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 OBD 的元征,发布了一款怎样的产品?

· Aug 03, 2015 333

当我们谈论元征,一般都是说 OBD。不过,他们在上周发布了一款叫做 goloZ 的产品,主要解决的却是 C 端用户的娱乐需求。 之前 golo6 发布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元征为了转型做出的尝试 ,这次他们做得更彻底了。 MP3+网络对讲机 goloZ 主要有两个功能,可以总结成为 MP3 和网络对讲机。 1.MP3(音乐)用户可以用 goloZ 听歌,音乐是通过在线缓存或连接 WiFi 下载的。音乐输出有三种模式,分别是 FM 射频(车内最主要的方式)、扬声器播放(体验之后感觉音效一般)、耳机(或者外接音响)。 对于目前比较敏感的音乐版权问题,元征选择和目前几个主流的网络电台进行内容合作,来规避这方面的风险。 2. 网络对讲机 这个功能可以看做是将传统对讲机进行了网络化,突破了传统电台的范围局限性。 在 goloZ 中会预设很多公众频道,加入之后就可以跟同频道的用户聊天。用户也可以设置私密频道,首次需要在 App 里搜索加入,之后就可以用语音控制加入。这个功能适合在车队集体出行中使用,使用场景频率较低。 当然,作为元征的「 老本行」,OBD 并不是能够轻易丢下的。用户通过购买配套的 OBD 接口,就能检测车辆的状况,这个操作也可以用语音来完成。 从外观上看,goloZ 的大小像空调遥控器,正面有四个按键实现不同功能。侧边还有开关和音量键,底部则是 micro USB 充电口和耳机插口。 操作流程很简单,主要通过语音(跟科大讯飞合作)和按钮配合完成。App 只是作为内容管理和功能辅助,正常使用时基本用不上。 初次连接手机,我们需要将特有的串码输入到 App 中实现绑定。之后就可以进行频道管理、音乐管理、轨迹管理(当 goloZ 切换到射频输出时自动记录)、网络管理(WiFi 连接)等功能,也作为购买 golo 其他产品的一个入口。 目前我们手里的这款广东版本 goloZ , 元征会在初期赠送有效期半年的 10G 流量,之后可以通过 App 充值续费。 硬件思维的问题 作为一家传统的硬件企业(而且还是上市企业),元征有着二十多年的硬件产品研发实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对于他们来说,攒出这么一个硬件不难。毕竟供应链等各方面都是成熟的,硬件只需要相对简单的模块化组合,软件也并不需要实现太多功能(只需要实现管理,以及当做流量入口)。 但是在产品的功能定位上,我从 goloZ 上看到更多的是对用户需求还不明确。音乐功能其实目前已经有很多形式来实现,goloZ 的体验也不是很好(毕竟 MP3 被淘汰也不少日子了)。goloZ 对于车队出游的用处很大,但考虑一般用户需要对讲的场景很少,不能算是大众需求。 在使用体验上,goloZ 针对车内情景的优化也做得不够。至少在开车时如果你想要使用 ,还要通过按钮来唤醒语音功能。这跟用手机来进行一些操作,并没有在体验上拉开差距,很难吸引用户购买。 回到硬件本身,不论是从透明塑料壳,还是内部结构被涂成土豪金色(据说后续会有别的配色版本),我并没有在 goloZ 上发现太多设计的痕迹。设计感的「 缺失」 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或许这些问题就是一家硬件出身的公司,在用户体验思考上不足导致的。 这是通病,得治。 必要性在哪里? 在上半年发布的 golo6 上,我们就已经看出元征想通过 OBD +娱乐的概念,增加 C 端用户粘度。但对于用户来说,OBD 的本质决定了并不会产生很大的粘度(能够一直砸钱补贴的土豪除外)。 而 goloZ 进一步彻底「 脱掉」 了 OBD 产品的帽子,变成了一个纯娱乐的硬件。但从产品的体验来看,goloZ 显然没有让消费者买单的必要理由。这也让我产生了这样的疑问,这真的不是在闹着玩么? 其实元征在 OBD 行业「 老大哥」 的地位是已经确立的,毕竟无论在市场份额还是产品开发的实力,元征都处于领先。至少在 to B 业务方面,元征的市场份额领先程度很大。不论是通信运营商还是一些用车公司,对于 OBD 的需求量都是很大的,B 端业务的稳定也是支撑元征发展的关键。 但 OBD 的局限性,使得元征想要在这个阶段寻求一些新的突破。毕竟作为上市公司,发展新业务也是刺激股价的一个很好地途径。对于目前可能处于「 瓶颈」 阶段的元征,这个过程必须经过不断的试错,而元征的「 底气」 足够支撑试错的成本。 而 goloZ 这款产品,更大的意义还是阶段性的试验品,存在不足是很正常的。不过,对于如何扩展 C 端用户的问题,元征还需要更多思考。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进化到第六代的 golo,能帮助元征转型成为数据公司吗?

