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电动化又进一步:全球 Tier1 麦格纳要帮他们「造车」

· Apr 12, 2018 333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麦格纳斯太尔宣布,双方将合作为中国市场开发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在本次项目中,北汽集团的主要法人实体是北汽新能源。 麦格纳斯太尔,是继博世和采埃孚之后的全球第三大零部件一级供应商——麦格纳国际旗下的整车解决方案事业部。麦格纳斯太尔方面称,北汽选择麦格纳,是看中了他们的整车制造和工程经验、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流程、轻量化技术,他们能带给客户既有技术创新,也有成本优势的解决方案。 「 这次和北汽合作,也让我们在中国的电动化汽车市场迈出新的一步。」 麦格纳欧洲区总裁兼麦格纳斯太尔全球总裁艾琯德表示。 虽然说是双方合作开发,但是具体的合作方式麦格纳和北汽并没有透露。从麦格纳的业务来看,他们可能和北汽的合作方式有三种:整车代工、一条龙整车开发、研发层面咨询和合作。 1)整车代工。 除了向整车厂供应零部件,Tier 1 的麦格纳还有另外一项业务,那就是整车代工。在这方面他们最有名的就是麦格纳斯太尔位于奥地利格拉茨的工厂,其代工生产的整车包括奔驰 G、MINI Countryman、全新一代的宝马 5 系,以及即将上市的捷豹 E-Pace、纯电动车 I-Pace。今年 3 月下旬,美媒还曝出他们将负责生产宝马和丰田合作开发的新跑车。 麦格纳方面解释称,「 汽车制造商都会在其工厂满负荷运转时,使用我们在格拉茨的工厂制造小众汽车。该厂 2018 年的产能将在 20 万辆左右。」 不过,由于麦格纳在中国目前并没有整车生产的工厂,所以这种和北汽的合作方式可以排除。 2)一条龙整车开发。 作为一个整车解决方案提供商,除了整车代工,麦格纳还能帮整车厂做整车开发,也就是根据车厂的需求把概念变成真车。麦格纳斯太尔可以为车企提供一条龙服务,其中包括设计和汽车概念、整车工程和集成、模块和系统开发、安全工程测试、测试平台和样车试制、小批量生产等。 这种模式的合作看起来更适合国内没有造车经验的新造车团队,而不太可能是已经有不少研发、生产制造经验的北汽新能源所采取的模式。 在去年 12 月,麦格纳亚洲区执行副总裁弗兰克·欧博恩曾经接受 GeekCar 的采访,他透露,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麦格纳收到了 26 家「新造车者」的咨询或合作开发请求,其中大部分是中国公司。 在选择合作的车厂、合作内容上,欧博恩称他们会在某种程度上考虑对方的实力和对「造车」的了解度。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涉及到白车身开发这类大量的投资和模具开发费用的业务,虽然机会很大,但同时风险也很大。因为新造车企业的销量不可控,而只有保证销量供应商才能做到成本摊销。 3)研发咨询和合作开发。 综上,麦格纳是和北汽进行联合研发。 可想而知,麦格纳选择北汽集团合作,一定程度上也是考虑到了北汽新能源成立 8 年来,北汽在纯电动汽车渠道、销量、服务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已形成的优势。 北汽方面提供的数据称,2017 年全年,北汽新能源销量达到 103,199 辆,同比增长 100.16%。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营销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一秀还曾表示,到 2020 年,北汽新能源的目标是在销量上做到中国纯电动车市场第一,并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向高端品牌转型。 而麦格纳呢?麦格纳从 1996 年进入中国市场,相比于其他主流跨国 Tier1 来说进入时间相对较晚。2016 年公司收购了德国传动技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格特拉克,在华销售额达到 31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约占其全球销售额 364 亿美元的 8.5%。 目前,麦格纳在华有 41 家工厂,并且还正在兴建 4 个新工厂。2019 年,麦格纳计划在华销售额达到 6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00 亿元),并且他们预计到时在华员工数量将从今年的 1.8 万名增至 2 万名。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戴姆勒纯电动车落户北汽?各方究竟打了什么算盘?

