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年,特斯拉重回金港,但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特斯拉
还是同样的金港,还是同样的店面,时隔两年,特斯拉重回金港。 新开业的金港体验中心是特斯拉在国内的第 17 家店,但这不是一家新店。早在 2014 年,金港汽车公园里这个和宝马遥相呼应的店面,就曾经是特斯拉体验中心。 2014 年 4 月,当时的金港体验中心开业,但是,仅仅五个月之后就人去楼空,原因众说纷纭。 几天之前当我们收到新店开业邀请函的时候,着实感慨了一番,而当我今天到了金港,看到大大的 Tesla 招牌,感慨又加深了一层:没想到居然还是当初的那个店面位置。进去之后发现,甚至连装修格局变化都不大。 借着这次新店开业,前几天刚发布的新款 Model S 也进行了国内第一次公开展示。看下面的图片,你们感受一下: 新款 Model S 的前备厢空间被「 侵吞」 的比较多,主要是因为新款加入了 HEPA 空气过滤系统,加大的空滤占用了不少空间。 不过,我这次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两年之后特斯拉能重回金港,并且还是原来的店面? 特斯拉的公关小哥明显看透了我的潜台词,他跟我说,其实事情并没有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复杂,这个店面只不过是之前在一些房屋手续上有些问题,现在已经搞定了。 尽管如此,在我看来这仍然是一次非常有戏剧性的「 开业」。两年之间,特斯拉发生了太多的事情。 2014 年 4 月, Elon Musk 来到中国,并且亲自向车主交付了国内第一批 Model S,其时, 特斯拉在国内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不过后来,各种负面消息接踵而至,最初的狂热慢慢被消化殆尽,转而被越来越多的质疑、批评所代替,甚至有车主在提车时因为不满特斯拉的交车流程而砸碎自己的新车玻璃这种极端事件发生,这应该是很多特斯拉员工都不愿意回忆的一段日子。 而 9 月份金港体验中心的关闭,更是被很多人解读为,特斯拉不行了,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特斯拉在北京的体验中心,只有亦庄、侨福芳草地、恒通商务园(特斯拉中国总部)三处。 而特斯拉在中国,不管是团队内部还是市场表现,也多有动荡,想必很多人都心里有数,这些往事,甚至被媒体用「 乱象」 这样的词汇描述。 不过,如果把特斯拉中国比喻为一个创业公司,那些事情几乎都是早晚会遇到的,尤其是当「 特斯拉」 三个字在国内还处于争议阶段的时候。而当越来越多人开始理解特斯拉的时候,很多东西和初期相比,变得容易了很多。 其实关于这个金港体验中心,我也有自己的回忆。2014 年 5 月,我第一次体验特斯拉就是在这儿,当时的很多想法和感受现在看来或多或少有些幼稚。后来得知特斯拉撤出金港,还着实唏嘘了很久。 所以两年之后再来这个「 特斯拉金港体验中心」,我难免不会「 想的复杂」,特斯拉也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刚进中国的特斯拉。所以特斯拉时隔两年重回金港,还是有很多象征意义的,对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改款 Model S 仍然是最好看的特斯拉?另外,Model X 也悄悄更新了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 Model 3 和 Model X 这两款车型的新闻频出,但是特斯拉显然没忘了 Model S,有传闻说他们将在这周发布改款 Model S,昨天这个新车「 忽然」 就来了。 改变包括以下几点: 最大的改变是外观,这次,Model S 采用了目前特斯拉最新的前脸设计语言,看起来更趋近于 Model X,看了照片可能很多人会松一口气,还好它没有往 Model 3 的路子上走。