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 字苹果汽车座舱交互设计猜想

· Jul 05, 2021

撰文:dewpearl

编辑:Mr.Yu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但凡我们聊到智能座舱,就总有朋友在后台留言里跟我们发表类似的观点:

图片 2

 

既然你们总觉得苹果的汽车一出来就大杀四方了,那么不如和我们一起来看看苹果座舱的设计语言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有言在先,我们不鼓吹任何一方,也不会卖弄概念故弄玄虚。我们希望分享的不仅仅是基于对苹果有所了解的理性分析,还有能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期待。

看完今天的文字,大家可以在后台留言中分享你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苹果前段时间更新了 iOS 15,将新的交互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特斯拉 Model S Plaid 的问世,也向我们展示了特斯拉在汽车交互上的新探索。

那么,苹果的车载系统会有哪些特别之处?

我们认为, 苹果在对汽车系统的定位 完全不同于 我们已知的任何 传统汽车厂商和新能源品牌 首先,苹果会强调其工具性,而非智能性 。苹果在历代产品的介绍上都会以极其简短的标题来突出传达产品特征,而非冗长的排列各项性能,使产品具有明确的「工具感」。

我们会通过几个关键词,来进行概念的阐释。

 

Coherence 一致

苹果的前任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曾多次提到 Coherence(一致)这个词,这也是这么多年以来,苹果倾力向消费者传达的最直观体验。

苹果的「一致」体现在几个层面:

1、外在形象的一致性

从 iPhone 开始,苹果的一切都在密围绕着屏幕来进行,并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苹果通过超强的把控力和对细节的追求,不遗余力地将独特的工业设计和图形设计呈现在用户眼前,即便这些并不能被大部分消费者所特别明确地感知到。

也正因如此,消费者才会在看到苹果的产品时,即使没有看到 Logo 也能认知到:「哦,这是苹果的产品」。

图片 3

图片 5

iPhone/iOS 导角的一致性 & Android

 

这种一致性并非纯粹追求一致而产生,事实上它是以 数学意识 为基础的。

同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即便在同样的道路上,大众给人带来同质感,而保时捷向人们传达的是经典和传承。

图片 7

图片 8

Volkswagen & Porsche

 

2、跨设备的一致性

从 iPhone 到 iMac, 从 iPad 到 Apple Watch,在不同的屏幕尺寸之间,苹果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也使得,即便到了车机的大屏幕上,苹果 CarPlay 也能在各大汽车品牌的座舱屏幕中显得协调而不突兀。

图片 6

图片 2(1)

不同屏幕尺寸的 CarPlay 适应

 

苹果的这种一致性是直觉化,具体化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苹果汽车会从外形到内饰到界面都会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甚至是一种令人惊叹的程度。

在跨设备能力上,苹果的领先性有目共睹。只要在同一个 Apple ID 下,某一个移动设备中复制一段内容,其他正在运行的其他设备就可以直接「粘贴」。而音乐、相册等个人数据的同步更是不在话下。

图片 12

从 iMac 中复制文字在 iPhone 中粘贴

 

作为苹果设备的代表能力之一,苹果没有理由不将其运用到自家汽车上。

只要拥有同一个 Apple ID, 就可以通过 Face ID 解锁车辆,亦或是将钥匙串作为启动器,同时解锁车辆在内的整个苹果 HomeKit IoT 生态。Siri 也会像管家一样,随时可以为你唤醒和控制家中的设备。苹果钱包(Wallet)在 iOS 15 中即将支持放入驾驶证、身份证和各种 NFC 门卡。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改变,不断积累汇聚,形成了那些改变我们今天生活习惯的体验。就像人们已经不再把公共交通工具的月票当做一种具备工具属性的物件,而更像是一种承载了岁月和回忆的收藏。

话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再次发问:苹果汽车的车主,还会需要一个攥在手里的车钥匙吗?

