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奥地利公司也想做增程混动系统,他们的优势在哪?

· Dec 06, 2019 333

2019 广州车展期间, OBRIST Powertrain 展示了其 HyperHybrid(超级混合动力)技术。 很多人可能不了解 OBRIST Powertrain,这是一家奥地利公司,成立于 2011 年,专注开发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核心部件,并获得「HyperHybrid(超级混合动力)」 专利技术,奥地利为其总部,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设立分部。 这就是 OBRIST Powertrain 的专利技术。 HyperHybrid 是一种串联插电式混合动力总成解决方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增程)。看到这里,我想大家会有这样的不解:大家都在大力开发电动车,为什么 OBRIST Powertrain 要把重心放在增程技术上?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 OBRIST 时,他们告诉我,汽车的未来一定是电动化的。 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是两种系统 : 一种是纯电驱动,另一种是并联式混动,前者可以做到零排放,后者可以通过加油增加续航。但这两种系统也有明显的缺点:电动汽车需要大而昂贵的电池才能撑起足够的续航里程;而混合动力车带有两个驱动系统,导致汽车增重,能量消耗变大,还会导致空间和成本问题。但是 HyperHybrid 技术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 如上文说的那样,OBRIST Powertrain 的解决方案本质上其实就是常说的增程技术。由一个内燃机、一个发电机、一个锂离子电池组、一个驱动电机组成,即内燃机产生的能量并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通过发电机进行发电,电能再通过电机驱动车辆,多余的电量则存储在电池组中。能量转化形式是这样的:化学能-电能-动能。OBRIST Powertrain 告诉我们,大家原理上是一样的,但区别在于效能不一样。 OBRIST Powertrain 将发电机以及逆变器集成为一个紧凑的模块,称之为「 零振动发动机」, 好处在于构造轻量化、降低总装和维护成本。与此同时,这套方案只需要一个小型电池组即可实现运作,以 HyperHybrid 基础版为例,其电池容量只有 17.3kWh,电池成本因此下降,不再需要 9000 到 12000 欧元,仅需 2000 欧元左右。HyperHybrid 汽车纯电下的续航里程在 50-100 公里之间,取决于电芯能量的大小以及车辆平台的不同。 综合下来,整套系统的重量要比纯电动车车型轻,甚至也要比传统混动系统更轻,这样能为车子带来一个更好的能耗表现。OBRIST Powertrain 告诉极客汽车,HyperHybrid 汽车 150 公里电耗只有 6.64kWh,百公里的油耗只需不到 3 升, 这个表现确实惊艳。OBRIST Powertrain 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自己做的两台样车已经在奥地利跑了两万多公里,「 量产之后会比这个(表现)更好」。 至于成本方面,得益于发动机、电池以及底盘部件减少,整套系统成本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配备在小中型汽车中的 HyperHybrid 基本版售价可以低至 13000 欧元(约 10 万人民币)。高性能版则为 17000 欧元(约 13 万人民币)左右,这价格比一辆纯电版高尔夫低大约 10000 欧元(约 7.7 万人民币)。 此外这个技术方案也具有前瞻性。HyperHybrid 发动机可以适配多种不同燃料,比如无铅汽油,、乙醇、 LNG(液化天然气)等,Obrist Powertrain 已经对这些未来燃料开展研究,致力于未来在炼油厂和加油站的使用。这也意味着,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其也比纯电动车更具优势。 不过,OBRIST Powertrain 本身并不生产任何技术,而是提供许可授权。OBRIST Powertrain 告诉极客汽车,其目前已经与国际上某大型供应商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授权。同时正在与国内的制造商和供应商进行接触,希望可以实现该技术的本土化。「 我们估计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得出结论,首批搭载『HyperHybrid』 技术的批量生产车辆将会在 2020 年以后(即三年 or 四年)上市。」

在汽车领域,赛灵思是如何布局和思考的?

