关于梦想、关于未来的事情。 比赛现场拆发动机,但装不回去了;赛前训练 11 个人住赛道旁边的一个标间;没有女朋友的队友成为了基友,有女朋友的就拉来做车队运营;曾经遭遇比赛前一天赛车焚毁的灾难… 亲手打造的赛车就像车队成员自己的孩子,而这些年轻的热血青年伴随着赛车不断地让自己成长起来。 我们关注大学生方程式,关注那些用自己的热血浇灌赛车梦想的年轻人,我们希望能够让他们通过声音引起你们对这项赛事的关注。

【GeekCar Weekly】应接不暇的冰雪试驾之外,汽车科技媒体老师的冬季日常

· Dec 28, 2014 333

冬季里的汽车媒体老师们都去忙啥了?那还用问吗,冰雪试驾呗!GeekCar 也不例外,但应接不暇的冰雪试驾并没有打断我们的日常工作,在办公室空荡荡的这一周,我们还是在持续关注那些「 圣诞节车企创意营销」 以外的汽车科技新动态。 有关硬件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那个 Mobileye 吗?嗯,说记得。鉴于 GeekCar 吉祥物胡阿姨具有一定「 女司机」 属性,于是我们这周搞来了这个价值不菲的玩意儿,并花了四个小时把它装进了她的红色福克斯,以减小她驾车时的杀伤性。这家以色列公司在 to B 业务外也在发展 to C 业务,我们安装的这套 Mobileye 560 就是这种产品。在经历了拆车机、连 CAN 总线、连接显示屏和芯片和、摄像头调试、软硬件设置和标定的过程之后,我们的福克斯终于拥有了 ADAS(高级驾驶辅助)功能。这两天开着这辆身家暴涨 2 万的福克斯,还真是任性呢,只不过车里多出了一些的「 嘀嘀」 声,详细的测评请持续关注本周 GeekCar 的文章。 另外说到车内硬件,哦,我知道你又要聊 OBD 了,哦,然后我知道你又要聊保险了。上一周腾讯路宝、人保财险和嘉实多宣布联手推出「i 车生活平台」 首款产品——「i 保养」,符合条件的车主只要投保人保车险,通过下载使用腾讯路宝 App 或关注腾讯路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指定服务网点享受全年不限次数免费的常规保养服务,包括机油、机滤和工时三部分。但是,看起来是福利的这条新闻,但是很快这个话题就充满了骂声。比如,我们的好朋友汪胖子就连发两篇文章起底 i 保养,分析出了条款里面的种种限制条件以及苛刻要求,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骗人!看来,这还真不是一份免费午餐…… 同样是 OBD,「 别人家」 的 OBD 就可以玩儿的这么 Happy,有个创业团队告诉我们,未来也许你可以「 边开车,边打怪」 了。我们上周采访了这个来自广州和香港的创业团队创始人 James,他们从游戏这个角度切入,利用 OBD 把游戏和驾驶结合起来,未来会提供给游戏开发公司 SDK 和 API 接入他们的产品。作为不怎么玩儿网游的我,对这种方式持有一定的质疑态度,我们真的需要将驾驶过程「 游戏化」 吗?但或许这又是 OBD 产品抓住消费者「 痛点」 的机会,谁知道呢,反正别让我替别人开着车打怪升级就好了。 有关 O2O 和 C2C 想给你的车做个「 大保健」?还是上门服务?或许并不是没可能。上周我们采访了一家叫做摩卡的创业公司,就是做的汽车上门维修服务。在汽车后市场 O2O 创业项目里,选择这种「 重中之重」 的项目作为切入点的团队并不多。如何解决信任问题是这种项目的成功关键,在他们上线的四个月时间里,有 30%的客户二次下单。在现阶段,培养用户习惯、建立用户之间的信任感、以及提升服务质量才是关键。我们有理由期待未来汽车行业的「 河狸家」 会越来越多。 而上周还有一个做二手车 C2C 交易平台的公司特别火,他们是「 人人车」,他们火是因为刚刚得到了 2000 万美金的 B 轮融资,而领投的是策源创投和雷军系的顺为资本。人人车并不只是一个提供简单交易信息的平台,实际上它对于整个交易环节的渗透非常重,除了车辆信息,他们还有评估师团队,协同意向买家线下看车、撮合交易、签订合同、完成过户手续等等。而整个交易过程他们收取 3%的服务费,8000 元封顶。这种模式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采访过的「 大辉哥」 的一手车交易平台奥途仕,我十分为他感到捉急。人人车过亿美元的估值并不奇怪,国内不成熟的二手车交易早该被互联网所改变,就看谁动作快了。 有关车 每每有谷歌的新闻肯定就是大新闻,更别提是谷歌的无人车。上周一谷歌宣布公司完成了第一辆「 全功能」 无人驾驶汽车原型,从外观上看,头顶的「 触角」 变得更小,并增加了头灯和转向灯。继续期待关于谷歌无人车更多的大新闻吧,这包括 2015 年无人车的加州路试、和当地法规的磨合等等。 作为迟到的圣诞礼物,我们在上周通过 Uber 平台获得了奥迪 A3 e-tron 插电混动版三小时的试驾体验机会,于是我们开着它去了西山。这辆有四种混动模式设计、并且可以在电动模式下换挡的「 奇葩」 的 A3,给了我们小伙伴两种不一样的山路体验。 以上这些,就是 GeekCar 小伙伴们上周的工作日常,现在可以插播广告了,如果你也想加入 GeekCar 的大家庭,和我们一起愉快地玩耍,我只想说四个字:请联系我!contact@geekcar.net

