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40 纯电版发布,沃尔沃终于迈入纯电动阵营

· Oct 17, 2019 333

「 对于沃尔沃来说,未来是属于电气化的。」 早在 2017 年 7 月,沃尔沃就立下 flag 说,要实现全面电气化。这也是全球第一个宣布要全面进入电气化的车企。 这些年沃尔沃也在默默加快自己的布局:与宁德时代以及 LG 化学签署了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与吉利讨论合并旗下发动机业务,以开发更先进的动力总成业务单元,研发、生产领先的动力总成及混合动力系统,这些都是沃尔沃为了全面进入电气化作准备的小缩影。 今天,沃尔沃正式在美国发布本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 XC40 Recharge,迈出了其向全面电气化进军的重要一步。 我们还是从这台车说起。(现场图片来源:motor 1)外观& 内饰 XC40 Recharge 尺寸信息如下:4425/1900/1652(长宽高,单位:mm),轴距 2700mm,和燃油版 XC40(长宽高:4425/1863/1652mm,轴距 2702mm)差别并不大,该车将会在 2020 年末在美国上市。 该车基于沃尔沃的 CMA 架构(和 Polestar 2 同平台)打造。从外观上来看,XC40 Recharge 与燃油版差别并不大。前脸部分,XC40 Recharge 采用封闭式格栅,中间依然是其极具辨识度的车标,车灯也依然是熟悉的「 雷神之锤」,看起来并没有什么违和感,甚至还有那么一点好看,感受一下: 有意思的是,打开车的前机盖,沃尔沃居然还腾挪出了一个小的储物空间。虽然只是一个小的细节,但是可以看出,沃尔沃花了很多心思。 接着往下看: 从侧面来看,这台车也与燃油版差异不大。不同之处在于,EV 版在 D 柱部分有一个专门的「RECHARGE」 字样作为区分。不只是这台车,后续沃尔沃所有电气化车型都会有这样的字样。 尾部长这个样子,由于是纯电车型,排气自然就被取消了: 内饰部分基本上沿用燃油版内饰设计。对于此前油车用户来说,从观感上来说,依然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在智能化方面,这台车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注意背景:美国)。 这台车搭载了安卓原生车机系统,这也是沃尔沃品牌首次搭载该系统。这一点并不意外,早在 2018 年 5 月,沃尔沃就与谷歌达成合作,此后在同为沃尔沃集团旗下品牌的 Polestar 极星的 Polestar 2 上首发。 这套车机搭载了谷歌语音助理、谷歌应用商店、谷歌地图以及谷歌的其他服务,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唤醒 Google Assistant 对车辆进行语音控制,比如播放音乐、调节空调温度等,此外该车机还支持苹果 CarPlay 映射功能。 除了智能车机,智能驾驶也不可少,这也是沃尔沃的招牌之一。XC40 Recharge 将会配备有自动驾驶辅助系统,通过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来实现,对照现有的燃油版,猜测应该是 L2 级别。 这台车支持 OTA 升级功能,而且是整车 OTA,不只是针对娱乐系统。我很好奇沃尔沃会带来怎样的智能化体验。 从上面这些内容来看,智能化是沃尔沃想要和其他厂商车型产生差异化竞争的点。 接下来要说的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 性能& 配置 XC40 Recharge 搭载了两台电机,分别位于车的前后轴,最大功率 300kW,最大扭矩 660Nm,零百加速时间为 4.9 秒,最高时速 180km/h。 电池的布局方式也与特斯拉类似,平铺在汽车底部。 电池容量 78kWh,可用电池容量 75kWh,考虑到此前沃尔沃曾与宁德时代、LG 化学签署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在国外 XC40 纯电应该用的是 LG 化学的电池。该车支持最高 150kW 的快充,40 分钟可充至 80%。 至于续航表现,官方说法是 EPA 续航里程「 超过 200 英里(约 322 公里)」,WLTP 工况续航为 408 公里(WLTP 标准要比 NEDC 严格)。这个续航表现中规中矩,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够用了,更重要的还是它的实际表现。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这款车的性能参数与 Polestar 2 基本一致,同样是 78kWh 的电池,输出功率均为 300kW,峰值扭矩都为 660Nm,基本可以做出判断:XC40 Recharge 和 Polestar 不仅共用平台,也共享了电驱动力总成。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化分摊成本,达到规模化效应,这也是 XC40 Recharge 能快速面世的原因之一。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未来沃尔沃品牌的纯电动产品,会和 Polestar 的纯电动产品有怎样的区分度?至少现阶段来看,二者是性能、设计风格上是高度趋同的。 沃尔沃目前并没有公布 XC40 Recharge … 继续阅读

奇妙车机情报局|理想 ONE 车机评测:四屏真的比一屏好用吗?

