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创业公司禾赛科技完成 2.5 亿 B 轮融资,光速中国和百度领投

· May 04, 2018 333

5 月 3 日,国内激光雷达厂商禾赛科技宣布完成了由光速中国和百度领投的 2.5 亿元 B 轮融资。 目前为止,禾赛科技共完成了 3 轮融资,共计数亿元人民币。之前,他们获得了由高达投资领投,将门创投、磐谷创投以及远瞻资本跟投的共计 1.1 亿元的 A 轮融资。 禾赛科技 CEO 李一帆表示,这轮融资将用于提升 Pandar 40 等机械激光雷达的产量,并加速固态激光雷达 Pandar GT 的量产,满足车规级要求。 除了以上两个产品之外,禾赛科技的主要产品还包括与百度合作、基于 Apollo 平台的自动驾驶开发者套件 Pandora,这些产品主要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生产研发,以及能源行业安全巡检的激光遥测系统。 Pandar 40 是一款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具有 200 米的测距能力和厘米级的京都。Pandar GT 是一款固态激光雷达,能提高测距性能和角度分辨率。 我们这里主要说一下与百度合作的自动驾驶开发者套件 Pandora。它由一台 Pandar 40 激光雷达、5 个环式摄像头(4 个黑白摄像头、1 个彩色摄像头)组成的视觉感知模组,是一款 all-in-one 的自动驾驶套件,也是百度 Apollo 平台上唯一的环境感知套件。平台还针对 Pandora 量身定做了 Pandora SDK,全面支持它「 即插即用」。目前,Pandora 已经开始量产。 在此前百度发布 Apollo 2.5 的时候,「参考硬件」一栏就新增了禾赛的激光雷达,而这次百度继续领投禾赛,也可以认为是他们对于激光雷达「控制欲」的强化。除了禾赛,百度还是另一个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的股东。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石墨烯、固态电池、激光雷达,这台车凑齐了所有最热概念

· Jan 16, 2018 333

还记得美国的 Fisker 公司吗?当年 Fisker Karma 的出现着实让 Fisker 公司火了一把,一小部分车还被进口到了中国。时至今日,你还能在北京看到已经上牌的 Fisker Karma。不过 Fisker 公司的发展并不顺利,后来被中国万向集团收购。 2016 年,Fisker 创始人 Henrik Fisker 又创办了一家电动车公司,注册名为「Fisker Inc.」,所以简称依然为 Fisker。希望大家不要搞混,这车和万向集团没什么关系。 自 Fisker 成立之后, 除了传出「Fisker 研发新型 XX 电池」 和「 与 XXX 公司达成合作外」 消息外,这家公司一直没拿出什么让大家 exciting 的东西。 终于,在这次 CES 上,Fisker 带来了最新概念车 Fisker EMotion。只不过,Fisker 没自己买展位,而是「 蹭」 了合作伙伴激光雷达公司 Quanergy 的展位。如此大的一辆概念车摆在展台,加上隔离的玻璃护栏,让 Quanergy 的展台显得有点挤… 刚看到 Fisker EMotion 的时候,造型并不让我出乎意料,因为我看过 Fisker 的创始人 Henrik Fisker 之前设计过的一些作品,几乎全是 GT 跑车。 来看看他都设计过什么车型。 宝马 Z8:  阿斯顿马丁 DB9: 阿斯顿马丁 V8 Vantage:  VLF Rocket: VLF Force 1: Fisker Karma:  再来看看 Fisker EMotion,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了:  有意思的是,当年 Elon Musk 仰慕 Henrik 的设计才华,于是让他帮忙设计特斯拉 Model S,但是 Henrik 的进度极慢,设计出来的东西让 Elon Musk 十分不满意。后来 Elon 发现,Henrik 自己成立了公司准备造车,于是双方闹掰…那家公司就是被万向收购的 Fisker。 这里不详细说 Henrik 和特斯拉的故事,还是聊聊这次 CES 发布的 Fisker EMotion。 先说价格和上市时间:13 万美元起步,如果购买所有选装包可能要 19 万美元,2020 年量产。目前,你已经可以在 Fisker 官网下订单,订金 2000 美元。13 万美元在美国可以买什么车呢?比如宝马 i8、奔驰 S550 或 AMG GT… 看了这个价格和时间点之后,你就不会觉得这辆车有多么天马行空了。所以这辆车到底有多超前?继续往下看。 2018 年推出的概念车,开门方式一定得另类。Fisker EMotion 的车门是向上打开的,官方称之为「 世界首创蝴蝶门」。蝴蝶门上的传感器可以检测车门周围障碍物,防止在开关时发生磕碰。另外,也可以用手机控制车门开闭。堵 100 块钱,它在量产的时候绝对是个灾难,参考特斯拉 Model X。 值得一提的还有轮子。轮子一定得大才动感,直接上 24 寸的(标配),可选碳纤维材质轮毂。24 寸什么概念呢?和自行车轮子一样大。至于轮胎,是倍耐力的特供产品,低滚阻设计有利于减少电量消耗,较高的胎壁有利于提升乘坐舒适感。 所以从视觉上看,虽然 Fisker EMotion 配的是 24 寸的轮毂,但胎壁没那么薄。 至于内饰,有各种真皮包裹,当然还有三个大屏以提升科技感。 … 继续阅读

