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6 | 汽车科技观展指南(整车厂篇)

· Jan 02, 2016

按照惯例,每年元旦假期一过,我们就要自动把生物钟调整到「 拉斯维加斯时间」 了,因为一年一度的 CES 将会如期而至。 不出所料,今年各大汽车厂商、汽车行业供应商,以及来自全球出行类产品的创业公司又将齐聚赌城,用他们的黑科技轮番轰炸我们的眼球。届时我们会派前线记者在展会为大家报道一手新闻。在此之前,我们整理出了此次 2016 CES 展上所有和汽车科技以及出行产品相关的发布信息,供大家参考,合理安排时间,理性观展。紧跟 GeekCar 的节奏,不走丢。走你~ 福特:与谷歌的自动驾驶「 绯闻」 和继续升温的智能移动计划 作为 CES 上「 元老级」 的汽车厂商, 这次已经是福特第 9 次参加 CES 展会了。而就在两个礼拜前,这位美国老大哥曾被传出和谷歌搞合资公司研发无人驾驶的传闻,并且据说要在这次 CES 上公布,具体详情参见我们此前的文章《美国版「 互联网造车」?谷歌和福特搞合资公司,其实都在打小算盘》,真实情况是不是如此,我们和你一样捉急。 暂且抛开八卦不谈,福特原本在自动驾驶、车联网以及大数据、智能出行领域就做了诸多努力,也提供了无数解决方案。据说此次福特还将在展台展示最新 SYNC 3 车载系统,而这次会不会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与其合作也是一个看点。另外,此次福特或许还会继续公布其智能移动计划的新进展,我们拭目以待。 福特展台位置:LVCC,North Hall 2122 大众,能跑长途的电动小巴 此前外媒有消息称,此次大众将在 CES 上发布一款全新的纯电动概念车,或许是一辆小型 MPV,又或许是向经典的 Microbus 致敬,也或许设计风格会偏向大众此前发布的 Bulli 概念车,但更多细节仍是保密状态。这辆车充满电后预计续航里程能达到 400-500 公里,且还将搭载最新的信息娱乐系统和智能互联系统,并在 2017 年有望量产,但是这辆概念车到底叫什么名字,现在还是个问号。 不知道大众能否通过一辆「 零排放」 的电动小巴挽回一些品牌形象… 大众展台位置:LVCC,North Hall 3506 奥迪,全新自动驾驶概念车 我们对于奥迪的 Piloted Driving 自动驾驶系统都不陌生,且这项技术有可能首先被应用于下一代的奥迪 A8 上。 但此次奥迪将在 CES 上展示的并不太可能是全新 A8,而是一款全新的自动驾驶概念车,有可能类似之前的 Prologue 概念车。奥迪表示该车将「 描绘汽车未来的发展轮廓,受到电子领域的影响程度胜过以往任何时期。」 我们猜测这款概念车将搭载预生产型自动驾驶技术,配备最新安全和事故预防系统。 奥迪展台位置:LVCC,North Hall 3518 宝马,「 别摸我」!将手势操控进行到底 如果你在 CES 拉斯维加斯会议中心发现一辆停在那里的酷炫敞篷宝马 i8 概念跑车,不要奇怪,因为这辆敞篷 i8 会搭载他们最新的人机交互技术:AirTouch 手势控制。这项技术要比已经搭载在全新宝马 7 系上的手势识别技术更加先进,它利用电脑三维识别,使用户通过手势可以完成对娱乐、导航和信息功能的控制。 每当屏幕菜单或图标出现激活需求时,方向盘上的 AirTouch 按钮将会自动亮起,驾驶者仅需触碰一下按钮即可激活需要的程序,还可以对设置进行修改。位于汽车挡风玻璃前的巨大屏幕取代了大部分物理按键,驾驶员和副驾驶乘客可以通过方向盘周围和副驾驶座车门周围的物理按键配合交互。具体它的体验如何,我们会在现场体验过后再具体描述。 宝马展台位置:LVCC,South Hall 2-MP25480;LVCC,South Plaza 奔驰,自动驾驶怎么能少了我?! 还记得去年年初在 CES 上抢足了风头的奔驰 F 015 Luxury in Motion 自动驾驶概念车吗?今年的奔驰并没有去年那么浮夸,据称今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在 CES 上展出 E200 和 E300 两款无人驾驶汽车,并预计最快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奔驰展台位置:LVCC,North Hall- 1731 丰田,要自动驾驶?先画图! 丰田将在此次 CES 上 展出全新的「 地图自动绘制系统」,为早日实现自动驾驶做准备。简单来说,该系统可以利用搭载了摄像头和 GPS 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采集路面图像数据和地理位置数据,可以精确识别道路标线、边缘及其他道路特征,以及交通规则等信息,并将数据统一反馈到信息中心进行集中处理和调整,进而自动绘制出大范围高精度地图。 和其他汽车厂商一样,丰田此前也制定了和自动驾驶相关的时间表,这套全新的地图绘制系统将会在不久后用在量产车上。同时,丰田也会强化和相关地图厂商间的协作,以便高精度地图信息今后还可应用于公共及民间服务领域。 丰田展台位置:LVCC,North Hall-631 北汽新能源,告诉你个秘密 据说北汽新能源这次将在 CES 上展示全新美国版「i-link™智能网联」 系统,他们开发的这个车联网品牌此前在广州车展上进行过发布,详情请回顾我们此前的文章:《又是生态,这次换成了北汽新能源,「 道具」 是一个车载系统》。而这次的全新美国版 i-link™智能网联系统据说要比之前的功能更加全面和强大。 其实北汽想要进军北美市场这件事是早有预兆,早在去年 8 月,北汽新能源硅谷研发中心就在硅谷挂牌,并且之前北汽乐视联合投资的美国 Atieva 公司就是主攻电动车核心动力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并称会合作推出一款纯电动概念车,将于北京车展正式发布。那么在北京车展之前,CES 对北汽新能源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可以提前展示他们在新能源和车联网领域的能力和进展。 但是我们在 CES 官网上并没有搜索到北汽新能源的参展信息,猜测应该是一次联合参展,根据北汽新能源新闻图片上的展台位置,我们搜索出来是一家叫做 Shenzhen Roman Technology 的公司,不知是否属实,我们现场拭目以待。 北汽新能源展台位置:LVCC,South Hall 1-21465 起亚& 现代,韩系车也玩儿自动驾驶 此前有消息传出,现代集团将旗下 4 … 继续阅读

