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有情、红旗有爱,红旗品牌与用户携手共克时艰
近期,受强台风「 杜苏芮」 影响,国内各地区普遍迎来强降雨,多地出现洪水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为践行央企社会责任,贯彻落实「 以用户为中心」 理念,红旗品牌快速响应,全力做好台风预防和紧急救援工作,将红旗关爱送到用户身边。 台风来临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台风天用车安全事项,通过微信、短信等途径覆盖用户 8.5 万人次,有效保障用户出行安全。同时,红旗品牌快速出台专项关怀政策,为受灾用户车辆提供「 全时救援守护、免费车辆检测、免费内饰消杀、钣喷修复减免、车损维修折扣」5 项权益,切实让用户感受到红旗品牌的关怀与温暖。截止 8 月 3 日,一汽红旗已累计收到车辆救援需求 257 台,拖车回店 220 台,现场维修 37 台。 在此次台风灾害中,多家被洪水侵袭的红旗体验中心克服自身困难,坚持为用户做好服务,不仅从各地调配服务车及救援拖车,还组织员工组成救援小组,以便时刻响应用户的救援需求。 7 月 29 日,泉州市红旗车主唐先生,因紧急事情需要外出,在行驶至下穿隧道时,由于路面大量积水,导致车辆熄火,受困原地。此时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如不马上处理,车辆将面临淹没和报废。千钧一发之际,唐先生马上致电红旗体验中心请求救援。接到电话后,红旗体验中心第一时间派出救援小组,到现场进行抢修,并将车辆推离隧道。唐先生表示,幸好红旗服务人员及时赶到,拯救了自己的爱车。 7 月 30 日,郑州市红旗车主张先生因涉水行驶,导致车辆熄火,车上 4 名乘客被困车内,非常紧急。在接到救援电话后,郑州红旗体验中心应急小组火速赶到现场,不仅为他们带来干净的毛巾、饼干和饮用水,还安排车辆将他们安全送回家中。其实,这并不是郑州红旗体验中心第一次处理类似情况,早在 2021 年的郑州暴雨期间,郑州红旗体验中心就开展过多次应急救援行动,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也让本次救援快速而顺利的进行。 7 月 30 日,泉州红旗车主刘先生的车辆,被洪水冲走并被困于淤泥之中。接到救援电话后,泉州红旗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冒着大雨立即奔赴现场拯救车辆,先是将车辆中贵重物品取出、整理,并第一时间交到车主手上,后又租用小型挖掘机,经过 4 个多小时的努力,终于将车辆挖出并运离现场。 8 月 1 日,保定红旗车主王先生,在行驶中遇到暴雨天气,导致车辆进水熄火,无法移动。接到救援电话后,保定红旗体验中心即刻出发前往现场。在救援拖车因道路施工无法抵达的情况下,工作人员采用跪在车辆机舱的姿势进行车辆维修,终于将车辆拖救至红旗体验中心。 8 月 1 日早上 5 点半,北京车主陈先生致电北京红旗体验中心,表示车辆在房山区陷入淤泥中。当天房山区正值暴雨,多路段积水严重、桥面出现坍塌事故,交通受阻。经过一夜的奋战后的红旗救援小组,来不及休息,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赶到车辆所在地进行救援,并把车辆安全拖回红旗体验中心进行维修。 洪水无情,红旗有爱。一汽红旗始终坚持「 真心诚意 便捷高效 愉悦满意 惊喜感动」 的服务方针,在车主需要救援时,不惧风雨、不舍昼夜地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恪守红旗心服务的高品质,始终为用户保驾护航!
何小鹏的饭,朱江明也想吃?
「 不仅要做整车制造商,还要做核心技术输出公司。」 当一家中国车企说出这句话…… 如果是五年前,大概会收到一片嘲讽,甚至搬出「 皮尺部」 的表情包来嘲笑。 如果是一年前,大概会被质疑「 这不就是华为 HI 模式么?」「 谁会把核心技术的灵魂交给别人呢?」 甚至一个月前,都会被说是痴人说梦。 但是一周前大众与小鹏、奥迪与上汽的合作,让大家意识到,技术输出是可能的。 至此,各家车企除了造车外,又多了一项潜在的业务:为其他车企提供核心技术。 文章开头那句话,就是零跑汽车创始人、CEO 朱江明说的,在说这句话的同时,零跑推出了第三代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LEAP3.0)——「 四叶草」 架构。几乎与此同时,网上传出了「 一汽捷达品牌或购买零跑技术平台」 的消息,截至目前,当时双方并没有给出回应。 左手是全新的技术架构和未来产品规划,右手「技术输出」的全新业务场景,看起来蓝图已经勾画得很丰满了,这条路走得通么? 四域合一,把中央集成式架构的价格打下来 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化,一直是汽车行业发展的趋势。从上百个独立功能的分布式架构,到域控制架构,再到未来的中央集中式架构,更高的集成度以为着更简洁的结构,更少的 ECU 和线束,更灵活的功能组合方式,以及智能汽车在功能上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小鹏 EEA3.0 架构就是将车控和动力融合,通过智舱域、智驾域、车控域三个盒子控制整个车辆;特斯拉的中央集中式架构则兵分三路,分为左车身控制模块、中央计算单元、右车身控制模块。 不同于目前行业里把整车和车身控制二合一式的集中式架构,这次零跑直接把智舱、智驾、车控、动力四个不同的域融合到一个盒子里,用一个中央超算的大脑来控制智能座舱、车身控制和 L2 级辅助驾驶三个功能模块。这让四叶草架构只需要中央超算一个盒子,就可以实现其他车企智舱控制器+智驾控制器+整车控制器三个盒子的功能。 