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博世为造车新势力打 CALL

· Nov 29, 2017 333

近几年在中国涌现出来的新兴造车公司和团队总共有多少家? 即便是对于持续关注和报道新造车行业的 GeekCar 来说,也很难快速地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而在上周「 博世-中国造车新势力技术交流峰会」 上,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徐大全博士给出了他的回答:60-70 家。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已经和博世建立了合作关系,或者在保持着密切沟通和联系。 作为传统汽车供应商巨头,面对新造车势力不断的快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供应链结构变革所带来的挑战,博世需要抓住合作机会,同时也要在新造车时代实现自我变革。在上周博世主办的新造车技术交流会上,他们请来了几位新造车合作伙伴,从汽车的系统、零部件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为造车新势力打 CALL,当然对于博世来说,也希望借此拓展更多新的优质合作伙伴客户。 新汽车时代博世的自我变革 「 去年,博世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在中国的销售额达到 663 亿人民币,今年还会维持在两位数的增长。」 徐大全在会上提到。 虽然销售额一直在快速不断增长,但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同样给博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先来说电气化方面。「 目前,全球范围内博世与内燃机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占我们汽车事业部整体销售的一半,近 10 万人是在传统汽油、柴油电喷相关的事业部工作。电动车一旦发展,会迅速取代与之相关的电喷技术,对我们的挑战非常大。」 基于此,博世集团在事业部层面做出了调整:自明年 1 月 1 日起,博世集团的汽油系统和柴油系统将整合在一起,成立动力总成事业部。启动机和发电机事业部,目前已经出售,明年 1 月起,将归属于一个中国企业。 博世在电气化领域每年的投入达到 4 亿欧元,约 30 亿人民币,共有 2000 多名专家致力于电气化的研究。在电动车方面,博世一直在进行研发,产品涵盖电机、电控、电池。 在电池方面,博世目前处于研发过程,还没有进入生产和供货状态。在他们看来,燃料电池是未来一个重要的研发方向,他们也刚刚宣布了和潍柴在燃料电池上的合作,而在商用车的应用上,博世也在全力投入开发新的能源模式。在徐大全看来,国内的商用车在燃料电池方面方面的应用可能早于乘用车车。 另外就是智能化以及自动化驾驶。负责这部分研发的是位于苏州的博世底盘控制系统部门,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 ADAS 和自动驾驶。从组织架构上来看,在底盘控制部门的三个下属事业部里,汽车电子事业部以内部供应为主,主要负责 ECU 的研发设计。汽车多媒体事业部以多媒体仪表、导航为主。汽车转向方面,博世和华域的合资企业主导所有在乘用车方面的转向业务。博世明年还会成立一个智能网联事业部,把和汽车网联相关的所有业务统筹到这一个部门里。 博世这样的一级供应商,有着强大的自动驾驶功能研发、测试、验证以及量产落地能力,对自身集成能力强的整车厂可以提供硬件,同时也可以提供一整套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所以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和博世这类传统巨头 Tier 1 在自动驾驶层面合作或者保持密切沟通,似乎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 但同样,这里面也存在一些难点。例如,博世内部的工程研发资源有限,而新造车企业对于自动驾驶产品功能实现的需求也各有不同。自动驾驶产品的开发和项目落地需要深度的合作关系,所以博世不可能和每一家新造车企业都实现这种深度合作。其次,博世对于自身产品的安全性、冗余以及质量验证把控很严格,需要遵循相对保守和完善的产品研发落地规律和速度,所以不一定能最快将技术量产落地到新兴车企全新的车型产品上。 所以我认为,有着传统汽车研发生产背景、对传统汽车供应链合作关系有深刻认识、并且致力于打造「 大众平民化」 车型的新兴车企,可能更适合和博世合作。例如这次被博世邀请参加大会的威马汽车以及爱驰亿维。 虽然各家车企都把实现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目标提上议程,但是对于博世这样的供应商来说,这个时间表在他们身上可能会更加保守和稳健一些,可能会有几家技术能力强的车企率先推出 L3 甚至 L4 的技术和服务,但无论从 L4 硬件量产层面还是整套技术解决方案产品化层面,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不管是对于博世,还是新兴的技术方案提供商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市场机会。 