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春天里的少年,与他的 Dream Car

· Jul 22, 2022 333

今天不聊创新,只聊初心 前不久借到一台雷克萨斯 LC,本来想按部就班地写一篇试驾稿,却因一次争论而改变了想法。 我司的小胖子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德系粉,而我又是个坚定的丰田拥趸,围绕「 花 100 万买雷克萨斯 LC 究竟是不是『 大冤种』「 的话题持续争论了一个小时,我们从各种角度上阐述着自己的观点,确也没能辩出个所以然。话题的终结只因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喜欢丰田」。 这次,惊艳世界! 赛车界中有个名为 Morizo 的车手,常年混迹于各项耐力赛中,而摘下头盔脱下赛车服的他不是别人,正是丰田汽车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今年六月,刚刚度过 66 岁生日的丰田章男还参加了富士 24 小时耐力赛。 坦率来讲,我是丰田章男的粉丝,起码在我心中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懂「 车」 的车企掌门人。看看其他掌门人都在干什么,社交平台上隔空「 撕逼」,抑或是挺着圆滚滚的肚子在希腊度假。丰田章男参与赛车运动不是作秀,Morizo 这个名字早已驰骋赛场十余年。 2007 年,丰田章男在参加纽博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其他厂商都在使用计划量产的车型参赛,而丰田却只能拿出销售店都早已停售的车型,这种差距让丰田章男感到屈辱。当时的丰田章男还是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在他眼中,丰田不该是这般平庸的样子。 时光追溯到 20 世纪 60 年代,二战后的日本工业逐渐复苏,不过,汽车工业的头把交椅还是稳稳地坐在欧美人屁股底下。彼时的日本如同现在的中国,除了出售廉价车覆盖东南亚市场外,仍然是以自给自足为主的产业生态。 让世界认识到日本汽车工业的强大成为丰田的目标,他们的做法与福特如出一辙,用一款跑车敲开欧美垄断的赛车运动的大门。 1965 年,丰田 2000GT 亮相东京车展,这是日本汽车工业打造的首款 GT 跑车。那一年,出生于名古屋的丰田章男刚刚 9 岁,在他的少年时代,见证了父辈们打造的 2000GT,将日本汽车工业从舞台边缘领向中央。 当时的知名汽车杂志《Road & Track 》用「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and enjoyable cars we’ve driven」 来评价丰田 2000GT,并将其与保时捷 911 相提并论。迄今为止,丰田 2000GT 仍是最值得收藏的日本车,且没有之一。卡罗尔·谢尔比还曾驾驶 2000GTs 参加 CP 类别的 SCCA 量产车比赛。 这就是刺痛丰田章男的原因,2000GT 之后,丰田汽车没有停止在跑车上的投入,后续还有如 Soarer 和 Supra 这样出类拔错的产品。但千禧年之后,丰田汽车陷入了瓶颈期,很难拿出一款令人满意的跑车,丰田汽车的使用场景被局限在了街道与菜市场之间,卡罗拉全部改用前驱形式,早已没了 AE86 的荣光,而雷克萨斯 SC 也被大猩猩杰瑞米辣评为「 史上最烂的跑车」。 