· Jul 07, 2017 333

就在昨天,北汽集团与戴姆勒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 50 亿人民币(6.55 亿欧元)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随后,还将引入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型。 其实早在上个月,两家公司就曾签署过一项协议,其中戴姆勒拟对北汽旗下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战略投资。不过,项目细节并没有透露,一个月过后,两家公司终于上演了一场合作大戏。 双方为何这么做? 戴姆勒与北汽下了这么一步棋,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双方的动机,那我们不妨就在这里分析一下: 从奔驰的角度出发,与北汽的合作为纯电动入华铺平了道路,技术本土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有了北汽这个合作伙伴,奔驰在政策受惠方面无疑会更占据一些优势。而考虑到国内的电动车市场环境,「 政策」 二字的重要性相信不用我们长篇大论再复述了。另外,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之后,对于电动车成本的降低又将有很大推动作用,相信奔驰自己一定也考虑到了这点。 说完了奔驰,咱们再看看北汽。作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领域曝光度比较高的车企,北汽的实际产品可能离预期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一直以来,借助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的说法从未中断过,但汽车行业毕竟不是足球,弯道超车也不是想超就能超的。因此,北汽决定与戴姆勒合作,学习技术这件事一定占据了很大因素。 其实,双方的这次合作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挖掘,戴姆勒除了在华建立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之外,还将同时开展动力电池的本土生产和研发,并采用国产电芯。听到这里,你就会明白,戴姆勒想要在华建立动力电池工厂的前提就是使用国产电芯。这样一来,国产电芯厂商也算顺利进入了戴姆勒的 Tier 1 供应链名单当中,奔驰纯电动车的投产将会拉动一批国产电芯上下游企业。因此,这项合作有商业层面上的东西,更有国家层面上的考虑。要不然,为什么两次合作签约仪式上,中德两国领导人都站在背后? 最有可能是 EQ 电动车 既然在合作协议当中提到了引入奔驰纯电动车型,各位肯定想知道具体是哪款车型?从目前收集到的种种信息来看,可能性最大的无疑是奔驰 EQ 纯电动车。原因非常简单,奔驰一直以来就想将 EQ 打造成一个全新的电动车品牌,去年巴黎车展上,他们带来了 Generation EQ 概念车。与奔驰以往的概念车相比, EQ 是最为接近量产车的一款概念车。最重要的是,这款车型代表了奔驰品牌未来几年在电动车产品的发展方向。从技术本身角度分析,EQ 还是一个模块化平台,每项主要部件都具备很强的扩展性,基于这个平台可以衍生出包括轿车、Coupe 等多种车型。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不妨在这里重新回顾一下 Generation EQ 概念车,提前做好功课。单从外观来看,这款纯电动车型更接近 SUV 的身形,封闭式前格栅暴露了自己的电动车身份。只是,隐藏式门把手、雨刷以及摄像头式后视镜能否应用在量产车上还很难说。科技配置方面,Generation EQ 概念车内部配备了一块 24 英寸大屏,这块屏幕可以同时充当传统仪表盘和中控屏幕的角色。 至于很多人关注的车辆动力配置,奔驰在 Generation EQ 的前后轴上各搭配了一台电动机,总输出功率 300kW,0-96km/h 加速时间不到 5 秒。另外,这款纯电动车还搭载了 70kWh 的电池组,最大续航里程为 500 公里。遗憾的是,关于续航里程,奔驰并没有透露是在什么标准下的数据。 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型产业,电动汽车的发展绝对不仅停留在商业层面上的考虑,某些特定时间点,国家层面更会直接出手采取行动。对于这次合作,唯一的期盼就是各方都能实现自己当初想得到的利益,毕竟我们再也不想听到什么「 市场换技术」 的鬼话了。 只是,想问问当初戴姆勒和比亚迪合资的腾势,你们的心理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同时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传统车企面对新造车公司,不服却又羡慕?听听徐和谊和李斌都说了什么

