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先享价 7.99 万元起,「国民智趣纯电 SUV」东风纳米 06 正式上市!

· May 27, 2025 333

  大可玩,尽情 6。5 月 27 日,东风纳米旗下「 国民智趣纯电 SUV」 东风纳米 06 在武汉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为 7.99 万元-10.99 万元。作为一个听劝的品牌,东风纳米 06 为用户带来 7 大诚意权益,包括电动尾门和全景天幕限时送、五项终身免费品质保障、中国国家地理联名外观车色限时免费享、最高 4000 元置换补贴、至高享「5 年 8 万 0 息」、送 3 年免费流量、699 元享价值 2699 元充电桩及安装服务等众多的超有诚意权益。当产品超过期待、价格超出期待、品质越级领先,是给予用户最大的诚意,也是东风纳米赋能国民极致美好生活的最大底气。 在东风纳米 06 上市发布会的直播现场,东风纳米匠心营造沉浸式生活场景,以充满格调的方式展示,尽显品牌「 灵动、精致、朝气」 的气质,以「 东风天元智能国民第一车」「 全球级大师设计」「 量子架构再进阶」「 全球级严苛测试」 等技术底气,共同与直播网友开启「 大可玩,尽情 6」 的序幕,当晚的现场氛围拉满,直播间更是惊喜不断。 上市即交付,央企大厂赋能国民纯电 SUV 的底气 继续踏踏实实造好每一台好车,认认真真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东风纳米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也收获了用户发自内心的好评和选择。在发布会现场,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余岳峰表示,东风纳米 06 超能打,用 10 万级满配的实力,在内卷不断地车市中,更新了国民「 智」」 趣」 出行新标准! 作为央企东风汽车旗下首个国民纯电专业品牌,东风纳米始终坚持央企的造车底线,全程守护用户的行车安全。东风纳米 06 诞生于全球品质标杆工厂,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按国际高标准打磨,拥有严苛的品控标准。车身通过超 2000T 的大型压力机冲压成型,采用航空级焊接工艺,底漆工艺采用纳米级硅烷薄膜前处理,可保证车身 10 年无锈蚀,12 年不锈穿。东风纳米 06 依托东风 56 年的技术底蕴,把高品质的国民好车,实实在在交付到用户手中,确保兑现「 上市即交付」 的承诺。 10 万级最有「 享」 法的国民车,尽享智趣,尽情开 6 东风纳米 06 凭借「 东风天元智能国民第一车」「 全球级大师设计」「 量子架构再进阶」「 全球级严苛测试」 等超强实力,为用户出行提供了超越期待的产品价值,既有超强的功能价值打底,又能让有趣的情感链接升温,更能让用户大可玩,尽情 6! 在活动现场,东风纳米 06 智趣体验官潘天鸿 Tim 也分享了自己使用的体验感受。作为科技圈头部的内容创作人,他不仅与东风纳米 06 的智能泊车辅助一拍即合,更被超实用的天元智舱种草。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东风纳米 06 在「 天元智能」 技术品牌上,把好用便捷的智能化功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东风纳米 06 解决了行车难与泊车烦两大痛点:高快领航 NOA、城市记忆领航辅助等功能,无需依赖高精地图,即可能实时识别路况,减缓用户行车焦虑;记忆泊车辅助支持草砖车位、多楼层停车场等复杂场景,全国都能泊,全国都好泊。在此基础上,东风纳米 06 配备了 20 余项主动安全功能,前后左右全方位检测周围车辆情况,为驾驶增加安全砝码。东风纳米 06 更将「 动态生长」 植入车内,基于东风「 太极大模型」 自我进化的能力,不断迭代升级智驾系统,为用户带来了常用常新的智慧体验。 在智舱体验上,东风纳米 06 搭载基于天元 OS 和太极大模型打造的天元智舱,只为打造沉浸式座舱体验。同级独有的天地门承重达 150kg,可化身露营吧台、户外餐桌,搭配 V2L/V2V 充放电功能,实现用电自由。对外狗叫、音乐外放等多元化音效则精准捕捉 Z 世代社交需求,瞬间成为街头焦点。空间上,东风纳米 06 同样实现越级突破,2715mm 轴距营造出 A+级乘坐空间,500L 后备厢可容纳 9 个行李箱。而 CTCC 冠军团队调校的底盘让乘坐更加舒适,实现「 加速不窜、减速不抖、驾驶不晕」 的稳健操控。 东风全栈自研的量子架构是东风纳米 06 的品质根基,其数字化与机电一体化设计实现产品实力升维。操控方面,东风纳米 06 搭载全新一代马赫 E 电驱,获得了中汽研的「 能效之星」 权威认证,电驱高能效占比 92.7%,带来更出色的动力。3C 快充提升充电功率,5 分钟充到 100 公里,并且导入了四分区控温技术,让快充时电芯间最大温差控制在 4℃之内,更好地保障快充电池系统安全。 正如东风纳米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余岳峰所言,「 技术普惠是本心,安全护航是初心,常用常新是匠心!」 东风纳米秉持「 科技普惠」 的价值观,将安全作为高级驾辅的底线,做到好用不贵,加码全民获得感,为美好生活设计师们付现美好生活。 心怀热爱向极致,行之所至皆美好。 东风纳米 06 不做冰冷的机械产物,而是千万「 美好生活设计师」 的同行者。随着东风纳米 06 正式上市并开启交付,这款「10 万级最有享法的国民车」 正以「 大可玩,尽情 6」 的姿态,加速实现每个人的美好出行梦想,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力量。