CES 2018 | 固态激光雷达成为 CES「主流」,但还未出现真正的巨头

· Jan 15, 2018

毫无疑问,自动驾驶依然是 2018 年 CES 的热门话题之一。在 CES 的展馆外,你可以用 Lyft 叫一辆 APTIV 的自动驾驶宝马 5 系,或者体验各种各样的自动驾驶汽车。 看着这些车上动辄几万美金的激光雷达,并且一辆车就装好几个,不禁感叹:激光雷达公司或成最大赢家。这些卖激光雷达的公司,如同淘金时代那些卖牛仔裤的商人。 在 2016 年的 CES 上,固态激光雷达概念火了一把,此后「 几十美金、几百美金」 的口号不绝于耳。那么 2 年过去了,固态激光雷达发展的怎么样了?在这次 CES 上一看便知。 先从产品说起,激光雷达公司中不得不关注的就是 Velodyne。自动驾驶火了之后,这家老牌激光雷达公司非常敏锐的嗅探到了商机,迅速进入自动驾驶领域。 Velodyne 这次带来两个新产品,分别是固态激光雷达 Velarry 和 128 线激光雷达 VLS-128。VLS-128 的探测距离可达 300 米,扫描精度为 3 厘米,性能是 64 线激光雷达产品的 10 倍但体积是其 1/3。 下图为 128 线激光雷达的实时扫描结果: 至于 Velarry,依然处于研发阶段,6 月将会有 demo 出来,下半年可以量产: 下图为 Velarry 的实时扫描结果: 除了产品之外,Velodyne 值得关注的就是 Megafactory 工厂,这座工厂已经有能力量产 VLS-128。Megafactory 位于圣何塞,使用了 Velodyne 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大大提高了激光雷达生产的自动化率。「 自动化生产」 对于激光雷达来说,至关重要。Velodyne 的 CEO David Hall 曾透露,Megafactory 可以年产 100 万台激光雷达。 另一家就是去年频上头条的 Quanergy,这家公司在去年和 Fisker 达成合作,所以这次在 Quanergy 展台摆了一辆 Fisker EMotion 概念车: 在 EMotion 这辆车上,一共安装了 5 个 Quanergy S3 固态激光雷达,几乎和车融为一体。EMotion 的续航约为 400 公里,将会在 2020 年量产,有 Level 4 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在 EMotion 的车头位置,有一个屏幕实时显示 S3 的扫描结果,不过结果呈现很「 卡通」: 另一个技术展示,就是使用激光雷达实时计算进入 Quanergy 展台的人数。 关于制造,Quanergy 的 CEO Louay Eldada 告诉 GeekCar,他们新建的生产工厂有高度的自动化生产能力,并且还给我发了一张生产车间的图片。据 Louay 透露,这座工厂的年产能为 100 万台。(和 Velodyne 一致…)另外,Louay 还给我展示了一段产线运作的视频:一台机械臂在 3-5 秒内就能完成一个激光雷达的其中一个加工步骤,全自动化运转。不过遗憾的是,他说这个视频还不能公开… 下图为 S3 固态激光雷达: 另一家很火的激光雷达公司就是速腾聚创,主打的产品也是固态激光雷达。下面这辆图森的自动驾驶汽车,搭载了速腾聚创的产品 RS-LiDAR-M1 Pre: M1 Pre 的最大探测距离为 200 米,探测视角为 … 继续阅读

