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车辆数据谁做主?

· May 17, 2021

作为一个现代人,你每天会产生多少数据?

我们相信多数人都不知道,也压根不会关心。

我们来举个例子。

全球的自动驾驶公司和具备相同业务资质的车企们,都有规模各不相同的测试车队搭载着大量传感器在各地进行路测。保守估计,一辆测试车每天产生的数据量可达 10TB。一个 1000 辆规模的测试车队,一年产生的数据量在 11EB(万亿兆)左右,相当于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馆存所有书面资料信息量的 110 万倍。

这还只是早期阶段。

无论是对于车外环境所采集的用以深度训练自动驾驶控制器的道路数据,还是车内的消费者驾车习惯、车机端的使用体验等,这些数据都是系统持续迭代的重要基石。

行业媒体则将之称为: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拥有了未来。

从现有法律来讲,消费者对于自己车辆的行驶数据拥有毫无争议的所有权,尤其是像语音控制、人脸识别等控制或者认证方法,都会牵涉到大量的敏感个人信息,更不要说车企还能跟踪车主的行驶轨迹,了解到车主工作和家庭地点、常去的餐厅和电影院。

在数据如血液般流淌于网络世界的时代,基于信息数据的各种服务和推荐,为现代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高效。同时,个人隐私泄露和数据流失的情况,也已经远远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如果不对车企的数据使用进行限制,车企储存的用户数据甚至有可能被出售给第三方或者用来交换利益,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这些还只是我们有限的想象力所能触及的程度。

主机厂亟需低成本海量数据供公司决策

智能网联汽车时代,数据正在成为核心资产。

自动驾驶需要数据,车联网需要数据,甚至是电动车充电,背后也需要通过大数据来进行优化相关的程序和算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今年的公开活动上表示,根据蔚来的数据显示,光顾蔚来超充桩最多的人群是特斯拉车主。

对于主机厂来说,光靠自己的工程样车来采集数据,不仅样本量比较有限,成本高昂,而且没有办法覆盖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因此通过每年出售给终端客户的车型,来帮助自己采集海量数据,才能够让自己的优化迭代进程可以不断持续下去。

以特斯拉为例,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通过采集车辆运行时的相关信息,尤其是和其自动驾驶系统 AutoPilot 相关的道路和驾驶习惯信息,来对整车进行持续优化,而相关的优化结果也可以通过 OTA 这样的无线方式推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直接享受到车辆的更新成果。为此,特斯拉在整车上安装了大量的传感器,将所采集到的数据直接传输到特斯拉后台服务器上,供工程开发团队直接进行分析。

Picture 3

正在被唤醒的车主数据意识

时至今日,特斯拉女车主「登顶」维权事件产生的波澜仍在继续。

之前,特斯拉为消除公众疑虑,向当事车主提交了事故前 30 分钟行车数据,同时,公布了事故发生前 1 分钟的行车数据。这些数据一经公布便饱受热议,甚至在社交网络和知识分享社区出现了很多质疑数据真实性的声音。

显而易见的,之后一旦出现因刹车未果而导致的碰撞事故,除非是明知自己存在重大过失,否则车主们都应该会诉求主机厂公开相关数据。彼时制动系统是否工作、ABS/ESC 是否运转正常,或者说制动力能达到几个 g,都会成为车主重新审视自己车辆的重要指标,并透过万能的互联网供相关专家仔细审核,来寻找哪怕一丝丝的瑕疵。

在我们看来,这代表了汽车消费者与车企之间的信任关系,已经割裂到了某种地步。

Picture 2

从行业角度来讲,随之而来的形式也显而易见:

第一、 主机厂的工作量会大幅度增加 。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每月销量动辄两三万。即便只有一小部分车主诉求部分行驶信息公开,必然会给主机厂带来不小的负担。

第二、 对于很多搭载了自动驾驶/驾驶辅助系统的车辆来说,AEB 功能是否发挥作用,也会成为车主关注的焦点 。不能说消费者花钱购买了一台带有 AEB 功能的车型,结果却因为主机厂的问题,导致该功能在最该起作用的时候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完全不能避免或者减缓相关事故的出现。

另一方面,作为当事方的特斯拉也没有在舆论的风波中坐以待毙。为了解决车主查询数据的需求,特斯拉给出了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目前,特斯拉目前正在搭建一个面向车主的数据平台。在解决了身份验证的情况下,车主可以自己通过访问该平台,来获取整车黑匣子 EDR 上的数据。避免当前特斯拉车主在获取相关数据时需要和厂家之间繁琐的沟通流程。而在这个平台建设之前,将国内的数据从海外服务器迁回国内,正在成为各大跨国主机厂难以绕过去的合规门槛。

某种程度上来说,4 月下旬到现在发生的一切也不完全是坏事。从乱象横生的现状中、这一切为汽车行业、为人们认清和预判可能随之而来的问题,建立了教科书一般的案例范本。

数据出海 国家之间的博弈

宏观上来讲,数据正在被上升到国家资源以及国家利益层面。

就在前不久,挪威对其国内企业 Ferde AS 公司因为涉嫌非法向中国的一家数据处理者转移驾驶者的个人数据,课以 500 万挪威克朗(约 498,065 欧元)的处罚。这家公司是挪威一家道路收费公司,而其涉嫌违法的事实是向中国传输了超过 1200 张车牌图像,并且没有按照欧盟 GDPR 的规定进行安全评估。

这次处罚金额虽然不大,在挪威国内产生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其背后所折射出的信号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继技术与半导体封锁之后,数据出海的敏感性正在成为一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Picture 4

当前,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正在不断出台,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都出台了多项法律法规,尤其是网信办出台的 关于《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工信部的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以及 《网联汽车采集数据的安全要求》 等法规接连出台。

此外,将国内数据留存在本地,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安全相关的需求,同时也是将一个巨大的产业和大量的工作就业机会留在国内。在数字经济的当下,只有有了海量的数据,才会催生出大量进行大数据分析,并挖掘出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领域。而这些新兴巨头们,才是未来中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中坚力量。

写在最后

老规矩,我们用一段小故事作为今天话题的结尾。

我们认识的一位行业人士,对待个人数据的态度既另类,又主流。

上到智能手机厂牌、下到国内的互联网大厂、小到外卖快递招聘等互联网服务平台,他对于需要收集个人数据的商业行为,一直抱有不同程度的敌意。为此,他关掉了几乎所有被认为可能会造成「泄密」的手机权限,同时换了台国外品牌的折叠屏智能手机傍身,美其名曰大厂尊重用户隐私,个人数据安全有保障。

对各位来说,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

我们能不能完全相信一家企业和机构,都能基于信任来保证数据采集和使用的安全?

当然不能。

我国政府很早就注意到,各领域的数据安全与发展同样重要,相关法规的建立与磨合的速度,也早已驶入快车道。

就像算法的迭代,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更好地保护集体和个人利益,也需要时间和事实作为基础。

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只会高喊口号、一味要求「打压」或是「放任」这种唯二元论的做法,对接下来的大形势来说,大概不会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