寻找属于新绅士的「MINI 橱窗」——试驾史上最「大」的「小」车,新一代 MINI CLUBMAN

· Dec 24, 2015 333

曾经被问过很多次:你觉得「 极客」 是什么?「 极客」 应该开什么样的车?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想你尽可以去问 Wikipedia,只是我不太赞同上面所说的「 极客就应该是不合群或者古怪的一群科技狂人」。而在我看来,极客应该是那群在坚持做着自己热爱的事的人,他们有着不安的内心和成熟的想法,不盲从,有着独立的人格。 换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话说就是:Geek is the new sexy. 如果你对于极客的理解和我一样,那么相信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应该不谋而合,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一辆就叫做「 极客」 的汽车,他就是新一代 MINI CLUBMAN 极客版。这辆车可以说是史上最「 大」 的「 小」 车,因为他是迄今为止最长的 MINI 车型,轴距达到了 2670mm,而它是否真的能做一辆称职的「 极客汽车」 呢? 我们在成都找到几位朋友聊了聊它,并且把这辆车的后备箱当做了自己的橱窗,展示他们所热爱和执着的东西。就像这辆 MINI CLUBMAN 一样,他们在坚持自己态度和所热爱的事情同时,也在经典与创新之间寻找着平衡。 新款 MINI CLUBMAN 延续了经典的「 对开门」 后备箱门是做「 橱窗」 天生的优势,另外如果想作为一个的「 橱窗」 做展示使用,那么它的后备箱空间一定要够大。这也是我们在策划这次活动时最担心的问题,不过当我们拿到车的时候就意识到,这个担忧并不成立,因为与上一代相比,新款 MINI CLUBMAN 行李箱容积增加了 149 毫升,升级到 360 升,完全可以容纳三只登机箱,并且将座椅放倒之后容积升至 1250 升,可以完全容纳极客们脑袋里的所有想法。 信奉经典与复古的 Tweed 达人——小野 我们遇到的第一个朋友是一位古着达人小野,他在成都的 U37 创意仓库经营着自己的古着店 That Vintage Shop,里面很多都是他从各地淘回来的 20 年代至 80 年代的 Vintage 服饰,尤其是英国产 Harris Tweed 西装,做工质感让人眼前一亮。 Harris Tweed 是一种在苏格兰的外 Hebrides 群岛上用本地新产羊毛手工捻纱、染色、纺织的花呢。当然,为了防止假冒,上面还有「 球与马耳他十字架」 标志、专业机构发放的专门编号。 小野告诉我,西装讲究剪裁和面料,他对剪裁没有研究,但是对 tweed 这个面料有很多研究。从皇室贵族到好莱坞明星,甚至是知名设计师,这块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布料,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效仿,永恒的经典布料。无论是人字纹、还是十字纹,都不一样,一直有品牌推出 tweed 面料的款式,是经典永久不变的。 就像他同样热爱的源于英国的 MINI,虽然方形的空调出风口代替了经典的全部圆形的内饰设计风格、后排多了一个侧门,甚至座椅都变成了电动调节并有记忆功能,但 MINI 的内核永不违背内心的精神以及它带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从不改变。 执拗的皮革匠人——白羊 第二位朋友是从热爱摩托车开始动手制作皮具和皮雕的白羊。双鱼座的他坚信,生命本就是一场浪费,做自己喜欢的是永远别怕来不及。白羊告诉我他的家里人有做鞋和做刀的手工艺人,他做皮具可能也是有些家族遗传。 目前他在成都经营者自己的手作皮具店 Black Goat,黑山羊不像绵阳那么温顺,擅长攀登,象征着勇敢、自由和进取。目前 Black Goat 已有 16 位职业的皮衣人,这是一帮对皮雕心怀狂热的人,他们推崇传统的制皮手工艺,坚信手工艺远远超越机器制造的品质。 碰巧白羊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MINI 迷」,看到我们开来的新款 MINI CLUBMAN 时他很兴奋地说,他曾经为这款车设计过一款手工皮具「Body」,使用了天然环保的植鞣皮革,从咖啡豆提取作色剂,再结合古老的古法擦染,每一件 Body 皮具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可以看到皮包上的两个兜象征了 MINI CLUBMAN 的经典式对开尾门。当然这辆车对于白羊来说,最有吸引力的还是车内带有精致纹理的皮质座椅和缝制工艺。 周游世界的独立音乐人和杂货铺老板——王果 「 很小的时候在想,等我周游了世界后,要用在途中收集的来自全世界的物件开一间杂货铺。」 一山杂货的老板王果跟我说到。一山杂物是一个结合旧物和独立设计的空间,它既有年代感、充满回忆,也有现代的青年文化氛围,这里面蕴含了独立、自由、纯粹的精神。在空间设计上,他们运用了非常独立的方式。 被二楼老相机、旧闹钟、黑胶唱片机、黑胶唱片包围的王果安静地坐在那里。他是一个独立音乐人,也是一个名 VJ,同时也做新媒体艺术。他喜欢 DIY 做东西,自己改造做了一些灯具,他把淘来的老相机拆掉镜头后,钻孔、焊接电线、粘合灯座、再装上复古灯泡,改造成了一个相机灯,并且买了三脚架把它架起来,就成了一个落地灯,也可以把它放到桌面做一个台灯,他认为设计其实就是多想一步。 对于王果来说,MINI CLUBMAN 让他着迷的是车内的哈曼卡顿音响,以及新一代 MINI 互联驾驶系统首次配备的旅程伴侣(Journey Mate)功能,可以帮助他规划环球旅行的路线、日程日历,还可以提醒天气、路况,甚至指示停车位置。 在成都与新款 MINI CLUBMAN 和几位朋友相处的这几天,我其实一直在寻找 MINI 这次提出的「 新绅士」 的定义。无论是「 极客」 还是「 鉴赏家」,他们无一例外是属于某个时代的创意精英,在复古与创新之间,MINI 也一直在寻找着某种平衡。开上新一代的 MINI CLUBMAN,感受到的不再是摇滚青年的愤怒与不羁,更多的则是「 新绅士」 的处世之道。

