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精算告诉你 小米造车没那么简单

· Apr 04, 2014

之前网上流传说小米要造电动车,我觉得挺不靠谱的。没想到前几天雷军亲口承认正在和某车企(基本可确认是比亚迪)合作研发电动车,2015 年就准备量产。一时之间,小米将颠覆汽车市场的论调传的沸沸扬扬。不得不说,这事还真没看上去那么简单。

造电动车,对于小米来说很不简单:小米的几项优势-粉丝、预售+饥饿营销、设计能力,在汽车市场都派不上大用。想要凭借在手机市场上的强势来颠覆传统行业,对小米来说没那么容易。以之前曾经热炒过一段时间的小米电视来看,2013 年 9 月上市,当年销售仅 1.8 万台。相比之下,5 月上市的乐视 TV 好歹也卖了 30 万台,而 2013 年中国电视的销量是 5000 万台!

相比电视机市场,小米想颠覆汽车市场更难。小米手机的粉丝,还是以屌丝为主,绝大部分未必买的起车,就算买的起,也未必能够搞定充电桩,且不见 Tesla 的高富帅车主也未必人人都有私家别墅、独立车库,很多人还在为怎么协调小区物业让自己在楼下的车位旁装个充电桩犯愁呢。

更不提以小米的定位来看,小米电动车应该走的是相对低价的路线,吸引的是只准备买一辆车的用户,解决不了充电问题,根本就不敢上路。在手机领域,大家津津乐道的小米通过粉丝积极反馈,在汽车行业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毕竟这两种产品的迭代周期完全不一样。

低价、预售、饥饿营销这些手段,在汽车市场上也不会那么好用。 汽车零部件不比手机,完全不适用摩尔定律。靠低价吸引眼球,拖上几个月以后等成本下降再大规模发货基本不现实。你等上一年,也降不了 10%。而且电动车在现在再怎么把规模做大,成本也降不到太低。电池成本,是所有电动车生产厂家不能回避之痛。

且不说 Tesla 的 500 公里续航,小米电动车怎么也得向比亚迪 E6 看齐做到 300 公里,总不能像荣威 E50 那样才区区 120 公里续航吧?以 300 公里来算,不管小米是用比亚迪、松下还是 A123 的电池,以现在的技术,至少需要 70Kwh 的电池。简单来说,现在这样的电池组有半吨重,成本要 1 万美元,每年大概可以下降 10%。小米电动车如果在明年量产,仅仅电池部分就要 5 万元的成本。当然,政府对于电动车是有高额补贴的,最高达 11 万,而且还不限牌。但考虑到电动车的电机、车身和研发成本,一辆能续航 300 公里的车,在扣除补贴后,用户还是要自掏腰包十几万元。

小米的设计能力在造车时则多少能派上些用处,虽然不会像热情的粉丝想像的那么大。小米的设计强项在软件、在交互部分,在硬件方面只能说是不过不失。在汽车里,现有的这块屏幕确实广遭诟病,而且 Tesla 也成功的靠其大屏吸引了用户的眼球,但信息娱乐系统不是汽车的全部,也不是用户买车的首要选择。

看汽车你首先看到的是外形,这方面可不是小米的强项。然后看到的是内饰,这还不是小米的强项。再然后,你可能会看看屏幕,或许也不会,因为在 4S 店里一般都不会开着。等把车开到路上,你首先关注的是驾驶的感觉、乘坐的舒适度,然后才会关心那块屏幕,这时候才轮到小米来发挥其实力。当然,你可以说小米不差钱,完全可以招募世界顶级的汽车设计大师来参与外观、内饰的设计,不过要是事情就这么简单,比亚迪和奇瑞也不差钱,他们早就能自己请了,不是吗?

既然小米的优势在造车时派不上什么大用,雷军为什么还要做,难道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我看也没那么简单。造车是很多人的中国梦,梦想必然是远大的,和现实有差距的。小米刚开始做手机时也没什么优势,也未必当时就想好了要做预售、饥饿营销。优势是在实践中打磨出来的,如果不做,就什么都不会有。何况,相比手机领域,汽车行业规模更大、更传统、更值得颠覆。我不看好明年量产的小米电动车、甚至对其未来几年都不看好,因为有太多事要做、要去积累、改变。但我看好小米的决心,看好有梦想的中国创业家们!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