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上车,如何 Say 「HI」?

· Nov 18, 2020 333

最近,行业内最大的一个新闻莫过于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三家联合成立高端品牌。 这里面,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这么几个点: 华为会提供哪些技术?「HI」标是否会上车? 在这个新品牌中,角色分工是怎样的? 如何看待三家的这次合作? 结合我们极客汽车前段时间去探访华为总部得到的一些信息,我们试着来解答这些问题。 华为「HI」标会不会上车? 最大变量,自然还是华为。在三者分工中,华为承担怎样的角色,是我们最关注的事情。 那么,「HI」标会不会上车,这一点取决于双方的合作深度。首先,还是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华为能够提供什么。直接看图: 简单总结就是,华为全栈汽车解决方案包括:1 个计算与通信架构、5 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车云服务)以及 30+智能化部件(激光雷达、AR-HUD 等整套的零部件)。 基于这些内容,华为提供三种不同的合作方式: 1、做传统 Tier1,直接为车企提供零部件 在北京车展上,其实我们见到了诸多华为自研的产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AR-HUD、BMS 等等,这些都可以单独提供给车企。 2、提供平台化的业务 华为有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智能车控计算平台对应,对应三大操作平台:AOS、HOS、VOS。华为可以把这种平台化的产品提供给 OEM,然后 OEM 找第三方合作伙伴或者它自己在上面做开发应用。 3、全栈的解决方案 客户全栈的解决方案都采用华为的解决方案,都采用之后就是 HI 模式,「HI」的 logo 就会上车。这种模式其实就对应华为提到的「 强强联合」 的合作新模式。 即「 打破传统车企和零部件厂家的供货关系,采用全球首创的联合开发新模式。华为提供技术优势、车企提供整车优势,强强联合,共创精品。」 从现在的三方的合作深度来看,肯定用到了华为的全栈技术解决方案,「HI」的 logo 自然也上车了。 至于贴标这个行为,其实已经有先例了。在电脑行业,有我们熟知的 Windows 本上的「intel」 标,代表里面用到了 Intel 的技术;手机行业,华为旗舰手机上有徕卡的 logo,因为用到了徕卡的摄像技术;汽车行业其实也有案例,前段时间上市的 ARCFOX αT,由供应商麦格纳代工生产,在其尾标上就有「蓝谷麦格纳」字样,华为自然也想有自己的「Huawei Inside」。 新品牌的角色分工 角色分工就很好解释。其实,从三家的布局中,你也应该能够猜出一个大概: 宁德时代:国内数一数二的电池供应商。 长安汽车:强项在于拥有很强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多年积攒下来的品牌营销资源,当然还有一点,更懂用户。 华为:ICT 技术提供者、定位增量供应商。 这个定位其实很有意思。如果我们把未来的电动车简单粗暴的进行分拆计算,其实也能看出类似的端倪: 这是国金证券此前做的一份关于特斯拉 Model 3 各部分成本的测算,可能已经过时,但是不妨碍我们作一个参考:整车价值最高的无非就是这么几个部分:电池、电驱、高压系统、车身内外饰& 底盘、汽车电子部分。这里面的对应部分,其实都是三家本身强项。 不同的是,在这一段关系中,不再存在什么主机厂-供应商的主导与被主导者,三方进行联合开发:共同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就像华为说的那样,在这个新品牌上,三家都是发挥各自的专长,强强联合: 华为更懂 ICT 技术,宁德时代更懂化学,而车厂更懂用户。 宁德时代能够带来更好的动力电池相关的产品;华为则带来智能化上真正的垂直整合;而长安则可以完全放开拳脚,把精力完全放在产品定义、生产制造、品牌搭建上。 相对于现在的汽车行业,这种分工前所未有,算是软件定义汽车下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 商业模式是怎样的? 至于三方的商业模式,很有可能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不再是传统一次性授权 or 简单的供应关系。 透过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总裁王军说的一些话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考:「 我们希望可以和车厂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模式,这个模式最终用户一定要认可,给用户实实在在带来价值,比如说升级一个软件,我们的座舱系统,自动驾驶就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甚至嵌入式的超级计算机,比如说自己在家玩游戏,突然显卡不行了,换显卡等等,未来智能驾驶是不是处理能力不够了,是不是也要换一个硬件?我们一两年换一个手机,智能化的东西基本上迭代速度就是这样的周期。特斯拉现在已经这么干了,但是他提供的自动驾驶的体验是不是提升了?用户愿意不愿意买单是另外一回事。」 「 未来可以不可以通过软件升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A 点开到 B 点,越开越顺,自动驾驶越开越顺,换一个版本开的更顺了,用户可能真的会买单的,目前大部分的车厂这方面的商业模式还没有构建起来。我们希望可以和车厂为最终用户提供价值的同时,因为要做到这点需要持续的开发,我们需要持续维护 OTA 软件,这个也需要我持续投入。我的投入是不是可以得到回报呢?这应该是一个持续创造价值的过程。」 可以感知的一点是,这种新模式是贯穿用户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甚至深入到后续的汽车销量、以及后续的软件 OTA 升级。 对于华为这么一家增量供应商来说,这也是其全栈技术完全上车的第一战,甚至可以看作是华为的第一次「 造车」。同时,也可以为未来汽车行业关系的重构提供了一些思路。 主机厂会不会失去主导权? 我相信,对于这三家共创高端品牌的举动,行业内一定有很多供应商、主机厂们都在观望。我也知道大家的顾虑是什么: 主机厂会不会失去主导权? 过去的百年,车厂,我们叫 OEM,他们所拥有的产品(车)并不是完全由自己生产,主机厂更多的去做集成整合工作,其他的很大一部分来自链条上的其他合作伙伴,我们称之为供应商 Tier1、Tier2 等等,比如你看到 BBA 车上炫酷的 3D 液晶仪表亦或者是 AR-HUD,其实这些都是来自于供应商,只是这些功臣都在幕后,不被人所熟知。 现在,整车架构改变以及随之而来的软件定义汽车的出现,让车内软件价值不断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汽车行业原有关系的解构,同时在四化的加持下,涌入了更多的新进入者。 不同于此前原有的供应链关系,新进入者们并不愿意只是简单的居于幕后,他们想要获得更大的声量和关注度。 这次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当然这个事情是两面性的,如果车企用部分主导权换来了强强联合甚至是品牌向上,其实也是值得的。主要看主机厂自己怎么想。 话说回来,汽车行业百年的发展下,链条固化,主机厂的很多技术下放取决于供应商的研发进度:当供应商有新的技术的时候,主机厂才能适配上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主机厂其实是被供应商绑架了 。 总之,未来商业模式的改变一定是必然的,但是也不要过分焦虑,未来肯定不止有这种模式,更多的还是会以传统的这种「 主机厂-供应商」 关系为主,只是供应关系会出现微调,大家都要做出妥协和让步。 最关键的一点是:不管怎么进行调整,主机厂始终要有自己的核心能力在,比如品牌、比如懂用户,这些是主机厂始终要牢牢把握住的。在此之外,就是在能力范围内再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即便没有完全的自研,也要知道其中的 know-how。 就像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ADS 智能驾驶产品线总裁和首席架构师苏箐说的那样:「 所有人在面对新的变化时都会恐慌,会想掌控一切,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平衡点,但是每个人平衡点的位置不一样,最后是谁能活下来的问题,不是自研比例多高的问题。」

