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让我患上了「脸盲症」

· Jul 01, 2022 333

对于汽车设计的思考源自理想 L9 的发布会,实车出场时弹幕上却齐刷刷地飘过了另一台车的名字——小鹏 G9,或许是因为二者在造型上过于相似让大家产生了联想。今年三月,当理想 L9 还处于剧透阶段时,小鹏汽车副总裁李鹏程就在微博上调侃过两车造型相近的问题「 两家设计师一起开过会吗?」 中国汽车工业在过去三十年里走完了欧美一百年的路,在跃进的过程中逆向学习是难免的事,这也让大众舆论对「 抄袭」 格外敏感,正如李鹏程微博下方的讨论一样。甚至集度的概念车 ROBO-01 在网络上被第一时间拿出来讨论的不是可升降的激光雷达,而是与哪吒 U、恒驰 5 极为相似的前脸照。 现在,雷同的设计不再是用皮尺丈量法得到的像素级近似,可我们的视觉神经还是因为一些频繁出现在眼前的细节而感到疲倦。贯穿式灯带、分体式大灯、封闭式前脸造型已经不再是辨别某款车型的重要参考项,因为大街上的车几乎都这样。 在这一系列现象出现后,我认为它们预示着汽车实际行业即将发生大变革,为了尽可能地预见即将放生的事,为了听到些汽车设计圈内更真实的声音,我们采访了来自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汽车设计师 张笑语。 极简的外饰设计,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造型同质化的问题在电动车上更为严重,所以我们抛给张笑语的第一个问题:极简设计真的是电动车的最优解吗? 张笑语:「 设计的演化与产品发展是同时进⾏的 , 电动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机械结构得到了简化,对进⽓和散热的需求减弱,设计⻛格逐渐趋于简洁型⾯的表达对应了⻋辆架构⾃身上的简化,结构简化对应了设计风格逐渐趋于简洁曲面的表达。不过,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很少有公司能够承担挑战消费者审美所带来的风险。」 在获得这一观点后的两天里,我回看了整个新时代电动车的发展过程,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 电动车造型的演变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 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马斯克是第一性原则的拥趸,从电动车结构上的变化出发对外饰造型进行改变,我们见到了第一代 Model S。 2013 年时,同样毕业于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设计师兼汽车历史学者 Robert Cumberford,发表过一篇评论特斯拉 Model S 造型设计的文章,他指出: 「 有两种方法来设计技术上激进的车辆。一个是让它的外观变得独特和不同,以吸引注意力,这就是所谓的「 科幻小说」 策略,如三角翼赛车概念或《银翼杀手》中的车辆。另一个是将技术上的激进主义藏在极为简单的外表之下。很明显,特斯拉富有远见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选择了后一种方法,他的设计团队在弗朗兹·冯·霍尔茨豪森的带领下,设计出了一款漂亮、平淡无奇的「 普通汽车」 造型。它的外表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欲望,还好开起来很爽 。」 言下之意,即便激进如特斯拉,他们也不愿在外观造型上来挑战大众审美。Model S 与传统燃油车最大区别在于弱化了功能性造型(例如进气格栅),在体量上与燃油车几乎一样,所以特斯拉将前舱闲置的空间改成了前备箱,我们可以将特斯拉的处理方式总结为 用进废退 。 特斯拉 Model S 同期的纯电动产品还有很多,在造型上可分为三个流派,用进废退式「 极简派」;依托电动化优势直接改变车身体量的「 颠覆派」,例如宝马 i3 和日产 Leaf。还有卡在油与电之间的「 骑墙派」,例如 2012 年的雪佛兰 Volt。 如果我们将时间轴再向前推五十年,那时的人们便以认定电动车需要在造型上做出改变,例如大名鼎鼎的 GM EV1,甚至 20 世纪 80 年代的电动高尔夫都做了封闭式格栅的造型。而在新时代的电动车刚萌芽时,人们进行选择的范围锁定在了「 极简派」 和「 颠覆派」 之间。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接受颠覆派的难度会更大一些。