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 Uber 才是车联网的开山鼻祖
本文作者:Retric,首发在其微信公众号:Retric(WhereRetricWrites)前天在路边打车回家,点了根烟等车来,没想到车来接我的速度远大于我抽烟的速度,上车前只好先把烟头扔地上踩灭了。 这个随意的小动作后来被驾驶座上资深的 Uber 老司机看到。上车后,他先是递给我一张名片,然后假装不经心的开导我抽烟对人生的危害,最后终于冷静的向我推销了他某个朋友代理的 xxx 牌电子抽烟器。 正好前不久听朋友提到国内现在也有人在尝试做 wrapify 那样的项目。如果你不知道 wrapify 是干嘛的,那么请先看: Wrapify 建立了一个双边市场,车主可以在这里进行注册,选择他们愿意接受的广告涂装程度(局部、全部,等等),甚至还可以选择自己愿意与之合作的品牌营销者。在接受了一套广告方案之后,车主可以把汽车开到 Wrapify 进行免费涂装,然后就能获得最高 450 美元的月收入。 车主可以使用 Wrapify 的智能手机应用来追踪自己的通勤情况,并基于一系列因素按每英里行程获得收入,这些因素包括:涂装汽车是否会经过人口稠密的区域,或者汽车是否会长时间地停留在车流里(那可以让广告被很多人看到)。 这类车体广告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个时间点上会涌现出来,很重要的一点在于,Uber 和滴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把共享经济的理念在出行领域里完成了一次大面积的普及。随着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打车而不是买车的时候,一个新的用户场景就会慢慢形成、并且稳定下来。再接着,就会有人开始思考如何围绕这块新出现的场景挖掘出更多的价值。 Wrapify 这样的车体广告就是一个例子。以前地铁、公交车这类公共交通工具也形成了一定的用户场景(固定的接触频次、足够稳定的人流量),围绕这些公共交通工具也发展出了车体广告那样的形式。但这种方式有两个弊端,一是场景本身的空间是开发式的,不具有封闭性;二是这样的车体广告没法和用户建立联系,没法提供精确的数据追踪方式来评估广告效果。 滴滴和 Uber 把很大一部分原本私有的汽车开放给公共市场之后,汽车的使用率更高,在路面的时间更长,接触的乘客更多。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形成高频次的使用习惯,这些私家车也具有了公交车这样的广告属性,而且这块新的用户场景比传统的公交车广告来得更「 互联网化」。 打车平台手里已经有了司机、乘客以及行驶路线等数据,这些数据结合起来能提供更好的广告追踪效果。另外,搭乘专车出行的这种场景比公共交通工具里的空间来得更封闭,不止车体广告,类似开头提到的那种面向乘客的车内广告也是可行的。推销电子烟当然是个拙劣的作案手法,不过如果是在车内放置视频广告,乘客全程观看就能减免一半车费这种方式呢? 这篇文章重点不在于讨论滴滴专车怎样和广告结合起来。广告只是挖掘这块新场景的一个例子。除了广告,我相信肯定还有其他更多的场景价值会被陆续挖掘出来。但在大家迫不及待要开始脑暴之前,我觉得有一点需要先声明下,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 这种新场景的价值挖掘——包括广度和深度上的挖掘——几乎是要等到无人车成熟之后才能真正严肃地提上议程。 原因很简单。打车软件能构筑的潜力已经很有限了,只有当无人车向出行领域做第二次大规模的共享经济理念的普及,这套基础服务才有可能足够成熟稳固。这时在这套基础服务上构建大规模的其他服务,就是可行的了。 未来的交通版图里,城市没有一个司机,所有的无人车通过计算机控制,合理地选择乘客,规划路线。这样一个不会堵车的未来,已经被很多人意淫过一遍了。虽然距离有点遥远,但潜力和市场无疑是巨大的。等到这块蓝图真正拼凑起来的时候,在无人车基础上构筑第二层服务的最大机会将落入两种类型的公司手里,一种是掌握数据的公司,比如滴滴和 Uber 这样的打车平台;一种是掌握造车技术的公司,比如 Google 和特斯拉。 前者是软件,后者是硬件。无人车这时就真的相当于智能手机。车联网的概念也才有了真正讨论的价值。现在所谓的车联网,给汽车装个语音软件,让司机在开车的时候实现个语音导航,就大谈特谈车联网,这种态度显然是不对的。真正的车联网,面向的用户只有乘客这种单一角色,不存在司机。而乘客坐进去的,也只是一台带着轮子、会跑动的、通过计算精密运作的「 大手机」。 如果未来的终局真的是这样,现在的滴滴和 Uber,或许才是车联网的开山鼻祖。 对了,那个老司机推销给我的电子戒烟器,最后我没买。(图片来自网络)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VOL.105:刘美丽去韩国,看见车就懵逼了!