新年大促销:Velodyne 16 线激光雷达打 5 折,现在只要 3999 刀…

· Jan 02, 2018 333

2018 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就放出了消息:旗下 VLP-16 Puck 激光雷达价格减半,让触手可及的、安全的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可能。在此之前,VLP-16 Puck 的价格为 7999 美元,减半后即为 3999 美元,约合 2.6 万元人民币。 看到这条消息,GeekCar 一位同事说:「 新年促销了啊…」,一位投资人朋友说:「 好事!行业在加速,很快那些滥竽充数的就开始显形了。」 作为激光雷达领域的老大,Velodyne 放出这条消息还是能引起一定影响的,那么玩「 新年促销」 的底气是什么? Velodyne 的创始人 David Hall 透露:「 进入 2017 年之后,客户对 VLP-16 激光雷达的需求猛增,所以我们提升了产量,进而能够降低成本。我们想让 2018 年成为自动驾驶汽车「 乐观」 的一年,特别是第一批上路的「 机器人出租车。我们要把交通安全民主化,让它尽快惠及每个男人、那人和孩子。」 在去年年初的时候,Velodyne 在美国圣何塞新建了 Megafactory。这座新建的工厂采用了先进的、流水化的生产方式来制造激光雷达,包括 Ultra Puck™ VLP-32C 和最新的 128 线激光雷达 VLS-128。 和半年前相比,Megafactory 的员工数量增长了一倍,这些人包括工程师、制造专家和行政人员。Velodyne 还对 Megafactory 进行了商业论证,因为随着自动化生产程度的提升,公司对设备和人才的投入也越来越大。 自 VLP-16 在 2016 年发布之后,就受到了客户们的热捧,Velodyne 创始人还用「 排队购买」 这个词来形容它的火爆程度。不过在扩大产能和研发自动化生产线之后,Velodyne 方面表示已经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熟悉激光雷达的同学都知道,这东西虽好,但实在是太贵。在去年 CES 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出激光雷达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小型化、固态化以及低价。 一年过去了,激光雷达确实是变小了,但固态激光雷达仅停留在「 发布阶段」,还未被大面积采用,而低价则需要「 量产」 来实现,也就是「 你买得多,就便宜」。 去年 8 月,前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曾透露,因为百度持续购买 Velodyne 的激光雷达,64 线产品的价格已经从此前的 70 万人民币降到 50 万人民币。价格确实便宜了 20 万,但对于一辆车来说还是太贵了。对于价格,Velodyne 的高管曾透露:如果有几百万台级别的订单,可以给出优惠价格,即 500 美金/台。 然而在汽车行业内,现在各个公司购买激光雷达仅用于研究自动驾驶汽车或采集高精度地图。除了奥迪 A8 之外,还没有汽车搭载激光雷达,肯定还没有车企下「 百万级订单」。 简单推算一下,如果有车企要买 100 万个激光雷达,按优惠价 500 美元/个,就是 5 亿美金。钱可能不算什么,关键是从产品层面来说,早期用得起激光雷达的肯定是高端车(比如奥迪 A8),但对于高端车来说,100 万的销量确实有点多了。 需求是一方面,激光雷达的生产过程也是个问题。Velodyne 官方曾表示,此前激光雷达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是激光雷达繁琐的手工组装和调教阶段,人工成本非常高(想想美国人工成本…)。不过 Megafactory 的出现,提高了激光雷达的自动化生产程度,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在今年的 CES 上,Velodyne 将重点展示的是固态激光雷达产品 demo 和 128 线激光雷达。除了 Velodyne 之外,其他激光雷达公司也在努力降低成本,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那么今年 CES 上的激光雷达产品都有什么新趋势?GeekCar 会持续关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为了自动驾驶,通用买了一家激光雷达创业公司