· Dec 06, 2019 333

2019 年 12 月 3 日,赛灵思 XDF 大会亚洲站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这是继 10 月 1 日在美国加州圣何塞、11 月 12 日在荷兰海牙之后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三站中规模最大的一场,可见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这次大会上,赛灵思分享了其在启动三大战略(数据中心优先、加速核心市场发展以及驱动自适应计算)一年多以来的重大成就,同时宣布,赛灵思最新 Vitis™ 统一软件平台重要组件 Vitis™ AI 即日起开放下载。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主要来看看赛灵思在汽车领域的布局与思考。 于大众而言,对赛灵思最深的印象应该是「FPGA 的发明者」,不过这家公司已经在逐步进行自我转型。早在 2018 年初,赛灵思宣布启动公司三大战略,宣布加大向汽车等主流市场布局的力度,同时推出了 ACAP 自适应计算加速平台,为用户从端点到边缘再到云端多种不同技术的快速创新提供支持。现在,到了其展示成果的时候了。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 ADAS 市场规模年将达 275 亿欧元(2123 亿元人民币)。而根据预测,2020 年中国 ADAS 市场规模将达到 963 亿元,平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52%,远超国际市场增速。这些数据都表明了自动驾驶市场的火热。而这次赛灵思向媒体展示的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这一方面。 官方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8 年,已经有 29 个汽车品牌的 111 款车型使用了赛灵思自适应器件,出货量达到 1.7 亿以上,作为对比,2014 年只有 14 个品牌和 29 款车型使用赛灵思自适应器件。 这是赛灵思给出的一份成绩单,对应汽车品牌和车型数量的增加以及 1.7 亿的出货量能看出市场对于赛灵思的认可。赛灵思汽车战略与客户市场营销总监 Dan Isaacs 告诉 GeekCar:「2019 年的数字会更多。」 2018 年 1 月,赛灵思宣布推出汽车级 Zynq UltraScale+ MPSoC 系列,支持 ADAS 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如今这一系列的产品更加丰富。今年 11 月,赛灵思又推出了两款赛灵思汽车级(XA)新器件 Zynq® UltraScale+™ MPSoC 7EV 和 11EG,面向 L2+ 到 L4 的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应用和自动驾驶(AD)应用提供了高速数据汇总、预处理和分配(DAPD)功能以及计算加速功能。这也意味着赛灵思汽车级产品线从边缘传感器拓展至复杂的域控制器。赛灵思市场营销高级副总裁 Emre Onder 这样说道:「 无论客户要开发的是 L1 系统还是 L4 系统,我们都能针对他们的需求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 在媒体沟通会上,赛灵思还分享了其在深入汽车行业之后看到的一些趋势: ADAS:正在从计算机视觉向神经网络 AI 过渡,利用边缘传感器、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来实现目标检测、跟踪和碰撞避免功能; 车内体验:车内监控功能更多依靠 AI 来推断乘客警觉状态、手势和偏好; 自动驾驶:未来 10 年,汽车自动化将从部分应用向全自动驾驶与交通即服务(TaaS)发展。 而在这些领域,赛灵思的技术都在广泛应用。自动化驾驶初创企业魔视智能的自动泊车(APA)前装量产系统就是基于 FPGA 实现的,同为初创公司的小马智行也在其自动驾驶实现中采用 FPGA 的方案,理由是 FPGA 的低延迟低功耗,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定制化开发。(魔视智能自动泊车(APA)系统框图)到目前为止,赛灵思已向 200 多家汽车公司提供超过 6700 万套用于 ADAS 系统和 AD 汽车制造的汽车级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全球一级供应商、OEM 厂商和初创企业。很显然,在汽车领域,赛灵思已经快步走到市场前面了。 以下是媒体沟通会的部分问题整理(不修改原意的基础上略有删减): 受访人:赛灵思汽车战略与客户市场营销总监 Dan Isaacs、小马智行北京研发中心总经理李衡宇 提问:现在无人驾驶汽车虽然很热,但是真正的大规模应用还是没有到来,影响大规模应用的因素都有哪些?针对这些因素,你们有哪些好的建议? 李衡宇: 我觉得有些问题可能是属于像法律法规这类的问题也会对我们自动驾驶规模化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我现在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哪些差距。 在我们看来可能是两个主要的方向:第 一个是场景的能力 ,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复杂的场景,如果我们要想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或者是其他应用的话,需要复杂场景的处理,至少在限定的范围内,我们要处理绝大多数的场景,才有可能去做一个商业的应用。复杂场景或者越来越强的处理能力是自动驾驶要去规模化和商业化必须去达到的目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在世界上多地去做测试的原因,因为路测是真正驱动我刚才说的能力进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 继续阅读