刘能从韩国带礼物给你们惹!想要吗?! 记得记得!转发 100 期节目中你最喜欢的一期到朋友圈,安利给你的小伙伴们!奖品现在任性由你来定!赞越多的获奖概率就越大哦!(其实就想让你们在朋友面前真心实意的夸夸我们嘛~)(着急的小伙伴,可以跳过前戏,从 10 分钟之后开始听!)刘美丽前两天去了韩国,没整容也没隆胸······为了保持自己体重在 100 斤以内,真的是蛮拼的!去了韩国之后,刘美丽因为职业病的原因,总是忍不住去关注他们的出行交通方式,也会对他们的本土汽车有很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这一期就一起来聊一聊刘美丽的韩国见闻······天啦撸!你们不要吐槽我! 作为一个语言不通的歪果仁,去了韩国才发现想坐出租车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司机大叔看不懂我们的英文地图,准确的来说是:看不清······(普遍都老花眼这让我觉得很尴尬),我们又很难描述要去的地方到底在哪,各自说着各自的语言,就好像对方能听懂似的!直到最后的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研究半天研究懂了的司机大叔,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经过这次的打车经历我想说:能多掌握几门语言真的是太牛逼的一件事儿了!憋拦我!我要去学韩语了! 去了韩国,除了打车和我想象中不太一样之外,坐地铁也让我有了很多新奇的体验。他们的黄线怎么和我们的差那么多!他们怎么上了地铁都不爱坐座位!他们报站名怎么那么多种语言!想听到更多神奇的事情记得好好听节目哟!爱你们! 最后,记得点赞打赏和评论哦! 本期人物介绍: 小飞老湿——GeekCar 的新同事~害羞腼腆是真的,但是内心的 OS 也可以分分钟毁灭一个人!千万不要惹毛他!小心他吐槽星人的呆毛长出来,我们可能按不住他······ Jesse——GeekCar 最帅记者(这个称号当然是他自己起的!)。这个外表正经的小伙子,内心非常的傲娇。当然,他性格里那些阳光可爱积极向上等等赞美的词,就不用多说了···之所以这么赞美他,主要是怕说得不好被他打···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GeekCar Daily」5.9:Uber 在纽约特定区域推出 5 美元拼车服务
Uber 在纽约特定区域推出 5 美元拼车服务 为了持续提升出行效率,Uber 将在纽约特定区域推出平价拼车服务。周一至周五的上午 7~10 点以及下午 5~8 点期间,所有位于曼哈顿 110 号大街以内的用户都将享受到 5 美元固定费率的专车拼车服务。Uber 同时也希望用户在享受平价拼车服务的同时,能够接受步行跨街区拼车的情况,从而使拼车路线更加顺畅高效。 5 美元换算一下也不便宜啊… 菜鸟与高德打造 5 级地址库 菜鸟网络与高德地图联合发布了物流数据开放平台,两家公司还将打造 5 级地址库,未来通过开放平台应用于地图、导航、物流等领域。在地图领域,5 级地址库可以为街道、小区赋予唯一的识别编码。底层识别时, 每一栋建筑都相当于拥有自己的经纬度。在导航领域,使用 5 级地址库后,车辆的导航、定位、路径规划等功能也将进一步实现智能化。 可以精确到我家门口左边第三块砖么? Uber 与 Lyft 在奥斯汀抗议并停运一天 前段时间,美国德州政府曾针对是否需要对专车司机采集指纹做过一项背景调查。根据投票结果,政府决定将指纹采集作为专车司机背景调查的一部分。针对这项政策,Uber 与 Lyft 也做出了相关回应,两家公司决定于本周一在德州首府奥斯汀进行停运抗议。Lyft 发表声明称,此举将使业余驾驶者难以继续提供服务,Lyft 希望共享经济能够在国内持续增长,因此必须表明立场。 停战一天。 滴滴即将完成 20 亿美元融资 滴滴出行目前即将完成一笔 20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将达到 250 亿美元。此轮融资过后,滴滴将成为全球估值第四高的创业公司,前三名分别为 Uber、小米以及 Airbnb。滴滴目前在中国 400 多个城市都开展了业务,但并未实现盈利。在国际市场,滴滴已经与美国 Lyft、印度的 Ola 以及东南亚的 GrabTaxi 组成联盟,未来将承担起共同对抗 Uber 的重任。 盈利?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26:宝马想要打造汽车领域「Airbnb」
