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不敢买的二手车,和大辉哥的「一手车」

· Sep 14, 2014 333

这期播客,我们聊聊「 一手车」,我们请来了一个「 一手车」 创业项目的创始人。为了混花乡(二手车市场)不挨打,他拼命健身, 还曾经经历过特警支队治理二手车市的日子。 为什么他不继续混花乡,转而进行互联网创业呢?到底什么是「 一手车」?你可以把这期节目当成是创业励志故事听,也可以把它当成是「 二手车」 选购指南听,总之,听听吧,保证有收获。 本期嘉宾:一手车网站「 奥途仕」 创始人 李辉 GeekCar 小伙伴 Ray  

【活动总结】「汽车共享」的干货」than 干货——共享新方式、分享就是爱(下)

· Sep 13, 2014 333

9 月 10 号,新一期 GeekCar 未来汽车「 碰撞」 实验室,我们请来了友友租车、哈哈拼车、天天用车、PP 租车四家不同类型的「 汽车共享」 公司,从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共享创意、以及市场环境等不同方面聊了聊汽车共享,并且在活动的最后发起了「 共享经济协会」 的提议。信息量很大,我们把活动总结分为上下期。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天天用车 翟光龙《我们不拼车》上面聊到了拼车,虽然价格便宜,但无法实现点对点的服务,而连续创业者翟光龙目前在做的天天用车强调的就有三点:1. 点对点的服务;2. 一对一的服务; 3. 比出租车便宜的价格。目前来说天天用车的车主用户每天被限制只可以接两个订单,以中午 12 点为界限,上午一单下午一单,这样也可以很好地避免了黑车司机在平台的存在。 天天用车是个刚刚创立不久的创业团队,但给人们的印象十分深刻,翟光龙也向我们「 炫耀」 了三点:1.  9 月 9 日,天天用车产生了第一单「 捷豹」 车主订单;2. 平台上女性车主数量占全部车主的 45% ;3. 用户在接受服务之后打分评级的比例是 100% ,写文字评论的比例达到 50% 。我想这完全归结于翟光龙对于 B2C 和 P2P 区别的认知。 B2C 和 P 2P 不一样: 1. 做 B2C 最重要的是让所有的用户都满意,而 P2P 只需要让你喜欢的人满意就可以了。 2. 做 P2P 重点在于,用户信任平台,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平台的诚信建设和平台逻辑的建设要非常 smart。 做 P2P 是很痛苦的事情,就像一个跷跷板,P2P 需要积累,不像 B2C ,P2P 的每一方都需要一个一个去被吸引、宣传过来,这不容易,每一个终端用户对平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对 P2P 公司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设定一个足够 smart 的规则,让足够多的人愿意跟你玩,同时把不认同平台规则价值观的人在第一时间「 踢出去」。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天天用车可以不用那么卖力地做车主 BD,而且平台上面车主的平均素质和服务质量都会很高。因为在绝大部分 P2P 模型里,买卖关系是非常清晰的,服务的供给方和接收方很明确。但天天用车不一样,在限行的时候你可以叫车,平时也可以做车主,你可以在他的平台上赚钱,也可以在上面花钱。 PP 租车  张丙军《中国有共享经济的土壤吗?》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 P2P 租车企业,PP 租车在成立之初也是受到了很多很多人的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对客观环境和和人群的质疑。但张博士表示,PP 租车走到现在发现,其实国内的汽车共享进程比新加坡以及很多欧美国家的增速都要快。 他认为宏观方面的利好因素有很多。1. 当前新加坡以及国内许多大城市的车辆供需矛盾极大,具体体现就是摇号限购政策。北京目前私家车有 500 万辆,强大的供需矛盾可以让 P2P 很快活跃并发展起来。