· May 06, 2017 333

自从新造车团队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有人喜欢将他们与传统车企进行对比。而在昨天举办的第 9 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和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直接进行了对话。徐和谊说「不服李斌,但又羡慕蔚来」,李斌那边却说「前期烧掉了不少钱,走了不少弯路」。 给我们的感觉是,这确实是最近少有的坦诚相见的对话。从中我们可以从新造车团队以及传统车企两个角度看到目前中国新能源车甚至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态势。 GeekCar 对于双方这次对话的文本进行了整理,发出来给大家看看,不管你是传统大公司的一员,还是新造车运动的参与者,又或者是普通吃瓜群众,从中或许都能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次对话的主持人是清华大学汽车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福全)赵福全:第一个问题跟领导交流交流,就是说大家到底怎么看未来汽车产业?这种情况下,我们两位老总很有代表性,传统汽车老总肯定和李斌看的不一样,徐总这个领域看的也不一样,今天不代表企业的观点。 李斌:讲汽车产业的未来,有一些技术的趋势其实毫无疑问大家已经没有什么分歧了。比如说电动化、智能化。然后无人驾驶、自动驾驶。这些技术的变化其实我想任何一个汽车行业的人,应该这几点不会有不统一,只不过做到什么程度。我们蔚来汽车的角度来讲,除了希望能够引领、参与这些技术趋势以外,更看重的是关心这种变化。我们觉得这是另外一种角度。 随着和用户交流、信息交流手段的变化,汽车与用户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在变化, 所以这次上海车展,我们蔚来的展台需要扫码才能进入。 与其把时间放在不愿意相信的人身上,不如把时间放在愿意相信你的人身上。 这是我们思考的一些问题。 赵福全:技术已经达成了引领,同时觉得跟客户之间的互动应该有很大的改变,这是李斌认为的「更多的机会」。徐总您作为传统车企的领军人,旗下有奔驰,也有现代的合资企业。您怎么看未来的汽车产业?而北汽的自主品牌怎么应对? 徐和谊:今天把我和李斌放在这,组织者别有用心。一个老牌国企和一个最新的正在进入整个行业未来汽车的蔚来汽车的创始人,都是个人的观点。未来汽车行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从谈到汽车企业的角度看,不服。看李斌有点不服。 李斌:我们也卖过几辆车,虽然是超跑。 徐和谊:我说的不服,不是说车造的怎样,造没造出来,你能做到我也能做到。总之我觉得不服, 但是我还得说两字羡慕,我就羡慕他的体制,羡慕他的机制。 当然主要是体制,所以这得影射出作为国内传统的汽车行业, 下一步必须加快加大这种国企的改革。 从发展的角度、竞争的角度必须改。 最近大家在关注,特别像蔚来汽车这批造车新生力量,他们走什么样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路和路是有区别的。将传统造车企业与新生造车力量进行融合,同时发挥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并推进,这件事只有在中国才能做成。一旦这件事情最终达成,很有可能缩短汽车强国梦这个时间。我更希望不是谁取代谁,而是强强联合,发挥各自的优势。 这次上海车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自主品牌 展台上,外资企业派出了他们的研发团队,深入观察并分析了中国自主品牌产品进步的程度。我从不同的渠道得到信息,他们对于自主品牌的表现非常震惊,同时出乎他们的预判。 李斌:其实徐总我们交流挺多,一直向徐总学习。徐总讲不服和羡慕其实讲的比较深刻的,服不服只能靠行动说话。 赵福全:你觉得有什么服务是传统车企干不出来,你能干出来的? 李斌:挺难的,因为我一直说用户永远为好产品买单,大家说这个产品好,你就能够卖。只不过,光车好可能也不够,其实用户对于体验以及服务有很高的要求。前一段时间,我坐的奔驰车坏路上了,但是只能去 4S 店修而无法直接接触到车企。其实在服务用户方面,这就是 2B 和 2C 之间本质的区别。未来新的公司机会在哪里?我们会把车做好,接下来会在服务和全程体验方面进行提升。 我们坚持,所有服务用户的事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一定要我们亲自来。 19 号到 28 号我们在上海车展的展台上亲自接待,介绍我们的产品,直接和用户交流,这其实就是在训练我们自己直接服务用户。在这方面,公司要靠体系化的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我们的产品大家已经看到了,虽然还没有公布完全的性能,所有的参数,但大家基本认为还算靠谱。这方面怀疑态度已经越来越少。只不过,我们在服务方面的建设才刚刚开始。 比如说前两天蔚来已经将王府井东方新天地原来的奥迪 City 改造成了蔚来的体验店,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希望将来用户端的品牌不光是一个汽车的产品,而是打造一项长期服务。 赵福全:说起服务的话,因为内涵和外延非常多。李斌谈到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整车车后市场可能会成为绝对的重中之重。原本这是一个 2C 的打法,实际有一个第三方替车企经营很多东西。尽管只是修车卖零部件,但这里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商业模式解决这个问题,徐和谊你说不服,你的一句话引起整个论坛这部分的主旋律,李斌认为传统车企太长时间习惯玩 2B,所以 2C 不玩了。你得讲出不服的理由。 徐和谊:我觉得, 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做什么都不是特难,真正难的,特别在是国有企业背景下,做品牌是最难的。 大家知道,建立一个品牌、培育一个品牌,没有多少年的漫长的过程是培育不起来的。 但是怎么培育品牌,去把它树立起来?我觉得通过引进一些人才,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做法,包括借鉴这些新的造车势力,我觉得能做起来。但是光有企业背景下做品牌还不够,随着领导人的变更换代,很可能前些年所付出的心血和投入,随着这种老体制下的人员的变更换代,这品牌很可能被废了。 我记得很多年前,有过一次论坛,当时说过类似的观点。 你看这些品牌,不光是汽车行业,还有其他行业,凡是老国企有多少品牌,树立起来昙花一现的太多太多。汽车也一样,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直白了。 赵福全:就靠我们理解的水平了,点到为止。大家的理解力是足够的。事实上徐总没有直接回答说服务到底怎么做,但是提到最重要的就是品牌塑造。但是他对于体制机制的影响是比较大。为什么这样讲?因为这就要有很多好的产品。奔驰宝马也是多少年来很好的服务客户,既有产品的服务,更有本身产品推向市场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 徐和谊: 我用当下最流行的词那叫 「 烧钱 」。国有企业烧钱敢烧? 赵福全:回到我这个问题,你觉得他烧的对不对? 