来自「 造车新势力」 的声音 这次「新造车峰会」圆桌邀请了威马和爱驰亿维这两家新造车团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两个公司有着相类似的背景和愿景:传统主机厂出身的创始团队背景、以打造更强调用户体验的平民化新能源车为目标。应该说是非常「 典型」 的博世所期望和习惯的新兴车企合作伙伴类型。下面我们就来「 断章取义」,听听来自他们的声音: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沈辉: 「 大家现在喜欢表面融入互联网,讲产品体验,但大家容易忘记最基本的质量问题,威马汽车每个月都有全员质量会议。车是「 硬件+软件+服务。硬件有几个门槛,一是硬件,硬件研发更重要的是量产能力,量产能力当中非常重要的是质量,质量能力的把控主要是看供应链和靠自己内部,对我们来讲,质量一定要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像博世这样的供应商,肯定不会有质量问题。但是几千个供应商的产品,有的时候有问题,起码能在我的工厂里面尽早发现,尽快解决掉。汽车质量出问题,不像手机、电视机或者是软件,有些东西不能迭代,生命不能迭代,出了问题,对用户来讲就是百分之百的问题。」 「 从传统汽车企业出来的人重新建一套质量体系优势更大,我觉得我们是一张白纸,没有黑点不需要用橡皮去擦,比起点低的传统车企在质量上有巨大优势。」 「 全世界的汽车行业发展以来,永远都是有量产的企业活得好,所以我们注重利润。做得高大上的企业也很好,但基本都被下面的企业收购了。吉利收购沃尔沃,大众收购奥迪,玛莎拉蒂、菲亚特收购法拉利。我认为这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没有量,没有一切。」 「 对用户的体验、洞察等 2C 端的东西,如何设计和定义车型,这个能力只有整车厂才有,再强大的供应商都没有。另外是整车集成能力。最好的供应商给你最好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做出来最好的车。还有供应链管理能力,新能源车的供应链比较短,但还是有很多。一辆车的价值有 70%是通过供应商实现的,供应商是否可以按照你的质量标准、项目管理节点提供,从几百辆的试装车到几万辆、几十万辆的量产车都可以达到要求。还有渠道能力,现在线上线下的布局不一样了,区别巨大。这其中也包括服务,不同于传统汽车公司。」 「 做一个新创的企业,首先要把量产能力做好,再做广告、宣传,否则只有品牌知名度却没有美誉度。美誉度靠的是在路上跑的产品和用户的口碑。没有产品,再砸钱只能是知名度。」 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 CEO 谷峰: 「 我们自己立志于做「 汽车行业的福特汽车」,不是做 1900 年初的福特汽车,而是致力于把电动和智能化汽车大众化、普及化。绝大部分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客观来讲很多都是走「 高大上」 的路。我们必须要对我们的行业、对我们的供应链,要有深刻理解才可以真正造出这款车。」 「 新能源汽车行业面临的共同痛点是整个产业链成熟度不高、方方面面的技术不高。如何把产业、技术产业化、批量化,把技术真正落地到产品上,这是所有新能源和智能化相关所有企业的责任,不仅是整车厂,或者零部件供应商。」 「 创业公司的失败率很高。我个人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创业的公司,失败率不会那么高。一般来讲,互联网行业里面有 10%的成功率就不错了,10 家企业活 1 家。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个人的观点,10 家会活 3、4 家。很多人质疑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资金能力,我可以说,这些公司最后死掉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产品。」 「 打败传统车企的肯定是自己,转型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面对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博世一直是开放合作的态度,在业务拓展角度来看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客户关系,但面对新造车企业,进入量产后的需求量和传统车企相比不好预估,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从业务层面考虑,博世评估项目的时候需要进行微调,这其中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无论怎么说,博世都不会错过这个新造车带来的机遇,在做自我转型的同时,和新兴车企和互联网公司保持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关系。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领克 01 大屏体验:为什么说用它的高德导航,你可以扔掉「手机支架」?