2. 国内对新事物接受度极高,接受速度很快,例如网购的接受速度比欧美还要快,以及对互联网应用的尝试和开放程度比欧美都要高。所以微博在线推广的效率要远远高于 twitter,国内现在是个「 新概念爆炸」 的时代。 微观方面,目前一定要把口碑建立起来。不光车主能赚钱,乘客还能用很便宜的价格在周边找到车、用手机开车门、完全不用加油等等,这种颠覆式的用车体验没有理由被用户拒绝。在满足基础需求之上,用户还有寻找新潮生活方式的需求。基于 P2P 租车,有一个高覆盖率群体,车辆覆盖到每个小区,下面就要引导「 大社区型」 的用车方式。 「 未来根据当下用车需求,选择用不同的车,不需要为任何养车成本担忧。这就是新的用车生活方式。」 针对这种汽车共享方式,大家的顾虑主要在于国内的信任基础是否够好? 信任机制有全套解决办法,租客的信用审核(驾照结合公安网查案底,长期留下的会员是良性的会员)、更多社交化的元素等等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而且 P2P 有个特点是「 基于本地化的服务」,附近的车很可能是邻居或者同事的车,信任基础非常好,并不是问题,更多是个「 担忧」。张博士表示信任问题是有滞后度的,负面的东西扭转过来会很慢。国内正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只不过现在大部分人还是存在一定的「 认知惯性」 的,不能因为惯性阻挡引领时代的正能量。 共享汽车在四个层面的价值: 1. 用户价值。帮车主赚到钱、提供安全保障、以一个颠覆性的租车体验满足需求; 2. 社会层面。可以帮助缓解城市交通和环境问题。2013 经济学人杂志基于西较早的 P2P 租车模式的运营数据证明了:一辆车如果被 50 个人租用,其中 6—13 个人就不需要再买车了,因为满足了用车需求。所以长线来看社会车辆保有量是可以减少的。在社会用车被满足前提下,租车这种行为不会有滥用车的倾向。从心理学讲,每次租车都会考虑成本(例如买菜,你就没必要租车开车了,但如果你有车可能就开车去了)。社会整体车使用量可以减少 40%,尾气排放和环境污染都可以得到缓解。而这两点就一线大城市限购背后的政策目的。因此可以为缓解城市病做一些正能量的贡献; 3. 社区层面——「 分享就是爱」。在城市生活,我们彼此不认识,拿自己的车让朋友用,有了彼此的手机号码。PP 租车将来的赢利点有可能是「 抽成」,抽成的盈利可以预留一部分收入作为社区的共建基金。 4. 共享经济,从微观层面引导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从过去的「 消费」 变成「 分享」。微观层面让每一个资源单体的利用率都会最大化。如果整个社会的机制都是这样运作,那么这个基于有限资源的社会能够承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发展空间,都会有更大的调升潜力。例如:美国的消费经济体,一辆车的使用率只有 8%,如果拿到共享经济体,是五十个人在开着这辆车,如果这辆车的利用率提高 50% ,那它能创造的经济价值(租车流水)和社会价值(满足需求)都能放大五倍。 微观层面:只要把车主、租客的价值,通过口碑宣传,在大环境的推动下,这件事就可以做成,很快就会有规模效应。 建立共享经济协会的提议 在这次 GeekCa r 未来汽车「 碰撞」 实验室中,除了以上各位分享嘉宾分享的一大波「 干货」,更有意义的事情在于 PP 租车的张丙军博士在活动最后发出的提议——建立中国第一个「 共享经济协会」。这个协会或者组织是介于政府机关和商业团体之间的正规组织,希望集合目前中国做共享经济的商业力量和民间力量,更好地推动共享经济这个概念在社会的发展,以及公众对于共享经济生活方式的认知。我想这才是这次 GeekCar 未来汽车「 碰撞」 实验室最大的意义所在。活动在场的天天用车、哈哈拼车以及友友租车都对这个组织有极大的兴趣,并且有热情为推动共享经济做更多的事情。 而热情之后,还会有许多事情要做,汽车共享或者共享经济的环境不是靠一两家企业可以培养起来的,GeekCar 也召集更多对共享经济有热情和想法的企业或个人加入进来,为共享经济做点儿什么。 或许,在未来,你,真的不必拥有一辆车。 废话不多说,请联系我们。邮箱:contact@geekcar.net

