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吉利集团的未来出行布局

· Nov 12, 2017 333

11 月 11 日,2017 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论坛以「 智能网联时代的汽车与出行变革」 为主题,邀请来自全球的行业智库、主流企业、专家学者以及各国政府官员共同探索如何抓住汽车产业变革与升级的重大机遇,抢占未来出行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发表了《未来出行探索》主题演讲,描绘了吉利控股集团未来出行版图,凸显了中国汽车企业面对产业新思维、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蜕变与创新。 在演讲中,李书福畅谈了沃尔沃汽车、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在未来出行方面的战略规划。 李书福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是安全。沃尔沃汽车为达到这一目标已经展开了一系列的动作,如与优步联合开发共享网约汽车;与世界领先的汽车安全系统生产商奥托立夫 Autoliv 建立合资企业 Zenuity,共同开发自动驾驶软件;与谷歌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技术等等。而基于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反馈的沃尔沃的 Drive Me 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也正有条不紊的展开。 李书福还表示,沃尔沃汽车集团全新独立电动高性能品牌 Polestar 的未来的所有车型均将采用纯电动动力系统,其首款车型 Polestar 1 是一款采用「 电动高性能混合动力」 驱动系统的双门四座 GT 轿跑车,600 马力的最大功率和 1000 牛•米的峰值扭矩,牢固地确立了它在高性能汽车细分市场的领先地位。 而即将在今年在英国上市的伦敦电动汽车,也旨在用世界最先进的电动出租车技术改善欧洲城市空气污染。全新 TX 实现全电动零排放,采用世界领先的增程式技术,油电混合工况下续航里程可达约 640 公里,纯电动工况下可行驶 120 公里。 李书福还公布了吉利 PMA 纯电动模块架构,PMA 为电动、高性能、智能互联并重架构,几乎可以覆盖到所有级别的电动汽车,未来将针对全球市场将开发出 10 多款车型,不仅应用在吉利汽车品牌,也将运用在领克汽车品牌。 最后,他还透露了吉利的飞行车项目,预计 2019 年推出首款飞行汽车,并将于 2023 年推出全球首台垂直起降飞行汽车的计划。 在本届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本上,吉利集团展现了包含帝豪 PHEV 在内的应对「 未来出行」 的多方面技术与成果。作为汽车产业跨界融合的产物,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的互联网+新能源出行服务平台——曹操专车,成为本届全球未来出行高层论坛暨国际展览会指定出行服务商,为参会嘉宾提供更舒适和高效的出行体验。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网红」政协委员李书福: 十五年来都提了哪些议案?

