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谈之后的一个月,滴滴快的变「老实」了吗?

· Jul 03, 2015

从这周一开始,我其实就想再写写关于滴滴快的的消息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感觉他们在专车快车业务的推广上,显得有些「销声匿迹」了,反而许多别的业务有了新的发展。

那么滴滴快的是已经走出了一个月前被约谈之后,只能「委曲求全」的状况了吗?

变乖了吗?

顺风车上线已经一个月,按照他们最初的设想是在月底达到日订单量超过 10 万。不过据滴滴内部透露的数据,这个数字目前已经突破 60 万,注册车主超过 260 万,乘客也超过了 200 万。

新业务的利好消息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最近的一轮融资中,滴滴快的初始计划的 15 亿美元融资很快就被超额认购,据称最终融资金额在 20 亿美元左右。

在顺风车业务的推广期,烧掉的钱都回来了,而且更多了。一旦有了钱,总是想要干些别的事情,于是他们又开始躁动了。

在最近的几天内,滴滴快的一下子上线或者开始预热了以下这么几项新业务,分别是:大巴,代驾,出租车拼车业务。还「顺便」投资了一家东南亚的同类企业 GrabTaxi。

分析这些动作,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不论是顺风车、大巴、代驾,出租车,其实都没有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产生直接的矛盾。虽说不排除这是之前就计划好的,但在这个时间节点来推进,反正我是觉得有些不同寻常的含义。

同时,入股外国企业的行为,看起来还有些「为国争光」的意味。

这样做的滴滴快的,看起来还是挺会玩的。

具体都是什么

下面是一些业务细节。

1. 战略投资 GrabTaxi

应该是最有信息量的一则消息了。滴滴快的终于把手伸向了东南亚的友商 GrabTaxi,开始自己国际化的进程。

GrabTaxi 的性质跟滴滴快的是一样的,都是提供出租车叫车服务的软件。之后逐渐加入了私人车辆预约以及符合东南亚情况的摩托车叫车业务。

Suren_Phone

或许是看到了 Uber 在国际化过程中,由于水土不服所发生的种种麻烦,滴滴快的选择战略投资国外公司,而不是自己独立运营。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太多的阻力,真的是很机智。而且双方在资本层面,背后都有软银以及老虎资本的存在,谈合作肯定就好说了。

2. 大巴业务试运营

目前滴滴的巴士业务「直达班车」在北京部分地区开始了试运营,目前还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内测,计划月底在北京上线。试运行区域包括北京通州、回龙观、昌平等大型居住区,预计正式开通之后能覆盖主要的工作生活区域,还真是为我们这些苦逼「通勤狗」考虑的。

adaa8705a20b65d_size32_w484_h311

首次体验只要 1 块钱就能购买 2 张票,从通州的梨园到海淀的中关村单程也只要 10 块钱。如果不堵车的话,其实还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对于有堵车焦虑的人来说,挤挤地铁可能更合适。

其实目前在北京已经有好几家创业公司把通勤大巴作为一个市场开始运营了。怎么样提高体验,吸引更多的乘客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本身大巴的价格已经很低,仅仅是价格战的话不会像专车那样容易成功。不过滴滴快的计划在月底开通近百条线路,还真是有钱任性。

3. 代驾业务开始招募司机

抢完通勤大巴的生意,滴滴快的又瞄上了代驾的业务。最近在滴滴打车 App 里面上线了代驾的新栏目。目前还处于招募首批体验者和司机的阶段。

目前司机加入代驾计划会送 100 元(希望不会像招募顺风车一样送出租车券)。对于乘客我觉得唯一的要求就是有交通工具吧,应该不会限制在汽车范围。因为除了迅速到达,24 小时待命之外,对司机还有这么一条要求:精通各类交通工具,那就是说三蹦子也得会啊。但愿不要有开着直升飞机出去玩的人…

didi

4. 出租车拼车业务

作为打车软件出身的滴滴快的,在运营了几年之后,终于对这个「初恋」业务进行了调整。之前我总是吐槽出租车不正规,乱拼车不够四个人不走什么的。终于,滴滴快的眼见阻止不了,开始「助纣为虐」了。

不过,是否拼车的选择权从司机转移到了乘客端。乘客在输入需求的时候,可以选择愿拼车、不拼车、只拼车三个选项。合乘的路段费用为该路段车费的 7 折,司机的收入则是两人支出的总和。让乘客来选择,这样的体验就比较合理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网站文章微信推广-2

3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