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叨逼叨.fm「VOL.9」给扎一针吧,「护士」

· May 19, 2015 333

专车行业最近相当紧俏,以至于很多人都转行做了专职的司机。而我们的小伙伴 sid 同学也搞起了自己的副业,做起了兼职的 Uber 司机。 在他做司机的短短几天内,就已经掌握到了一门新的技术——「 扎针」。 这项特殊的技能,和我们前两天写的专车司机刷单的事儿有着紧密的联系。 其实就是在刷单时,让帮助刷单的人定位到司机所在位置。在 Uber 上,也就是把定位的大头针扎在了另一个点上,因此简称「 扎针」。司机被扎之后,只用开车随便移动,到需要时结束即可,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刷单。而帮助刷单的人,也有了新的名字:护士。 今天我们就在一起,聊一聊「 扎针」 这事儿,究竟扎的什么,图的是什么。 本期人物介绍: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Jony——GeekCar 最严肃的内容官。思维活跃但极其内敛,热爱汽车但不热衷于逗逼。记住:千万别让他碰篮球,在篮球场上,他会突然化身为相声表演艺术家,防不胜防。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Sid——GeekCar 人气爆表的活动官。秒杀妹子的一枚利器,外形看起来 gaygay 的,但其实倍儿爷们儿。记住:他的副业是去夜店打碟,要是恰巧遇到了,请别问他要电话号码。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人类的飞行梦——飞行汽车简史

· May 19, 2015 333

自从汽车被发明出来之后,人们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把他带到天上去。今天我们就按着时间线看一下人类历史上的飞行汽车,那些被设计出来想要带我们飞到《杰森一家》中描述的乌托邦世界的产物。 1.Henson Aerial Steam Carriage(1841)William Samuel Henson 和 John Stringfellow 兄弟在 1841 年就发明了关于飞行汽车的技术,这比莱特兄弟发明飞机还要早。但是他俩最终也没能对于他们的单翼机建立一个功能性的描述,这其中包括了一个 150 英尺的翼展理论。 2.Curtiss Autoplane(1917)Glen Curtiss 在 1917 年的纽约泛美博览会推出了这款飞机。有着铝合金的机身,塑料的窗以及座椅加热功能。但是由于一战的原因,这架飞机并没有能够成功起飞。 3.Pitcairn PCA-2(1923)旋翼机作为飞行汽车的真正先驱,哈德罗皮特的 PCA-2 是第一款上市销售的,这也是第一架在美国获得型号认证的旋转翼飞机。在美国总统的任期内,他还降落在了白宫前的草地上。 4.Waterman Aerobile(1937)Waterman 在 1937 年改造了一台斯蒂庞克的 6 缸直列,100 马力发动机来建造这架飞行汽车。虽然总共只有 5 台 Aerobiles 被生产出来,但在整个四五十年代,他依然一直在尝试生产可上路的最终型号。 5.ConVairCar Model 118 康维尔公司生产的 Model 118 飞行汽车并不是一个骗局,这也是在 1947 年 11 月在加利福尼亚州测试之后得到了证实。Theodro P . Hall 为合并了的 Vultee 飞行器公司设计了这辆飞行汽车。在计划一个小时的飞行中,由于燃料不足导致了紧急降落,车辆和机翼都损毁严重。虽然并没有人因此死亡,但从此以后人们对于康维尔的飞行汽车梦也就到此为止了。 6.Ford Levacar(1959)Ford Mach 认为只要有了 Levacar,其实不管去哪都是不需要道路的。在 1959 年,福特在 密歇根的 迪尔伯恩展示了这辆单座的在报废车轮上的概念车。最高时速能够到达 500 英里,不过这辆车到最后也没有生产出来,整个社会对其也非常失望。 7.Aero-car(1966)利用折叠翼,Aero-Car 是第一架确保能够陆空两用的汽车。原型车就可以在陆地达到 60 英里每小时的速度,起飞之后可以达到 110 英里每小时。我们能够多接近一个飞行汽车的世界?迪斯尼在 2013 年设计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就拥有这样的一辆车,而 Aero-Car 就已经实现了。 8.AVE Mizar(1973)工程师 Henry Smolinski 将飞行器和汽车的引擎同时搭载在了这辆 AVE 开阳上用于起飞,因此在理论上轮子一旦停下来,车也会安全降落。但在 1937 年的试验中,发生了巨大的事故,这直接导致了 Henry 的死亡。这个计划也因此而中断了。 9. 空中通勤车(1990)只需要 71,500 美金,你就可以拥有这辆空中通勤的概念车,这是一个在 80 年代由波音公司发展的计划。这辆车的动力系统是由一个 燃气涡轮发动机 和 直升机 传动轴构成。波音公司为此花了 600 万美元,但现在来看只能出现在历史书里面了。 10.SkyCar M400 这辆车其实看起来更像《杰森一家》中应该出现的产物。发明家 Paul Moller 一生都致力于生产一辆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最终这辆车出现了。M400 的最高飞行时速超过 600 多公里,最多可以搭载 4 人,最大飞行高度 9000 米,航程 1500 公里。 11.The Flying Maruti 印度的发明家 A.K. Vishwanath 坚称他的马鲁蒂可以飞。这辆由铃木作为车身,转子叶片作为飞行动力,再加上可扩展的轮拱就可以实现飞行的功能,不过这只是 Vishwanath 有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带着他从过去的班加罗尔的家乡到达未来的德罗宁。 12.Terrafugia 陆空转换汽车 你可以用 196,000 … 继续阅读