因为这个新前脸,之前已经有点让人看腻的 Model S 又有了新鲜感,事实上,改款之后的样子,确实更漂亮了,也更有科技感。 空调系统:像外媒猜测的一样,Model S 改款之后加入了类似 Model X 的「 生化武器防御模式」,叫做 HEPA 空气过滤系统。号称可以过滤掉 99.7%的废气污染颗粒和过敏源以及细菌等等。好玩的是,这个模式的工作方式这次在官网上有所提及,居然是给车舱加压!具体看图: 大灯:自适应 LED 大灯也是一个新加入的配置。灯腔内部的造型和老款相比有所变化,还加入了随动转向功能。 充电:改款之后的 Model S,标准充电器的电流规格被提升到了 48 安培,这个参数在老款上是 40 安培,好处是可以让充电变得更快。 内饰:增加了两个新的可选内饰风格,不过内饰造型应该并没有变化。对了,加入了氛围灯。 另外,之前有消息说改款的 Model S 电池组容量会提升到 100kWh,但是从官方信息来看,目前最高容量仍然是 90kWh,并没有出现所谓的「P100D」 和「100D」 的信息。不过,提升到 100kWh,也是早晚会来的更新。 Model S 上市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也确实到了该改款的节点,尤其是当 Model X 和 Model 3 都采用了新的设计语言之后。个人觉得,改款之后的 Model S,仍然是特斯拉车型里最漂亮的一款。 Model X 也悄悄更新了 在 Model S 更新之外,特斯拉还悄悄更新了 Model X。新增了 75kWh 版本车型,取代了原来 70kWh 的版本。 电池组容量的增加意味着续航里程的提升。70D 车型在 EPA 工况下,续航里程是 220 英里,而根据特斯拉最新给出的数据,75D 车型的续航达到了 237 英里。百公里加速没有变化,不过最高车速增加了 10mph,变成 130mph(约 208km/h)。 不过,75D 的售价变成了 8.3 万美元,而以前的 70D 车型是 8 万美元。特斯拉说,现在产生的 75D 订单,将会在今年 6 月开始交车。 对于 Model X 来说,确实有点「 命途多舛」。在国内,可能一个好消息是,这辆车会在这个月的 23 号第一次公开亮相。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VOL.94:我们为什么从来不拿特斯拉和比亚迪作对比?
注意注意!听叨逼叨时务必将手机声音开大!我们已经努力的把设备调大声啦!但还是有听众反映声音有点儿小的问题,所以请戴耳机的同学不要只戴一边听!请外放的同学声音开得再大点儿!请大家统一在安静的环境下听!就酱听! 4 月 10 日,我们将在广州举行试驾和小型粉丝见面会~(你们猜谁会来啊?!)在广州的听众可以来参加这个活动哦!不需要门票!还会有好吃好喝的招待!还会有小礼物拿哦!春天到啦!快出来和我们一起玩儿啊! 参加活动请关注公众号:GeekCar。后台回复报名+手机号 另外,GeekCar 叨逼叨歌单已经为大家整理出来了,需要的请仔细听节目! 本期节目,我们要非常正经的跟你们聊聊······为什么我们喜欢说特斯拉的事儿。关于特斯拉的节目我们做了很多期,虽然从来没得到过充值的厚爱,但是我们仍在他们每次出新产品的时候都要聊一次!究竟这是为什么?特斯拉最新的毛豆 3 到底有什么值得我们关注的?当然,特斯拉发布会的前一天,我们的比亚迪也出了新车,比亚迪给了我们怎样的惊喜?听了这期节目,答案自然会揭晓! 如果你的三观和我们不一样,那你听的时候记得把刀先藏起来,免得一怒之下砍伤自己!如果你的三观和我们太一致了,记得一定要给我们点赞打赏和评论!就酱! 本期人物介绍: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比 Model 3 更「吓人」的,是特斯拉的品牌力