徐和谊: 品牌的培育阶段必须烧。 赵福全:品牌说到底是砸出来的,所以钱不是万能的,但是不砸钱是不行的。 李斌:徐总讲的这个,2014 年东风做一个内部分享,当时我讲很多观点。其实国有企业谈转型,不是因为这个技术,也不是因为资金,最主要的是机制和文化。这两年其实中国品牌很有意思,民企比地方国企表现好一些,而国企又比央企表现好。而汽车行业恰恰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高度依赖机制和文化。 其实前两天开董事会时我还说,重来一遍造车大概 30%的钱是白花,但因为我要赢得时间,需要试错,所以必须这样做。 但在国企当中,这样的事很难做。其实我是觉得这些东西不光是国企,包括跨国大公司,奔驰、宝马等等,已经成为一个超级的大公司,他们本身也已经有很多这种束缚。这其实是新公司的机会。 赵福全:实际谈到品牌的话,我们培育实际上需要体制,因为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各位老总要珍惜。毕竟你也是国企的领军人、掌舵人,大家都知道从现在开始,汽车产业要有大的突破,路漫漫还得上下求索。中国自主品牌下一步如何实现从产品向品牌的提升?那您觉得从北汽的角度,自主品牌的角度,这么多年跟奔驰一路合作走过来的。到底怎样有所突破? 徐和谊:这些年体会还是蛮深刻的。我觉得国资合作确实从合作伙伴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大品牌的企业,看到很多不具备的东西。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自主品牌要走的一段路,另外一点我觉得从做品牌来讲,还是先把基础性工作做好。把点打扎实。做品牌我觉得品质是基础,是保障。所以包括去年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工匠精神, 作为我们这些制造企业要想打造一个经久不衰的品牌,在市场上得到一个认同。高品质是基础,来不得一点虚伪 ,但是我认为我们目前,不管是管理层还是一线,在观念上、经验上都差的比较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围绕着打造给工匠精神,我们这一时期来,做了很多事情。 还得要通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想造好车,还得下一番苦功夫。 赵福全:谢谢徐总。品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优秀的产品,品牌是消费者对你这个企业的产品,对你这个企业,对你这个企业所有的全貌发自内心感情的共鸣。 现在讲互联网造车了,所以互联网思维融入新的消费理念了,你觉得对于汽车这个领域这个产业,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在新时代互联网 +的大形势下,要有什么改变,你要怎样创造你的品牌? 李斌:我做蔚来也是出于对这方面的思考,其中不完全是因为看到汽车行业这个风口。更多是因为,汽车行业在一个新的用户交流场景下,这是打造一个新品牌的机会,所以我提出 3.0 时代这么一个引领。移动社交时代品牌可能比拼的是全程的用户体验,所以汽车总体的体验会发生一个变化,就比如说以前讲车的体验如何不好,其实主要指的是车本身。以后大家还会评价车以外的东西。 体验这种事情永远是用了才能知道,体验了才能知道。 说 太多了就有点不是那么回事。 赵福全:战略不需要读懂,因为你读不懂才是我的战略。希望蔚来汽车在制造方面可以引领世界的发展。汽车产业为什么今天这么火热,因为所有生产链上每一个环节都会因为所谓的互联,所谓的大数据,所谓的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真正进入所谓的产业生态的时代。 上游原材料、下游经销商全都参与进来,产业变得无边界了。你们怎么理解未来产业生态的概念?在这个大形势下企业的经营必须变,在产业无边界的情况下,企业的无边界到底是什么? 徐和谊:苹果不涉足制造,这就是它的边界。反过来说,作为我们这些从事汽车行业,制造汽车的人来说,面临着这一部分智能化的,我们的边界在哪? 一定要协同,一定要开放,一定要让各种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大家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圈。 特别是我们传统的车企,这段时间我们尝试了一下,我们认为能做成的。 特别是和国内这些互联网和 IT 企业,和他们紧密的结合。我觉得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一大优势。 我估计也就是十三五过后。肯定出比较好的结果。 赵福全:李总你觉得汽车产业的边界在哪?核心又在哪? 李斌:徐总刚才讲的我特别的同意。 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领域,做产业链创新融合的机会非常大。 蔚来其实走的就是这条路,我们在 4 月份和长安的合作,和江淮在制造方面合作,包括我们发起 100 亿产业基金。蔚来汽车希望专注于研发和服务,在制造方面除了最核心的三电之外,我们其实还和现有的制造企业、供应链进行深度合作。 智能汽车根本不是一家公司能干的,比如说这个电池;比如说自动驾驶有一些相关的传感器。再比如说一些新材料,碳纤维。单靠一家公司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领域,国外的品牌在中国是没机会的,因为从智能电动汽车依赖本地化的服务,本地化的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在这方面中国本土企业会越来越强。 亚马逊在中国没打败京东,而 eBay 也没打败阿里,就是因为他们不会有中国公司在本土化方面反应快。 不管是现有的成熟的汽车公司,还是像我们新的公司,真的将会迎来一个新的机遇。在智能电动汽车这个领域,我相信中国是最领先的,美国、欧洲肯定是不如中国。 赵福全:外资没戏,但他们也会认为只靠本土化也不够。李斌,你跟江淮在代工,这叫制造合作。您觉得代工和制造合作有什么不同? 李斌:我们的技术人员、制造工艺的人员和江淮的同事在一起并肩作战,这就叫制造合作。包括江淮在合肥打造的全新工厂,也是 双方一起去控制设备采购、工艺流程,还有整个质量体系。这不是简单的代工,是深入的制造合作 。作为一家汽车公司,我们需要这样一个资质作为长远的战略需要。而我们现在和江淮合作,也是完全合法的商业模式。 蔚来汽车也在积极寻找机会按照国家的正常流程去申请资质。 赵福全:这是第一次听说,申请资质这个事是升华还是原来想到没说? 李斌:爆一个小料,如果把团队都向申请资质这个方向去走,最早也要 2019 年交车,我算了一下, 时间成本加上机会成本每个月大约 10 亿元 。 怎样尽快把产品合法的交付到用户手上才是我们所想的,申请资质这件事不能形而上。 赵福全:下一个问题问徐总,北汽的电动车在北京做的很到位,但是到底怎么解决电的问题?充电还是换电?北汽最近尝试出租车大批换电,究竟出于什么考虑选择了换电?出租车以外,将来私家车也采用换电模式吗?这问题得回答。 徐和谊:简要的回答一下,私家车还是使用充电模式。而 针对出租车或者是物流车,我们打算下一步采用充换两种模式,既可以换电,也可以充电 。而私家车是个人的资产,所以换电模式行不通。我们经过了慎重的研究,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的特点,才做出这样的判断。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 继续阅读

