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2Share 通勤体验 | 德国血统的「分时租赁汽车」好不好?

· Nov 11, 2017 333

  共享经济这个词目前处于中国互联网热潮的浪潮之巅,而现在大部分的共享经济其实更贴近「分时租赁」这个词语。自从共享单车火爆全球之后,陆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共享,像充电宝、雨伞、马扎等等新奇的玩意儿层出不穷,只有你想不到的就没有共享不了的,甚至还有网友用短视频炒作共享女友…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比单车成本还要高的出行工具——汽车。没错,共享汽车也已经出现在我们身边很久了。和共享单车一样,品类多多的共享汽车拯救了我们的中短途出行。 作为一名北京的 95 后,住在北城的我单程通勤需要 20 公里。早晨根本就上不去那谜一样挤的 5 号线,公交地铁是指望不上了,所以共享汽车几乎成为了我每天通勤的选择,我注册并使用过很多共享汽车,比如一度用车、北京出行(现更名为摩范出行)、TOGO 途歌和 EZZY 等,为了通勤我也是交出去很多很多的押金啊。这次,我来体验一下拥有德国血统的「分时租赁汽车」—— 戴姆勒 Car2Share 随心开。 共享  smart 就是德国血统? Car2Share 是戴姆勒旗下的「分时租赁汽车」,说白了它和奔驰是一家子,所以所用的运营车辆都是清一色的奔驰 smart 。 与其他「分时租赁汽车」不同,Car2Share 是没有 App 的,从微信中搜索并关注了「戴姆勒 Car2Share 随心开」公众号,从菜单栏注册入口进行了和其他平台一样的身份证与驾驶证的信息验证。 等待验证通过后使用微信缴纳了 500 元押金,不得不说相对于其它一些平台 1500~ 2000 元的押金,Car2Share 的确是更合理一些。   整个注册过程以及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所有操作都是在微信中打开的网页里进行的,所以点击选项和菜单的时候会有一定网络加载所带来的延时。微信相对于 App ,优势在于减少了下载占用流量和手机存储空间,但是难免也会让一些习惯了 App 的用户用起来不那么顺手。 我有点转向了,这怎么破? 我上班在朝外 SOHO ,地下车库就有 Car2Share 的点位,但都是 smart fortwo,之前通过其他平台已经开过很多很多次了,从没有开过 smart forfour 的我于是决定体验一下。于是我预定了旁边的中骏世界城点位的 smart forfour。等我到中骏世界城之后开始犯迷糊,世界城的停车场地下一共三层,Car2Share 点位到底在哪里? 在 B3 地库绕了一大圈无果之后,我致电客服,经过几分钟身份信息验证之后 ,问题解决。 和其他平台的共享  smart 有哪些不同? Car2Share 解锁使用的是网络解锁,手机在取车界面点击取车后,车门会自动解锁。车钥匙在中控台下侧悬挂,即使我取车时是晚上,在车内氛围灯的映衬下也能轻而易举的找到。 驾驶感受和平时开的 smart fortwo 差不多,刹车点头、起步仰头、踏板行程长、雨雪天气易打滑等等都是 smart 车型的通病。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我目前开过配置最高的「共享 smart」,座椅加热、倒车影像、倒车雷达、蓝牙连接、自动大灯、全景天窗(非电动天窗)。倒车影像和倒车雷达在停车入库时对驾驶员的帮助很大,我开过的多数共享汽车因为选用低成本的低配车型所以几乎都没有倒车影像,只是偶尔车型会有倒车雷达。