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名牌」的上汽 R 品牌 ES33,能否在 R-TECH 的加持下突破电动车「内卷」

· Mar 22, 2021

「你想象中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也许,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对未来汽车的想象。

在 3 月 18 日上汽举办的「R 品牌共创者生态大会」上,作为上汽推出的高端智能子品牌,R 汽车就带来了全新的「智能数字产品」——R-TECH,喊出的口号正是「科技兑现想象」。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827

作为上汽这个传统品牌在「新四化」路上的排头兵,历时 5 年研发、总投资超过 200 亿元的 R-TECH 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让我们畅想了一种怎样的未来汽车呢?我们来具体看看。

自动驾驶:黑科技的军备竞赛

在未来出行领域,自动驾驶就像「皇冠上的明珠」,各个品牌都争先抢占制高点。对于自动驾驶中感知、决策、执行三大核心环节,每个品牌都使出浑身解数。这次上汽 R-TECH 发布的全栈自研的高阶智驾方案 PP-CEM™也是下足了猛料。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831

相较于特斯拉以高超的算法代替激光雷达的「计算机视觉」技术,R 汽车在硬件上使用了更多的黑科技,智驾平台 PP-CEM 拥有融合了激光雷达、4D 成像雷达、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构建了全天候、全场景、超视矩、多维度的「六重融合式感知体系」,来应对雨雪、浓雾等复杂天起,以及「中国式」的复杂交通场景。

  1. 全球首发的 Luminar 激光雷达

这次 R-TECH 的发布中,第一个重磅消息,就是 Luminar 激光雷达的全球首发。

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构成的感知系统下,传感器采集到的画面是二维的,需要系统重建为三维画面,这个复杂的过程难免出现一些信息丢失或者错误,比如白色半挂卡车有可能被识别为蓝天、在隧道这种幽暗狭长的环境下可能出现「幽灵车」等误判,这些让深度学习束手无策的「corner case」,都是导致自动驾驶「失灵」频频见诸报端的罪魁祸首。

src=http___puui.qpic.cn_qqvideo_ori_0_k3017fg2sup_496_280_0.jpg&refer=http___puui.qpic

(消灭误将白色货车与蓝天混为一谈的误判)

因此,目前除了特斯拉,其他车企几乎都选择了激光雷达,希望利用它能够直接构建精确可靠的三维图像的特点打破现阶段自动驾驶的瓶颈,R 汽车也不例外。R-TECH 采用了目前业内最顶级的 Luminar 激光雷达。作为目前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 并非浪得虚名,他们独家采用的光纤激光设计、InGaAs(铟镓砷)接收器, 可以说打造了目前性能最强的激光雷达

陌生的专有名词看起来可能有些苍白,我们可以从对比中看处 Luminar 的优势地位。

  • 前不久,华为发布了首款车规级激光雷达,96 线,1550nm、全视场测距为 150 米。
  • R-TECH 采用的 Luminar 激光雷达,300 线、1550nm、探测距离 500 米。

更高的线数、更远的探测距离,代表了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性能,除此之外,体积和功耗也是影响激光雷达使用的关键。

  • 去年年底,网友在旧金山地区发现了一辆测试中的特斯拉 Model Y,车顶架上大型成像设备,正是用于测试的激光雷达单元 Luminar Hydra。
  • R-TECH 采用的量产级激光雷达,体积大大减小,只有家用路由器的大小,这对于激光雷达上车可以说是大大方便了。

微信图片_20210322200544

(测试用的 Luminar Hydra 激光雷达)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819

(R-TECH 搭载的量产 Luminar 激光雷达)

在 R-TECH 发布之前,已经有包括沃尔沃、丰田、戴姆勒、Mobileye 等厂商在测试 Luminar 激光雷达的消息。这次 Luminar 在 R-TECH 上全球首发的正式确认,让我们看到了 R 品牌在智能驾驶赛道上积极的姿态。

  1. 中国首发 PREMIUM 4D 成像雷达

2020 年 9 月,赛灵思与大陆集团联合宣布了汽车行业第一台 4D 成像雷达可投入生产。仅仅过了半年,R-TECH 就宣布将在明年的量产车 ES33 中,实现首 PREMIUM 4D 成像雷达的中国首发。不得不让人感叹,如今智能驾驶领域竞争的激烈。

4D 成像雷达有什么优势呢?