· Oct 10, 2017 333

在自动驾驶领域,大汽车厂商的布局仍在继续。这两天,通用宣布他们收购了一家名为 Strobe 的激光雷达初创公司。 这个消息是由通用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Cruise 的 CEO Kyle Vogt 在一篇博文上透露出来的,这篇发布在 Medium 上的文章,名为「我们如何解决激光雷达问题」。 说句题外话:现在「官宣」的花样真是越来越多了……这位大哥之前还发布了一篇文章,详细解读 Cruise 如何量产出了「真正的全自动驾驶车」,因为 Medium 的影响力,这个文章(或者说是「官宣」)发出来之后,迅速被各大科技媒体跟进报道。 说回激光雷达的事儿。 Vogt 在文章里放出了一个 Strobe 的早期激光雷达原型产品图片: 体积非常小,而且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可以转的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被认为是自动驾驶车的重要传感器之一,它的任务是实时探测车辆周围环境。在 Vogt 看来,目前市面上的激光雷达产品体积大、机械机构复杂,受天气影响较大,而且关键是——贵。这些因素叠加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激光雷达现在已经被应用于自动驾驶原型测试车,但是当把这些技术商业化的时候,就无法避免的面临硬件成本问题。 而 Strobe 正在研发的是「下一代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它有两个特点。 一是把传感器芯~片~化了,也就是把原本复杂的机械机构进行简化,因此可以大幅降低激光雷达的成本,至于具体数字,Vogt 透露是可以降低 99%的成本。 第二个特点。这家公司的名字「Strobe」,有闪光、频闪的意思,这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技术路线与众不同之处。目前可供参考的技术相关信息不多,但是在 Strobe 的官网上,针对他们的激光雷达,列举了如下一些技术特点: meets the required situational awareness for all levels of autonomous operation provides one-pulse doppler for faster decision making practically suited to meet chip scale fabrication requirements for the automotive market single lasewr-detector pair for each unit inherently low latency meets and exceeds safety requirements fundamentally immune to interference wide dynamic range to see objects in the shade next to bright sunshine number of pixels and field of view is controllable in real time to zoom the resolution 我们猜测,这可能和另一家名为 Blackmore 的公司所采用的技术路线类似。Blackmore 的雷达属于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雷达,不使用主流激光雷达所采用的飞行时间法(Time of Flight, ToF),而是通过测量反射波的频率改变来测距,好处是有更高的精度,并且不受雾、雨雪、灰尘影响。 其实整个激光雷达领域都在做的一件事就是降成本,推出廉价的激光雷达。有的通过技术,有的通过规模化。比如行业巨头 Velodyne,他们在美国圣何塞新建了工厂,可以实现全自动生产激光雷达,规划年产能百万台。对于这个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如果不能在规模化上有所突破,就只能从技术上寻找突破口了。 Strobe 的团队规模并不大。根据外媒的报道,这个公司只有十几名员工,被收购之后,这些人会并入 Cruise 的团队。那么,为什么通用看上了他们呢? 可能还是为了寻求在激光雷达这个硬件上的控制权和自主权,不被供应商所牵制,同时又有一些降低成本的考虑。毕竟,通用旗下的 Cruise 已经开始「量产」自动驾驶车,并且推出了名为「Cruise Anywhere」的无人车共享服务。因此,他们对于激光雷达产品是有大批量需求的。而从长远来说,作为一家致力于发展自动驾驶的整车厂,手里握有一个能生产关键传感器的公司,不管是自己用还是卖给别人,怎么看都没什么坏处。 看看行业里其他人的玩法:百度投资 Velodyne、谷歌 … 继续阅读