Model 3 发布的热度仍然没褪,全球范围内的预订总量节节攀升,那么,到底应该怎么评价这款车?这篇文章来聊聊我们对这辆车以及「Model 3 现象」 的看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现在发布的 Model 3 应该只是原型车,而不是最终量产版。为什么这么说?两个理由:首先,我们身边和特斯拉联系紧密的朋友非常确认这一点,其次,Elon Musk 的推特上,关于 part1 和 part2 的说法,应该是一个很明显的伏笔,反正按他的意思,Model 3 这事还没完。 其实这也是有先例可循的,当初 Model S 和 Model X 的原型车,都和量产版有所区别。 这是 Model S 的原型车: 这是后来的量产版: 对比来看,Model S 的量产版相比原型版,在前脸、尾部处理上有很多改变,中控台的设计变化就更大了。方向盘、中控屏里面的系统 UI,仪表盘,和量产版完全不同。 再来看看 Model X: 这是原型车的前脸: 这是量产版的前脸: 这是原型车的内饰,可以看到,屏幕的上半部分实际上也是「 悬浮」 的: 这是量产版的内饰, 更趋近于 Model S 的设计: 1. 看完上面这些照片你会发现,特斯拉之前的车型,从原型车和量产车的过程里,有的地方变得「 大胆」,有的地方变得更「 保守」,那么在 Model 3 身上,想必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个人觉得,量产版的 Model 3 外观还是会有一些调整,而更大的变动应该是内饰,据内部消息,HUD 抬头显示未来会出现在量产版上面。 2. 关于 Model 3 目前的尾箱开启方式,从下面的图片上看,后备箱开口很小。当然,这是因为车子全景车顶的设计使然,这也是让我觉得有很大不确定因素的地方,量产版的 Model 3 是否会在车顶、尾门开启方式上有所变化? 3. 然后就是技术方面的参数和细节了。很不幸,这次发布会关于这方面提到的很少,比如,用什么样的电机?用什么样的锂电池(18650 还是 20700)? 从公布的百公里加速和续航里程数据来看,特斯拉还是那个不妥协的特斯拉,就像 Elon Musk 所说:「 我们不造慢车」,6 秒之内的百公里加速水平,和宝马 328i 类似,但是在北美的价格,Model 3 在不除去补贴的情况下都要比宝马 3 系便宜不少。 至于续航里程,现在是 2016 年 4 月,量产要到 2017 下半年,在这段时间里,电池的能量密度会继续提高,成本会下降,所以,量产版的 Model 3 有可能给出更大的续航里程参数(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组),或者是另一种可能:起步续航里程仍然是目前特斯拉所承诺的 215 英里,但是由于电池成本降低,Model 3 的整车成本也会继续降低。 4. 距离 2017 年量产的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期间,关于 Model 3 这款产品,仍然会有很多变数,从内到外。有理由相信,量产版的 Model 3 会做的比现在更好。 5. 至少从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看,Model 3 是完爆了通用的 Bolt 了。Bolt 好可怜…… 6.Model 3 一定会是一款非常热卖的车,也很有可能成为街车,甚至是在中国。有两件事情考验特斯拉:1. 充电 2. 产能 关于充电,Musk 在发布会上已经提到了超充和目的地充电桩的扩建目标,但是这些充电站是否能应付未来 Model 3 的保有量,仍然不好说。至于产能,特斯拉应该已经在根据目前的预订情况制定生产计划了吧。 7.Model 3 不是一款「 廉价版」 特斯拉,而是一辆「 更亲民」 的特斯拉(这话是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说的),这意味着,它会有比 S 和 X 更广大、更多样化的用户群体,这意味着,很多优点会被放大,很多缺点也会被放大,当一款产品开始走大众路线时,特斯拉是否有足够的准备迎接未来车主们的赞美和不满?这对于公关传播等方面的工作挑战会更大。 8. 其实在我看来,比 Model 3 … 继续阅读
这就是你们想买的特斯拉 Model 3