【活动总结】「汽车共享」干货 than 干货(上)——P2P 租车的生意经、拼车的行业解析

· Sep 12, 2014 333

9 月 10 号,新一期 GeekCar 未来汽车「 碰撞」 实验室,我们请来了友友租车、哈哈拼车、天天用车、PP 租车四家不同类型的「 汽车共享」 公司,从商业模式、运营方式、共享创意、以及市场环境等不同方面聊了聊汽车共享,并且在活动的最后发起了「 共享经济协会」 的提议。信息量很大,我们把活动总结分为上下期。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友友租车 王徐《私家车如何变成一门生意?》从珠宝行业看 P2P 租车的可能性: 作为前珠宝行业的从业者,友友租车的王徐一开始就用她「 珠宝租赁」 的工作经验,讲述了闲置物品的剩余价值利用,以及汽车租赁的可行性。对于消费者而言,汽车不只是消费品,它的价值在于「 使用权」,而「 使用权」 是可以被转移的。汽车在使用的时候,付出的油费、过路费、保养费等等消耗的资金都可以被看成是「 负债」,而在共享租赁的时候它就可以被转化成「 资产」。 P2P 租车的市场规模: 罗兰贝格在对中国租车市场规模的描述数据中称,2013 年中国的租车市场达到 340 亿元,对车辆的需求大概是 36.9 万辆。这个市场的容量在上升,到 2018 年,预计是 650 亿,而对车辆需求 77.9 万辆。从目前神州租车官方数据来看,目前整个集团能使用的车是 5-6 万辆,也就是说到 2018 年要好几家神州租车都不能满足租车的需求。庞大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很难通过规模化的汽车厂商满足,所以 P2P 是很好的满足需求的路径。 王徐认为车主在出租自己的爱车时,考虑的问题有三个:赚钱;少担心(担心碰撞没人处理之后的事情);少操心(只需要简单地点击,简单的操作流程)。实际经验证明,只要能完善这三点,人们把私家车租出去是绝对有可能的。P2P 租车平台只要有大量的租车需求而且匹配得当,就完全能把租借行为变成一门生意。 如何把简单的共享变为一门生意呢? 王徐用出租钢笔的例子说明了这一点。首先钢笔是不具有「 稀缺性」 的,而且这种出租是偶然性且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钢笔的价值很低。她认为只有持续大量的共享才是经济产生的基础。现在汽车租赁有发展壮大的可能:1. 价值观的变化,车对于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是「 宝贝」。2. 资源稀缺性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3.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共享经济一直存在,只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我们才能在同一时间在各地聚集各种需求,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匹配和沟通,将零散的共享行为变成经济模式,大大降低了共享成本。把经济行为变成商业模式有四个条件。 规则:P2P 平台提供的电子邀约和协议,就是为车主和租客直接提供规则; 资质:指实名认证和上门审核; 服务:优质高效的客服及社区经理的落地服务; 保障:车损、三者、车损盗抢,玻璃单独破碎,车上人员险等等保险机制的建立。 哈哈拼车 李华兵《哈哈拼车真的能泡到姑娘吗?》聊到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之前 GeekCar 的小伙伴之前用哈哈拼车拼到了一个姑娘,后来还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当然李华兵一上台就说靠拼车泡妹子还是要看人品的… 做拼车领域创业的关键: 拼车是个古老的行业,李华兵表示如果能把支付的技术涵括在内,就可以做闭环,可以做评价,可以做各种各样的筛选。对于人们最担心的安全保障,应该分为「 事前」 和「 事后」 两个层面去解决,事后是通过保险等方式解决和保障,但只有通过支付,才可以进行事前的预警功能。如果只是停留在过去简单的信息匹配,那么这个过程是有很大问题的。 李华兵把拼车界定为三大类:1. 通勤上下班拼车,指一些经典路线的拼车;2. 节假日期间旅游拼车,这类需求在著名的风景区比较受关注。3. 长途返乡拼车,比如春节回家。而用户粘性也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上下班通行,一天两次;旅游,一年两次;回家,一年一次。因此哈哈拼车主打「 通勤市场」。 拼车的人群是什么? 拼车的第一市场是「 通勤市场」,面对的人群和嘀嘀、快的打车的目标用户人群非常不同。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最上面是易到用车这类高端商务用车、其次是打车人群、然后是拼车、最后是公交地铁。拼车面向的就是坐公交地铁,但又不想忍受拥挤和拥堵,又觉得每天打车价格太高的这类人群。拼车不可能实现「 点对点」 的服务,但是由于价格低,消费者完全可以接受这种服务。 拼车行业的难点: 李华兵表示拼车是个非常难做的行业,原因在于虽然大家都在做安全校验等等环节,但这些只是必要条件,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因为拼车并不是一个「 标准化的服务」,没有「 完全的服务提供方」 来提供服务。目前哈哈拼车在努力解决的就是「 车辆的供给」 和「 路线的供给」 这两方面的问题。 延伸阅读:《我用哈哈拼车搭了个漂亮姑娘,然后去采访了这个 App 的 CEO》请继续期待活动总结的下半部分,我们将带来天天用车和 PP 租车的干货分享。

