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日本泡沫经济如何造就硬核车机系统

· Oct 10, 2019 333

如果「 局座」 张召忠出一本自传的话,他一定不会忘记提上一嘴八十年代日本大妈带给他的惊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国旅行,而国民素质和消费力等问题也一直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不过相较于八十年代的日本大妈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在美国的日本大妈一句「 这楼真不错,买了它」 成了局座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不是只有中国人砸过日本车 日本泡沫经济的一部分原因来自多个发达国家的联合制裁,之所以将矛头指向日本当然是有原因的。 当年钓鱼岛事件爆发,群情激愤下国内的「 爱国青年」 沿街砸毁日本品牌的轿车。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日本车大规模被砸的事件了,说来可笑,日本车竟成了国家国家形象的「 替罪羊」,无论何时都首当其冲。 二战后的三十年里,世界也并没有愿景中的那样太平,美苏冷战和接连不断的中东战争将几个超级大国重新卷入泥沼之中。日本则属于「 闷声发大财」 的主儿,电子产品和工业都得到快速发展。 八十年代初期,日本和美国间出现了大额的贸易顺差,尤其是在汽车领域。美国汽车工业受石油危机影响严重,日本车也是借此机会大举登陆美国市场。当时鼎盛的日本经济环境与萧条的美国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国车企是在这场动荡中受伤最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下裁员是企业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量劳动力失业。面对将他们至于如此境地的日本车,他们的选择只有大打出手,花式摧毁日本车成为了那时底特律街头最具冲击力的「 实验艺术」。 那年,日本东京的地价可以买下整个美国 日本多产业在国际上产生贸易顺差,1985 年日本财政积蓄和外汇储备达到了 545 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并且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债权国。这当然让美帝不爽,为了遏制这个亚洲小弟超越自己的脚步,五大经济超级大国(美英法德日)联合签署了广场协定。协议主要内容是迫使日元升值,这样做直接导致日本出口业受到严重损失。 出口受阻,日本政府则决定扩大内需,开始兴建道路、民生行业和经济区发展。汇率的调整仍让日本企业深陷泥沼苦不堪言,日本银行决定对国内企业放宽贷款政策,来稳固各产业正常运转。但是事与愿违,这个时候日本人发现,经营一家企业非常困难。股市红利逐渐吹出金融泡沫,国内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涨船高,高昂的物价使得置办任何一件设备都要有「 放血」 的准备。 日本炒房热正是始于《广场协议》之后,那个年代在日本赚钱多容易?最简单的途径: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然后买地,再用土地进行抵押贷款后再买地。有钱人无聊的日常就是在这循环往复的收地中度过的。日元升值再快,最高时也不过升值 100%,从 1983 年到 1991 年的 8 年时间里,日本平均地价从 11 万日元每平米涨到了 59 万日元每平米,5 倍的增长将日本泡沫经济推向顶峰。 当时日本不动产行业流行这样的说法「 如果天皇肯卖自己的皇居,我们愿意拿美国加州来换。」 用一年工资买一台豪华车 当然,前面都是铺垫,为了证明那时的日本人的确非常有钱,他们不光有在美国随地买楼的魄力,美国的环球影业和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也是在日元购买力最强的年代被日本财团收购。 经济膨胀和日元购买力陡增使得人民出现了有钱没地方花的情况,甚至可以看到下班晚高峰时,街头巷尾举着「 万元大钞」 都打不到车的上班族。 虽然银行降息贷款对于实干的制造业来说并没有显著帮助,还让投机者钻了空子。但不得不承认投机者们吹出的泡沫倒是也帮到了日本的传统制造行业,当出口不利的制造业将精力重新投入国内市场时,他们发现需求比他们预想中的大得多。汽车行业极为显著,加之日本政府对汽车税费的调整,那几年的汽车销量增长迅猛。 1990 年是日本人购车最疯狂的一年,岛上 1.24 亿人口全年消费了 779 万量汽车,而 2018 年全中国 14 亿人口购买汽车数量为 2235 万台。 除了单纯的销量增长外,日本人对豪华轿车的需求也愈加强烈。1986 年 2.0 升排量以上的轿车销量是 8.2 万台,到 1990 年,这个数字涨到了 66 万台。