刚刚,特斯拉终于发布了或许能影响自己公司命运和整个电动车行业走势的产品——Model 3。这个车是在 Elon Musk 创业之初就在计划的产品,很多人也已经揣着钱等了一两年。真的就是这么神奇…… 特斯拉官网照例视频直播,在官网预订以及看直播的人太多,以至于中国官网一度瘫痪了很久。 这个气氛营造的,仿佛大家都在等自己的那辆车发布似的…… 去年 Model X 的发布会拖延了一个小时才开始,今年倒是没推迟太久。Elon Musk 在晚了几分钟之后上台,还是那么帅,但是,为什么一开始连话都说不利落了?能感觉出来他也挺紧张的,毕竟是 Model 3。 至于现场环境,请脑补苹果发布会的情景,感叹一句:两个发布会真的是越来越像了。对了,Elon Musk 在发布会之前又给我们显摆了一次 Model X 的鹰翼门。 然后,Model 3 就这么来了: 你们想买买买的 Model 3,有这些属性: 五星碰撞安全是必须的,比混动秦加速快也是必须的,0-60mph 加速时间小于 6 秒,续航里程 215 英里(约 344 公里),带 Autopilot 自动驾驶功能,五座。 至于最重要的外观部分。首先,银色的车身非常有科技感。和我们预料的一样,它并不是我们传统理解中的三厢造型,而是大溜背,如果找一个参照的话,你可以看一下宝马 3 系 GT,当然,比 3 系 GT 漂亮多了。 这个造型也有点像 Model X,之所以设计成这样,也是因为风阻的考虑。喜欢三厢车型的人可能会纠结,但是这个造型设计,会带来非常大的储物空间。 前脸的进气格栅部位完全被封死了,从 Model S 到 X 再到 3,特斯拉的前脸完成了进化迭代。但是,就像我们当初要适应 Model X 前脸一样,Model 3 的前脸设计语言也需要适应一下。 个人觉得,车头侧翼子板以及大灯的造型非常不错。 Elon Musk 说,Model 3 的前风挡、车顶、后风挡,是一整块玻璃,这也行?!!你让那些担心车身安全的人怎么活?(也意味着天窗没办法打开?)接下来是内饰。从发布会视频来看,个人感觉,Model 3 的内饰质感、配色要比 Model S 和 X 更好,之前我们猜测大屏是否还会有,答案是有,只不过换了另外一种形式:更趋近于横屏,而不是竖屏。你可以这样理解:Model 3 要面对更多样化的购买人群,所以备受争议的 17 寸竖屏,就得被改成大多数人能接受的形式。不过,目测来看屏幕的尺寸依然不小。 除此之外,整个座舱是非常简洁的风格,甚至没有储物槽、没有仪表盘……不过一个有意思的变化是,Model 3 在两个前座之前出现了像传统汽车一样的「 地台」,和 Model S/X 完全不同的设计取向,当然,也是为了满足那些「 燃油车思维」 的用户。 现在不确定这是否就是量产版的内饰,至少从现在展现出来的样子看,有点像「 未完工」 的样子。 Model 3 支持超级充电,但是,车辆销量的增加意味着现有的超充很有可能不够用,于是 Elon Musk 说,到 2017 年底,全球的超级充电站数量会翻倍,目的地充电桩将增加到 1.5 万个。够用吗?如果还不够,加油挣钱吧,然后买个自带车库的别墅了。 该怎么评价这辆车呢? 就像前面说的,作为一辆售价 3.5 万美元价位的电动车,它要面对更大众化的人群,也是更多样化的人群。怎么去迎合更多人的需求?答案是磨平一些棱角。从 Model 3 身上,我们也确实看到了一些妥协,尤其是内饰。 当然,作为一辆更亲民的电动车,在工程技术上,Model 3 也少了一些「 棱角」,但是那个车顶的处理,还是体现出了浓厚的特斯拉色彩,另外,autopliot 功能也没让我们失望。 和 Model S/X 相比,Model 3 看起来没有那么「 极客」,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 以退为进」。 这么说不是夸张,特斯拉这个公司仍然处于亏损状态,他们需要一款更亲民、更大众化的产品让自己扭亏为盈。而对于整个电动车市场来说,如果 Model 3 这个价位的电动车获得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电动车的春天真的要来了。 最后,再说一次,别再传「20 万的特斯拉」 这个概念了,3.5 万的美国售价,加上关税等等,国内用户入手的价格,可想而知。 那么问题来了:这辆 Model 3,你会买吗?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 继续阅读
