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车载导航不好用?

· Mar 30, 2016 333

这个问题虽然不至于算是「 人类未解之谜」,但是它的困扰程度也绝对能在用车方面排得上号。 先来划定一下讨论范围。所谓的「 车载导航」 功能,一般是基于车机系统/车载大屏而来的,而「 车机/大屏」 在我看来又包括三种存在形式:前装、准前装、后装。 前装:车辆出厂时标配。 准前装:出厂时不标配,车主购车时在 4S 店加装。4S 店宣传时称为原厂导航和非原厂导航,但一般都是非原厂的。 后装:时间上,并不是提车时安装的产品,空间上,在 4S 店以外安装的产品。 本文讨论的「 车载导航」,包括这三种形态的产品,但是会把重点放在前装导航上。以下文章涉及」 车载导航「 字眼时,也大多数是指前装导航产品。(原因后面说)事实上,不管是前装、准前装还是后装,在这两年都绕不开一个非常强的对手:手机导航。前几天,我司在微信公众号(极客汽车)以及今日头条平台上做过这么一个调查:你开车的时候用手机导航还是车机导航? 投票结果:用手机导航的占了大多数。 微信公众号平台收到了将近 600 个投票,其中使用手机导航的占到了 84%,使用车机进行导航的只有 16%。今日头条平台有 3000 多人投票,选择使用手机导航的占到了 67%,使用车机导航的有 33%。 两个平台的投票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先搁置不聊,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大部分人在开车的时候是更喜欢用手机进行导航的,只是比例多少的问题。 所以,手机导航之于车机导航,不能说在体验上完全碾压,让车机导航很没面子倒是肯定的。 那么车载导航的问题到底出在哪?这是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问题,这篇文章不能面面俱到,但是力求解释一些基本问题以供参考。 从产品本身以及用户角度来说,我觉得可以归纳为两方面:联网能力差、交互体验差。 联网能力差: 先说联网。联网能力对于车载导航的影响又可以分成三部分:实时路况/躲避拥堵、地图数据更新、目的地在线查询。如果以手机导航作为参照来比对,你应该会对此深有共鸣。 实时路况/躲避拥堵: 这完全是被手机导航教育的功能,但是又非常非常实用。它需要不间断的 online,车机不具备联网能力的话,做不到这一点。 地图数据更新: 车载导航的地图更新频率,慢的可能一年一次,快的也不过一季度一次。至于更新方式,」 老司机「 可能都知道,要么是去 4S 店做更新,要么是自己把地图数据存在 SD 卡上,用它来更新。最要命的是,去 4S 店(官方更新)进行地图升级,大部分情况下居然是要收费的!不管是操作形式还是思维方式,都已经太落后于时代了。再看看现在手机导航的地图包更新方式,天壤之别。在技术层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汽车不能联网,不能实现类似 OTA 更新(on the air)的方式。 目的地在线查询: 你以为在车机导航里,随便哪个目的地都可以搜出来?这么想就天真了。地图供应商并不会向整车厂提供非常大的 POI(兴趣点)数据包,也就是说,很多 POI 其实压根不在车机导航的信息库里。举个例子,曾经观致汽车提出过一个需求,希望做 rich poi,这让研发团队很头疼,因为在他们的服务经验里,没有这样的先例。另一方面,手机导航 App 对于 POI 的处理方式是本地+云端,相比手机,车机导航在本地端可能勉强一战,但是云端能力的缺失,就是大问题了。 实时路况/躲避拥堵、地图数据更新、目的地在线查询,你可以回想一下,在你用车载导航的时候,是不是遇到了这些问题?如果具备联网能力,不能说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但至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先决条件。 说到这儿,又涉及到一个问题:车机为什么不能联网? 原因在于:以前整车厂对于车联网的认识以及需求还远没有现在这么强烈,即使认识到了 online 的重要性,数据流量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交互体验差: 如果说联网能力差是硬伤,那么交互体验方面,多少有点见仁见智,但是想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会觉得车载导航的交互有问题,尤其是当有了手机导航 App 作为参照之后。 当然,并不是说在开车场景下,手机导航的交互方式就一定好,事实上,驾驶场景下肯定要考虑安全等问题,但我们仍然能列举出车载导航在交互方面的很多问题。