· Mar 27, 2015

今天下午,元征在深圳发布了全新的 golo6。与 golo4 不同的是,这次元征在传统 OBD 的功能上又加入了娱乐方面的功能。使得 golo6 在商业模式以及功能上都与之前的 golo4 有着不小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以看出元征在产品思维上的转变。 硬件思维不得不转型? 以前元征 golo 产品的模式看起来更像是硬件思维主导。golo4 的功能和大部分 OBD 产品无异,而大量布局免费发放的「 技师盒子」 使其业务重心主要集中在了厂商以及技师端,最重要的用户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golo4 用户还需要自己承担前期免费流量用完之后的后续费用,却只能得到 OBD 的基本功能,这其实并不是刚需,因此续费率的降低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golo4 的用户量也确实不大。 越来越大的共识是,用户基数是一款 OBD 产品的根本。服务端就算有再多的厂商以及技师,如果不能引导用户的话,这都只能造成投入的浪费。而对于技师来说,虽然硬件是免费的,但是不同车型需要配套的软件来进行诊断,而软件却是付费的。在用户基数较小的情况下,这样的模式对于技师的投入相对来说也是较高的。   不仅仅是 OBD golo6 的最大改变,一是开始探索 OBD 产品在功能上的更多可能性,另外就是考虑如何增加产品的用户粘性。这样的改变也明显让人感受到了元征运营思维的变化。 首先是功能,golo6 在提供基本 OBD 功能的同时,主打了「 智能语音」 的卖点,从我们得到的产品海报上来看,包括了语音对讲、语音导航等等功能,另外,从「 在路上,听你所想」 的 solgan 推测,golo6 或许还会带有网络电台这样的功能,或许和前一阵发布的多听 FM 类似。我们也注意到,golo6 的旁边还出现了一个遥控器附件,上面的按键包括了播放、暂停这样的多媒体控制键。可以推论出的是,golo6 一定会具有更多的娱乐功能。 另外一个改变是红包机制的加入。元征鼓励用户完成每天的安全驾驶里程,之后就会获得红包,基本兑换额为一公里一毛钱。获得的红包可以抵用线下的服务费或者是流量费用。这种方式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最终达到提升用户使用黏度的目的。 其实 golo6 的改变可以看作是无奈之举,作为一家在 OBD 方面有着十几年经验的企业,元征的优势并不在于车内娱乐。但为了能提升用户的体验和增加黏度,这是必须要做到的。 至于如何发展新用户,golo 计划在全国 26 家分公司联合进行线上的推广和地推。这对于元征来说是必须迅速做到的关键一步。今年 golo6 计划发展的目标用户是 200 万。这个数字可以说是一个门槛,只要能达到这样的用户量级,那么元征之前布局的厂商以及技师端的基础会变成巨大的优势。技师能够通过业务量的提升弥补购买软件的费用,用户也可以充分利用 golo6 的功能,简化保养和维修等流程。 目的还是大数据 元征给 golo 的定位其实是一个汽车数据的开放平台。元征的优势在于私有协议,它所能获取的数据相比公有协议要更丰富。而车辆的数据采集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所以元征选择与多家企业合作。比如,元征与神州租车的合作就在神州租车的一万多辆车上安装 golo 的接头,目的就是采集数据到云端。而这些数据最终都会与保险公司、汽车制造厂、移动运营商、地图商、交通管理车队等共享。 前一阵,在某次分享上,元征的蒋仕文曾经公开说,元征要转型为一家数据公司。用户多了,用户粘性大了,才有可能采集到更多的数据,而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车辆的数据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利用这些数据,元征也可以「 连接一切」。 元征想要数据,用户则想要体验。虽然 golo6 加上了娱乐功能,但是这样的体验是否能超过车内原生的操作系统和其他竞争对手本身是存在着疑问的。想想这个画面,开车的时候还要操作遥控器,至少在我的脑子里总是觉得那么不搭。甚至于整个人机交互的好用程度还有待于用户的验证。娱乐+OBD 的概念真的能增加用户粘性吗? 据说,golo6 的价格会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那么用户是否买单就是个问题。如果 golo6 仍然不成功,那么就只能寄希望于正在规划中的 golo7,但是,一次一次的迭代,一次一次的「 试错」,留给元征的时间并不多。他们把 golo 系列产品视为转型的工具,golo 如果不成功,对于元征的打击是不小的。 如果转型成功,那么元征会成为一家量级更大的公司。但如果失败,他们就只能继续做 OBD 硬件了。做硬件到底有没有想象空间?作为 OBD 大佬的元征都在谋求转型,答案就可想而知了。

