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一代通用汽车的剧透,都在这里了
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子?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猜测,每家车企也都将自家研发设计的重头戏押注在这里。 前不久,通用亮相了品牌焕新升级后的首款设计 车型 Proxima。这款直译为「下一个」的车型,不仅是通用汽车对于未来电动车的理解,也是通用全新的中国前瞻设计中心的一次成果大检阅。 作为通用汽车全球四大前瞻设计中心之一,全新的中国前瞻设计中心承担着为通用未来 5-10 年的产品设计提供灵感的重任。 自 2021 年开始,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进行了团队的扩充和设施的更新。随着的 Proxima 亮相,通用中国前瞻设计中心将和同处亚太的韩国和泛亚两大设计中心联手,为整个亚洲市场输入更多最新的电动车设计理念。 拥有创造未来的人,才能掌握未来 在通用汽车,人是一切创意的本源,是通用汽车之本。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自 2021 年开始扩容团队,规模翻番。其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邀请了大量的青年创意和设计人才加入前瞻项目。目前,前瞻设计中心的员工平均年龄只有 33 岁,其中 90 后成员成为团队的主力以及前瞻设计中心的中坚力量。此外,前瞻设计中心的整个团队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团队,20%的成员是本地雇佣的外籍员工,包括英国、韩国、日本、巴西、印度和美国。 大量 Z 世代员工和国际员工的加入,能够更好帮助通用汽车前瞻设计中心以及整个通用汽车更好地解读中国新型的电动车消费群体的需求,最大程度兼顾国际和本土的审美偏好,以此来助力整个集团更好解读全球最大电动车市场的用户需求。 在人才的培养上,中国前瞻设计中心也正在进行全新的探索,通过推动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来突破传统职位带来的角色定义的束缚,通过培养更多的「 一专多能」 的复合型人才发展,实现数字和物理世界的交汇融合。例如,中国前瞻设计中心的创意设计师、数字设计师和油泥雕塑师等我们眼中的艺术家们都在学习可视化与编程的技术。 创新技术的萌芽地 前瞻设计项目在通用汽车内部将起到引领未来 5 到 10 年产品设计的思路,从为概念车提供灵感、行业趋势预判、体现自身对行业的洞见并且融合各种创意等多个维度来为通用汽车全球整体电气化转型打造设计方案。因此,通用汽车将来更多先进技术将会从前瞻设计中心萌芽。 在过去的两年中,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已经引领了多项通用汽车全球设计创新,包括混合虚拟技术的可调节座舱,可剥落便捷喷漆,以及基于 3D 可视化工具虚幻引擎(Unreal Engine)开发的汽车配置系统和 3D 裸眼等评审应用。在中国前瞻设计中心,不仅有着大量富有才华的艺术家设计师,同时也有不少擅长将各种全球最前瞻技术和汽车行业进行融合的工程师。 当前,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电动车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因此,通用中国前瞻设计中心除了在技术上要进行革新设计,加速作品的迭代时间,为后期概念车研发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外,其本身也在重新定义汽车设计和重塑设计流程本身,借此来为通用全球前瞻设计中心的流程进行有益的探索。 通过对于设计流程的技术创新,前瞻设计中心中的草图绘制、数字和油泥模型到最终的项目评审都获益不少;特别是通过混合现实、虚拟现实等交互感极强的可视化工具,使得通用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能够更好地和通用汽车其他几个前瞻设计中心进行全球多人异地协同工作和评审。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在集团内部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为打造一款不留遗憾的融合全球智慧的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Proxima,不只是一款纯电动车 Proxima 是其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转型电动车设计以来的首款作品。 在造型上,Proxima 不仅延续了美系肌肉车粗犷个性的精髓,同时也将东西方美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极具视觉冲击力,为未来的概念车设计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指明了方向。在内部空间上,基于纯电动平台打造的 Proxima 拥有相比于传统旗舰车型更加宽敞的内部空间以及舒适而富有居家感的驾乘体验。 Proxima 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严格遵守了通用汽车前瞻设计流程,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市场和设计调研,细致描绘了用户画像并模拟了用车需求,这样就为后后期未来车型的设计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目前,Proxima 项目已经通过了阶段性的项目评审,下一步还会更具用户的反馈来持续进行优化。除了 Proxima,通用中国前瞻设计中心还展出了一系列处于创意早期的紧凑型电动车以及一项处于持续精进的项目。不同阶段、不同风格的多项目推进对于前瞻设计中心的「 艺术家」 们着实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Proxima 的展出,标志着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具备了全流程的前瞻设计能力,无论是从交付能力,还是从内部的流程体系能力的建设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下一步,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不仅能够「 在中国,为中国」 开展前瞻设计,同时也将融入到通用汽车全球前瞻设计中,为通用汽车的全球前瞻设计项目输入更多的中国元素和消费洞察。 Proxima 的亮相意味着通用汽车中国前瞻设计中心已经步入正轨,未来会有很多的前瞻作品在这里亮相。随后,通用汽车的韩国设计中心和泛亚汽车技术中心的设计团队将会紧密合作,将前瞻作品逐步落实为可以交付的量产车型。当下,国内整车出口增长势头迅猛,但相比于整车出口,国人也更加期待由通过中国前瞻设计中心打造的中国设计元素能够在更多通用汽车的全球车型中亮相,助力通用汽车的电动化转型,由此为全球汽车行业注入更多中国元素。中国制造之外,让中国设计也能在全球汽车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LS7 的「经济舱」,能否帮智己卷出深水区?