宝马 i3 和日产 Leaf 与传统汽车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轴长比更大,即便他们不是纯电动平台上的产品,轴长比也都超过了 0.6,这一数值比现如今基于 MEB 平台打造的大众 ID.4 还大。为了让空间更大,车辆的 A 柱变得更加倾斜,尽可能地贴近车头前端。这种做法与特斯拉大相径庭,在大众眼中,前者更像是一个 BOX。 用户对某种设计趋势的喜好程度会表现在销量上,宝马 i3 自上市后的热度一直不及特斯拉 Model S,即便后者还要更贵一些,但综合欧美两大市场上的销量前者反而略逊一筹。过去十多年间,日产 Leaf 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已经超过了 50 万台,分析市场局势后会发现,这款产品的主要市场在欧洲,平均每年有 3 万台销量,2018 年换代之后的涨势也很明显。不过,欧洲是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电动车市场,所呈现出的是一同增长的局面,美国市场则不同,增量较为平均,会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2015 年开始日产 Leaf 在美销量持续下降,而当时正值特斯拉 Model 3 发布的前夕。 对于电动车,市场能够认可其在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但它还远没有到真正进化成为 BOX 的地步,所有在体量上做激进尝试的产品都不太被看好,不止 i3 和 Leaf 还有后来的奔驰 EQS。反观今年新上市的全新宝马 i3,或许就是认清趋势后做出的改变。 所以极简的造型是消费者选择的结果 。 越简单的造型越难做 张笑语:「 在设计趋于简洁的过程中,我们会陷入两个误区, 第一点,趋同化的设计并不代表车企没有向设计部门倾斜资源,实际上工程部门都有可能为设计让步。第二点,趋同也并不代表国内设计师的能力薄弱 。 小鹏 P7 是个很好的例子,之所以很多人吐槽它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就是受溜背造型的影响,所以 P7 的玻璃天幕设计也是为了「 偷空间」 而做的,但是你想想,工程是不是要倾斜更多资源来解决车顶强度的问题。 复杂的线条反而会遮盖掉处理不当的细节,就像大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特斯拉的各种工艺问题一样,没有复杂线条遮挡视线之后,车身分缝线上存在的问题更是一览无余。车的型面变得简单以后,做出设计辨识的可⽤⾯积会⾃然减少,所以我们看到很多车在型⾯和平⾯元素上相似度较以前会更高。」 对于新入局的车企来说,在用户没有深入了解过一款新产品和体验到其新故事的内涵时,造型设计仍是⽤户对于⼀款产品认知最先验的要素,所以更没人敢去忽视设计的重要性。以蔚小理三家车企为例,尤其是在建⽴家族化设计体系时,他们在设计上的投⼊远⽐我们想象中要多。 我们也确实能感受到设计正在趋于精细化,蔚来的「X-BAR」 前脸,「SHARK NOES」 凸鼻翼的造型,小鹏的「X Robot Face」,包括理想 L9 中网上那条业内最长的一体式日行灯,为了保证效果,理想更是投入了一个亿来建造产线。 建立独特的家族化设计语言是对新势⼒品牌和渴望向上发展的⾃主品牌最⼤的挑战,究其原因,张笑语认为这与消费者有关。 「 至于原创设计,你会发现不同市场中的用户对这一要素的反馈完全不一样,例如我们能在一些自主品牌车型上见到借鉴来的设计元素,可能是与奔驰如出一辙的空调出风口,或是类似宝马的「 鸡腿式」 电子挡杆。对于低消费预期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只关心设计得好看与否,对该设计是否原创并不敏感,而从豪华车上借鉴是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像我们选配置一样,你的预期决定了你所追求的是一项配置有或者没有,还是它的体验。 购⻋预算越多,⽤户市场越成熟,对应的设计预期就会越⾼ 。我们国内的自主品牌车企,之所以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借鉴之路,正是因为大家都参透了这一市场规律。同时你会发现,当一些自主品牌开启高端化的计划之后,第一手抓的就是设计 。」 品牌向上抓设计,小鹏的产品过渡策略能够印证这一点。特斯拉之后,大家都明白了从高往低来下放产品是最能够立足品牌形象的做法。小鹏的产品策略则是反其道,2019 年 3 月 22 日,前梅赛德斯奔驰设计师 Do Young … 继续阅读

