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Asia | 加入第三方车辆之后,苏打科技想做出行服务的「售卖平台」

· May 17, 2016

共享用车需要「 轻」 点儿,这是我去年体验了苏打出行之后的结论。这里的「 轻」 特指用户体验、运营模式等方面。 但不可否认的是,共享用车的「 重资本」 属性很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车辆资源。这里面需要考虑资本、车企等各方面的因素。在这一点上,由车企主导的共享用车项目就有了天生的优势,比如上汽、北汽。 然而,我们之前接触的很多分时租赁项目,包括今天要聊的苏打出行在内,背后都没有车厂、大财团等资源支持。因此怎样把重的事情用轻的方式完成,成了这些项目快速推广的关键。 自营+平台 在 CES Asia 上,我和苏打科技 CEO 余涛聊了聊他们最近的产品调整。除了原有的「 苏打出行」 之外,苏打科技还想把第三方车辆运营起来。 余涛用「 京东」 和「 亚马逊」 的模式解释了这次调整。相比天猫,这两个平台最大的特点是「 自营+平台」 的属性。也就是说在上面除了自营的产品之外,还能够买到进驻商家的商品。 回到共享用车上,除了保持原有车辆运营之外,苏打科技还会提供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平台运营第三方车辆。谈到运营第三方车辆,可能你会想到「 微租车」 这类软硬件技术方案供应商。而前一阵,一度用车也宣布要把「 开放平台」 作为重要战略,引入第三方车辆和相关资源。 不过余涛认为,要把服务做好,还需要保持自身对分时租赁的不断运营来获取反馈,因此不会放弃原有的业务。他也没有否认想要扩大自有车辆规模的想法,只不过这么做还需要很长时间积累。 回到第三方车辆资源,余涛所指的主要来源是租赁公司。他们有闲置车辆资源(很多车辆的使用场景固定且闲置时间长),但是没有碎片化时间的盈利能力。目前,苏打已经和汽车租赁公司安飞士 AVIS 达成了合作,之后的目标客户也是拥有一定车辆资源的非巨头租赁公司。 租赁公司只需完全托管车辆,而苏打科技会采用利润分成的方式按比例收取服务费。这种模式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把车辆的闲置时间转化成了利润,算是一种开源方式。余涛告诉我,基本上可以把车辆的利用率从 60% 提升到 80%。 如果专门购置或租用车辆用于分时租赁,那么除了运营费用之外,平台还需要承担包括车辆购置(或租用)、折旧损耗等费用。而利用第三方资源,只是提升闲置资源效率而不需要增加太多额外成本。这对于租赁公司来说,确实是一个吸引力。毕竟他们要做的只要提供车辆。 要把这件事做成,在技术上主要依赖于 SaaS 运营运行平台以及安装 T-box 的车辆改造。也就是说,苏打科技会给第三方提供包含软硬件的解决方案。软硬件平台的应用场景不会限于电动车,燃油车也一样支持。 不过对于苏打出行来说,提供「 全套」 服务显然有不小的压力,例如运营、线下点位资源、推广等问题都需要自己承担。余涛认为这种模式核心在于线下的点位资源,苏打科技会和物业、电桩企业等合作分摊建设成本,然后基于点位的覆盖范围推广服务。 调整的必然性 苏打科技的这次产略调整,在我看来是有一定必然性的。说白了,他们想要通过这种模式在前期避开自身劣势,也就是车辆短缺(毕竟这需要大量的资本)。如果依靠自身去获取,一是资金压力大,二是回本慢。按照现在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单单在北京,我们就接触过将近 10 家同类企业),这么做很有可能直接在竞争中「 慢性死亡」。而当其他平台也开始「 开放」 之后,苏打走这一步,也是顺理成章的。 相比之下,做平台这件事首先在车辆资源上有一定保障,这就绕开了最核心的难点。剩下的点位、运营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可显然已经把难度降低了不少。同时,苏打科技的母公司飞驰镁物科技(关于飞驰镁物,你可以点击看这篇文章)能够提供车联网软硬件的技术支持,这一点也是很多企业不具备的优势。 在运营层面,苏打科技会保证自己的品牌露出。也就是说,用户智能通过苏打出行 App 体验到服务。这样一来,用户始终能够感知到苏打出行的品牌,能够保证持续曝光。最后,运营车辆获取的用户数据、车辆数据依然属于平台。说到大数据,这里面的想象空间你懂得… 理论上跑通了,剩下的就该考虑更接地气的大范围落地问题了。这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显然要比目前的小范围实验多得多。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苏打出行说自己不是分时租赁,那他们是什么?