2007 年纽伯格林一战之后,丰田章男下定决心推动「 那个项目」 落地,一款能够再次惊艳世人的日本殿堂级跑车。 为了这个想法,丰田章男排除万难。当他推出打造雷克萨斯旗舰级跑车的想法时,董事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持反对意见。时任丰田汽车品牌总监高田笃在一次采访中说道「LFA 仍然只有少数人支持,因为成本问题,甚至连工程师都想阻止它。这需要大量的资源,所有的组件都必须单独开发。」 丰田章男从没放弃过,他不断地用 LFA 对雷克萨斯的品牌价值来游说高层,在最终的表决会议上高田笃站了出来,他说到」 我只是一名部门经理,但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2009 年,丰田章男出任丰田汽车总裁,他为世界带来的第一个礼物便是雷克萨斯 LFA。同年,他本人驾驶 LFA 赛车参加纽伯格林 24 小时耐力赛获得了组别第四名的成绩。同丰田 2000GT 一样,LFA 也是一台纯手工打造,年产仅数百台的跑车。他们诞生于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展现强大的技术实力 。 丰田章男为何这么倔? 2017 年,当世界车企因电动化问题而焦头烂额时,丰田却若无其事地推出了雷克萨斯 LC。不知从何时开始,丰田章男成为世界新能源企业的公敌,在完全电动化这件事上,丰田表现得极为暧昧,外人也评价丰田章男为一意孤行的倔老头,产业大转型的环境里还在摆弄着自己钟爱的「 老旧燃油跑车」。 所以他为什么对赛道、对跑车抱有如此执念?在此我们不妨了解下他与老师的故事。 当丰田章男回国准备接手丰田汽车的业务时,遇到了丰田车队的职业试车手成濑弘。即便知道丰田章男就是未来的掌门人,成濑弘说话也毫不客气,他曾对丰田章男说「 我可不想被你教怎么造车,因为你都不懂开车。我觉得你至少得学会开车再和我说这些话。希望你能明白,我们这些负责车辆测试评价的车手,可是拼了命在制造汽车的。如果你有这份心学会开车的话,哪怕一个月一次也行,我教你。」 「 要造车,先懂车」 这是成濑弘给丰田章男上的第一课,1942 年生人的成濑弘,将一生全部奉献给了汽车事业,2010 年时,因测试 LFA 时发生事故,不幸罹难。成濑弘绝对配得上」 传奇「 二字,如今,丰田汽车旗下富有驾驶乐趣的小车都被冠以 GR 之名,GR 是丰田车队 GAZOO Racing 的缩写,而这个车队是 2007 年时丰田章男与成濑弘一同创建的。 至于丰田章男为何这么掘?想必是拥有与老师一样的信念。在成濑弘的追悼会上,丰田章男说了下面这番话。 「 我会时刻铭记成濑先生说过的话,『 要把驾驶汽车的乐趣传递给下一代』,要将这份热情融入到我的言行举止中,继续作为今后工作的原动力。牢记 『 制造更好的汽车永无止境』 这句话,继承成濑先生的思想并努力传承、发扬光大,最终实现『 制造更好的汽车』 的目标。」 如果世界上还存有一家为驾驶乐趣而造车的企业,那一定是丰田。正因如此,雷克萨斯 LFA 也等来了继承者。 相比 LFA,LC 是一款下沉产品,同时也是丰田现代技术的集大成者,目标让更多人体会丰田技术魅力。如果说 LFA 的使命在赛道之上,那 LC 的定位更像 2000GT,让世人再次领略日本 GT 跑车的魅力。 雷克萨斯的设计不向任何因素妥协 雷克萨斯 LC 的前身是雷克萨斯 LF-LC 概念车,初次亮相时,人们会不自觉地将它与 LFA … 继续阅读

