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考古 | 当马一龙把 Cybertruck 卖到古巴……

· Feb 18, 2020 333

还记得 Cybertruck 发布的那天正好赶上广州车展。临近中午,与同事就在场馆走廊的一角席地而坐,等着传说中的特斯拉皮卡亮相。 当马斯克打开车库大门,一个通体金属色的方盒子从黑黝的背景中驶出来的时候,我整个人都傻了。大脑里的第一反应:我 X!感觉自己学了一年半的汽车设计都喂了狗,比例、线条、呼应什么的在这玩意儿面前全是扯淡。不过转过头来再一想,以后每到期末老师催着交作业的时候,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着 200 张方盒子图告诉老师,这就是 2077 年的汽车该有的感觉。 Cybertruck 与全世界见面的那一刻一定崩溃了无数汽车设计师。当大锤和铁球轮番敲打这个「 新生命」 的时候,我回想起多年前,数名壮汉站在大众车门板上的场景。马斯克像钢铁侠一般,浑身上下充斥着创世者般的理想主义,但这回他真的太不着调了。 正是那句经典的「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当所有人在绞尽脑汁讨好消费者的时候,马斯克却跳出来以自己的主观理念为消费者制定用车习惯。特斯拉不仅加速了汽车进入高度电气化时代的步伐,从 Model S 到 Model Y,从车载远程 OTA 到功能高度集中的中控面板,每次产品的迭代都给消费者带前所未有的产品体验。 但话说回来,Cybertruck 能以皮卡的身份带给世界消费者什么崭新的体验呢?是金刚不坏之躯?还是比保时捷 911 更风骚的驾驶体验?这些似乎都不是一个皮卡该有的核心价值。我并没有唱衰 Cybertruck 的意思,「 武功本没有错,错的是练武之人」。比起与福特展开「 现金奶牛攻防战」,Cybertruck 更适合支援古巴的改革开放。 20 年前,我国在汽车工业的萌芽时期开始资助民营车企进行电动车的研发,其实我们的领导人非常明白,不同国情将会造就特定的用车习惯。能源储量、地理环境甚至是国际关系都会成为左右一个国家工业发展趋向的问题。所以电动车是否适合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并不是能否被消费者接受那么简单的问题。 被时间封印的古巴 从互夺领地到开垦发展中国家市场,车企们想尽办法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站稳脚步。但在过去五十年的惯性思维里,车企的营销部门怎么也不会去思考该怎样把车卖到古巴——一个被美国封锁经济长达 56 年的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古巴是个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国家。如果有机会置身古巴,这片土地上所呈现的一切好像都停留在菲德尔·卡斯特罗革命成功的 1959 年。当亲共产主义的卡斯特罗抵挡住美国人的军事干预时,就注定了被时间封印的命运。 美国对古巴的「 经济封杀」 导致其无法进行正常的进出口贸易和良性的工业发展,所以在古巴街头看到的所有老爷车都是在「 亲美」 时期进入古巴的,也一直被古巴人民开到现在。 停滞不前的运输业无疑让本就经济落后的经济雪上加霜,2018 年古巴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1000.2 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 0.16%,是中国的一百三十六分之一。「 要想富先修路」 说的一点都没错,交通运输就像时流动在血管中的血液,流通不畅肯定会出大问题。 当第一性用车原则遇到电动车 挨过最艰难的时候,春天还会远吗?古共六大召开之后,古巴参照中国老大哥改革开放的经验,试探性地从分配制经济形式向市场经济转型,与美国方面的外交和解则是给改革的推进者们一剂强心针。 改革当前,建设健全的交通网络是推动经济的重要环节,然而石油短缺的问题给了古巴当头一棒。从菲德尔·卡斯特罗上台以来,苏联一直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向古巴提供石油直到解体,在那之后古巴以「 出口医生」 的方式向委内瑞拉换取廉价石油,两个患难兄弟就这样相互搀扶走到现在,然而一旦国际局势出现动荡,委内瑞拉向古巴的石油供给也就会立刻停止。 由于石油的稀缺导致交通资源匮乏,所以古巴将「 共享出行」 纳入法案,也就是说无论街上行驶的汽车是否载有乘客,只要没有满员就必须接上路边等车的人。在古巴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物运输车,因为卡车上也是有座位的,而且经常会出现「 人货同坐」 的情况。这时候就会发现,一台可以完成「 一岗多职」 的车对缓解古巴的出行问题尤为重要。 规避短板发展优势项是古巴改革的主旨,「 有什么就用什么」 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准则,古巴的汽车则将第一性原则体现的淋漓尽致。由于机械寿命的原因,一台发动机很难连续工作五十年,所以古巴路上有很多「 国际车」,车壳是老美国车的样式,打开发动机舱会看到里面的零件大多来自世界各地,有苏联制造的发动机,日本制造的刹车泵…… 更有甚者将家中门锁装在车上。(图片截取自《侣行·地球之极》)当我们把所有古巴的社会交通问题罗列在一起时会发现,电动车竟然成了救世良药,而 Cybertruck 是最好不过的选择。