「重庆小分队」与 MINI 五门掀背版的故事

· Dec 21, 2014

一位自称是怀才不遇艺术家的原汽车公司高管,一位拥有自己摄影工作室并且梳着辫子的职业摄影师,加上我们 GeekCar 的两位小伙伴,在三天两夜里,我们四个人组成了临时的「 重庆小分队」,我们的任务就是驾驶 MINI 五门掀背版,在重庆拍摄我们的「GeekCar 小电影」。 在这几天中,我们在重庆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人和事?又有哪些片段让我们回想起来就会热泪盈眶?今天我们这个四人小分队再次聚首北京,从视频拍摄的前期策划过程,聊到拍摄过程中让我们每个人记忆深刻的画面,从小电影聊到创业。我固执地认为,这次重庆之行对我来说,真的不只是拍摄了一个视频。 如果你还没看我们的「 小电影」,那么先不剧透了,看完再来听吧~

[GeekCar 小电影] 来者不拒聊科技:五门 MINI 在重庆的五次「艳遇」

· Dec 18, 2014 333

今天的这篇微信文章,其实是半个月前 GeekCar 和朋友们在重庆拍摄的一个短视频。 这是一次关于 MINI 五门掀背版的试驾活动。当然,你可以把它当做广告片看,但对于制作广告片,我们并不专业:没有专业的设备、没有专业的汽车摄影师、没有提前踩点、没有导演、没有演员、甚至没有拍摄资金。 我们试图把它拍的有趣和有故事,但实际上,视频内容也并没有那么多有趣的笑点和什么意义。我们试图寻找科技与人的关系,我们试图寻找城市与交通工具的联系,我们得到了一些不算是答案的答案。 在这三天两晚的拍摄时间里,我们在重庆用 Airbnb 找到了住的地方,顺便采访了女房东;和不承认自己是纹身师的女诗人聊了聊对待科技的看法;去古着店买了点儿东西,问问喜欢吃素的女老板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会做什么;去看摇滚乐队排练,问了问他们青春是什么;和科学家喝茶,侃一侃未来汽车。或许这些人的故事比这段视频本身更加有趣。 至于我们为什么要开着 MINI 在重庆溜达?为什么要采访这些生活轨迹毫不相同的人?为什么要问那些荒诞的问题?答案真的重要吗? 我想,没有答案也许就是对于「 年轻」 这个词最好的解释和回答,我们喜欢,就去做了。就好像你问我 MINI 为什么要出五门版?我的回答是,乐意。

行车记录仪的那点事儿

· Dec 13, 2014 333

两个月前,我们 GeekCar 在深圳拜访过一家做行车记录仪的公司,一帮来自华为的前员工创立了这家名叫” 为有视讯” 的公司,他们做的产品叫做「 盯盯拍」 行车记录仪。和别的行车记录仪不同,他们多了一个按钮和手机端 App。在他们眼里,行车记录仪不仅可以防碰瓷,还能更有趣。 盯盯拍的老大姓罗同样是「 老罗」,盯盯拍这个「 老罗」 在深圳制造硬件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在行车记录仪的产品层面和营销层面有什么样的挑战?如果你也准备去深圳开展掘金之旅,或者你是车载智能硬件爱好者,那么应该听一听这几位创业者和 GeekCar 聊他们的切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