别克昂科威家族第 180 万、君越第 130 万整车下线

· May 27, 2025 333

2025 年 5 月 26 日,别克品牌迎来重要时刻,旗下 SUV 昂科威家族第 180 万台整车在东岳工厂下线,旗舰轿车君越车型第 130 万台整车在浦东金桥基地下线。作为别克品牌布局 SUV 及轿车市场的两大战略车型,昂科威家族和君越多年来携手共进,不断巩固别克在主流合资品牌中的领先优势,持续践行别克「 油电共进」 的发展策略。为回馈广大用户对昂科威家族及君越的青睐,在「618」 购物节即将来临之际,别克品牌隆重推出「 双百万感恩限时礼遇」,让用户更轻松享受昂科威 Plus 以及君越的越级品质和豪华体验:即日起至 6 月 18 日,购别克君越全系车型、别克昂科威 Plus 全系车型的用户,在别克官方电商平台下定,并于 6 月 30 日前完成开票,可享 1000 元定金抵 3000 元购车金。此外,在 5 月 31 日前购买昂科威 Plus 限时赠送交强险,购买君越限时可享改装件超低权益价。 昂科威家族第 180 万台整车——「 越级大五座 SUV」 昂科威 Plus 在上汽通用汽车东岳基地「 白金工厂」 下线 第 130 万辆别克君越在上汽通用汽车金桥基地下线 四代进化 百万车主越级之选 早在 1998 年,别克新世纪轿车下线,宣告了第一辆国产高档轿车问世,不仅代表了当时国产轿车的最高水平,更奠定了别克品牌「 豪华舒适」 的形象,为别克品牌开拓高级轿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自 2006 年第一代产品诞生至今,别克君越历经四代进化,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品质越级。从发动机可变缸技术、直喷技术到 CDC 连续可变主动式悬挂,从 HUD 平视显示到安吉星车载互联通讯平台,每一代君越都在细分市场树立越级标杆,为用户带来同步时代发展的豪华出行体验。 传承家族越级理念,别克君越拥有同级唯一的 5 米长车身,大气舒展;内饰精雕细琢,凸显豪华格调。同级唯一「 四大天王」 座椅,为前后排都带来奢享豪华的越级舒适体验。同级最强劲的「 双十佳」 王牌动力系统,不仅动力强劲油耗经济,更有扎实可靠的耐用性能。在智能化方面,别克君越拥有领先同级的智能座舱,配备先进可靠的 L2 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更拥有坚固的 BFI 一体化车身结构和五星级安全防护加持,以及上汽通用汽车金桥工厂领先智造体系的品质背书,为用户带来高品质的越级驾乘体验,成为主流 B 级车市场的佼佼者,诠释新时代豪华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在越级品质之上,别克君越还以用户需求驱动不断创新服务。 2024 年,别克君越开启一口价模式,重塑主流合资中高级轿车价值标杆,实现销量连续 6 个月两位数同比增长。2025 年,别克君越率先启动车主共创改装附件计划,并相继推出「 鸿运倍增」 双色车衣、静逸电吸门、静悦悬停桌板及静享巨幕投影等热门改装附件,在市场获得热烈反响,备受广大用户青睐好评。 4 款「 鸿运倍增」 双色车身设计尽显别克君越用户的高雅气质和不凡品味 静逸电吸门、静悦悬停桌板及静享巨幕投影等改装件让君越豪华感再升级 「 双子星」 聚力 昂科威家族 6 个月热销 10 万台 2014 年,别克在 SUV 市场厚积薄发,昂科威家族震撼问世。11 年来,昂科威家族历经三代产品革新迭代,始终以「 多 10%」 的理念全方位领先同级。 从去年第 170 万辆下线,昂科威家族仅用 6 个月时间就迎来第 180 万辆,实现半年 10 万辆的销售增速,更创下连续数月同比高速增长的佳绩。其中,昂科威 Plus 凭借全面领先同级的产品力火爆出圈,仅靠 2.0T 排量在中型 SUV 市场脱颖而出,持续刷新月度销量纪录,成为「2024 最火爆燃油 SUV」。昂科威 S 白金版今年 3 月焕新上市,与昂科威 Plus 组成差异化布局,合力开创 15-20 万级燃油 SUV 市场新格局。 昂科威家族 6 个月热销 10 万台 火爆市场的背后,是别克以「 多 10%」 开发理念锻造产品的成果。昂科威「 双子星」 均搭载「 双十佳」 王牌动力组合。其中,昂科威 Plus 配备 2.0T 可变缸发动机,动力表现远超同级;昂科威 S 采用 1.5T「 阿凡达」 高功率发动机,拥有同级最强功率,双车均匹配 9AT 智能变速箱,完美兼顾强劲动力、平顺输出和节能省油。底盘方面,别克不惜成本采用大尺寸全框式副车架设计,多处布置液压衬套,以更扎实的用料为用户带来舒适的驾控品质。值得一提的是,昂科威 … 继续阅读