这一次,百度赢了

· Jul 22, 2022 333

今天被百度刷屏了。 在今天的 2022 百度世界大会上,发布了第六代量产无人车、也是 Apollo 第 6 代 Robotaxi——Apollo RT6。 汽车和出行业务被放在了今年百度世界大会的第一趴,受重视程度可想而知,长着轮子的朋友们依然是今年的重头戏。 集度汽车 ROBO-01 概念车 如果不是前阵子集度汽车的 ROBO-01 概念车带来各种意义上的冲击感过于强烈,之前我们甚至有些期待今天开出来一辆什么样的车——用百度一直以来的说法,也许应该叫「汽车机器人」才是。 演播大厅里,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和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两人跟 Apollo RT6 站到一起的时候,我还是没有忍住发出了感叹:终于像是一辆汽车了。没有头顶着各种设备的「大包」,也没有方头方脑得让人随时想学着擎天柱大哥的声调,喊出那句著名的「汽车人,变形出发!」。 百度 Apollo RT6「这款车的外观其实越来越像现在的传统车了。但是它的内涵不一样,它搭载了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相当于搭配了一个具有 20 年驾龄的老司机。所以说这辆车它不仅仅是一辆车,也是一个好司机。」在向撒贝宁和与会媒体介绍 Apollo RT6 时,李震宇的表达十分自信。 仔细想想,Apollo RT6 的名字更像是取了单词「Robot」的首尾字幕缩写。淡化稍显空中楼阁缥缈感的「汽车机器人」概念,更加强调落地优势,也成为了今天的另一条明线。 百度 Apollo 有史以来最重磅的产品 与以往不同,百度前几代无人车多采用「基于成品车进行改装」的模式,最多是与主机厂合作得以更好地进行改装、开发以及控制成本。 而 Apollo RT6 却是一台真正为 Robotaxi 而生的「专用量产无人车」。 先来看一下 Apollo RT6 的核心信息: 产品定位:百度第六代量产无人车; 车身尺寸:长 4760mm、宽 1870mm、高 1650mm,轴距 2830mm; 产品价格:成本价 25 万元; 量产时间:2023 年下半年会小批量投入到萝卜快跑试运营; 部署规模:年规划产能会根据运营部署节奏,从万台到十万台逐步攀升。预计在 2025 年实现在 65 个城市运营,2030 年将覆盖 100 个城市。 从「星河」中来 阿波罗星河平台是面向无人驾驶的车型平台,和传统车企的车型平台概念有些类似,但不同点在于:除了相对成熟的车辆工程相关部分以外,又增加了无人驾驶相关的零部件及系统适配。 所以,阿波罗星河平台是一个「车辆工程和自动驾驶技术深度融合」的平台。而 RT6 正是基于阿波罗星河平台开发的第一款车型。 RT6 定位更偏向一款「无人驾驶跨界车」,在车辆造型、结构、空间优化几个方面,分别集成了 SUV 和 MPV 车型的优势。单从车型这一个方面来说的话,可以理解为一个放大版的广汽埃安 AION Y 或是合创 Z03。 合创 Z03 但作为一台「专用量产无人车」,RT6 在面对商业运营场景做了很多优化设计和适配,比如: RT6 的天窗结构与顶盖传感器套件进行了高度集成一体化设计。在满足车辆采光需求的前提下,对感知硬件布局进行了优化,与车身的融合度更高。同时,基于正向设计的优势还能够给感知硬件提供更大的视场角。 RT6 带有识别和提示的交互灯语设计,一处集成在车灯内,另一处放置在位置更高也更易被观察的车顶处。交互灯语可以向其他交通参与者进行提示以及反馈。 RT6 在商业运营这个场景下,为了给乘客提供便利进出,采用了 MPV 车型常用的电动侧滑门设计。 为「无人驾驶」而生 智能驾驶圈里那句最硬气的话「4 颗以下,请别说话」,如今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RT6 搭载了 Apollo 最新一代无人驾驶系统,全车配备 38 个感知硬件,包含 8 颗激光雷达、6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以及 12 颗高清摄像头。 激光雷达选用了 128 线半固态激光雷达,虽然百度没有明确指出激光雷达的品牌及型号,但大概率使用的了与集度同款的「禾赛 AT128」。 8 颗激光雷达中,有 4 颗集成在车顶作环视,另外 4 颗布置于车身作补盲。 车顶的 4 颗激光雷达将作为感知系统中的「主雷达」,而布置于车身四周的补盲激光雷达将负责对紧急 Cut-in 场景、低矮物体以及道路静态物体的补充识别。 除了感知硬件外,RT6 还搭载了算力达到 1200 TOPS 的「车规级高算力主冗双计算单元」。 RT6 的整车硬件及自动驾驶套件零部件全部符合车规级,并且从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实现了整车全冗余。 … 继续阅读

