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让你开车时「盲操」手机,这个圆钮还想当物联网的「万能钥匙」

· Jun 01, 2016 333

都知道开车玩手机不安全,但能忍住不玩手机的人有多少? 总结原因,除了老司机的无比自信之外,很多人是因为在开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导航、社交、娱乐等等难以抑制的需求。同时,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车机在交互体验上集体摆烂。于是,手机成了现阶段获取成本最低的功能实现方式。 所以,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种类的车载智能硬件等产品,想要用各种姿势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在法律强制规定开车禁用手机、或者车机体验秒杀手机之前,我们还是很难避免使用手机。 一家叫做 Fingertips Lab 的公司(创始人叫 P.K. Mishra,曾在通用负责创新项目),设计了这个叫做 O6 的小硬件,能够隔空操作包括 iPhone、iPad 在内的很多智能设备。从这点来看,O6 很适合用户在开车的时候使用。确实,Fingertips Lab 在宣传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先说 O6 的核心特征:所有信息都会通过语音以及震动等方式反馈给用户。这也符合 Fingertips Lab 对于 O6 「Free Your Eyes」(大概意思是释放你的视线?)的功能定义。 想要了解如何在开车的时候通过 O6 操作手机,你可以先看这一段视频。   再看产品细节,O6 的外观其实是这样的。 虽然看起来只是个小圆钮,不过 O6 的内部设计其实不简单。直径 40mm、厚 11mm 的体积里放下了电池(支持无线充电)、低功耗蓝牙 4.0 模块、振动马达、三轴线性陀螺仪等不少零件,重量不到 10g。 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功能,O6 还能够实现包括旋转、点按中心、点按侧边等各种交互方式,这样相对灵活的操作逻辑对于产品整体的结构设计有一定要求。另外,O6 的操作逻辑没有角度限制。也就是说,在任何方向顺逆时针旋转外部圆环,同样都能实现前进和后退。当然,这个功能也能通过内置的陀螺仪感应左右甩动实现。不过考虑到开车场景的使用,旋转的操作方式显然更安全。 中心按钮支持单击、双击、三击、长按等不同定义的操作。另外,内侧和外部的圆环也是可以点击的。O6 还能通过内置的振动马达发出不同的频率、时长的反馈,能让人不看手机就知道当前的时间(类似于摩斯密码)。 简单来说,在开车的时候,用户可以通过附带的方向盘套件把 O6 吸附在支架上。只需要点按中间按钮就可以远程解锁手机以及唤醒 Siri。 当有人打电话进来时可以按中间的按钮接听,也可以按其他任意键拒接。 通过 O6 的 App ,用户还能隔空操作手机里内置的邮件、短信等功能。当用户通过语音收听信息之后,可以直接操作 O6 选择回复例如「Yes or No」 等简单的信息。 另外,Fingertips Lab 开放了 O6 的 API 接口,显然他们想让更多软件都能够通过 O6 进行操作。而 App 开发者只需要把所有选项和操作,都添加语音反馈并且保证能通过 O6 的几个按钮操作。 这样一来,你可以通过 O6 操作更多 App,也不限于驾驶等单一场景。Fingertips Lab 最终想让用户能够操作更多设备,例如智能家居设备(电视、空调等等)。换句话说,O6 的最终形态大概是物联网的万能遥控器(类似 Amazon 的 Echo)。 目前,O6 正在以最低 89 美元的价格众筹,预计明年 2 月份发货。为了搭配不同的家具和服装风格,他们还给用户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配色。对于感兴趣的用户来说,好消息是 O6 已经支持超过 30 种语言。不过,App 目前只支持 iOS 系统。呵呵,你懂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或许 Flic 能让「按钮」重新回到车内