「GeekCar Daily」4.10: 荣威 ei6 将于 4 月 19 号上市; 北汽成立出行服务平台「华夏出行」

· Apr 10, 2017 333

荣威 ei6 将于 4 月 19 号上市 日前,上汽宣布,荣威 i6 插电混动版车型「ei6」 将于 4 月 19 号在上海车展上市。这款车型将会使用一台 1.0 L 涡轮增压发动机与电动机共同组成插电混动系统,整车最大功率 228 马力,最大扭矩为 622Nm。另外,上汽还透露,荣威 ei6 的最大续航里程为 705km,3 个小时就可以为车辆充满电。 超过 700km 的续航里程还是比较吸引人的。 北汽成立出行服务平台「 华夏出行」 4 月 8 号,北汽正式揭牌成立华夏出行有限公司。北汽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华夏出行将基于数据挖掘能力以及平台云计算能力,实现共享车辆的智慧布局、智慧调度、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风控和智慧互联 , 打造一个千亿规模的全球化出行服务平台。北汽方面的消息显示,华夏出行注册资本 15 亿元,其中,北汽集团持股 51%,珠海协鑫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持股 29%,北京市盈润基金管理中心持股 20%。 「 华夏」 这两字起点够高,就是不知道以后发展如何了? 特斯拉否认在广东建厂的传闻 最近,有传闻声称特斯拉将会在广东建厂,目前厂址已经选好,项目正在等待相关政府部门批复,如果计划顺利的话,特斯拉今年就会公布这一计划。而关于建厂传闻,特斯拉官方则在今天进行了辟谣,他们将致力于发展中国市场,但关于在广东建厂一事,并不属实。 谣言止于智者啊。 马自达 MX-5 RF 获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 日前,马自达 MX-5 硬顶敞篷版 MX-5 RF 在 2017 年红点设计大赛中,获得了本年度产品设计类最佳设计奖。马自达常务执行董事前田育男讲,MX-5 RF 对 MX-5 系列车型的方向性定位进行了升华。目前,马自达已经凭借 Mazda 6 Atenza 阿特兹、Mazda 3 Axela 昂克赛拉两厢版以及 Mazda CX-3 连续 3 年获得了红点奖。 论设计,我不服别的品牌只服马自达。 德尔福战略投资信号处理技术公司 Valens 最近,德尔福宣布,他们对以色列一家信号处理公司 Valens 进行了战略投资。Valens 拥有一项叫作「Valens」 的技术,可以传输超清视频、音频、以太网及控制数据。未来,德尔福还将与 Valens 合作, 推进基于 HDBaseT 技术以及德尔福相关技术的车内互联解决方案开发。 以色列的公司最近在汽车科技圈里很活跃啊。 易到前 CEO 周航加入顺为资本 日前,易到用车前 CEO 周航正式加入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2015 年,乐视对易到用车进行了战略投资同时获得了 70%的股权。只不过,乐视随后开始向易到派驻高管,乐视 CMO 彭钢担任易到总裁,而周航则不再负责具体业务。 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NASA 提供跑道用于自动驾驶测试 据外媒报道,NASA 目前提供了一条 4600 米长、100 米宽的航天飞机着陆跑道用于自动驾驶测试。为此,美国交通部还组建了中佛罗里达自动化车辆合作伙伴关系组织。他们希望,NASA 的自动驾驶测试不仅可以保障司机安全,还可以为执行太空任务提供更先进的技术。目前,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测试了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在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受损情况。 NASA 出马了,就问你们怕不怕? 特朗普提名 Lyft 总经理担任交通部副部长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准备提名 Lyft 总经理 Derek Kan 担任美国交通部副部长。此前,Derek Kan 曾是美国铁路公司 Amtrak 的董事会成员。另外,他还担任过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 Mitch McConnell 的决策顾问。如果 Derek Kan 顺利当选,他将负责提供与飞机、铁路以及汽车等相关形式的交通决策。 川普的治国之道越来越看不懂了。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 继续阅读

CES 2017 | 北汽和百度结盟了,关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他们还有更大的计划