我们「盲订」了一辆特斯拉 Model 3
以前说起「 排队买东西」,你想到的可能是在 Apple Store 门口排队抢新款 iPhone 的情景,但是排队订一款车,并不常见。 特斯拉 Model 3 享受了一次这种待遇。虽然距离发布还有一天,但是体验店已经开始比官网提前一天接受预定,于是……在车子的外观、参数、价格都还是个迷的时候,很多人带着诚意「 扑面而来」 了,也就是所谓的「 盲订」……嗯,一定是之前遍布各种媒体的「20 万买特斯拉」 的消息刺激了他们…… 下面这张图是华贸的排队情况(特斯拉店员发给我的): 下面这是芳草地店的排队情况(特斯拉新闻稿里的配图): 今天的预订页面只能在体验店才可以打开,而预订、支付订金的顺序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提车顺序,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出现在体验店。 身处北京,我们决定也去看看。 小手一滑,我们也订车了 先去的是华贸店,我们到的太晚,已经没有了排队的情况,但是排队时使用的围栏还在,店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 Model 3。店员说,甚至有从内蒙赶来的订车者,很多人在现场支付了 8000 订金。订出的车应该有几十台。 这个是体验店电脑上的 Model 3 预订页面: 但是,这个画风还是不太让人满意,于是我们决定换一家店看看,去特斯拉在国内开出的第一家体验店——侨福芳草地体验中心。 这个店明显人气更高,也在店里辟出了预订 Model 3 的通道。在我们前面,有三个看起来挺年轻的人在围着店员订车。 借着空隙,我和其中一个人聊了聊。他说,他们三个人是同事,一人订一台,虽然不知道实车情况,但是对特斯拉的产品「 有信心」。不过他也说,如果价格超过 45 万,就不准备提车了,「 反正订金也可以退」。 他们三个都没有燃油车指标,看起来比较像程序员。 程序员赚得那么多,买个三四十万的车当然没什么问题,这么说主要想表达的是,尽管不知道最终售价多少,但是相比于 Model S 的售价,Model 3 的预计价格区间,确实能让更多「 非土豪」 买这辆车了。这意味着,Model 3 的车主构成,会比 Model S 更多样化。他们可能是码农,可能是在证券公司工作的,也可以能是普通白领或者淘宝店主,等等等等。 我们在店里观察了将近 20 分钟,预订者大概有将近十位,这些人年龄各异,穿着打扮的风格也挺「 丰富」,这应该能佐证这个猜测。 当然,身为媒体人的我们,也预订了一台…… 那么,Model 3 会是一辆怎样的车? 还是回归理性。 首先聊聊它的价格。「3 万美元买特斯拉」,听起来真的挺有诱惑力的,不过,这种说法有利于传播,却在无形中有误导的成分,比如特斯拉中国区负责人朱晓彤接受采访时就说,这不是一辆廉价版特斯拉,而是一辆「 更亲民」 的特斯拉。 注意这个用词,「 更亲民」 肯定是相对 Model S 而言的,但是按照汇率折算过来,真的会卖 20 多万?作为一辆进口车,这基本不可能。个人估计,在国内这辆车的价格应该会和奔驰 C 级的价格区间重合,或者类似宝马 i3 的售价。 其次,交车日期。Model 3 在美国的交车日期应该是 2017 年,而国内会是 2018 年,前提是不跳票。这个交车时间意味着,在这一到两年里,会有太多的变数。不管是个人需求还是相关政策。以我个人为例,虽然 Model 3 在考虑范围之内,但是在 30-45 万的价位,仍然有其他燃油车在备选列表里,而且不排除在这两年内有更打动我的新车出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那些认定了 Model 3,并且毫不犹豫的预订、支付订金的客户,真的是特斯拉的「 真爱粉」。 第三,从车型的角度来说,这可能不是一辆我们传统观念里的「 三厢轿车」。