全新岚图知音申报信息曝光 首搭华为 ADS 4+鸿蒙座舱 5

· May 26, 2025 333

近日,在新一批工信部发布的新车名单中岚图知音改款公告图曝光,新车将首批搭载华为最新智能技术——乾崑 ADS 4.0 及鸿蒙座舱 5.0 系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 4810/1900/1636mm,轴距达 2925mm,成为这个尺寸范围内” 含华量” 最高的纯电 SUV,也意味着其辅助驾驶能力已跻身行业第一梯队,可以说是华为最新科技的唯一选择。同时,其空间表现与极氪 7X 相近,后排空间尤为突出。 设计上,前脸采用环抱式贯穿灯带衔接大面积智慧灯幕,搭配车顶 192 线激光雷达,科技感十足。其智能硬件预计与岚图 FREE+混动 SUV 同源,高阶辅助驾驶能力值得期待。此次改款聚焦「 华为系」 技术赋能与造型焕新,或将成为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有力竞争者。

示界 06 正式上市!限时先享价 10.88 万元,标配即满配

· May 26, 2025 333

5 月 20 日,神龙汽车自主新能源品牌「HEDMOS 示界」 首款车型示界 06 正式上市,法系知音限时先享价 10.88 万元。新车标配即满配,全面刷新 A+级纯电 SUV 市场标准。同时,为感恩 650 万法系知音用户 33 年的陪伴,神龙汽车还为广大用户推出限时至高价值 39,000 元上市礼遇,用户可通过示界官方小程序即刻下订。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旸在上市发布会上表示:「 示界 06 搭载东风前瞻自研技术,传承 CLDR 大师级冠军底盘调校与匠心工艺标准,以『E-CLDRivë中国电动 法式驾控』 为核心产品力,将『 世界领先的中国电动+独一无二的法式驾控』 创新融合,成为市场上独一无二传承纯正法系驾控基因的纯电 SUV。」 智控全场  大有可能 示界 06 搭载行业首创的 E-CLDRivë智控系统,实现了法式驾控基因在电动时代的智能进化。该系统传承标致雪铁龙底盘调校基因与东风汽车前瞻三电技术加持,以 CLDR 大师级冠军底盘为技术基底,基于 100+种中国典型道路工况大数据,通过「 双百调教」 及专业 K&C(运动学与柔顺性)动态参数测试,建立中国电动底盘性能新基准,以法式驾控精髓融合中国电动科技,为消费者带来独一无二的驾趣体验。 近期,在行业首次的晕动仿生假人零晕智控挑战中,示界 06 展现了优异的驾控表现。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博文在发布会现场公布测试数据时指出:「 通过精准的电机扭矩动态分配、法系底盘调校基因,以及搭载的『 零晕智控』 技术体系,示界 06 在六维驾控测试中表现出行业优秀水平。」 测试结果显示,示界 06 完美实现了「6 不」 卓越体验:簸路不颠、弯道不飘、加速不窜、减速不抖、驾乘不晕、长途不累,为行业树立了驾乘舒适新标杆。 示界 06 以轻法式美学为设计基调。外观采用锋锐自由流线造型,琴弓弦月尾灯灵感源自小提琴弓造型,通过曲面转折与立体光效,勾勒出如交响乐章般的光影韵律。车内则以日出印象为灵感,营造温暖、松弛、充满生活仪式感的视觉体验。标配高通骁龙 8155 车规级芯片、电动可开启全景天窗、主驾座椅加热通风与记忆功能,拥有同级领先的 NVH 静音水平,85%超软 PVC 软触包覆,采用高温粒子双重烘烤工艺,TVOC 释放量优于国标,全方位护航驾乘健康,满足每一位驾乘者的舒适体验。 作为一款 A+级纯电智控 SUV,示界 06 以 4670mm 同级最长车身和 2775mm 越级轴距,打造出领先同级的宽适空间,为驾乘者带来更从容的出行体验。后排放倒后最大容积达到 1806L,满足家庭露营、周末采购的多样化需求。此外,示界 06 支持 3.3kW 高功率外放电,满足用户对于户外烧烤、煮咖啡、茶、充电等法式精致生活的向往。 在电池系统方面,示界 06 采用马赫 E 电池,电池容量达到同级最大的 62.3kWh,配合-35°至 40°宽温域高效热管理系统,实现真实可靠的长续航表现,彻底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该电池搭载中创新航最新研发的锂枝晶修复技术,循环寿命达同级最长 2000+次,相当于支持整车使用超过 20 年。在安全性能方面,电池不仅通过 IP67 级防水认证,更在针刺、挤压等极端工况测试中表现优异,为用户驾乘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五心守护之守护你的世界 在示界 06 上市发布会现场,三位法系知音代表分享了他们对于法系新能源车型的期待,既希望延续法系车独有的驾控基因,又渴望体验中国电动化创新。示界 06 不仅契合这一需求,依托神龙汽车「 五心守护」 服务制定了专属示界品牌用户的关怀体系。该体系全面覆盖用户购车、用车、维保到换车的全生命周期,确保每位法系知音都能享受「 买车放心、用车安心、服务贴心、换车开心、一路同心」 的尊贵体验。 示界 06 上市,不仅是神龙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新突破,更通过「 五心守护」 服务体系,展现了神龙汽车对知音的全方位关怀。 「 二次创业」 开启新「 示」 界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开拓者,神龙汽车自 1992 年就以” 国民神车” 富康开创了中国家庭轿车的传奇,承载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2023 年,在股东双方东风集团与 Stellantis 集团达成战略共识后,神龙汽车正式开启全新篇章——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以「 中国智造 面向全球」 为战略方向,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 3 月,神龙汽车融入东风新能源事业版图,推出全新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HEDMOS 示界」,示界品牌是神龙二次创业的起点,更是东风集团新能源跃迁的关键落子。作为示界品牌的首款车型,示界 06 的上市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标志着示界品牌产品矩阵的正式落地,另一方面通过融合法系驾控基因与中国电动创新技术,为消费者带来新能源出行体验。 依托 33 年深厚的造车底蕴,神龙汽车在电动化时代续写法式驾控传奇,将「 世界领先的中国电动+独一无二的法式驾控」 完美融合,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驾趣、更智能的出行方式。