第一个量产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公司,推出了「雷达专用雨刷」

· Sep 20, 2017 333

在本次法兰克福车展上,要说全场最懂汽车厂商的,无疑就是「 供应商」 了。想了解汽车发展的下一个 10 年,完全可以从供应商看起,因为不少核心技术都掌握在供应商手里。 听完几个供应商的发布会我发现,和车企一样,供应商们对未来趋势的看法也很一致:电气化、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并且大家都已付诸了实际行动。 这篇文章我们先来聊「 法雷奥」,在我去法雷奥展台的时候,早已定下一个不得不看的东西:SCALA 激光雷达。 不再遥远的激光雷达 法雷奥经常带着 SCALA 参加各种展会,但这次意义非凡,因为法雷奥可以自豪的宣布:SCALA 是「 目前唯一实现量产的车辆级激光扫描仪」。 虽然法雷奥没明说是哪款车搭载了 SCALA,但目前已知的是:量产车中只有奥迪 A8 搭载了激光雷达。所以,答案很明显… 自动驾驶技术的一小步,法雷奥的一大步。在现场发布会上,SCALA 激光雷达是唯一被单独拿上舞台的产品,足见法雷奥有多重视 SCALA… 为了配合激光雷达的使用,法雷奥还推出了一款 everView 传感器清洁系统,专门清洗车上各种传感器。everView 每次清洁需要 25 毫升清洁液,另外还可选装冬季除霜功能,可与所有传统泵无缝协同工作。 如果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传感因为天气原因,被泥、霜和雪覆盖,就会像人类开车被堵上耳朵、蒙上眼睛一样,对路况判断造成影响。 都说要做自动驾驶汽车,终于有公司出来为传感器做清洁系统了。 不过看到 everView 清洁器,我很好奇奥迪 A8 上那台激光雷达,会不会因为泥、霜和雪的遮挡而无法正常工作。 在无人驾驶还很遥远的情况下,特定场景下的无人驾驶离我们更近,比如泊车场景。 法雷奥这次带来了 Park4U Home 个性化自动泊车系统,这套系统包括 12 个传感器、四个摄像头、一个 SCALA 激光扫描仪和一个融合控制单元。  当用户选择手动停车时,系统便开始学习路径(最长 50 米)和周边环境,以便车辆下次自行完成泊车。 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车辆,遇到障碍物时系统可通过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收集来的数据进行自动泊车。同样,用户也可以在出门前「 呼叫」 车辆,让车在门前等你。 本质上是:车辆需要学习用户规划的停车路线,再依靠传感器规避路线中的障碍物。 不过在我看来,车企可能不会仅仅为了实现全自动泊车而为一堆硬件买单。全自动泊车功能可能依存于自动驾驶系统,因为二者所需的硬件有所重合。 其实除了法雷奥,也有其他供应商推出了「 无人泊车系统」,比如博世。 面向未来的人机交互 MyMobius 是一套人机交互界面,包括:1 个人机交互界面、1 个麦克风、2 块显示屏、2 方向盘触摸控制、1 个通讯模块、XtraVue 超级视距系统、CloudMade 技术(主要负责云端)。 MyMobius 能学习用户行为,来提供个性化的行程和设置,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 智能助手」。举个例子:一般周一早上 7 点你去送孩子上学,这时候你上车了,车机屏幕上就会问你是不是要去 XX 学校。前面提到的 Park4U Home 系统,也接入了这套人机交互界面中。 一般车企所说的「 智能、互联」,很大程度上就依靠类似的智能车机系统来实现。理想很美好,现实是当下车机系统处于「 青黄不接」 的状态,车企宣传的智能化功能依然停留在概念车上。即使是现在有车企买了法雷奥的 MyMobius,也要等 3-5 年我们才能见到实车。 除了以上提到的个性化推荐功能,MyMobius 中的 XtraVue 超级视距系统是和行车安全相关的。XtraVue 通过 V2V 功能、激光扫描仪和摄像头,在屏幕上显示前方路况。比如要借道超车时,屏幕上会以直观的方式显示前方有无车辆,类似「 透视」 的效果。 当然,法雷奥还展出了一些电气化时代所必须的技术,比如 48V 混动系统、可在极寒天气下为电动车增程 30%的热泵、轻量化复合材料等等。 下面这张图来自法雷奥展台,复合材料被放在了一堆羽毛之上,用于展示它有多轻: 逛供应商展台,和逛车企展台是两个感觉,在这里你能切实看到汽车的未来,而不是那些夸张的概念车。因为供应商所展出的产品,没准哪天就搭载到了量产车上,或许已经投入量产但并未公布。 其实,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也很激烈。我们这次聊的法雷奥展台,只是偌大的法兰克福车展供应商展馆的一角,关于供应商的更多内容,请期待后续文章。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国产的逆袭?我们和禾赛科技聊了聊他们的 40 线激光雷达 Pandar