按照导航操作的流程来分析: 导航前: 主要表现为目的地的输入以及系统给出的反馈。某德系品牌被公认为是车内交互做的比较好的一家,但尽管这样,想在他们的车里查询一个目的地,步骤也非常繁琐,以查找一个附近的餐馆为例,需要经过「导航-目的地搜索-兴趣点-在当前位置附近搜索-餐饮及酒吧-中餐馆-北京菜-浏览餐馆」这样⼀个极其漫长复杂的过程。事实上,很多欧系品牌车型在目的地查询上都是以「 门牌号」 作为查询依据的,这是欧洲人的使用习惯,但中国人更喜欢以「POI」 的方式查询。在这方面,自主品牌反而做的更好。 其实,最近一两年的很多新车已经在目的地搜索方面改进了很多。随着车联网的逐渐普及,查询目的地的方式变得更多样,比如可以用人工呼叫系统查询,可以在手机上查询然后发送到车机,等等。而就车机本身来说,也有很多的车型开始支持通过硬件完成的触控手写输入,比如宝马和奥迪在多维旋钮上集成触控板的做法。另外车内语音交互也开始被重视(体验不敢恭维)。 当然,也不能完全照搬手机上的那套输入方式,想想在汽车的触摸屏上摁虚拟全键盘的情景,体验也好不到哪去。 导航中: 首先,语音提示是一个大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觉得车载导航的语音提示不好用,尤其是在经过复杂的立交桥、岔路口时。我们在北京测试某个车型的导航系统时,它对于「 进出主路」 给出的语音提示居然是「 前方***米上下坡道」,再加上语音合成的很不自然,导致基本的路线指示都让人听起来非常别扭,更别提很多男司机喜闻乐见的林志玲导航、柳岩导航了。 很多导航的 UI 也让人感觉像上个世纪的产物,这不仅仅是配色、设计的问题,在导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于所显示信息/元素的取舍,大家可以自行脑补,或者去车里观察一下自己的车机导航,是不是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肯定是有的美有的丑,丑也就算了,关键是很多都不符合交互逻辑。 其实,如果不考虑实时路况/躲避拥堵以及语音提示的问题,车载导航在实际导航过程中的体验也不至于那么不堪。而且相比于手机导航,车规硬件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比如能提供比手机更好的定位能力等等。只是,经历了前面那些「 磨难」,恐怕大多数人都没有毅力坚持到后面这步了。于是,只能拿起手机,默默的打开高德、百度。 行业问题: 以上是用户体验层面的问题,但这些其实还都是表象。如果从行业角度来看,整车厂、供应商其实也是车载导航不好用的「 元凶」。这个用词可能有点夸张,而且人家本意也不是想搞砸,但是前面说过,车载导航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需要很多环节一起努力。 比如,在过去图商只是提供现成的方案给整车厂,比如地图界面的 UI、交互等,提供几个 option 给车厂选择,基本上很少针对某个品牌进行个性化的定制,而且卖的更多是「 商品」 而「 非服务」。 再说,一个车载导航系统,需要整车厂、图商、导航引擎商、车机生产商多方参与,但是想改变固有模式和体验,谁来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其实很难被界定。而且,导航也还只是整个车载系统/车联网服务的一个功能模块,导航厂商/图商可能想做改变,但是又很难整合整个车载系统。 再聊聊准前装/后装车机: 前面的讨论主要是针对前装导航来说的,不过现在准前装、后装也越来越常见了。它们的体验,比前装又好一些。这个原因其实不难分析:这些车机多半采用安卓系统,可以自由安装 App,高德不行装百度,百度不行装凯立德,总之这几个导航 App 一般都会同时存在于这些车机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安装 App」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的解决了上面提到的某些行业问题和交互问题,而且被移动互联网充分教育的用户,可能也更习惯使用这些导航产品。再加上有些新推出的后装车机开始加入 3G/4G 联网功能,这就又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是,这远远不是「 完美」 的解决方案,车载导航,仍然需要在前装路径上解决问题。 一个特别好的现象是,随着车联网概念的火热,车载导航不好用的局面,已经慢慢开始从前装角度改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后装车机的未来?硬件怪兽也要拥抱互联网

