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驰超跑 RG Nathalie 量产版发布了,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它的技术路线

· Mar 26, 2020 333

前几天,国内造车新势力爱驰旗下德国子公司恭博发布了首款量产电动跑车 Nathalie 的官图,这也意味着这款车终于要进入量产阶段。 这次发布的为 First Edition(第一版),售价 40.7 万欧元(约 313.8 万人民币),不过即便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因为全球限量生产 500 台,首批车将会在 2021 年上半年交付。 这次发布的正式量产版与其原型车还是有一些变化。前脸攻击性没那么强了,侧面肌肉线条更明显,同时采用剪刀门的开门方式,尾部变化不大。内饰部分并没有公布,不过我想可能也会进行一些微调。 这台车采用四轮四电机的独立全时四驱系统,四电机的强力叠加之下,系统统综合最大功率达到 408kW,峰值扭矩 920Nm,那么到底有多快呢?答案是百公里加速 2.5 秒。对比之下保时捷 918 Spyder 是 2.6 秒,蔚来 EP9 是 2.7 秒。 值得注意的是,RG 的底盘由「 奥迪 quattro 之父」Roland Gumpert 亲自调校,2009 年以 7 分 11 秒 57 的成绩刷新了纽北圈速榜的 Gumpert ApolloSpeed 就出自他手,所以关于这台车的驾控,你无需担心。 也就是说,作为一台超跑的「 基本素质」,爱驰 RG Nathalie 都有了。 首款采用甲醇重整制氢电池技术的超跑 不过,这台车吸引我的不只是它的肉体,还有它的内核。不同于此前其他超跑的驱动形式(内燃机、插混、纯电),爱驰的这款超跑采用的是氢燃料电池路线。不过,爱驰并没有直接切入氢燃料电池,而是走折中路线,采用了甲醇重整制氢技术。(图片来自网络)具体来说,爱驰将甲醇重整制氢高温燃料电池电堆作为增程器,增程器并不直接驱动电机,只是为燃料电池提供氢源,实现在线制氢。整套系统由一个甲醇动力电池一个 65 升储罐和一个大电池组成,在这一方案中能量转换是这样的:甲醇化学能-氢化学能-电能-动能。爱驰的这套技术可以实现「『 加油』3 分钟,续航超 500 英里(约 805 公里)」。 按照爱驰的说法,「 甲醇重整的效率很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几,甚至达到百分之百。但是燃料电池效率可能会下来,大概 60%。总体是百分之五十几,中间可能还有些消耗,转化效率可以达到 45%,这已经很高了。」 关于用户如何补能的问题,Gumpert 也提前想到了,并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在新车交付后,用户享有一年免费补给服务。目前其已经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独家客户群提供隔夜送达服务,正在向整个欧洲扩展,北美和中东地区也在布局中。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爱驰会选择这样一条技术路线?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路线? 当前,虽然电动化转型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目前电动车仍面临成本高、里程焦虑、补能不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如果电动化的趋势不变的话,我们需要一个解决方案。」 然后爱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甲醇燃料电池路线。 氢燃料电池路线可以说是真·清洁能源,最终的排放物只有水,日韩两国车企对于氢能也是青睐有加,现代丰田等车企的相关车型已经开售上路了。 不过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氢的制取、存储以及运输成本依然很高,在技术有待突破,安全性方面也亟需提升,可预见的是,未来氢燃料电池一定大有可为,但是短期之内仍然无法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爱驰想到的折中办法就是使用甲醇作为氢的载体,进行实现氢燃料电池的商业化。相比于氢,甲醇的获取难度就低了很多,同时便于存储运输;此外,将加油站改建为甲醇加注站成本也不高。按照爱驰的说法,大概 7-15 万人民币,对比之下,加氢站的建设高达上千万,这也是氢燃料技术无法规模普及的原因之一。 对于甲醇技术同样看好的还有吉利。吉利于 2005 年开始甲醇发动机的研究,先后开发了多款甲醇动力、14 款甲醇乘用车和 2 款商用车,在山西、贵州、湖南多地新建、改建了甲醇汽车生产基地;同时董事长李书福甚至多次在两会建言中提及甲醇汽车的发展,十几年坚持之后终于修成正果,迎来政策利好。 2019 年 3 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鼓励在有条件地区和相关领域使用甲醇汽车,加快完善甲醇汽车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甲醇燃料生产及加注体系建设。国家从政策层面对甲醇汽车的应用给出规范指导,这也意味着 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不过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爱驰表示,当前暂时不准备将甲醇燃料电池技术纳入到下一代产品形态中,只是在做技术储备,将前端技术运用在高端跑车上,等技术成熟后,会用在量产车上。 目前由爱驰注资的蓝界科技公司(Blue World Technologies)在丹麦奥尔堡港新建的电池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建成后将为爱驰提供甲醇重整制氢燃料电池。而在国内,爱驰已经与山西高平市签约,建设甲醇制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基地。看来爱驰已经开始有序进行甲醇重整制氢技术的量产落地了。 小结 2019 年 12 月,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力争经过 15 年持续努力,实现纯电动车成为主流,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 在这两种路线中,爱驰都有布局。纯电方面,爱驰 U5 已经上市并宣布即将登陆欧洲市场,另外一款纯电智能轿跑 U6 ion 造型设计正式曝光;燃料电池上,爱驰目前通过子公司恭博来进行前端技术储备,为其之后车型研发提供了充分的技术力量储备与移植可能,超跑 RG Nathalie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里多说两句,刚刚说到的 U6 ion 的造型设计就延承自超跑 RG Nathalie,看来爱驰学以致用的能力还挺快。 不过,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即使电动化已经成为当前主流方向,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没有达成一致,行业依然属于一个在迷雾中摸索的状态,谁也无法说明哪条路线就一定是正确的。 通过提前布局,爱驰在燃料电池上先卡了一个身位,但是要想实现大规模落地应用,难度不小,需要整个行业上下游共同配合。接下来,爱驰的甲醇燃料电池之路将走向何方?我们将会持续关注。

