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 33.5-39.5 万元,坦克 500 能否撬动「霸道」的拥趸?

· Nov 26, 2021 333

11 月 19 日,坦克 500 在广州车展正式开启全国预售,共推出商务版、运动版及定制版三个版本,同时提供 5 座、7 座车型可选,预售价格为 33.5 万元-39.5 万元。同时,与用户共创的坦克 500 黑武士版本同步开启预售,预售期限量发售 500 台,预售价格为 36.5 万元。针对预售订购用户,坦克品牌还推出了惊喜 4 重礼,以及 6 项限量福利政策。坦克品牌唯一指定预售渠道为坦克 APP。 本次坦克 500 推出昆仑金、帕米尔银、珠峰白、墨石黑四款外观颜色,以及双棕、蓝米、黑色三种内饰配色;定位中大型豪华越野 SUV,坦克 500 以兼容品质越野和商务豪华的强大产品实力,迅速引燃本届广州车展的观展热情,火爆势头持续霸屏各大平台。 强大即正义 坦克 500 全维度打造行业标杆 万众期待,燃爆全场。坦克 500 凭借平台技术强大、动力性能强大、智能科技强大、豪华体验强大,全面奠定强大的产品价值,完美诠释了坦克品牌「 强大即正义」 的产品哲学,迅速火爆出圈,成为今年广州车展的热门车型。 排量即排面,坦克 500 搭载长城自主研发的 3.0T V6 + 9AT 动力总成,可实现最大功率 260kW;在 1000rpm 可爆发出 340N•m 超强扭矩,峰值扭矩可实现 500N•m。凭借双增压、双喷射、米勒循环等 9 大核心技术,可实现 7.3 秒破百;在保证强大动力的同时,兼具足够优秀的燃油经济性,WLTC 综合油耗百公里 10.79L,实力匹配「 大心脏」 玩家的澎湃之选。 坦克 500 搭载全新一代智能四驱系统,集分时四驱和智能四驱优势于一体。根据路况可实现每秒 20 次的扭矩修正。在每小时 80km 的速度下可实现智能四驱、高速四驱、高速两驱的自动切换;高速四驱和低速四驱采用机械锁止机构,低速可实现 2.64 倍的扭矩放大,打破城市与越野不可兼得的传统局面。 搭载的全新一代智能全地形系统,可实现 AUTO 模式下雪地、泥地、沙地、标准、运动、经济模式的自动切换,大大降低了复杂路面的驾驶难度,同时坦克 500 还配备了蠕行模式、涉水模式,专家模式等黑科技,让越野更轻松。 坦克 500 将全能越野与智慧出行完美融合,以比肩新势力的智能化配备,打破「 越野不智能」 的固有认知。搭载 L2+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以智慧进阶赋能传统越野,让长途驾驶更加得心应手、轻松安全。比如,NOH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在高精地图的加持下,能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公路匝道和立交桥岔路口。   坦克 500 打造沉浸式的乘坐体验。通过 NVH 声学包、主动降噪等声学技术应用达到百万级静谧体验。内饰设计与材质彰显格调,采用 66 个切面的换挡手柄,温润剔透;金属质感表盘及指针也彰显身份及力量感;采用「 壮丽山河」 的设计理念,专属定制 山水画廊,坦克 500 可谓是移动的艺术馆。   并且相较于传统城市 SUV,坦克 500 采用的非承载式车身结构,天生便具备更优的安全性能,车身部位高强度钢板应用比例超过 75%,并在四门、底板及车顶等部位增加防撞钢梁,为每一次出行保驾护航。在主被动安全配置上,坦克 500 也做到了精益求精,以安全、健康、环保理念构建全方位防护系统,完美诠释安全才是更高阶豪华。 毫无疑问,内外兼修、刚柔并济的坦克 500,重新定义中大型豪华越野车市场,真正具备了与一线合资及豪华品牌 SUV「 硬碰硬」 的实力,以兼具豪华和越野的硬实力,全面满足新时代消费者对未来高品质汽车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共创新高度 黑武士 版本惊艳亮相广州车展 在本届广州车展,坦克品牌持续深化用户共创,与全网用户一起共创、共玩、共享,持续放大用户诉求,让更多用户亲身参与其中,去定义更具价值的品牌共创生态。为了满足用户的极致个性追求,坦克 500 黑武士版应运而生,外观承袭坦克 500 中正大气、雄厚端庄,车身采用全黑设计,全车质感浑然天成,独具个性与视觉冲击力。 作为坦克品牌商务豪华系列首款车型,坦克 500 以「 潮流硬汉 SUV」 的全新品类定位,强势突破中国高端越野 SUV 市场天花板,为用户打造品质级潮玩越野新体验。 未来,坦克 500 也将持续引领中国汽车品牌突破进阶,助推品牌价值再上新高地,立足中国企望全球,树立全球高端越野 SUV 的市场新标杆。