宝马想要打造汽车领域的「Airbnb」 宝马旗下的 MINI 品牌计划推出一项汽车短租服务,可以将用户闲置停放的汽车租给他人使用并收取租金,这有点类似于汽车领域的「Airbnb」。宝马推出的租车系统中包含了接受付款和追踪汽车的功能,可以确保租车人能够及时还车。MINI 高管 Peter Schwarzanbauer 称,如果测试进展顺利,宝马还会将这一服务扩大到公司其他豪华品牌上。 开宝马的梦想就靠你了。 Uber 推出「 大礼包」 挽留司机 为了能够挽留住司机群体,Uber 目前推出了各种「 大礼包」。其中一个叫做 Fuel Finder 的功能可以搜寻不同加油站的信息,帮助司机寻找到最便宜的加油站。除此之外,Uber 还打算根据司机们的接单记录,直接赠送他们一定额度的加油卡,以此来奖励那些在 Uber 平台工作勤奋的司机。 司机们感受到诚意了吗? Elon Musk 称自动驾驶安全性是人类两倍 虽然距离自动驾驶功能的推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依然有很多消费者对此很不放心。Elon Musk 最近称,如果消费者使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将下降 50%。即使是特斯拉第一个版本的自动驾驶仪,它的驾车安全性也能达到人类司机的两倍。他还预计,在两年的时间内,特斯拉第二代自动驾驶仪就将推出并让监管机构信服。 就是这么自信。 德国准备电动汽车十年免税政策 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内需,德国政府可能推出购买电动汽车免收十年汽车税的政策。现阶段,德国在充电站建设及电动汽车补贴方面均落后于欧洲其他发达国家,一旦这项政策推出,德国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将会大大加快。目前这项协议还没有达成,具体细节将由总理默克尔的保守党和社会民主党共同商讨,而后经过德国国会批准。 汽车大国再度发力。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25:三星计划为特斯拉 Model 3 提供摄像头
三星计划为特斯拉 Model 3 提供摄像头 早在去年,特斯拉就开始在韩国寻找摄像头模块的供应商,最近三星获得了这项订单。负责此次供货任务的是三星集团的一个特别小组,这个小组由三星电机的 CEO 直接掌管。三星计划从今年第三季度末开始供货,未来特斯拉新车 Model 3 正式量产的时候,很有可能使用三星的产品作为后视摄像头。 控制产业链可是三星的强项。 黑客 Root 特斯拉中控系统并刷入 Linux 一名叫做 Hemera 的黑客最近破解了一台特斯拉,车内部的中控系统已经被 Root 并刷入了基于 Linux 的系统:Gentoo。这位黑客还公布了破解特斯拉的方法及步骤,随后演示了如何在中控大屏上播放视频。不过,Hemera 并不建议普通消费者这样做,破解特斯拉系统意味着你将会失去保修承诺,况且在行车过程中观看视频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不作死就不会死。 以 Uber 为主题的喜剧电影即将开拍 环球影业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正在准备拍摄以 Uber 为主题的喜剧电影,这两家公司 先后购买了制作版权。环球影业的电影尚未定名,但预计将由喜剧明星威尔·法瑞尔主演。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电影叫做《Stuber》,剧本已经完成,但主演尚未敲定。目前,这两部电影的上映日期还没确定,但这两家公司都在争取自己的电影尽早上映。 这比植入硬广有趣多了。 上汽副总裁张海亮加盟乐视汽车 乐视 CEO 贾跃亭宣布,前上汽大众总经理、上汽集团副总裁张海亮正式加盟乐视,未来将担任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总裁兼 COO。张海亮 1994 年进入上海大众,2010 年担任上海大众总经理,2014 年升任上汽集团副总裁。贾跃亭还称,上汽通用丁磊和上海大众张海亮的加盟,代表了中国最牛的两家主机厂的领头人全都汇聚到了乐视。 量产车下线的那一天再评价。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13:谷歌新专利可使无人驾驶汽车识别转向信号
谷歌新专利可让无人驾驶汽车识别转向信号 谷歌发布了一项新专利,可以使无人驾驶汽车识别其它车辆的转向信号,并对该信号进行分析。这项技术使用一个前置摄像头扫描前方路况,检测周围车辆的转向灯。短时间内,软件就可检测出车辆的转向信号变化,无人驾驶汽车也会根据软件做出相关调整。这项专利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无人驾驶汽车与其它车辆发生碰撞,未来谷歌还会针对不同路况来测试这项专利。 人工智能潜力无限啊…… 雷克萨斯混动车型累计销量达到 100 万辆 2005 年 4 月,雷克萨斯发布了首款混合动力车型 RX 400h。如今 11 年过去了,雷克萨斯已经累计销售了 100 万辆混动车型,其中 RX 系列占比最大,达到了 33.5 万辆。目前雷克萨斯混动车型的产品线正在日益扩大,共拥有 RX、CT、ES 系列等 9 种车型。在 2016 年的日内瓦车展上,雷克萨斯还推出了搭载全新多级混合动力系统的车型 LC 500h。 