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定名「理想智造」,车和家的增程电动 SUV 终于要来了

· Oct 10, 2018

今天,由李想创立的车和家,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智能电动车品牌,品牌定名为「理想智造」。

根据车和家的说法,「理想智造」的英文品牌名称为「LEADING IDEAL」,品牌 LOGO 「LI」灵感来自英文名称 LEADING IDEAL 的首字母。基本 RGB

这个名称显然是以创始人李想的名字为基础的,在国内新造车团队里,目力所及范围内只有小鹏汽车是以老板名字命名的,就算是在整个中国汽车品牌里,这样的案例也为数不多,以魏建军姓氏拼写命名的「WEY」品牌恐怕是最为大家熟知的一个。所以,「理想智造」这个品牌名,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话题点。

车和家的目标是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汽车,为了解决里程焦虑,他们没有采取纯电动的驱动方案,而是另辟蹊径做了增程式电动车。

第一款车的名称今天也一并揭晓,叫做「理想智造 ONE」,同时公布的还有新车的预告图。

关于理想智造 ONE 的一些基本信息:

这辆车车长达到 5 米,会有 6 座和 7 座两种座椅布局。

车和家官方透露的信息是,整车采用纯电四驱的电动平台,通过大容量电池组和高功率增程发电系统的高效配合,可以提供超过 700 公里的 NEDC 综合续航里程,市区工况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图片3 理想智造ONE将采用创新的增程电动解决方案

智能化方面,理想智造 ONE 将采用多屏幕与全车语音结合的智能交互方式,通过强大的硬件和系统能力打造真正的智能电动车。另外,这辆车会搭载 Level 2.5 级高级辅助驾驶系统。

车和家透露,理想智造 ONE 的研发工作始于 2015 年,至今历时近 40 个月,超过 1000 名工程师参与研发。目前,这辆车已经完成两轮工程试制,全方位的实车试验与标定工作已经于 2018 年初全面启动,正式交付会在 2019 年第四季度。在交付前,理想智造 ONE 将经历总共 50 个月的研发与生产准备,完成 291 项优化和超过 300 万公里的道路试验,以确保品质和可靠性。图片4 理想智造ONE在吐鲁番进行高温试验

好了,以上内容,基本上就是今天车和家给出的官方信息。

但是关于这辆车,其实关注者还是挺多的,而且问题也不少。

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增程电动这套驱动系统上。

增程电动车,国内市场上确实不多见,车型一只手数的过来,包括宝马 i3 增程版、别克 Velite 5,以及广汽传祺 GA5,不过这辆车已经退市了。除此之外,在国外市场,李想经常提到的一款增程车是日产 Note e-POWER。

但是理想制造 ONE 这辆车的增程式动力系统,和上述几辆增程车还有一些不一样。

比如,它的纯电续航里程更长,搭载的电池组容量更大,完全依靠电驱动,等等等等。这到底是一套怎样的增程混动系统?有些信息需要在 18 号的产品发布会上才能完全得知,到时候我们也会有文章对它的增程系统进行详细解读。

但是在 GeekCar 2017 年专访李想时,关于这辆车,他还是有一些剧透,按照当时的说法,它的纯电续航里程是 150km,电池组容量在 30-40kWh 之间。当然,这 100 多 km 的纯电续航里程,指的是给电池组完全充满电且不依赖增程器的续航数据。

按照当时李想的说法,这辆车会是「全球首个长续航里程增程式电动车」,这次公布的 700 公里 NEDC 综合续航里程,也确实比上面提到的几辆车更长。

当然还有一些疑问:比如增程器,它的排量究竟是多少?供应商是谁?增程器是否费油?……

再比如,对于一辆增程电动车来说,它的动力系统控制逻辑是怎样的?这是采用这种驱动方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相比纯电动,它是更复杂的一种动力方案,用户也相对更难理解一些。

总之言之,这辆车是否真的如车和家所说,是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

另一方面,我们注意到理想智造的品牌定位是「智能电动车品牌」,智能化在理想智造 ONE 这辆车上又如何体现?除了官方提到的 L2.5 级自动驾驶,其他科技配置是否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点?

其实客观来说,目前这一阶段所谓的「智能电动车」的舆论环境并不好,以微博为主要阵地,先是有人质疑蔚来 ES8 的续航里程,后来又有关于 OTA 的大论战,而 38 号美系性能控的蔚来 ES8 评测紧接着又引起轩然大波。

理想制造 ONE,就要在这个舆论大背景下发布。

历经 40 个月的研发,李想的这辆车已经吊足了我的胃口。他是特斯拉国内第一批车主,同时也是蔚来汽车的创始股东,过去他也评价过为数众多的电动车,现在轮到他自己的车子亮相了。我比较好奇的是,这次,别人又会如何评价他的产品呢?

10 月 18 日,车和家将在北京正式发布自己的第一款量产车「理想智造 ONE」,作为长期关注车和家的媒体,GeekCar 也会在现场进行报道。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极市(微信号:geeket)。

1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