图片1

图片 20

iOS 15 中的 HomeKit

 

另一方面,Apple Music 流媒体可以在 HomePod 智能音箱/AirPods/苹果汽车等设备间无间隙播放。比如,一期精彩的网络播客电台节目,可以陪你从家中到车上,再从车上到手机,「共用」同一个播放进度条。

不仅如此,汽车本身作为独立的密闭空间,为自 iOS 14.6 开始支持的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音响效果,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播放环境。

iOS 15 里新增了视频和麦克风模式的独立控制按钮,可以针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全局控制。使用者可以自己选择是否开启人像,是否需要麦克风降噪,这些都会在汽车上进一步得到优化。

图片 14

图片 15

Apple Music 的杜比全景声音乐

 

图片 16

图片 17

iOS 15 的音频和视频控制

 

Inevitable & Affordance 必然性和直接知觉

Inevitable & Affordance(必然性和直接知觉)是设计心理学中比较枯燥的两个概念,在这里不多做阐述。

我们都知道一点,苹果一直致力于打造「本能的」交互操作,使之形成简单的肌肉记忆效应,让每个新上手的用户都可以「快速而神奇」地熟练操作交互。

这种快速上手的简单操作,会带给用户一种信任感,进而形成习惯和依赖。让人感觉「这个东西就应该这样」,甚至第一次玩的时候都觉得习以为常。

如果大家有异议的话,不妨回忆一下,iPhone 最早的解锁动作就是对这个理念最好的诠释。

说到这里,我们试着将传统主机厂、特斯拉和苹果之间对这种理念的认知,稍微总结一下:

传统主机厂 特斯拉 苹果
功能优先 算法优先 感知优先
惯性设计 反传统驾驶习惯 模拟感知设计

 

从键盘到鼠标再到触控,苹果渐渐将原本难以驾驭的输入动作,慢慢带向了简单易用的交互操作。 这是从对机械控制到对实体世界感知的模拟

说到这里,Mr.Yu 回想起曾经不止一位使用 MacBook 的同事在被问起为什么不用鼠标时,几乎都会一脸疑惑地回答:因为触摸板更方便啊。

苹果的操控逻辑模拟的并不是现实事物的反馈,相反,更多的是对操作的反馈。在不同的设备之间,苹果的操作手法是不同的:iPhone 着重于单手操作,iPad 着重于双手多任务操作,而 iMac 和 MacBook 则是以触控板为中心的多手势操作。

图片 13

PadOS 的多任务操作

 

在都以手为操作媒介的情况下,苹果依旧基于不同屏幕尺寸和设备功能设计了交互操作,而这一切都显得自然。

苹果的交互是基于对人的感知经验的激发,尤其是在线性震动马达投入使用之后。调整闹钟时的机械感(震动+声音)、长按以后的阻尼震动感、Apple Watch 来电时的拍打感……都那么让人「无感」,一切都自然得像本该存在的特性。

图片 11

WatchOS 8 新增「系统触感反馈」

 

iOS 15 中的地图新增了 AR 步行导航功能,令我拍腿叫绝:「这才是导航该有的样子啊!」。

图片 22

图片 23

iOS15 地图 AR 导航

 

试想一下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街道环境,你的苹果汽车在扫描了周围的环境并生成了三维的导航,而不再是传统的基于平面的伪 3D 导航,驾驶者对于地图的感知体验是不是更加友好?

在那些三岔路口迷得七荤八素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时刻,或者是走错了不知道要开哪个车道、而你的后车不停地远光闪喇叭叫、让你越发紧张烦躁的时候,这些强化空间感的设计会不会让你如释重负?

可以想见,我们会在苹果汽车中感受到这种 Affordance(直接直觉)设计的延续,比如新的换挡驻车方式,会更加「自然」。又比如手机会有一个更合理的安放位置,而不是花样繁多的手机支架、又或是所谓的无线充电器。再比如更自然的触动反馈,除了点击屏幕以外,在其它区域都会有涉及。

 

Qualisign 符号化

传统产品设计几乎都是以功能为出发点的设计。它首先要具有某种用途或者价值,才会被设计在新的产品中。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功能性产品都被符号化了,比如包包。现在已经衍生出许多不具有实际意义的 Mini 包甚至挂件包。此时,连作为容器的「包」本身都成了配饰。