驾驶体验中给我的亮点就是座椅加热,深秋的北京晚上还是比较冷的,座椅加热这个功能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雪中送炭」。 到家之后,我直接把车开到了地库。此时的关锁已不需要手机控制了,就像开自己家的车一样,拔下钥匙用钥匙遥控锁车,第二天早晨也是用钥匙遥控开锁,中途锁车期间一定要记得保管好车钥匙。 还车与支付费用 到达还车点位后,将车停放到点位里,将车钥匙后悬挂的磁卡插入感应区中。 在「戴姆勒 Car2Share 随心开」公众号菜单栏选择我的助手,点击我的订单,进入当前订单后选择还车。   还车前会与你确认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车是否在站点内、钥匙是不是在感应区、车灯和车门是否关闭、你是否在车外等等。       之后,后台会开始检查。   全部通过之后,就可以看到账单并支付了。 我订车时选择的是晚 18:00 至第二天早 9:00 的 smart forfour 夜间套餐,78 元包含时间段内的时长费,超时后需要额外支付时长费,并且所有里程费是不包含在套餐里的,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晚上老老实实的把车停在了地库。 因为早高峰堵在路上,结果晚还车 30 分钟左右,看到账单时的我是心痛的,这应该是我最贵的一次通勤了。往返一共花费 162 元,其中包含:夜间套餐 78 元、41 公里的里程费 73.8  元、超时费用 10.2 元。相比较打车通勤的费用,往返整整高出了 60 元。         1. 支付之后,就完成了本次「戴姆勒 Car2Share 随心开」的体验。当然,说了这么多使用流程,我也要总结一下这德国血统的「分时租赁汽车」。 外观、内饰干净整洁,没有看到其他用户遗留的烟灰、垃圾,可以说明运维人员会按时检查并清理所有使用过的车辆。 2. 车辆配置完善,可以大大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基本需求。 3. 站点在系统中没有更精确的标注,如果第一次在不熟悉的站点租用车辆,可能会多花一些时间找车。建议系统对网点标注位置标注更清楚一些,或者增加网点实景照片。 4. 选择夜间套餐,可以保证第二天一早有车通勤,不用担心一大早和别人抢订汽车的情况。 5. 如果个人使用的话,费用会比较高,但是有同行的朋友或同事平分费用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 6. 微信中进行注册、预定、开锁、还车、支付等操作时,有一定加载延迟,流畅性不如 App 来的更痛快。 7. 从车的整体感觉来说,多花点钱得到更好的车况、更好的车内环境与更好的车内配置,这样一想,偶尔体验一下还是不错的。 8. 如果你每天早上都在和附近的陌生人在抢订共享汽车的话,我建议你可以试一下「戴姆勒 Car2Share 随心开」。如果你是和我一样自己一个人通勤,你可以选用 smart fortwo,更低价格的 58 元夜间套餐和更低里程费,更适合单人或双人通勤。 因为有戴姆勒的背书,所以 Car2Share 在品牌层面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靠谱和踏实的,这是整车厂主导的共享用车项目和创业公司项目比起来的一大优势。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GeekCar Daily」3.31: 河南速达获第 12 张纯电动生产资质; 戴姆勒合并 Car2Share 和 car2go 在华业务