· Oct 17, 2019 333

《奇妙车机情报局》是 GeekCar 推出的智能车机专栏节目。每期我们会选择一个有特点的车机产品,和各路 KOL 们一起对它指手画脚,并给它打分。嘘,据说这是最好玩儿的车机评测。 这是《奇妙车机情报局》的第一期节目,我们先来思考一个最原始的问题:智能座舱到底是屏幕越多越好,还是一个就够? 这两种方案各有千秋,今天来聊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面世以来就自带话题的理想 ONE。 先来了解一下它。 奇妙车机档案 —— 理想 ONE 理想 ONE 座舱内共有 4 块屏幕。分别是:仪表盘、多媒体屏、副驾娱乐屏、车控屏。 仪表盘和车控屏通过德州仪器 J6 芯片驱动,运行比较稳定的 Linux 系统;中央大屏和副驾娱乐屏则是通过高通骁龙 820A 芯片驱动,运行比较开放的 Android 系统。 交互模式有 4 种:屏幕触摸、语音交互、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以及理想自创的盲操手势。 前 3 种方式很常见,我对盲操手势比较感兴趣:在中控屏/副驾屏任何区域「三指上划」都能返回到主页面;在车控屏任何区域「连续向左/右划」可以调节空调风量。 下面来说说这四个屏幕。 屏幕一:仪表盘。 仪表盘上显示的信息分为 3 部分:右边是油耗/电耗的行驶数据;中间是驾驶辅助可视化的 ADAS 信息;左边显示的信息可调,包括音乐/FM,导航以及油量电量表。 总之,该有的都有,布局也很明朗。不过自定义空间不大,未来能有一些数据可视化的图表会更好。 屏幕二:多媒体屏。 理想有自己的超级账号,可以为车主保留 3 种座椅记忆设置,但不支持一键切换账号。 系统的大逻辑有两套:L 形菜单+卡片式布局。L 形菜单分别是:音乐/FM/地图/home 键/车辆设置/通讯录/360 度全视影像。卡片包括地图、电台、音乐等,用户可以自定义顺序。 另外,下滑屏幕顶部,会出现一个高仿 iOS 的「快捷控制浮窗」,可以调节一些常用的功能,比如音乐、音量、蓝牙、模式等。整个逻辑和视觉设计都和 iOS 下拉菜单非常相似,不知道这会不会给理想惹到麻烦。 下面来说说「智能车机三大件儿」:语音系统、地图导航以及内容生态。 语音系统由腾讯叮当提供,四麦克风布局。另外配备一个虚拟助手「理想同学」,它在休眠时小圆脸就会变成一个小钟表。能看出来,理想在屏幕利用效率上有一定思考。 在我简短的体验下,识别速度很流畅,基础的应用唤醒和车辆控制都可以实现。但是它不支持连续对话,也不支持打断,而且我发现它很爱插话(误唤醒),体验过程中它自言自语了五六次…… 我对它说:我觉得有点热。它回答:是吗?那你去洗个澡凉快凉快吧。(我:……??)之后和理想沟通,官方表示它可能认为我在和它闲聊,并非下达指令。总体来说,我对语音有点失望。 在地图导航方面,目前 ONE 接入了高德地图和腾讯地图,很快还会接入百度地图。所以 ONE 马上就能集齐 BAT 三家地图资源,开始召唤神龙了,这一点给 ONE 点个赞。 在内容生态方面,ONE 接入了酷我音乐、喜马拉雅、爱奇艺视频。这个阵容称不上丰富,但还算基础够用。另外,由于理想和腾讯有深度合作关系,我猜未来还会接入腾讯更多的生态,比如车载微信、QQ 音乐等。 总体来说,在这套车机上,我看到的都是很基础、实用的功能。争议很大的游戏、唱 K、点外卖,买电影票之类的功能通通没有,甚至连车家互联都没有看到(不过 App 控车还是有的)。在交互方面,基本控制在 3 层以内,防呆很好,不过语音技术还有待提高。这些都能看出来,理想的做事风格「非常务实」。 屏幕三:副驾娱乐屏。 副驾娱乐屏接入了 2 类内容:音频(酷我音乐)& 视频(爱奇艺)。 体验和 PC 端差不多,只是布局有所变化。而且副驾屏和多媒体屏可以联动:驻车时,副驾屏上的视频会转移到多媒体屏上播放。 屏幕四:车控屏。 这个屏幕主要是控制「车辆的硬件和驾驶模式」,分别是中控锁/油箱锁/后备箱/增程优先/灯光控制/特殊路况。这 6 个小模块点进去会出现一个小浮窗,两层交互非常好理解。另外,盲操手势也是重点。 觉得看动图和图片不过瘾的同学,可以再看看我啰里八嗦的讲解视频。 OPINION POOL 在这个环节,我们会邀请一些跨界 KOL,和我们一起讨论具体的智能车机产品,下面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KOL 朱晨:ThoughtWorks IoT Director 我认为理想 ONE 的车机交互在视觉上很卓越,但是在架构设计上有明显不足。 优点也很明显: 1. 左侧 L 形应用列表栏是亮点,可以一步打开 6 种高频应用。2. 四块大屏整体的视觉设计品质很卓越。3. 在中控屏对温度和音量控制做了些盲操作创新。4. 下滑的快速控制浮层操作很便捷。 再来说缺点: 1. 为了追求 3 屏通体连贯的屏幕视觉效果,多媒体屏太宽,导致左边关键的 L 形应用列表栏会被方向盘挡住,而最右边用手很难触达。 2. 卡片式主界面冗余,浪费屏幕面积。其上的快捷功能用起来并不快捷(打开地图,每个应用能放的快捷功能其实不多,同时它作为应用入口又和左侧 L 形应用入口的定位重复。 3. 车控面板的触摸面积其实被音量温度盲操作占据而大量浪费。其他 6 组命令项目都需要多次点击和查看才能完成操作,其屏太低导致视线显著下移,并不能做到完全盲操。 4. 屏幕布局逻辑不稳定,比如大多数时候都是 3 栏布局(应用列表栏+理想同学+应用),但打开 360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