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之前,上汽荣威在上海高调发布 MARVEL 光之翼概念车,关于这辆车,当时他们给出的参数是 4 秒多的百公里加速以及 500km 的纯电续航,还装配了诸如 AR-HUD、无线充电等「黑科技」。
MARVEL 是荣威旗下的高端智能化产品系列,光之翼是其首款概念车,之后还要以它为原型造量产车,因此这款车相当于上汽渗入高端市场的入场券。私下里,他们的人说,我们这台车就是冲着特斯拉来的。对于这个对标,可能大多数人接受起来有点难度,虽然它在乘用车上有着深厚的电动车技术积累,但毕竟上汽是一个传统车企。
将信将疑了一年,概念车「光之翼」变成了量产车「Marvel X」:
和概念车类似,Marvel X 拥有 4 秒多的百公里加速、500 公里的续航、0.29Cd 风阻系数、19.4 英寸的中控大屏,还全系搭载斑马智行 3.0-MARVEL、AI Pilot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MWE 智能迎宾交互系统、iBooster 智能电控制动系统等科技配置。
整合这么多新技术,并尽可能压低技术成本将新车量产,对研发、整合、供应商管理等能力都是挑战,上汽在这方面比起新造车团队还算是更有积淀的。虽然人人都知道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的梗,但是不得不说,从光之翼到 Marvel X,荣威在这辆车的量产上,保留了最大程度的诚意。
造车只是第一步,用户服务才是重点
把车做好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如何让用户开的舒心。被互联网思维深深影响的新造车团队们,每天都在想着怎么变着花样地给用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出自传统车企的荣威这次也不例外。
8 月 9 日,荣威发布了荣威光之翼 MARVEL X「超级用户服务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荣威将向购买 Marvel X 的用户提供 11 项「免费」服务权益。这些权益覆盖了养修、保险、能量补充、出行这些应用场景。
在养修方面共有 4 项权益,包括免费保养服务、免费上门取送车服务、免费维修代步车服务、免费道路救援服务。
在保险方面,荣威与平安和太平洋两大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为每一位荣威 MARVEL X 用户定制车险套餐。
在能量补给方面有两个方向,一是荣威将基于覆盖全国 287 个城市的 25 万根安悦、特来电公用电桩,免费为用户提供不限额度的充电服务;另外还提供定制能量车上门送电服务,保证「最快 40 分钟到达」且快充 10 分钟即可行驶 50 公里(上海地区率先上线体验)。
在出行服务方面共有 4 项权益,包括免费车机流量、免费机场接送、免费三天异地车辆租赁和免费车辆清洗。
看完 11 项具体服务后,不难发现荣威的「超级用户服务计划」涉及到用户很多出行场景,提供了相对多的周边服务。这些多元的服务可以提升 MARVEL X 的附加值,中和用户对它三四十万价格的接受度。对于品牌来说,可以制造更多和用户接触的触点,与他们建立联系,从「用户服务」层面创造更大的价值。但是归根结底,这些用户服务还是为了更好地销售车辆,来刺激消费。
如何评价荣威这次的转变?
荣威的「超级用户服务计划」共有多达 11 项周边服务,可以看出来他们在用户服务这条路上下了很大的决心,在价格上与之相对的蔚来也是类似的路数。
无论是对新造车团队还是传统车企,用户服务的运营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传统车企在以往的经营模式中,他们极少与用户直接接触,所以用户服务意识相对较弱,但传统车企的优势在于他们有较为雄厚的资本积累和对成本的控制经验。新造车团队因为深受互联网的影响,而且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新公司,所以有很强的服务意识,也懂得如何和用户对话,但弱势在于他们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对成本的控制经验。因此两者谁能将用户服务运营地更好,还不好说,我们暂且等待市场反应。
荣威的这次转变其实具有很大意义。因为这是荣威首款高端车型面向市场,而且这次在经营思路上的推翻对荣威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荣威在此时推出一个高端车型,又附加这么多用户服务,其实不难理解,说到底就是形势逼人。现在的形式是前有特斯拉,后有一大波新造车团队,在不远的将来,汽车巨头们的纯电动车也会陆续进入中国,而与之相伴的一个大背景就是补贴消失。因此荣威如果不想一味地打价格战,想要有更好的发展,此时推出高端车型并附加一系列用户服务是他们的不二之选。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