根据零跑的官方说法,这是目前唯一真正实现中央集成的电子电气架构。 中央超算有一颗 SOC 芯片和一颗 MCU 芯片组成:SOC 芯片负责智舱和智驾,MCU 芯片负责整车控制和车身控制,两个芯片配合。得益于高度的集成化,四叶草架构整车 ECU 控制器从原来的 42 个降低到 28 个,线束从 1800 米降低到 1500 米,而且通用化率超过 90%。 90%的通用化率,是因为零跑把这套架构做成了一个架构平台,「我们希望一个平台可以覆盖所有车型」。零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不同的芯片给出标配、中配、高配: 标配:高通 8155+恩智浦 S32G(3 核),能满足目前入门级电动车的需求; 中配:高通 8295+恩智浦 S32G(7 核),具备 30TOPS 算力。目前,已经有不少供应商用 8155 芯片冗余的算力来实现舱泊一体功能。相比之下,利用性能更强的 8295 芯片支持智舱和 L2 级辅助驾驶需求,减少一个 L2 级辅助驾驶芯片,同时用恩智浦 S32G 满足车控需求,车机流畅度、视觉效果和辅助驾驶体验上都能有所提升,同时降低成本。至于那些对高阶智能驾驶有需求的车型,可以选择高配。 高配:除了高通 8295+恩智浦 S32G(7 核)的中央超算大脑外,增加了一个英伟达 OrinX 芯片,单颗 OrinX 来满足 L2++的高阶智能驾驶需求。 随着时间,四叶草架构也会两年一迭代。不知道两年后,当算力更高的英伟达 Thor 芯片上车时,四叶草平台能否升级到用一颗芯片满足所有? 架构的提升对于用户来说,似乎太过抽象了,我们来看看具体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体验? 一方面,更高集中度的电子架构,给不同功能的融合创造了条件。零跑也提前做了准备,为了满足软件定义汽车的需求,预留了超过 500 个接口,座舱、智驾、动力、车身各大板块的功能之间都可以组合。如今越来越多车企推出 SOA 功能,这些结构久违 SOA 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集中式架构做到了无感 OTA。以往车辆 OTA 时,需要等待漫长的下载、安装时间,在四叶草架构下,在系统运行时,后台可以下载、升级新版本,当用户方便升级时只要点击确认升级,就能直接切换到升级后的新版本。 车机系统有点像一个双系统模式,「 只有切换,没有升级的说法了。」 周洪涛这样形容无感 OTA,「 你不喜欢新系统,甚至可以切换回老系统继续用。」 不过,这样的「 双系统」 模式,对于算力的需求是否也是双倍的呢? 零跑:我有「 菜」,你有酒么? 这次四叶草架构的发布能看出零跑想做「 技术输出」 的决心,连合作模式都已经想好了。除了通过三种芯片配置,给不同定位的车型提供高中低三种方案外,零跑还给出了四种技术输出的合作模式: 模式一: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及周边控制器(含车灯、摄像头、雷达等)的技术共享 模式二:基于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周边控制器及电池、电驱的技术共享 模式三:基于下车体(含电子电气架构、电池、电驱)整体交付的技术共享 模式四:基于整车级的合作共享 概括来说,这四种合作模式由浅到深。这样一来,零跑不只是一个主机厂,更像一个智能电动车的全套解决方案提供者(这个 title 有点耳熟)。 至于目前技术输出进展如何?据朱江明透露,目前比较确定的有两家,分别是一家整车技术的授权和一家整个下车体技术架构的授权。 全域自研终于等来了春天? 自从大众和小鹏确认合作,网上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在庆祝「 中国电动车技术出息了」,另一种则在担心,这种「 卖技术求生」 的合作,会不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徒弟」 没那么容易偷师,「 师傅」 的技术也并非不成长,这种合作更像是「 凭技术吃饭」。 放眼国内新势力,零跑可能比小鹏更急需这种技术输出的合作。为什么呢? 一直以来,零跑都给自己贴了一个大大的标签——「 自研」。比如,当各家打出「 全栈自研」 时,零跑提出「 全域自研」,软件硬件都要自己一手抓;当各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卷工艺时,零跑是新势力里第一个自己卷电池工艺,搞起了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在 C01 上市时,据零跑透露目前整车自研的比例已经达到了 70%…… 而且零跑搞自研,既不是为了在高端市场卷智能化,也不是因为背靠自主品牌的大树好乘凉,零跑搞自研的目的很单纯:「 用自研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力。」 这个效果在今年的降价潮中格外明显。 年初特斯拉带起的这波降价潮,最先波及的就是零跑这类主打「 性价比」 路线的品牌。原本起售价 18.58 万、19.38 万的 C11 和 C01,打得就是价格不到 20 万、C 级车配置的高性价比错位战,对手们一降价,「 错位」 没了,销量开始下滑。今年一季度,零跑只交付了 1.05 万辆车。零跑马上做出了价格调整:零跑 C11 增程版成了第一款 15 万以下的中大型增程式 C 级车,当然相应地也减少了电吸门之类的配置。无论是价格下调,还是灵活地调整配置,依靠的就是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全域自研。(就在 8 月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