今天曝光了一张疑似 Model 3 的图片,虽然图里的车罩着车衣,但是从车的轮廓来看……你们还是自己看吧(蒙着布的那台): 为什么设计成这样?在美观之外,其实还是出于风阻系数的考虑。观察一下 Model X 和 Model S 的尾部造型,再看看老款普锐斯,你就能明白了。另外,Model 3 的尾箱门应该是和 Model S 一样的开启方式,对于有三厢情结的人来说,可能会纠结一下,但是这种尾门开启方式对于行李箱空间是有利的。(私心说一句:如果 Model 3 是旅行车的造型,我就真的可以支付订金了)如果你认为 Model 3 的外观会非常非常惊艳,可能会失望,作为一款更亲民的车型,外观造型必须得考虑生产成本。 第四,它的续航里程会是多少?这得视电池组容量而定,低配车型标称续航里程超过 200 英里(320 公里)应该是妥妥的,当然至少也应该是这个水平。至于高配车型的续航能高到什么程度?有外媒文章说特斯拉可能会为 Model 3 配备 90kWh 的电池组,个人觉得,这个有难度。 第五,Model 3 的性能、配置如何?猜测一下:大天窗必须有,大屏幕必须有,自动驾驶(Autopilot)应该可以选配,至于性能?别指望有媲美法拉利的 3 秒加速了,但是,在纽北跑不过秦的那些车,应该也跑不过 Model 3。 好了,猜了这么多,买不买就看明天中午的发布会了。对于特斯拉来说,Model 3 是一辆决定命运的车型,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场发布会之后,他们应该也能决定自己的下一辆车是什么了。明天 GeekCar 会在第一时间带来相关报道。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 继续阅读
「GeekCar Daily」3.16:华尔街分析师参观特斯拉工厂:进展飞快
华尔街分析师参观特斯拉工厂:进展飞快 去年,特斯拉投入了 16 亿美元对位于美国加州的 Fremont 工厂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最近,华尔街的分析师们参观了升级之后的新工厂,他们发现特斯拉的工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进了可以降低车身重量的铝材冲压机、建立了全新的喷漆车间、打造了一套生产速度更快的生产线并引进了大量的机器人。在参观之后,华尔街的分析师们一致认为 Elon Musk 已经为特斯拉的崛起做好了准备。 华尔街都表态了,看来特斯拉的股价未来会上涨。 苹果获得激光雷达专利,未来或用于无人驾驶 苹果最近获得了一项激光雷达专利,未来也许会用于无人驾驶汽车。新专利的设计包括扫描镜、光电探测器、激光发射器和固定反射镜。苹果的专利申请文件显示,开发激光雷达技术是因为现有技术电能消耗高、分辨率有限、帧率有问题。新专利可以帮助苹果创建更加精确的三维地图,而高精度地图对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开发会有很大帮助。 收集专利也是苹果的一大癖好。 特斯拉与 SolarCity 打造太阳能电池项目 能源公司 SolarCity 宣布将在夏威夷打造一个太阳能能源储存系统,该系统将使用特斯拉生产的电池。我们都知道,SolarCity 的主要负责人及投资人是特斯拉 CEO Elon Musk,因此两家公司共同合作也就不足为奇了。特斯拉曾在去年推出家用小型电池 Powerwall 及商用大型电池 Powerback,在电池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SolarCity 计划将于今年 4 月份开始施工,预计年底完成。 自己跟自己玩的感觉是什么样? Uber 推出独立叫餐应用 UberEATS Uber 计划将旗下送餐服务 UberEATS 推广到更多城市,并且推出了独立的叫餐应用,支持 iOS 和 Android 系统。目前, UberEATS 支持五个城市:洛杉矶、旧金山、休斯顿、多伦多以及芝加哥,未来还会拓展到亚特兰大、墨尔本、纽约、巴黎、西雅图以及华盛顿等更多城市。UberEATS 产品经理 Chetan Narain 表示,叫车与叫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因此应该推出独立应用。 希望能够注意卫生安全,昨天 315 已经有先例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先把 Model 3 放一边,我们再来聊聊「快速迭代」的 Model S
