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人的车企大迁徙

· Sep 28, 2023

最近,手机圈与汽车圈的互动颇为暧昧。

上周,蔚来刚发布自家手机 NIO Phone,抢占了新闻头条;同时在热搜上挂着的,就是「vivo 旗下子品牌 iQOO 产品经理宋紫薇确认已入职理想汽车」的新闻。

作为此前机圈的「美女产品经理」,宋紫薇曾给 iQOO 带来了不少热度,因此这次跳槽也引起了不少关注。

8782dc79ly1hi0wpmic2qj21900u0dk1

其实从手机厂转身加入车企,并不是宋紫薇独有的经历。

几乎与此同时,吉利集团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确认,前荣耀 CMO 关海涛加入极氪,负责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此前理想汽车的 CTO 谢炎、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CFO 办公室负责人李文智也都出身华为。

截屏2023-09-27 下午5.49.51

越来越多的「手机人」涌向车企,已经成了一种行业趋势。为什么有那么多手机厂员工加入车企?「手机人」又能给汽车行业带来什么新鲜血液呢?

从手机厂到车企,人才的虹吸效应

最近这几年,关于手机厂商转型、手机厂员工转行的消息一直不断。

从几年前的手机厂转型做 IoT,到最近两年的手机厂造车、手机厂员工进入车企,手机厂和手机厂员工们在寻找新出路,归根结底是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整个智能手机市场持续低迷的结果。

自从 2016 年全球手机出货量以及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见顶以来,手机市场一直走在下滑的道路上。根据中国通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 7 月,国内市场的手机出货量 1855.2 万部,同比下降 6.8%;其中国产品牌 1623.7 万辆,同比下降 11.2%。

智能手机技术日趋成熟,留下的创新空间越来越小,这使得各家手机厂商要加大设计和研发、推出新品;但于此同时,市场的蛋糕不可避免地减少,特别是最近华为重回手机业务,这种局面还将加剧。

今年 1~7 月,国内市场共推出了 219 款新机型,新产品数量同比增长了 4.3%,但总出货量下降了 5.1%。这种局面下但手机行业,就好像在经历一场「无效内卷」。

e8923e544feaee45177264d4394564a9

与此同时,尽管今年以来汽车行业沉浸在价格战中挣扎,市场并没有前两年乐观,但相比之下对人才的吸引力并不小,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3 年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3 年 1-7 月,汽车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6%;新能源汽车产能集中区域加速「抢人」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18%。特别是新能源为主的比亚迪和新势力车企,近年来更是团队扩张进行时。根据财报公开的员工人数显示,理想 2022 年底 19396 名员工,2023 年 Q2 年报显示 21486 名员工,半年增加了约 10%的员工。

此消彼长之下,人才就像流动中的水一样,从手机行业流向了汽车行业。更何况,随着汽车智能化加剧,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算同宗同源。

f6749b9f-0c05-4895-a6fa-6b4fd6b0af5a_515c76ff

从手机厂到汽车厂的无缝衔接

手机行业发展放缓和汽车行业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手机人跨行进车圈的潮流,但更关键的原因在于,从智能手机到智能汽车,除了硬件千差万别之外,两者的智能属性越来越接近,这也导致了从手机厂到汽车厂的无缝衔接。

  • 手机厂的汽车人 VS 汽车厂的手机人

最近几年来,汽车圈与手机圈一直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从最早苹果的泰坦计划」,到后来华为的「不造车」和小米的造车,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的脚步就没有停止过。直接参与造车,或者研发车机操作系统,推出手机车机互联功能等,为手机人提供了不少参与汽车研发的机遇。

以小米为例,2021 年初小米正式宣布造车时,就有大量小米内部软件算法、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家居业务人员转岗到造车部门,算是名副其实的身在手机厂的「汽车人」。

a619a9c379fcefb883531605fdc59e0d

另一方面,车企也纷纷下场造手机。上周,蔚来刚推出第一部自家的智能手机 NIO Phone,根据李斌透露,蔚来手机研发团队人数约为 600 人,主要与软件相关。类似的还有计划在今年 12 月推出高端智能手机的极星,该手机将搭载基于星纪魅族现有技术平台 Flyme 开发的极星操作系统。星纪魅族与极星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以来,在智能软件系统上全力开发,已形成 200 人规模的软件团队。

640 640-6

这些造手机的车企团队,以及各家车企在手机 app 领域招揽的人才。是货真价实身在车企的「手机人」。

  • 智能化成为手机与汽车的主角

除了手机厂造车、车企造手机的集体转向操作外,继智能手机之后,智能汽车成为了更大的移动终端载体,智能化导致了目前手机与汽车在很大程度上的殊途同归。

比如,我们熟悉的高通骁龙 8155 芯片,就脱胎与手机芯片骁龙 855;车机操作系统的底层,同样基于 Linux 系统、Android 系统。

54820716b19e4dbe54ac92dc92c14fd5

当然,相比于手机智能汽车有着更严苛的「车规级」门槛,更漫长的开发周期,和更细化的功能模块分区,对于车机系统开发经验的依赖性更强;但是在如今各家车企,特别是新势力车企的招聘信息中,依然能看到不少职位有「手机行业经验」的需求:

WechatIMG1786 WechatIMG1787

  • 当汽车越来越像手机

如果说软件、智能化让汽车与手机在底层技术上相通的话,那智能汽车属性的变化则让汽车的智能产品逐渐属性大于交通工具属性。

在过去几十年里,汽车市场一直是典型的卖方市场,简单说就是车企造什么车,老百姓就买什么车。如今,汽车越来越像用户靠拢,「用户导向」「用户共创」成了各家车企的口号,不论是在产品设计、定义上,还是营销推广上。来自手机厂商那些更靠近用户的用户体验专家、产品经理、市场营销人员,就成了车企们的选择。

640-7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3 年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今年 1~7 月国内车企招聘岗位需求中,新势力车企对汽车销售/市场拓展岗位的招聘职位占比高达 59.1%,这其中不少来自于互联网和消费电子领域。也就是说,除了电子、软件算法领域的技术人员外,市场、营销领域也是手机人加入车企的重镇地。

640-2

前不久,网上有这样一篇文章《媒体人李想,和他那用造车盈利的媒体公司》,其中提到理想汽车在营销上开辟的第二战场,正是数码博主们。如今智能汽车,特别是智能座舱那些体验层面的评价,比如车机的交互系统、中控屏幕的使用体验、操作系统流畅度如何等等,可以说是数码博主们的老本行了。

最后

从几年前传统车企员工流向新势力和初创公司,到最近的手机厂员工流向车企,急剧的人才流动,正是手机行业和汽车行业的竞争局势的改变。

当然,就如同几年前大家调侃的「互联网造车」一样,「手机人」能给汽车行业带来新鲜和活力,同样地,相比于消费电子,汽车这个庞大精密的机械产品和系统工程对于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就更加严苛,也更需要对汽车行业的敬畏。

1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