集度展示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ROBO-01,机器人美学「冲出元宇宙」

· Jul 22, 2022 333

7 月 20 日,集度召开名为《冲出元宇宙,打破次元壁》媒体沙龙北京专场,开启了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 ROBO-01 线下实车展示的第五站。集度 CEO 夏一平和运营负责人罗岗向媒体全方位分享了「 机器人美学」 设计语言以及集度汽车机器人养成逻辑。同时,集度还公布了首款量产车生产制造的新进展——车身模具制造已进入加工装配阶段,距离量产车交付更进了一步。 成立一年多以来,集度展现出了汽车行业少有的高效率,持续不断地推进汽车机器人的养成,确保 2023 年首款汽车机器人量产车的上市交付。今年秋季,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量产车型的限定版将正式推出。在今年广州车展,集度还将发布第二款量产车型的外观设计。  (集度车身侧围外板模具机加工)机器人美学设计,打造「 可被量产的概念车」 在设计之初,集度就追求科技、纯净、简洁,少即是多。基于「 机器人美学」 设计理念——未来主义、机器人化、共情,集度创造了汽车机器人新物种 ROBO-01 概念车,展开对新设计、新科技、新理念的探索。 ROBO-01 概念车车身如同机器人外壳,取消门把手、左右拨杆、中控按键等繁复的部件,3D 无界一体化超清大屏、超薄喷气式出风口营造沉浸式、极简化的氛围,充分诠释未来主义的科技之美。   「 跳灯式」 可升降激光雷达、主动式尾翼 ROBOWing、可折叠 U 型方向盘、升降音箱等诸多可变型结构,更加彰显机器人般的灵动与智能。 强大的 AI 感知赋予 ROBO-01 概念车用户情绪识别能力以及与外界的动态交互,交互式 AI 像素灯和高识别率 AI 语音交互系统实现了「 人-车-环境」 间的自然交流。 凭借出色的设计,ROBO-01 概念车及其充电桩 ROBO Charger,获得了国际知名设计奖项——RedDot Award(红点设计奖)所颁发的 2022 年度「Mobility and Transportation」(交通移动产品)和「Energy and Electrification」(充电补能产品)两大奖项。这是集度成立的一年多时间里,其打造的首款概念车和充电桩,所获得的首个「 双料红点设计大奖」。(ROBO-01 荣获 Mobility and Transportation 奖项) (ROBO CHARGER 荣获 Energy and Electrification 奖项)集度打造的 ROBO-01 概念车与传统意义上的概念车有非常大的不同。ROBO-01 概念车不仅只是验证设计,还要验证功能。集度充分考量了法规要求、供应链能力、制造成本以及工程落地等诸多因素,最大限度地把原汁原味的科技美学和极致的智能化体验带给用户。 夏一平表示,集度以量产为目标打造概念车,融合汽车机器人设计基因,并结合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对智能汽车的创新技术及其工程化进行落地验证。比如,面向高阶自动驾驶,集度已经在线控转向等方面开展了充分的前瞻性布局和工程化验证。集度将综合考虑技术、成本、法规等因素,不断优化产品方案,更多前瞻性设计有望在未来逐步实现。并且,ROBO-01 概念车与最终交付的量产版车型之间,A 面视觉设计与智能化功能的相似度将达 90%。 独特的汽车机器人养成,整车量产制造再进一步 集度对于「 汽车机器人」 新物种的养成有一套领先独特的逻辑。通过首创 SIMUCar 软件模拟样车研发流程,集度前置智驾和智舱的软件研发,相比行业平均研发进度,提前 15 个月开始智能化开发,完成系统安全稳定性验证。成立 500 多天,集度已经完整展示了品牌理念、整车设计、技术研发、工程制造在内的全方位进展,远超行业整体速度。  (汽车机器人养成进度)