跟着 MINI 把「副业」搞到成都车展

· Sep 10, 2014 333

「 少不入蜀,老不出川。」 冒着「 丧失斗志」 的风险,作为目前为止 GeekCar 团队中第二年轻的我,托 MINI 的福来到了具有「 天府之国」、「 享乐之都」、「 麻将天堂」、「 茶馆文化」 之称的成都,来舔一口这块「 川蜀大地蛋糕」 上的「 奶油」。 奶油在此: 对于第一次来成都的我,突如其来的两口奶油,未免吃的有些腻,我坚信这个城市的魅力不应该全部来自于高大上的菜品和精品酒店,而是应该来自麻将桌上的喧嚣、茶馆里的与世无争,或是街边「 苍蝇馆子」 里的辛辣刺激。于是第二天,我就约了朋友喝了杯茶、吃了个麻婆豆腐,解一解「 奶油」 带来的油腻。 就像成都这个城市代表了一种悠闲、乐观的生活方式一样,MINI 这个品牌更多地也在向消费者们传达这一种生活方式,而并非「 卖工具」。 MINI 这些年搞过的副业 MINI 在我心中是个一向「 不老实」 并且充满趣味、创意、做事特立独行的品牌,与其说 MINI 是个以「 卖车」 为目的的汽车厂商,不如说它更像是个一直在「 搞副业」 的「 自由职业者」,或是类似媒体的「 内容制造者」。06 年德国世界杯的时候 MINI 把车改造成了代表不同国家的宾馆,做起了「 酒店生意」;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 MINI 把车改造成了人力三轮车穿梭在北京的各个胡同,做起了「 摩的生意」;13 年 MINI 和迷笛音乐节合作搞起了 MINI 舞台,玩儿起了音乐… 而我第一次进入 MINI 的 4S 店,也是去参加一次某知名电台举办的「 末日 Party」,那时整个 MINI 4S 店就像是北京三里屯一带的某个 Club。总之,用一句玩笑话说就是:MINI 除了卖车,啥都干!似乎「 玩儿起来」 才是 MINI 体验式营销的核心。 但近两年,MINI 的「 副业」 搞得跟前几年不太一样,不仅仅是内容呈现方式上的「 搏出位」、引领潮流和前卫,MINI 的「 副业」 是做的越来越有「 品味」。从拍摄城市微旅行的纪录片,再到 Lonely Planet MINI 自驾游,似乎 MINI 更注重「 旅行」、「 在路上」 这两个关键词,并传递出「Meaningful」 的品牌精神。归纳起来, MINI 想要传达的价值观主要是这几点: 为小而美摇旗呐喊、赞美所有基于历史传承的创新、注重设计与品质、不羁和冒险精神、没有阶级。MINI 一直在延续这些价值观的传承,但传播的载体却在改变。 而这次他们又要在成都「 耍」 些什么呢?除了发布两款新车以外,又搞了另外一项「 副业」——出书。更确切地说,这个「 副业」 在车展上的表现甚至有些喧宾夺主。不到半小时的发布会,有一多半的时间是在谈论这本 MINI 和《悦游》联合出版的名为《秘境:城市微旅行》的「 旅行指南书」。这本书介绍了 10 个城市的 12 条旅行线路,通过 20 位对旅行有独特见解的人,向我们推荐了吃、住、玩、买四个方面的旅行信息,把历史人文、 好的设计、好的风景、好的人物故事都融进来。 不过,我的高中英语老师、这次 MINI 发布会的主持人 Mike 隋在发布会现场开玩笑地说:「 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怎么找不到熟悉的天津狗不理包子了?北京南城的卤煮又去哪儿了呢?」 和其他的旅行指南书不同,这本书中推荐的内容大多「 高大上」 和「 文艺范」,这和 MINI 的消费群体不谋而合:他们追求生活品质、讲究文化、喜欢休闲的生活、力求精致完美、有着「 说走就走」 的激情和冒险精神。而购买 MINI SUV 的车主一定也是这样的自驾旅行的实践者。 或许看上去 MINI 的种种「 不务正业」、无限创意和特立独行的「 游击营销」 方式会让人担心品牌形象的建立和整车销量,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MINI 还是个「 小众品牌」,爱它的人超爱,爱的是文化、是个性、是时尚;不爱的人会找出各种理由不买,并且第三、第四、第五辆车也不会买,因为「 性格不合」。随着汽车消费市场的成熟度和细分程度越来越高,MINI 目前要做的就是想尽各种办法把它的「 享乐主义」、「 时尚先锋」、「 富创造性」 的品牌个性和自身形象传达给那些细分市场的目标及潜在受众群体,利用情感利益点的重合加深消费者对 MINI 品牌的认知和认同感。 哦对了,此次成都车展同行的《快公司》中文版主编柯志雄柯老师最后还给 MINI 出了个主意:鉴于 MINI 是「 最受女性欢迎的汽车品牌」 之一,下一次的「 副业」 可以搞「 运动文胸」。 嗯,好主意,其实我一直都不觉得 MINI 是款适合女孩子开的车,不过「 女汉子」,或者说是「 时尚、有品的女汉子」,才是真正适合 MINI 的消费群体,也许 MINI 可以满足她们对于运动文胸的挑剔。 走马观花的车展,红配绿的 MINI 虽然成都车展不像北京车展那样在媒体日就被挤得水泄不通,但从双流机场到市区的路上,各式各样不比北京少的 4S 店和汽车改装品牌店也证明了这个城市的汽车消费能力。而且在这个崇尚「 享乐」 并且暂时还不用摇号的中国西部城市,大家对于汽车的热情和消费潜力不比北上广深任何一个所谓「 一线城市」 低。据调查显示,成都的私家车保有量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每 3 个人中就有 1 个人拥有驾照。2013 年统计,成都拥有私家车总计 228.39 万辆,其中 200 万价位以上的豪车 2000 多辆,仅仅是劳斯莱斯就有超过 20 辆。这也很容易说明为什么众多汽车厂商把新车发布放在成都车展。此次车展扎堆发布的新车多达 50 余款,其中不乏重磅车型,奔驰 GLK200、英菲尼迪 Q50L、宝马 316Li、大众凌渡、长安标致雪铁龙 DS6 等等… 一上午扎堆的新车发布真是赶场都赶不过来。 在一上午的走马观花后,我还是决定到 MINI 展台看一看他们的新车发布会。这一次 MINI 在成都车展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 MINI Countryman(MINI 全能 SUV)以及 MINI Paceman(MINI 轿跑 … 继续阅读

