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48mm 征服中国市场,英菲君你做得到吗?

· Dec 25, 2014

想用 48mm 征服个妹子?别做梦了。但是用 48mm 征服中国市场,英菲君你做的到吗?我想我的答案是,谁用谁知道。

和身边的很多爱车的朋友一样,之前一提到有「中国特色」的 L 加长款车型时,我就会莫名地感到反感,当然,这一点点反感并不影响各大汽车厂商数钱数到手抽筋,这也成为了他们打入中国市场或快速抢占市场占有率屡试不爽的手段之一。就在 「ABB」、沃尔沃、凯迪拉克等豪华品牌纷纷加长了之后,英菲尼迪也迫不及待地推出了他们的首款国产车型」东风英菲尼迪 Q50L」。

在苏州的试车场上,我的面前同时摆放着进口 Q50 和国产 Q50L,我没带卷尺,不过除了屁股上东风英菲尼迪六个字和旁边的 L 字母,真的很难从视觉上分辨这两款车有什么不同之处,如果实在要玩儿「大家来找茬」,或许我能找出的不同就是侧裙那条多出来的镀铬条吧。和其他品牌的 L 不同,这辆国产 Q50L,仅仅加长了 48mm,而且全都加在了后排。整体上并没有破坏 Q50 原本的车身比例,甚至可以说使得车身更加舒展,并不像其他品牌那样加长之后从「运动」变成了「行政」,呵呵。

IMG_3969

外观上延续了 Q50 的设计,与其说它的设计灵感来自海浪,不如说车身整体就像「流水冲刷中的鹅卵石」,这也是英菲尼迪曲面造型的特征和灵魂所在。表面流动的神秘感加上肌肉感坚挺的内核,很好地结合了日本和西方不同的汽车设计理念。夜晚亮起的 Q50L 尾灯让我联想到了小时候每集必看的《火影忍者》,神似漫画中的「写轮眼」,东瀛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车身整体设计又十分简洁凌厉,引擎盖上两条线给 A 柱增添了不少力量感。和它的前身英菲尼迪 G25 相比,Q50L 减少了一些臃肿,显得更加矫健和紧致。

和外观相比,内饰的设计就显得相对逊色了一些,在汽车内饰设计向「横向」、「悬浮」发展的现在,Q50L 的内饰设计显得有些不那么合时宜。汽车内饰主题线在空间上并不是很讲究「延续性」,虽然「倒三角」的中控区域整体轮廓设计非常抢眼,但两块屏幕的衔接以及整体内饰布局有些生硬,不够巧妙。但中控包含的皮革、木纹、金属、玻璃等不同的材料的确带来了很多不同的视觉以及触觉感受,各个元件也显得精致而有序,对于刚刚开上这辆车的新司机来说,学习成本并不高。需要表扬的是屏幕下方的三个快捷按键,把音乐、主菜单、温度调节三项最常用的功能在这里列出,使用者不用再纠结多层级菜单前进后退所带来的困扰。有关双屏幕更加详细的测评,大家可以点击观看我们之前的文章:《【极客评车】再聊一次 Q50,不过你们应该听听他怎么说》

IMG_3972

说到 Q50L 的加长,除了逼格,理性的人们可能更关注的是他的操控性和动力性能是否会受到影响,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并没有。Q50L 沿用了奔驰 C 260 L 的动力总成,不过与 C 260 L 在国内组装的方式不同,Q50L 采用了德国进口的方式,进行重新调教,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响应更为积极。2.0T、211hp(155kW)/5500rpm、发动机在 1250rpm 时达到 350N·m 的峰值扭矩输出,并持续到 3500rpm,0-100km/h 加速 7.8 秒,最高车速 245km/h,从参数上,Q50L 毫不逊色与同级别其他车型。而在一天的场地试驾中,除了在绕桩环节和进口短轴版 Q50 相比,悬挂调教方面稍微偏软一些,其他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我在开着一辆国产的加长 Q50。

说到操控,不得不提 DAS 线控转向技术。这套来自飞机的转向技术我们之前已经提过很多次,这次的场地测试让我真正体验到了它的「威力」。DAS 「理性」地过滤了来自路面的「不合理」颠簸,减少了方向盘修正次数,并且真正做到了过弯时「指哪打哪」,转向清晰并且迅速。结合 ALC 主动车道控制系统以及车道偏离警告/修正系统,在下午的路试中我克服心理障碍,有意地不去控制方向盘、不踩刹车和油门,这辆 Q50L 几乎可以在高速上实现自动驾驶,甚至可以应付高速上的一些缓弯,这让我十分意外。

IMG_3971

国产 Q50L 的配置相比进口 Q50 不降反升,这在国产车型中并不多见,这体现了英菲尼迪对 Q50L 这款车型的重视程度和对中国市场的诚意。在 Q50L 正式销售后,进口 2.0T 版本 Q50 将和我们告别,虽然 3.7L 排量的进口 Q50 如今降价幅度很大,但对于更多中国家庭和消费者来说,Q50L 也许是更实惠和理性的选择。那么问题来了,英菲尼迪多了「东风」俩字,你还「敢爱」吗?我的答案文章开头就有了,谁用谁知道。那你的呢?

IMG_3968

 

7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