岂止于大——试驾长安福特金牛座

· Dec 20, 2015

我相信和我在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有许多人基本上是第一次在国内见到、甚至第一次听说福特金牛座车型,就算是算上中年大叔,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福特金牛座的认知度也几乎为零。但如果我们纵观福特金牛座的历史,会发现它是福特最古老的四款车型之一,前身来自于福特的 LTD(luxury trim decor)这款全尺寸纯美式豪华轿车。 从聚集当时众多科技于一身、基于通用的前轮 K 平台研发的第一代金牛座;再到曾是美国最畅销车型、截止 1995 年总共售出 140 万台、至今还能在美国大街上看到的的第二代金牛座;再到设计大跌眼镜、遭遇销售滑铁卢、但却在 NASCAR 表现出众的第三代金牛座;还有保守并走下神坛的第四代金牛座、重振旗鼓的第五代、第六代金牛座。 这款车曾经给福特带来了从希望到绝望再到重生的大起大落,福特似乎也在金牛座这款车上赋予了太多属于这个星座独有的「 倔强」。没机会体验这辆福特「 传奇」 车型的「 前世」,但长安福特引进的新一代福特金牛座却给了我一个了解他「 今生」 的机会。 或许是由于看惯了蒙迪欧「 大嘴」 式的前脸,这辆金牛座给我的第一感受并不惊喜,像是穿上了商务休闲装的大号蒙迪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需要仔细多看几眼才能分清到底是蒙迪欧还是金牛座,因为金牛座在延续了家族式外观设计的同时,福特似乎是在有意「 低调处理」 在新款蒙迪欧车型上的那些「 锋芒毕露」 和「 青涩」。除了更长和更宽大的车身尺寸,整车笔直平整的腰线、C 柱向上微微扬起的下窗线,还有从照片上很难看出的车身变化的曲面,似乎想告诉人们:我穿的并不是正装西服,也不需要打领带。 可能你像我一样,已经对福特家族式的外观设计免疫了,但我保证,在你坐进金牛座后排座椅的时候,你一定会发出一个「 四声一字」 的感叹词。或许你对 5 米长的车身,2.95 米长的轴距这些数字不敏感,但这时候你一定能体会到,用拳头丈量膝盖和前排座椅之间的距离有多尴尬。如果你恰好坐过蒙迪欧的后排,那金牛座后排空间的概念,差不多应该是在你的膝盖和蒙迪欧前排座椅之间再塞进一个 iPhone 5s 的长度。虽然后排座椅包裹性和舒适性还有待提高,但这辆顶配车型靠着后排座椅通风加热按摩、向后 7 度角度的电动靠背调节、气囊式安全带,应该足以扳回一城。 另外,在这辆试驾车上我们发现,在前排座椅背面预留了几个未知接口,猜测有可能是 iPad 支架,或是预留给后排娱乐系统的插口。 如果你恰巧不是老板,那么这辆顶配大金牛能给你安慰的就只有这台 2.7 升 EcoBoost GTDi 双涡轮增压 V6 发动机了。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一台定位商务并且价格区间在 B 级的车,需要么一这颗大心脏。我没有测试他的弹射起步,但中段加速的动力储备确实非常出色。而且六缸的平顺性和 NVH 要比旁边那辆 2.0T 四缸表现好很多,配合 ANC 主动降噪技术,安静的几乎可以听到后排座椅按摩时发出的声音(是座椅不是人)。 虽然我并不觉得这辆强调「 商务」、「 行政」 的金牛座和我这个活着的金牛座之间存在着什么交集,但在试驾这辆金牛座的时候,我一直试图在寻找我们这两个金牛座之间的共同点:福特延续金牛座车型历史的倔强劲儿;国产化工艺、车身结构用料的踏实可靠;稳重中带点小闷骚的内饰设计和用料;科技配置方面的传统而并不保守;发动机动力输出的暴躁易怒…这些似乎都或多或少代表着金牛座的特质。 而金牛座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君越、皇冠等主流合资品牌的直接竞争,同样价格区间还要面对 ABB 的入门豪华车型,福特能否重塑金牛座的形象,在商务、运动、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就不是 2016 年金牛座星座运势分析能解决的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日本工匠的混合动力加持——雷克萨斯 NX 300h 试驾

