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软件供应商,采埃孚参与未来竞争的新方式
现在的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一场由软件定义汽车带来的新变革,这次变革将会重塑行业秩序,链条上的每一个角色都将参与其中,包括主机厂,也包括为他们提供弹药的幕后功臣供应商。 12 月 16 日,供应商巨头采埃孚(ZF)举办了一场媒体沟通会。整场发布会听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采埃孚在为进入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做准备。 软件成为主角 沟通会一开始,采埃孚就把话题的焦点聚集在软件上。 采埃孚的下一代出行战略主要包含 4 大领域,分别为:自动驾驶、电驱动、集成式安全系统、车辆运动控制。而数字化和软件是主要的推动者,甚至是把这些东西联结在一起的关键。「 在机械改进达到极限的领域,软件是迄今为止最有希望实现进一步进步的手段,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活动以软件为主题。」 作为未来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还有很多潜力。软件定义汽车将会贯穿到车辆整个使用周期,带来新的功能体验,同时也为 OEM、供应商以及软件开发者们开辟了新的商业模式。 在采埃孚看来,未来汽车将会具有由软件定义的高级别联网和自动化功能。「 由软件定义的汽车」 也不仅仅是「 车轮上的智能手机」。「 它们的区别在于汽车硬件系统的质量和数量需要通过软件平台来实现智能互联。」 在未来的车辆平台中,电子电气架构(E/E 体系架构)将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功能从分散式控制器转向只有几个专用域控制单元(DCU)的集中系统。复杂功能的实现需要软硬件协同实现,在未来,车内硬件部分会更加标准化,而软件将实现与硬件的解耦。 而在这新趋势下,ZF 找到了自己发挥的空间。 中间件(ZF Middleware)是这次发布会的重点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中间件。按照官方说法,中间件是连接软件应用程序和车辆硬件组件的连接器,可以实现从软件功能到硬件组件的高效通讯,具有很好的独立性和兼容性。 软件层面,中间件构成了软件系统的基础层,基础层上则有一个应用层。中间层的作用就是把这些应用程序的接口标准化,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中间件相互通信。 而在硬件层,车上不同的硬件组件通过硬件抽象的方式连接到中间层,中间层的作用就是从硬件中收集数据然后把数据转换成标准格式,然后应用层就可以从硬件接收标准化数据,同时实现数据在应用程序之间以及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通信。 简言之,中间件就是车辆软硬件之间的桥梁。使用这套中间件的好处有这么几个: 1、可实现从软件功能到硬件组件的高效通讯,帮助汽车制造商大幅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性; 2、加速和改进采埃孚、车辆制造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从开发初期到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研发流程; 3、具有很好的独立性和兼容性,将硬件抽象,使得应用程序可以适应不同的硬件平台,同时可以兼容来自第三方的软件; 4、可升级,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提供功能升级或提供按需所选的额外功能。 采埃孚表示,中间件将会在 2024 年开始搭载在量产车辆上。它的开发与应用软件的研发紧密相连,例如自主驾驶、集成式安全系统、车辆运动控制以及电驱动系统等领域。 成立全球软件中心 在采埃孚看来,到 2025 年,必须拥有这些(软件开发)功能和能力,因为大家都在加大对软件定义汽车的布局,所以动作必须更快。这也是为什么其与微软达成合作,使用后者的软件平台进行开发的原因。 早在 2019 年 12 月,采埃孚与微软达成合作,转型为软件驱动型出行服务提供商。对于这一合作,采埃孚企业研发负责人 Dirk Walliser 表示:「 软件将成为未来汽车系统开发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将成为实现更高水平自动驾驶功能的关键差异化因素之一。我们希望推动这一趋势不断向前发展。通过与微软公司的合作,我们将大大加快软件的集成和交付。对于重视敏捷协同且要求缩短软件更新交付周期的客户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在一些硬件还未可用的情况下,软件的开发仍需要先行。」 为了更好的进行软件开发,采埃孚表示,将会在明年成立全球软件中心,该软件中心会由采埃孚软件解决方案及全球软件中心副总裁 Nico Hartmann 负责。 Nico Hartmann 表示,全球软件中心将负责在整个集团范围内为未来的架构开发软件系统,并将其匹配于整个公司的软件应用,这将使采埃孚能够协调和标准化新趋势、技术、方法、流程、工具和功能,从而能够在通用开发平台上将所开发出的软件提供给采埃孚所有部门。 