1711km 极限续航+1000m 记忆泊车,影酷「双料王」

· Jul 01, 2022 333

当汽车智能化、电气化成为不可逆的潮流,新一代的年轻消费者对于车辆体验的期待值水涨船高。今年 4 月,广汽传祺发布国内首个拥有双技术路线的混动品牌——钜浪混动,加速推动车型全面混动化。6 月 22 日至 26 日,作为首款搭载钜浪混动 GMC 2.0 的 SUV 影酷在钜浪混动一箱油极限测试中,历经三省八市,克服路况地势复杂、昼夜温差大、超高强度行驶等一系列极限挑战后,给出了一箱油最长跑 1711km,百公里油耗 3.2L 的亮眼成绩。 6 月 28 日广汽科技日上,全新升级的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正式到来,其包含 ADiGO SPACE 和 ADiGO PILOT 两大系统,分别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大核心场景实现了全新进化。6 月 30 日,作为实现全新 ADiGO 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首发搭载的车型,「 未来科技先锋 SUV」 传祺影酷再次通过一场智能科技品鉴会向外界展示了自身超凡的智驾「 超能力」,以媲美电车的智驾体验为用户带来智能管家式领航科技体验,全面满足消费者对未来智能用车的想象,领潮汽车智能进化。 能力拔群的 ADiGO  PILOT,以 未来智驾体验 攻克用车难题 城市道路越来越拥堵,停车位愈发紧张,让广大车主无论是驾车出行还是停车,都变得更加困难。而通过搭载广汽自研的 ADiGO PILOT 带来的智驾体验,影酷用更具科技感的智驾体验解决了当下人们面临的出行难题,让驾车出行更简单。   在泊车挑战现场,影酷就让大家亲身感受到了超级泊车的强大之处。面对现场狭窄、刁钻的车位,它都能自主轻松泊入,既快又精准,堪比老司机。在活动现场,影酷向双侧更窄的停车位发起挑战,两侧布置的路障更是增添了不少惊险,最终影酷还是成功泊入,So eazy! 即使面对「 死胡同」 里的「 最后一个」 车位,影酷也能通过辗转腾挪,停车入位,全程不用驾驶人员进行干预,赢得现场人员的喝彩。 而且,影酷还具备 1000 米超远距离记忆泊车的能力,车主只需在停车场门口下车,车辆自己就可以驶入停车场自主泊车,轻松方便。车主取车时也只需进行远程召唤,车辆即可自动行驶到你身旁。而在记忆泊车过程中,影酷还可以自主避开障碍物,未来感十足。 通过搭载广汽自研 ADiGO PILOT 的超级泊车,影酷聚合了记忆泊车、遥控泊车、融合泊车、一键泊出等功能,能实现跨层泊车、窄车位、极限车位、室内外停车场自主泊车,从而彻底攻克了停车难题,让车主不再为停车犯难。 除了表现极为亮眼超级泊车,影酷所搭载的 ADiGO PILOT 还实现了 L2 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其中包括前碰撞预警功能(FCW)、主动制动辅助系统(AEB)、车道偏离警告(LDW)、车道保持辅助(LKA)等 8 项安全驾驶辅助和自适应巡航(ACC)、智能限速巡航(iACC)、交通拥堵辅助(TJA)、集成巡航系统(ICA)等 6 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全面提升车辆安全性、减轻驾驶负担的同时,收获更多智驾乐趣。 在行驶途中,驾驶人还可通过借助影酷搭载的 W-HUD 抬头显示系统及 AR 导航地图,在提升驾驶安全性,避免开错道路同时,可以解锁更多驾驶乐趣,让开车就像是玩一场 AR 游戏,智趣满满。 能实现如此能力拔群的智驾「 超能力」 与软硬件的融合息息相关。硬件方面,影酷整车搭载了超声波雷达、环视摄像、前向摄像、前向雷达、侧后方雷达等 27 个行业内领先的智能感知传感器。软件上,借助 ADiGO PILOT 超感无忧智能驾驶系统,让智能驾驶真正服务于用户,打造了更为美好的驾乘体验,也让未来驾驶体验触手可及。 ADiGO SPACE 赋能,超感交互智能座舱 体验跃迁 作为「 未来科技先锋 SUV」 影酷带来的智能是从外至内的。身处影酷座舱内部,用户可与车机连续对话,进行不间断交流,让车机系统完成一系列指令同时,还能与其闲聊解闷。而在语音助手点歌时,车机也可以根据驾乘人员的当前情绪,播放对应类型歌曲,让智能车机更有灵性、更贴心。   在硬件配置上,影酷内搭载同级领先的 14.6 寸超级大屏,搭载行业顶级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更拥有同级独有 3 个 OMS 乘客监测系统+1DMS 驾驶员监控系统,通过融合星灵软硬件架构,让影酷 ADiGO SPACE 智能座舱的智能实力远超同级,也让座舱系统为消费者带来更为聪明的智能体验。 影酷还配备头枕音响,可独立发声,全车其他扬声器播放声音也不被头枕音响的声音打断。在现场体验中,驾驶人就算在车内音乐声音很大的情况下,也能听清导航、接打电话等,车内乘客不受影响,也保障了良好的隐私性。 同时,影酷座舱还改变了传统的点按操作,为用户准备了手势切歌、手势切地图、比心收藏歌曲、手势拍照等操作,还具备了疲劳缓解、智能通风、分神提醒、高速路口分心提醒、通话降音等感知交互方式,让科技愈加成为人们五感的延伸,也让座舱内部的科技体验更加酷炫,备受年轻人喜爱。 作为更智能的场景解决方案,影酷搭载 ADiGO SPACE 打造了真正懂用户的多维智能座舱,集成了生态地图、日程助手、小祺推荐、官方车服务、广汽魔方等一系列产品、服务,并通过广汽智能座舱系统 ADiGO OS,为用户打造了「 常用常新」 和「 千人千面」 的第三生活空间,实现座舱体验的行业领先。 「 未来科技,今日先享」,目前,广汽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影酷上均已实现落地应用。钜浪混动 GMC 2.0 所具备的「 高品质、低油耗、强动力、更安静、超平顺」 的「SMART」 科技体验也已经历经验证。同时,作为广汽全栈自研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首款落地车型,影酷更满足了更多年轻消费者对汽车智能化的旺盛需求。在钜浪混动 GMC2.0 混动系统与 ADiGO 智能生态系统的共同加持下,影酷将为更多年轻消费者创造极致省油,且极具智能化的用车体验,创造更美好的移动出行体验,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电气化、智能化进阶。