· Nov 29, 2017 333

在昨天的文章《领克 01 终于上市了,它在科技感、智能化层面到底是什么水平?》中,我们详解了领克 01 的「 科技感」 都体现在哪里,其中提到了 CMA 基础模块架构、智能辅助驾驶、车内大屏等等。 今天经过一天的试驾,领克 01 的设计、做工和驾驶质感都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这篇文章我们不打算聊传统的驾驶体验,因为网上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报道,所以我们打算聊聊 GeekCar 一直关注的「大屏」。 在此之前 GeekCar 也体验了不少车机系统,自主品牌在车机智能化方面可以说是非常开放,但很多自主品牌的车机更像是「功能堆砌」:确实是什么功能都有,但用起来总不尽如人意。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大部分车机系统还未完成从功能机(诺基亚)到智能机(苹果)的转变,还停留在「最具科技感的只有 CarPlay」阶段。 以上为背景,下面具体聊聊领克 01 的车机系统和交互体验,先看几张图: 领克 01 全系标配了 10.2 英寸中控大屏,分辨率为 1920*720,而各个不同配置版本的车机功能相差无几。整个中控面板偏向驾驶员一侧,实体按键用于调节音乐、空调系统,其他功能要依靠屏幕来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屏幕并没有采用现在流行的悬浮式屏幕设计,而是被整合在中控台里比驾驶员的水平视线略低的位置。驾驶员看屏幕的时候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视线的转移。 车机屏幕左侧是常驻的「选项卡」,包括媒体、导航、互联和功能,共四个选项,「常驻」的设定就是为了方便用户在各个界面之间快速切换。这等同于以前车机屏幕两侧的实体功能模块按键。 高德加持的车机导航 先来说导航,因为这是开车最高频的需求。 领克 01 内置了高德地图车机版,由于领克 01 有 4G 联网能力,所以地图可以显示实时路况,也能像手机一样从云端获取最新地图数据。昨天的发布会上提到,领克 01 是终身免 WiFi 数据流量费的,所以不用担心地图数据更新的流量问题。 开车场景和手机使用场景完全不同,所以高德地图车机版针对开车场景做了许多优化,比如简洁明了的 UI 设计、开车所需的 POI 点推荐(加油站、洗车、汽车维修等…)同样,你也能像使用手机版高德 App 一样,调整地图的诸多设置: 好玩的是,在试驾的时候,领克为媒体准备了手机支架,然而我们一辆车上的三家媒体都放弃了使用手机,全程使用车机进行导航。经过一天的导航体验,我觉得无论是在领克 01 的车机上还是在我的手机上,高德 App 的用户体验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两者的路线引导、POI 搜索/联想能力也高度一致。 虽然一个是手机一个是车机,载体不同,但背后都是高德提供服务,只是使用场景不一样。需要提出的是,领克 01 的导航搜索文字输入的便利性,在竞品中处于上等水平。 如果你依然不习惯使用车机打字,可以用它的语音识别功能,直接说「我要去 XXX」就行,这个体验在手机地图上其实早就非常自然了。如果你是个手机依赖症患者,喜欢在手机上解决一切,也可以在车机上登录自己的高德账户,和手机高德 App 同步一切信息。登录过程也很简单,和在电脑上登录微信差不多,通过扫码的方式登录。 其实说来高德对于这次的领克 01 上市也是相当重视,如果你在昨天打开高德地图的 App,还可以看到领克 01 的开屏大广告: 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在接受采访时透露,高德地图会作为领克的长期独家导航地图和导航引擎提供商,和领克一起开发后续多款车型的车载导航系统。