常规的毫米波雷达,探测距离、速度、方向角三个维度的数据,并没有感知物体高度的能力。而 R-TECH 搭载的 PREMIUM 4D 成像雷达,在原有的三个维度基础上,增加了「垂直分辨率」,有测高的能力。

bba1cd11728b4710f3fcbfc1c538c3f5fe0323ed

以一个 17 厘米高的可乐罐为例,PREMIUM 4D 成像雷达能探测到 140 米外的可乐罐。通过对高度的测量,车辆可以预判自己能否安全驶过可乐罐,而不会对地面上较低的障碍物过于敏感,频繁发出无用的预警。除了高度探测外,对车辆探测距离超过 350 米的精度,也让车辆的「眼睛」更灵敏。

  1. 高达 1000TOPS 算力的 NVIDIA 超强芯片

传感器升级的同时,作为「车载大脑」的芯片算力也相应提升。R-TECH 采用的是 NVIDIA DRIVE AGX OrinTM 超强算力芯片,算力可达 500~1000+TOPS,这款芯片帮助 R-TECH 跻身 1000+TOPS 算力的头部行列。

0e6f1a5c05855ac8ed9abe71805a994d

根据英伟达之前的预告,这款新一代系统级芯片的性能是上一代 Xavier 系统级芯片性能的 7 倍,量产的时间是 2022 年,这与 R 汽车 ES33 上市的时间不谋而合。值得注意的是,早前蔚来发布 ET7 的预告中,也使用了 NVIDIA AGX OrinTM 芯片,同为预计 2022 年上市的两款车型选择了同一款芯片,势必又是一次自主品牌与造车新势力的较量。

微信图片_20210322213014

(Orin 芯片与上一代的 Xavier 和特斯拉采用的 Parker 对比)

虽然这次的发布会中,R-TECH 并没有发布更多自动驾驶算法和具体功能的展示,不过 Orin 芯片的超强算力和可扩展、可编程、软件定义的特性,为更多自动驾驶的功能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 与科技公司联手,赛况升级

如果将各车企间芯片算力、传感器性能等硬件的 PK 比作具备竞赛,那近期以上汽为代表的传统车企的一系列举动,可以说是直捣军火库,将赛况升级了。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803

无论是上汽与 Luminar 联手首发激光雷达传感器,4D 成像雷达的中国首发,还是新一代 NVIDIA 芯片的抢先使用,都让我们看到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不断加深。更早之前,还有百度与吉利合作、华为加入长安、阿里与上汽联手等等。

有别于传统的 OEM 和 Tier1 的合作关系,也不仅仅是科技公司与车企简单的采买关系。目前,越来越多传统车企像上汽这样,选择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这种深度合作、共同研发的模式,不仅能利用科技公司在不同领域的新技术满足车企「重新定义汽车」的需求。同时,对于急需量产落地的科技公司,传统车企体系化、规模化的优势,也能帮助他们快速实现数据的持续迭代。可以说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812

像激光雷达、4D 成像雷达、Orin 芯片之类的尖端科技,之前并没有量产上车的先例可循。R 汽车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何在强大的硬件基础上成功实现功能的输出,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不过,背靠上汽这个传统自主品牌与科技公司打造的联盟,充足的技术储备、丰富的造车经验、成熟的产业链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也许能给 ES33 落地后的效果增添几分信心。

把智能座舱的主动权交给用户

如果说「软件定义汽车」是当前汽车行业对未来的共识,那 R 汽车提出的从工程师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智能座舱的可玩性。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749

R-TECH 为智能座舱提供了上汽零束自研开发的基于 SOA 云管端全栈软件平台,能通过 AIoT 硬件来拓展功能,实现即插即用。这样,智能座舱就有点像一个大型乐高,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时添加功能,座舱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千人千面、千车千面」。关于 SOA 栈软件平台的更多信息,这次并没有透露,不过设想一下,如果一位有飞行员梦想的车主,可以将智能座舱打造成飞机驾驶舱一样,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智能补能生态+永不自燃电池

对于一台新能源汽车,电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电池安全性、补能焦虑、保值率是用户担忧的关键。为了应对这些焦虑,R 汽车给出了可充、可换、可升级、可互充的策略。

微信图片_20210322195742

安全方面,R 汽车通过航空级别的零热失控管理,利用云端实时监控预警,来保障电池的安全性,将电池包因电芯问题导致的热失控概率控制在无限接近于零的范围内。

微信图片_20210322214208

在充电方面,上汽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京东方、奥动新能源等企业联手,建立「一公里能源补给生态」,争取在中心城区一公里范围内就能找到 R 汽车 APP 接入的公共充电桩。同时,R-TECH 搭载的 ES33 将采取车电分离的模式,在买车时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 600km、700km、1000km 的电池,同时 2 分钟快速换电服务也可以将补能焦虑降到最低。

最后

R-TECH 高举高打的科技配置,ES33 犀利激进的外观造型,让我们对 ES33 期待的同时,也看到了 R 汽车的野心。

当上汽这个造车界的老牌劲旅开足马力驶向智能汽车时,一手抓硬核功能,一手抓个性化体验,双管齐下的猛料让本就激烈的高端电动车赛道火药味更足。

0


Related Posts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