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 30 个小时直播上市,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是一台怎样的车?

· Mar 25, 2020 333

一场疫情,打乱了不少车企的新车上市计划,很多车企原本计划好的线下发布会也都变成了线上直播。采用直播或者微信平台来发布新车当下已非新鲜事,但能把直播新车上市这种事玩得走心、玩出花样也并不容易,这对车型的产品力、「 内涵」 和品牌方的策划、统筹、创意能力都要求极高。如果给最近的新车上市直播水准排个名,那么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云游上市绝对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毕竟,就算没有这场疫情,汽车圈里也没谁敢用 30 个小时做一场新车上市。 奇瑞捷豹路虎的这场「云游上市会」,从 3 月 20 日早晨 6 点开始,直到 21 号中午 12 点结束,30 个小时里,各方嘉宾把路虎精神、产品信息、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等内容来了一次全方位无死角的解读……什么概念?你连着追一部电视剧,可能都用不了这么长时间。30 个小时的直播,需要填充的内容和信息量着实是海量级别。 这次发布会的主角是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为了这么一辆车,奇瑞捷豹路虎的工作人员至于爆肝到如此程度吗? 对于他们来说,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这毕竟是奇瑞捷豹路虎今年的第一款新车,也是路虎发现家族的最新成员。 其实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的身世并不复杂,它的「前辈」是路虎发现神行,再往前倒,是路虎神行者。在揽胜家族之外,发现家族是路虎产品线里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1989 年,第一代路虎发现面世,到现在 30 年历史,历经五代发展,发现家族的传承性是毋庸置疑的。 凭借着出色的越野能力,上世纪 90 年代的第一代发现,就被选为骆驼杯团队车辆了。到了 2006 年,第三代发现又凭借出色的全地形能力参加了另一个著名的赛事——G4 挑战赛,这也是路虎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所搭载的第一款车型。而这两个赛事,也给路虎贡献了两个经典的车身涂装。当然,第五代发现的「硬汉变绅士」,也让人印象深刻,它的造型更具豪华感,同时也顺应时代,加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 相比揽胜系列,发现家族的形象其实才更配得上「诗和远方」。揽胜确实很有英国绅士的范儿,但撕下城市生活的精致,换上户外装备,这份不羁,是属于发现家族的。它的精髓是什么?其实名字已经告诉了我们:DISCOVERY,探索。   首先,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的动力总成已经变为全系英杰力 2.0T 发动机+48V 轻混。由于有 48V 电池提供的瞬时功率,它可以在起步、城市拥堵等场景里提供更好的更平顺的驾驶体验。既然是「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自然也搭载了路虎最新的第二代全地形反馈适应系统,最多可提供 7 种(6 种地形及驾驶模式+1 种自动模式),包括自动模式,普通驾驶模式,草地/砂砾/雪地模式,泥沼/车辙模式,沙地模式,动态模式和节能模式。其中自动模式为新增,在此模式下,车辆会根据不同路况自动匹配最佳地形模式,即时调整车辆的油门响应、底盘设定及扭矩输出与分配,实现四驱和两驱的智能自动切换。 另一项大改变是科技感的提升,这也是奇瑞捷豹路虎最近一年新车的主旋律。