· Mar 03, 2017 333

(本文转载自中国汽车三十人智库,作者:王欣)两件事情,让李书福再成车圈网红。 一是李书福在第 15 次两会之行记者沟通会上,「 炮轰」 相关部委缺乏行业自信;二是吉利股票大涨,自称「 外行家」 的李书福还差一点点就超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成为汽车行业的新首富。 3 月 2 日,两会在即,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来到北京,提交了两份议案:《审慎放开地图精准测绘,降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壁垒》和《加快在全国推广甲醇汽车、发展甲醇替代燃料》。 「 国家有关部门缺乏自信,所谓专家不好好做功课,凭借自己想象认为『 美国不使用甲醇』,甲醇就会一定有很大问题。」 李书福称。 推动甲醇汽车的全国性推广的提案,是今年李书福第一次提出。 根据李书福的提案,走能源多元化的道路以缓解能源安全的挑战,并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其中,在交通能源领域,加快推广甲醇汽车是应对上述挑战的途径之一。 只是在我国,甲醇汽车的发展依然不温不火。多年前,山西、贵州、上海、甘肃等地进行了甲醇汽车的试运行,但现在依然局限在部分地区,全国推广尚未展开。 这也是为什么李书福炮轰我国缺乏敢于担当的部门和领导,在他看来,「 讲空话、简单否定的部门大有人在」,这也是为什么甲醇汽车难以全国推广的原因。 去年,李书福的提案之一是「 加快自动驾驶立法」,今年他又重申自动驾驶的重要性,「 要想发展中国无人驾驶汽车,必须要有精准地图的支持,希望国家能够审慎放开精准地图测绘的业务,在保证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又能够推动自动驾驶在实际测试和应用。」 12 年前,李书福曾说过,吉利更多地承载了民族品牌复兴的任务,他的目标是将吉利做成中国的「 韩国现代」,在世界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在 5 年前,李书福的目标又变为「 赶日超韩」。 但令人惊喜的是,我国自主品牌发展速度超出预期想象,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今年,李书福又说,「 我们现在的汽车跟韩国车比起来不相上下,而跟日本车比起来,无论技术、质量、价格、服务也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他认为,中国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自主品牌的汽车,「 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对于收购宝腾汽车一事,李书福的原话是,「 我们从来没有公布过这个事情,这个事情有这个影子,但不像外面说的那样」。 「 世界这么大,我们一口吃不下。」 在吉利海外战略上,李书福坦言,当前吉利的海外战略有所调整,由于我国汽车市场基数不断扩大,中国市场依然是吉利的主销市场,海外市场主要依靠沃尔沃和伦敦出租车来构建,先进入欧洲市场之后,再布局北美市场。 人逢喜事精神爽,近日,吉利网约车平台曹操专车获得首张新能源车网约车牌照,「 曹操专车是完全按照国家法律政策去做,没有任何打擦边球的胆量」,李书福说,B2C 比 C2C 模式更安全,风险小,而且 C2C 模式绕开了很多国家监管,易造成不平等竞争,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他提倡各大平台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不能享受特权,或者搞歪门邪道」。 讲到新能源,李书福的语气并不像刚刚那么轻松,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吉利曾提出「 蓝色吉利行动」,其中计划到 2020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据吉利汽车总体销量的 90%。 「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环境污染程度,降低碳排放比例,我们说的话基本是算数的。」 但是,李书福的担忧是,美国新能源政策的调整有可能会影响中国政府的调整,也会影响汽车企业新能源战略。 「 美国新总统鼓励传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就意味着有可能不支持「 巴黎协议」,不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这样中国也很难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李书福说。 Q:这些年作为政协委员,你总共提交了 35 份提案,觉得可以给自己打多少分? 李书福:我公开提案是 35 份,不公开的还有不少,我提了很多有利于改革发展的提案,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打分我不好打 。 Q:十五年前的提案还记得吗? 李书福:印象深刻的提案,一个是原来中国货运司机要填道路运输单,填从哪里到哪里。这个路单是交通部规定的,各个地方的交管局印刷和销售,司机要花钱去买。谁不填就要处罚 500 块钱,各个地方的交通局都在路上检查。 有一次,我在公司发现一个司机很认真在填路单,我说为什么要填,他说不知道,反正路上要查的,不填就要罚款 500。了解后我们认为,这是过去计划经济防止企业偷税、配合税务部门的一个行动。现在国家税收改革后,不需要填写这个路单了。我就给交通部写了一个提案,关于取消路单。交通部很快,一个月之内就取消了。为什么?因为交通部忘了这个事情,全中国那么多司机还在填。我觉得这个还是挺有意思。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提案,跟你们每个人都有关,就是汽车年检。这个提案我们没有公开。原来家里的车子,每年要检测一次,我写了提案,要求取消年检,或者三五年年检一次。现在已经变成了 6 年检一次。 我当初为什么不敢公开呢,因为公开的话,很多检测站的老板要骂我,把他生意搞垮了。但是这给全国用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附:李书福历年提案(已公开)2003:关于加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提案 2004:大力发展经济型轿车和小型汽车的提案 2005:加大保护和扶植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力度的提案 2005:关于简化程序、增强实用性,取消或规范「 道路货物运单」 的使用,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提案 2006: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能力的培育提案 2006:关于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氛围的提案 2007:关于通过立法规范手机短息发送的提案 2007:关于进一步简化出口汽车售后零部件及参展样车等报关的提案 2008:关于加强报废汽车回收再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提案 2008:关于对研发用进口样车取消 3C 认证的提案 2008:关于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整车技术标准的提案 2008:关于建议出台《汽车胎压监测与爆胎安全控制》的提案 2009:关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案 2009:关于尽快出台甲醇车国家标准的提案 2009:关于尽快完善与严格执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提案 2009:关于完善无障碍公共交通系统的提案 2010:关于做好应对「 汽车社会」 到来各项准备的提案 2010:关于上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提案 2011:关于「 提高劳动者权益保障 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目标」 的提案 2011:关于解决城市停车难,促进道路通畅的提案 2012:关于提升车内空气质量、防范车内环境污染的提案 2013 年:关于大气质量立法的提案 2014 年:关于改革出租车市场监管体系, 建立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的提案 2014:关于个人所得税以家庭为单位征收的提案 2014:关于给予民办高校公平待遇的提案 2015:关于乘势而上推动出租车体制改革的提案 2015:关于加强信息化技术下经营交易税收管理的提案 2016:关于加强自动驾驶立法的提案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李书福两会提案:关于自动驾驶立法,他都说了什么?