· Jan 10, 2017

在之前的 CES 报道中,我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一个现象:曝光率大多数集中在国外的车企和科技公司(消费数码类公司不在讨论范围)。但实际上,中国元素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北汽和百度,他们应该可以算是今年 CES 汽车相关内容里,发声最大的两家中国企业。除了达成基于智能汽车的战略合作,双方还分别宣布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战略。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我们慢慢看。 合作:优势互补的必然性 先看双方的战略合作。 概括来说,合作内容的落地主要是两点:一是车联网解决方案,二是自动驾驶。双方会在上半年推出一台搭载百度车联网解决方案的车型(据北汽方面说会是轿车);下半年会有自动驾驶测试车进行路测。 再具体点儿,北汽和百度将在智能汽车、车联网、L3 级智能驾驶、高精度地图、联合品牌运营等领域及其他新兴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高精度地图;百度 CarLife、MyCar 及 CoDrive 等车联网解决方案应用;L3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建立联合实验室;品牌与产品营销;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等。 车联网解决方案这块儿不难理解,不管是 CarLife 还是 CoDrive,相信通过合作都可以在北汽的产品里落地。这其实有点像上汽和阿里的合作,只不过应该没到那么深的程度,不管是从落地方式上还是从公司融合角度。但是百度总裁张亚勤在专访时说,也不排除将来会成立双方合资公司的可能性。 自动驾驶方面,从下面两张 PPT 就能看出,在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里,北汽会负责车辆本身层面(传感器、通信、车况、车辆控制等)。而和自动驾驶相关的高精度地图、深度学习等层面,百度会承担主要的工作。双方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自动驾驶控制(环境感知、决策)和 HMI 车内人机交互层面,分工还算比较明确。 简单来说,北汽和百度的优势互补,是推动双方合作的最大因素。在智能汽车领域,百度的优势在于地图数据,自动驾驶算法和人工智能平台等软件方面。而和汽车本身相关的硬技术层面,百度还是比较薄弱。百度总裁张亚勤也说,他们一定不会自己造车。所以无论在什么阶段,他们都会和供应商、主机厂进行合作来共同完成这件事。 而北汽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传统的自主品牌车厂,他们想做的事情是「 智能化升级」。因此,除了在技术层面的必要性之外,和百度合作会更容易给自身贴上「 科技感」 的标签。 当然,可能有人还记得,之前北汽也和乐视在车联网等领域合作过,但是挺长时间以来,这个合作仿佛没有了下文,甚至还有人说双方合作已经「 掰了」。北汽牵手百度,很可能意味着他们和乐视的合作已经结束。不过,不管是百度的张亚勤,还是北汽股份的总裁李峰,都表示双方对于合作是开放的,彼此不是唯一, 而是「 最优选择」。 事实上,在去年三月,百度也曾经和长安汽车达成过智能汽车方面的战略合作,这次在 CES 的百度展台,唯一一个实体展示车也是长安旗下的车型。 回到北汽和百度的合作,这明显是奔着「 双赢」 的局面去的。从现场展示的合作内容来看,如果最终实现的话,对双方业务都有巨大的帮助。当然,饼画好之后,接下来就该看看到底能做成什么样了。 除了合作之外,百度和北汽也都发布了自身的战略,信息量也不小。 百度:L3 更名、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在去年下半年的百度大会上, 百度宣布成立了 L3 事业部(主要针对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这也是百度在成立无人驾驶事业部之外,明确表示要从相对更低级别的自动驾驶、驾驶辅助技术层面入手,进行更多商业化的布局。 而现在,百度 L3 事业部正式更名,变成了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Baidu Intelligent Vehicle)。新名字更加直观,也更能清楚的说明业务范围,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和客户的沟通成本。 事实上,在这次更名之后,智能汽车事业部的覆盖范围已经包括除了无人驾驶之外百度和汽车相关的所有业务范围(车联网、ADAS、高精度地图、有限制的自动驾驶等等)。这也说明,在完全无人驾驶到来之前的时间里,百度还想要系统性的把汽车相关的业务给「 包圆」 了。 这也可以理解成百度对自身汽车相关业务的梳理整合,发展路线明显比 L3 事业部刚成立时更清晰。 不久前,谷歌把自动驾驶部门分拆成立了公司 Waymo。在很大程度上,百度无人驾驶事业部和 Google 无人驾驶部门的情况类似,因此外界也好奇百度会不会也有类似打算。百度总裁张亚勤认为这仅仅是操作方式的问题。 事实上,百度无人驾驶车目前已经在乌镇、芜湖、亦庄等几个地区进行测试,和车厂的合作也在进行。虽然之前说过「3 年商用、5 年量产」 的计划,但应用场景还是局限在小部分封闭道路和园区里,商业化价值短时间内没有那么大。 如果由智能汽车事业部来承担现阶段大范围商业化的责任,那么无人驾驶事业部的压力就没那么大,所以,百度分拆无人驾驶部门的可能性或许并不大。 另外,在 CES 上,百度还发布了名为 Road Hackers 的端到端(End to End)自动驾驶开放平台。 简单来说,Road Hackers 能在真实道路情况下,通过 AI 技术实现自动驾驶算法的建立。而通过学习真实的驾驶场景和习惯,平台能够对自己的算法进行持续优化,这也是所谓「 端到端」 平台的最大特点。 当然,这样的 AI 驾驶平台或许已经很难再算什么新鲜事,很多相关公司也都有类似产品。不过,百度在后期会开放数据给第三方开发者,共同完成算法和模型的建立。百度智能汽车事业部 HMI & 生态总经理张辉说,他们最初会首先开放 1 万公里的自动驾驶训练数据,后期逐渐会把所有的大数据资源向开发者开放。 换句话说,百度想要通过数据的吸引力,通过众包的方式吸引第三方开发者以及高校等参与者,一起完成自动驾驶平台的开发完善。当然,这需要依靠百度地图对用户驾驶和地图数据的采集能力,也是百度先天的一大优势。 北汽:「NOVA」 智能汽车发展战略 再说北汽。北汽发布了叫做「NOVA」 的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往下分成三个细分领域,分别是智能驾驶 Nova-Pilot、智能网联 Nova-Link、智能座舱 Nova-Space 。 「NOVA」 的发布,可以看作是北汽系统性的梳理关于智能汽车的发展战略。简单来看,这个战略已经完全覆盖了从驾驶辅助到完全自动驾驶的阶段,时间线也延伸到了 2025 年之后。 和很多车厂一样,北汽也提出了转型成为「 出行服务商」 的目标,还将建立车辆关键技术、车联网关键技术、基础支撑技术三个技术平台,并且划分成为了四个阶段应用在落地产品上。 通过下面这张图,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北汽的规划是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实现程度。对应的数据、车联网能力、车内人机交互体验,也都符合当前自动驾驶的实现程度。 当然,我们很明显的发现,北汽在其中的很多领域,都并不擅长。例如自动驾驶、车联网等等,都需要相关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帮助。这也是这次百度会和北汽进行战略合作的原因。北汽也透露,除了百度之外,北汽会在之后的时间里加大投入,计划收购或者参股具备先进技术的初创企业。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北汽的战略有些耳熟。事实上,包括福特、通用、BBA 等等各种主流车企,几乎走的都是这样的发展路线。这也说明,传统主机厂对于出行服务,有着类似的理解和预期。这也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车企之间一个新的竞争点。除了比拼原有的造车能力之外,整合第三方参与者共同搭建出行服务,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科技公司还是车厂,任何一方想要独立完成自动驾驶和出行服务的布局,都是个艰难的过程。所以目前来看,抱团几乎成为了主流。如果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车企和科技公司还没有找到自己的「 好基友」,那么落后导致的挨打可能就成了必然事件。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  (微信号:GeekCar)& 极市  (微信号:geeket)。

北汽和盘锦景区合作,要把无人驾驶商业化了

· Jul 07, 2016 333

今天,北汽和辽宁盘锦市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准备在盘锦红海滩风景区里合作合资开发无人驾驶汽车体验项目。双方将投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来负责运营这个项目。 项目使用的车是北汽现有无人驾驶技术的电动车,大约会投放 20 辆左右。这些车没有方向盘,行驶速度不会超过 30 公里/小时。每辆车会配一个导游,除了带游客看红海滩风光,还要确保车辆保持良好的性能。 项目建成后,「 红海滩」 景区内将实行人车分流的运行办法,并运用云端控制技术对车流、人流分别进行调控,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车联网相关技术,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游客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乘坐不同大小、不同类型的无人驾驶汽车。 由于这是北汽无人驾驶汽车商用化的第一个项目,首先要是保证安全性。尽管目前的技术在人车合流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不撞上人,但出于安全性及合法性的考虑,双方最后还是决定使用人车分流措施。 这个项目最早会在 9 月完成并开始运营。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VOL.102:国产品牌聊无人驾驶,他们都在聊什么?