· Nov 26, 2014 333

随着车内人机交互(HMI)趋势的变化,这几年车机都朝着大屏幕化,语音或者屏幕触控式反馈的方向发展。想想特斯拉的 17 寸屏幕,中控面板和仪表盘都是全虚拟化。虽然这是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不过从「 易学性」 以及「 肌肉记忆」 等角度来看,虚拟按键和屏幕的确会给人的操作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功能,如开启空调以及车灯光等。 这个时候传统机械旋钮或者按键其实就较好了利用了人的「 肌肉记忆」,在车内环境里面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驾驶员的精力分散。在大屏、虚拟按键的越来越流行的时候,其实机械按钮在车内环境也是有其存在理由的。但如果还是像以前一样在车内集成固定按钮,这或许会被人说成是对「 未来」 的反叛,同时这样也会增加成本。那么如果有一款「 灵活」、「 多用」、「 可移动」 的小小无线按钮,可以帮助驾驶员在车内进行一些固定、简单的高频率操作,那就会很好。 现在就有了这么一款多彩可爱的按钮,它叫做「 Flic 」,其实它不是专为汽车设计的按钮,Flic 能够解决很多场景下的问题。连接 Flic 和你的智能手机上的相应 App,进行简单的设置就能和相应的硬件连通。比如可以在在床头柜上「 粘上」 这个按钮,就可以控制你的 Snooze 闹钟…… Flic 按钮在汽车和家里还有很多其他的潜在用途可以挖掘。 比如在车里,你可以放置一个按钮,然后依赖你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很多事情:打电话、消息提示、导航等。同时当你在车内想听音乐的时候,你不需要解锁手机打开音乐 App 或者去操作车机里面的多媒体,直接按动事先设置好的按钮就可以让手机播放音乐;当然还可以用按钮发送一些「 标准化」 或者「」 预设的信息,如「 正在开车稍后联系」 或是其他;当然还可以把这个按钮和手机上的某些服务联系在一起,比如订餐、叫车之类。 至于和智能家居的结合,那想象的空间也是巨大的:你可以控制家里的灯光、空调等。 不过 Flick 的问题还是在于这个小小的按钮除了和智能手机连接,是否还能与其他更多的智能设备连接。如果连接的物品的种类能够很丰富,那么按钮的实用价值就更加明显。 目前 Flick 是通过低功耗蓝牙和手机连接,能够支持 50 米的范围,通过不同的按法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另外, Flic 的防水特性会逐步提升,已经能支持户外使用。它可以粘贴在人的衣服或者包上面,可以随时和朋友或者亲人分享自己的位置。 这款按钮目前正在 Indiegogo 上众筹,售价 27 美元,众筹目标是 80,000 美元,还剩约 40 天的时间已经筹集了 217,551 美元。 下面这段有趣的视频能够更好的理解 Flic 按钮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图片视频源自 Flic 官网

