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版的「重新定义汽车」

· Jan 27, 2021 333

1 月 26 日,高通技术公司举行了以「 重新定义汽车」 为主题的线上活动。发布会的重点就两个: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 第 4 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瞄准下一代汽车 在高复杂性、 成本以及对中央计算整合性能的需求驱动下,汽车数字座舱正在向区域体系电子/电气 (E/E) 计算架构演进。在高通看来,未来座舱将成为高性能计算、计算机视觉、AI 和多传感器处理的中枢,以支持计算架构的转型。于是乎,第 4 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诞生了。 全新数字座舱平台采用第 6 代 KryoTM CPU、HexagonTM 处理器、多核高 AI 引擎、第 6 代 AdrenoTM GPU 以及 SpectraTM ISP,CPU 和 GPU 是不是看着很熟悉?与今年高通旗舰芯片骁龙 888 同款。 相比于 3 代平台,4 代平台增强了图形图像、多媒体、计算机视觉和 AI 等功能,可以提供可扩展和灵活的软件支持,并支持基于虚拟化技术和容器化软件配置的多个上层实时操作系,比如 Android 车载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基于 AliOS 的斑马智行等。 同时新平台支持 多个 ECU 和域的融合 ,包括仪表盘与 座舱、增强现实抬头显示 (AR-HUD)、信息影音、后座显示屏、后视镜替代 (电子后视 镜) 和车内监测服务。同时全新平台还提供视频处理能力,支持集成行车记录与监视功能,预集成 Wi-Fi 6 和蓝牙® 5.2,提供更好的车内无线体验。 和三代数字座舱平台类似,第四代平台也推出了三个版本:性能级、旗舰级、至尊级。具体差异,看图: 第 4 代高通骁龙汽车开发套件预计将于 2021 年第二季度推出,并计划在 2022 年年底开始商用量产(SOP)。 高通技术公司高级副总裁兼汽车业务总经理 Nakul Duggal 表示:「 通过第 4 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我们致力于提供业界最先进的数字座舱解决方案,旨在彻底变革驾驶者、乘客、后排娱乐及情境感知的体验,同时通过计算、性能、AI 和安全的融合来帮助汽车制造商应对向区域体系计算架构的迁移。」 而在此前,高通已经推出了 3 代智能座舱平台,2014 年推出第一代;2016 年推出第二代汽车座舱平台骁龙 820A(目前很多车型都在用,比如蔚来、理想);2019 年,推出第三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 8155,不过该平台在今年才正式迎来持续的商用部署,汽车芯片上车的速度还是不能和手机芯片相比啊。 据高通透露, 全球已经有超过 20 家车企搭载了骁龙数字座舱平台。 看来,手机圈抢高通骁龙芯片首发的现象很快也会在汽车圈复现。而对于高通来说,今年的一个工作重心就是: 加速 3 代数字座舱平台的商用量产。 自动驾驶 Ride 平台:支持从 L1 到 L4 的扩展 早在去年 CES 上,高通推出了 Snapdragon Ride 平台,这个自动驾驶平台拥有一整套的软硬件,包括安全系统级芯片、安全加速器和自动驾驶软件栈。如今这个平台又有新进展了。 随着最新 SoC 的加入,Snapdragon Ride 支持从 L1/L2 到 L4 的扩展。采用 5nm 制程工艺,可以提供不同等级的算力(10TOPS-700TOPS)。 看到这张图,让我想到英伟达的自动驾驶平台,同样采用了通用平台架构,覆盖从 ADAS 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显然,高通的策略与英伟达类似: 用一套可扩展的平台通杀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 降低开发复杂性、缩短商用时间, 同时帮助汽车制造商为不同汽车层级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并最小化其维护成本。 我想你应该注意到了,和英伟达类似,高通也推出了为汽车风挡 ADAS 系统提供的芯片,算力 10TOPS,功耗小于 5W,对比之下,英伟达针对 ADAS 的芯片算力为 10TOPS,功耗 5W(2022 年下半年正式量产上车)。很明显, 高通的这款芯片就是要对标英伟达。 … 继续阅读