【黑白摄影集】30 年代的赛车运动——玩儿的就是野!

· Sep 09, 2014 333

1920—1930  年代的赛车手绝对都是一群疯子,如果你不信,看看半职业拉力赛车选手、兼摄影师 Bill Brunell 拍摄的这些老照片,它足以证明你是错的。这些照片揭示了在过去没有头盔、安全带、安全气囊、牵引力控制等等设备和安全科技的时代,赛车是什么样子的。 在那个时候,赛车运动在英国是有钱人的爱好及消遣方式,比赛的胜利能给汽车制造商和赛车手带来极大的名誉和社会影响力提升。「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两次战争时期那些民族主义者和赛车运动的联系。」 汽车历史学家协会会长 John Heitmann 说到。 Brunell 照片中的「 客串明星」 是他的女儿,Kitty。她开着一辆自己设计外观的 Talbot 14/45 赛车参加 1929 年的蒙特卡洛拉力赛。Kitty 的驾驶技巧和设计灵感令 Talbot 印象深刻,所以 Talbot 以她的名字设计并制造了一辆名为 1930 Kitty II 的赛车。 大部分 Brunell 的照片都是用感光乳及照在玻璃板上的,现在这些照片已经被数码化了,国家汽车博物馆的员工和志愿者找到了他拍摄照片的这些地点。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 30 年代的赛车摄影照片吧!