· Oct 30, 2015

前几天我们报道的造车团队小鹏汽车把一辆雷克萨斯 NX200t 的发动机舱掏空,塞进了电机,加装了电池、电控系统,并且重新做了安卓车机系统。 不过这篇文章要聊的不是小鹏汽车,而是「 原装」NX 车型。(注:文中提及车型为 2015 款,并不是最新的 2016 款)在纯电动车大行其道的今天,日本人固执地选择把他们一向擅长的混合动力技术做到极致,雷克萨斯 NX 系列的混合动力车型 NX300h 就是最好的体现。而当日本工匠加持了混合动力系统时,他的「 极客程度」 似乎也不可小觑。 混合动力系统: 衡量一款混合动力车是否先进的标准,不仅是油耗和能量管理效率,还有汽油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切换和衔接平顺性。这不仅考验着一个汽车厂商的工业制造水准,还考验着厂商汽车工程师的技术功底和想象力。 这台 NX300h 所采用的混合动力系统算是目前量产车里比较先进的一套混动系统,其复杂程度另人发指。从车内屏幕显示的能量流动图中,我们看到两个电机的图示。这种结构比单电机多了很多可能性,例如可以在制动滑行能量回收的同时实现发动机给电动机充电;另外这两个电机不仅可以协同工作,还可以实现互斥驱动,实现有效的变速和变矩。 另外,这辆车并没有传动轴,后轮还有另外一个驱动电机。 雷克萨斯的工程师利用这三台电机,设计了极为 复杂的排列组合形式,并且让他们相互协调,搭载 ECVT 结构,可以根据行驶状态充分判断和调整油电之间的配合逻辑,目的就是获得最大的综合效率。 有了这套混动系统的加持,节能和动力,鱼和熊掌在这辆车上是可以兼得的,结果就是自重 1.8 吨的车,在我试驾的两周时间内,650km 高速+400km 城市道路的平均油耗可以达到 7.3 升每百公里。并且如果你不去看中控屏幕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基本感觉不到发动机和电动机之间的切换。 内饰及人机交互系统: 整车内饰设计给人感觉和外观一致,「 凌厉」 且「 年轻」, 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用皮革包裹的软性材料,加上日本九州工匠手工缝制的缝线,好像进入了皮革世家的座驾。中控扶手区下方清晰可见两颗大铆钉,也似乎在向你展现这是一辆具有日本独有「 工匠精神」 的车,再加上好似「 镶嵌」 在中控台中间的石英表,精致的感觉扑面而来。 但在「 饱满」 的同时,内饰的功能键设置和排布又会显得很「 复杂」, 换句话说,熟练操作这辆车所有功能「 学习成本」 比较高。 日本人好像很喜欢用一大堆按钮去包围你,体现出一种「 功能强大」 和「 豪华」 的感觉。 例如方向盘左侧的按钮群,包括了自动大灯、车身雷达开启、变道警示、后备箱开启、跟车距离调节、上帝视角雷达、方向盘加热…在它旁边,藏在方向盘后面,还有后座电动折叠和开启按钮、以及车内光线调节、公里计算按钮等。这种按钮的位置安排并不是非常合理。同时你会发现方向盘的右侧下方,还有除了可以控制仪表盘信息的按钮,车道偏离预警开关和雷达开关。个人建议还是应该根据功能常用程度以及功能区域将按钮进行排布。 这辆车的人机交互系统和交互方式可以说是「 见仁见智」,我本人还是挺喜欢它这种「 触摸板代替鼠标」 式的交互方式。 我相信所有人看到这辆车的屏幕第一感觉一定是想去「 触摸」 的,因为它的 UI 设计完全符合触屏的逻辑,所有的 icon 设计的都很大。但实际上它并不是触屏,而且屏幕处在中控台中间最上方非常靠前的位置,一般驾驶者并不能用手碰到。但另一方面,驾驶员在驾驶中看屏幕,视线并不需要移动很多,余光就可以看到,降低了驾驶中由于看屏幕所造成视线转移带来的危险系数。 雷克萨斯用一个触摸板充当了鼠标的角色,驾驶者下意识在触摸板上滑动,屏幕上的「 鼠标」 便可精确地定位在想要选择的图标上,且带有震动反馈。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交互方式有些过时,而且当我们都能熟练操作苹果的触摸板时,这个触摸板的功能和反应并不像苹果那样灵敏。但我觉得,在当前汽车上使用这种交互是挺聪明的一种方式,只不过把触摸板的响应速度、精准度,以及功能做的再强大些就更好。 这套系统也有很多槽点,屏幕中一些语言的翻译让我不太能够理解,例如主菜单中右上角的「 画质」,其实就是屏幕设置,再如导航界面的词语翻译:「 详细」、「 广域」,实际上就是放大和缩小地图,用一个加减号就可以实现,况且这个触摸板也可以实现多点触摸,用手指就可以在触摸板上实现地图的放大和缩小。另外,在触摸板上移动地图的方向和惯用的方向相反,例如当你向右在触摸板上滑动手指时,地图的移动是向左的。 导航界面地图上很多显示都是无用的,例如 GPS、时间显示等,会占用地图显示空间。由于车内配有外接触摸板,所以输入目的地很方便,而且车机导航的 POI 相对比较丰富,但导航无法显示实时路况,并且界面看起来比较复杂,总体来说和手机内导航的交互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在意料之中。 日本人在混合动力的路上越走越远,似乎他们的逻辑就是利用混合动力技术,在不改变传统燃油车用车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燃油消耗、提高综合效率、提升舒适性,而当我开上这辆 NX300h 的时候,他们的这套逻辑我似乎无法反驳。那么在纯电动车的大趋势下,加持了混合动力的日本工匠们又会如何突破极限呢?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林肯 MKX,奢华在哪儿?