转做用户型品牌的传统车企,走出舒适圈的长城哈弗

· Nov 26, 2021 333

2021 年 11 月 19 日,第十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简称:2021 广州车展)。中国哈弗以「 中国哈弗 潮向世界」 为主题,通过坚持品类战略、践行用户至上原则、组织机构变革等方式,实现从工程师思维向用户思维转变,最终打造行业内首个用户型品牌,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此外,本届车展上哈弗带来了 11 款车型,包含哈弗 H6s、哈弗神兽、哈弗大狗和哈弗赤兔等多款人气车型,并宣布了与 B 站的深度合作,以及哈弗神兽的 3 大特权,充分展现了在全球汽车行业大变革时代下,中国哈弗与时俱进、创新思变,打赢中国潮向全球的创变之举。 成功深化品类战略 全球销量增长迅猛 步入 2021 年,受疫情和芯片的影响,汽车行业呈现同比下滑趋势。面对市场态势,中国哈弗一路披荆斩棘,实现逆势增长,1-10 月累计销量达 606451 辆,同比增长 12%,海外累计销售 74577 辆,增幅达 103%,成为首个突破 700 万大关的 SUV 品牌。 具体车型方面,第三代哈弗 H6 和哈弗 H6 国潮版均做到了上市 2 个月销量破万,哈弗 M6 PLUS 上市首月就月销破万,成为家用 SUV 首选;哈弗大狗上市 383 天销量突破 10 万,完成了造车新势力三年的 KPI,成功开辟了城市轻越野 SUV 的新赛道,在小众品类中创造了大众销量。 青春品类双子星哈弗初恋和赤兔上市后持续领跑 Z 世代阵营,哈弗初恋精准锁定年轻人的需求,走俏海外,斩获 2021 年度俄罗斯市场最受欢迎 SUV 奖项。盛装亮相车展的黑科技品类未来王者哈弗神兽,将为用户送上全新的科技体验。 面对市场消费趋势,中国哈弗正凭借「 用户至上」 理念, 以多个增长极深化品类战略,实现全球销量突破 700 万辆壮举。谈及中国哈弗成功之钥之际,哈弗品牌 CEO 李晓锐直言:「 哈弗采用了组织架构 3.0 模式,做到一车一品牌一公司,实现了最直接、最高效的用户直连,加速向用户型企业转变。组织架构的领先是我们打赢市场的内生驱动,未来,我们的组织架构也将不断创新,持续迭代。」 读懂用户紧跟时代步伐 与 Z 世代双向奔赴 面对潮流时尚,个性鲜明的 Z 世代群体,中国哈弗以「 用户在哪里 哈弗就去哪里」 的原则,联手《这就是》系列潮流 IP,并参加 2021 年 ChinaJoy,入局电竞开发赤兔电竞赛车游戏,打造行业顶尖厂牌,与 Z 世代一同潮玩制躁,躁动新生。 本届车展,中国哈弗更是携手哔哩哔哩(B 站)开启跨界合作,旨在与 Z 世代用户同频共振潮玩新生。对此,B 站发言人表示:「B 站是一个中国年轻人高度聚集的综合性视频社区,今年 4 月 汽车区升级为一级分区。 