这些是物理模拟世界给大家留下的强烈认知。

在数字时代,人们要改变原有的认知。比如从车夫赶着马车,到司机驾驶汽车,再到飞行员操纵飞机。看似都是人在操作前进、转向等动作,但其实是机械传动结构在不断的抽象化,慢慢发展成了简单的指令。

在逐渐实现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道路上,人类会慢慢摆脱对驾驶操纵的惯性。汽车作为演化最慢的一个消费品行业,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设计是 200 年以来惯性积累的。比如方向盘和仪表,它们占用存在空间,与其他的零部件形成一个系统。

有些遗憾的是,只有特斯拉这种反传统的企业,才敢于对它们的存在 say no。

从 iPhone X 开始,苹果逐渐将物理设计退到内容之后,将物理的设计形态逐步弱化,甚至影响到了其他行业:电视的存在意义,已经从通过电视信号连接世界的窗口,演变成了一块播放屏幕,甚至「隐退」到了墙壁里。「电视」这个存在已经逐渐符号化了,它原本的意义正在逐渐被其它大小设备替代。

图片 1

iPhone 形态的演变

 

虽然形态消失了,但内在形式仍然能存在;而当内在形式消失的时候那么与之相应的物就消失弥散了。当一个物品仍为实体时,它就有实体的物质性,有形状有质量有颜色和表面肌理,我们称这些因素的总和为外在形态。

当外在形态和内在形式是通过功能来联通时,外在的形态总是固定的,而且外在形态和内在形式的连接方式就如机械结构一般清晰和确切;当功能失去了连接外在形态和内在形式之间关系的作用之后,外在形态和内在形式的关系将会失去统一性。

无形的未来并不意味着外在形态将不再重要。相反,外在形态将比以往更重要,比功能主义时期物品的工具时代更加重要,因为一旦不加重视,外在形态与内在形式将无法形成关联,而物品将会走向不成形。

在这纷繁复杂信息充斥的时代,不成形就是迅速被遗忘。一上来就从形态开始设计将变得更加不再有效,无论我们有多少的现成的、或半成的形态语汇的收藏。人们不会只为一个新的造型而买单。于是我们要从结构化的角度来看待设计,组件化或是平台化会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这大概也是苹果之前与美国新势力品牌 Canoo 频繁接触的原因之一吧。

图片 6(1)

Canoo Lifestyle Vehicle,通称 Canoo

 

图片 19

显得有些离经叛道的 Canoo 驾驶舱

 

基于符号化的信息时代,越发频繁的信息推送给用户带来的信息压力,已经成为一个被广泛讨论的的问题。苹果在 iOS 15 中推出了专注模式,并广受关注。也许在未来的苹果汽车中,它将会以更加合理化的形态出现。

微信图片_20210705193421

iOS 15 专注模式

 

iOS 15 系统基于常见的几个使用场景,提供了「个人」、「工作」、「睡眠」三个场景,并且保留了之前的「勿扰」模式,单击底部「+」号还能添加更多模式,其中还包括「驾驶」和「游戏」等不同的预设场景模式。

设想,当我们驾驶汽车时,苹果汽车会自动给你开启对应的驾驶模式,取消非必要信息的推送,增强导航、天气等信息的推送,甚至可以根据来电人员与你关系的密切程度,来决定是否要接通视频或电话。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GeekCar 都不排斥那些大胆的猜想,甚至天马行空的脑洞。

我们崇拜的,正是人类历史上那些推动时代进步的伟大变革者。在苹果的汽车真正问世之前,我们都不会停止分析和猜测,因为我们对苹果汽车座舱的好奇和激动,绝不会比各位更加平静。

大家都知道,智能座舱一直都是 GeekCar 极客汽车密切关注和深耕的话题,就像我们已经耕耘了两季的《奇妙车机情报局》,获得行业关注的同时,也让我们结识了很多很多对智能座舱感兴趣的朋友。

希望今天这个小小的开始,能让对智能座舱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回到对座舱体验的好奇与热情之中。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One response to “4000 字苹果汽车座舱交互设计猜想

chuyue进行回复 取消回复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