· Apr 11, 2017

一家做天然气激光遥测系统的公司,如今也跨界到了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这家公司叫做禾赛科技。昨天,他们发布了自己的重磅产品:40 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 Pandar 40。为此,我和禾赛科技 CEO 李一帆聊了聊。 激光雷达的重要性无需多言,目前市面上激光雷达的销量基本都是由研究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撑起来的。这些公司可以分为几类:车企、互联网公司、供应商以及创业公司,相应的代表公司有:福特、谷歌/Uber、德尔福以及国内的智行者等等。 禾赛此次发布的 Pandar 40 激光雷达,内部依然有转动的机械部件,外部有壳子罩着,下图是它和一罐可乐的对比: Pandar 40 专门为无人驾驶场景做了诸多优化,线束并不是均匀分布的: 在接近 0°范围附近的 25 线的角分辨率达到了 0.33°,可以充分捕捉行驶过程中远处物体的细节特征。 相比于传统 16 线的 2°角分辨率,在 50 米外的一个 1.7 米高的行人,他身上的线可以从 1 条上升到 6 条,甚至超过了 64 线的 5 条(0.4°角分辨率)。 用图说话,就是这样的: 禾赛方面也列出了 Pandar 40 和 Velodyne 64 线激光雷达的参数对比: 从性能直接对标 Velodyne,可以看出禾赛对自己的产品很有信心。不过对于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对 100-200 米的障碍物的探测能力同等重要,期待未来禾赛公布此类测试结果。 其实在今天发布 Pandar 40 之前,禾赛就邀请了一些相关公司对其进行测评,包括:百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驭势科技、智行者、四维图新等公司。从客户的反馈来看,几乎是一致好评。 禾赛还放出了一些路测数据: 另外,车用产品必须符合车规级要求,禾赛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测试,包括高强度震动、温差和湿度等等。接下来禾赛要做的就是识别算法,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解决方案。 性能是一方面,激光雷达更重要的是价格。 国外的激光雷达价格奇高,主要有三方面因素: 一、市场需求相对较小,很难通过大批量生产均摊成本; 二、产能受限,比如 Velodyne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大量的人工调教。美国的人工费很高,导致生产成本无法进一步降低。这也导致 Velodyne 的交货周期一拖再拖:2017 年初,多数客户反映其交货周期为付款后 6 个月,三个月后,这个数字变成了 9 个月。 三、有一定垄断因素。 在看到 Velodyne 的「 短板」 之后,禾赛的做法是在研发过程中,设法减少人工调教的步骤,使它更适合流水线生产。即使依然有人工调教的步骤,国内的人工成本也要比美国便宜得多。在问到价格时,禾赛方面并未透露具体数字,不过表示会比 Velodyne 的同级别产品便宜。 在禾赛的新闻通稿中,官方表示:禾赛在产品化激光雷达的过程中,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近百家自动驾驶公司的超过千台的意向订单。 算一笔账:Velodyne 64 线激光雷达的价格是 8 万美元,就算现在禾赛的产品卖 8 万人民币(随便猜的),也能卖个几千万… 看到禾赛科技的 Pandar 40 之后,其实我更惊讶于禾赛做产品的速度。因为禾赛科技成立于 2013 年,Pandar 40 的研发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对此,禾赛的解释是:(禾赛科技)积累了多年开发激光遥测传感器的经验,虽然测距和气体检测原理不同,但是遥测光路的设计,电子信号处理等很多核心问题都是一样的,储备的人才也是相通的。 禾赛有一支丰富的激光传感器开发团队,有设计过四代苹果手机电子系统的电子工程师,有在卡尔蔡司设计过镜头的光学工程师,也有在斯坦福大学从事激光传感器研究的科学家,和数十位一线硬件公司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从这两年的 CES 展我们就能发现,激光雷达一直是很火的一个话题,固态化、小型化和低成本是趋势。不少公司都发布了新款固态激光雷达,并给出了几百几千美元不等的价格「 愿景」,然而事实是现在大家都顶着上万美元的多线激光雷达在跑。激光雷达市场,依然容得下新的玩家。 对了,Pandar 40 已经能在禾赛官网下单了。这次禾赛 Pandar 40 的出现,到底会对激光雷达市场产生多大影响,只能用时间说话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CES 2017 | 这个激光雷达要卖 100 美元,但是现在谁也买不到