软件提供商博彦:让车联网「硬」起来?

· Jun 21, 2014 333

上海博泰的一场发布会成为了这几天汽车圈的热点,iVoka MINI X 受到热议。其实在保利剧院的观众席里,坐着的不仅仅有媒体记者,还有博泰的合作伙伴,博彦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项目中,这家「 软件开发服务商以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为 MINI X 开发了配套的手机 App。 时间推回到 5 月份,在当时 GeekCar 的深圳之行中,其实我们已经拜访过博彦在深圳的分公司,而它也是我们此行采访的唯一一家做软件的公司。我们试图了解的是,究竟在车联网大潮里,软件公司是以怎样的姿态出现。 博彦并不是最近才开始涉足汽车行业,早在 2006 年,博彦就曾经和奥迪进行过合作。在一份文档中,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在汽车行业做过的一些案例,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整车厂商,项目也大多是一些行业应用的内容。 博彦的优势在于移动互联网和金融,他们的移动开发能力在全国来说处于顶尖的水平。而两三年前车联网概念的兴起,让他们看到了汽车行业软件市场的巨大空间。这个市场存在很多空白,纯粹做汽车行业的软件服务公司,虽然数量上不少,但是规模上基本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博彦看来,车联网软件产品的开发思路与理念是和移动互联网紧密集合的,而且,车联网的发展已经在驱动相应软件行业的发展,并且规模在不停扩大。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是,博彦为博泰的 MINI X 开发了手机 App 应用,为元征的 golo 提供了软件服务,同时,他们也参与了福特 AppLink 系统的开发和调试。 和福特的项目开始于 2013 年。AppLink 属于福特 SYNC 人机交互系统中的一个模块,和苹果的 CarPlay 一样,是为手机与车机的互联搭建的桥梁。在这个项目里,博彦的主要工作是 AppLink 的 SDK 模拟器开发,以及应用程序测试。另外 SmartDeviceLink(SDL)的研发测试工作也是博彦在做,目前这个开源平台已经有百度、高德、中国移动等多家公司参与进来。 如果说 AppLink 是连接手机和车机的桥梁,那么博彦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连接车厂和用户,车厂和互联网公司的桥梁,只不过这种桥梁往往是隐性的,很多人知道 AppLink,知道福特的开源计划,但是很少会有人关注身处他们背后的博彦这样的公司。 经过观察可以看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以及车联网的热度越来越高,博彦的产品,已经从之前的为车企服务,慢慢转变成向个人或者说车主提供服务。「 怎么给驾驶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让他们更舒适更安全的到达目的地,享受驾车过程」,这是博彦现在重点关注的课题,以及他们做车联网的终极目标。 做硬件,被复制的概率很大,而软件则会渗透很多思想在里面,不同的软件也反映出不同厂商的思路。用车载导航一体机举例,虽然硬件相似,但是不一样的软件呈现,会给人不一样的感觉。有人说,未来车机系统会像安卓一样,走开源+深度定制的路线,比如锤子系统、MIUI 的模式,在博彦看来,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出现,但是对于车辆信息的控制权,未来一定还是掌握在车厂手中。 不过,不管未来车机以及车联网走向什么道路,不能否认的是,对于软件服务商来说这都将是非常广阔的一番天地。仔细分析博彦的主要合作伙伴,博泰、福特、元征等等,其实这些厂商的产品覆盖了目前来看所有可能的车联网入口:车机、OBD,前装,后装。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在车联网的整条战线上,博彦都想有所尝试,另一方面,到底车联网会被哪个终端所统治,未来如何走向,其实还在观望阶段。不过越来越多的声音认为,OBD 的发展潜力终究敌不过智能车机。 但是 ,博彦不会自己去做和汽车相关的硬件产品。对于提供软件服务的公司来说,和自己的客户去竞争,确实不是明智的选择,他们” 更希望做的是车联网行业的奠基石”, 博彦科技副总裁胡昌显告诉 GeekCar。 传闻元征将在 7 月份发布全新一代 golo 产品,另一方面,搭载了 AppLink 的一些福特车型可能在一年之内就会上市。可以预期的是,「 智能汽车」 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有趣。在汽车和手机互联,汽车与人互联的过程里,用户体验会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而这一点更多的取决于软件提供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行业对于这类服务的需求会愈发强烈。