车规级 AI 动力电池工厂?蜂巢能源动力电池工厂正式投产

· Dec 06, 2019 333

自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进入「 寒冬」,加上开始逐渐褪去的新能源补贴,在今年车市寒冬蔓延至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 从市场的反应来看,对于补贴的大幅退坡,国内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并未做好准备。 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开始将其新能源汽车业务及动力电池研发制造业务分拆,并将其改为独立运营的集团子品牌。从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而来的蜂巢能源也是如此。 今年 7 月,蜂巢能源在河北保定举行了品牌战略规划及产品发布会。 时隔 4 个月后,在 11 月 27 日,位于常州金坛的蜂巢能源车规级 AI 智能动力电池工厂(一期)正式投产。 谁是蜂巢能源? 不久前,我曾受「 欧拉」 品牌的邀请,参观过蜂巢能源位于保定的研发中心,探秘了蜂巢能源技术中心研发、测试的全部流程和技术,当时我还稍微对动力电池进行了一小部分的知识普及。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一下《探秘长城蜂巢能源技术中心,解码欧拉电池组的秘密》这篇文章。 这里需要提的一点是,蜂巢能源的前身就是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而它如今隶属于长城集团旗下,已成为了和长城汽车「 肩并肩,一起走」 的兄弟公司。 从工信部申报信息上我们可以发现,欧拉 R1 所搭载动力电池已完全由「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动力电池中的「 车规级」? 蜂巢能源给予这座工厂的「 车规级」 标签该如何定义? 对此,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介绍说: 「 车规级」 是指动力电池产品工厂自规划之初,便以车用为服务目标,整个动力电池的生产工艺和流程,均围绕整车对安全性、可靠性、一致性等要求设计,使生产出的动力电池符合市场对容量更高、寿命更长、安全性更好的多元化要求。 我们都知道,传统电池生产的技术标准多来自数码消费电子领域。相比之下,车用动力锂电池无论在单体容量还是系统数量方面的技术要求都要高得多。 所以,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工厂将电池制造规范和工艺标准均已车用为基础,制订「 车规级」 的质量体系和标准,让生产出的电池必须符合车辆的安全要求。 能否成为动力电池行业「 黑马」? 先来看一下蜂巢能源常州动力电池(一期)工厂的主要信息: 蜂巢能源车规级 AI 智能动力电池工厂占地面积约 0.5 km²、投资 80 亿元; 整体自动化率达到 95%,其总规划产能为 18GWh; 电芯采用「 高速叠片工艺」; 共分三期建设,本次投产的一期项目规划产能 4GWh; 二期项目规划产能 8GWh,预计 2020 年年底投产; 随后将进行三期 6GWh 产能的建设。 其中,组装车间配置的 3 条生产线,自动化率达 100%;化成车间整线自动化率达 99%,模组工厂自动化率也达到 91.6%。 但对于产能数据,这样看好像不太清晰,那么找一个「 耳熟能详」 的品牌来对比一下: 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于 10 月 18 日正式动工,其预计 2022 年产能达 14GWh。 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来说,蜂巢能源虽是一名「 新秀」,但相比更早进入行业的「 老大哥」 们,蜂巢能源也不甘示弱。那蜂巢能源又是如何看待行业中的这些「 老大哥」 的? 蜂巢能源市场部总监郝雷明在群访中回答:(以下内容在不修改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删减)这两家公司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总体来说,我认为一家独大、或者两家独大的状态,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那么肯定是要有几家比较强的企业,大家一起才能把这个行业做起来。单独靠一家或者两家去对抗国际性的竞争,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可以潜心地研究技术,依靠更多的技术实力,把市场做好、把产品做好,让企业发展起来。从商业历史上来看,反正我不记得有哪些个行业、哪一个领域的市场,能够特别集中的长期的垄断市场,我认为这也不是一个有利于这个市场更好的发展事情。 为未来打好基础 曾有人表示:「 车规级动力电池产品一旦大规模投入市场应用,仍沿用消费电池生产思维的企业,基本就没有活路了。」 这句话虽略显夸张,但从侧面证明了车规级动力电池的竞争力。 以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国内外有许多车企开始规划其在华的车型加速电气化转型,也有不少车企宣布了其未来新能源车型在产品链中的较高占比。 无论是为了缓解当下的生存压力,还是为了未来在市场中竞争的实力。蜂巢能源以「 车规级」 为标准所打造动力电池工厂对于行业起到了一个有利的推动作用。对于长城集团未来的市场竞争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仿生学与汽车设计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探全新一代捷豹 XEL