零跑再次扛起了「技术平权」的大旗

· May 26, 2025 333

几个月前,当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被评价为掀起汽车行业「技术平权」浪潮时,整个行业尚未意识到,真正的「内卷王」已在暗处蓄势。比如,前不久发布的 2026 款零跑 C10 似乎就在证明:在技术普惠的赛道上,永远有人比先行者更激进。 从整车架构、全域 800V 电气平台到激光雷达的全维进化,让超快充、大模型交互等原属 20~30 万级车型的配置,首次下探至 15 万区间,如果说传统燃油车时代,大家都墨守着「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规则;在智能化时代,新势力的节奏变成了「每年小改款,三年大升级」,那 26 款零跑 C10 的改款效果堪比换代。 过去,零跑往往被贴上「半价理想」「车圈优衣库」的标签,如今它似乎已不再满足于对标竞品,而是开启了「自我迭代」的新模式——比零跑更卷的,唯有零跑自己。 换代式改款,六边形战士的自我革命 一年前,零跑发布了 C10,让中大型家庭 SUV 的价格来到了 12.88~16.88 万,当时外界给出的调侃是「半价 L7」:比我空间大的,没我价格低;比我价格低的,没我续航长;比我续航长的,没我智能化…… 没想到的是,一年后 C10 来了一个自我革命,比一年前的自己更大、更强,价格还更低了。 从价格来看,同时相比起改款前,新款 C10 起步价降低到了 12.28 万;顶配 14.28 万,相比老款下调高达 2.6 万。要知道老款 C10 已经是「价格屠夫」,新版在价格下调的基础上,在配置方面也做了升级。 在三电系统方面,新款 C10 纯电版取消了旧版 410km 版本,入门级舒享版搭载 69.9 度电池包,CLTC 续航 530km;悦享版 搭载 74.9kWh 电池包,CLTC 续航提升至 605km;530km 和 605km 的续航更能满足主流市场的需求。随着 LEAP3.5 技术架构的落地,2026 款 C10 用上了全域 800V 高压碳化硅快充平台,从电池、电驱、压缩机等高压部件均适配于 800V 平台,30%到 80%的快充速度。 因此,纯电版从电量从 30%充至 80%的时间缩短至 16 分钟,充电 16 分钟就能跑 307km;在 800V 高压快充平台基础上,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提升到了 210 公里,综合续航 1190km。搭配 AI 赋能的电池管理系统,纯电版的百公里电耗降低到 14.1kWh,增程版的百公里低荷电油耗可以低至 5.1L。 如果说在 2024 年,800V 高压碳化硅平台还是 20 级车型的高端配置,那如今随着新款 C10 上市,800V 高压平台已经下探到了 15 万级以下的市场。 除了三电系统外,新款 C10 最大的升级还体现在底盘驾控上。有了零跑+Stellantis 团队的联合调校,以及零跑自研的一体化运动融合控制技术(LMC),转向操控更灵敏,动态减速响应也更迅速。 在智能化方面,C10 的进化突飞猛进。 得益于 LEAP3.5 电子电气架构的整体进化,新款 C10 用上了高通骁龙 8295P 的座舱芯片、DeepSeek+通义千问双 AI 大模型,以及全新 Leapmotor OS 4.0 Plus 交互系统。语音交互能根据预警理解下达指令,车机桌面的交互效果也更细腻流畅了。 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此前零跑在 B10 上已经搭载了激光雷达,这次新款 C0 也搭载激光雷达,同时芯片升级成高通骁龙 8650 芯片,等效算力达到 200TOPS,同时能耗降低 50%。在软件方面,零跑采用了端到端大模型等算法,让新款 C10 具备了高速领航辅助以及各种泊车辅助等 27 项辅助驾驶功能。 以往,零跑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的进展一直是中规中矩,并不算激进。不过,随着销量和营收的起飞,零跑在智能辅助驾驶上的投入也在加大。前不久发布的 2025 年一季度财报显示,零跑一季度研发支出同比增长了 … 继续阅读

