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 X 发布了,但挑战只是刚刚开始

· Jul 27, 2015 333

虽然比年初向 GeekCar 透露的发布时间有些跳票,但游侠汽车还是在 7 月 26 号,发布了他们的首款四门电动轿跑——游侠 X。 看到四门电动轿跑这种字眼,很多人第一反应都会想到特斯拉。看完发布会,我只能说,这辆游侠 X 至少看起来各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特斯拉的影子。毕竟连黄修源也承认,这辆车能够造出来,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特斯拉的开源计划。 不过,黄修源私下说,游侠 X 对标的主要还是奔驰 C 级和宝马的 3、5 系以及国内的一些电动车品牌。做中国的特斯拉,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真的就要对标特斯拉。 这款游侠 X ,计划在明年年中生产 15 辆左右的样车进行路测并开始接受预定,真正的量产则会在 2017 年,会采用互联网销售的模式。至于售价,黄修源也只是表示,会比特斯拉便宜很多。 外观不错 当我在朋友圈发出游侠汽车的照片的时候,分别有人向我提到了这么几款关键词:特斯拉、GTR、雷克萨斯、法拉利。很显然,游侠的车身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经典设计的影子,例如尾灯。 当然,设计中的借鉴其实很难避免。不过,游侠 X 这样的借鉴可能有些太过直接。至于那些说前脸像特斯拉的,这个其实我们都看出来了。 虽然都是借鉴(某些直接照抄的不算),游侠 X 已经比国内大多数厂商设计的要好看太多,至少在我看来并没有山寨感。这一点也是和同类产品竞争时一个很大的优势(不好看谁买啊)。 然而在外观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游侠 X 把前进气格栅部位改成了 LED 液晶显示屏。用户可以下载不同的主题包,自定义上面显示的内容,在启动语音功能的时候,还可以显示类似于声波的形状。不过,车牌照的悬挂位置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美感和实用性的平衡,也是游侠 X 从样车到量产之间,必须考虑的问题。 性能够用 关于性能,我们直接通过参数感受一下。 游侠 X 搭载的单台异步电机,峰值功率为 270kW、最大扭矩 440nm、最高转速 16000r/min。百公里加速 5.6s,85kWh 版本的续航达到了 460km,量产的时候也会推出 40kW 和 60kW 的版本,续航分别是 220km 和 330km。 电池采用了松下的 18650 三元锂电池,85kWh 版本在快速充电状态下半小时就能提供 270km 的续航。 自主研发的 BMS 系统采用了 LTC6804 芯片,据称采样精度误差在 1mV,而特斯拉和 i3 的误差约是其 8 倍。(测量精度每降低 1mV,导致电池容量要求增加大约 1%。也就是说,精度误差越小,就可以尽量减少电池容量的不必要损耗,降低成本。)不过,游侠电车对标的肯定不是特斯拉,而是目前国产的那些电动汽车。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纠结,游侠 X 加速是不是进入了 3 秒,性能是不是秒杀特斯拉等等等等。至少,相比于例如北汽等传统造车企业,游侠 X 在外观、性能参数上都是有优势的,也能够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交互需要优化 游侠采用了一套比特斯拉还特斯拉的车内交互解决方案,把交互功能放到了两块屏幕,分别是 10.2 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 17.3 英寸的 1080P 中控屏幕。 整个操作系统是游侠基于 Android 5.1 开发的 KITT OS(支持在线 OTA),这点和智能手机很像。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和车机进行交流,进行例如播放音乐的操作。整套语音交互方案是游侠自己研发完成,只在语言和文字转化的部分由云知声进行一些辅助。 游侠的交互逻辑还是过于强调大屏幕的重要性,这个本身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我认为还有提升的空间。 还有一些细节 游侠计划前装 MobileEye 辅助驾驶系统,配备行车记录仪和 ADAS 高级驾驶系统。 关于无人驾驶,游侠计划会在 GITHUB 开放 YOUXIAMOTORS 的代码。技术人员下载游侠无人驾驶技术的开源代码,就能参与到无人驾驶代码库的研发。目前,游侠能够实现的自动驾驶相关技术主要有车道保持,前车的识别等。不过这些技术相比于那些领先的企业,还处于一个很初期的阶段。 黄修源把这辆车的目标用户定位成——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对于那些想要买第一辆车的年轻人,需要考虑的因素无非就是这几个:价格、外观(逼格)、某些城市的上牌难度、个性。这些因素我或多或少都在游侠 X 上看到了。 目前,游侠团队大约有 50 人左右。他们的研发模式也很特别,往往是两三个人为一个小组负责某个项目(让专业的人,做专门的事)。例如,车机的 UI 就是由国内一个著名设计师全权负责设计的。 对于游侠来说,这样的工作小组模式,能够很大的提升效率。毕竟现在有那么多团队都在造车,想要一直保持现在的进度优势,留给游侠的时间真的不充裕。 离量产有多远 很多人看了游侠 X 的图片之后,都以为这是一辆概念车。确实目前的这款车上,很多元素都有着「 超现实」 的元素,例如车内交互逻辑,再例如前脸的 LED。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辆车,由于安全性能还不能保障,并没有上路演示,不过, 这辆车确实是可以开动的。 这已经是目前中国所有造车团队中,我认为最接近量产状态的一款车。但尽管是这样,从现在到 2017 年,整个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车身细节、供应商的选择等,都还存在调整的可能。对于获得造车资质,黄修源也表示都在进行中,这些问题都会在量产前得到解决。 所以眼下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怎样进行更多的量产化测试,不论是车身外观的加工难度,或者是前脸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