· May 01, 2016

转发 100 期节目中你最喜欢的一期到朋友圈,安利给你的小伙伴们!赞越多的获奖概率就越大哦!(想让你们真心实意的夸夸我们嘛~)(着急的小伙伴,可以跳过前戏,从 5 分钟之后开始听!)北京车展上有那么多好玩儿好看的车和人,但是我们都不打算聊了!按照我们的作风,这一期我们得聊聊车展上的科技。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我们发现自动驾驶/无人驾驶成为了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除了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国外品牌,国产自主品牌也纷纷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你可能听说过的乐视、长安、北汽都在说无人驾驶的事儿,但红旗也说自己要无人驾驶你造吗?! 在我们看来,无人驾驶/自动驾驶对于很多车厂来说都更像是一个宣传的亮点,没有人可以保证无人驾驶什么时候能够落地,他们更多的都在谈论法律法规的不成熟和技术上的一些局限。所以对于渴望感受自动驾驶的小伙伴们,我想对你们说:其实,一时半会儿体验不到没关系,你可以假设地铁的车厢就是无人驾驶的汽车啊,对不对?对不对? 对了!听节目要记得点赞打赏和评论! 本期人物介绍: Jesse——GeekCar 最帅记者(这个称号当然是他自己起的!)。这个外表正经的小伙子,内心非常的傲娇。当然,他性格里那些阳光可爱积极向上等等赞美的词,就不用多说了···之所以这么赞美他,主要是怕说得不好被他打··· 大尧——GeekCar 最具洞察力的运营官。北京土著外加 UK 留学背景,专业性极强又超接地气,一个能顶俩!记住:跟他聊什么都行,但就是千万别提吃饭的事儿,谁提谁 S*B! 大白——GeekCar 最没节操的内容官。这是一只活生生的段子手,热爱科技但绝不乏味,五大三粗还常常害羞脸红。记住:千万别跟他聊天,小心你的节操被他说没了,这你找谁说理儿去! 刘能叔叔——GeekCar 最不正经的铲屎官。虽然是个妹子,但非得给自己起个叔叔的艺名儿,而且自打公司来了三位猫爷,就变成了专注的铲屎官。记住:惹她可以,别说猫不好!别说! GeekCar 有话说: GeekCar 叨逼叨是我们一次新的尝试,有任何意见和建议都可以直接留言告诉我们!你也可以表达你的观点你的态度,让你的声音也出现在我们的节目当中~欢迎吐槽欢迎么么哒~

听说「国内车企」都要做自动驾驶,可是你真的看懂了吗?

· Apr 27, 2016

逛完北京车展,我深深地觉得,我们的国内车企,对于「 自动驾驶」 可能更为热衷。 长安、北汽,都高调地在这次车展上带来了自己的自动驾驶汽车。长安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车展前从重庆狂奔 2000 公里抵达北京。北汽则直接在展馆外包了一片场地,每个人都可以上车体验。还有新兴造车团队的代表乐视超级汽车,挖来倪凯后,他们和 Faraday Future 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 在逛展的时候我还发现,红旗居然也展出了自家的自动驾驶概念… 到底是什么水平的自动驾驶? 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虽然他们的技术展示车上都打了「 无人驾驶」 的字样,但是我们更愿意称之为「 自动驾驶」,各家自动化程度也不尽相同。(已经是第三遍重复这个观点了…)在北京车展前,长安方面请了很多媒体参与 2000 公里的路试,每天都在刷屏。技术展示是一方面,在我们看来,更多的是为了「 宣传」。在车展上一身电镀银的睿骋改装车,吸引不少人围观。 从重庆到北京,长安的自动驾驶汽车,主要展示了这么几个功能:ACC 自适应巡航(0-120km/h)、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在进出收费站、夜间进入市区休息的期间,还是人工接管的。确切来说,长安的自动驾驶汽车,是一辆有「 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 的改装车。另外,长安也在重庆和北京的工厂,展示了园区内的自动驾驶(使用激光雷达方案)。 此前,有种说法是百度向长安提供了高精地图。但是在车展上,长安方面的工程师否定了此说法,说这次路试跟百度没什么关系。 至于北汽,有机会去车展现场的同学,可以去体验一把。北汽这次展示的主要是园区内的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硬件配置,和长安的车差不多,但是并没有做激光雷达的方案。 在北汽的自动驾驶汽车上,后备箱上有两个天线,主要用于展示 V2I 系统,这一点和长安不太一样。但总的来说,北汽这次的园区展示,所实现的功能,和长安的水平相当。 还没造出来车的乐视,只能谈概念了。 乐视计划「 拥有自动驾驶 100%的知识产权」(当然一些系统硬件还是依靠供应商)。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相对激进也是必然的,他们选择直接做较高难度的自动驾驶(不是无人驾驶)。 倪凯说:「 乐视会直接跳过驾驶辅助阶段,直接研发高度及完全的自动驾驶技术。」 鉴于乐视和 FF 联合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所以他们以后成为专门的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也是有可能的。 对于乐视来说,还没推出量产车,背负的包袱更少。 这些自动驾驶技术到底是哪来的? 从用户的角度来说,看到车企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往往认为是车企的实力。其实,这也达到了车厂宣传的目的。毕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自动驾驶本来就是相对新的概念,供应商信息是相对行业内的,如同大家不知道一个车的火花塞是谁造的一样。 还是从长安说起,这次长安 2000km 的路试,背后是博世提供了技术支持。未来长安的量产车型,很可能也是博世在做。按照博世的说法,这次长安的路试车辆,他们提供的技术是「 交通拥堵辅助」 和「 高速公路辅助」。这两项技术,实现了对车辆的「 纵向」 和「 横向」 的控制,就是 0-130km/h 的 ACC 自适应巡航、自动车道保持、自动变道、低速前车跟随等。 按照博世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提供的是硬件、算法以及前装优化服务。基于一辆成熟车型改装一辆半自动驾驶汽车,并不是一件难事。并且,博世兼顾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技术路线,有各自的团队在做。 对于博世来说,客户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企业,只要钱到位,需求都能满足。博世方面经常提起长安的这次案例,为的就是吸引更多潜在的主机厂。(已经上市的吉利博越,ADAS 供应商同样是博世)据说,博世已经和乐视达成了合作,具体信息会在几周内公布。 北汽和长安有点不一样,他们选择了和小型创业团队合作,包括 MaxiEyeTech、智行者等。这些创业团队,做的基本都是感知系统,各自为北汽做不同方案的技术演示。另外,北汽这次并没有采用激光雷达方案。 对于国内的自动驾驶创业团队来说,能和主机厂合作,是他们的最终目的。除了这次北汽的园区展示项目外,其实已经有自动驾驶创业团队的产品,进入某国内主机厂的前装,预计在明年年中量产。 对于这次北京车展上的自动驾驶汽车,无论你同意不同意「 这是一场秀」,都说明这些国内的这些车企真的在做这件事。他们的自动驾驶立项,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已经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 从很多媒体相关报道以及官方口径中,我发现车厂、供应商、媒体甚至消费者,对「 自动驾驶」 的定义都不太一样,因为每一方的出发点完全不同。从技术角度来说,供应商的宣传一般更加准确。 要看明白自动驾驶,你得记住下面这句话:对于车厂来说,想把自动驾驶作为「 卖点」,做的是系统集成;对于供应商来说,自动驾驶就是「 产品」,客户就是车厂;媒体更多把自动驾驶作为「 热点」,喜欢报道有吸引力的表象。 作为消费者的你,能想明白这其中的套路就行… 原创声明: 本文为 GeekCar 原创作品,欢迎转载。转载时请在文章开头注明作者和「来源自 GeekCar」,并附上原文链接,不得修改原文内容,谢谢合作! 欢迎关注 GeekCar 微信公众号: GeekCar 极客汽车(微信号:GeekCar)& 极市(微信号:geeket)。