破局高端市场,奇瑞首款 C 级智慧新旗舰正式命名风云 A9L

· May 21, 2025 333

5 月 13 日,以「 底线」 为主题,奇瑞汽车安全之夜在芜湖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盛大召开。此次,基于全新 E0X 平台打造的奇瑞首款 C 级旗舰轿车正式命名为风云 A9L,532 越级尺寸打造最强 C 级(Leading Class),对标百万豪车造车标准,从品质上工艺上的全面跃迁最强豪华(Lavish Luxury)再次重构旗舰新标准,承载着奇瑞风云冲击新能源高端市场的决心,让中国汽车进入全球价值竞争的新时代。 不仅如此,自 2025 年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开启小订以来,风云 A9L 还延续盲订势能,截止 5 月 3 日已收获 5386 台订单。为迎合更多消费者的呼声,将限量增发 5000 台创始版。同时,在智电时代中,技术全域自研的风云 A9L 是中国人自己的 C 级旗舰轿车,凭借越级的尺寸与豪华的配置,以及坚守安全底线、超越品质上限的卓越价值,能为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出行生活。 模拟极限工况,让全球领略安全价值 作为亚洲最大的碰撞安全试验室,奇瑞龙山试验中心是奇瑞安全标准的诞生地,奇瑞每一款车都要在这里经过超 67 种场景碰撞,超 7500 次模拟仿真碰撞,超 100 次实车碰撞。安全第一,是奇瑞不变的初心,也是始终是奇瑞的底线标准。此次,基于奇瑞标准打造的风云 A9L 更是上演了「 铁人三项」 与「 双车对撞」 两大极限试验,让全球用户直观领略了风云 A9L 的安全价值。 在铁人三项中,同一辆风云 A9L 模拟极端环境与事故场景,先经过超越国家 4 倍标准的 400mm 深水区,随后又以 40km/h 时速、40mm 重叠量完成刮底实验,并以超越行业通常做法 2.95~3.36 倍的 55km/h 的速度完成中心柱碰。三大实验后,车辆动力系统完整,电池包无泄漏且绝缘电阻稳定在 500Ω/V 以上。从「 对标」 到「 超标」,风云 A9L 已用「 自我加码」 的极限验证,将安全冗余转化为用户每一程的从容底气。 不仅如此,在超越国标的双车对撞测试中,风云 A9L 以相对 120km/h 的速度模拟极限工况撞击目标车辆。撞击后,风云 A9L 的 A、B、C 柱未发生结构失效,乘员舱保持完整。同时,座椅安装点正常、安全带卡扣可正常解锁、双闪及时开启、车门仍保持可单手开启、气囊正常弹开,对假人形成有效保护,并为救援争取了时间。此外,车辆的油箱与电池也保持结构完整,实现无泄漏、无冒烟、无起火、无爆炸。 不计成本地投入,向全球交出硬核答卷 成功完成超极限挑战的背后,是风云 A9L 坚守不计成本地投入全球顶级安全技术研发的魄力,亦是奇瑞对旗舰车身安全价值的极致追求。 为了让用户出行无忧,风云 A9L 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 CDM6.0 动力系统,历经超 1.5 万小时台架验证与 200 万公里整车测试,相当于用户高强度驾驶 10 年后的状态仍能保持稳定输出,且提供终身质保服务。同时,风云 A9L 搭载的 AI 数字底盘 2.0 采用前双叉臂+后高阶五连杆+ HDS(液压隔振系统)底盘,支持 CDC 道路预瞄,可实现每秒 1000 次扫描,100 次阻尼调节,确保车辆时刻稳定。而由 27 颗传感器构建的猎鹰 700 驾驶辅助系统,支持 200 米超远探测,能实现 135km/h 高速紧急避障、130km/h 对禁止车祸刹停、60km/h 对儿童鬼探头刹停,为用户带来了全方位的驾控安全。 如果说驾控安全构筑了第一道防线,那么驾乘安全则进一步将防护延伸至生命健康的维度。座舱内,婴儿级生态材料与 CN95 级空气过滤系统打造出甲醛浓度仅为国标 1/10 的「 呼吸级」 空间。同时,风云 A9L 搭载 9 安全气囊,其中 2060mm 超长侧气帘与远端气囊,以 6 秒保压时长形成「 柔性护盾」,可有效降低碰撞带来的二次伤害。不仅如此,风云 A9L 还通过航空航天级电磁屏蔽材料与高压部件布局优化,座舱电磁辐射趋近于 0,孕期乘客亦可安心乘坐。 在车身安全方面,风云 A9L 的磐石车身 2.0 基于全球五星安全标准打造,整车高强度钢铝占比达 88%、热成型钢占+铝合金比达 46%、前成员舱核心骨架更实现 … 继续阅读