· Oct 21, 2015

毫无疑问,中大型豪华 SUV 车型在中国的需求增长非常迅速,任何一个豪华品牌都不会放过这个细分市场的厮杀,刚刚回归中国市场的美国豪华品牌林肯也不例外。「 中大型 SUV 的销量占到豪华车销量的 14%,预计未来两年会增长到 18%」,林肯中国总裁庞立博在 MKX 车型发布会上说到。 对于想要实现全球复兴的林肯来说,这款中大型豪华 SUV——MKX 尤为重要,它肩负着确立林肯在中国豪华品牌形象、以及推动经销商和服务网络快速建设的重任。 而一切都要回归到产品本身,昨天林肯发布会之前,我们首次试驾了它,我的感受是:MKX 确实极力地想在这场「 跨级别竞争」 中找到自己特立独行的定位,成为所谓的「 新贵楷模」。说的俗点儿,就是告诉那些有购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别总张嘴闭嘴「 租赁加长跑婚庆」,林肯也可以让你们有品牌归属和认同感。 声音的学问 那么要做到这点,首先就要有产品自己的特点。我想这辆新一代林肯 MKX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安静的没道理! 我没有去严格地测量行驶在不同路面时车内的噪音分贝,但我想说这辆车的静音水平远远超过了我之前开过的 90%的车。sound package 整车舱隔音处理、ANC 主动降噪系统(通过车内麦克风收集发动机噪音规律及环境噪音,并汇总计算出相反的波进行抵消噪音)、Ecoboost 发动机、前车窗使用隔音降噪的声学玻璃、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于车辆的 NVH 表现(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有着极大的提升。 说到声音,还有一个必须提的就是,新款林肯 MKX 和哈曼国际集团旗下 Revel 锐威独家合作,成为首次搭载 Revel 锐威车载音响的汽车品牌。如果你是 Hi-Fi 音箱发烧友,你一定知道 Revel。或许你的小伙伴还在用哈曼卡顿和别人装 X,而他们却不知道,Revel 锐威,这个哈曼卡顿在 1996 年才创建的子品牌才是哈曼的奥义所在,如果你不知道锐威,去百度一下吧。 而林肯这次和 Revel 的合作也付出了很大成本。林肯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为了实现车门内置标志性波导管技术,他们把原先设计好的门板拆掉重新设计装配。还有很多豪华车会把高音喇叭放到 A 柱与前挡风玻璃处,但那样会造成声波反射,所以锐威把高音和中音布置在了一起,这也是他们特有的电源架构。我个人的感受是,这套音响适合用来听交响或人声等细腻的音乐,但用来听摇滚乐或电子乐并没有那种很直接或过瘾的感受。 逆天的内饰材质和熟悉的科技配置 由于此次短暂试驾的是新一代林肯 MKX Presidential 2.7T 全驱总统版,总统系列配备的 Venetian 座椅来自于老牌汽车皮革供应商 Eagle Ottawa,逆天的 22 向座椅舒适度调节,说俗点就是「 座玩年」。 就算是低配车型也全系标配苏格兰 Bridge of Weir Deepsoft 真皮座椅。更夸张的是 MKX 全驱总统版毫不吝啬地包裹了 Alcantara 材质顶篷,要知道,在东西在某个以选装著名的品牌上要额外花 2.8 万人民币。 另外,这个车还有一些你或许注意不到的细节设计非常人性化。例如,驾驶员座椅坐垫的右腿下会有多余的气囊支撑,为了缓解驾车时右腿比左腿更多的疲劳感;还有当你要上下车时,座椅两侧的坐垫会稍微收缩把气放掉,便于上下车。从这些人性化的细节可以体现出林肯设计师的用心良苦。 这辆车沿用了福特的 SYNC 2 代操作系统,搭配了 8 寸触摸屏,但在人机交互设计和用户体验上的槽点还是很多。例如主界面的四个区域划分,虽然考虑到了常用的功能和模块,但在 UI 设计上比较初级,没有替用户「 场景化」,例如空调界面,就完全可以用机械按钮替代触屏操作;再如有些高频的功能并没有被「 高亮」 出来,看不出优先级,反而是很多不常用的功能会杂乱地出现在界面中;还有就是触屏的反应速度不尽如人意。希望马上到来的 SYNC 3 代系统可以优化解决掉这些问题。 有关驾驶感受、油耗、以及更多人机交互层面的细节体验,等到我们拿到试驾车深度体验之后再给出结论。就短暂的试驾来看,林肯向我展现了典型的美式豪华,但对于他们的定位来说,如何让那些吃惯了西式快餐和批萨的「 新贵」 顺理成章地爱上美式牛扒,真的是应该从车子本身之外的层面去考虑。 从售价来看,虽然 44.98 万-65.98 万已经比预售时低了 3 万,但这个区间内的竞争还是很激烈,雷克萨斯 RX、凯迪拉克 SRX、宝马 X3、路虎发现神行… 每一个都不是吃素的。这辆 MKX 能否为接下来林肯在中国要引进的两款车(领航员、Continental 大陆)奠定好基础,还得看市场的反应和林肯的速度。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为「百万」创新下注,福特的筹码是 114 个亿