也就是说,在未来领克 02、领克 03 的大屏上,应该都会有高德地图出现。 从技术层面来看,这并不是单纯地把车机版高德安装到了领克 01 系统内,而是双方的通力合作:比如惯性导航功能的加入,将导航与车身传感器数据相结合,在城市楼群中、树木下、地下隧道、立交桥区等 GPS 信号断续遮挡、衰减、中断的位置和场景中,可以实现快速、实时、精准、连续的位置、状态、空间关系查询和定位能力。(在试驾结束时,我们需要把车还到酒店地下停车场。进入停车场后,随车的试驾教练看着导航问到:「为什么到了地下停车场,还能显示方向?」上面这段话,就解释了这个问题。)当然,领克 01 还有苹果 CarPlay 和百度 CarLife,你也可以通过屏幕映射来使用手机上的导航 App。但是从使用习惯上来说,可能苹果自带的地图程序还是不如高德这样的第三方 App「接地气」。 我们免不了要拿领克上的这套导航系统和斑马系统的导航功能作对比。其实最直观的差别是,斑马系统将地图作为主界面,而领克的系统里,界面布置和传统车机 UI 逻辑类似。但是在 UI 这个层面之外,其实二者都提供了接近手机导航使用体验的车机导航体验。 其他功能体验 聊完最重要的导航,再来聊聊其他功能。 领克 01 的车机系统内同样接入了许多信息娱乐服务,包括:伴听在线、大众点评、儿歌大全、违章查询、蜻蜓 FM、新浪新闻和天气预报等。通过内置的应用中心,你也可以下载更多应用。 其中伴听在线是领克的官方音乐平台,里面都是有版权的高品质音乐,可以智能推荐歌单,官方说在云端有近 1000 万首歌。「 歌单」 概念的引入和与之搭配的封面图,已经有了移动端音乐 App 的用户体验。 同样,其他 App 也都为车内使用场景做了优化,比如新闻的字体更大、行间距更大: 如果不考虑车内使用场景,不优化的话就变成了这样(反面案例): 另外一个有意思的功能,就是「 账户」。通过账户系统,不同的人可以存储个性化的设置,比如车辆基本设置、驾驶辅助于安全设置、系统设置、空调设置和智能互联等。在绑定钥匙之后,车辆可以通过识别钥匙来识别个人。 至于大家喜闻乐见的「 分享」,流程是这样的:  从昨天公布的配置表里看,领克 01 的车机是带有 NFC 功能的,到底它会在这套车机里发挥什么样的功能,我们以后可能还会在更深度的车机体验里告诉大家。 其实不到一天的体验里很难把车机功能的细节完整的试出来,毕竟试驾的场景相对单一,不过从我们重点体验的导航功能来看,领克 01 还是可以「上一代」的车载导航划清界限的。至于这篇文章里没提及的一些车机功能,我们争取早日做一个深度体验,用视频的形式给大家讲解。当然,如果你有什么关于领克车联网方面的「内幕」,欢迎留言告诉大家。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Uber、Waymo 之间的自动驾驶机密窃取事件,又有了新进展

· Nov 29, 2017 333

今年,当大多数时候 Uber 的名字出现在大家视线里的时候,不是因为技术和产品,而是因为丑闻。公司内部的性骚扰事件、黑客入侵导致 5700 万用户资料外泄事件、甚至还被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告上了法庭。 今年 2 月份,Waymo 起诉 Uber 涉嫌窃取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的机密文件。起因是前谷歌自动驾驶工程师 Anthony Levandowski 在离职前,盗取了数千份机密文件,离开谷歌不久后,他成立了自动驾驶卡车初创公司 Otto,最终 Otto 被 Uber 收购。Waymo 的律师认为,这是伪装成公司收购的窃取机密文件行为。 这两天,Waymo 与 Uber 的案件又有了新进展,在 28 号的听证会上,一封长达 37 页的信件成了这个案件的新证据,原定在这一天进行的案件审理被推迟。 