每当出现「 油荒」 时,古巴国内的运输体系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电动皮卡则可以正常地进行小规模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热带雨林气候所带来的温度环境也成为发展电动车的天然优势。 至于能不能消费得起 Cybertruck,这并不是古巴人民该考虑的问题。因为高度国有化的社会体制,古巴路上的车几乎都归国家所有,路上的新车也都由国家来买单。就在前不久,古巴从中国进口了一批宇通客车,这样看来政府已经迈出改善交通环境的第一步。 对于古巴这样的「 经济适用国」,选购车辆当然会非常慎重,不过如果你告诉他们的领导人可以换一批能够正常行驶五十年的车,那这笔买卖基本上是稳妥了。 不锈钢汽车的死灰复燃 马斯克不断 push 自己的产品向前,向前,再向前,但 Cybertruck 却让特斯拉一夜回到解放前。发布会结束后不久,马斯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对于 Cybertruck 的四方造型做出了解释,难以塑形的 30X 不锈钢材就是逼得冲压车间返璞归真的元凶。 工业制造的进步让设计师可以肆意抒发灵感,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意识形态注入汽车造型之中,所以汽车造型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发展成为今天这副模样。现在却跳出来一个铁盒子,硬生生的将制造层面上没能解决的问题套上《银翼杀手》的外壳,包装成超越大众审美的「 科技感」。 如果 Cybertruck 是个学生作品,设计老师一定会让他先把面与面拼接处的尖角擦掉,毕竟路上的行人没有钢铁侠的外衣。所以 Cybertruck 的出现是一次设计向功能的妥协,而它的功能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硬。 不锈钢诞生自二十世纪初的英国,1936 年美国一家名为 Allegheny Ludlum 的钢铁公司曾与福特进行合作,制造了 6 部不锈钢车身的汽车。制作这些不锈钢车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营销,作为首次将不锈钢材料与汽车结合的两家公司备受行业瞩目,但这次合作之后,除了《回到未来》电影中的 DMC-12,不锈钢与汽车几乎断了联系。 其实不锈钢用作车身材料的优缺点都非常明显。首先是难以做喷漆涂装,即便低强度的不锈钢可以塑形,但大马路上如果全是「 汽配电镀银」,消费者也早就审美疲劳了。不锈钢的优点就是耐腐蚀性强,福特第一次制造的 6 台车中有 4 台仍然保留在美国的博物馆中,并且照料这 4 台车不用像其他经典车那样在抗氧化上费尽心思。 耐腐蚀性强对消费者是件好事,但站在车企的角度想这个问题会发现,在科技配置迭代缓慢的年代里,因车体寿命增加而导致消费者换车频率下降,这买卖车企可不愿意做。 现阶段燃油皮卡和 Cybertruck 各自的优势都非常明显,抛开性能、续航、拖拽力等基础评判标准,「 长寿」 是 Cybertruck 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一台 Cybertruck 是否能连续正常工作五十年?高强度高耐腐蚀的车体结构和较内燃机寿命更长的电驱动系统会成为使用寿命的保障,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保证在正常使用周期内更换电池。 古巴,本就行驶在电路之上 第三世界国家与电动车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但就古巴而言,电动车曾是他们街道上最主流的交通方式,古巴人接触电车的时间甚至比很多欧洲国家都早,不过不是普通的电动轿车,而是电力机车。 古巴的首都哈瓦那拥有世界上最早的铁路之一,并且是拉丁美洲第二个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Ferro Carril Urbano de la Habana(FCUH)则是古巴铁路交通的幕后推手,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这家公司着手建造从哈瓦那到沿海码头的铁道线路,其主要目的是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 到十九世纪末期,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使得美国希望收回被自己视作后花园的古巴。1898 年 12 月,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古巴的控制权,而 FCUH 也被一家美国财团收购,其中包括 71 辆有轨电车、6 辆蒸汽机车、637 匹马、182 匹骡子和 64 公里的铁轨。被收购之后 FCUH 也正是更名为哈瓦那电气铁路公司。 1900 年 4 月,哈瓦那电气铁路公司开始在古巴建设发电厂,之后又向美国 Jackson & Sharp Co 公司追加了 110 部电车订单。古巴丰富的物产引来大量美国企业前来投资,其中就包括好时巧克力公司,为了加速原材料运输,好时在古巴建造了著名的「 好时铁路」。(哈瓦那电气铁路公司制作的车票)在美国控制古巴的时间里,古巴的铁道线路以哈瓦那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而机车类型也涵盖了货运车、客运车、街头巷尾的观光车和工程车辆。1929 年古巴的铁路客运量达到了单年 … 继续阅读

声音——汽车交互的新战场?