华为兆瓦超充,纯电重卡的充电焦虑终结者

· May 21, 2025 333

30476 辆,这是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重卡的销量,占国内重卡总销量的 11.5%。随着电池成本的下降和政策对商用车低碳化的推动,过去 15 个月里新能源重卡销量持续增长。 然而,持续增长的新能源重卡背后,也面临着「卡脖子」的痛点。 前不久,在华为《碳路有为》节目中,来自东风商用车、北奔重型汽车的主机厂代表就直接指出目前纯电重卡的痛点:补能焦虑+里程焦虑。北奔重型汽车集团副总经理吕利萍表示,以往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打通干线的难点非常聚焦。一方面上因为补能,充电时间过长,换电投入成本过高,无法打通从短倒场景到干线场景的突破。这直接影响了新能源重卡的进一步推广。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充满电慢的问题。 上个月,华为发布了兆瓦超充产品,最大充电电流为 2400 安,最大功率达 1.44 兆瓦。这意味着一个搭载了 300 度电池包的纯电重卡,15 分钟内就能完成充电;就算是搭载了 500 度电池包,也能在 30 分钟的休息时间里快速补能。 这种兆瓦超充在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能否终结重卡的充电焦虑、帮助纯电重卡走出短倒走向干线物流和重卡的全场景么? 新能源重卡需要什么样的充电网络? 如今,在乘用车领域超快充几乎成了中高端新能源车型的标配,4C/5C/6C 的充电倍率极大的提升了消费者的充电体验,各家品牌的超充站也进一步提升车主的超充体验。这些都让充电行业向着效率高、网络广、安全稳定的趋势发展。 对于新能源重卡来说,它们需要的充电网络既有与乘用车相同的地方,也有巨大的差异。 一方面,新能源重卡同样对补能效率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采用目前乘用车领域 4C/5C/6C 的充电倍率充满一辆纯电重卡,往往需要 1~2 个小时。与《碳路有为》小剧场中货运司机的担忧类似,现实生活中货运司机们往往分表必争,1~2 小时的充电等待太过漫长;如果要想像乘用车一样 15 分钟、半个小时充满电,则需要更高的充电倍率。这就对超充系统的技术补能能力、稳定性、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作为工具属性 100%的商用车,省钱才是真正的第一性原理。因此,将光伏、储能与充电设施深度结合,通过智能调度系统优化充电需求,通过削错峰来降低用电成本,才能满足商用车低成本用电的需求。 与此同时,与乘用车领域各家车企推出自家品牌的超充站不同,中长途商用车行驶路线长、范围广,更需要集合整合行业的力量来满足充电需求。此前,东风商用车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庆欣就在《碳路有为》节目中表示:超充相比于换电更容易标准化,更容易推广。因此,商用车领域超充站的标准化和共享化是未来发展的长期方向。 对于新能源重卡来说,安全高质量的超充能力、智能化车网互动和光储充一体化,以及整个行业的标准化共享化,是未来充电领域的必然趋势,也是让物流行业全面拥抱电动化的必选项。 兆瓦超充,引领全电物流革命 充电速度和质量,成本和效益,标准化和可用性,可以说是新能源重卡充电的终极需求。前不久华为发布的兆瓦超充技术,就是从充电质量、体验、效率和标准化方面,满足了这种终极需求。 在补能速度方面,华为兆瓦超充能提供最大电流 2400A 的持续输出,稳态功率 1.44MV ,15 分钟完成极速补能经中汽中心专业验证,荣获「CCTA 兆瓦充电之星」 奖项。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超充技术的应用,大幅度缩短了商用车充电时长,增加车队运输效率,让物流企业和运输车队更有意愿选择新能源重卡,实现降本增效提质的目标。 然而新能源重卡需要的不只是峰值充电速度快,更是能够在不同条件下稳定地快速充电。通常,新能源重卡的行驶条件比乘用车更恶劣,极寒、高温、盐雾、沙尘等极端环境下都有重卡行驶的身影。因此,就要求重卡的充电网络能够在不同的极端工况下保持稳定输出。针对这一点,华为兆瓦超充通过 IPD 开发流程和全自动模块超级工厂,提升产品可靠性,让全液冷设计的使用寿命达到 10 年以上。这既保证了新能源重卡稳定的充电体验,也让兆瓦超充的生命周期回报与传统方案相比提升 3 倍。 在充电网路的运营效率方面,华为一方面通过 15 分钟极兆瓦超充,补能效率提升近 4 倍,让超充站的运输效率提升 15%;另一方面,通过与电网深度协同,超充站也能实现智能削错峰一体化,提升 1 倍市电利用率,电力容量降低 30%,缩短开站周期。同时,在同一个平台能支持超充重卡、普通重卡、轻卡、乘用车全车型充电,一份投资,三份收益,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作为首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示范站运营方,上海华星鸿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翊珠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於海燕就表示:引入华为兆瓦超充解决方案后,仅从时间维度看效率就提升了 400%,整体经济效益大大提升。 在解决了充电速度和运营效率的情况下,如何让整合商用车行业团结起来、实现标准化和共享化,就需要车企、充电运营商和超充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共同努力。 前不久,华为与商用车企、充电运营商等共同成立了超充联盟 2.0,与 11 家车企共同开发了 30 余款 4C 超充重卡,这些重卡广泛应用于港口、矿山等高频作业场景。与此同时,还支持乘用车和工程机械等 99%的存量车型即插即充。 这种超充联盟的携手合作,本质上是让产业上下游共同定义商用车超充标准,共同建立商用车的超充生态。 让新能源重卡能够摆脱漫长的充电等待,摆脱有限的充电站半径束缚,真正跑向全场景。 最后 2 年前,华为推出了液冷超充技术,让新能源乘用车实现充电「一秒一公里」。如今,超充技术成为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共识的技术趋势,超充能力也已经成为一款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不可缺少的必选项。 一个月前,工信部发布了《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首次将商用车兆瓦级充电纳入重点部署工作;与此同时,华为的全国首座重卡兆瓦级超充示范站在上海临港正式落地。在这座样板站内,纯电重卡可以通过华为 1.44MW 超充桩实现 5 分钟续航 200 公里,15 分钟电量可从 10%充到 90%,达到了之前期望的「充电像加油一样快」。 随着首座兆瓦超充站亮相,纯电重卡将不再被充电速度慢、充电时间长不再卡住脖子。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兆瓦超充之于重卡也将像超快充之于新能源乘用车一样,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纯电重卡将迈入兆瓦时代。 点击链接,观看《碳路有为》节目:https://mp.weixin.qq.com/s/UhvRGJVQNk6w6jB_lPQOSg