「 我们的方法代表了一种全新的软件开发的态度:我们并不是旨在「 集中化」 软件开发。原因很简单:在经验丰富的团队投入长时间开发的组件层级硬件和软件互联领域,我们并不会降低其竞争力,相反,我们提供补充性支持并推行联合的软件集成项目来创建理想的整体条件。这使得专家团队能够在关注本身工作的同时,通过全球软件中心获取到最新的资源。另一方面,纯软件产品比如我们的中间件,能够集中在全球软件中心开发,而后提供给每一个人以供进一步运用。「Nico Hartmann 说道。 目前已知的是,有数百人的团队参与这个项目,德国研发中心主导这个项目,不过大部分工作在印度完成。同时采埃孚表示,由于中间件开发项目所涉及领域广泛以及项目要求高,所以需要与 OEM 及其他合作伙伴共同开发。「 我们将会为中间件在 2024 年的 SOP(Start of production)做好准备。」 从中期来看,这将使得采埃孚集团拥有统一的架构和开发环境。通过与客户以及合作伙伴的集成式合作,可以更快地开发或调整软件,以满足未来受软件定义车辆的需求。 小结 显然,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而在这一次的全新变革中,采埃孚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定位:a unique system solutions provider across hard- and software(一家独立的汽车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中间件的推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一个趋势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分离,软件价值会越来越高,硬件逐渐抽象(标准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汽车供应链模式将会被逐渐打破,与此同时,也对主机厂在软件研发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于采埃孚而言,向软件供应商转型,是其一个全新的开始。只是,对于已经在面临「 新势力们」 在软件层面「 围攻」 的传统主机厂们,是否还可以用四年的时间去等待 ZF 所开发的中间件,或许只有时间能给我们答案。
探秘奇瑞捷豹路虎工厂:如何用智能制造打造优质产品?
如果你想真正了解一个汽车品牌,了解他们对于造车的态度,那么,你应该深入他们的工厂,了解他们的造车流程。 这一次,我们走进了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来看看奇瑞捷豹路虎是如何造车的。 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于 2014 年 10 月 21 日开业并正式投产,是捷豹路虎首个英国本土以外的整车制造工厂,也是全球样板工厂。工厂占地面积 84 万平方米,总年产能 20 万台。像路虎揽胜极光、路虎发现运动版、捷豹 XFL、捷豹 XEL、捷豹 E-PACE,都是在这里生产和销售。 走进工厂 先来看几个关于常熟工厂基本面信息: 常熟工厂配备了冲压车间、焊装车间、全铝车身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质量中心、研发中心、发动机工厂以及独特设计的点到点物流体系。 冲压车间:自动化率拥有全球最快的伺服压机线,每 3 秒冲一个件,对比之下,国内最快机械压机线 4 秒成件。 焊装车间:拥有 331 台「 瑞典 ABB」 自动化机器人,实现高自动化比例、高度柔性化,平均 120 秒焊装完成一台车,可以实现多种车型的共线生产。 涂装车间:采用 LASD 机器人进行涂装,拥有国内首条专用双色车顶涂装线,含氮磷废水零排放,95%空气循环利用。 总装车间:总装一& 二车间采用全自动化,柔性化工艺满足不同车型共线生产。 全铝车身车间:344 台机器人,255 台自冲铆接机器人,铆接自动化率 100%。 奇瑞捷豹路虎制造部执行副总裁吴伟表示,常熟工厂在设施上的投资已经达到 170 亿人民币,再加上产品等的投入,总投资接近 200 亿。 焊装车间& 涂装车间 这次,我们主要参观的是焊装车间和总装车间。 首先来看焊装车间,焊装车间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冲压成型的车身板件焊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的车身。 常熟工厂的焊装车间,一期车间可以容纳 6 个车型的柔性切换,同时切换过程可在一个生产节拍内完成。整个主拼夹具设备锁紧后形成一个独立的闭合系统,确保主拼车架结构的精准度。柔性化总拼生产线采用了 FFT 的 GEOTACK 技术,通过输送系统将预拼合的车身总成送至车身拼合的主框架夹具内进行准确定位,进而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此系统可实现高精度、高强度及模块化生产。 而在这一块,奇瑞捷豹路虎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来确保一次成型精度,比如铝材激光拼焊、自冲铆接、DVA 包边等连接技术。同时,为了保证精度,奇瑞捷豹路虎采用了 100%线上检测和测量种类繁多的线下检测。 比如 GOM 自动蓝光扫描,这个技术主要用于四门两盖外覆盖件的测量,通过机器人与蓝光扫描系统结合,对被测物体表面进行全型面扫描,以获取完整数据点的高精度测量设备,测量精度小于 0.1mm。