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汽车企业一个个会开放专利?

· May 31, 2015

一项专利技术能为单个企业带来利润的前提是其在行业中具有颠覆性领先地位,开放专利则是因为企业发现专利本身不能再为自己创造后续的额外利润。过去数年中,各大汽车公司纷纷为新能源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但盈利遥遥无期。

最近几年里一直试图扮演汽车界「开放者」角色的福特再度引发了外界的关注。

5 月 28 日,福特汽车发表公开声明称,将有偿开放自己的电气化技术专利,价格从几百美元到数万美元不等。

截至目前,福特在涉及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气化汽车技术领域获得了超过 650 项专利,另有 1000 项申请在等待审批。其中,2014 年它便提交了 400 余项专利申请,占到了去年美国电气化车辆技术申请总量的 20%。

640-1

对于此次开放专利种类,福特并未明言,只是列举了几个内容,包括专利编号 US5764027 的电池充电平衡(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ttery Charge Balancing)、US6275763 的电动车随温能量再生制动系统(Temperature Dependent Regenerative Brake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以及 US8880290 的驾驶行为反馈界面(Driving Behavior Feedback Interface)。

获取这些专利技术的途径有二,一是向福特技术商业化许可办公室(technology commercialization and licensing office)提出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另一条则是通过 AutoHarvest Foundation。AutoHarvest Foundation 于 2012 年由福特主导创立,是一家非营利性汽车技术转让中介机构。

开放技术已然成为普及新能源汽车公认的途径。囿于基础设施缺乏和高价格,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未能真正打开局面,相关企业迫切希望通过更多进入者摊薄开发和零部件成本,提升销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福特当下共有 6 款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分别为福克斯纯电动车、Fusion 混动版、Fusion Energi 插电式混动汽车、C-MAX 混动版、C-MAX Energi 插电式混动汽车和林肯 MKZ 混动版,但销量却是寥寥。福特美国总裁韩瑞麒(Joe Hinrichs)在 4 月底的一次采访中公开抱怨新能源车市的现状:「车型在不断增多,但销量没有增长。」在今年 11 月的洛杉矶车展上,福特还将推出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市场压力促使汽车公司相继开放专利,特斯拉担当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角色,今年 1 月宣布免费开放氢燃料技术的丰田和当下的福特莫不是在遵循此道。

福特电气化项目总监凯文•莱顿(Kevin Layden)表示:「作为一个行业,汽车企业之间虽然存在竞争,但应当联合起来。通过共享,企业可以应对更大挑战,并改善整个产业。」有媒体预测,开放新能源技术专利或许将成为汽车行业未来的潮流。

然而,硬币总是有着它的另一面。

一般而言,一项专利技术能为单个企业带来利润的前提是其在行业中具有颠覆性领先地位,开放专利则是因为企业发现专利本身不能再为自己创造后续的额外利润。

过去数年中,各大汽车公司纷纷为新能源投入了巨额研发资金,但从目前推向市场的技术来看,各家并没有颠覆性差异,特别是在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技术方面。绝大多数汽车公司在新能源方面根本还谈不上盈利。因此,开放专利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一种姿态,而何时能收回成本更是遥遥未知。

相较之下,如果以实现共赢角度为出发点,正在「流行」的企业间联手合作模式似乎更为现实。

640

以本月中旬签署中长期合作协议的丰田和马自达为例,根据计划,前者将向后者提供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等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后者则向前者输送「创驰蓝天」技术。

这并非双方首次建立「交集」。此前,丰田便将混合动力系统技术使用许可提供给马自达,马自达也在墨西哥工厂生产丰田小型车等。新的协议可以被视作合作的深化,但在更大程度上,它被赋予了截然不同的意味。

对财力有限的马自达而言,日后无需再花费不菲的资金,便可以获得世界级先进的新能源技术成果;对于传统动力系统实力平平的丰田,也不用再大费气力,便可以掌握燃油效果颇为理想的现成技术。如此一来,双方都避免了投入大量资金重复开发,在时间上也可以让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

这样的「买卖」无疑是各大车企最希望达成的目标。

最近数月,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不断向各大跨国公司递上橄榄枝,传递出希望其与刚刚走上正轨的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与结盟的意图。尽管目前披露的消息他是碰壁连连,但在联合采购、研发、制造等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诱惑下,还真说不准谁会心动。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记者 杨与肖)

2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