向超级空气动力学致敬——75 年前的怪异德国车

· Sep 07, 2014 333

为啥 Prius 那么省油?你也许会说是因为它的混合动力系统。没错,但如果你把这套系统装到奔驰 G Wagen 或者起亚 Soul 上,也许也没那么好使。Prius 每加仑汽油能跑将近 51 英里左右,有这个好成绩是因为丰田辛勤的工程师们在电脑上不知疲倦地画设计图,并且在风洞中反复试验,以确保他可以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轻松高效地在气流中前行。 但是和 1939 年的一款德国试验汽车 Schlörwagen 比起来,Prius 就是个渣。Prius 的风阻系数大概是 0.25,这个数值领先于尼桑 Leaf 和雪佛兰 Volt,但是不如特斯拉 Model S 和梅赛德斯奔驰 CLA 柴油版。但是在 Schlörwagen 面前,这些车都败了,它的风阻系数是难以置信的 0.15。它还是一辆七座的车,并且还绑了了一个俄罗斯太空飞船的引擎,这辆车在二战中有可能被英国人偷走了。 尽管 1920 到 30 年代还没有大规模普及风洞试验和电脑建模技术,但那却是一个空气动力学空前繁荣的时代。Czech Tatra 77、克莱斯勒 Airflow、奔驰 540K Streamliner 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那个年代的车上看出人们对空气动力学最原始的理解,那就是尽可能地把一辆车设计的更像水滴。 「 基本上,Schlörwagen 就是一个车轮上的翅膀。」 位于德国哥廷根 Aerodynamischen Versuchsanstalt(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的德国工程师 Karl Schlör 从一辆 38 马力的奔驰 170H 车开始,获取来自飞机机翼的灵感,他重新设计了这款车的外观,让玻璃和车身更加平滑,并且加宽了整体车身,使得整个车身包裹住前车轮。之后,它在 1939 年柏林世界汽车展上亮相,并有一个别名,叫做:「 哥廷根蛋」。它有将近七尺宽,三排七个座椅。 我们用数据来说话,看看这个「 蛋」 实际测试的成绩:170H 的最高时速极限是 65 mph,而 Schlörwagen 使用相同的发动机,可以达到 84 mph。他只需要 8 升燃油就可以跑 62 英里,有了 25% – 30% 的提高。0.15 的风阻系数只比现在设计的非量产车例如通用的 EV1 和大众的 XL1 差一点。 Schlörwagen 唯一的原型车存放在哥廷根附近一个破败的建筑里,而座椅和轱辘则在战争中不翼而飞了。英国军事当局把它拖走了,但目前未知还没找到。有一种说法是说这辆车被带到了英格兰,但也有人说这辆车早就在战争中四分五裂了。 为了纪念这辆车诞生的 75 周年,Dillmann 的团队根据原始设计图建造了一个 1:5 的模型,然后把它放进了风洞实验室里。他们发现在风洞试验中,空气紧紧地贴在这辆车的车身并没有形成乱流。它在风洞中的表现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视频看到:

听航叔聊一聊 O2O 的未来趋势

· Sep 05, 2014 333

在百度世界大会的 LBS 论坛上,又见到了我们 GeekCar 的好朋友——易到用车的创始人& CEO 周航,航叔。为了弥补上一次在 VICS 易到用车的香氛派对没有和航叔见面的遗憾,这次我们专程来听听航叔在百度的演讲,看看和百度合作「 百度专车」 之后的易到用车,在想些什么。 「Mobility On Demand——易到,一切随需而至」 这是本次印在海报上航叔的演讲主题,看起来像广告词,但「 细思极恐」。航叔认为:O2O 是让服务来到你身边,让服务随需而至。如果说易到只是「 在 App 端提供一种随时随地的私人专车服务」,那么今天可能就没什么好聊的了,而航叔提出的则是一种生活方式。在没有易到之前,过去的租车都是一家一家公司,易到的出现,使得公司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如果国家的法律足够开放,租车公司都没有必要存在,快捷性、易用性都极大地提高,促进了用户群也极大地放大,反过来用户群的放大又导致了供给的增加,这就导致了整个市场规模是无法用传统方式来评估的。 趋势一: 未来个体将大规模地从组织中解放出来。 这就意味着,所有对个人要求高、对组织要求少的服务都将从组织中脱离,而直接通过互联网整合到服务网络里面,租车就是典型的领域。 O2O 生活服务和「 网络购物」 有什么本质区别? 网络购物的本质是「 逛」 的态势,比如淘宝一个用户会逛二十多个页面,每个页面停留时间很少,或者买很多不相干的物品。 网络购物用户只需要付钱,没有别的太多的成本。而 O2O 生活服务方面,用户为消费会付出很多时间成本,例如在电影院看电影;还有很多的位移成本。这两点会极大制约用户购买的环节,所以像「 双十一」 这样的「 大促」 是不适用于生活服务领域中。 在生活服务领域,用户到底真正想要的服务形态是什么? 航叔列出了上述几种服务形态:搜、逛、翻、抢、找、挑。在他看来,「 挑」 才是最好的、也是用户最想要的服务形态。如果把用户比作「 皇上」,那么从皇上「 性生活的选择和执行流程上」 就可以形象地分析出用户「 挑」 的行为。首先皇上需要发出需求,然后后宫太监总管会给皇上提供一个「 模糊推荐」 的列表,之后皇上有主动权,会自主决策挑选,这个过程统称「 翻牌子」,之后就是使用服务和用户评价(请自行脑补)。而「 易到」 式的交易模式恰巧遵循这样一种服务形态,用户在易到用车平台发出需求我要用车、商家实时竞标、选择及预订、体验服务、再到结算和评价。航叔认为这种服务形态有很强的「 普适性」,从「 用车」 到「 餐饮」 行业都适用。 趋势二:O2O 未来会有全新的交易模式 航叔把目前的社交关系分为三种:「 关注」,即媒体关系;「 添加」,即社交关系;「 收藏」,即商务关系。这三种社交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点,手机号码所造就的关系,是很私人的关系,用户并不想和商家保持「 常连接」,换句话说,通讯录的「 门槛」 是非常高的,你愿意给商家留电话吗?在租车行业来说,也只有很少的用户会愿意给原来的老司机打电话。这就造成了在服务两端的不对等现象:用户可以随时找商家,但商家不可以打扰用户。这也是为什么微信的服务号一个月只能发四条微信,因为对于商家来说,这种推送信息的冲动性太强了。所以易到的做法是,用户收藏司机,并在下次用户发出服务需求时,优先给被收藏司机派单。关系随需激活,但在没有需求时,这种关系就保持弱连接,是处于休眠状态的。所以航叔认为,未来 O2O 的交易模式应该是商家实时竞标、选择即预定。 趋势三:未来 用户与商家的关系应该是 BNS 关系(Business Networking Services)和 SNS 的熟人社交不同,BNS 更多的是为商务和职业人士提供一个在线社交平台。回到生活的本质来看这个问题,在十几年前我们没有手机通讯录,还在拿笔记录通讯录的时候,人们常有的习惯就是在笔记本的前面记录家人、朋友的电话,而在笔记本的背面记录小卖部、水暖工的电话。所以商务和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关系,用户在这个社交角色的区分上是很敏感的。 所以在未来构建 BNS 关系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活动预告】未来汽车「碰撞」实验室——你,不必拥有一辆车