解密深圳 OBD 产品及其制造商第二弹:大佬元征

· Jun 01, 2014

OBD,英文 On-Board Diagnostic 的缩写,中文翻译为「 车载诊断系统」,作为汽车用户唯一能接入汽车行车电脑的接口,这个最初的设置是为了检测汽车尾气排放的接口,在目前「 车联网」 这一概念下被炒得沸沸扬扬,它到底有没有那么神秘?有多神秘?  GeekCar 的小伙伴们来到了具有「 中国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 之称的广东深圳来一探究竟。我们找到了全中国最大的做 OBD 研发生产的上市企业,也找了一家隐藏在人们视线之后的小型 OBD 硬件企业,试着从不同方面来解密这个「 神秘」 的小盒子,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吸引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用它来争抢车联网入口?这样的做法到底是「 跟风」,还是各自打着小算盘?也许从我们接下来的文章中你能够读到某些线索。 点击这里,先看第一发!   第二家企业:深圳元征科技 当我们谈论 OBD 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不管聊什么,元征肯定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公认的 OBD 领域老大,元征科技对普通车主来说或许很陌生,但是在业内,元征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很多汽修店使用元征的车载诊断设备,很多维修工从元征的设备开始进入汽修世界,每年元征都会举办上百场巡回培训会,培养上万名修理工。以前,他们做专业的汽车诊断设备,今年他们发布了自己的 OBD 智能硬件,企图在车联网领域折腾一番。 golo:昨天今天和明天 虽然在汽车诊断设备领域无人能敌,但是这样的产品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还十分陌生。今年,元征发布了面向个人的 OBD 产品-golo。元征总裁刘正之将 golo 定义为「 以车生活为主题的社交平台」,目前 golo 已经积累了大约 3 万的用户量。在 GeekCar 看来,golo 的推出绝非心血来潮。早在 2010 年北京举行的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上,元征的总裁刘正之提出了车联网的概念,应该说,当时的元征就已经意识到了 OBD 接口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成车联网入口。 但是,传统的汽车诊断仪体积很显然不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在这几年里,元征做的事情就是将芯片小型化。 在最新的 golo3 中,基本功能有 3 点: 1. 通过内置的 sim 卡实现 wifi 上网 2. 通过采集一些低频化数据,为用户提供一些监测方面的使用体验 3. 搜集数据为一些应用来服务 在 golo3 中,除了提供 wifi 热点这一功能,我们还没发现更多亮点,或者说,和其他 OBD 产品相比,golo 还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从硬件本身来说,golo 其实并没有太大问题,GeekCar 之前的评测 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 bug,还是更多的集中在软件方面,导致用户体验不佳。