这封信件是由 Uber 前安全分析师 Ric Jacobs 起草的,信里提到,Uber 专门成立了一个叫「 市场分析」 的间谍团队,专门窃取海内外公司的情报,其中就包括竞争对手 Waymo 的机密文件。内部人员还通过 Wickr 等自毁式 App 来交流,不留下任何证据,来掩盖自己的违规行为。 信里还提到,Jacobs 曾经试图阻止 Uber 的这种违规行为,结果反而被降职甚至解雇。 不过,在 28 号的听证会上,Jacobs 表示,对这封信里所说的 Uber 在美国境内窃取商业机密一事并不知情。当时,他正在和妻子度假,这封信件是由律师以他的名义拟定的,在发送之前,他漏看了这一细节。 联邦法官 Alsup 对 Uber 隐瞒证据的行为很愤怒,并表示已经无法相信 Uber 的律师,因为他们说了太多谎。Alsup 决定将原本定在 28 号的案件审理推迟,他表示,哪怕这封信件只有一半是真实内容,也不应该强迫 Waymo 按照原定时间参加案件审理,这是不公平的。 Uber 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面对如此巨大的公关危机,他们的心应该挺大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调查显示,对于自动驾驶,美国人最担心的是黑客入侵问题

· Nov 29, 2017 333

在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不管是整车厂还是科技公司、供应商,大家对这件事儿热情高涨。但是,对于自动驾驶汽车,消费者买账吗? 保险及金融服务机构美国国际集团(AIG)就做了个调查,发现美国消费者对「 是否能自动驾驶汽车」 存在着两极化的态度。 在 1000 名受访者中,有 41%的人愿意使用自动驾驶汽车,有 42%的人持保留意见。另外,也有 39%的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会比现在的驾驶员开车安全,而且大部分人认为,自动驾驶汽车会在未来 20 年内上路。 那么,对于那些不会使用自动驾驶汽车的人来说,他们的顾虑是什么呢?调查结果显示,有四分之三的人担心黑客会入侵自动驾驶系统,控制自动驾驶汽车,这样可能会暴露车辆获得的个人信息,比如信用卡信息、常用路线,甚至是在车内的谈话,给车主带来风险。 其实,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带来的风险,保险行业一直在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不过,有 35%的受访者认为,如果自动驾驶汽车普及,可以降低车辆保费,毕竟,以后自动驾驶汽车一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应该与车主关系不大,主要应该由汽车制造商、软件提供商负责。 就像 AIG 财务部门总裁 Lex Baugh 说的一样,人们在驾驶过程中的风险并没有消失,只不过风险从驾驶员转移到汽车上罢了。所以,到自动驾驶汽车开始普及的时候,如果汽车保险行业还没有想出有关自动驾驶风险的相应措施,可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最近,咨询公司 AlixPartners 的一份研究结果表示,在未来,大部分的美国人不会考虑购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 还是那句话,新技术本身其实并不是最大的问题,由技术本身产生的各种衍生问题,比如安全性、法律法规、伦理,才是我们真正要面对的。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HUD 创业启示录: 还记得那家叫「Navdy」的公司吗?