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配备 12.3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流媒体后视镜和 HUD 抬头显示,中控屏的尺寸达到了 10.2 英寸,空调控制区也变为了触控设计。这些变化组合到一起,新车的内饰变得更符合年轻人口味。基于全新 PTA 平台的发现路虎发现运动版,在车身结构上使用了铝、镁合金、复合材料等多种材质,车身超高强度钢的使用比例为 13%。在中型 SUV 细分市场里,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采用了同级首创的 5+2 座椅布局;而在呼吸健康防护方面,它还提供了全系标配的负离子除菌系统。 以上的种种变化,是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面向市场的竞争力所在。当然,说到奇瑞捷豹路虎的新车,不能不提的是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正是它的「 智造」 硬实力造就了这款新车的强大产品力。在国内,常熟工厂的智能化水平一直名列前茅,而持续的升级,也让它「智能制造」的标签越来越突出。 由于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的 PTA 平台运用了 48V 轻混系统,所以在常熟工厂的总装线上,也加入了电池分装线。为了确保电池模块获得高质量的安装,分装线全部使用伺服拧紧枪来拧紧螺栓。而且 MES 系统中存储着每个螺钉的标准扭力值,工人只需要通过防错系统的屏幕提示,逐个拧紧螺钉,扭力值就会返回到 MES 系统中进行存储。 另外,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里针对 48V 电池增加了电池气密检测环节。因为整车有电池这个部件,所以这是一个绕不开的工序。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在美好山河里越野涉水,足够的电池密封性就可以为驾驶者保驾护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的天窗玻璃也是在总装车间进行安装,这里同样是全自动合装线,采用视觉机器人检查车身位置,安装好天窗后,视觉机器人再次检查天窗四周是否安装到位,确保天窗严丝合缝。 至于这台车的质量控制,其实延续了之前全新一代路虎揽胜极光的标准,我们在当时的文章里也做过非常详细的解读,总的来说,随处可见的三坐标测量、必不可少的动态评价、各种高科技的检测工具,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你大可不必对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质量存在什么担心。 质量是基础的保障,但对于一辆发现家族的产品来说,感性同样不可或缺。给你一台大众 T1,你想的是拉上一群好朋友开着它去郊游,给你一台五菱宏光,你想的就是怎么压榨出它「回本利器」的潜能,每台车都有适合它的使用场景,这都由产品本身的特性所决定。 而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日常家用、解决最基本的位移问题当然可以,但这就够了吗?它毕竟是一辆路虎,是一辆发现,买了这台车,你最好「尊重」一下这两个名号,多开着它离开城市。 其实,是否足够心怀「诗和远方」,车是个很重要的决定元素。毕竟确定了「想不想」这件事后,你就要直面「能不能」的问题。 而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能做的,就是把你带到「远方」的场景里,通过 hold 住场景不断挑逗你的神经。随着这次 30 小时上市直播同步展开的,就是第八季「发现无止境」活动的开启。为了唤起消费者对开着路虎自驾游的向往感,此次云游上市会还公布了 8 条路线,分别是莫干竹海、西藏净土、梅岭古道、西域漠途、苍茫草原、腾冲秘境、海岛征途、驾雪崇礼。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给了你去往远方的一张通行证,但它是交通工具还是陪你云游四方的伙伴,这就看把控方向盘的那个人。如果开着一台全新路虎发现运动版,却只是 po 几张和方向盘的合影,那未免也太暴殄天物了。