Model X、Model 3,在最近和特斯拉相关的新闻里,这两款车占据了非常大的曝光率,甚至昨天晚上坐滴滴顺风车时,同行的乘客在看见路上的 Model S 时,还主动说起「 特斯拉要造 30 万电动车」 的事儿。 可是 Model X 今年下半年才会进入中国,Model 3 甚至还没发布呢,特斯拉现在在国内仍然只有 Model S 这一款车。所以,在关注 X 和 3 的同时,Model S 仍然非常非常重要。实际上,最近这款车的变化也不少。 「 消失」 的 85kWh Model S 在型号上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目前在特斯拉官网上,已经没有了 85kWh 版本的车型,只能订到 70、70D、90D、P90D 这四款,85kWh 版本停产、成为历史。90D 和 P90D 的电池组容量增加了 5kWh,而以 85D 和 90D 的国内售价来对比,90D 比 85D 贵了不到三万块,不过续航里程相应的也增加了不少。 最开始,90kWh 的版本只能在 85kWh 版本基础上通过选配「 里程包」 来获得,现在特斯拉干脆取消了 85kWh 版本。之前 Elon Musk 曾经表示过,会把特斯拉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每年提升 5%-10%。而在去年展示 P90D 车型时,他也提到,特斯拉在 90kWh 电池组的制造过程中,把制作负极的材料里加入了更多的硅,而不仅仅是用石墨做负极材料。这是一种让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的方式。 可以预见的是,Model S 在保持当前售价区间的同时,续航里程仍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其实如果对比当初早期版本的 Model S 和现在的版本,就会发现,在续航里程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从一个购买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想买一辆 Model S,个人认为 90D 车型才是最有性价比的选择:既有 4.4 秒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也有四款车型里最长的续航里程。 百公里加速 3 秒的 P90D 再聊聊 P90D。上周,我终于在北京试驾到了这款车,路线从位于亦庄的特斯拉体验中心到京西门头沟的妙峰山,往返全程 200 多公里。 说说驾驶感受吧。这条路线比较有意思,一部分是市区环路,另一部分是标准的山路。在环路上其实没什么可说的,不管是开着 autopliot 自动驾驶轻松惬意的巡航,还是看谁不顺眼然后一脚「 电门」 让他看你尾灯,都是很好的选择,只要你开心就好。在体验上和之前的 Model S 车型并没有什么不同。 好玩的是山路。之前开了很多次 Model S,跑山还是第一次。妙峰山的情况是路窄、弯多,喜欢开山路的人都知道,这种路况适合小车发挥,Model S 这种身形的车,在这种路上开会比较吃亏。不过实际开下来,虽然笨是笨了点儿,但是 P90D 很低的重心以及储备丰富的动力,也算是带来了另外一种乐趣:没有变速箱不需要换挡,动力随叫随到,完全不会感到力不从心(毕竟 967Nm 的最大扭矩),而且底盘非常稳,不会让人觉察到重心的频繁转移。 试驾时比较遗憾的事儿是没能体验 P90D 从静止开始加速的感受,也就是在狂暴模式下 3 秒的百公里加速水平。不过之前开 P85D 的时候倒是试过,所以对于 P90D,倒是可以有个心理预期。