大众发布了 272 匹马力的 1.0T 发动机,让我们猜猜他们对它做了什么?

· May 19, 2015

最近,大众集团推出了一款排量 1 升,升功率却能达到 200kW 的发动机。此消息一出,吸引了大批汽车爱好者的关注和揣测。大众很神秘,官方的资料很少:基于大众 EA211 发动机改造、三缸、单涡轮单涡管技术、电子涡轮增压器、1L 排量、200kW 功率(272 匹)、270NM 扭矩,仅此而已。 于是,很多人都在琢磨,到底大众对它做了什么,压榨出这么变态的数据?   其实升功率达到 200kW 的发动机,早已不是新鲜事儿了,在跑车的汽油机上早都实现了。只不过,跑车发动机不计成本和耐久性,并不能实现量产。所以大众此款发动机是怎样兼顾成本和寿命,实现量产的呢? 对此问题,大批网文将焦点聚集在电子涡轮增压器上,仿佛一切问题都可以用涡轮增压来解释,对此我并不认同。 回归到动力参数——升功率。其实影响升功率的因素很多,我主要就关注两点:进气密度和转速。涡轮增压可以增加进气密度,但是考虑到发动机的稳定性,密度的增加幅度是有限的。所以只强调涡轮增压是不够的,更应该关注怎样才能稳定的大幅提高转速! 我的观点:一切的核心都在优化燃烧上,机械结构,轻量化,控制策略,润滑冷却等都是实现这点的物质基础。 机械结构 在这方面办法很多。例如优化进气道,可变进气道,设计进气歧管,充分利用进气谐振等组织大量进气。又例如优化进排气气门凸轮的型线,优化进排气门开关规律。又或者,优化活塞结构。 类比图中,法拉利 F1 车队所用到的活塞。可以看到,它与传统活塞结构差异很大,活塞体扁平,只有两道活塞环,将原来实心的结构优化成很多小块。这样会比原来的活塞轻便很多。 轻量化 此款 1.0T 发动机是基于 EA211 系列开发的。EA211 发动机缸体采用了全铝的材质所打造,比传统铸铁缸体减轻了 22 公斤重量,曲轴重量轻了 20%,连杆重量轻了 30%,以正时皮带代替了正时链条。质量大幅度的降低不论是对燃油经济性、动力性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相信,此 1.0T 的发动机在轻量化上下了不少功夫。 控制策略 其实最最重要的还是燃烧问题。 GDI 缸内直喷,FSI 分层燃烧,喷油器的控制策略等,合理利用「 气多油少」,燃烧是分浓度层次的,燃烧区中心的燃料浓度较高,燃烧区域外围是空气较多,尽量实现「 完全燃烧」,能提高燃烧热效率 10%左右。 另外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改装点火线圈、火花塞等,加大点火能量。下图视频是对一辆普通摩托车的改装,只改装了点火线圈的电路,提高了点火能量,转速却直接达到了 13500 转,直接爆表!!(视频声音有点吵)以上泛泛的猜测了几点,肯定还有很多想不到的。况且,这些概念说起来很简单,但是技术的实现,关键参数才是大众的核心竞争力。我想说的是,希望大家思路打开一些,在关注电子涡轮增压的同时,也要关注燃烧过程、提高转速的那些因素。 不过话说回来,车是一个平衡体,突出了某个特点必然会在其他方面有所缺陷。大众在这款发动机上花如此大的精力提升动力输出,必然有其他方面顾及不到。我们更好奇的是,它究竟会搭载在哪款车上?国内的用户是否能有这个「 福利」?不过恐怕国内相对糟糕的燃油状况和用车环境,会让它没办法进入中国。