· Jan 10, 2017

去年 CES 上,激光雷达厂商很火,但激光雷达的优缺点也很明显:精度高、贵。 于是已经有不少厂商下决心要拉低成本,比如去年 Quanergy 说他们的产品成本最低可达 100 美元(如果订货量是 10000 台);Velodyne 和福特达成了合作,说成本有望降到 500 美元/车。「 低成本」 都是大家的美好愿景,但它的前提是量产,所以大家都是纸上谈兵。 虽然廉价激光雷达路漫漫,但依然抵挡不住创业者们的热情。在今年的 CES 上,又有一家做廉价激光雷达的公司来了:「INNOVIZ」。 这是一家以色列创业公司,成立于 2016 年年初,在同年 8 月完成一笔 9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在去年 12 月,INNOVIZ 宣布和麦格纳达成合作,双方将共同研发基于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个融资和合作进展,有点快…)在今年 CES 上的麦格纳展台,我们看到了 INNOVIZ 带来的一款固态激光雷达,官方称之为 High Definition Solid State LiDAR(以下简称 HD-SSL),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原型演示设备。INNOVIZ 说,他们的产品和 Quanergy、MIT 的技术方案完全不同,但并未透露细节。HD-SSL 的外形和相关参数看下面这张图: HD-SSL 的外形很紧凑,尺寸大概是 5x5x5cm。它的扫描范围大致是这样的: 在 100 米的范围内,以 20fps 的帧率扫描;在 100-200 米范围内,以 5fps 的帧率扫描。当扫描到正在移动的物体时,它能实时追踪它的位置,有点像军用雷达(其实 INNOVIZ 的三位创始人都有在以色列国防部队工作的经历)。 在不同场景下,HD-SSL 可以切换到不同的扫描模式,比如 Smart Beam 模式,这种模式下全域都是最高精度扫描。 最重要的价格:100 美元。当然了,吹牛谁都会,这个价格是建立在「 量产」 基础之上的。 除了激光雷达之外,INNOVIZ 公司能提供的还有物体追踪和识别、传感器融合以及地图绘制和定位等技术。关于 INNOVIZ 和麦格纳的合作,麦格纳 CTO Swamy Kotagiri 说: 「INNOVIZ 的多学科技术团队给麦格纳提供了一整套传感系统,包括摄像头、雷达和激光雷达,更好地完善了我们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能力,」 另外,他还提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各类传感器融合」 助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 纵观这两年的 CES 展,激光雷达有这么两个趋势:固态化、低成本。一般来说,国外的创业公司喜欢直接拿固态激光雷达来讲故事,比如 Quanergy、INNOVIZ。Quanergy 的创始人最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固态激光雷达还得再等 4 年的时间,而 INNOVIZ 给出的时间点是 2018 年前。Velodyne 这样的老牌激光雷达公司,本身已经有了成熟的激光雷达产品,其实也在逐步向「 固态化」 迈进。去年 CES 上他们推出了 Solid-State Hybrid Ultra Puck Auto,同样体现了固态激光雷达的概念。 Quanergy 的固态激光雷达甚至还获得了这次 CES 的官方创新大奖,另外,他们也在探索固态激光雷达的新形态,在展台上我们就发现了一个概念设计,是把激光雷达集成到了前大灯里。 激光雷达创业公司想要把产品落地,一是可以直接把产品直接卖给车企。比如 Velodyne 拿到了福特的订单,现在我们看到的福特自动驾驶汽车,安装的都是 Velodyne 的产品;二是可以和大型 Tier 1 合作,两者技术互补,再把方案卖给车企。比如德尔福直接投资了 Quanergy,而 INNOVIZ 是和麦格纳合作。 目前来看,成本依然是限制激光雷达普及的重要因素,但是已经有不少公司在解决这件事了,大家都喊出了「100 美元」 的口号。问题在于,只有批量订单才能拉下来成本,所以几年后的车能不能用上激光雷达,很大程度上还要看车企是怎么想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这家公司,想在 2018 年推出价格 100 美元的激光雷达