· Mar 04, 2016 333

不出所料,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向两会提案的主题很明确:加速自动驾驶立法。不过,在提案里他具体是怎么说的呢?看了下面的李书福提案全文,你就知道了: 关于加快自动驾驶立法的提案 第一提案人: 李书福 界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日常联系电话:0571-87766210 是否同意公开发表:同意 希望办理的承办单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提案日期:2016 年 2 月 29 日 提案正文: 自动驾驶汽车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在个人、交通和社会方面都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一点,无论是在欧洲、美国,还是日本及中国等地区的行业及政府间都已形成共识。研究表明 95%的交通事故和人的错误驾驶行为有关,自动驾驶可以从根本上纠正这一错误,真正有效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并提高道路安全。自动驾驶也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高达 15-20%。交通事故的降低将使交通更流畅,减少拥堵。国外一直在进行的利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的高速公路列队行驶研究表明,在速度不超过 100 公里/小时的情况下,前后车间距离可以有效控制在 5 米以内,这将进一步解决高速或城市环线道路上的交通拥堵问题。另一方面,对消费者而言,在交通拥堵或上下班途中,驾驶往往成为负担而不再是乐趣。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自动驾驶可以解放驾驶员,使之更有效地利用车内时间——或休闲或工作。自动驾驶还可以为年迈者及残障人士的独立出行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沃尔沃、特斯拉、奔驰具有半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已经上路。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研发、成熟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业界预期在未来 10 年之内越来越多的半自动驾驶或高度自动驾驶汽车会推向市场。但是,目前各国及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试验及随后的大规模推广还存在着各种障碍。 我认为,自动驾驶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前判定可能发生的问题,尽早进行立法的预案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其迫切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自动驾驶方面的立法已经成为新的国际关注点。目前,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正在从美国联邦政府层面引导制定适应自动驾驶的相关法律法规,计划取消一些业已陈旧的汽车安全法规,引导协调各州政府层面的法律法规,使得汽车制造商能够更加顺利地上路测试自动驾驶汽车,促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与推广。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下属的相关工作组(WP21, WP29)正在研究如何修改现行的法律法规使得自动驾驶可以合法上路,比如如何从法律上允许驾驶员从事驾驶以外的活动。总部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也正在同时展开相关讨论及研究工作,如何修改现行有关驾驶的法律法规(ECE R79)从而支持自动驾驶的健康快速发展。日本也提出要在 2020 年之前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方面的立法,而且还将自动驾驶作为今年 9 月七国集团交通部长会议的议题,预计会在年内汇总出法规草案。 2、中国情况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和独特性。虽然国际上的标准能够提供很大的借鉴意义,但也需要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尤其需要考虑中国路况的复杂程度,包括道路设施、路面车辆类型、行人、信号措施、汽车社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等。 3、一项立法或行业法规的修改需要一定的周期。尽早开始对自动驾驶立法的考虑,有助于树立中国自动驾驶行业规范,推动行业良性发展,引导社会投资。而且,能够凭借相关立法和行业规范的确立,最大化促进相关产业在「 中国制造 2025」 大战略中实现国际舞台上的弯道超车。 具体到自动驾驶立法的内容和制定,我认为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研究分析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识别并着手修改阻碍自动驾驶发展的相关条款。比如公安部负责驾驶员驾驶行为的相关法规,可以研究如何允许驾驶员在车辆自动驾驶情况下可以双手离开方向盘,从事驾驶以外的活动,如睡觉或工作。工信部负责车辆安全,涉及车辆安全强制认证要求,质检总局负责的产品召回中关于产品安全的要求,自动驾驶模式下发生事故所涉及的民事责任归属,自动驾驶模式下是否不再适用刑事责任问题等问题的研究。 2、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自动驾驶的最终推广一定离不开用户的广泛接受。政府要引导汽车厂家或零部件供应商以及大学科研机构重视用户体验,开发出来的自动驾驶技术一定要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不是更复杂的车内操作体验,从而为自动驾驶的推广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 3、自动驾驶对解决大中型及特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社会效应,这些地区也更急需自动驾驶。国外比如大规模的瑞典 DRIVE ME 自动驾驶试验项目就是在哥德堡市民上下班道路上开展。为确保自动驾驶的试验示范对实际工作具有更好的指导研究意义,经过仔细验证后可以大胆考虑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的最佳适用环境,如北京的 5 环 6 环等地段展开,并推动自动驾驶试点区域的建设。 4、自动驾驶的发展要求全面考虑立法的相关产业政策。要综合考虑如何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包括技术路线、行业标准、安全规范、交通执法、保险责任等各个层面。也要考虑城市规划方面的立法, 包括基础设施改造,智能交通规划,智慧城市的规划等。在相关责任方方面,要慎重考虑厂家、驾驶员、行人、保险公司等方面的权责界限,加快促进产业在全员公认和遵守的轨道上迅速发展。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段子手」李书福的「造车论」