充电 5 分钟行驶 300 英里,这家以色列公司在搞什么「鬼」?

· May 19, 2015 333

去年四月,一家名叫 StoreDot 的以色列创业公司宣称掌握了一种能让智能手机 30 秒充满电的技术。但当时,由于充电器过大并且成本高昂,这家公司打算 2016 年左右再开始大批量将其生产上市。如今,它又回来了,带着这样的口号:一年后能让电动汽车在 5 分钟内充满电,并可供其跑完约 300 英里的行程(源于 GeekTime)。他们把这项技术叫做 FlashBattery。 它的本质是一个能够保存信息并连接形成更大结构的、由众多氨基酸的短链肽组成的储存器。因为微小的尺寸,它们可以提高电极和传递电子的电解质的性能,最后使得电池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充好电。 这些氨基酸分子都可以从各式各样的低成本有机材料,如棉花等中获得,并且它们都是生物机理的自组装。因此,不仅在充电速度上占优,StoreDot 设计的电池技术在成本上也比目前主流的锂离子电池要便宜不少,大概能降低一半的成本。 据 StoreDot 公司官方消息称,他们已经试验了一种由 7000 个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其中每个电池都可以在数秒内被充满电。简单对比一下:特斯拉 Model S 目前采用的是相似的电池组技术,需要整整一小时才能充满一个 85kWh 电池组,可供汽车行驶大约 265 英里;而 StoreDot 的充电速度,根据实验数据,仅与传统汽车加个油的时间相当。 StoreDot 的电动车快速充电电池(FlashBattery)和标准的锂电池比较:同样充电一分钟,StoreDot 的电池可以提供 100 公里的续航里程,而普通电池组只能行驶 12 公里。 同时,关于电池的使用上,StoreDot 因为其生物有机分子材料的缘故,会有较高的额定电压和较低的电池内阻。电池的结构稳定可以使得电池在高温、低温环境下性能优于传统电池,降低了燃烧爆炸的不安全性。最后电池使用过后,这些有机材料能够较好的降解,更环保。 StoreDot 的 CEO Doron Myersdorf 提到:「StoreDot 希望能在电动车市场中利用自己快速充电电池的技术成为领跑者。」Doron Myersdorf 同时透露公司将在 Herzliya 建立一个新的研发和中心,包含有机化学实验室、电池实验室以及一条新产品线。 成立才 3 年的这家以色列公司截至目前已经获得了 5800 万美元的投资,背后的投资机构包括三星风投、Millhouse Capital 等。 不过在现今创业公司遍地开花的时代,各式各样的宣称和口号早已让人麻木。许多所谓的「 突破」 到最后也无法被应用在真实场景中,销声匿迹。即便 StoreDot 的充电技术真能造福于电动汽车产业,从实验室成果到用于实际生活也至少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得到市场的检验。 但不管怎么说,电池充电技术的小小进步都会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图片来源 StoreDot)

百度和 Uber 要联手收购诺基亚地图?