(GOM 自动蓝光扫描)此外,在现场还有超声波点焊检测,通过超声波对焊点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焊点的焊接情况,现场一位老师将这个操作比做是 B 超,这个比喻非常形象生动。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焊装车间每天会对每个车型的 1 台白车身进行抽检,检测范围为每台车身的 4000 多个焊点。 所有的这些操作都是为了保证成型精度,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这些小的细节点,你能够感觉到,一个车企对于造车质量的态度。 至于总装车间,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汽车的总体装配,是汽车制造过程的最后阶段,汽车整车的质量最终也是由总装车间来保证。 值得一提的是,常熟工厂的第一总装车间也是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在车间内,我们看到了很多智能设备,包括全自动天窗安装机器人、门胶条自动镶嵌设备、重载可升降抱具 HEMS、全自动底盘合装台等。 比如这个全自动整体合装,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整体合装模式,底盘与车身全自动合装,拥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和装配稳定性。 同时,总装车间还配备有 VCATS 电子电器下线检测系统,系统连接到车辆后,可自动根据车辆订单配置,检测车上的所有电器模块,并为售后提供数据支持,提升服务准确性及效率。 此行最值得的地方,应该是在总装线上看到了还未正式推出的 PHEV 插混版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价格已经公布),进一步证实了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确实有很强的共线生产能力。 在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 插电混动的制造过程中,针对 PHEV 部件的特殊需求,常熟工厂再次升级智能制造及品控管理体系,深度应用大数据及工业物联网,实现高压零部件的制造全过程数据追溯;新增六大安全规则测试点,对车辆进行 100%的检测。增加在线 NEV 的设备检测、涉水检查及针对动力总成安全性、耐久性及电池相关部分的严苛测试,进一步保障整车质量,确保新能源零部件的严苛品质和整车稳定性。(产线上的 PHEV 插混版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小结 到这里,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之旅就要告一段落了。还是像我文章开头说的那样,如果你要了解一款车品质如何,那么,你应该去到他们的工厂,深入了解他们的造车流程。 透过这一次的常熟工厂之旅,我看到了奇瑞捷豹路虎的智能制造、品控管理体系以及更深层次的,对于造车的态度。这些对于品质的执着,最终都在销量上反映出来。 今年,奇瑞捷豹路虎持续实现批量销量增长,11 月批售销量环比上升 7.38%,1-11 月累计批售销量同比上升 9.18%。对比之下,今年前 11 个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 7.8%。足以见市场对于奇瑞捷豹路虎的认可。 随着新能源成为大趋势,奇瑞捷豹路虎也推出了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 P300e 插混,这也是常熟工厂第一款插混车型。官方透露,未来将会继续扩展新能源产品阵容。对此,我非常期待。希望奇瑞捷豹路虎为这个市场更来更多高品质的新能源产品。
网易健康联合 SGS、沃尔沃共同推出《国民健康空间白皮书》
12 月 14 日,「 越健康 yuè生活 2020 网易健康大会」 在北京嘉里大酒店举行,网易健康联合 SGS、沃尔沃提出了「 健康空间」 的概念,携手推出《国民健康空间白皮书》。 网易传媒副总裁李淼表示,在疫情期间大家被隔离在自己的家,一个相对有限的空间当中,这个时候会发现,其实空间和场景对于自己健康的影响更直接和深入的影响。所以网易希望和大家一块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让大家有更健康的生活。和 SGS、沃尔沃一起做健康空间白皮书的目的也是在于此。 除了居家办公等空间环境以外,汽车内部环境也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大家对雾霾的重视,让 PM2.5 和车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但是真正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不仅仅只有 PM2.5,真正致命的伤害总在我们忽略的地方。比如汽车内饰使用的皮革、橡胶、塑料等制品,这些物质会持续的释放甲醛、乙醛、甲酚,它们不仅含有毒性,长期的接触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沃尔沃汽车大中华区经销商网络发展与质量、市场传播与公关高级总监刘鹏表示,沃尔沃是全球首个倡导健康理念的豪华汽车品牌,在产品研发制造的开始就将车内健康环境放在的第一位,制定了比国际标准更严苛的汽车内饰排放政策,并通过多种环保材料的创新使用,达到出行业独有的健康体系。 