· Jul 13, 2015 333

「 我不展开讲了,说好 20 分钟,我已经超了。但是刚才讲的都是有法律依据,事实依据的。如果哪一句话讲错了,竞争对手也可以向我发出挑战。」 如果不是因为李书福的个人身份标识太强烈,或许我会以为自己在听一场单口相声。虽说是规定 20 分钟的演讲,但李书福「 任性」 的讲了将近 50 分钟,给我们很好的上了一堂「 关于如何在段子里巧妙的穿插广告」 的课,以至于当他下台的时候大家还显得意犹未尽,就差大喊「Encore」 了。 「 不看好」 互联网造车 像文章开头所说,书福哥这次给热火朝天的互联网造车企业泼了一盆大大的「 冷水」,并毫不客气地发起「 撕逼战」。当然,国内有资格说这些话的大佬确实没几个,吉利董事长的身份足够支撑他以下的观点: 1. 互联网+汽车是大趋势,但不等于大号手机+电子商务。一些互联网企业造车目的不纯粹,有圈钱的「 嫌疑」。 2. 目前互联网企业造车,往往是先有概念,然后开发操作系统,再加上代工厂的硬件,把造车这件事想得太过简单。但是造车不简单,要有敬畏之心。 3. 在李书福看来,全球范围内有四家企业能够成为互联网造车的领导者,分别是:谷歌、苹果、特斯拉以及沃尔沃。沃尔沃很有可能是唯一的传统汽车公司,最具有互联网思维。 4. 通过 XC90,介绍了沃尔沃对于自动驾驶,互联网汽车的理解和研发成果,分为以下四个方向: 智能自由移动 :互联网汽车的本质还是汽车,应该优先满足人们移动的安全交通需求,坚持人对车的控制权。 智能主动安全 :智能安全汽车将大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互联网公司没有像沃尔沃这样的技术积淀和大量的真实交通事故数据积累。 V2X : 未来的互联网汽车,能实现车与人(包括车内车外的人)、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的通讯连接。 完全自动驾驶与自动泊车 :互联智能汽车将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解放人类在车内的时间。自动驾驶分辅助驾驶、半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 4 个阶段,沃尔沃 XC90 处于第三阶段。 双方的优势互补 虽然通过这段演讲,李书福基本上「 否定」 了目前大量互联网造车团队的模式。但在我看来,双方的关系远没有到「 水火不相容」 的地步,甚至还有合作的可能。 对于造车这件事,李书福认为简单的操作系统整合硬件的模式,造不出真正的互联网汽车。这也是由于多年的研发经验,投入了数百亿的资金实践之后得出的结论,因此在这个领域车厂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不过,这并不是说互联网造车的团队真的就「 一无是处」。至少在商业模式和思维上,有很多值得让传统车厂学习的地方。李书福的这次演讲,不也可以看做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手段吗?至少在演讲的时候,他还是显得很有互联网气质的。利用互联网来「 炒作」?沃尔沃这次肯定是成功了。 而很多互联网造车团队,他们的切入点并不是高度的自动驾驶或者高度的安全防护方面,更多的是共享用车等新型用车模式。这和传统车企其实并没有产生直接的冲突,这一点是李书福演讲中并没有提到的。 同时很多传统车厂在营销手段和模式上都落后于互联网企业。这是因为传统企业经营的条条框框很难短时间内进行突破,而互联网公司却没有这些限制。所以他们在模式上的创新是很难完全复制到车厂身上。 所以,我觉得以后或许会产生优势互补的模式。互联网团队要解决的,只是在造车的硬件上的短板,这也是传统车厂的优势所在。如果由互联网企业负责商业模式的研究,进而和传统车厂合作生产硬件。这样的资源整合,能极大的增进研发效率。与其互相质疑,倒不如踏踏实实合作来的实惠。 对于沃尔沃以及 XC90 的大段「 广告」,我们可以看作是李书福的出场费,换取他的站台。但我们不考虑演讲中的广告成分,李书福讲的还是相当精彩的,能看见一个大佬这么说「 段子」,也值回票价了。 最后套用李书福演讲的结尾: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也祝大家更加安全!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GeekCar Weekly」地图 App 也要变成叫车软件了