荣威 RX5 的「多一点」产品策略

· Jul 01, 2022 333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盲订开启以来,热度持续攀升,此次通过线上直播课形式,深度解读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在空间、静谧、舒适及驾乘上的体验,展现产品开发团队的「 多一点」 精神。 不会有人拒绝空间更宽敞的车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拥有 2765mm 同级最长轴距、1890mm 同级最宽车身,并在舱内空间「 零压缩」 的情况下对车高进行降低,使整车高宽比达到 88%,真正做到「 宽体低趴」,让用户潮流动感与稳定性兼得。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全方位拓展空间优势,以超越同级的空间表现,为用户提供舒适驾乘体验。舱内垂直空间高达 1200mm,带来宽绰头部空间,在车内无需弓身。前、后排横向肘部空间同级表现最好,前排主驾单侧肘部空间达到 388mm(行业平均为 377mm),后排为 400mm,比同级竞品多 10-23mm,同时扶手宽度、高度也优于竞品,给肘部留出充分的伸展空间。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座椅前后调节范围扩大至 240mm,高低调节范围扩大至 60mm,几乎能满足所有用户的坐姿调节需求。身高 1.73 米左右的乘客分别坐进前、后排,并将坐姿调至舒适状态,此时后排乘员仍有近 3 拳的膝部空间与近 1 米的腿部空间,乘坐空间宽适。 通过匠心布局,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具有超大行李厢空间。行李厢尺寸为 910*1028*455mm,总容积达 340~1291L,在不收起遮物帘的情况下,可轻松收纳 28 寸+24 寸+20 寸三个行李箱,非常适合长途旅行和全家人出行。此外,在乘客舱及行李厢内还有多达 22 处储物空间,如行李厢毯下储物盒、行李厢两侧网兜、中控后端储物盒及中控镂空储物盒等,给用户多样化的收纳选择。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通过缩小 ADB 罩盖的宽度、降低整车质心等技术,将前方视野盲区减小 1.2m,可提前发现蹲下玩耍的儿童,以清晰视野为安全行车提供保障。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对中控的倾斜角度,球头的大小握感,以及方向盘与屏幕的相对位置等进行了调整,既彰显越级豪华工艺,也传递出对用户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为了提升用户长途驾驶的舒适感,新车采用了手部调节空间宽达 43mm 的一体式太空零重力座椅,以优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完美贴合驾车者身体曲线,带来极致亲肤的包覆体验。油门踏板也通过人机验证模型,进行了多达数百次的评估及优化,实现轻盈脚感。 「 多一点」 静谧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以减振隔音、吸收噪音「 双管齐下」,从源头和路径上,针对发动机振动以及声音品质、整车风噪、整车路噪、零部件噪声等高感知区域,进行创新性设计,并采用业内首创多层减震隔音与高倍率吸音设计,怠速下静音效果媲美电动车。   为实现路噪的优化,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在激励源及传递路径上精心打磨,打造出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优异噪声表现:乘客舱内,驾乘人员的噪音舒适度评分为 78(行业平均水平为 70),接近豪华品牌 40 万元价格区间的 SUV。 在激励源上,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采用上汽蓝芯动力 GS61 1.5T 发动机,传承「『 中国心』 十佳发动机」 优秀基因,运用全新技术,消除高频噪音,通过至臻把控,使发动机声音更趋温和、润而不躁,让用户的舱内听感更舒适。 在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上,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应用行业首创柔性副车架结构,将来自地面的振动与驾驶舱分隔,带来更优异的减震效果和良好的路噪表现。该车型的车身扭转刚度高达 25000Nm/deg、车身模态高达 45Hz,强壮的结构设计,有效降低来自底盘及路面的激励,同时抑制发动机振动噪声。