全新智己 L6 震撼上市,权益价 20.49 万~26.49 万

· May 20, 2025 333

5 月 13 日,备受瞩目的「 瞬感天幕智能轿车」 全新智己 L6 正式上市,限时权益价 20.49 万~26.49 万,携「 高定颜值」 与「 跨代际科技」 双料王炸,为都市精致人群带来颠覆性智能出行新体验。 全新智己 L6 搭载全新一代中央大脑区域集成电子电气架构 3.0,深度融合「 灵蜥数字底盘」、「 全域安全体系」 及「 全场景 AI 智能」 等前沿核心科技, 成就 20 万级市场「 入门即顶配」 的颠覆之作 , 重新定义智能纯电轿车价值标杆。   全新智己 L6 推出四大配置版本,官方指导价 21.99 万元~27.99 万元;限时上市权益价格分别为: Max 版,49 万元 Max+版,99 万元 Pro Max 版,99 万元 Ultra 版,49 万元【图:全新智己 L6】全新一代架构,实现百万级质感,享受稳定掌控的自信和从容 全新智己 L6 同级唯一全系配备灵蜥数字底盘 2.0,深度融入全新一代架构和第二代线控数字底盘技术,为用户带来超越百万级豪车的驾驶质感。面对颠簸路面,底盘智能过滤震动,体感更柔和;遭遇起伏飞坡,车身抛跳抑制能力甚至超越百万级标杆。同时, 同级唯一联合全新智慧四轮转向系统和线控制动系统 ,四驱版车型进一步实现 4.39m 极小转弯半径,灵活性比肩微型车,都市窄路掉头一把过,优雅又从容。【图:灵蜥数字底盘 2.0】【图:智慧四轮转向系统】动力表现同样媲美百万标杆。 四驱版峰值功率 579kW,峰值扭矩 800Nm, 零百加速仅需 2.74s,同级领先 。 动力响应媲美超跑 ,随叫随到。澎湃动力下,全新数字牵引力控制与德国大陆高性能制动系统深度协同,百公里最短刹停距离仅 33 m,带给用户驾驭自信。同时,新车 全系配备 800V 高压平台和全新一代超高效飓风电机 , 全面革新电动出行效率, 能耗低至 11.8kWh,15 分钟即可补能 610km,无论跨城通勤、还是自驾远游都畅行无忧,真正做到「 每一度电都用到位」。【图:全新德国大陆高性能制动系统】全域安全体系,打造移动安全堡垒,树立业内最高安全标准 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全新智己 L6 构建同级领先的智能主动和硬核被动全域安全标杆,打造移动安全堡垒。 全新智己 L6 行业首次将「 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 下放到 20 万级市场 , 实现同级唯一全系配备 。该系统以 200 毫秒极速识别、40 毫秒精准响应,化解爆胎险情,覆盖四轮爆胎、弯道爆胎及极高速爆胎等极限场景。高速域全场景 AEB,前向覆盖 8~130km/h 超宽速域,后向针对 2~10km/h 低速场景,全场景守护出行安全。【图: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被动安全同样出色,全新智己 L6 以「 内不起火,外不怕撞」 的安全准则, 树立业内最高安全标准 。智己汽车保持 「 超十万台零自燃」 纪录 ,电池安全提前满足 2026 年执行的最严苛新国标,用户无需等待,即刻享受下一代电池的安全保障。车身安全上,新车满足 C-NCAP、E-NCAP 全五星设计目标以及中保研最高安全评级,采用家族式「 十纵十横全向闭环潜艇笼式」 车身,全车大量「 潜艇级热成型硼钢」 覆盖关键部位,在全向碰撞工况中,为乘员提供无死角安全防护。【图:电池安全提前满足新国标】【图:十纵十横全向闭环潜艇笼式车身+大量「 潜艇级热成型硼钢」 覆盖关键部位】全场景 AI 智能,重新定义人车交互,带来颠覆性体验 全新 IMOS 4.0 生态座舱, 行业首次引入 AI Agent, 实现「No Touch & No App」 的全新交互体验,让用户驾驶更专注。 行业独创的「 雨夜模式」, 通过驾舱屏实时呈现路况,动态追踪周围的风险,贴心守护雨夜出行。备受年轻人喜爱的创新功能「City Drive 城市漫行」,化身智能向导,发现城市隐藏惊喜,让每一次出行变成探索之旅。【图:IMOS4.0 生态座舱】辅助驾驶方面,「 满血版」Momenta … 继续阅读