这份数据足以让竞争对手羡慕不已…… Uber 报告显示曾向美政府提供 1200 万用户数据 Uber 最近发布了其首份透明度报告,其中显示 Uber 曾向美国多个监管部门提供了超过 1200 万乘客和司机的信息,向美国联邦执法机关提供了 469 位用户的信息。Uber 称接到了来自执法机关共 415 次数据请求,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州政府。美国政府部门索要的信息包含乘客的出行请求、接送区域、费用、车型以及司机,Uber 满足了政府约 85% 的请求,为他们提供了数据。 苹果表示呵呵。 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升级为滴滴研究院 滴滴出行今日宣布,滴滴机器学习研究院将升级为滴滴研究院。人工智能科学家何晓飞将担任首任院长,管理滴滴研究院并负责大数据团队建设。滴滴表示,滴滴研究院未来将成为公司大脑,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数据挖掘、计算机视觉及机器学习等方面。滴滴研究院的每一项研究成果都将以最快的速度应用到产品上,未来争取实现完美的智能交通出行。 滴滴也要成为技术驱动型公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4.8:Uber 挖福特工程总监,或负责无人驾驶项目
Uber 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挖走福特工程总监 Uber 宣布福特全球电子和工程总监谢里夫·马拉比将加入 Uber 担任全球汽车项目副总裁。马拉比今后将会负责制造战略和整合工作,这其中可能涉及到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Uber 表示无人驾驶技术是一项困难的挑战,但有很大的潜力去改变人们的生活。马拉比是一名世界级专家,我们很高兴他能加入到 Uber 团队中。 Uber 最近正在扩充无人驾驶团队。 通用全球设计副总裁 Ed Welburn 今夏退休 通用汽车宣布,全球设计副总裁、首席设计师 Ed Welburn 将于今年 6 月 1 日正式退休。Ed Welburn 现年 65 岁,是通用汽车首位非裔美国籍首席设计师。2005 年他成为通用全球设计副总裁,管理着通用全球 2500 多名设计师。他的工作今后将由澳大利亚籍设计师 Michael Simcoe 接任,Smithsonian(史密森尼博物院)正在编写记录 Ed Welburn 传奇工作经历的合集,该合集将在年后开幕的国家非裔美国历史文化纪念博物馆亮相。 通用汽车的骄傲。 荷兰提案 2025 年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车 去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荷兰承诺将降低车辆有害物的排放。荷兰劳工党日前就公开提案计划在 2025 年禁止境内继续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这样可以确保 2025 年之后的所有新车均为新能源汽车。该提案还呼吁政府应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尽管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但这项提案最终还是正式通过,荷兰政府将会根据这项提案出台相关规定。 风车国家果然热爱环保。 Uber 与 5 万名军人及其家属签约,扩充司机队伍 Uber 宣布启动一项名为「UberMilitary」 的计划,将同 5 万名军人及其家属签约,希望他们能够加入到 Uber 司机队伍中。Uber 表示此举是为了帮助这些人再就业,公司还将为关爱退役军人的组织捐赠 100 万美元。为了推动该项计划,Uber 还邀请了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和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马伦上将为其站台。迈克尔·马伦就表示,Uber 采用弹性工作制,老兵们可以在这里继续追寻自己的美国梦。 老兵永不死。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3.29: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概念图曝光