元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现在通过更新 App 来解决使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实在这一点上足以看出,以硬件技术见长的元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多少少有点儿水土不服。 但是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会改变。下个月底,元征会推出全新的硬件产品 golo4 以及 4.0 版本的 App。元征把 golo4 视为真正可以引爆市场的一款产品,对它寄予厚望。为了弥补自身营销推广上的短板,元征在北京的望京 SOHO 组建起一支十余人的团队,专门负责新产品的线上推广。经过刘正之的描述,GeekCar 的小伙伴对 golo4 还是挺有兴趣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它有什么不一样。   golo 的功能取向 现在元征正在搭建一个平台:一方面,他们准备在全国范围内给一些维修店挂上 golo 授权的牌子;另一方面,吸引维修技师加入 golo 平台。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生态系统,这确实是一个宏大的目标,并且粘性可能会很强。不过问题在于,如何确定店铺和个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做这些的意义何在?很显然,元征要把它和 golo 硬件、和 App 相结合,为车主提供汽车后市场方面的服务,比如线上远程诊断,线下修车。 对于想要借 OBD 硬件在车联网方面深耕的元征来说,这是自己最熟悉的领域。不管是维修店还是修理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使用元征的产品,在这方面,元征会有特别强的情感优势,和其他想做维修后市场的 OBD 平台相比,元征和维修方之间有现实存在的关系维系。而汽车修理市场又是后市场中很重要的一块儿内容,元征当然要牢牢控制。 说的直白点,golo 产品在功能取向方面,瞄准的是维修这一个点。这和腾讯路宝就截然不同。在车联网的两个核心要素车与人中,元征打的是车的主意,而腾讯路宝打的是人的主意。 除了维修,车辆本身也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未来的 golo 应该可以在手机 App 端实现对汽车某些功能的控制,例如在 4.0 版本的 App 中就可以实现别克车型的自动关窗,实际上,这是基于 Can-Bus 总线的功能。Can-Bus 涉及很多私有协议,而这正中了元征下怀,尤其在很多国产车型上,这些车的检测电脑就是厂家授权元征生产,对于汽车里的各种功能,元征当然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和代码。现在的 golo3 并没有提供对汽车的设置功能,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元征一定会做。只不过,这些功能的应用场景需要认真的思考,不然会有很多安全问题,这也是现在的 golo 不急于推出这些功能的原因。 而至于社交功能,这个就自不待言了。golo 想要通过提供跟车生活相关的内容,构建自己的社交环境,但是如果跟腾讯刻意比拼社交,就显得不太明智,因为这并不是元征的长处。 元征强在哪? 在上一篇文章中,速锐得公司的人告诉 GeekCar,元征是业内老大。在我们采访元征总裁刘正之的过程中,他给了我们一组数据: 今年的 1-5 月份,元征制造的 OBD 接口汽车故障检测设备出货量达到 4 万台,预计全年总量 12 万台,占全球份额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