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 ID.,来自传统车企的电动反击战

· Oct 12, 2021

新鲜出炉的 9 月新能源销量,就像这个收获的季节一样——涨势喜人。

在新势力们销量破万的捷报中,新能源排行榜上终于出现了传统合资品牌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大众 ID. 家族以超过一万台的销量杀入了新势力和自主品牌的包围圈。

微信图片_20211012230646

一个多月前,GeekCar 的小伙伴写了篇 《大众 ID. 还有戏》,彼时大众 ID. 这个在欧洲市场大展拳脚的系列在国内遭遇了滑铁卢,月销量只有现在的一半。两个月的时间,ID. 系列的销量几乎翻了一倍,为自己前几个月的出师不利挽回了点尊严。如果说一个月前 GeekCar 眼中的 ID. 系列「还有戏」的话,那 9 月的销量似乎在说:好戏正式开始了。

随着这个月 ID.3 的正是上市,也许可以说,来自传统车企的电气化反击正式开始了。

狼群效应,效果初现

看着大众 ID 家族破万的销量,很难忽略两个字:「家族」

微信图片_20211012230429

在不少人眼里,这一万台的销量一年内南北大众共同贡献的,多少有点胜之不武。不过,车海战术本来就是大众的看家本领,大众一年内在推出三款纯电动车型,很难说不是想把燃油 SUV 市场中已经成功的狼群打法复制到电动车领域。这种打法的背后,离不开 MEB 纯电平台。

几年前,当 MEB 平台刚面世的时候,评价是褒贬不一的,毕竟当时纯电动车的市场前景并不明朗,研发纯电平台的巨大投入被形容为「一场巨大的豪赌」。如今看来,这场「豪赌」终于开始收获成果了。

微信图片_20211012224947

得益于 MEB 纯电平台模块化的特性,大众可以快速打造三款不同定位的 SUV 纯电车型,共享零部件、供应商和部分生产线,一年内在引入国内上市,同时用规模化把车辆的成本压到最低。在新造车的影响下,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纯电动车以年为单位的新车型上市周期,不过如果不受平台和新车型开发的成本以及产能约束,谁不想快点推出自己的产品矩阵呢?

何况 MEB 平台带来的不仅仅是规模效应,专属平台可以从设计之初就将电动车的优势发挥到最大:从设计开始就以电池、电机等三电系统的空间设计为中心,让车辆有接近 50:50 的前后重量分配,前后悬挂更短;省略了燃油车那套以发动机为中心的传动系统,ID.4 这种紧凑型 SUV 后排空间乘坐空间也能更大。

当传统车企告别「油改电」,将燃油车积累下来的规模化经验搬到纯电动车上,对新造车们很难说不是一种挑战。

如何让传统品牌的价值最大化

我们常用「弯道超车」来形容纯电动车,在这个领域里新造车们用「科技感」「智能化」「年轻」「用户体验」等等一系列标签,来打造自己的品牌号召力,把传统车企带到自己制定规则的赛场里。在这个赛场,ID. 家族显然没想全盘妥协,而是一边把自己传统的价值最大化,一边适应新规则。

在发挥传统品牌价值上,大众给 ID. 家族的定位很明确,并没有想跟新势力们「硬碰硬」。在小编看来这个策略就是:让上帝的归上帝,撒旦的归撒旦。

无论是 ID.4、ID.6 还是即将推出的 ID.3,虽然定位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出现了两个词: 家庭跨界 ,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跨界。

微信图片_20211012203317

微信图片_20211012203706

ID. 系列瞄准的是那些有过燃油车驾驶经验的家庭,在换购或者是买第二台车的需求。这类群体作为家庭有相对更务实的需求,有燃油车的使用习惯,能够接受电动车但是对智能汽车的态度又没那么激进,我们姑且称之为「温和激进型」用户。

因此驾驶体验上,ID. 系列在底盘调校时,让驾驶感受与燃油车更相似,没有电动车常见的拖拽感和加速的突兀感。就是想用一种「老朋友」的熟悉感,减少电动车驾驶适应的门槛,来打动目标用户。

在智能化层面,已经能看到大众追赶的步伐:MOS 系统、AR-HUD、升级的辅助驾驶功能……都在尽可能的让 ID. 看起来更智能化。当然,对于看惯了新势力的用户来说,12 英寸的中控屏幕实在是不够「智能化」,L2 级的辅助驾驶和中规中矩的座舱功能和语音交互体验,让 ID. 家族的智能化水平也还有不少需要提升的空间。

6e3f3977829af308719ffc97e2a1f742

但是对于 ID. 系列瞄准的「温和激进型「用户来说,科技感是否是最重要的标签?是否所有用户都如如新势力们宣传的那样都愿意为智能化买单呢?答案显然是:不。

这点在即将上市的 ID.3 上体现的更明显。作为 ID 家族最后亮相的「王牌」,ID.3 的价格下探到了 20 万以下。在传统燃油车市场,15~20w 可以说是销量大本营,不过电动车 15~20w 的市场显然没有 20w 以上市场的竞争激烈,甚至有点冰冷。这跟电动车本身高昂的成本以及智能化体验的潜在成本不无关系。对于 15~20w 这个电动车区间来说,抛开电池等高昂的成本外,留给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这些智能化硬件的成本已经有限,更别说体验感的打磨上了。因此不论是用户还是车企,在这个价位更愿意将有限的预算投入到「车」本身上。

当然,智能化是未来汽车不可或缺的一条腿。尽管市场上用户对需求并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当新造车们逐渐通过迭代提升自己的智能水平,开始建立属于自己的护城河时,大众还想依靠稳妥和实用的打法来布局智能化,可能就有点招架不住了。

最后

现在的汽车行业中,我们常常能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当新玩家们不断推出新技术、新玩法时,有人夸赞它们引领着智能汽车变革,也有人痛骂它们丢失了汽车安全、稳健的原则;当老玩家们稳步转型时,有人质疑他们动作缓慢,会被时代淘汰,也有人力挺说这样的汽车才让人放心。这正是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技术、市场,甚至需求都在发生改变的时代。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当我们看到像大众这样的传统车企,依靠深厚的技术储备建立了电气化体系,依靠丰富的市场经验开始改变定位,逐渐摆脱「大象难转身」的形象时,也许,来自传统车企的电气化反攻开始了。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