上汽阿里互联网汽车概念图曝光 今天,一张上汽阿里的互联网汽车概念图曝光了。虽然图片上还盖着一层幕布,但已经可以清晰的看出这辆荣威 SUV 的车身线条轮廓。不过作为「 第一辆互联网汽车」,我们还是更关心车内的三块大屏结合 YunOS for Car 系统之后的实际应用体验,这才是互联网汽车的真正意义所在。所有详细的信息,都将在下个月北京车展揭晓。 掀起你的盖头来~ Uber CEO 预测两年内可在中国部分城市盈利 Uber CEO 特拉维斯·卡拉尼克在博鳌论坛上称,过去的半年时间里 Uber 已在几百个城市扭亏为盈,并预测公司两年内可在中国部分城市实现盈利。Uber 目前在全球三十个顶级城市中已经实现超过 10 亿美元的盈利,而这些城市的盈利额还在以每年 2 到 4 倍的速度增长。目前,Uber 中国估值达到 80 亿美元,但仍面临着每年 10 亿美元以上的亏损。 道路是曲折的… 杭州将取消新能源车限行政策 杭州交警支队发布了一项名为《关于新能源客车不受机动车尾号限行等事项》的通告,表示从今年 4 月 5 日起,浙 A 号牌新能源客车在申领新能源客车专用标识后,可以不受杭州市区「 错峰限行」 和西湖景区「 单双号」 限行的限制。 同时,杭州还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按不低于停车位总数 10% 的比例,配建充电桩位或预留充电设施接口。随着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的不断升级,纯电动车未来在杭州会获得更多的本地化支持。 一大波新能源车主来袭。 Uber 向乘客推送代码游戏,通过即可入职 Uber 正在向乘客推送一项代码游戏测试,最终通过者将获得申请加入 Uber 工作的机会。这项代码测试游戏一共包含 3 项挑战,没想挑战都要求用户必须在 1 分钟之内完成。完成最终任务后,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直接联系 Uber 人力资源部,并收到相关的工作申请链接。Uber 表示这项代码测试游戏并不是窃取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并且还帮助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让旅途变得不再枯燥。 这算是复活节彩蛋? 未来凯迪拉克在中国将取消长轴距车型 凯迪拉克全球总裁表示,年轻消费者已经成为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主导力量。因此,凯迪拉克中国市场的重心也将转向年轻人,未来的设计定位将会更加侧重于运动和美观,而不是追求大空间和舒适度。公司将不会执行长轴距版和短轴距版车型的并存策略,而是实行全球统一的尺寸标准,会通过改进外观设计、推动本土化生产来进一步地占据中国市场份额。那些喜欢长轴距汽车的车主们,或许未来你就不用考虑凯迪拉克了。 短轴距车型外观的确更加精致。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3.21:日本研发全球首款无电池电动车
日本研发全球首款无电池电动车 电动车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物品了,但一台没有电池的电动车,或许你是第一次听说。日本丰桥科技大学与大成建设公司就表示,他们已经研发出了全球首款不需要电池的电动车,现在已经完成了公开测试。这款车依靠电气化的道路进行电力补充,电动车的 4 个轮胎经过特殊设计,轮胎内壁具有传导电力功能的钢线。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如果高速公路应用这种技术,电动车完全可以实现长距离行驶的目标。 建设电气化道路的成本也许难以想象。 捷豹推出 Android Wear 应用 随着可穿戴领域的逐渐火热,捷豹显然也想赶一次市场潮流,提供更加完善的移动解决方案。他们新推出的 Android Wear 应用允许车主通过智能手表来控制车辆的空调系统、追踪行车轨迹并确认当前油耗,车主还可以在上车前就开启空调,为车内提供更加合适的温度。 车企们紧跟可穿戴设备潮流啊。 Uber 在上海放开外地车牌运营限制 如今,互联网打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滴滴、Uber 以及易到用车已经准备好了新一轮的市场大战,这从最近的补贴力度就可以明显看出。Uber 之前在上海限制外地牌照车辆运营,但最近他们已经放开限制,允许外牌车辆的加入。这是因为在上海,仅仅是沪牌专车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运力的需求,因此 Uber 才会决定放开外地牌照车辆的运营限制来满足消费需要并夺取市场。 用户在意的往往是价格而不是车牌。 宝马开发停车 App ,想成为全球最大停车服务商 宝马研发总裁 Klaus Fröhlich 表示,希望凭借即时停车 App ParkNow 成为全球最大的停车服务商,未来 ParkNow 还将同 Here 地图合作开发新业务。宝马的 ParkNow 即时停车服务将承担停车场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联系,能告诉车主停车场中有多少空车位,并且允许提前预订。目前宝马正在与欧美多家大型停车场运营商洽谈,希望他们加入到 ParkNow 的停车支付系统中。 车好不代表停车也好,宝马的布局还是广啊。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