· May 19, 2015 333

(本文转载自腾讯科技)5 月 19 日,诺基亚地图在全球引发了哄抢大战。被媒体报道的竞购方包括了戴姆勒、奥迪、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 等各类公司,今天又有消息称,Uber 正在与百度和私募股权公司安佰深 (Apax Partners LLP) 联手,寻求收购诺基亚地图业务 Here。 诺基亚地图为何引发「 哄抢」 呢?据汽车新闻网站「AutoMotiveNews」 日前发文分析,诺基亚地图的竞购,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地图和导航资产那么简单,这背后,折射着全球科技行业和汽车行业两大阵营,对于未来汽车的方向盘的控制权争夺。 据分析,围绕诺基亚地图的争夺,未来可能出现汽车行业发展的两种版本和路线,一种是上世纪以来的汽车厂商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另外一种是谷歌、Uber、苹果和 Facebook 等科技公司,完全掌握方向盘和汽车业的控制权。 当然,诺基亚地图的竞购,也反映着一种传统的商业竞争逻辑:即争抢只有少数公司才能够提供的昂贵的技术产品和资源,以求在行业占据主动地位。 据媒体报道,诺基亚地图的竞购大战,最终结果有望在五月底对外宣布。之前《纽约时报》报道,移动出行服务商 Uber 已经报价 30 亿美元。另外中国的百度搜索和德国三大汽车公司构建了竞购联合体。 微软在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时,曾垂涎 Here 地图业务,无奈遭到诺基亚拒绝。而苹果在地图业务上技术积累不足,甚至爆出质量丑闻事故,急需依靠并购提升和谷歌地图对抗的筹码。另外,Facebook 最近在多个产品中植入了诺基亚地图,考虑到扎克伯格在并购上的大手笔魄力,其吞吃诺基亚地图的可能性很大。 今天的诺基亚地图,在汽车导航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随便看一辆配置了导航系统的新车,开车人很可能看到的就是诺基亚地图。 2007 年,处于手机市场颠峰时期的诺基亚,收购了美国数字地图公司 Navteq,进入了地图市场。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诺基亚已经超过了对手 TomTom,成为汽车导航的主导厂商。 4 月 15 日,诺基亚对外宣布正在考虑转让地图业务。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是一个警钟。苹果、Uber 等财大气粗的硅谷科技公司,可能会并购诺基亚地图,进而掌握汽车行业的「 方向盘」。 优秀的数字地图,不仅仅是汽车导航系统所必需。在新兴的自动驾驶技术中,同样离不开数字地图提供的详细的周边环境数据。数字地图甚至成为汽车驾驶的一种基础设施工具,比如提供了路边援助点、交通警示灯、餐馆休息点等行车辅助信息。 谷歌地图已经成为全球数字地图领域的霸主。而在谷歌地图之外,还没有其他地图厂商的水平能够超越诺基亚。诺基亚在全世界部署了 200 多辆专用制图车,巡游各大洲的 30 多个国家,构建了完整的 3D 数字地图。 拥有地图业务的谷歌,已经染指了汽车行业。谷歌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今年夏天原型车将正式上路进行测试。此外,谷歌也发布了相关的安卓平台,提前在智能汽车和车联网领域卡位。 显然,面对谷歌的威胁,如果厂商能够抢购到诺基亚地图,将会在汽车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 汽车行业已经有所动作,奥迪、宝马和戴姆勒公司已经联合了百度,最初的报价为 20 亿美元,低于 Uber 的 30 亿美元的报价。除了这两个收购方之外,其他的公司也在悄然展开竞购。 科技市场咨询公司 IHS 的分析师 MarkBoyadjis 表示,谷歌和 Uber,都是准备给汽车或者运输行业带来颠覆性性创新的公司,汽车行业显然不希望让这些公司来掌握对于自身十分关键的诺基亚地图。 在传统汽车行业,每一家制造商在零部件采购方面,都会拥有多个供应商,避免过度依赖某一个供应商。然而在导航和数字地图上,汽车行业却没有那么多选项。 硅谷行业分析师 MarcPrioleau 表示,除了诺基亚 Here 地图和 TomTom 之外,在地图领域实力出众的企业只有谷歌,但是汽车行业对于谷歌敬而远之,希望选择更为熟悉的合作伙伴。 这位分析师此前曾经在数字地图新创公司 deCarta 供职,后来该公司被 Uber 并购。 他表示,数字地图是一个很难复制的关键性资产,地图厂商不仅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还要投入很多时间。其他公司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就梦想制作出全世界的数字地图。 不过,数字地图行业出现了一个黑马,即众包和开放为特色的数字地图 OpenStreetMap,其支持者包括导航设备制造商 Garmin 和 Telenav。 上述分析师表示,在诺基亚转让地图的过程中,其对手 TomTom 也会成为一个受益者,另外行业内会更加重视众包模式的 OpenStreetMap。 目前有关转让交易的进展,诺基亚并不愿意透露。不过鉴于在汽车导航市场的垄断性优势,诺基亚对转让交易甚为乐观。该公司地图业务相关人士表示,在过去 20 年时间里,车载导航已经越来越常见,但是时至今日,只有四分之一的新销售车辆,配置了导航功能。 诺基亚 Here 地图业务的发言人 Christopher-Lawton 表示,汽车导航仍然是一个前景广阔的增长市场,而 Here 地图已经获得了优势份额。