· Oct 13, 2015 333

「Innovation for Millions」,我暂且把这句话简短地翻译为「 普世创新」,这是此次 2015 福特创新大会的主题。 一百年多前,亨利福特提出要制造「 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 」,其实这个愿景在当时就是 innovation for millions 很好的体现。福特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工业革命,到生产力革命,再到管理革命。而现如今,福特面临的其实可以算作是第四次革命——「 创意革命 」。 而就像福特汽车(中国)市场销售及服务副总裁刘曰海所说:「 创新其实是种赌博」。再一次面对「 百万赌局」 的福特,都有哪些筹码和策略?又能否以胜利者的姿态得以百年的基业长青呢?福特的筹码是 114 亿,押注在智能移动出行及自动驾驶。 简要来说,福特未来五年有关创新值得一提的发展策略有: 1.  计划在 2020 年底之前在中国投资 114 亿元人民币用于产品研发,主要用于提升本土开发能力和研发设施,尤其是福特南京工程研发中心; 2. 到 2020 年之前福特在华推出 20 款新车,明年率先引进福特 C-MAX Energi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及福特蒙迪欧混合动力车型; 3. 持续智能移动计划实验性项目以改善消费者体验,并加大车载互联方面的投入; 4. 希望在 2020 年完成自动驾驶的三个阶段,并创造出人人都能够享受到的自动驾驶。 借用同事的一句话,114 个亿在华的研发投入,这不知比那些互联网公司高到哪里去了。(2014 年谷歌的研发投入是 80 亿美元,苹果为 45 亿美元)。但诚然,除了智能移动计划之外,在车载互联和自动驾驶方面,福特似乎动作真的有些慢。我们此前 在 CES 体验福特 SYNC 3 系统 ,虽有提高,但相比于其他产品还有提升空间;自动驾驶,几乎每一个汽车厂商都要拿出来炫耀一番,并且似乎都把量产时间锁定在了 2020 年这个时间段。但我想,似乎也可以从福特对待创新的态度来理性地分析一下福特的创新逻辑。 说到「 普世创新」,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谷歌 CEO 埃里克的一本书中提到的,Google [X] 是如何定义创新的,其中的第一条就是:这个想法必须涉及一个能够影响数亿人甚至几十亿人的巨大挑战或机遇。可能有些人会说,对于福特这个跨国汽车制造公司来说,选择这种类型的创新是必然,只有市场足够大才能产生足够多的商业价值。但在我看来,在创新这场赌注中,大公司的赔率要远远高于初创公司。 曾经有人说,小公司比的是谁做得更好,而大公司比的是谁先不犯错,但对于创新来说,勇于冒险,不断验证错误才是走向真理的唯一道路。与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 Google [X] 团队相比,为谷歌搜索引擎付出了 15 年心血的团队同样在创新。同样的道理,在传统汽车领域,福特在过去五年完成了 15 款新车的引进,并计划在 2020 年将再引进 20 款新车; 在智能出行领域,福特用这一年的时间,在全球做了超过 25 个实验项目,每一个都相当于企业内部孵化的小创业项目。 福特所做出的改变绝不仅仅是财力和人力上这么简单,更多会涉及到这个庞大的企业内部的体系改革、流程合组织架构的调整,以及企业文化的渗透。在我跟福特全球工程团队接触过程中,我能明显感觉到「 智能移动出行」 已经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深入每个研发人员的内心。 而福特汽车亚太区智能移动战略总监雷先同告诉我们, 福特推动这些变化的秘诀 就是不断寻求和互联网企业或者初创公司的合作。例如不久前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推出了「 城市搭车」(CityRide)试点项目。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嘀嗒拼车的应用程序,项目共累积完成了 17 万次拼车服务,总里程达到 256 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 64 圈。这些数据将有助于福特更好地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出行方式及对车辆设计的喜好。当然,这只是几十个实验项目当中的一个。 当然,这些有关智能移动出行的探索或许会被描述为「 不知所云」,但创新不就是始于创新者所缔造的原始混沌之中么?无路可循才是创新的基本特点。 我认为,在普惠大众层面的创新,其实要比那些站在技术金字塔顶端的创新实现起来更为困难。不仅仅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现如今福特已经制造出了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汽车,但处在「 创意革命」 的时代,汽车行业产品主要要素的成本曲线已经明显下降,互联网、移动设备以及云计算的普及,使得福特不得不从重新在这把赌局中下注。 就像上午吴晓波的演讲中所说:「 创新具有民主意义,这个意义在于它会打破一切既有壁垒。」 而我想,对于福特这种庞大的跨国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这其中更多的则是平衡与合作的艺术。写到这里,突然觉得文章的标题不够完整,应该是:为「 百万」 创新下注,福特的筹码是 114 个亿,和他的「 创意精英」 们。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向「黄金年代」致敬——第二届中国国际老爷车展览会