这周汽车市场的竞争从星期一就打响了。 一大早,多次声明「不降价」的蔚来终于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全系降价 3 万;当天晚上,智己就把自家 LS7 的价格「打」到了 30 万以下。 智己 LS7 家族新增了两款 77kWh 电池包版本,LS7 Urban Fit 和 LS7 Urban Fit Pro,售价分别为 28.98 万和 30.98 万元;同时将全系升级「全程 AI 舱」。左手是更低的价格,右手是升级的智能化体验,LS7 就好像推出了自己的「经济舱」版本,用更低的起售价来拓宽市场。 国内中大型 5 座 SUV 一直是自主品牌和新势力在中高端市场的必争之地,智己 LS7、蔚来 ES6、理想 L7、极氪 001、阿维塔 11、小鹏 G9,可以说汇聚了各家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集大成车型,因此一直维持在 30 万元以上的定价区间。 随着智己 LS7 Urban Fit 的发布,打破了 30 万元的定价门槛,这个领域的竞争正式迈入了 30 万以内。 这一套升舱破价的操作,能帮智己夺回竞争的主动权么? 价格破圈 :刚需才是销量的第一生产力 刚刚过去的 5 月,智己 LS7 交付了 1922 辆,占智己总销量的 95%以上;从 3 月上市至今,LS7 连续 3 个月的销量都维持在 1900 辆以上。这对于一款刚上市的、售价在 30 万以上的车型来说,算是个不错的开局;但是如果综合起来看,似乎就差强人意辆。 上海车展期间,智己汽车联席 CEO 刘涛给出了今年的目标:4.5 万销量,这意味着今年剩下的不到 7 个月里,每个月的销量要达到 5000 辆以上。从 5 月的 2009 辆,到月均 5000 辆+,如何进一步提升 LS7 的竞争力,带来销量上的飞跃,是智己完成预设目标、继续走下去的关键,也是 Urban Fit 车型推出的意义。 不同于首款车型 L7 初亮相时的高调路线,Urban Fit 脚踏实地了很多,就像它名字一样,主打的就是城市通勤需求这个最基础的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刚需」。 与之前的 LS7 版本相比,LS7 Urban Fit 版本最大的差异就是电池,电池包容量从之前的 90kwh 降低到了 77kWh,CLTC 续航 510km。同时为了弥补小电池包带来的里程焦虑,LS7 设置了一触超级节能 Super Eco 模式,在续航较低时一键切入 Super Eco 超级节能模式,续航能提升 60%。 除此之外,中央安全气囊、可变悬挂和空气悬挂、零重力座椅等功能也从标配改为选配。对比同样定位在中高端五座 SUV 的竞品车型,入门版基本上都没有搭配空气悬挂。同样以入门版的价格来对比的话,对于日常充电方便、主要是通勤需求的用户来说,LS7 Urban Fit 的价格还是很有优势的。 当然,如果对于驾驶体验和舒适型有执念的用户,智己也提供了可以选装的大陆智能空气悬架和电磁动态阻尼调节,提升行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也就是 30.98 万的 Urban Fit Pro 版本,这个价格基本上跟同级别竞品无空悬版本的价格接近。 除此之外,LS7 Urban Fit 版本保留了以往 LS7 的特点:106°前穹顶+半幅方向盘+巨幅场景屏构成的 iMAX 级视野;空间魔术师的设定,「 一键电动放倒后排座椅」 可以将后备箱容积拓展至 1731L;威廉姆斯前瞻工程团队的底盘调教等等。 从去年的堆料大赛开始,为了提升竞争力,很多品牌将长续航、双电机、空气悬架、高阶智能驾驶等作为标配,产品的确是诚意十足,但无形中增加了车企的成本和用户的选择成本。在如今的经济形势下,无论是蔚来的减权益降价格,还是智己小电池版本来破价,都在满足刚需的前提下降低了用户的选择门槛。至于越级体验,自有更高版本可以满足。 智能化的「升舱」体验 一直以来,智己的「整活」能力都是 Top 级的,比如 …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