周立波在上海高架路上开的究竟是一辆什么车?

· May 19, 2015 333

最近,有网友拍摄到了一段周立波在上海高架上驾驶一辆橘黄色敞篷跑车的视频。因为这车与众不同的造型,车身凌厉的线条,这段视频在朋友圈广为流传。 先来解答一下很多人的疑问,这究竟是一辆什么车?它的名字叫 KTM X-BOW GT。其实早在 2009 年,在鸟巢举办世界车王争霸赛的时候,舒马赫开的就是这款 KTM X-Bow。而这次网友拍摄到的周立波所驾驶的是 KTM 在 2014 年发布的可合法上路的四轮公路版本,售价 135 万软妹币。 名字里都出现 GT 两个字了,性能自然不会是短板。列举一些数据,你们感受一下:0-100 加速时间 4.1 秒,在 3200 转时就可以达到 420N/m 的最大扭矩。它的车重只有 847 公斤,搭配的却是一台 2.0T 发动机。 KTM 是造摩托车起家的,造汽车毕竟还是有点跨界。所以他们直接把一台奥迪的 2.0T 机头塞进了这辆车里,而电子系统等其余相关配套部件也是使用的奥迪家的产品。 作为一台能够合法上路的汽车,X-BOW GT 向法规做出了一些妥协,相比较于前一版的 X-BOW,新版本加装了前挡风玻璃,有转向灯高位刹车灯等必要的部件,但没有向舒适性做任何妥协。 车子没有车门,只有一个可以向上方开启的车窗。驾驶员上车时,要先跨进车舱里,脚踩在座椅上,然后顺势坐入驾驶舱。座好后用四点式安全带将自己与座椅牢牢的绑在一起,之后再安装好方向盘就可以出发了。什么,安装方向盘?是的为了方便驾驶员进入座舱,方向盘是可拆卸的。 该车也没有 GPS 导航,座椅加热等。甚至连 ABS 刹车防抱死系统都没有配备。不过,你也不用过分担心没有 ABS 车子会不会刹不住,这辆车配备了前 205 后 255 的轮胎,加上只有 847 公斤的车重,要刹住还是挺容易的。 为什么这么轻?原因在于材料。这辆车的车身由大量的碳纤维材料制成。 KTM 是啥? 如果你是一个越野摩托车迷的话,相信一提到 KTM 你就会眼前一亮。因为在越野摩托车领域,KTM 已经有了超过 50 年的造车经验。早在 1998 年,首次参加第 20 届达喀尔拉力赛的时候,KTM 就一下子包揽了第二名到第十二名的车手用车。在之后的各项赛事中,累计获得了两百多个赛事冠军。所以从硬件条件来讲,厂商还是具备一定的硬实力的。