· Jul 12, 2015 333

这周,滴滴快的正式宣布完成了 20 亿美元的融资,Uber 中国也完成了 10 亿美元的融资。看来双方的新一轮大战又即将要开始了。滴滴率先出手,在下周一开始连续两周实施「 周一免费坐顺风车」 的活动。当然,考虑到虽然融资金额差了一半,但双方的业务范围完全不同。因此,这一轮补贴大战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当然,除了这些传统的用车服务商,地图厂商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了。谷歌率先在以色列试验叫车服务,车主一天可以接两单。不过目前还不能通过谷歌地图 App 直接叫车,而是通过一个叫做 RideWith 的 App 实现这些功能,Waze 则负责提供地图和交通数据服务(Waze 是谷歌在 2013 年收购的一家企业)。Uber 开始收购微软的地图部门,谷歌开始进行尝试专车服务。这些企业虽然切入的点不同,但最终做的事都差不多。 在国内,百度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前一段时间以来,用户就可以用百度地图 App 直接叫 Uber 专车,最近又悄悄上线了顺风车。我们如果仔细想想,就能发现百度战略投资 Uber 之后,就开始了在叫车服务上的布局。或许之后百度会成为一个新的服务提供商,毕竟对于他们来说烧钱不是问题。有了 Uber 对于专车运营的经验,其他就好办了。 雷布斯的小米要造车了,这应该是这周汽车圈和科技圈都在关注的一件事。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某些媒体的编辑不好好写稿,上网瞎逛发现了小米科技从去年开始申请的关于汽车的 9 个专利。因此引发了对于小米造车的大讨论,都开始纷纷臆想小米电动的种种细节。然而,仅凭 9 个专利就能把汽车造出来吗?当然是不可能的啦。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确定小米不会造车,或许用类似于车载操作系统来进行前装,寻求代工厂做硬件的模式会比较现实一点。不过,我们从中或许可以看出一些小米的野心,毕竟一个造手机的企业,想要做更大的智能硬件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于互联网造车,作为传统中国车厂中的大佬——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就对这样的行为表示了明确的不看好。在周六的演讲中,李书福从传统车厂的角度,对现在火热的互联网造车企业,「 委婉」 的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总结是这么个意思:勇气可嘉,但是还是要脚踏实地,要对造车心存敬畏。 在李书福看来,整个造车流程并不是简单的互联网思维,加上一个操作系统,然后就可以去找代工厂进行生产的。从一个将近有着 20 年造车经验的老牌车厂来看,如果企业仅仅用一两年时间就能造车,其实挺不可思议的。我认为这是双方对于造车的理解不同,因此造成的理念差异。但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现在首先要做的还是把车造出来。 在新能源方面,博世和宝马在北美合作了一个快速充电项目,推出了叫做「Power DCPlus」 的直流快速充电器。这个快速充电设备有着 480V 三相输入及 24 kw 的输出,使用 SAE J1772 美国标准电动车充电连接器,只要充电标准兼容,电动车就能在 30 分钟内充满 80%的电量。这样的充电效率,和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相似,但成本以及兼容性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 除了电能之外,其他的新能源总是不甘落后的。荷兰的一个团队设计了一辆家用太阳能汽车「StellaLux」,续航能力超过 1000 公里。StellaLux 配备了一块约 5.8 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容量为 15kwh。由于 750 公斤的超轻碳纤维车身和特殊设计的空气动力学外观,因此最高时速可以达到 126km/h。太阳能在能源的清洁度方面,远比简单的充电设计更环保。或许等解决了转化效率之后,就不需要外接的充电设备了。 有人还在考虑开车的事情,有的人却已经把触角伸向了个人飞行器。在这周六的雁栖湖边,国外的 Jetpack 团队把他们的喷气背包 Gofast 首次带到了中国,我有幸在现场感受了一下。虽然只有短短的 20 多秒,但已经足够把我们的思维瞬间带到三维空间。由于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能熟练驾驶,因此在短时间内还不能普及到民用层面。不过,Gofast 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飞行时的震撼,更多的还是对个人未来交通工具无限可能的想象。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