· Sep 04, 2014

摇号摇了一年半, 路边停车贴罚单。 问我这事怎么办? 「 共享汽车」 来点赞! 打油诗写成这样,也真是醉了。。不过写到这,易到用车航叔的那句话再次浮现在我脑中:你,不必拥有一辆车。嗯。 北京统计局 2013 年公布数据显示,北京私家车保有量已超过 520 万辆,平均每辆车每天的驾驶时间不超过 2 个小时,居民每天驾车里程不超过 50 公里,90%以上的汽车资源处于限制浪费状态。保守估计,仅北京每年就有 1000 亿汽车资源被白白浪费,而与此同时,仍有超过 2000 万人的用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汽车共享」 不仅可以重新分配社会交通资源、缓解拥堵问题、减少用车成本,更是一种时髦的生活出行方式。本期 GeekCar 未来汽车「 碰撞」 实验室就请来了几个致力于缔造未来「 汽车共享」 新生活的公司,和我们一起来聊聊「 汽车共享」 的问题、方法,以及更酷更新的汽车共享玩法。 活动地点: The Other Place 咖啡馆(北锣鼓巷与郎家胡同交叉口)停车地点: 车辇店胡同,进去 50 米左手边(安定门内大街成贤街牌楼对面胡同)。步行路线请看地图(步行至活动地点大约 500 米)。 活动日程:9 月 10 日,星期三 19:00——19:45 暖场音乐 19:45——21:30 嘉宾分享 21:30——22:00 主题「 碰撞」(汽车共享生活的新方式)分享嘉宾及主题(暂定): 张丙军(PP 租车联合创始人&CEO):《中国有共享经济的土壤吗?》19:50——20:10 友友租车:《爱车如何成为生产工具?》20:10——20:30 易到用车:《有种新职业叫「 易到司机」》20:30——20:50 李华兵(哈哈拼车 CEO):《哈哈拼车真的能泡到妹子吗?》20:50——21:10 翟光龙(天天用车创始人&CEO):《我们不拼车》21:10——21:30 活动当晚我们会提供酒水、饮料、披萨、蛋糕、毛豆、玉米….. 想来参加活动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给 GeekCar 微信号留言:姓名+工作+手机号码+Email。 或给我们的邮箱留言报名:contact@geekcar.net 报名参加活动的小伙伴们有 200RMB 用车代金券福利拿哦!!!