「大佬」科大讯飞,这次也是蛮拼的。

· Aug 21, 2014 333

最近好像业界「 大佬」 都蛮拼的,上一次是「 汽车维修界大佬」 元征发布 golo4.0 要搞「 汽修界 O2O」,这次,「 语音界大佬」 科大讯飞则是一口气发布了我已经记不清多少个了的「 软」、「 硬」、「 软硬兼施」 的产品,其中包括灵犀语音助手 3.0、讯飞语音云 3.0、讯飞智音箱、智能电视等等多种基于讯飞智能语音这一核心的可进行语音交互的电子设备和产品,搞起了「 智能家居硬件和『 讯飞超脑』 人工智能计划。好像是在跟我们说:「 别跟我提语音,Low!」 其实,基于语音的智能家居,讯飞在这方面和厂商的合作方式就是几种:技术开发然后授权;为厂商提供整套的语音+语义智能操控解决方案,形成独立运营体系,包括定制化的广告内容。在未来,电视和家具不和智能扯上点关系都不好意思跟消费者打招呼。当然我们不想多说智能家居,我们更想聊聊讯飞在汽车行业都做了什么。要做什么。 国内汽车产业中语音应用的「 大佬」 地位 讯飞在 2003 年成立之初就在汽车方面有所投入,最开始的语音合成方面,不管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车或是软件,大家可以听到的所有从导航软件及各种车机出来的声音 97%都是由科大讯飞提供的。从 2007 开始,他们向整个汽车行业提供语音识别解决方案,因为当时受技术和平台限制,最开始只是简单命令词的交互方式,但随着智能系统的加入,更多的硬件、资源、联网(带宽)受限越来越低,讯飞才可以把长期积累的技术放在车载平台上用。 也就是从 2010 年到现在,通过长时间的调研和后台数据分析,讯飞认为用户在车内 90%的时间都会花在四个方面:导航、通信、信息搜索、娱乐。于是从那时起,科大讯飞开始向汽车尝试提供叫做「 汽车语音助理」 的一套方案,主要也是围绕这四个方面。他们的目标是真正让用户知道和相信「 联网车」 和好的语音交互能带来好的体验。未来科大讯飞和车厂的合作可能会拓展到车身控制、汽车整个服务链条信息的导入。科大讯飞嵌入式负责人刘俊峰在会后专访时也表示:科大讯飞在未来不排除和某些车厂用语音做 engine start 系统。 目前我们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的上汽、荣威、MG 车型中的 iVoka 就是由科大讯飞提供的完整技术支持,并由博泰做的交互设计。再包括前一阵上市的吉利新帝豪,马上将要上市的新款长安 CS75(集成自然语言、安卓系统)。在未来一年半时间内,和科大讯飞合作的车厂会陆陆续续有将近三十款车型要上市,基本覆盖国内所有品牌的主机厂,在合资厂和外资品牌和 ABB 都有谈到车型级的合作,包括丰田、日产、大众、通用等。这些合作再次印证了科大讯飞在汽车行业语音应用方面的资深「 大佬」 地位。 科大讯飞谈智能语音在车内应用的难点 1. 噪音 语音在车内的应用,噪音问题是业内人士公认的难点之一。一辆装备有智能语音应用的车辆,在静止时语音识别率可以达到 95%以上,但在行驶时嘈杂的高噪音环境中,如果识别率能达到 90%,那就超级碉堡了。科大讯飞在处理噪音技术方面目前是采用和国际降噪领域知名科学家陈景东教授合作的软硬一体降噪解决方案,通过差分算法、麦克风矩阵算法等技术把噪音降到最低。这个方案整合在几款车型上,已经达到了在 120 分贝噪声下识别率接近 85%的水平。这完全是具有实用意义的。 2. 合作 除了噪音,真正想把语音技术应用在车里,如何用正确的「 姿势」 和车厂进行合作,也是一个对于诸多语音厂商来说很大的问题。在这方面业界「 大佬」 科大讯飞更有发言权,他们认为和车厂合作的关键在于整个应用系统的对接。汽车厂商会从整体架构设计考虑,保证车内良好的语音交互体验。从应用系统上来看,很多汽车厂商对接语音是「 后进」 项目,也就是说汽车厂商在前面已经做了很多应用开发。但在一开始如果没有把语音理解的很深,没有留出很好的接口进行对接,那么「 语音进车的姿势」 就会「 很难受」。刘俊峰表示这个合作需要大家联合配合打开接口,过程势必有长有短,结果也是有好有坏。 科大讯飞这块「 好肉」 不想被车厂「 烤糊」,于是他们从 2010 年开始不再对外提供核心引擎的单独产品方案。目前在做的是整体的汽车语音助理方案,建立完整的语言体系,同时把一些跟按键、界面等几个维度的整体交互体验放在一个平台上来考虑,最终实现的是车内良好的人机交互系统。我们可以看到科大讯飞是在很负责地来做车内语音这件事情,他们会评估一些储备技术在车内的场景和可行性,有节奏地导入技术,随着自身的产品迭代和市场判断来确认。 3. 安全 虽然科大讯飞一直在强调希望自我定位为移动互联网公司,但他们也明白汽车领域的理念和互联网还是有差别的。互联网是从智能到互联,再到云端;汽车是从安全到智能,再到互联。科大讯飞在和汽车公司合作做汽车项目的整体思路中,很关注对汽车各个部件的整合,比如车门、开关、音响等,他们会挑选和安全技术无关或相关性很低的部分进行第一步的研发和拓展,而对于和安全相关性很高的内容,就要交给大的汽车厂商自己来做。科大讯飞嵌入产品负责人马冰表示:隔行如隔山,讯飞需要减小和避免错误带来的安全隐患,做与舒适和娱乐相关的语音应用。 语音技术的应用,目前是不是已经到了可以「 引爆」 市场的阶段,这个还有待讨论,至少本人目前还没有和机器对话的习惯。但作为国内这个行业的「 大佬」,科大讯飞的确拿出了「 大佬」 该有的样子,从我们能看得到的语音助手、智能家居、车载,再到我们看不到的语音云、讯飞「 超脑」 人工智能,讯飞几乎占据了所有和语音相关的入口。市场需要培养,也需要「 大佬」 开路,但在目前看来,用户还并没有为语音服务买单的意识,我们期待「 蛮拼一族」 科大讯飞在未来用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极致交互,同时也为股民们求得一些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