特斯拉 Q2 财报:在扩产的路上狂奔

· Jul 22, 2022 333

多少人还记得,一年前马斯克在财报会上撂下豪言:「 以后没事儿我就不参加了,太无聊了。」 不过随后的几次财报会,他几乎都在,比如 7 月 21 日早上刚刚结束的 2022 年 Q2 财报电话会。 用他自己的话说:「 如果只有好消息,我不会参与财报电话会」。单从账面上来看,过去一个季度特斯拉的成绩单的确没之前好看。毕竟连续喜提了几个季度的「 史最佳」 和持续增长后,这个季度回落的数据看上去格外显眼。 不过二季度不论是生产停摆还是交付量触底,背后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并不是某一家车企的原因。因此,这次的财报中相比于数据暂时涨跌,我们似乎更关心生产恢复情况、下半年表现会怎样,以及在过去这几个月特斯拉又搞出了什么新事情。比如,一年前我还在掰着手指头算特斯拉一年最多能生产 110 万车,不知不觉间,特斯拉的全球产能已经快逼近 200 万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具体咱们还是看财报慢慢说吧。 情理之中的短暂下跌 在上海疫情影响最严重的 4 月,特斯拉有大半个月的时间停工停产,4 月国内的交付量仅有 1500 多辆。虽然随后的 5 月 6 月产能回升,甚至在 6 月 Model Y 单辆车就交付了 5.2 万,创下了自己历史最佳的生产记录。但这也让整个第二季度的营收、利润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各项数据的下跌在意料之中。 由于 4 月汽车的生产和交付触底得直接影响,二季度汽车业务占总收入的 86.2%,相比上季度下降 3.7%;二季度特斯拉整体的税前净利润 23 亿美元,净利润率 14.6%,相比于上季度的 19.2%下降了 4.6%,二季度整体毛利达到了 42.3 亿。为了抵御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最近比特币的不稳定波动,特斯拉还在这个季度卖了 75%的比特币。 毛利下降,自然影响了利润率。相比于前几个季度逆天的 30%+毛利率,这个季度特斯拉单车毛利率 27.9%,下降了近 5%。当然,这也是二季度疫情停工、供应链短缺、战争导致原材料价格飞涨、通货膨胀等几个原因共同造成的,这些原因也让过去几个月里,各家的新能源汽车纷纷涨价,Model 3 和 Model Y 在国内和美国也不只一次上调价格。 不过就算集齐了「 天时地利」 各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特斯拉毛利率依然接近 28%,让一众在盈利边缘挣扎的新势力甚至传统车企都望尘莫及,这其中除了规模效应外,也得益于效率的提升。 比如巨型一体压铸机的使用,已经取代了早期 Model 3 生产线上 70%的焊接机器人,将车间面积缩小了 2/3。当大众集团 CEO 迪斯还在对标 Giga Factory 优化生产线计划裁员时,特斯拉连机器人都开始「 裁」 了,不知道马斯克口中的 Optimus 投入汽车生产后,还将有多少机器人「 下岗」。 当然,有了 28%、甚至 30%的毛利率打底,难怪马斯克前不久会说要把价格降低一点,毕竟过去一年里已经涨了好几次价。就是不知道最近有买车打算的朋友,能不能在今年等到降价的特斯拉了。 不知不觉的产能增长:2023 年能交付 200 万辆车? 在年初各家媒体和机构对特斯拉的新年展望中,逃脱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特斯拉今年能卖多少辆车,120 万辆?150 万辆? 2022 年已经过了一半,这个时候来给今年的交付量做个估计应该能八九不离十了。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特斯拉总产量 25.858 万辆,交付 25.469 万辆,其中 Model S/X 1.616 万辆,Model 3/Y 23.8533 万辆,全球平均库存周期 4 天。虽然库存周期比上季度的 3 天增加了一天,但目前还是订单追着产能跑的状态,车子从生产线下来,就马不停蹄地准备运往各地交付到用户手里。 基本上特斯拉能交付多少车,取决于它能生产多少辆车。 那目前特斯拉能产多少呢? 根据马斯克在电话会上透露,目前特斯拉美国得州奥斯汀和德国柏林工厂二季度产能爬坡,年产能均超过 25 万辆;加州工厂年产能 65 万辆。而作为出口中心的上海超级工厂,在经过了生产线优化后,目前产能已经达到 75 万辆,是四座工厂中产能最大的一座。 在过去的 2021 年,上海工厂几乎成了特斯拉的全球出口中心,每个季度约有 1/3 的车辆供给欧洲和亚洲周边各地。随着柏林和得州工厂产能提升,以及上海工厂扩建到 75 万辆/年,上海工厂会有更多的车辆供给国内订单,国内特斯拉车主等车的时间也许会缩短吧? 盘清了各工厂的生产能力,我们来做个加法,按照特斯拉给出的数据来算,下半年特斯拉能生产 95 万辆。加上上半年已经交付的 56.4 万辆,要实现马斯克年增长 50%的目标、交付 150 万辆,应该是问题不大的。(回看自己在年初《市值缩水 30%的特斯拉,还能入手么?》中,乐观的估算特斯拉今年能交付 165 万辆。哎,2 月底的我,哪里能料到 3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