· Aug 17, 2016 333

对于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来说,激光雷达(LiDAR)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件。 相比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其他传感器,激光雷达有着很大的优势。它不受恶劣天气和光照条件的影响,能够清晰探测到周围环境的 3D 数据。 能实现这样的功能,主要取决于激光雷达的原理。透镜两侧可以发射激光光束,遇到障碍后光束会发生折返,最终又经过透镜。激光雷达内部的接受器可以对反射光束进行分析,最终时间信息以及控制信号都会被传递到处理器内部进行处理。使用激光雷达,可以生成精确的 3D 环境地图,将自动驾驶汽车的周围环境特征还原出来。 不过在现阶段,激光雷达的造价很高。百度在之前演示的自动驾驶车上,使用的激光雷达成本就高达 70 万人民币。高昂的成本,就是导致自动驾驶汽车难以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上图为 Velodyne 的激光雷达)为了改变这种情形,一家叫作 innoviz Technologies 的以色列初创公司站了出来。他们承诺将在 2018 年推出一款高清晰度的固态激光雷达(HD-SSL)。这款激光雷达将会拥有更强大的性能以及更小的体积。外形方面,新款激光雷达的长宽高都不会超过 5 厘米。更重要的是,innoviz 将会把它的售价控制在 100 美元左右。   innoviz 成立在今年年初,8 月份的时候完成了一笔 9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innoviz 共有三位联合创始人:Omer David Keilaf(担任 CEO)、Oren Rosenzweig 以及 Amit Steinberg。这三个人均有在以色列国防部队工作的经历。目前,innoviz 大约有 30 名左右的成员,其中还包括一只叫做「winston」 的宠物狗。预计今年年底前,公司的人员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不过,innoviz 没有透露团队到底怎样的技术路线能够支持这样的产品规划。对于他们的「 迷之自信」 来源,Oren Rosenzweig 只是表示 innoviz 的团队实力足够,成员们在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方法、自然光学以及通信方面都拥有相当多的经验,每个人也都具备多学科背景。 Omer David Keilaf 说,今后团队将会从底层工作做起,包括光学组件设计、信号处理器设计、高精地图定位以及软件搭建等方面。未来,innoviz 还将利用自主研发的固态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融合以及三维建模方面继续布局。 Omer David Keilaf 说,目前一级供应商、主机厂对 innoviz 反馈良好。 今年年末,innoviz 会发布一套固态激光雷达原型样机。2017 年,公司还会发布改进版产品,最终版本大约会在 2018 年中旬正式发布。 在低价激光雷达领域, innoviz 不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