这不仅代表着 B 站在汽车领域持续发力,也代表着汽车相关内容备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哈弗以用户共创为根本,打造了多款年轻、潮流的产品。未来,B 站将联合哈弗品牌进行品牌共创,共同激发,打造出以用户为基石的多元的优质的创意内容以及潮流产品。期待哈弗与 B 站携手一起共创更多好的内容,玩转年轻人营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哈弗同步洞悉 Z 世代是大国自信的一代,对中国品牌有着天然的偏好。此次车展,中国哈弗携手年轻人的零食新宠三只松鼠为用户打造年货新潮品,更前瞻性的与敦煌博物馆展开共创合作,持续发力共创产品、文创赋新和联名定制等等领域,并在车展现场开设专属的文创国潮展区,进一步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引领中国「 潮」 走向全球。 建立全新营销链路 哈弗天团正式出道 读懂新生代用户之际,中国哈弗深知购车人群不断迭代,直播带货、短视频营销持续火热,让原有的人货场关系被重构。哈弗有效利用线上与线下的全域打通,通过线下的共创活动、粉丝节和公益活动等形式,结合哈弗智家线上主阵地,联手吴宣仪、柳岩、郭艾伦、汪涵等明星开启直播互动,构建 1+N+X 的直播矩阵。截止今年 10 月,中国哈弗官共计开设方账号 1 个,车型账号 9 个,全网粉丝 1079 万人,年度累计直播 17.8 万场,在线观看量超 10 亿次,潮领行业直播新浪潮。 本届车展,中国哈弗「 哈弗天团」 披荆斩棘正式出道,旨在与用户一同创造富有乐趣、实现自我价值的新世界。哈弗天团强势集结了中国哈弗 22 位总监,覆盖哈弗产品研发、销售、营销、服务以及后市场等全部作战单元。为给用户提供更加精彩的营销互动,「 哈弗天团」 已经在哈弗智家 APP、抖音、微博以及企业微信等平台设立账号,实现和用户的「 面对面」 沟通。 得益于全新营销链路和哈弗天团服务模式,中国哈弗将通过线下+线上的双重通道,构建专属的公域+私域流量池,从漏斗式传统营销升级为涟漪裂变式创新营销,与消费者展开心智沟通,塑造从有限驾乘到无限价值的全新生态密码。 科技旗舰硬核出击 神兽全国招募驯兽师 本届车展,中国哈弗深化用户至上理念,开启 1000 名驯兽师先享官计划。凡是在预售期下订的驯兽师们,均可在预售期内抢先获得优先提车特权。此外,品牌还同时宣布了先享激励计划,即所有参与先享计划的用户可以通过任务积分获得任务积分,可获得最高 30000 元的分享基金激励。 而针对预售期内所有下订用户,先享计划还有一项「 与神兽 8 小时约会」 的重大福利。对于预售下订、但未能抢到先享官名额的这部分驯兽师们,可以通过智家 APP … 继续阅读