这次马斯克真的要自己造呼吸机了

· Mar 26, 2020 333

如今国内疫情得到了相对稳定的控制,国外却每况愈下。在海外六个确诊病例破万例的国家中,欧洲占比 2/3,其中意大利确诊超七万例,美国以六万余例位居海外第二大确诊国。 以美国为例,CNN 表示纽约州已成为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累计确诊病例超过三万,每三天这个数字就会翻一番。一些医院正在搭建临时帐篷,并征用冷藏车作为临时太平间,以便应对死亡病例的激增。不难想象,这些地区的医疗资源正面对空前的困难,其中最紧缺的就包括医疗器械:呼吸机。 汽车作为美国支柱产业之一,必须要做点什么。上周,特斯拉 CEO 马斯克表示将要改造弗里蒙特工厂生产呼吸机,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一计划不得不放弃,于是马斯克从中国直接采购了 1255 台经过 FDA 认证的呼吸机运到洛杉矶救急。目前加州的医院已经接收到了这批物资。为此,马斯克之后在推特上感谢了特斯拉中国团队,以及中国海关对采买运送呼吸机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眼看生产呼吸机计划就要被阉割,22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推特表示,获准特斯拉、福特汽车和通用汽车生产呼吸机,并催促这些车企赶快开始准备。一天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声明:只要企业想帮助扩大呼吸机产量,在这场大流行病中挽救更多生命,我们就会协助企业清除一切可能的障碍。 企业行为上升到国家计划,特斯拉生产呼吸机刻不容缓。 同时,有专业医疗设备公司将帮助车企进行转型。据彭博社报道,大型医疗设备公司美敦力 (Medtronic) 首席执行官 Omar Ishra 在今天宣布,他们将帮助特斯拉合作快速部署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厂的呼吸机生产线,这条线将生产一些可以尽快量产的低端产品。 特斯拉能否成功制造呼吸机? 就像往常一样,积极奋进的马斯克对生产呼吸机也抱有信心。 他认为特斯拉可以生产拥有先进暖通空调系统的汽车,尤其是特斯拉 Model Y 配备了热泵空调,这意味着特斯拉在热交换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而这也是呼吸机必不可少的功能之一;特斯拉的「生化防御模式」同样可以作为制造呼吸机的基础,将 HEPA 空调滤芯针对性地改变过滤级别,有机会达到呼吸机的要求;而且 SpaceX 可以生产配有生命支持系统的宇宙飞船,这也是一系列面向生死的技术,它必须为宇航员提供空气及其它生存必备物质,呼吸只是其中最基础的功能。 当然,这一切只代表了「可能性」。国外多位专家表示让车企转产呼吸机可能需要 18 个月。最乐观的情况下,改造工厂也需要数月,生产取得进展更要数月。美敦力也表示,呼吸机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熟练和专业的员工队伍和严格的监管制度来确保患者安全。 车厂能否转型成功,或者车厂转型的速度,与呼吸机生产商有多大意愿共享其技术专利或资源呈正相关。而商业和公益本身就是矛盾的,所以在对病人每分每秒都很重要的现在,双方必须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 总之,对于车企或者航天企业来说,跨界量产呼吸机这样精密的医疗设备,仍然困困重重,特斯拉能否转产成功我们还是打个问号。 同时,本周福特也表示正在与通用电气医疗 (GE Healthcare) 合作,生产更多的呼吸机。至此,美国几家大型 OEM(包括通用汽车、福特和 FCA)都要么捐赠物资,要么提供资源来制造更多的呼吸机。 结语 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国也面临过医疗资源紧缺的问题,如今这个问题转移到了世界各国。 车厂现在转型,我们不评论是好办法还是坏办法,至少大家都是一个初衷,希望救更多的人,尽早结束这场灾难。我们衷心希望世界各国的人民健康和经济状况尽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