开完新款领克 01 后,合资品牌再也不香了

· Jan 27, 2021 333

领克 01 作为领克品牌的首款产品,从 2017 年上市至今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也于 2020 年末进行了一次大改款。我并没有开过前期款的领克 01,但这次在「零认知」下的体验让我发现开完全新领克 01 后,合资品牌再也不香了。 内外饰换新   此次改款,领克 01 的外观并没有太多改动,只是换装了带有双透镜的大灯灯组和中网造型。而内饰方面的改动非常明显:老款领克 01 上面矩形的空调出风口在新款上面被改为了贯穿式,视觉上不再突兀,并且增强了中控台的整体感;屏幕下方的按键也进行了重新布局;空调温度和风量的旋钮各列左右;车辆控制按键被整体布置于右侧,方便驾驶员控制。   驾控体验 是 新款领克 01 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内外饰的换新,全新领克 01 还搭载了沃尔沃同款的 Drive-E 2.0 TD 发动机加爱信的 8AT 变速箱。虽然全系车型只有 2.0T 一种排量,但为了拉开产品梯度,高功率版车型搭载的是 T5 发动机,最大功率 254 马力,峰值扭矩 350N·m。低功率版采用 T4 Evo 发动机,最大功率 218 马力,峰值扭矩 325N·m。并且高功率车型匹配四驱系统,低功率车型只有两驱。相较于老款车型的 2.0T 190 马力发动机,新款领克 01 在整体动力上得到大幅提升。 换装了沃尔沃 T5 发动机的领克 01 在加速中后段表现依然强劲,动力随踩随有。切换到运动模式后,每一次松油门时都能听到涡轮增压器里泄气阀的声音,配合持续的推背感,新款领克 01 为驾驶者提供了体感和听觉层面的双重刺激。 同事曾告诉我老款领克 01 在起步时,即便不深踩油门也会特别」 蹿「,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匹配没有做好。虽然领克是一个标榜运动和驾驶乐趣的品牌,但刻画产品运动调性的前提是保证驾驶员的良好体验,起步时的「闯动」加速感受或许会让普通驾驶者感到不适。 我在试驾时也刻意感受了一下,新款领克 01 在换用爱信的 8AT 变速箱之后,日常驾驶环境下的初段换挡加速体感表现良好,变速箱换挡非常平顺,以至于在我刚开上新款 01 的时候以为它匹配的是一台 CVT 变速箱。 虽然 8AT 变速箱在日常驾驶条件下表现得非常平顺,但在高速巡航过程中,多档位变速箱会出现一个通病,因为挡位多所以高速挡位的齿比较密,当变速箱挂上 8 挡高速巡航时,只要再深踩一点点油门就会触发变速箱的降档机制。尤其是当驾驶员处在一个较为舒适的续航状态下,变速箱降档时的顿挫感会被放大。 稳定且逻辑清晰的辅助驾驶系统 L2 级辅助驾驶系统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中主流的配置,领克 01 与同级别的合资品牌车型相比,它的优势就在于逻辑清晰。领克 01 提供三种辅助驾驶模式,分别是定速巡航、ACC 自动跟车和领航模式,这三种模式覆盖了用户在驾驶过程中会遇到的所有场景,不需要像其他合资品牌车型那样,需要先开启 ACC,再选择是否打开车道保持,某些产品在开启 ACC 之前甚至还要手动打开雷达。领克 01 的领航模式默认同时开启 ACC 和车道保持,驾驶者不需要进行过多操作。当然,吉利旗下所有产品的辅助驾驶逻辑都是这样的。 改款后的领克 01 可以实现全速域自动跟车,在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下,领克 01 的辅助驾驶功能也能够实现低速自动跟车,车辆停止之后也无需驾驶者再次激活系统。在车道线模糊的位置,车辆仍可以跟随前车轨迹行驶。 领克 01 的领航模式非常稳定,但在细节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试驾过程中我在北京的四环上开启领航模式,车道保持系统能够实现精准的居中保持,并且能以稳定的姿态通过环路的弯道。不过,当前方车辆离开车道后,自动跟车系统会通过一段强烈的加速跟上下一辆车,这让车内的乘客体感不适。 与新势力车企的辅助驾驶产品相比,传统车企普遍缺少 ADAS 可视化系统,也就是无法在领航模式时将四周的车辆信息反馈到驾驶者的仪表上。ADAS 可视化功能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用户使用辅助驾驶时的信心。比如我在是驾驶就遇到前车一直压着车道线行驶的情况,而当时辅助驾驶系统还在让车辆执行加速命令,虽然车辆在发生碰撞前进行了主动刹车,但因为没有 ADAS 可视化系统,我并不知道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是否识别到了前方压车道线行驶的车。如果传统车企跟近布局 ADAS 可视化系统,那么辅助驾驶的体验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车机体验:可以「花哨」,但没必要 领克在我心中的位置之所以能与合资品牌平齐,除了良好的驾驶体验外,好用且不「花哨」的车机系统也让它的整体调性向合资品牌靠拢。新款领克 01 的车机主屏幕由 10.2 英寸升级为 12.7 英寸,全液晶仪表的尺寸也从原来的 10.25 英寸升级为 12.3 英寸。因为搭载了高通骁龙 820A 处理器,整套车机系统使用起来非常顺畅。车机交互界面也进行了升级,用户常用的 APP 全部位列于屏幕最下侧,并增加了实体「HOME 键」,操作逻辑更加清晰。 改款后的语音功能支持连续对话和「所见即可说」,这些功能完全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像是「导航到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甘旗卡镇满兜村」这样长的对话和「导航到朝外 SOHO」这样中英结合内容,车机都能精准识别。 新势力车企总喜欢在车机上面搞文章,但类似手式交互或者人脸情绪识别这样的功能,我认为目前都是没有必要的,与其将车机内容做得「花哨」,倒不如将现有功能体验做得更流畅,交互逻辑做得更清晰。 总结 多年来吉利一直找不到撼动合资品牌市场的方法,一直与合资品牌打价格战的他们也难以拉升吉利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位置,所以领克肩负起了吉利品牌向上的任务。领克其实是一个务实的品牌,他们没有花哨的噱头,而是从产品本身出发,用优秀的体验和越级的配置打动消费者,从而撬动他的那些合资品牌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