· Oct 01, 2015 333

2015 年 9 月 25 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老爷车展览会在北京房山房车博览中心正式开幕。对于每一个有着「 老爷车情结」 的汽车迷来说,都是一次不可错过的 Party。 对于这些老爷车来说,或许只是静静地停在那里,就能散发出迷人的气质,透过这些经历了「 黄金年代」 的老爷车,我们可以看出汽车文化的发展和那个年代的天才设计。我们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照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次展览的部分老爷车们: 天津大发 相信北京人对这台「 黄色小面包」 一定不会陌生,这台天津大发在 1986 年的北京就能见到,原型车是第六代日本大发厢式货车,80、90 年代的北京街道随处可见这种外观为黄色的小面包出租车。 2002 年 兰博基尼 Diablo 鬼怪限量版 提到「 鬼怪」,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这辆鬼怪当中最经典的一款。此款车全球限量发售 42 台,国内仅此一辆。如果你是篮球迷那你一定知道,NBA 球星迈克尔·乔丹曾在 2001 年纽约车展中购入此车,并与 2002 年带到国内,仅仅跑了 6000 公里。 1959 年 凯迪拉克 帝威 Coupe 这款车绝对可以入选当场最「 屌」 车型之一,不羁的「 火箭尾」 设计无时不刻体现了 60 年代美式豪华车的骄傲,提醒你什么才是真正的「 屌炸天」 设计。同时搭配 6.4L V8 发动机,在那个年代就拥有 345 匹马力。第一任车主是旧金山 49 人橄榄球队的老板,到中国时总里程为 2 万 8 千英里。 1995 年 劳斯莱斯银刺 II 劳斯莱斯特别定制金天使,8 缸 250 匹马力,劳斯莱斯的豪华和庄重在这款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丰田世纪加长 VG45 老爷车展上为数不多的日系车之一,绝对可以代表日本精致细腻的匠人精神。这矿车还有着代表着权威的「 金凤凰」 标志。 1983 捷豹 XJ-S V12 从 1975 年上市以来,一直到 1996 年停产未知,XJ-S 作为接替 E-Type 捷豹史上最长寿的车型,总共销售了 22 年,总销量达到 11.5 万辆。早期推出过 3.6 升直列六缸和 5.3 升 V12 两种动力配置,后期又增加了 4.0 升和 6.0 升 V12 的动力单元。这款跑车修长的车身和出色的流线在现场完全可以被评为最美车型之一。 1989 别克 Electra Estate Wagon 对于瓦罐迷来说,绝对不能错过这台 5.7 升 V8 140 匹马力的别克木质旅行车。在那个年代,美国豪华旅行车还是用采用木质车身结构设计,而且当时还没有大量使用真皮材质,还是绒质布料。 宝马伊塞塔 50 年代初,这款小车源自以生产电冰箱和摩托车为主的意大利企业 Isomoto,后被宝马经销商发现并买断生产。这款微型车采用前后两座布局,前开门的前卫设计。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德国老百姓的欢迎,有着「 国民车」 的称号。 有时候看着这些静静停在那里的老爷车会想:现在又有哪些车能够像他们一样被留下来,在几十年后让下一代的年轻人为之疯狂,并且时刻提醒着人们,汽车绝不仅仅是交通工具那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去定义那个所谓的「 黄金年代」 吧。   其他图片:(图片摄影:Sid、Jony)

如果下一个乘客就是你,你将如何选择?

· Aug 26, 2015 333

曾经无数次幻想,如果 Chuck Berry 歌中所唱的那辆「385 匹马力、产于 1966 年」 的樱桃红 Mustang 出现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和它私奔到任何地方。 然而世界那么大,又有谁去看看了?似乎长大了的我们,在骨感的现实中,都成为了别人眼中那些「 平凡的大多数」。 于是我们拍摄了这个视频,你可以把它看做是广告片、公路片,或是娱乐节目,甚至你也可以将它当做一场即兴的青春闹剧。但我们想做的,是给每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一次和自由不期而遇的机会。 我们邀请了我们的好朋友,潮流生活社区 Big 的创始人张卷益充当一次「 专车司机」,驾驶一辆 2015 款福特 Mustang  50 周年纪念版 跑车,在闹市区中接送那些最普通的人。 每个上车的乘客也许都有自己的目的地,公司、学校、或是家,都有似乎必须立刻去做的事情,但在这辆「 野马专车」 上,我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几百公里外的草原音乐节。是否选择担任这场与野马相伴的公路音乐电影的主角,选择权在你。 是上车走人,成就一次与音乐和自由的惊喜相遇,还是回到原路,在枯燥的生活中忙忙碌碌? 如果下个乘客就是你,你将如何选择?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从互联应用到自动驾驶,宝马的「创新」体现在哪?