· Dec 30, 2015

分时租赁,说白了就是把平台上的车辆按小时甚至分钟进行出租。它被很多人公认为是未来汽车共享的重要模式之一,但是,「 分时租赁」 这四个字虽然听上去简单,里面的学问、门道却相当多,也因为这些原因,在这个领域里,国内有不少玩家不停的进入,也有很多玩家相继离开。 「 苏打出行」 是进入者之一。这个项目最初隶属于车联网创业公司飞驰镁物,在 2015 年 7 月份,它被独立出来,单独成立公司进行运营,10 月 15 号,苏打开始内测,现在已经进入公测阶段。 我们好奇的是,经过了这几个月的时间,苏打平台运营的怎么样了?他们又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商业模式的? 不过,苏打科技的 CEO 余涛首先明确了一下概念,他并不觉得他们的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 分时租赁」,而是一种更先进的智能交通模式。 苏打采用的是轻资产、重平台的方式,没有自购车辆,没有自建充电桩,而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模式本身。轻或者重取决于自己的体量和依托的资源,和有着北汽、富士康背景的绿狗租车相比,初创的苏打采用这种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模式,其实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们投放了 30 辆启辰晨风电动车,目前的网点仅有几个,按照苏打的说法,现在属于产品和模式验证的阶段。 个性、年轻、碎片 据苏打出行介绍,通过这几个月的运营,他们总结出了三个特征:个性化、年轻化、碎片化。 先来看一组数据:在他们的用户里,78%的人是 85-95 年龄段的;用户群中 67%的人驾龄在两年以下;目前有 52%的订单租用时间小于 37 分钟。 事实上,个性、年轻、碎片,也正符合苏打的初衷。 个性化:通过场景还原,他们发现,用户的使用时段和场景非常多样化,包括下午茶、商务出行、朋友聚餐、下班应酬等等。而以他们在成都天府软件园的试点为例,他们想服务的是孵化器群体,对入驻孵化器的人群来说,「 交通出行」 是和会议室、打印机、网络性质类似的基础服务,所以他们会针对这些创客人群提供更定制化的服务,目前他们投入了 10 台车在天府软件园做试验。 年轻化:在用户群选择上,苏打更想以年轻人为主体,同时也希望他们的品牌也体现出这种年轻化的特征。 碎片化:这包括两层意思,首先,他们想让每一辆车子都在自由流动中,其次,车辆作为一种「 资产」,也是需要被碎片化的。 苏打的竞争力是什么? 苏打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分为这么几个部分:碎片化、用户体验、数据。 苏打似乎特别强调「 碎片」 这个词。接着上面说的两层意思来细化一下:1. 车子的自由流动意味着,用更少的车子可以覆盖更大的范围,服务更多的人,这样可以让单车价值最大化,而理想状态是,车子一直在路上行驶,更低的停留率意味着停车位、充电点等问题都可以被弱化。2. 车子本身的碎片化,这个下面会详细分析。 用户体验方面,一方面苏打要在接下来继续打磨用户体验,另一方面他们也想把更多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接入进来。 而数据其实是最有意思的一点,他们想通过共享车的投入,减少交通的流量,减少碳排放,减少交通拥堵。虽然目前苏打平台的数据量有限,但是他们想通过不断的运营,把自己的数据和整个城市的交通布局数据、公共交通的数据、线网密度的数据、OD 数据等相结合,来模拟和推演出一个模型,告诉当地管理者,投入不同数量的共享用车和网点,可以分别解决多大的交通流量问题。另外,更精准的数据也可以支撑苏打自身的运营,包括运动模型、财务预测等。 苏打想做什么? 在余涛看来,未来的整个共享用车网络应该像是物理世界里的粒子系统,粒子的运动看起来是无规律的,但事实上在这背后,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苏打想通过一些数据来发现这种内在的规律,来促使整个车辆的流动性,让整个系统的运营效率更高,让车服务更多的人,减少私家车的出行。模式是 B2C 以及 B2B2C。 在一些现实问题上,他们也给出了解决办法。车源上,他们会在接下来六个月内维持三位数的规模,一方面和更多的电动车企业合作,另一方面,接入更多的租赁公司车源,甚至是以用户「 众筹」 的方式增加车辆。在充电桩和停车场方面,他们会和充电桩公司合作,整合更多的行业资源,同时也会去和商场、园区去谈合作,入驻这些场所。 「 社区」 是他们重点想做的事情。也就是从站点的模式,引申到自由流动的模式,由点成块再成面,以此来实现更大区域内的自由流动。到底选择哪些「 社区」 入驻?他们的做法是,在投放车辆之前捕捉用户需求。需求的来源又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公共交通数据和 OD 数据推测热点,二是结合一些社交平台,让用户反馈他们的需求,然后由把这些需求汇总到一起,形成整个的热点图和单个的模式图,做更精准的车辆投放。 其实说到底,他们想做中国的 Autolib。这个法国巴黎的共享用车项目,正是一种轻资产、重平台的模式,他们提供平台,让不同的租赁公司车辆接入进来,通过自己的平台优势和数据分析能力,让车子达到自由流动的目的。 至于如何盈利的问题,他们的答案很明确:盈利的增长点并不在租赁业务本身,比如,在形成规模效应之后,通过碳排放的交易,来引申出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看来看去,现在对于苏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反而是让更多的车辆接入进来,并且拓展更多的网点,让平台运转的更快。而且,在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之前,难免会用相对不那么超前的一些做法来保证正常运营。 在骨感的现实面前还能坚持多少未来的理想,这是一个问题。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Soda「苏打出行」体验报告:「轻量化」才是共享用车的核心