· Feb 18, 2020 333

根据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一份分析资料表明,人的大脑每天通过五种感官接受外部信息的比例分别为:味觉 1%,触觉 1.5%,嗅觉 3.5%,听觉 11%,以及视觉 83%。 参照我们的主观感受,在执行绝大多数任务时,视觉在很多时候的确作为交互的主要方式。 但是我们也无法忽视其它感官的重要性。 特别是听觉,作为仅次于视觉的第二大感官,虽然在数值上和视觉的比例相差巨大,但依然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车内,由于汽车结构原因,视觉盲区总是不可避免的。再加上用户的视觉需要在几乎所有时间都集中在路面信息上,听觉作为信息提示和补充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对于车内声音,我们能够想到的往往就是噪音、娱乐音频以及车辆提示音以及导航提示音。很多人对于汽车声音的认知,也仅仅停留在换一套更好的音响来提升音频体验。 不过随着汽车内部的声音越来越多,这个看似单一的领域里,又有着哪些关键技术影响着人车交互的体验呢? 主动降噪技术 汽车噪音来源复杂,有风噪、路噪、发动机声音以及车辆结构本身碰撞发出的声响等等。一直以来,汽车厂商都在通过各种方法降噪。例如在车底、门板位置增加隔音材料。每家车企的风格不同,甚至「噪音」也开始变成一些品牌的「特性」。 不过随着音频技术的进步,各种主动降噪技术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里简单介绍下 Bose 的 ANC 以及 RNC 技术。 ANC 是指(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主动降噪技术,原理相对简单,即两个频率、幅值相同,相位相差 180 度的正弦波相叠加后会互相抵消,就能实现噪音消除。 BOSE 的 ANC 技术是指通过麦克风拾取发动机噪音频率的波形图,通过音响系统产生与发动机噪音频率和幅值相同,相位相差 180 度的音频信号。当两者交汇叠加后,便会相互抵消实现降噪。迄今为止,BOSE 的 ANC 在汽车领域已经应用超过 10 年,在很多车型上都有搭载。 再说说 BOSE 的 RNC 技术,也就是(Road Noise Reduction)降低胎躁路噪的主动降噪技术。这项技术在 ANC 的基础上,通过安装在各个轮胎上的三轴振动传感器,实时把胎噪的波形图传输给车内的音响系统。音响系统随之模拟出与之抵消的波形图从而实现消噪。 音频分区技术 随着汽车承载的功能越来越多,单一的音频系统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了。在主驾驶位置的人需要优先考虑导航、驾驶辅助提示音等,而副驾及后排乘客则更希望沉浸式的享受音乐或者电影等娱乐功能。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汽车的分区音频功能对于体验的提升就有了意义。 理想 ONE 就在最近更新的春季 OTA 中,加入了副驾娱乐屏的独立蓝牙功能,乘客能够单独连接蓝牙使用,避免对主驾驶产生干扰。 但其实对于音频分区功能,行业内也早就有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座舱供应商佛吉亚也曾展示过一种特殊的头枕设计,在靠近耳朵处集成扬声器,通过特定算法使得音频向固定方向传播,让每个座位的乘客都能享受独立的音频内容,保证私密性。 早在几年前的乐视超级汽车项目中,就有过划分区域实现独立音频体验的功能规划。随着项目的破产,这一技术的量产也就搁置了。时间到了 2019 年,红旗 E-HS3 则搭载了 BOSE 旗下的 SEATCENTRIC 座椅声场技术,成为这项技术量产的首个国产车。 全车语音交互系统 智能化座舱带来的一个变化是,语音交互成了很重要的一种交互方式。而整车电子电器架构的升级,也让汽车的更多部件、功能变得可控起来,语音交互也就不再是主驾驶或前排的专属功能了。 先不说体验究竟如何,但至少越来越多的新车开始搭载语音交互功能。在一些更人性化的车型上,已经可以通过麦克风阵列来实现主副驾驶甚至前后排的语音区分。 在这项功能上,理想 ONE 又成了典型。理想 ONE 和地平线合作的全车语音交互系统,通过车内多个麦克风拾音,能准确的识别不同位置用户发出的声音,从而给出对应反馈。 虽然这项功能目前来说有些「 鸡肋」,能操作的功能也不多,但是从长远来看,座舱智能化对于全车每个位置的乘坐体验一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把基础功能的体验做好,一定是有必要的。 声音导向技术 我第一次注意到这项技术,是在凯迪拉克最新发布的凯雷德上。 根据官方描述,凯雷德和著名音频厂商 AKG 合作的 AKG Studio Reference 音响系统,其中包含了 36 个扬声器,能够在指定区域放大声音。因此在导航音频的渲染中,每一句导航音频都会更清晰地触达驾驶者。随着转弯临近,导航声音也会在对应转向侧产生更靠近驾驶者的效果。 另外,Bose 的 Aware 声音信号导向技术也有着相同的效果,可将声音的发声位置在车内进行全方位规划。例如盲点警报声从左后方等危险方位发出;「 右转」 时,导航声音信号从驾驶员右边发出,让安全警示、导航信息及来电等多种声音信号具有可感知的真实空间感。(右边是装载声音导向技术的示意图)对于驾驶者来说,这样的音频系统,能够降低大脑对于声音判断的复杂度,通过更直觉式的交互方式来获取车辆的必要信息。 独特的提示音 提示音包括了转向灯提示音、安全带提示音,甚至驾驶辅助系统的提示音等。独特的声音可以在用户心中建立起品牌形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诺基亚的开机声以及 iPhone 的铃声。 为了改善汽车提示音,林肯就和底特律交响乐团合作,定制了全部的提示音和警报。对于车辆体验来说,除了增加高级感之外,对于用户对于品牌形象的认知和记忆都有很大的帮助。 更高级的音响系统 在这一部分,其实不用说太多。我们可以列举几个传统的豪华汽车音响品牌:Bang&Olufsen、MERIDIAN、柏林之声、DYNAUDIO、哈曼卡顿、BOSE、Bowers&Wilkins。 一套优秀的音响系统,除了通过音质提升体验之外,对于整车豪华感的提升也至关重要。 声音作为仅次于视觉的交互方式,在车内的重要性正在飞速增加。仔细回想在车内的场景,我们都希望有更好的静谧性、更好的音频体验,更亲切悦耳且有效的提示音以及更好的语音交互体验。而这一切的背后,需要一套从硬件设计到软件优化都非常优秀的音频系统。 但音频系统在视觉上可感知的部分并不多,这也导致厂商往往不会把太多精力放在这部分的创新上。 不过值得开心的是,我依然见到音频厂商、主机厂都在默默提升音频系统的交互体验。随着更多新技术应用到车内,整车的交互体验也一定会有可观的提升。