· Nov 29, 2017 333

HUD 创业有多不容易?「模范公司」Navdy 的「遭遇」,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他们曾经在 Kickstarter 众筹平台上众筹过一款后装 HUD 产品,并且取得不错的众筹成绩,在它的「引领」下,国内外的 HUD 创业公司越来越多。 但是,根据 Techcrunch 的报道,Navdy 在前天宣布了一项「 索赔政策」。从 2017 年 11 月 26 日开始到明年 4 月 24 日,任何有可能或意向对 Navdy 提出索赔的众筹用户,都可以直接向其提出索赔要求。 与此同时,Navdy Inc.(股份有限公司)也在逐渐将有形及无形资产分配给 Navdy LLC(有限责任公司)进行清算。清算结束之后,Navdy LLC 也会将受益再分配给债权人。 作为一家汽车科技媒体,由于我对财经知识的缺乏,因此很难从经济学角度进行多么深入的分析。但是,结合这个消息以及 Navdy 最近的一些动态,我们可以发现,这家引爆了车载 HUD 行业的公司在战略层面正发生很大的变化。 「 跟过去告别」 事实上,由于之前众筹产品的发货问题和产品体验等方面的缺陷,很多购买了 Navdy 产品的用户都在不停的和 Navdy「 沟通」。而 Navdy 的反应显得就很迟钝,迟迟没有任何反馈,直到这条推特。 从回复可以看出,Navdy 当前主要的工作重心是对于未交付订单的处理以及公司重组。这样的措辞相信国内的用户都不少见,很多公司在出现问题之初,都爱用类似的「 外交词汇」 来进行回应。而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访中,Navyd 创始人兼 CEO Doug Simpson 则表示公司并没有破产,而是在进行资产的梳理和重组。 当然,这种话从 CEO 嘴里说出来,说服力也不一定有多大。不过结合 Navdy 最近一段时间的动向来看,他们很有可能确实在进行业务的战略转移。 这个变化的起因可能出现在去年底,Navdy 获得了哈曼国际(被三星收购)的投资。在这之后,Navdy 的重心就开始转变。 最近,这次投资的成果也开始落地,双方联合研发的后装 HUD 产品「Navdy with HARMAN」 已经开始由雷诺集团法国经销商进行销售。明年上半年,这款产品还将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市场进行销售。 从明年开始,Navdy 也将会和哈曼以及雷诺一起,将产品进行前装化。 所以说,Navdy 选择在这时对之前用户进行赔偿,既能把之前的烂摊子一次性收拾完,又能让未来的客户看到自己全身心投入前装的决心。 这个行为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有了主流汽车行业供应商的背书,再去发力后装显然就又些因小失大了。通过和哈曼的合作,Navdy 能更快的把自己的技术,通过哈曼的渠道打入主机厂的供应商序列。这应该也是绝大部分 HUD 创业公司梦寐以求的机会。另外,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同时兼顾前后装的风险远远大于收获。 注定只能前装 不算巧合的是,类似情况在国内 HUD 行业也开始出现了。 我们之前关注的 未来黑科技 、Navsoso 等 HUD 创业公司,最近都宣布了从 C 端到 B 端的转型(或者说是业务重心的转移)。这种现象的背后,本质还是后装 HUD 市场的乏力。 当然,后装 HUD 市场不景气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至于原因,我们也讨论过好多次,无非是价格高、体验差、用户接受程度低等等。在很多用户心中,HUD 还比不上一个淘宝几十块钱的手机支架。 另外,同样是后装产品,HUD 还在被智能后视镜、车机等产品挑战。这些产品能实现的功能类似,只是载体和交互形式有区别。在某些层面,后视镜和车机对于用户来说,接受的门槛更低(有群众基础)。而从供应链来看,车机后视镜都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在体验差距不大的前提下价格更有优势。在很多用户看来,HUD 花哨程度大于实用性,只会是少数爱尝鲜用户的选择,所以想要在市场上有突破就更难了。 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前装产品还有很多不足,但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出现了类似斑马这样的智能操作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并且随着车辆智能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后装的车载智能产品被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研发后装 HUD,最终却因为这些原因很难盈利。对于靠着风投才能发展的企业来说,这几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过去很长时间里,GeekCar 关注了很多类似的创业公司,几乎没有发现靠着卖后装 HUD 有很大突破的,做不下去的倒是不少。 从过去和很多 HUD 创业公司的交流来看,大家对于转型前装的目标都是类似的,但难度也是巨大的。 先不说如何进入主机厂的供应商体系需要经过多么复杂的流程,光是要先拿出相应的产品和技术来获得主机厂的肯定,就不是件简单的事。在这个阶段,还得保证公司能顺利活下去、这对现金流、公司运营、产品研发的节奏等都有非常多要求。整个过程中,随时还需要面对各种突发问题。 不怕打脸的说,能否进前装体系,应该是检验 HUD 创业公司成功的唯一标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