车内指纹识别,有必要吗?

· Mar 25, 2020 333

上周,领克 05 通过 Bilibili 直播完成了一次线上发布会。这篇文章并不是拖稿的活动报道,也不是想介绍领克 05 这款车到底如何。 不过其中有个技术细节,更值得拿出来聊一聊。那就是指纹技术对于汽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在发布会上,领克宣称 05 车型首次搭载了智能座舱车规级指纹识别功能。 这项技术的提供商是深圳汇顶科技。熟悉手机指纹技术的朋友可能对这家公司并不陌生,很多手机的指纹解锁方案都是由这家公司供应。而搭载在领克 05 上的这套方案,则是汇顶科技首个车规级别解决方案。 根据介绍,这套方案将实现驾驶者个性化账户一键登录功能,轻触中控屏幕下方的指纹键识别身份,后视镜角度、座椅位置、灯光、空调、仪表显示、车辆安全与系统设置等即可自动同步至本人的习惯设定。通过指纹验证,还可开启电子手套箱及后备箱私密锁。该方案还支持多人个性化账户指纹登入,为私家车、公务车等多用户使用场景提供便利。 对于这类行为,我往往下意识的认为又是汽车厂商通过某些「 黑科技」 标榜智能化,在汽车领域并不罕见。但指纹识别作为一项在车内还不普及的技术,对于用车体验真的会有提升吗? 指纹技术并不新鲜 指纹识别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并不算新鲜,已经在手机、门锁等产品上已经实现了普及。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指纹解锁几乎成为了标配功能,用户对于指纹识别的使用已经非常熟悉。 这也证明了指纹技术已经完成了用户教育阶段,被应用到更多领域也成了必然。 事实上,指纹技术并不是领克 05 首发。在此之前,包括北京现代胜达等车型上,都已经搭载了指纹识别技术。还有更多厂商的概念车或者 demo 中都有过探索。但是在车内,指纹识别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无论是相关芯片、识别模块等供应链或者应用场景都还比较单一。特别是车规对于硬件的严格要求,使得指纹技术的成本依然是很大的问题,所以不会迅速普及。 但由于指纹识别本身已经是相对成熟的技术,所以 在车内应用只会是时间问题。 不能脱离场景谈技术 但是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我一直都保持着这样一个观点:任何技术都有相对应的场景。脱离场景谈技术,本身就有「 耍流氓」 的嫌疑。 所以当我们讨论指纹识别在汽车内的应用时,首先得区分场景。 我把眼下指纹技术在车里能做的事情分成了三个类别。 首先是解锁和启动汽车,这项功能已经在现代胜达上实现了量产。此外,零跑 S01 搭载的静脉指纹技术也用于车辆解锁。 这个是非常鸡肋且不实用的功能定义,用指纹解锁汽车绝对是费力不讨好、更多是为了博眼球。 目前最常见的无钥匙进入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技术,指纹解锁只是徒增了解锁的步骤。车辆需要在车外多少位置排布识别装置,才能满足用户开主驾、副驾以及后备箱等等原本简单的操作?另外,用户戴手套、手指受伤等场景也需要被考虑进去。 汽车经常暴露在各种室外极端环境,对指纹解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应对雨雪等极端天气时,指纹解锁的稳定性和简便性相比传统钥匙也没有任何优势。 无钥匙解锁和启动往往是相呼应的功能,指纹识别解锁汽车之后,启动步骤该如何设计?这又会是一个新的问题。如果还需要指纹按钮启动汽车,除了徒增成本之外,并没有任何体验上的提升。 另外,指纹只是保证了私密性,但也增加了借车给他人的使用成本。一个功能的增加,如果没有对现有体验有极大提升,并且还影响了原本的用户使用习惯,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 目前很多汽车厂商都在研发手机蓝牙钥匙,反而是一个更优的解决方案。这项功能之后我们可以单独来谈,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其次是个性化匹配,这也是领克 05 主打的场景之一。 在我看来,用指纹来对应个性化设置的方案性价比不高,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也仅在于「 科技感」 层面。 在过去,车辆的个性化设置只局限在座椅等设定,操作的方式也很简单,通过按钮就能实现。随着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其中储存的用户相关隐私数据(例如行程、日程规划、车载支付以及通信等)也会越来越多,便捷的完成个性化匹配就成了必然需求。 但是指纹真的是最优解吗?未必。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使用流程。用户去触碰某个按钮完成识别,车辆进行个性化匹配。这种看似很科幻的体验,其实已经有了更「 无感」 的解决方案。 部分车企已经搭载了面部识别功能来实现相同功能,用户上车之后车内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用户面部特征进行匹配,无需触碰任何按钮。 除了个性化匹配之外,这些摄像头往往还承担着 BMS 等功能。 能够用同一个硬件,通过软件定义实现更多功能,才是更实用的规划。任何硬件的增加,成本最终还会转移到用户身上。 最后是私密性保护功能。 在我看来,这可能是指纹识别的最大意义,无论是否在车内。特别是汽车本身对防盗、私密性保护有很高的需求。如果能够通过特定指纹开启车辆的空间等,那么无论是停放在室外或者借车给朋友时,都对车内的私人物品有了很好的安全保障。 当然,这里只是单纯讨论技术对场景是否有必要。真的把一项技术量产,还需要成本、体验等等方面的考量,具体功能体验也需要进行更加细化的规划。 指纹上车会是未来趋势,这点我非常认可。随着汽车属性的变化,指纹识别技术将来在车内也肯定会有更多具有特定优势的场景。 但是如何定义指纹在车里的功能场景,还是需要车企的规划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好好考虑。指纹识别也不是孤立的一项技术,需要根据车辆整体的功能规划和硬件能力来配合应用。 而我们目前看到的一些指纹技术的规划,可能还不是那么恰当。任何不考虑实际用户体验,而是「 先有了再说」 的产品思路,很多时候会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