11 月 6 号,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原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 ISO 标准对市场中在售的豪华 SUV 进行了一次座舱健康测试,其中 沃尔沃 XC60 的各项数据成绩均符合或远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定值。 比如甲酚和乙酚这类含有毒性和致癌物质的车内有机挥发物所测出的含量只有国家限定值的 1%。12 月 10 号,上海公共卫生中心对此成绩进行了权威鉴定,结果再次证明沃尔沃 XC60 车内的有毒挥发物和净物质的析出值均符合国家标准。 刘鹏表示:「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除汽车座舱中的健康隐患将成为新的趋势。同时汽车座舱健康空间的全面净化升级也需要全行业的技术投入和科技创新的共同助力。这也是今天沃尔沃参与发起并制定《国民健康空间白皮书》的初衷,未来出行不仅仅是绿色出行,更是健康出行。沃尔沃期待与大家一起携手共进,加速汽车产品进入全面健康的新时代。」
别克 FOTA:一场涉及 11 万台车的升级计划
12 月,上期通用宣布将对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旗下 17 个车系的车载互联系统进行 OTA 远程升级。 可以说这次推送是合资车企中迄今为止规模最大 OTA,而且通用是目前够实现覆盖多品牌、多驱动形式、多车型 FOTA 能力的汽车品牌。 昨天,别克发布了它的 OTA 计划,包含车型升级排期和具体升级内容(用户可感知到的)。准确点说,这次升级其实是包含固件升级的 FOTA,但是用户能感知到的更多是娱乐系统,所以后面我们会主要介绍娱乐系统的新功能。 具体车型推送计划 这次升级会覆盖别克旗下的 7 大车系,涉及具体车型超过 11 万台。 从下图可以看出,GL8、君威、君越、微蓝 7 和昂科拉的升级启动时间是今年 12 月底;昂科旗和昂科威 S 在明年 1 月中旬。 别克 eConnevt 3.0 OTA 具体升级内容 活动现场,别克介绍了最新的多媒体系统设计了怎样的交互框架,包含了哪些主流的应用生态,我们也真实体验了这套系统。 具体来说主要包含 4 方面:1. 更好用的语音交互;2. 主动触达的交互方式;3. 更丰富的音频内容;4. 更多的生态合作伙伴。 在语音交互方面,别克选择与科大讯飞合作。在我们的实际体验下,它能够支持打断、多轮对话、自定义语音唤,也能完成一些生活、出行、常识等细分领域的对话。因为每个车型的麦克风硬件能力不同,实现效果会略有不同。但总体效果相比之前的别克系统,确实有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可以说有追赶新势力品牌的态势。 在交互方式方面,别克推出了主动触达服务,可以理解为我们常说的千人千面,或者服务找人。它可以通过位置、个人标签、时间、天气等多种维度的大数据分析能力,判断用车场景变化,主动为车主提供服务。 而且这次还新增了个性主页,可以通过场景式触发和卡片式交互方式,主动将信息呈现给用户,有种类似小程序的体验。 在音频内容方面,别克接入了随心听,包含音乐、电台、有声书和新闻。背后支持的都是主流的生态应用,音乐接入的是酷我音乐的资源,电台是听伴,有声书是喜马拉雅,新闻是 ZAKER。这一套音频组合,基本能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 在生态合作伙伴方面,别克与多家互联网行业顶尖合作伙伴深度合作,覆盖出行、娱乐、互联、生活等车联生态圈。首次推出小程序平台,可通过云端快速发布和升级新内容与服务。Super ID 超级个人账号可关联合作伙伴账号,实现手机与车端内容共享和服务联动。 在此次升级中,昂科威 S 已经能实现一对多的刷新,提升了升级效率。别克表示,大多数车型的升级都能保证在 15 到 20 分钟完成。如果升级失败,会尝试回滚的形式再次升级。如果依然失败,就会人工介入服务。 另外,别克还率先在昂科威 S 上搭载了 eCloud 智能云电子架构,拥有快速高效的通信与数据处理能力和全方位的网络安全设计。并采用私有云与公有云的混合模式,将车辆安全及用户隐私与娱乐功能分隔开外。其中车辆相关数据被置于私有云上,确保安全和自主,同时开放接口连接各种互联网服务,兼顾安全与开放。 未来别克依靠通用下一代电子电器架构 Global B,除了这次重点提的多媒体系统,未来还能以 OTA 方式,包括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控制系统、车载通信和娱乐系统在内超过 30 个电子模块的系统及功能更新。 结语 通用是最早发车联网的品牌之一。早在 2009 年,上汽通用率先引入安吉星车联系统,通过电话人工客服的形式为车主提供远程协助;后来通用发布车联网战略「车•联•无限」,再后来免费向用户提供终身免费流量,如今已经扩容到每年 100G。 这次升级是通用在中国完成 OTA 的开端,通用官方表示,今后车载互联系统 OTA 将保持一年多次的更新频率,覆盖旗下 80%以上的车系。未来随着新车型的推出,这一比例会继续计生。别克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从今年 12 月开始将会开始完成它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