智己的艺术造诣,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 Nov 26, 2021 333

最近,不太关注建筑圈的我,被一件事儿刷屏了。 起因是一位西北老人参加某档旧房改造综艺,耗资 132 万的改造费用后,最终交付给老人的是一座坐落在西北农村的「 毛坯风」 红砖房。点开视频,我的屏幕就被「 退钱」 两个字糊的严严实实。而让广大网友打抱不平的,就是所谓的「 设计」 和「 艺术」,跟老人的需求和实际使用之间的差距。   你没走错,这里还是极客汽车。 之所以跑题聊了前面那些,是因为自从自动驾驶兴起,关于座舱是「 移动的家」 的概念就层出不穷,汽车也跟建筑间扯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最近几年不少车企把建筑元素融入概念车设计中。不过,相比于节目中「 脱离群众需求」 的设计,车企们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可是绞尽脑汁:用户共创、自主定义、个性化座舱…… 可以说是把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将人文艺术与智能科技融合的智己,能带来什么不同呢? 汽车遇到建筑,座舱的边界在哪里? 在广州车展上,我们就看到智己展示了以建筑设计理念打造的概念车 AIRO,而且这款车将在 2024 年量产。既然两年后就要落地,AIRO 也更让我好奇,汽车+建筑,究竟能把汽车的边界拓展到哪里? 如果说建筑的外型,承载着建筑师对艺术的理解,那对于使用建筑的人来说,内在的设计和布局则是直接影响着住进去的每一天,用户也更愿意把房间设计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智己对于未来汽车的理解也是类似:AIRO 采用无 B 柱的 Uni-BOX 车身架构和” 天鹅颈式” 对开门设计,造型和线条简洁、圆润;而这款概念车设计的重头戏都放在了座舱内,把定义座舱的主动权交给了用户,让用户自己来 DIY。 AIRO 座舱内一个有意思的点就是采用模块化磁吸热靴架构。智能座舱的发展,让我们逐渐熟悉座舱千人千面的设定,把 DIY 座舱的主动权交给用户。不过这通常指的是座舱内的软件功能。智己在 AIRO 的座舱自定义直接打起了硬件的主意。 模块化磁吸热靴架构,让座舱的内壁变成一个「 想吸哪里吸哪里「 的空间。比如,带着宠物上车,可以在后排磁吸一块猫抓板;想在车里玩游戏,自己把游戏机、手柄、ipad 都磁吸上去;甚至平时在车里容易找不到的那些零零碎碎,干脆都吸在」 墙「 上。这个磁吸功能,有点像家里墙上用于收纳的洞洞板,区别就是它可以支持电源网络和数据的交换,让自己磁吸到车上的电子产品可以跟车机互动起来,就可以 DIY 一个属于自己的车内空间了。 除了磁吸功能,AIRO 座舱内设计了四个可旋转的座椅,在 L4 级自动驾驶可以实现的情况下,可以将座椅放倒、旋转,这样座舱就变成起居室或者会客厅。L4 级自动驾驶也许离我们还有点距离,不过想一下上班的时候去车里放倒座椅午睡一会儿,或者自驾游的途中把座椅旋转大家一起吃个饭的,这个功能就离我们不太远了。 为了让座舱可以随意布置、功能无缝拓展,AIRO 采用了可进行列阵式无限扩展的智驾、智舱芯片算力和模块化智能纯电平台「Cube-A」,电池、屏幕、电子架构、车机系统等软硬件都可以敏捷迭代,跟得上座舱功能的自定义。 当然,作为一款量产级概念车,目前这些磁吸方案、车身布置、鹅颈式开门的工程方案、全新一代底盘的方案等都还处于工程推进的阶段,磁吸设备究竟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外设硬件与车机系统本身如何兼容、配合,还要看智己在未来两年如何打磨了。 智能驾驶的加持,让「 艺术」 落地 AIRO 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汽车作为车本身的功能之外,那些可以扩展的功能。不过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就是只有足够强大的智能驾驶功能的加持,才能让驾驶人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发和享受座舱。 两个月前的成都车展时,智己汽车 IM AD 智能驾驶工程测试车在晚高峰进行了智驾挑战,包括上匝道汇流、拥堵路况智慧跟车、遭遇近距离 cut-in、大曲率 U 型弯道行驶、识别障碍物汇入主路等复杂路况和场景。虽然部分场景看起来转向比较慢,不过 IM AD 的确都顺利完成,做到了零接管。 这一方面来自于 IM AD 多传感器融合的感知系统架构;另一方面,与 momenta 之间深度、完全打开底层代码的深层合作,提供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感知和规划算法,让系统通过数据驱动来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出适合驾驶员自己的智能驾驶风格,也让 IM AD 的智能驾驶系统的反应更接近真人。   另外,为了建立人与车之间的信任感,IMOS 操作系统与辅助驾驶系统合作一起提供 wifi 预警式的信任增强系统。通过对路况、智驾、座舱内信息的多维度感知和全方位动态预测,wifi 式预警显示可以出车辆现在所处的危险等级。这有点类似于游戏中人物的血条: 当「满血」时,车辆系统可以轻松应对路况,驾驶员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下; 当系统开始「掉血」,意味着危险升级,路况变得复杂起来。这时候车内屏幕的警示图标开始闪烁,滴滴滴的预警声音和语音提示会响起,DLP 数字投影大灯投射出危险信号,安全带也开始震动,多模态交互方式融合,似乎都在告诉驾驶员:「系统有点应付不来了,随时做好接管车辆的准备」。 最后 智能汽车的进化让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跨界玩法。这种跨界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来参与造车,更是把其他领域的理念融入汽车本身,比如将建筑艺术与座舱融合,将网游、区块链与用户共创融合……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硬核的科技,还是柔软的艺术,都是为了打造出一台我们真正需要、好用的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