· Mar 31, 2017 333

河南速达获第 12 张纯电动生产资质 3 月 28 号,国家发改委核准了河南速达的年产 10 万辆电动车项目,这意味着河南速达获得了第 12 张纯电动车生产资质。批复当中显示,河南速达的电动车项目地点位于三门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 26.4 亿元。新建项目将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生产车间,以及研发中心、试车跑道、办公楼等设施。 突如其来,毫无防备。 戴姆勒合并 Car2Share 和 car2go 在华业务 日前,梅赛德斯 奔驰金融有限公司宣布,他们将会合并 Car2Share 和 car2go 在中国区的业务。合并后,所有在华的车辆共享业务将由同一家公司统一负责。未来,陈冰将担任合并后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奔驰将会利用两个品牌的合并,提升他们在中国区的汽车共享服务。 用户终于不用怕混淆这两个品牌了。 现代将研发全新电动车平台 据外媒报道,韩国现代准备研发一套全新的电动车平台。 现代高级副总裁 Lee Ki-sang 认为,尽管氢燃料电池汽车拥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在 2025 年之前很难进行大规模普及。新平台打造的首款电动车将是一款 SUV 车型,整车电池组容量至少为 64kWh,2021 年就将正式推向市场。 现代终于想明白怎么回事了。 考拉 FM 获得车联网两项创新奖 日前,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车联网大会上,考拉 FM 获得了 「2016 年度车联网应用创新奖 」。另外,他们还被深圳汽车电子行业协会授予了 「2016 年度突出创新产品奖 」。目前,考拉 FM 与奔驰、宝马、捷豹路虎、沃尔沃以及福特在内的 38 家车企达成了预装及车联合作,他们还成为了国内首家支持苹果 CarPlay 的网络电台。 欢迎在考拉 FM 上收听 GeekCar 叨逼叨。 奇点汽车参与成立万象人工智能研究院 昨天,由东方网力、京山轻机、汤臣倍健三家上市公司与成员单位奇点汽车、物灵科技以及格灵深瞳联合真格基金,共同发起的万象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奇点汽车 CEO 沈海寅认为, 汽车的未来趋势就是轮式机器人 , 人工智能研究院未来将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等方面充分发挥优势。 人工智能与汽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体验 | 下次滴滴打不到车的时候,你还可以找奔驰租一辆 smart