伦敦市长代言的公共自行车推出 App 啦  

· May 19, 2015 333

因为伦敦市长鲍里斯(Boris)在任期间间推行了自行车租赁计划,所以该系统的自行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鲍里斯自行车」,目前,官方推出了 App,在 Android 和 iOS 平台都开放了下载。 这款以赞助商的名字命名的 Santander Cycles App 在你租车之前可以显示出最近的自行车租赁点在哪里,通过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告诉你那里有多少辆车可租,避免了到达租赁点却无车可租的尴尬。 在你确定要租车后,公司会向你发送一个有效期为 10 分钟的取车码,这个取车码可以让用户跳过租赁点终端,直接去取车。之后该手机 App 就会详细地记录用户何时从租赁点取走了自行车。如果用户的使用时间小于半个小时,那么这个功能就会保证其不会被额外收费。 Santander Cycles 设置了两种收费模式,第一种是使用费,用户可以按日或按年缴费;第二种是服务费,只从用车的半小时之后开始计算(半小时内免费)。 App 同样可以让用户轻松地规划、回顾行程以及收费情况。出于用户利益的考虑,公司不会在你没有使用取车码的时候对你的帐户扣费。 全伦敦有 742 个租赁点,共 11500 辆自行车。伦敦市民希望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支付体系与 TfL’s Oyster 卡(伦敦地区的公交卡)的支付体系合并。但是手机端支付可以支持一些其他的即时交通服务,比如 Uber。二者各有各的优点,如果 Oyster 卡能够在伦敦自行车租赁系统中使用的话,将又会方便更多的人使用,比如拿着诺基亚黑白机的老人。 不仅有专门的 App 为租赁提供了各种方便,「鲍里斯自行车」也是非常实用的。它装备了 Shimano 品牌的 3 档可调变速器,前后齿轮比可在 38-23 之间调节。自行车的前部和尾部各有一个通过踩踏用花鼓发电的 LED 灯,一蹬就亮,就算停下来等红灯也可以持续亮至少两分钟。在车头位置安装了带有 RFID 技术的芯片,用来与租赁点的感应器交换数据,以此来计算使用时间。 这样一套设备算下来,整车重量达到了 23 公斤,厂家的设计使用寿命达到了 4 万英里 (约 6.4 万公里)。除了硬件配置,还有多种颜色可选,由于不同时期的赞助商不同,所以涂装并不相同,这也成为了街边一道亮丽的风景:蓝色涂装的 Barclays 银行 logo,黄色的环法纪念版 logo,红色涂装的 Santander logo。 一项研究表明,骑鲍里斯自行车的人与伦敦其他骑行者相比,受伤几率是后者的三分之一。很可能的原因就是摩托车手会给公共自行车骑行者让出更大的空间。此外,有用户调查显示,49%的公共自行车租赁会员认为这个计划提升了他们骑车绿色出行的意识,可以说鲍里斯自行车已经融入了伦敦市民的日常生活。仅在计划开始的前 10 周内,自行车的出租次数就超过了 100 万人次,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期间,租赁次数最多的一天达到了 47105 次。 写到这里,我已经想去百年伦敦体验一下再平常不过的鲍里斯自行车,遍布伦敦的通还点可以让我无后顾之忧,停下来去逛博物馆,然后再借一辆继续出发,想去哪就去哪。