· Mar 13, 2015 333

「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 当发布会的最后响起这熟悉的旋律瞬间,我有点恍惚,以为自己来到了春晚的演播大厅。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其实这是上周在中国大饭店举办的飞歌导航新品发布会。发布会的主角就是飞歌 Galaxy G9 车载导航,当然这个 Galaxy 跟三星可没什么关系。 整场发布会都透露出传统企业的风格,大段的歌舞表演,慷慨激昂的演讲,以及各种带着孩子的像是来看表演的嘉宾。我明显能够感受到飞歌的这场发布会针对的还是传统车主,以至于身处其中的我甚至觉得有些格格不入。 说完了这些有的没的,下面我们来谈谈产品。 先来说说硬件配置。听到「 高通骁龙 801,4 核,2G 内存,32G 内存,4G 网络,4K 显示」 等等等等配置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可能会以为这是一台智能手机。这种跟去年各大手机厂商的旗舰主力机十分相似的配置,在目前的后装车机上并不常见。整个产品做工及各种配置也是行业内领先。特别是和高通的合作之后搭载的骁龙平台处理器,更是使得飞歌比大多采用联发科处理器的同类产品更占优势。 至于软件,G9 搭载的是安卓 4.4.4 系统,支持用户安装 App,能满足要什么装什么,相当于一台安卓的平板。还能利用 MHL 技术将手机内容映射到车机屏幕上,飞歌称之为 Flylink 技术,当然目前只支持安卓手机。至于 iOS 用户,你懂的。 至于整个交互的体验,我第一反应就是按钮的可触摸区域太小,实际开车使用时并不容易精确操作。这样设计其实很影响用户的操作体验。 整场发布会给我印象最深的其实并不是飞歌的新产品,反而是高通市场产品总监王宇飞带来的高通推动智能汽车的未来发展的演讲,展示了高通做出的努力和成就。他认为交通的未来可以总结为:智能,永远在线,更安全,而用户的需求能够推动汽车的体验进化。高通充分利用移动领域技术积累,展示了集相关技术一体的未来交通解决方案。不过这些内容却没有引起嘉宾们的兴趣,也体现了整场发布会的基调与智能交通的联系并不是那么贴近。 在我看来,整场发布会的主要宣传点就是硬件。飞歌甚至于搬出了 G9 四万多的跑分记录,这已经是相当于去年的主力旗舰手机的成绩。不过这么高的硬件配置是不是真的有必要?这个还存在着疑问。就像是手机中的 iPhone,虽然他的硬件配置不是最高,但实际体验却是最好的。而现在的后装车机更像是安卓手机的思路,一味的堆叠硬件却没有良好的体验,这样是浪费了硬件基础,反而得不偿失。虽说硬件的提升能够体现车载导航未来发展的趋势,但是目前硬件的发展已经超出了用户的实际体验需求。 其实在刚刚举办的中国国际汽车用品展览会上也可以发现,各大车机厂无一例外的都在自己的硬件方面大肆宣传,大屏的普及以及硬件的增强已经成了一种大的趋势,而真正关注用户体验的却是不多。 其实对于传统的车载导航厂商来说,飞歌在硬件方面来说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但是仅在同类产品中领先在是远远不够的,车内市场的竞争早就不局限于同类产品。举例来说光是导航这个基本功能,就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解决,手机 App 就能满足导航的要求,而且使用面更广。 其次, 是互联网对于产品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团队都将目标对准了车联网等相关硬件上。很多车载产品的推出都在功能上与传统车载导航有着不小的重复。而且他们在产品的研发中更注重用户体验,这一点恰恰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但在整场发布会中,我对于飞歌在这方面作出的努力并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 而前装市场也在变得越来越强势。带有大屏幕的新车越来越多,在设计上更符合整车的风格。功能上也由于能够深度整合整车系统,能实现更多的可能。 如何与以上一些竞争对手竞争,这都是传统后装车载导航生产厂家目前面临的问题。如果固守以往的硬件思维,在目前这个市场环境下,并没有太多优势。 飞歌透露之后会与阿里合作预装 Yun OS,这也显示了飞歌拥抱互联网的态度,不过通过这场发布会来看这样的速度可能还并不够快。