「一个吉利」,初见成效

· May 19, 2025 333

一周前,吉利突然官宣将对已经在美股独立上市的极氪私有化,引发行业广泛关注与热议。 一周后,吉利罕见地开了一场战略整合说明会,同时,交出了 2025 年第一季度的财报。 对于私有化极氪,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给出的解释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整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是整合的效率和为整合而产生的沟通成本问题,二是利益不一致的问题,回归「一个吉利」。而第一季度的财报,算是给「一个吉利」了一个漂亮的开局。 所以,如果用吉利一季度的财报表现概括一下整合的成果,可以说是:「一个吉利」,初见成效。 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2024 年 9 月,李书福发布了《台州宣言》,随后我们看到了吉利一系列整合动作:领克与极氪整合成极氪智能科技;整合面向大众市场的吉利、吉利银河、雷达、翼真等品牌;智能驾驶研发团队整合;三电技术品牌统一等等。 这次,算是吉利整合后第一份成绩单。概括下这份财报,销量、收入、利润全面增长。 在销量上,一季度吉利集团总销量 70.4 万辆,同比增长 48%,完成了全年任务的 26%。其中,三大品牌新能源车型 33.9 万辆,同比增长 135%。 这其中,吉利银河品牌第一季度累计销量近 26 万辆,同比增长 214%;极氪智能科技(极氪+领克)一季度总销量达 11.4 万辆。 在如今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一季度的吉利不仅销量增长,营收和利润也相应增长。具体来看,2025 年第一季度,吉利汽车总收入达 725 亿元,同比增长 25%;归母净利润 56.7 亿元,同比增长 264%。由于集团内部的整合,吉利一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与行政费用率均同比下降,毛利总额 114 亿元,同比增长 26%,毛利率达 15.8%。 与此同时,极氪科技美股会计准则下的一季度总营收达 220 亿元,一季度整车毛利率 16.5%,同比上升 3.4 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攀升至 19.1%,创历史最高;销售费用节省了 9.2%。 半年前,极氪与领克品牌整合时,安聪慧曾经给出过一组数据:品牌和资源的整合能将研发成本降低 10%-20%,BOM 成本降低 5%-8%,行政法务和数字化等成本降低 10%-20%。从一季度的毛利表现来看,这种降本增效的作用开始显现。「整合后,增长收益要提高 5%以上」近期,随着吉利即将私有化极氪,吉利内部管理层团队大动作调整,吉利对整合后的目标也提高了。 先看一下随着「一个吉利」回归,吉利管理层的调整。 首先,极氪科技将从独立的上市公司变为吉利汽车集团下设的事业群之一,与吉利银河事业群并列。 整合后,淦家阅将出任港股上市公司经营主体吉利汽车集团 CEO;桂生悦继续担任港股上市公司主体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CEO;安聪慧将接替李东辉担任吉利控股集团 CEO。随着管理层的调整尘埃落定,淦家阅也公布了新目标: 合并极氪后,增长效益要提高 5% 以上,研发、管理和营销效益的提高目标是 15%-20%。 当然,具体怎么将增长效益提高,还要看吉利下一步的动作了。 研发加码,技术储备升级 回顾财报中的数字,不论是吉利,还是目前仍独立上市的极氪科技,都有一项支出增长超过 20%,那就是研发支出。在整合品牌和资源的同时,加码研发,是车企提升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目前,吉利在研发层面的加码可以概括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电动化,另一个是智能化。 在三电技术方面,上个月吉利刚宣布把旗下的电池业务整合,成立了吉曜通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之前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都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一方面用短刀电池提高安全性,另一方面用新的电芯技术提高超快充能力和能量密度,比如,800V 以上的金砖电芯超级快充版、400V 的金砖电芯高能量密度版和金砖电芯超级混动版。在目前动力电池卷成本、卷安全、卷性能的情况下,电池业务的整合提供了在电池方面强强联合的基础。 在智能化方面,今年算是吉利在智能化技术出成果的一年。从千里浩瀚系统的发布到 AI 技术的全面融入,吉利的智能化技术逐渐底层技术通用化,用同一套系统覆盖更广泛的车型。比如,千里浩瀚 H1、H3、H5、H7、H9 5 个层级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能覆盖不同定位车型智能辅助驾驶的需求,其中 H9 方案是首个具有量产落地能力的 L3 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今年下半年,吉利银河品牌将发布一款搭载 H7 方案的旗舰产品,搭载了 H9 方案的极氪 9X 预计也将在年底 l 具备量产交付能力。相比于以往各个子品牌辅助驾驶方案独立开放模式,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提升智能辅助驾驶性能,对底层技术和开发效率进行优化优化。 类似这种全域技术赋能模式还有在 AI 方面,比如 GEA 电子架构与 AI 大模型融合,智能驱动系统与 AI 融合,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融入 AI 系统。在如今电动化上半场竞争逐渐趋于稳定后,在 AI 层面较量决定了未来在智能化竞争中的影响力。 最后 几个月前,当《台州宣言》发布、吉利开始品牌整合的动作时,我们能听到外界不同的声音:有肯定,但更多的是不理解和质疑。 几个月后,当吉利内部的整合逐渐落地,第一季度的财报亮相,大家看到整合之下一个全面的吉利。这种「更全面」既包括造好车的能力、卖好车的能力,更包括如何高效、创新的能力。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趋成熟,市场对于车企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 制造巨头」,而是「 科技生态集团」。回归「一个吉利」的吉利,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