NT2.0 平台、两款全新轿车,蔚来财报这次的料还真不少

· Nov 18, 2020 333

这又是一份非常漂亮的财报了。为什么要说又?因为,前两天的小鹏、理想也都给出了一份非常不错的财报成绩单。 还是先来看关键数字: 交付量: 第三季度交付量为 12206 台车,包括 8660 台 ES6、3530 台 ES8、16 台 EC6。去年同期交付量为 4799 台,上个季度交付 10331 台; 毛利率: 达到 14.5%,造血能力大增。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6.8%,2020 年第二季度为 9.7%,主要原因在于季度交付量的增长和高价车型销量占比的上升,加上物料采购成本和制造费效比的持续改善,董事长李斌表示 对于第四季度毛利率的改善很有信心 ; 营收: 整体营收达到 45.26 亿元,同比增长 146.4%,较 2020 年第二季度增长 21.7%,连续两个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正,李斌表示 「 有信心 2020 年全年总体可以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转正」; 亏损:亏损在收窄 ,2020 年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进一步收窄至 9.46 亿元,环比下降 18.4%,同比下降 61.7%; 服务网络: 已经有 22 个 NIO House 和 159 个 NIO Space,覆盖国内 106 个城市,换电站数量达到 159 座,覆盖 70 座城市, 二代换电站将于明年上半年开始部署 ; 现金及等价物: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和短期投资为 222 亿元人民币(33 亿美元)。 当然,这些都只是基本面信息,相比于这些,电话会议上的内容才是关注的重点,因为蔚来释放了新的想象力。 销量:第四季度交付再创新高 在第二季度首次实现季度交付破万之后,第三季度,蔚来交付量再创新高。交付 12206 台车,对比之下上个季度为 10331 台。 在交付量逐渐增长的同时,蔚来的品牌优势逐渐凸显。ES6 连续 13 个月蝉联中国电动 SUV 市场销量冠军;ES8 在中国 40 万元以上高端电动 SUV 市场中占据销量的首位;至于 EC6,已经开始量产交付。 今年 10 月,蔚来发布 BaaS(Battery as a Service),成功闭环了车电分离、电池租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商业和服务模式,降低用户购车门槛。现在 BaaS 的作用正在逐渐显现。「10 月份新增订单再创历史记录」。 李斌表示:「 从 8 月份发布 BaaS 以后,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每个星期它的配置都在逐渐增长,到目前为止, 新增订单里面选择 BaaS 方案的占到 35%,(这个增长)比我们预期的还是要快一些、好一些。」 在强大的需求支撑下,蔚来给出了更高的指引目标。财报会议上,李斌表示, 第四季度蔚来有信心交付量达到 16500-17000 辆。 如果按照最后最低的 16500 台来算,10 月份蔚来已经交付 5055 台车(创下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月销记录),也就是说,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未来的两个月的月交付量要达到 5723+(再破自己创下的记录)。 显然,随着交付量的增加,毛利将进一步提升,将会为蔚来带来更好的业绩表现。李斌表示,今年 9 月,蔚来已经实现了 5000 台的全供应链产能,明年 1 月,供应链产能将提升到每个月 7500 台。「 从目前订单趋势看,今年会有不少订单要靠明年一季度的产能去实现。」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