车机导航行不行(4)——标致 2008 导航评测

· Nov 18, 2014

现在是 2014 年,如果你买的车里没有个导航,可能都不太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了。但是,有没有是一回事,是否好用又是另一回事了。现如今的车机导航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从这个疑问出发,我们策划了《车机导航行不行》系列选题。我们会陆续对不同档次、品牌的 2014 年新款车进行导航系统评测。 本期评测车型:东风标致 2008,这款车的导航系统供应商是高德。 操作方式及界面: 标致 2008 采用的是 7 英寸触摸屏,并没有实体按键可以操作导航。虽然方向盘上有多功能按钮,但是没有和导航功能相关联。 触摸屏的手感和灵敏度可以接受,基本处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界面方面,以黑色为主色调,辅以和车内氛围灯一样的淡蓝色,总体界面风格算是比较年轻化的。事实上,标致和雪铁龙的很多车型在车机 UI 上都是大体相同的,区别只是主题配色等方面会根据车型不同有所修改。 导航主界面上,分布着当前道路名称、放大缩小按钮、回主界面按钮、导航菜单按钮等。按钮的分布并不影响地图的查看,但是如果能增加一个搜索目的地的按钮就更好了。在地图界面上可以快速切换「 北向上」「 车头向上」「3D 显示」 这三种地图模式,但是 3D 模式的显示范围只有大约 1 公里左右。 2008 的导航从界面到菜单逻辑方面,属于比较清楚的那种,上手起来没什么难度,按钮的指示性也很明确,符合我们惯常的思维习惯。 目的地搜索: 2008 的这套导航只能靠触摸操作,但是在目的地搜索这个环节,没有实体按键的缺点并没有凸显出来。这个导航系统的目的地搜索,在我们评测过的车型里属于非常方便快捷的。 在导航菜单里,一般我们会用到的就是「 输入地址」 和「 兴趣点」 两个功能。进入「 输入地址」 的界面,可以非常快速的在「 关键词搜索」、「 交叉路口搜索」、「 地址搜索」 之间一键切换。而进入「 兴趣点」 界面,系统会列出十多个大类的兴趣点。 这套导航重点突出的是这两个类型的目的地搜索方式,再结合里面具体的搜索分类,其实是非常合理的一种设计,在使用的时候,能给人一种思路特别清晰的感觉。我们一般会在两种情境下使用导航,一是知道自己大概要去的地方,但是不知道怎么走,这个时候对导航的需求是快速定位以及准确的路线,这属于比较明确的需求。第二种情况是我们有模糊的需求,比如「 吃饭」、「 住宿」,往往需要导航为我们找出附近的相关地点,属于结果导向的。 2008 的这套导航对于「 需求」 的理解很到位。尤其是对于第一种需求,表现是,搜索目的地非常快捷方便。支持首字母、手写、全拼等输入方式,同时具备联想功能。比如搜索「 北锣鼓巷」,直接用首字母「BLGX」 就可以快速找到,联想功能又可以帮你快速的锁定下一个字母,而在手写的时候,先写出「 北」 字,后面几个字几乎完全用触摸选取就可以了。 用「 地址」 模式搜索,输入「 北锣鼓巷」 之后,给出的结果是这条路上所有的 POI 信息。如果用「 关键字」 搜索「 北锣鼓巷」,结果直接就是这条路。在用了几个模糊词进行查询之后,我大概摸清了搜索结果的排序规则:比如,以「 酒店」 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会按照「 名称长度」 和「 距离」 两个规则排序,而「 名称长度」 又优先于「 距离」。另外,在搜索关键词的时候如果能把兴趣点名称写得具体一些,回更加快速的找到需要的目的地。在我测试地点旁边有一个晨光文具店,我用关键词「 晨光」 进行搜素,在结果列表的第六页找到了这店铺,如果搜索的时候加入「 石佛营」 几个字,就会非常快的找到。 而对于「 兴趣点」 这种搜索方式,看起来和「 关键词搜索」 有些矛盾,不过「 兴趣点」 更偏重的是搜索当前位置周边的地方。系统一共提供了 5 页共 21 种兴趣点分类,每个分类里又有若干小类,详细程度足够能满足要求。在优先程度上,第一页里的「 标致」「 商务休闲」 两类应该被第二页的「 餐饮」「 住宿」 代替,因为后两者的使用频率要高一些。 测试的时候,我的位置在石佛营东里附近。如果在兴趣点查找页里点「 详细」,会给我列出 100 页共 500 条兴趣点,最远的一个兴趣点距离我 586 米远。兴趣点的丰富程度还是不错的。 实际导航表现: 2008 的导航在目的地搜索上有不错的体验,那么它实际导航过程中的表现又怎样呢? 结论是,如果你是一个注重结果的人,那这套导航完全及格,如果你注重过程,那可能它做不到完美。 很贴心的一点是,不管是否设置了导航路线,系统都会在经过摄录点位的时候自动发出声音提醒。 路径规划方面,系统提供了「 快捷」、「 最短」、「 优化」 三种规则,另外可以选择「 避开渡口」、「 避开收费站」、「 避开高速」。不过,「 避开渡口」 这个使用频率应该很低。在导航中,可以随时添加途经点,途经点的获取和普通的搜索目的地是一样的。 在关键节点,系统会自动分屏显示并且自动缩放。分屏的模式包括 3D 实景和路口放大图,另外在立交桥下也可以放大显示。如果人为的用放大缩小按钮改变了地图比例尺,系统在没有收到下一个操作的 20 秒以后会自动改变成操作前的比例尺大小。 导航时的语音播报声音比较自然,但是例如「 前方两公里下坡道」 这种播报方式,和我们平时的理解方式有些差异。在北京这种地方,一般的说法是「 出主路」、「 进辅路」 等等,但是「 上下坡道」 的播报方式在去重庆评测另一款车的时候,却恰好有了用武之地,因为重庆确实非常立体。 这套导航可以自动重新规划路线,不过在我的使用过程中,它的规划能力和我实际的行驶意图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当然,这个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也是因人而异的。 总结 总体来说,2008 的导航算是好用,这更多的是因为它的设计更加符合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习惯。在一些细节上,还是有改善的余地。 目的地搜索是最大的亮点,POI 也足够丰富,但是在实际导航过程的一些细节上,还有改进的余地。

被带到沟里也得用——导航为什么这么 low?

· May 29, 2014

把人带沟里的还能叫导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