· Jan 24, 2017

2016 年,共享单车以难以想象的速度爆红,随之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汽车的分时租赁也被带的热了起来。 其实汽车的分时租赁不算一个新事物,在摩拜这些平台诞生以前,就有不少的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在运营,只不过,由于用的车子普遍不够酷,并且在租还模式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一直不温不火。但是摩拜、ofo 的火爆,一定程度上让吃瓜群众们对于」 分时租赁「 这件事有了更多的认识,所以,汽车分时租赁也开始逐渐被更多人所接受。 过去的一年,相信你应该在路上看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用车的身影,尤其是在北京。它们可能是 smart、可能是宝马 i3、也可能是国内厂商出品的各种电动车。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由第三方平台运营的。但是,主机厂也开始进入国内的分时租赁市场,比如之前奔驰在重庆落地的 car2go 项目。而在北京,也有一个奔驰的项目,叫 Car2Share。用的车子仍然是 smart,不过主色调选了绿色。 最近,它在街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作为一个对分时租赁有特殊「癖好」的媒体,我们终于在年关将至的时候体验了这个项目。 一个「关爱」白领的分时租赁平台 Car2Share 其实在北京运营有一段时间了,一年之前我就在西三旗的某个园区看见了这些绿色涂装的 smart,但是,它一直以来给人的形象都是一个 to B 的分时租赁项目,以至于我们一直没有去尝试它。 直到去年年底,它变得高调起来,还和 SOHO 中国达成了合作。 其实,这是一个定位非常明确的分时租赁品牌——上班族才是它的目标人群。 理由有这么几个: 1. 网点分布:在北京的 18 个网点,全部设在办公场所,其中就包括了 6 个 SOHO 园区。 2. 还车模式:不支持「 散养」,取车和还车必须是在同一网点。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框住了自己的用户群,以及他们的使用场景。用户群相对高端,使用场景相对简单。这意味着运营可控性更高。 3. 注册模式:这个平台在注册的时候,需要你提交自己的企业邮箱信息。这是别的分时租赁产品所没有的设定。对于无业游民和自由职业者来说,基本就别想用它了。 如果你能接受这样的设定, 在他们的微信服务号里注册个账号然后提交押金,就可以开始用车了。他们没有做手机 App。 计价方式:时长+里程,半小时起租,9 块 9 半小时。超出之后每分钟 0.33 元。里程费是每公里 1.2 元。 和使用流程有关的所有操作都通过服务号完成,订车的时候,需要输入取车时间和预计还车时间。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预计还车时间时间」非常重要。计费规则里有这么一句:「若提前还车,以预计取还车时间收费;若超时还车,以实际用车时间计费」。 举个例子:比如我订车的时候选择了预计下午五点还车,如果我提前半小时还了,系统还是会按照五点还车来收费,如果是五点半还了,那么就会再另外计费,超时 30 分钟内按 0.33 元/分钟收费,超过 30 分钟按 0.495 元/分钟 。 所以,使用 Car2Share 之前,一定得估计好自己的使用时长。 做个对比,同样用奔驰 smart 做分时租赁的途歌,也是时长+里程的计费方式,每分钟 0.28 元(晚间 0.02 元),每公里 1.88 元。(网点外还车费用另算)如果不考虑使用场景的限制,单纯从价格来说,Car2Share 还算合理,你要是把它放在滴滴抽风的大背景之下来看,就更觉得合理了。我从朝外 SOHO 开着它去南四环的新发地办事儿然后再回到朝外 SOHO,总费用 100 出头(我的还车时间就预估错误,浪费了半小时,滴滴快车单程大约 60 元)。 不一样的钥匙 至于用车流程方面,和很多分时租赁品牌一样,取车的时候在手机上点击开门,进入车内,用车子里的钥匙点火。如果是临时下车,同样钥匙开关车门。有意思的是,在中央扶手区的杯架位里,我发现一个「 钥匙感应垫」,还车的时候,把钥匙放在这个垫上,系统检测到钥匙存在之后,才可以完成还车操作。这是因为 Car2Share 的车钥匙可以被随身携带,不设计一定机制来「 牵制」 它,很容易被遗失。其它平台的车子,要不然是一键启动的,要不然就是采用物理方式把钥匙和车子中控台「 绑定」 在一起。 车里的整洁度不用担心,运营方还贴心的提供了手机支架。在车门储物格的一个袋子里,放置有行驶证、保单、加油卡等物品。油卡加油的模式和途歌一致。 在车辆实际使用层面,Car2Share 和途歌的体验很接近,作为一个途歌老用户,用 Car2Share 的时候不需要花太多时间适应。 能代替上下班吗? 接下来,我想着重说说 Car2Share 的包夜模式。在我看来,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开自己的车上下班了。 这个模式是这样:晚 6 点到第二天早 9 点,时长费打包价 68 元,里程费仍然是 1.2 元每公里。 这个特别适合上下班用户,晚上租个车开回家,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再开到公司还掉。 以我为例,上下班往返 30 公里,所以每次包夜的总租金大概是 30*1.2+68=104 元。按每月 20 天计,每月需要 2000 出头。注意,这里面包含了油费,但是不包括你晚上开回家的小区停车费,不过白天在公司的停车费是不用你承担的。 算笔账:如果我用私家车上下班通勤,每天油费约为 15 元(每公里 0.5 元),公司停车包月 950 元(朝外 SOHO),如果再算上车辆保险、保养、折旧等等乱七八糟的开销,我反而觉得 Car2Share 还挺合算的。 不确定因素是如何保证每天都预约到车子。可行的解决办法是提前很久预订……因为每个网点的车子数量不一,我们所在的朝外 SOHO,运营方投放了四台左右的车子,如果平台上用户多到一定程度,这几台车肯定是供不应求的。 而主打上班族人群,就意味着要把网点车位设置在办公楼的停车场里,如何平衡车位数量(运营成本)和用户需求,可能需要运营方建立起一个合理的模型。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 Car2Share 要重点宣传自己和 SOHO 的合作了。 … 继续阅读