理想开启春季 OTA 升级计划,微信车载版即将登陆

· Feb 18, 2020 333

去年年底,理想汽车 CEO 李想公布了生产和交付成绩,首月量产 1500 辆,并交付 1000 辆。考虑到第一次大量交付,可能爆发大量体验问题,所以李想当时表示春天会推送更新的系统。 经过了车主们一个冬季的使用和反馈,理想推出「春季体验提升计划」,今年 2 月末、3 月末、4 月末,每月都将进行一次 OTA 升级,其中不仅有体验细节的提升,还会增加新功能。 最近有一位理想的产品经理,在理想 App 上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链接),简单演示了在车上使用微信车载版,并表示这个功能将在近期的 OTA 中向用户推送。演示很短,他自己也表示这还不是全部功能: 前装的微信车载版都有一个专属按键,在理想 ONE 身上,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就承担了这个功能。视频中,我们可以通过呼唤「理想同学」发送「微信语音」,拨打「微信电话」。但是发送给谁,他没有说具体人名,只说了第几个。另外,视频里没有演示收发位置的功能,因为理想 ONE 内置有腾讯地图,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不会缺席。 根据理想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次的升级是腾讯官方给的封装版本,不存在定制。对于一辆电气化程度很高的车来说,通过 OTA 的方式添加一个功能,并不算难事,重新定义一个按键,也不难。 既然是正版产品,我猜测功能不会有大的删减。我之前体验过几次微信车载版,设计非常克制,只有简单的 3 个功能。1. 语音收发微信,及查看未读消息。2. 接收微信位置。3. 接听/拨打语音电话。每次必须扫码登录,不会显示任何聊天记录,下车就清空历史消息。 哈弗 Fun-life 中也有微信车载版,我们收发微信时,仪表盘上会同步相应的信息。视频中我没看到理想 ONE 的仪表盘是否有变化,不过微信车载版的初衷就是通过语音完成操作,仪表盘是否同步似乎也不重要。而且理想 ONE 的仪表盘和多媒体屏的系统底层不一样,开发起来可能会稍微麻烦一些。 产品有了,理想 ONE 车主对这个产品有什么态度呢?这是理想 App 内的一些评论和声音: 能看出来理想汽车非常重视这次春季体验提升计划,其中还有很多细节体验的提升,比如 UI 有一些变化,新增了特殊路况模式,以及数字钟表等等。总之,我们期待理想汽车更多的功能,等这次大升级完成之后,有必要我们会为大家带来完整的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