· Oct 19, 2015

上周,电动车分时租赁产品 Soda(苏打出行)在中关村开始内测,我们得以再次体验了「 共享用车」 这个有些「 老生常谈」 的产品。 共享用车概念其实并不新鲜,很多同类项目都已经投入了运营:杭州的微公交、北京的绿狗、上海的 EVCARD,都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 所以,这篇文章除了聊对于苏打出行的体验感受,更想聊聊我对分时租赁这一类产品的想法。 Soda 的轻度体验总结 先简单介绍一下 Soda 的基本情况: 使用流程 :用户下载 App—注册—通过地图导航至车辆—选车下单—开锁—用车—还车付费(目前还处于内测,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 车型和定价 :目前 Soda 使用的车型是启辰的晨风电动车(日产 Leaf 的中国版),定价方式则是按用车时间( 0.19 元/分钟)加上行驶里程(1.99 元/公里)共同计算。如果选择按天或按月租用,价格分别为 269 元和 6000 元。如果用户没有将车还到合作的停车场(超出还车区域),则需要支付车辆的调度费用。 车辆数和停车点 :在上周投入内测的共有 13 辆车,本周将增加到 30 辆;现有的 3 个停车点(租车点)都位于北京海淀中关村地区(逐渐向外扩张,近期会在成都试验)。 在体验中,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App 上的车辆电量显示会比车内仪表显示的少一些(原谅我拍照手抖,照片里手机显示的电量是 76%,车子显示 84%)。起初我以为是数据传输的错误,Soda 科技的 CEO 余涛解释说,这是为了能够预留一些剩余电量用于应急。 轻量化是关键 之前我们也体验过几个共享用车项目,总的来说,我认为对于这个看起来有些「 重」 的领域,反而要做到「 轻」。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释。 首先是用户。 对用户来说,使用一款产品最重要的是体验,而过于复杂的流程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用户体验。 还记得我们最早在北京地区体验的共享用车(分时租赁)项目是北汽的「 绿狗」,虽然租车还车的过程比神州、一嗨强太多,但还是觉得不够方便。比如,用户需要注册,然后会收到由运营方快递过来的一张卡片,租车时,用卡片才可以实现开关门,这对于新用户来说,太复杂了(现在似乎用手机也可以开关车门)。同时,用户还需要往账户里存入 1000 块押金。嗯,好烦。 而 Soda 在这方面的体验相对提升很多,所有注册流程都可以通过 App 完成,只需要上传驾驶证和信用卡信息,经过工作人员审核之后就可以使用了,整个过程大概需要几十分钟就能完成,流程相对简单很多。 在价格上, Soda 相比现在的同类产品有些偏高,我们一共租用了 2 小时 49 分钟,开了总计 7 公里,最后的费用是 46 元。 不过,这也是由于启辰晨风本身定位偏中端的缘故,价格没有那么「 亲民」。余涛表示,Soda 在将来会推出主打平价路线的车型(很有可能是两座车),将价格再降低一些。毕竟,虽然目前分摊到每辆车上运营成本很高,不过这也是因为车辆数太少,随着车辆数增加,分摊成本就会逐渐降低。 其次是运营方。 对于共享用车来说,运营车辆本身是一件相对很「 重」 的事情。 目前,Soda 租用的车位上并没有带充电桩,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在夜间或车辆没电的时候去充电。未来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据余涛所说,他们准备和电桩等电动汽车互联网服务运营商合作,另外,还想和智能停车的方案提供商合作,以此来扩大虚拟网点的布局,还是轻模式。 其实在这方面他们的规划并不少,停车、充电、甚至清洁、保养,他们都想和后市场生态圈对接,提供碎片化体验背后的碎片化服务。 Soda 也计划鼓励用户做传递性质的评价,想要借助下一个用户发现之前用户遗留下的问题(卫生或者车损问题)。总之,减少运营过程中运营方的介入,是 Soda 接下来必然要做的事。这个听起来有些绕嘴,说白了就是要尽可能利用用户的力量去做资源调配。 同时对于车辆资源,Soda 也不打算选择重资本的购买模式,更倾向于和车厂合作。具体可能会采用「 利润分成+租金」 的方式去运作,减轻自身负担,在车型选择上也可以更加灵活。 从「 轻量化」 角度看,Soda 算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就看如何保持「 轻」 的状态扩大体量了,这才是关键。而能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做出这么一款产品,其实他们在技术上的能力,已经被证明了。 后来,余涛丢过来一张图,Soda 想做什么,从图里就能看明白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