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Car Weekly」交通出行的「觉醒」和「进化」,不可阻挡

· Jan 18, 2015 333

CES 过去了,北美车展也过去了,但是我们对于未来交通的畅想并没有结束。 想必这个周末你的朋友圈里一定有关于极客公园创新大会的内容,那些大咖在现场说了什么?关于互联网、关于极客精神的话题,肯定少不了,大会主题「 觉醒」「 进化」 也多次提及。但除此之外,很多人的演讲里都出现了汽车、交通、出行这样的字眼。 比如美团的王兴在阐述资源分配观点的时候就用汽车举例,他说,「 汽车的节能减排或者电动化并不能解决所有交通问题,整个汽车行业最大的变革机会并不在汽车本身,不在于它是烧油还是用电池,跟轮胎 、方向盘、发动机也完全没有关系,而是在另一个更宏观的层面——资源使用率的层面,它需要的是更高层面的组织形式。」 你看,他虽然做的是团购行业,看上去和汽车没什么联系,但是关于交通出行的问题,思考的却相当深入。 由此我们发现,当人们讨论「 互联网如何改变生活」 这个命题时,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把「 汽车」「 出行」 作为例证和研究对象,这说明,它具有很高的参考意义,原因有二,一是作为「 衣食住行」 的重要一环,他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二是因为,它的现状并不完美,或者更不客气的说,它的问题太大以至于亟需被改变。 而如果你对这方面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有些人在试图去改变,有些人正在做出改变。 互联网改变了太多的行业,在手机、家居、健康等等行业纷纷被「 互联网化」 之后,终于轮到了交通出行。但是,和其他领域不同的是,「 出行」 是一个相对更重的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的阻力相比其他领域会更大,对于互联网连接现实的能力要求也会更高。在汽车出行领域,「 非互联网」 因素更重,也更具有挑战性。 对于传统业务的专业能力的把握和理解,在互联网汽车领域尤其重要。当改变者进入这个产业的时候,他们对产业的掌握、理解、能力、执行都是不能忽视的。 俞永福说,要敬畏这些「 非互联网」 因素。 易到用车的周航说,「 没有什么能阻止我对自由的向往。」 这两个人的态度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所以,在刚刚开始的 2015 年里,关于汽车、交通、出行,也许会有接连不断的新闻、事件发生,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改变发生。当你发现你所熟知的那些科技媒体出现了越来越多和交通出行有关的报道时,请别惊讶。就像俞永福所说,「 互联网」 越来越是定语,而不再是主语。当「 互联网」 这个定语搭配上「 汽车」「 出行」 这样的主语,你还会觉得意外吗? 而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GeekCar 所坚持的价值观,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到:我们想让未来交通生活变得更好。 我们关注汽车本身,我们也关注交通出行,一个是微观,一个是宏观,但是二者的出发点其实都是想「 变得更好」,所以,当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转载我们 CES 和北美车展的相关稿件时,当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人因为 GeekCar 做了「 互联网+汽车」 这样的选题而关注我们时,甚至,当越来越多的其他传统行业的人开始听我们声音的时候,我们也深深的觉得,「 觉醒」 和「 进化」 真的来了。(封面人物: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