T 型发动机悬置和锥型变速箱悬置结构形式,既保证可靠的结构强度,又提供 10 倍的隔振率。190Hz 超高模态前围,有效降低发动机振动带来的整车响应。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全车覆盖超过 41 处静音措施,覆盖面积及用料扎实程度在同级车中位居翘楚,针对关键部位,更采用行业首创的高倍率吸音材料。在前舱声学包、下车体声学包、车身空腔等 21 处关键部位采用声学隔断,如前围内隔音垫采用多层减震、隔音设计的「 三明治结构」,其双层墙效应能有效隔绝发动机舱内噪声。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怠速噪声低于 36dB(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带来「 静」 似图书馆级的沉浸式体验(图书馆环境噪音为 40dB),呼吸静可闻。车辆怠速振动为 0.02m/s²(同级平均水平 0.05m/s²),震如心跳,微不可察。 不同车速下,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的加速噪声和振动表现也优于同级车型。加速噪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dB, 加速振动设计优于行业平均水平高达 0.07m/s²。 全新第三代荣威 RX5/超混 eRX5 通过对整车造型和各种型面及细微结构的打磨,针对气吸、空腔和压力脉动等进行多维降噪,经历 40 小时的风洞试验验证,以及 138 个版本的方案迭代优化,实现高速工况下「 风动而车静」 的优异表现。当车速达到 120km/h,车内前、后排语音交流的清晰度仍可达到 75%以上,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4.3%,达到 25-35 万元 … 继续阅读

博泰车联网顺利完成 C 轮融资,总融资超 25 亿元

· Jul 01, 2022 333

6 月 27 日,博泰车联网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博泰」)公布 C 轮融资信息,此轮融资 10 亿人民币,C 轮战略投资方上海国盛资本,C+轮战略投资方平安资本、井冈山基金。博泰车联网将利用此次融资资金持续加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进一步加快推动其科创板上市进程。 自此,博泰已累计获得了平安资本、井冈山基金、上海国盛资本、建信信托、海尔资本等众多投资机构,以及东风集团、一汽集团、小米集团、一汽富晟、隧道股份、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等多家产业链领先企业和机构的战略投资,融资总额超过 25 亿。 本次融资将有助于博泰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进一步保持领先的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未来公司将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全栈的数字化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供应商和智能汽车生态平台领导者。 博泰车联网作为目前中国智能网联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 13 年来,博泰已累计投入近二十亿元研发资金,累积申请超过 6000 项知识产权,发明专利占比超过 85%。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中国 IC 独角兽企业、「 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 上海市工程技术中心」、「 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市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上海市「 专精特新」 企业、上海市「3+6 重点产业首批合作企业,并积极参与中国车联网标准建立,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起草单位。 同时,博泰基于擎感整车智能化平台等自研技术体系,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整车控制等领域,面向用户提供软件应用开发及运营。目前博泰客户覆盖豪华、合资、自主等近 30 个汽车品牌的近百款车型,并且每年保持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