是时候给你的 Apple Watch 配一辆奔驰了

· May 19, 2015 333

最近发布的 Apple Watch 可谓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无论大小的软硬件商好像都争着想着跟他发生点「 关系」。不管你对 Apple Watch 是不是那么喜欢,车厂已经开始开始拥抱这款最新的可穿戴设备,而这次想要介绍的是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研发其在 Apple Watch 上的无缝导航应用套件。所谓无缝导航具体是这样的一个使用流程: 当你在你的手机或手表上设定目的地之后,奔驰自带的车载导航将会同步读取这些信息,在开车途中使用车内导航。到达了目的地附近停车场之后,等你把车停好,导航又会自动切换到手表或手机上,继续导航步行到目的地。这样基本上就能实现开车与步行之间导航的无缝衔接。这看起来和奔驰之前为 Google Glass 设计的导航功能很像,也说明了这类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的应用领域正在逐渐完善起来。 整个套件是由奔驰位于美国硅谷的设计研发中心设计的,这套 App 目前正在被适配到全新的 C 级和 S 级的 COMAND ONLINE 导航系统上。当然,奔驰还计划将其搭载到其他车型,并在未来的升级中加入类似于油量,速度,维护代码等车辆信息的显示。 当然,奔驰可能不是第一家发布 Apple Watch 应用的传统车厂,甚至于他都不是第一家这么做的德国车企。宝马和大众在早前都发布了类似的应用。这么一看的话,汽车作为互联网一个新的入口,会和可穿戴设备以及手机等随身设备一样,形成闭环来从各个使用场景满足用户的联网需求。这样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特斯拉在北京不限行了,但是在天津已经不限购了

· May 19, 2015 333

周日,身为天津人的 jony 同学坐着易到的北汽新能源专车,忽然接到特斯拉的电话:如果在天津购买特斯拉不需要考虑指标问题,您会选择购买吗?当时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一天之后,新闻来了:特斯拉在天津可以申领新能源牌照,无需摇号了。 目前天津的限牌政策是摇号+竞拍,不管是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获得「 指标」,而在此之外,天津也和北京一样,有新能源车牌照,这次特斯拉就是在这方面获得了政策支持。 在天津,上个月摇号中签率仅仅是 0.67%,牌照拍卖的平均价也超过了两万块。普遍观点是,未来在天津获得牌照的难度和成本会越来越大。 比亚迪秦在天津的热销就是受到了限牌政策的影响。在天津的大街马路上,秦的能见度非常高。不过,特斯拉恐怕还达不到这种销量,因为天津人消费这个价位汽车的能力还是要比北京差。话说回来,有这个经济实力的人,对于两万多的牌照拍卖成本,或许也不会太在意。 不过,特斯拉在挖掘潜在的天津车主方面显然是已经在紧张跟进了,我接到的那个电话就是一个证明。除了在销售层面下工夫,其实他们还应该继续完善天津的「 基础设施建设」,毕竟天津现在还只有一座超级充电站。 天津是全国第五个对于特斯拉不限购的城市。前四个分别是上海、杭州、广州、深圳。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轮到北京? 从最近几天「 有关部门」 接受媒体采访时的口径来看,这件事还得继续等。按照他们的说法,「 消费者购买后将按照正常汽车牌照管理办法执行,正常摇号,不进入新能源汽车单独配置摇号范围」,而特斯拉方面的说法是,「 正在争取」。 至少最近我们看不到这种希望。不过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真的在北京不限购,那么销量的大幅增长是必然的。就看有关部门怎么权衡,敢不敢放开这个口子了。 而就在今天,北京交管局发了一个新通告:自今年 6 月 1 号至明年 6 月 10 号之间,京牌纯电动车取消早晚高峰限行的限制,特斯拉肯定身在其中。 但是请注意「 京牌」 二字。也就是说,外地牌照的纯电动车就「 不带玩」 了。所以想去天津买特斯拉然后在北京开的,还得再考虑考虑。只要你能忍受一周办一次进京证,以及上下班高峰不能进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