只能说,这个最好在车里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尝试,1.1G 的重力加速度还是挺恐怖的。需要注意的是,3 秒的成绩是在狂暴模式下的结果,而这个狂暴模式,需要在普通版本 P90D 的基础上花 9.2 万选装。加入狂暴模式之后,整车的最低售价是 114 万。 至于硬件原理,在狂暴模式下,电池组输入的电流从之前的 1300 安培提升到了 1500 安培,另外,特斯拉把电池组外包装的材质由钢换成了镍铬钛合金,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给电池组降温。 需要承认的是,试驾当天我的身体状态不好,再加上长时间跑山,从山上下来就一路晕晕乎乎的,所以没有去精确的计算这一趟我们到底用掉了多少续航里程,不过,有一个情况是可以确定的:在北方的冬天开特斯拉,一定得给自己留够续航里程。P90D 在官网上的标称续航里程是 505 公里,比 P85D 多了 11 公里。 快速迭代 重新调整了产品型号,P90D 在国内开始陆续交车,推送 7.1、7.1.1 版本的固件更新加入遥控召唤功能,Model S 上市这么久之后,仍然在用这种方式提升着自己的产品力和性价比。对于那些想买特斯拉的人来说,在「 轿车」 这个选项里,Model … 继续阅读
「 GeekCar Daily」2.23:风翔电动超跑外观曝光
风翔汽车电动超跑曝光 风翔汽车是我们报道过的一个位于深圳的造车团队,他们的目标是做一辆百公里加速 3~4 秒,续航 400km 的电动超跑,并且自主研发三电、底盘系统。今天在微信群里,我们看到了这辆车的实车外观图片。这辆纯电动超跑会在 26-28 号的深圳九州展(国际汽车改装服务业展览会)上进行展示,定位赛道而非量产上路。 又是一辆神车? Model S 可以无线充电了 虽然特斯拉官方还没有发布无线充电的技术,但有一家叫做 Evatran 的第三方公司开发了一套 Plugless Power 系统,能够为 Model S 提供无线充电,并且不影响原有充电系统。 系统包括一块充电板和一个适配器。充电板置于停车位处,通过线缆与电源相连;适配器则需要专业人士安装在车底部。用户只需将车停到充电板上就可充电,每小时充电量可供行驶 20 英里。Plugless Power 系统能够防水、经受的温度范围约-18~50 度,因此支持户外使用。目前 Plugless Power 仅支持 Model S 。 其余电动车都表示不服。 美国公司推新打车应用 Juno 跨平台网络电话及即时通讯软件 Viber 创始人塔尔蒙·马尔科(Talmon Marco)正计划在美国市场推出新的打车服务 Juno,目标是 Uber 发起挑战 。 Juno 从本月开始测试其打车服务,并计划在第一季度率先在纽约上线,目前员工数量超过了 100 名。马尔科表示,Juno 还具有其他技术方面优势,但其拒绝透露相关细节。在头两年,每名 Juno 司机仅需缴纳 10%的营收作为佣金(低于 Uber 的一半)。两年后佣金费用可与司机进行协商再定。 此外,Juno 还计划在前 10 年的每个季度向司机派发股份,从而创建「 一种真正的伙伴关系」。 这会儿还来是不是晚了。 苹果神秘试车场噪音遭居民吐槽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森尼韦尔 (Sunnyvale) 市的市民反映,苹果位于的一处测试场地噪声极大,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深夜时分,这个园区就不时传来嘈杂的噪音,类似引擎的轰鸣。当地居民表示噪声中还间歇夹杂着砰击声,叮当声和碾磨声,听起来就像是在进行汽车测试。 据悉,这个园区归由苹果控制的空壳公司所有,且获批用作「 汽车工作区」 和汽车修理间,因此人们猜测该地为苹果公司所谓 Project Titan 汽车发展计划的卫星总部。日前,园区所有者已获批在园区周围建起 10 英尺高的防护栏。 说好的电动车,为啥会有发动机声。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