那些国外汽车厂商们,能在中国玩转分时租赁吗?

· Oct 31, 2016 333

一年多前,在北京开车分时租赁的汽车还算是件新鲜事。当我在路上看见有人开着分时租赁的车,还会特意多看一眼,并且发自内心的对司机表示出「 真有眼光」 的感叹。 不过到了现在,分时租赁在北京已经没那么「 洋气」 了,用户的使用频率和认知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另外,提供分时租赁的项目也由之前的一两家变成了不下 10 家,GeekCar 也对其中的很多家进行了体验或者报道。 虽然这些分时租赁产品层出不穷,由汽车厂商,尤其是国外汽车厂商主导的却并不多。不过,现在来了一个重磅玩家。 戴姆勒的「 双管齐下」 这个玩家是来自德国的戴姆勒。就在上周,戴姆勒旗下的分时租赁产品 Car2Share 在北京召开了发布会,宣布进驻 SOHO 中国。由于之前一直在低调运营,所以直到这次发布会后,Car2Share 才算是正式对外发布,而你在北京、上海等地方,或许已经能看见不少绿白色调的奔驰 smart。 乍一看,Car2Share 在运营模式等层面,和很多现有品牌类似,都主要布局在商圈、写字楼附近。只不过,它的背后并不是一家本土企业。 作为戴姆勒在中国投放的第二个分时租赁项目,Car2Share 的名气可能没有 car2go 那么大。毕竟从全球范围来看,car2go 可以算是汽车分时租赁的「 元老级别」 产品,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都投入了运营。在中国,car2go 也在上半年在重庆投入了运营。 说到 car2go,这两天在朋友圈疯转一篇名为《还踩摩拜单车你就 out 啦!现在上海宁开奔驰汽车装逼只要 1.19 元起!》的文章,这个文章的主角就是 car2go。字里行间的意思是希望它在上海落地,但是我们联系了 car2go 的中国区负责人,官方说法是「 目前正在谈,但是还没有决定是否进入上海」。不过,从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来看,上海人民在这方面的需求,确实很强烈。 说回 Car2Share 和 car2go 的区别。Car2Share 运营主体是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它可以看作是戴姆勒为中国市场「 量身定制」 的产品。而 car2go 则是由戴姆勒总部主导,在全球范围内推行。 其次,Car2Share 的客户群主要为商业办公楼内的白领和高端用户,采取固定取还车点的方式提供服务。而 car2go 主打的则是随时随地取还车的模式。所以可以这么理解,car2go 主打 C 端市场,而 Car2Share 的定位更偏向写字楼的 B 端人群。 从运营方式来看,car2go 可能更趋近于分时租赁的理想模式。 仅从个人不负责任的推测来看,戴姆勒肯定也更乐意推行更灵活的 car2go 模式,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一个外资品牌和某地政府谈妥全城范围内的公共停车位资源,难度之大可以想象。 所以,他们选择了和商圈、物业合作的点位模式。对于商业合作来说,只要利益分配合适,那么在推进难度上就能降低很多。并且,高端商圈和戴姆勒本身的品牌调性也比较相配,这样对提升产品形象也有一定作用。 国外汽车厂商的分时租赁本土化 由于中国市场的人口密度,交通出行需求很大,因此,全球范围内想要成为出行服务商的主机厂和科技公司们,是绝对不舍得放弃这块蛋糕的。 但是,国外主机厂进入国内难免会水土不服。毕竟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的用户习惯、服务体系都有很大差别。例如,在中国最常见的快递、送餐等人力服务,在国外就是最「 昂贵」 的。 对于分时租赁来说,国外主机厂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停车位、充电桩、运营牌照等前期资源的准备。搞定这些问题之后,接下来的运营又成了很大的困难。毕竟分时租赁的运营需要接触物业、用户等等各方面人群,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一件十分「 接地气」 的事。例如分时租赁品牌 evcard 在上海之所以能大规模的建设网点,也跟当地的资源支持分不开。 如果照搬国外的运营方式,显然不是很好地选择,car2go 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在重庆,car2go 能够使用主城区和一些商圈的任意公共停车位,但这毕竟只是局限在某个城市。从全中国范围来看,这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的谈合作,显然有很大的难度,可复制性有所限制。 另外,从体验上来说,虽然 car2go 已经在国内开始运营,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 App 的 UI 设计、使用逻辑方面,在本土化方面都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当然,最重要的是,国外车企的共享出行产品想进入中国,需要一个接地气、懂中国市场的团队来做具体执行。 选择和国内的公司合作,寻求有本地化服务能力的合作伙伴,可能也是国外厂商进入中国市场共享用车市场的一个途径。可能很多人注意到了,前一阵,通用北美投资了国内的分时租赁技术服务商易微行(App 叫做微租车),后者在国内分时租赁技术供应商领域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这是否预示着通用会把自己的共享出行产品带到中国呢?要知道,他们在这方面是非常热衷的。 另外,国外主机厂也可能会通过输出车辆和服务标准的手段,来寻找国内的服务商合作,模式类似麦当劳、肯德基这类,以此来进入中国的共享出行、分时租赁市场。 他们是对手吗? 戴姆勒在国内布局两个分时租赁品牌,这对于其他汽车厂商来说,或许是一个有趣的参考,又或者能对他们有所触动,所以,这些国外厂商们,会开始跟风似的在国内布局分时租赁吗? 其实,国内巨大的出行市场对任何一家想成为出行服务提供商的企业来说,都有着无法抵抗的吸引力。所以无论是自营项目或者是类似通用投资国内相关企业的行为,国外汽车厂商在这方面搞些动静,是有驱动力的。易微行的 CEO 杨洋表示,明年可能会是国外主机厂进行大规模试水的阶段。 但是,对于本土现有的这些分时租赁厂商来说,这也并不意味着以后就没得玩儿了。比如,同样在北京使用 smart 车型做分时租赁的途歌出行 CEO 王利峰的态度就是「 欢迎 Car2Share 这样的品牌一起竞争」。 应该看到的是,由于规模和体量还不足,用户使用习惯也在培养中,所以市场对于分时租赁的需求还不是那么强烈。不过随着大城市出行压力的增加,共享交通一定会逐渐变成更多人的选择。其实还是那句话:在一个认知度还不算高的领域,需要有更多玩家一起来把蛋糕做大。 而像戴姆勒这样的国外汽车厂商在这个阶段进入,在我们看来还是不太可能会造成同类产品间的直接竞争,这些品牌更多的是目的或许是提前「 占坑」,开始向用户输出「 出行服务商」 的新品牌形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