日本电视上豪华车广告的占比也占到了六成之多。那时日本人的平均年收入就够买一台丰田皇冠轿车,其中有一段时间皇冠的销量是高过卡罗拉的,当高档轿车的销量超越经济性轿车代表什么,我相信不言而喻。 「 硬核」 车机系统成为日本制造业拓展市场的载体 日本人对于豪华车的需求让制造也看到了无限商机。由于房价已经涨到了日本普通百姓遥不可及的高度,买房对于年轻人来说远没有买车来的实在,毕竟车价相对理性得多。 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达国家正在进行「 半导体革命」,彩电、计算机等高精尖产品也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中,也吹响了半导体进军汽车行业的号角。 1981 年本田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Electro Gyro-Cater 导航装置,在使用之前要现在本田提供的纸质地图上标记目的地,这套装置除了依仗陀螺仪进行导航,其主要的显示手段是通过发光二极管。自此日本众多高新产业制造商都打算在汽车上做做文章。 索尼是最早进入车载娱乐系统的企业,虽然第一个搭载索尼 CD 播放器的并不是日本车企的产品,而是 1985 年的奔驰,但早期索尼车载播放器的主要市场仍然是日本。在 Electro Gyro-Cater 导航出现之后,大家发现这套依托纸质地图完成的导航装置实在繁琐,并开始着手将地图存储在 CD 中。 1987 年丰田研发出了 Electro Mutli Vision 系统并将它搭载在第八代皇冠上,于此同时这也是第一次量产车上搭载的基于 CD 播放器完成导航的系统,最多可存储 1800 张地图,采用地磁传感器优化导航精度。 1989 年丰田皇冠推出了最顶配搭载 V8 发动机的 uzs131 车型,我们现在都讲究车机系统的多屏互动,那时的皇冠就已经拥有了两块液晶显示屏,分别是仪表和中控。仪表除了数字显示各项行驶数据外,还可以一键切换风格。中控的电阻屏可进行触摸操作,这块屏幕的供应商正是当年的「 液晶大王」 夏普。除了可以导航,中控屏幕可以显示车辆状态,还能看电视,中央扶手箱中有电视配套的遥控器。 同时期的丰田 soarer,科技感与皇冠不相上下。 不过这已经不是丰田第一次采用液晶显示屏的仪表,早在第七代皇冠的高配车型上就已经用上了数显仪表,那还是 1983 年。虽然中控上还没有象征高级的显示屏,但密密麻麻的按键和铁色的装饰版,像极了早期黑白电视的风格。 中控的中间位置是 NaviCom 的功能,是丰田更早的导航系统。其运行原理非常抽象,首先你要设置目的地的方位角,然后系统便会通过地磁传感器检测出发地的方位角,结合车速传感器计算出来的行驶距离,在仪器上显示出包含目的地方位、到目的地的距离等一系列信息。 那段时期开始,丰田高级车上都采用富士通的音响产品。虽然富士通在音响行业并不出名,但其是日本最大且最老牌的 it 厂商,也是日本第一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企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代借经济红利,富士通的产品线已经涵盖汽车行业、食品行业、医疗行业、金融业、家电行业、流通行业、零售业等行业。 同时期的日产 Cima 轿车上搭载了车载电话系统,没有「 双屏触控」 车机的原因,导致中控上排列了密密麻麻功能各样的按键,对于「 密集恐惧症患者」 属实不友好。这样三叉造型的方向盘和复杂的按键排布是当时日常高端车通用的样式,其中包括 cima、Cedric 和 Gloria。 第 26 届东京车展上日产展出的 cue-x 概念车,方向盘依稀可见日产经典的三叉样式。在车机方面首次引出了三屏设计,两块集中在仪表上。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阶段,随着 3S 技术快速迭代,三菱、先锋、富士通等多家企业开始投身于车载 GPS 的开发。 马自达在末代 Cosmo 上搭载由三菱开发的 GPS 导航系统。 泡沫经济时期开始,车企更加注重产品的附加属性,这也正是当时日本国民所重视的点。夜夜笙歌的红灯区给日本经济再添一层浮夸的色彩,夜店门口的停车区也成为年轻人互相攀比的地方。 汽车不再只是四个轮子加俩沙发那么简单,逐渐成为了日本国内制造业拓展市场的载体。除了硬核的车机系统,丰田还把冰箱带到了高配车型上,日产的后排第一次出现了空气加湿器,那个年代又有多少中国家庭中有冰箱和加湿器呢? 美国不仅制裁了日本的经济还有它们的车机 当美国车企还没从石油危机的阴霾中缓过劲来,又一记重拳向它们挥来。丰田设立雷克萨斯品牌专攻北美市场的豪华车市场,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 LS400。我们已经熟知 LS 如何在北美市场披荆斩棘,获得市场最高份额的故事。但是有一点被大多数人忽略掉了。 LS 在美国获得成功后,丰田决定将它带回日本本土市场。在日本市场,这台车挂上了丰田的「 牛头」 车标,并命名为 celsior。大多数人认为 LS … 继续阅读