· Dec 06, 2019 333

11 月 21 日,全新捷豹 XEL 设计沙龙在广州车展前夕举行。 活动伴随着娓娓道来的捷豹故事拉开序幕。毫无疑问,捷豹是过去六十年时间里最注重轿车运动性能的品牌。如今多元化的汽车市场是由复杂的细分市场构,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它的缔造者,而运动轿车这一细分市场的开创者就是捷豹。   1959 年捷豹 MKII 面世,流线型车身曲线搭配溜背造型,在当时可谓是创新大胆的设计。除了极具颠覆性的造型设计,捷豹 MKII 更拥有优异的公路性能,高功率版车型搭载了 3.8 升 6 缸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和最高时速分别可达 220 英制马力和 125 英里/小时。在此之后,运动轿车的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面对捷豹品牌的悠久历史。捷豹路虎中国与奇瑞捷豹路虎联合市场销售与服务机构产品和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胡波先生表示:「 一直以来,我们秉承着创始人威廉·里昂斯爵士提出的设计价值与理念。面对目前汽车行业所遭遇的各项挑战,我们将凭借创新精神和无限创意一一应对。」 随后,远道而来的捷豹内饰设计经理 Jonathan Sandys 先生,详细解读了全新捷豹 XEL 的设计理念。 市面上以动物命名或当作文化图腾的汽车品牌有很多,但像捷豹这样,从品牌、企业调性、产品理念和设计都围绕 jaguar(美洲豹)来做的,世界上只有这一家。全新 XEL 也多处采用仿豹子形态的元素,如车灯、车身造型走势等。   为满足都市青年的个性化需求,全新捷豹 XEL 创新采用了「 一车两款」 的外观设计,包含优雅系列和运动系列。优雅系列专为中国市场打造,运动系列则沿袭捷豹 XEL 具有张力的造型特征。二者最大的区别来自前后包围和轮毂造型,优雅系列的 XEL 前脸设计更加舒张,前杠处的横道设计半掩着蜂窝造型的格栅,使其更加内敛。镀铬中网和多条幅轮毂也是优雅系列标志性的造型特征。 运动系列则采用了更具凌厉锋芒特征的前保险杠,下进气口以飞机机翼为灵感进行了特别设计,营造出更动感的视觉效果。与捷豹 F-TYPE 类似的大尺寸黑色蜂窝进气格栅,诠释力与美的结合。不仅如此,全系标配主动式进气格栅,可根据车辆数据和外部环境自动调节冷凝器受风量,达到降低风阻、节省燃油、提升效率的目的。   LED 大灯及尾灯采用了全新造型设计,配备标志性「 豹锋眼」LED 前大灯并带有独特的激光蚀刻「Jaguar」 标识,凌厉的大灯与车侧腰线完美融为一体。   在运动轿车的细分市场中摸爬滚打数十载的捷豹很清楚它们现在的位置,前有宝马新 3 系,后有凯迪拉克 CT5 和全新沃尔沃 S60 等等强劲对手。所以外表之下,XEL 还需要有硬核实力,其车身架构从设计之初就有为运动性能做打算。前后车身配重比接近 50:50 的后驱布局,没有后驱也可以是豪华,但没有后驱绝对不算运动。XEL 同样搭配了来自 F-TYPE 的铝制前双叉臂悬架,让它的操控成为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 XEL 整车采用轻量化航空级铝合金比例达 75%。如今铝制车身的车型在市面上已经不少见了,但它们基本上都被用于 D 级车领域,在 B 级运动轿车上大幅使用铝制车身的还非常少。可见捷豹在整车成本上已经下了血本。 全新捷豹 XEL 搭载同级领先五屏联动交互系统。InControl 智能驭领 双屏尊享触控信息娱乐系统由 10.2 英寸上屏与 5.5 英寸下屏构成,可独立显示和操作,允许运行多重任务,导航信息从此不再被来电干扰。下屏保留两个多功能动态拨盘,集中控制空调温度、座椅加热、座椅通风。12.3 英寸 TFT 虚拟仪表盘,提供全新图形界面,可显示信息面板,亦可显示车载导航界面。   据悉,全新捷豹 XEL 即将在本月底上市,奇瑞捷豹路虎同样履行着「 不断向中国市场提供全球一流品质的产品和服务」 的诺言。并且为加速在华市场的投入,接下来捷豹路虎会大幅丰富产品整容,预计在 2021 年在中国市场推出 30 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