去东海,揭开博世 mySPIN 的神秘面纱

· Sep 04, 2014 333

东海有三宝,水晶、花生、温泉澡。 除了「 福如东海」,位于连云港和徐州之间的东海县通常以这三样东西为世人所知,但除了能买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假冒水晶、吃到没什么新鲜的花生米、泡到北京小汤山也能泡到的温泉,东海还应该有一样宝,那就是博世位于东海的汽车测试中心。这次 GeekCar 受博世邀请,来到这个「 德味」 很浓、全球统一「 博世风格」 的汽车测试场地,参加首届「 博世汽车创新技术体验日」。 说到创新,对于以「 技术宅」 著称的博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自 1886 年博世集团创立之时,创新的步伐就从来没有停滞。而这次技术创新体验日是博世在亚太地区最大规模的技术体验活动,展示了涵盖清洁动力、安全技术、自动驾驶、互联驾乘以及售后市场等领域的博世创新与本土化解决方案。博世在柴油、底盘、安全方面的技术在业内一直是数一数二的大佬地位,但这次最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一个可以说算是这个百年历史跨国集团中最「 另类」 的项目—— 博世 mySPIN 车载智能互联系统。 体验博世 mySPIN 博世汽车多媒体事业部亚太区总裁 Theo Drijfhout 说,博世 mySPIN 是一款综合性的、不依赖任何平台的智能手机互联解决方案,他可以融合各类智能手机、主机操作系统的第三方 App。其实说白了,就是可以通过 mySPIN 把你的手机屏幕投射到车机上,用车机屏幕玩儿你手机里的某些 App。 目前博世 mySPIN 和捷豹路虎合作,明年新发布的捷豹路虎车将会搭载博世 mySPIN 系统。这次博世技术创新体验日的这辆路虎神行者是目前在国内唯一一辆能体验 mySPIN 车载互联系统的实车,是特意从上海运过来的一辆捷豹路虎高管的私人用车。目前这一版本的博世 mySPIN 除了自带的通讯录、音乐、地图、日历外,已经可以使用考拉 fm、百度导航、搜狗地图、高德地图、豆瓣 FM 五个 App 应用,据博世 mySPIN 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年底希望和超过 20 个 App 公司合作。 用一根 USB 线将手机连接到车机,mySPIN 在车机端的 UI 设计明显好于之前,但还有改进空间,在这款路虎神行者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右侧 App 图标,左侧还有一个 home 键,其实博世 mySPIN 做的是右边框内的内容和设计,其他的布局和功能键可以根据不同厂商的要求定制。用惯了移动端手机 App 的用户,在有博世 mySPIN 的车机端使用惯性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这些 App 的功能在车机端都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也是图像投射的优势。另外,博世 mySPIN 并不干涉 App 的 UI 设计,可以更好地保证用户体验。 由于博世 mySPIN 是把手机投射到车机,所以使用这些 App 还是要通过手机的网络,这就会有一个问题,例如载入在线地图的速度、收听在线音乐的载入速度、地图定位的准确性,都会受到手机网络的限制。但之后如果有车内 Wi-Fi 或使用 4G 网络的手机,这种影响就会小很多。除了移动网络,博世 mySPIN 也会受到车机本身硬件因素的影响,例如触摸屏幕的流畅度、显示清晰度等等。     博世 mySPIN 的前世今生? 早在五年前,博世就开始对相关车载互联系统进行调研,在三年前,博世集团中有一个主要负责研发娱乐,导航,车载信息服务和驾驶辅助为一体的智能集成解决方案的事业部,叫做「 汽车多媒体」 的事业部,这个部门当中的几个汽车多媒体工程师带头提出了手机-车机互联的车载互联方向,随后博世集团又为这些做导航和软件开发的工程师招聘了一些做移动互联网的人员,这些车机研发以及市场、产品管理人员开始研发 mySPIN 车载互联系,并成立了独立的子公司 SoftTec。 博世 mySPIN 的优势在哪? 说到「 手机映射车机互联解决方案」 大家肯定都不陌生,相比于同类不断跳票的苹果 CarPlay、遥遥无期的谷歌 Android Auto ,博世 mySPIN 则应该是在国内市场最早上市的映射型车载互联系统。并且其兼容性更强,可以同时兼容 iOS 和安卓系统。对于车厂来说,选择 CarPlay 或 Android Auto 虽然是一个市场噱头,但无法满足自己的定制化需求,博世 mySPIN 可以为车厂提供定制化车载互联方案,车厂在选择 App 和设计方面有一定的主动权。 从技术角度来看,对于汽车厂商,博世 mySPIN 对于车机硬件要求低(CPU 主频以及内存),对硬件的负载很低;对于 App 公司,博世 mySPIN 提供的 SDK 包相对完善和简单,可以减小 App 开发人员在做 App 集成方面的工作量。 也许有些人会担心这些 App 在车机应用的安全问题,据博世相关负责人表示,博世 mySPIN 对软件的质量控制是车规级别的,例如稳定性,安全性,便捷性易用性,舒适性和娱乐性等,博世都有严格的测试和验证流程。 博世 mySPIN 的未来及挑战 作为博世集团汽车业务部分的「 急先锋」,相较于博世传统汽车零部件业务 mySPIN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