· Aug 06, 2015 333

提到宝马,你能想到什么? 我相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驾驶乐趣」 这四个字应该是第一时间出现的。没错,但是对于宝马而言,「 驾驶乐趣」 是产品的利益点。从 2010 年开始,他们的品牌价值就是通过「 悦」 这个字来体现的,对我来说,宝马更像一个善于「 把握现在」 的品牌。 而去年宝马推出的 i 系列车型,表明了他们坚定创新、自我革命的态度,也让我意识到「 创新」 这两个字对于宝马这个品牌的重要性,于是今年的宝马创新日,宝马就开始启用他们以创新为内核的品牌新主张:「 悦创造奇迹」。 其实纵观宝马前 40 年的汽车智能化历史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创新方面,宝马绝不是「 临时抱佛脚」:1972 年全球第一个 BMW 距离警示装置、1980 首次在 F1 赛车中使用的 BMW 远程遥测技术、1994 年欧洲首款车载导航系统、2001 年第一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车载门户的汽车制造商、2012 年第一辆集成第三方 App 的汽车等等,宝马总是在扮演先锋派的角色。 从「 互联驾驶」 到「 互联驾驶商店」 2012 年 9 月份,宝马「 互联驾驶」 进入中国,到目前为止积累了大约四十万左右的用户。在汽车与互联网结合这件事情上,宝马的态度并不「 激进」,但的确是非常「 积极」。 「 不激进」 表现在宝马始终认为在驾驶模式下,人对于交互的需求是有限的。 在上海,他们设立了宝马互联驾驶中国研究院,除了最基础的音乐、导航、电话等功能,还为中国本土研发集成车载 App。他们在 35 个月里推出了 23 款本土化应用程序。 而「 积极」 又体现在宝马从 2012 年就开始第一个和百度合作,覆盖用户的使用平台,以及覆盖所有主流地图平台,还有更多的 App 会通过百度的轻应用平台服务到更多的宝马车主。 同时,做为一个汽车公司,宝马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做平台服务上:软硬件的无缝衔接可以带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同时,车辆传感器、通信网络,以及个人外接设备都可以向车辆输入信息,因此,车辆输出的信息可以对客户和交通环境提供帮助。 从今年 6 月份开始,宝马确定了今年互联驾驶的战略目标。首先是让互联驾驶百分之百覆盖每一辆车,其次的重点在于宝马的互联驾驶商店。类似于苹果的 App Store,用户可以在互联驾驶商店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应用服务,宝马了实现国内第一个车内在线支付、订购商品的购买平台,这种支付能力让动态运营服务成为可能性。宝马互联驾驶负责人张石就在现场为我们演示了如何在宝马车机上购买相关应用。同时,这对于宝马互联驾驶的运营、开发、财务流程都是新的挑战。 我们可以想象,实现了在线支付,那么其实服务覆盖的不单单是有关车辆本身的服务,同时也包括出行服务,例如餐饮 O2O、代驾、停车、加油等等。 从「 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到「 高度自动驾驶」 说到自动驾驶,宝马的态度和其他大型汽车公司的态度比较一致,就是逐步实现并推进自动驾驶的过程。但是谁说我们造不出自动驾驶汽车呢?其实早在 70 年代,宝马就开始为自动驾驶做技术储备。而在创新日活动现场,宝马展示了一台基于宝马 320Li 车型改造的自动驾驶汽车,和量产版相比,区别在于,在车辆上部及下部四角各有四个近距离雷达及高清摄像头、前后各有两个远距离雷达以及电磁雷达和激光雷达、 中间还有一个在现有量产车上已经搭载的摄像头。 在自动驾驶研发方面,宝马选择和百度合作,双方各司其职,宝马主要负责车辆及硬件方面的改造和研究工作,而百度则更多负责精度 10 厘米级别的高精度地图方面的研发。在路径规划算法方面,宝马和百度则都在做。同时宝马也在和中国道路研究院合作,共同推进高度自动驾驶的法律法规。宝马自动驾驶负责人表示,在和百度合作的三年时间内,他们最终一定会拿出一辆可以开上公开道路的高度自动驾驶汽车。 而相比于这辆拥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 320Li 展示车,门外还处于「 重度伪装」 下的新款宝马 7 系则具备了「 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它的「 全车速车道跟踪驾驶辅助系统」 可以在最高 210km/h 以下的速度内跟随前车或跟踪车道实现自动驾驶,并融合了「 前方交叉车流警示」 和「 交通拥堵辅助」 两大功能,驾驶员轻扶方向盘即可。在实际体验中,即使遇到角度不大的轻微转弯,这套系统也能轻松克服。从这一点上来看,这辆新款宝马 7 系已经基本实现了初级自动驾驶的功能。和「 高级自动驾驶」 的不同点就在于,这辆车暂时还不能实现「 自动变道」。 对于宝马品牌来说,创新从未停止。 从传统世界到新时代,用户使用环境和习惯的变化需要新的商业模式,宝马品牌的核心「 驾驶乐趣」 是不变的,但所谓「 驾驶乐趣」 的定义则在发生着改变。 创新就意味着未知,对于宝马来说,未来可能会不断地经历自我革命、打破重构的过程,但这或许就是创新的魅力所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