被约谈之后,滴滴快的都干了些什么?

· Jun 04, 2015 333

没错,今天我们要写的还是滴滴快的,因为他们最近动作真的很频繁。 就在今天,他们宣布了两个看起来有些战略意味的消息。 最震撼的应该就是宣布与北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在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车联网、企业用车等四大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双方的资源互换可以促进在各自领域的持续发展。北汽借鉴滴滴快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推进车联网,智能化技术的研发。而滴滴快的则可以利用北汽的整车和后市场资源进行业务扩展。 光是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乍一看就和 Uber 想要做无人驾驶车的计划很像,而 Uber 直接是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 连根拔起」。这样一比较,双方的格局差距还是很明显。 这样的战略已经足够滴滴快的和国内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不过概念都会谈,具体到落地实施的情况,应该没有签署一个合约那么简单。 今天下午,滴滴快的还宣布之前的「 周一免费坐快车」 活动由于一些原因取消了。按理说浩浩荡荡号称要补贴 10 亿元的大活动,说取消就取消了? 在快车服务刚推出的时候,我们就发现这明显指向的就是出租车这一类车型。更低的价格,较好的车型,相比之下出租车已经没有优势可言了。如果再加上每周一两次免 15 元的活动。至少在周一那天,我敢肯定出租车的生意肯定会大受影响。因此这次突然的取消活动肯定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两个看起来貌似没有联系的事件由于前两天的「 约谈」 事件而被联系了起来。 6 月 1 号正式上线顺风车,滴滴快的隔天就被有关部门约去「 喝茶了」。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是够倒霉的。这次约谈有些三堂会审的意味,分别由北京市交通委运输管理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市公安局公交保卫总队三家联合进行。约谈的内容也是简单粗暴,就是说专车和快车业务利用私家车和租赁车,配备驾驶员提供运输服务并按里程和时间收费。这样做是违反现行的法律法规的,是要被取缔的。这么一来,最近打车很难的问题也就不难解释了。有关部门开始表明态度,专车司机也不敢随意接单了。毕竟如果被钓鱼一次,成本之高司机很难承受。 俗话说「 屋漏偏逢连夜雨」,代表着正规租车公司的首汽租赁也传出要做专车服务,目前已成立了专门的专车公司,即将推出类似的电召平台。作为一个 23 年的老牌国企,要做互联网的专车。这样的趋势已经能很容易看出有关部门的态度。不是专车不合法,而是看你听不听话。国企来做,有关部门的掌控也可以更加直接。 对于这样有些「 危险」 的信号,滴滴快的也没有闲着,迅速做出了回应。 在这个略显敏感的时期公布与北汽的合作,我们完全有理由发挥一下自己的想象空间。北汽在北京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有关部门政策「 关照」 的重点对象,仅仅是这一点,我觉得就是一个很大的理由支撑促成这次战略合作。 滴滴快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想借此向外界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的计划还是很长远的,未来的布局也正在展开。新能源车,无人驾驶的未来科技等等都在研发中。社会要对我们有信心,目前的问题不会影响公司的战略部署。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 根正苗红」,大家不用担心太多。 至于取消「 周一免费坐快车」 活动的「 一些原因」,应该就是迫于约谈之后的压力向有关部门交出的答卷。我不这么「 张扬」 了,你也别看的太紧。 两个消息,一个面向社会,一个面向有关部门。滴滴快的想要用这样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给用户信心,也安抚有关部门来获得缓冲的时间。这样的动作也给我这么一种感觉:双方约谈的结果可能就是你给我时间,我稍微收敛一点。 毕竟,有什么事不能坐下来好好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